Workflow
零关税
icon
搜索文档
海南自贸港建设迈向新起点(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7-24 06:11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政策 - 全岛封关运作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新阶段 [1] - 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将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政策制度 [2] - "一线"进口的"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由21%提高至74%,加工增值达到30%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2] 封关运作具体措施 - 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享惠主体之间可免进口税收流通 [2] - 实施更加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对部分禁止、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 [2] - 以8个对外开放口岸作为"一线"口岸,设置10个"二线口岸"创新便捷通行举措 [3] - 对"零关税"货物等实行低干预、高效率的精准监管 [3] 封关后监管与税收变化 - 除部分货物外,大多数货物及人员进出仍按现行规定管理 [4] - "一线"进口对"零关税"货物等实施径予放行,"二线"出岛实行智能高效监管 [4] -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覆盖面显著提高,享惠主体范围明显扩大,政策限制条件放宽 [5] - 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口征税商品目录外货物可免征进口税收 [5] 产业发展与开放成效 - 海南将推动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四大主导产业优化升级 [5] - 5年来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年均增长14.6%,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年均增长43.7% [6] - 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年均增长31.3%和32.3%,176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南投资 [6] - 培育形成166项创新案例,其中40余项在全国推广 [6] 未来支持政策 - 支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 [7] - 发挥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开放平台叠加优势 [7] - 出台针对性政策促进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创新发展 [7]
打造引领新时代对外开放重要门户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行具有里程碑意义 三部门发文明确货物税收政策
经济日报· 2025-07-24 06:05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标志着建设进入新阶段 [1] - 封关运作是标志性工程,将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全球优质要素集聚 [1] - 政策制度体系已初步建立,包括海南自贸港法等法治保障 [1][2] 自贸港建设成效 - 5年来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年均增长14.6% [2] - 境外直接投资97.8亿美元,年均增长97% [2] - 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年均增长43.7% [2] - 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年均增长31.3%和32.3% [2] - 经济外向度提高到35%,176个国家和地区在琼投资 [2] 产业体系发展 - 四大主导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占GDP比重67%,5年提高13.7个百分点 [2] - 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国一流 [2] - 建立国际商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 [2] 税收政策 - "零关税"货物免征进口税收(关税、增值税、消费税) [3] - 加工增值达30%的鼓励类产业企业货物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 [3] -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税目将从1900个扩大至6600个,占比74% [4] - 享惠主体范围扩大,基本覆盖全岛有进口需求的单位 [4] 海关监管 - "一线"进口提高通关便利化,"二线"突出智能高效监管 [4] - "二线"出岛申报项目从105项压缩至42项 [5] - 对"零关税"货物、保税货物等实施径予放行 [5] 制度创新 - 持续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5] - 推动设立全岛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平台 [5] - 加强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融相通 [6]
海南自贸港大步迈向新起点
人民日报· 2025-07-24 03:35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 - 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具有里程碑意义[1] - 封关不是封岛,而是将海南岛建成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政策制度[2] - 封关后海南与国际联系将更加便捷,有利于吸引全球优质要素集聚,促进高质量发展[2] 封关运作具体政策 - "一线"放开指海南与境外之间实施自由便利进出举措,"二线"管住指海南与内地之间实施精准管理[2] - 除部分货物进入内地需查验外,人员和货物进出海南岛仍按现行规定管理,无需额外证件[3] - 海关制定专门监管办法,明确封关后货物进出及岛内流通的海关监管要求[3][4] 税收政策变化 -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范围由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占比从21%提升至74%[7] - 享惠主体覆盖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民办非企业单位[7] - 进口"零关税"商品及其加工制成品可在享惠主体间自由流通,免于补缴进口税收[7] 经济影响 - 2020-2024年海南实际使用外资超过建省后前32年总和,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超30%[2] - 海南正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新前沿、地区互利合作新热土、推动经济全球化新引擎[2] - 封关运作将为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作出贡献,为世界经济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7]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在即 吸引全球资本与产业链集聚
证券时报· 2025-07-24 02:47
