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产业
搜索文档
赛特新材: 2023年福建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19 22:18
核心观点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评级展望稳定,赛特转债信用等级A+ [3]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16%至9.34亿元,但净利润同比下降近三成至0.77亿元 [3][5] - 公司真空绝热板业务占比超98%,前五大客户集中度达65.99% [5][18] - 境外销售收入占比43.09%,面临汇率波动和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6][18] - 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39.05%升至2024年43.06%,总债务达6.01亿元 [3][26]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资产19.98亿元,归母所有者权益11.38亿元,总债务6.01亿元 [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66亿元,同比下降12.12% [3][26] - 销售毛利率从2023年33.03%下降至2024年29.12% [3][16] - EBITDA利润率从2023年22.29%降至2024年18.77% [4][26] - 速动比率从2023年3.43降至2024年1.97,现金短期债务比从7.13降至2.04 [4][26] 业务运营 - 2024年真空绝热板产量1058.8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47%,销量996.78万平方米 [21] - 合肥赛特真空产业制造基地一期项目已投入2.60亿元,预计2026年5月完工 [8][21] - 厦门真空玻璃产业化项目累计投资3.18亿元,计划总投资8.54亿元 [22] - 研发投入0.48亿元同比增长15.90%,新增专利授权15项 [17] - 主要原材料EVOH膜依赖日本KURARAY进口,存在供应链风险 [23] 行业环境 - 全球冰箱能效标准升级推动真空绝热板需求,2024年中国家电出口增长12.3% [12][13] - 欧盟新能效标准实施后A-D级冰箱零售份额达89% [12] - 中国《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新标将于2026年6月实施 [12] - 行业竞争加剧,存在纳米孔/辐射绝热材料替代风险 [13][14] - 全球主要竞争者包括德国va-Q-tec、日立、三菱等企业 [14] 资本结构 - 2023年发行4.42亿元可转债,转股价经三次调整至19元/股 [9] - 2025年3月末短期债务2.02亿元,长期债务4.73亿元 [26][31] - 应付债券3.59亿元均为可转债,占总债务53.19% [26][31] - 产权比率从2023年64%升至2025年3月82% [24][26] - FFO/净债务从2023年-173.62%改善至2024年38.00% [4][26]
5月PMI数据点评:内、外需表现分化
中银国际· 2025-06-05 11:07
制造业 - 2025年5月制造业PMI指数为49.5%,环比回升0.5个百分点,仍处收缩区间[1][5] - 5月新订单指数49.8%,环比回升0.6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回升2.8个百分点至47.5%,外需是需求回暖重要贡献项[1][5] - 5月生产指数实现50.7%,环比回升0.9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1][5] - 5月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9%,连续4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2][9] 非制造业 - 5月非制造业PMI指数实现50.3%,环比下滑0.1个百分点,仍维持在扩张区间[11] - 5月建筑业PMI指数实现51.0%,环比下滑0.9个百分点,仍处扩张区间,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环比下滑1.4个百分点[14] - 5月服务业PMI指数实现50.2%,环比回升0.1个百分点,维持在扩张区间[15] 其他 - 5月采购及进口指数分别实现47.6%和47.1%,环比分别回升1.3和3.7个百分点,均在收缩区间反弹[2][6] - 5月制造业价格指数均处收缩区间,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指数环比均下降0.1个百分点[2][9] - 存在海外主要经济体衰退风险加剧、地缘关系不确定性增强风险[3]
1—4月 大连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
证券时报网· 2025-05-27 12:13
工业生产 - 大连市1-4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较1-3月提升1.0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1%,连续2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分经济类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8.9%,股份制企业增长16.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1%,私营企业增长7.4% [1] - 分行业门类:制造业增长11.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供应业增长13.5%,采矿业下降3.3% [1] - 重点行业表现:装备制造业增长18.8%,其中铁路船舶行业增长50.0%,汽车行业增长28.2%,电子行业增长24.0%,电气行业增长10.3% [1] - 主要产品产量:风力发电机组(+268.9%)、集成电路圆片(+76.7%)、汽车(+57.3%)、聚酯(+49.7%)、金属集装箱(+44.9%) [1] 服务业与投资 - 服务业运输周转量分化:公路+1.8%、水路-3.9%、航空+6.4%,邮政业务总量增长20.5%(1-3月),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1.6% [2] -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本外币存款20654.9亿元(-0.4%),贷款14355.0亿元(-2.3%) [2] - 规模以上服务业营收增长:文化/体育/娱乐业(+15.0%)、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7.9%)、多式联运(+4.8%) [2] -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制造业投资+5.3%,房地产开发投资-20.0%,基础设施投资+29.2%,其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79.6%)、公共设施管理业(+163.7%) [2] - 高技术产业投资活跃:整体增长23.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25.7% [3] - 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数220个(+12.2%),完成投资增长107.5%,较1-3月提升21.0个百分点 [3] 消费市场 - 限上单位零售额311.4亿元(+18.5%),较1-3月提升0.8个百分点 [3] - 商品零售高增长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2670.9%)、家具类(+779.1%)、家用电器(+495.5%)、文化办公用品(+472.0%) [3] - 升级类商品需求:智能手机(+105.1%)、一级/二级能效家电(+113.9%)、新能源汽车(+14.7%) [3] - 线上零售: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增长215.0% [3] 价格与用电 - 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4%,其中消费品价格降0.9%,服务价格上涨0.4%,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涨幅最高(+6.1%) [4] - 全社会用电量166.7亿千瓦时(+2.1%),工业用电量102.2亿千瓦时(+1.7%),增速均较1-3月提升1.6/1.7个百分点 [4]
一季度北京GDP为12159.9亿元 同比增长5.5%
中国经济网· 2025-04-23 09:11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5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1558.9亿元,增长6.0%,增速领先于第三产业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10584.3亿元,增长5.4%,占经济总量比重最大 [1] 农业生产 -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8亿元,同比增长2.2% [2] - 农业(种植业)产值15.2亿元,增长2.8%,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增长4.2%和2.3% [2] - 牧业产值10.6亿元,增长4.9%,主要受生猪和牛出栏增长带动 [2] 工业生产与高端制造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比上年全年提高0.1个百分点 [3]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8.0%,汽车制造业增长17.2% [3] - 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6.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4% [3] - 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7倍、1.4倍和18.3% [3] - 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502.8亿元,增长8.3%,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出口增长1.2倍 [3] 服务业发展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945.3亿元,增长9.2% [4] - 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172.5亿元,增长8.0%,继续发挥主要支撑作用 [4]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59.0亿元,增长4.6% [4] 固定资产投资 -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4.0% [5] - 设备购置投资增长1.3倍,反映企业扩大生产能力 [5] - 制造业投资增长28.4%,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8.9% [5]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8倍,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84.0% [5]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0%,但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由降转增,增长6.2% [5] 市场消费 - 全市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1.0%,服务性消费额增长4.7% [6]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58.6亿元,下降3.3% [6]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9.9%,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5.9% [6] - 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9.0%和9.3% [6] 价格水平 -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其中消费品价格下降0.9% [7] - 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8.9%,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6% [7][8]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6% [8] 就业与居民收入 - 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4.1% [9] -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06元,同比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 [9] - 工资性收入增长5.6%,是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