海南自贸港封关政策 -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新阶段 [1] - 封关后海南全岛将成为"境内关外"区域,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监管制度 [2] - 海关监管将实行较低干预度的精准监管,海关监管将撤到二线,这是监管层面的重要变革 [2] 税收政策与商品范围 - "零关税"商品范围将由目前的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约占全部商品税目的74% [4] - 预计封关后税目清单还会进一步扩大,但需要结合政策落地和后续压力测试结果 [4] - 离岛免税和"零关税"政策叠加将对海南消费业态带来显著增量,但高端奢侈品仍适用离岛免税政策 [4] 产业影响与发展方向 - 海南四大主导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值占全省GDP比重为67% [3] - 海南适合发展深海科技、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但不适合发展产业链特别长的产业 [3] - 在深海科技领域,海南最有优势的是深海探测,适合发展组装和测试环节 [3] - 在卫星发射方面,海南文昌更适合发射重载火箭,因其靠近赤道可节省发射燃料 [3] 资本与要素流动 - 资本跨境流动主要依托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 [3] - 人才流动依靠免签政策,数据跨境流动采取管理清单管理模式 [3] - 海南拥有良好的电商环境,国内外创业者可在海南展业经营 [3] 服务业发展预期 - 期待海南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如技术研发、高端医疗、现代金融、专业中介服务等 [5] - 需要健全高端服务业准入和监管制度,构建门类丰富、功能健全的专业服务体系 [5] - 海南有望成为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高地 [5]
海南自贸港封关倒计时 四部门将陆续完善制度体系
证券日报· 2025-07-24 00:41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时间 - 海南自贸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1] - 封关运作指将海南全岛建成海关监管特殊区域 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政策 [1] - 全岛封关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具有里程碑意义 [1] 国家发改委六大开放举措 - 扩大"零关税"商品范围 推动货物贸易做强做大 加快旅游、教育、医疗等服务领域开放 [2] - 放宽外商投资准入 出台新一批市场准入特别措施 实施承诺即入制改革 [2] - 健全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体系 扩大金融业开放 开展跨境资产管理试点 [2] - 放宽人员自由进出限制 实施宽松商务签证政策 完善居留制度 [2] - 加快"中国洋浦港"建设 优化船舶检验政策 放宽航权限制 开放第七航权 [3] - 扩大通信资源开放 调整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建设国际通信出入口局和跨境光缆 [3] 财政部税收政策 - 制定封关后货物进出"一线""二线"及岛内流通税收政策 拟于封关日起施行 [4] - 继续实施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优惠 吸引高端人才和优质企业 [5] - 扩大"零关税"商品范围 优化离岛免税政策 支持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6] - 研究岛内居民消费进境商品免税政策 将实行正面清单管理 [6] - 推进销售税改革研究 涉及增值税、消费税等多项税费合并 [6] 海关总署加工增值政策 - 优化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 取消企业鼓励类产业收入占比60%限制 [7] - 将"零关税"进口货物纳入政策适用范围 优化增值计算公式 [7] - 允许保税货物增值部分累计计算 鼓励延伸产业链 [7] - 政策享惠门槛降低 受益面扩大 有利于培育产业链集群 [8] 商务部贸易便利化 - 制定《海南自贸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 提升管理透明度 [9] - 放宽部分进口货物管理 取消60个旧机电产品进口许可证管理 [10] - 允许38个商品编码产品开展保税维修 实现全国最高开放水平 [10]
海南自贸港封关12月18日启动
期货日报网· 2025-07-24 00:15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政策 -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这是标志性工程和扩大开放的重要里程碑 实施"一线放开 二线管住 岛内自由"政策框架 [1] - "一线放开"指海南与境外之间实施自由便利进出举措 "二线管住"指海南与内地之间实施精准管理 "岛内自由"指岛内要素可相对自由流通 [1] 封关政策措施四大亮点 - 货物"零关税"政策升级:一线进口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从21%提升至74% 加工增值达30%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2] - 贸易管理更宽松:对全国现有部分禁止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 [2] - 通行更便利:设置8个一线口岸和10个二线口岸 对符合条件货物径予放行 [2] - 监管更高效:对零关税货物实施低干预精准监管 [2] 金融配套政策 - 将建立与开放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政策制度 健全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体系 [2] - 有序扩大金融业开放 开展跨境资产管理等试点探索 [2] 产业发展规划 - 聚焦旅游业 现代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 [3] - 打造新质生产力实践地 发展离岛免税 医疗 教育消费 [3] - 建设人才荟萃之岛和技术创新之岛 以科技赋能产业 [3] 税收政策突破 - 零关税商品税目从1900个扩大至6600个 覆盖率达74% 较封关前提升53个百分点 [4] - 享惠主体覆盖全岛有进口需求的各类单位 取消企业自用限制 允许享惠主体间自由流通 [4]
中国最大自贸港,来了
虎嗅APP· 2025-07-23 23:12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政策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将于2024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实施"一线放开 二线管住 岛内自由"政策制度 [3][8] - 零关税商品占比将从21%提高到74% 税目从1900个扩大至6600个 [12] - 境外人员免签范围已覆盖82国 内地人员流动不受限制 [13][16] - 企业享受15%所得税优惠 高端人才个税最高15%封顶 [19][27][28] 海南经济与产业结构变化 - 2024年海南GDP总量7936亿元 常住人口1048万人 人均GDP7.6万元 [21] - 四大支柱产业为文旅 现代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占全省增加值比重超三分之二 [23] - 现代服务业聚焦物流 贸易 金融 高新技术产业集中于数字经济 石油化工新材料 现代生物医药 [23] - 数字经济将基于数据要素自由流动政策 开展国际互联网数据交互试点 [26] 海南与香港定位差异 - 香港定位为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贸易中心 国际航运中心 国际法律和争议解决服务中心 [34] - 海南主要角色是国际开放门户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聚焦离岸金融和金融创新 [36][38] - 海南缺乏金融集聚优势和产业基地 不以转口贸易为重心 [37][39] - 香港是中概股回流和人民币国际化桥头堡 海南展现中国对外开放决心 [35][41]
焦点访谈|从“零关税”到产业协同 海南全岛封关释放哪些政策红利?
央视网· 2025-07-23 21:43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3年底启动 标志着海南岛将成为海关监管特殊区域 实施高水平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 [1] - 全岛封关采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特殊管理模式 "一线"与境外实现"零关税"商品便利进出 "二线"与内地实施精准管理 岛内货物自由流通 [3] - 该制度设计既释放开放活力又兼顾安全底线 是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举措 [3] 政策背景与意义 - 海南自贸港建设自2020年启动以来 已出台200多项配套政策 促进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 [7] - 全岛封关运作对海南高质量发展和全国改革开放探路具有双重意义 同时彰显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 [5] - 封关基础条件已具备 包括配套政策出台、监管设施建成和测试演练开展 计划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7] "一线"放开政策 - 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 清单外货物可便利进出 压缩通关时间 [7] - "零关税"商品税目数量将从1900个增至6600个 占比由21%提升至74% 覆盖更广泛产业场景 [11] - 博鳌乐城先行区已进口37批次"零关税"药械 货值7252.52万元 免税983.18万元 吸引多家医药企业入驻 [9] "二线"管住机制 - 新增10个"二线"口岸 其中新海港和南港将承担75%以上货物通行量 采用大数据研判和智能扫描提升通关效率 [13] - 实施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关税政策 鼓励类企业加工增值超30%的货物内销可免关税 [14] - 海南炼化案例显示 丙烷原料加工增值30%后 产品可免税销往内地 应用于新能源电池等高端领域 [16] 产业链协同效应 - 保税货物经不同企业分工加工 增值部分可累计计算 达标即可享免税政策 促进产业链延伸 [16] - 政策催生企业合作 如海南炼化与工业气体企业探索原料增值新路径 推动高附加值环节发展 [16] - 离岛免税政策调整规划中 岛内居民消费入境商品税收政策也在研究 将惠及民生领域 [18]
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货物进出“一线”、“二线”及在岛内流通税收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25〕12号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7-23 21:07
海南自由贸易港税收政策核心框架 - 政策建立"一线"(境外)和"二线"(内地)双层次管理架构,对进出岛货物实施差异化税收管理 [2] - 享惠主体(注册企业/事业单位/特定非企业单位)进口目录外货物可享"零关税"优惠,涵盖进口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 [3] - 加工增值超30%的鼓励类产业产品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但需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 [8] "一线"进口管理细则 - 实施进口征税商品目录管理,目录内货物需全额缴纳进口环节三税 [2] - 享惠主体进口目录外货物可选择自愿缴税,但放弃资格后12个月内不得重新申请同类货物优惠 [3] - 设立海关电子账册实施智能化监管,不按特定减免税货物办理手续 [4] "二线"进入内地规则 - "零关税"货物及其加工品进入内地需补缴进口三税 [5] - 已在岛内流通环节缴纳国内增值税的货物可抵扣相应进口增值税 [7] - 完成补税的货物按国内流通货物管理,需缴纳国内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10] 岛内流通特殊安排 - 享惠主体间流通"零关税"货物免补进口税但需缴国内环节两税 [9] - 流通至非享惠主体需参照"二线"规则补缴进口三税 [9] - 交通工具类"零关税"货物需满足属地运营要求(如航空器须以海南为主基地) [13] 特殊商品管理条款 - 涉及关税配额/贸易救济等四类措施的货物需同步执行相关政策 [11] - 维修用"零关税"零部件需满足特定维修场景要求方可免税 [14] - 交通运输/旅游业企业可免税进口营运交通工具但受停留时间限制(车辆内地年停留≤120天) [13] 监管与评估机制 - 建立动态享惠主体名单管理制度,由海南省政府确定并备案 [5] - 实施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海关/税务部门需实时交换税收缴纳信息 [15] - 政策实施后需定期评估效果并向中央部委报送执行情况 [15]
财政部刚刚宣布:“零关税”范围扩大
金融时报· 2025-07-23 20:47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政策 - 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将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标志着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初步建立 [1] - "零关税"政策覆盖约6600个税目商品 占全部商品税目的74% 较封关前1900个税目扩大近53个百分点 [3][2] - 享惠主体范围从独立法人企业扩展至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民办非企业单位 [4][2] 税收政策创新 - 封关后实行进口征税商品目录负面清单管理 取代原有正面清单模式 [3] - 鼓励类产业企业加工增值超30%的货物经"二线"进入内地可免征进口关税 [1] - 零关税商品及其加工制成品可在享惠主体间自由流通 免于补缴进口税收 [4] 产业影响 - 政策将降低岛内企业生产成本 激发市场活力 提升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2][4] - 有助于延伸岛内产业链条 增强产业竞争力 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4] - 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将持续优化 支持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6] 未来改革方向 - 将适时调整进口征税商品目录 不断扩大"零关税"商品范围 [5] - 研究岛内居民消费进境商品税收政策 拟实行正面清单管理 [6] - 推进销售税改革 合并增值税等多项税费 简化税制 [6] - 继续实施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吸引高端人才和优质企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