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搜索文档
论坛预告 | 2025鼓浪屿论坛?ESG与可持续产业发展创新论坛即将启幕
观察者网· 2025-09-02 22:55
全球ESG与可持续贸易发展趋势 - ESG理念与数字技术协同推动国际贸易格局系统性变革 成为激活经济增长新引擎[2] - 全球市场对环保技术与低碳产品需求显著攀升 推动产业向低碳化循环化转型[2] - 数字产品护照(DPP)作为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载体 是驱动可持续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2] 厦门市ESG战略布局 - 厦门市发布2025-2027年ESG发展行动方案 构建"124"体系聚焦产业绿色转型与新质生产力[3] - 通过数字产品护照支撑绿色低碳转型 助力搭建可持续贸易公共服务平台[3] - 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 在对外开放中塑造新竞争优势[3] 2025投洽会论坛核心安排 - 第二十五届投洽会于2025年9月8-11日在厦门举办 主题为绿色与数字双轨融合[4] - ESG与可持续产业发展创新论坛9月9日召开 由厦门市政府主办 聚焦数字产品护照建设[4] - 汇聚政府部门 国际组织 智库学者及企业高管 探讨政策趋势与实践经验[4] 论坛三大核心价值 - 发布《鼓浪屿倡议》贡献中国方案 构建全球可持续贸易创新共同体[5] - 汇聚多元嘉宾打造思想盛宴 以全球视野探讨高质量发展路径[6] - 深入探讨数字产品护照发展趋势与标准协同 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路径指引[7]
Hochschild Mining (HCHD.F)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
2025-09-02 22:32
Hochschild Mining (HCHD.F) Update / Briefing September 02, 2025 09:30 A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Eduardo Landin - CEO & Executive DirectorEduardo Noriega - CFOCharles Gordon - Head of IROperatorHello, and welcome to Hochschild Mining's Interim Results Investor Presentation. Today, we are joined by Eduardo Landin, CEO Eduardo Noriega, CFO and Charles Gordon, Head of Investor Relations. Questions are encouraged throughout this webinar and can be submitted via the Q and A box situated in the panel on the right ...
论坛预告 | 2025鼓浪屿论坛・ESG与可持续产业发展创新论坛即将启幕
观察者网· 2025-09-02 22:28
全球可持续贸易发展趋势 - ESG理念与数字技术协同推动国际贸易格局系统性深层次变革 [1] - 可持续贸易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抓手和经济增长新引擎 推动全球产业低碳化循环化转型 [1] - 数字产品护照DPP作为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载体 是驱动可持续贸易高质量发展重要工具 [1] 厦门市ESG战略部署 - 厦门市发布ESG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 构建发展ESG"124"体系 聚焦产业绿色转型和新质生产力培育 [2] - 数字产品护照成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重要支撑手段 助力厦门塑造对外开放新竞争优势 [2] - 方案围绕打造国际合作新优势 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 投洽会论坛重要议程 -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2025年9月8日至11日在厦门举办 紧扣绿色与数字双轨融合主线 [2] - 2025鼓浪屿论坛ESG与可持续产业发展创新论坛9月9日召开 主题为打造数字产品护照助力可持续贸易发展 [2][3] - 论坛由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 联合财政局商务局GF60及海峡可持续产业联合会承办 [3] 论坛核心价值亮点 - 发布《共筑未来国际可持续贸易体系——鼓浪屿倡议》 贡献中国方案和厦门行动 [4] - 汇聚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学界智库及企业代表 打造思想盛宴与务实合作平台 [5] - 聚焦数字产品护照DPP发展趋势标准协同和产业实践 为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路径指引 [6]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2025年9月9日09:00-18:00 地址厦门五通佰翔酒店二楼中国汇厅 [7][8] - 通过扫描二维码报名参会 [8]
调研速递|协鑫能科接受线上投资者调研,聚焦能源服务与转型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02 21:18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坚持能源资产与能源服务双轮驱动顶层战略 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1] - 能源服务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其中节能与技术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4.49% 交易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4.44%[1] - 能源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79亿元 同比增长378.81% 占营收比重从3.26%增长到16.26%[1] 能源服务业务布局 - 节能服务以鑫零碳和鑫阳光品牌为核心 截至2025年6月30日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装机容量1,998.57MW 报告期内新增并网740.97MW 转让300.33MW[2] - 交易服务端报告期内管理售电量约156亿kWh 绿电交易3.55亿kWh 国内国际绿证对应电量合计10.89亿kWh[2] - 能源服务毛利率有所下滑 但公司预计随着数字化转型深化 综合能源服务整体毛利率有提升空间[3]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认为新能源资产是资产上链优质标的 通过区块链技术分割产权与收益权 提升资产流动性和信息透明度[4] - 在能源AI领域打造四维业务体系 基于业务数据训练AI平台提升电价预测精度与套利策略有效性[4] - 开展虚拟电厂运营服务 开发功能智能体模型算法库 为虚拟电厂提供精准服务[4] 运营模式与战略合作 - 公司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运营转型 依托多元化能源资产与数字化技术实现客户资源价值传导与资产增值[5] - 与蚂蚁数科成立合资企业蚂蚁鑫能 聚焦AI技术落地 探索能源资产创新方案[5] - ESG管理水平获权威评级机构认可 Wind ESG评级由BB上调至A 商道融绿评级由B+上调至A-[5] 虚拟电厂业务 - 虚拟电厂业务从江苏拓展至多地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调负荷规模约690MW[6] - 江苏省内辅助服务市场实际可调负荷规模占比约30% 平台管理用户规模超20GW[6] - 基于数字化运营开展人工智能创新应用 为虚拟电厂提供多种交易服务[6]
伊利亮相央视《ESG大讲堂》,致力于2050年前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
凤凰网财经· 2025-09-02 20:57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乳业龙头企业 通过ESG实践推动全产业链减碳创新 构建可持续社会价值生态圈 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融合 [1][4][17] 行业ESG实践 - 公司是中国乳业唯一受邀参与央视ESG大讲堂的企业 分享全链减碳经验为行业提供可复制样本 [1][4] - 乳业产业链长减碳难度大 公司探索出碳足迹加水足迹的双足迹全链减碳方案 [9] - 公司MSCI-ESG评级连续4年提升达AA级 成为中国乳业评级最高企业 [9] 减碳成果与目标 - 公司2007年提出绿色领导力 2010年开始全面碳盘查 2022年发布中国食品行业首个双碳目标及路线图 [9] - 承诺2050年前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 并已在2012年实现碳达峰 [9] - 建成5家零碳工厂 推出6款零碳产品 44家工厂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居行业第一 [9][13] - 零碳联盟成员扩充至154家 其中90%企业完成低碳转型 [9][11] - 全球低水足迹倡议联盟合作伙伴达60家 [9] 产业链协同 - 公司作为链主企业 通过零碳联盟带动154家合作伙伴实现低碳转型 [9][11] - 全链减碳涵盖牧场绿色蝶变 工厂绿色进化 产业链绿色共赢 产品绿色创新 生态绿色共生五大场景 [9] 社会价值生态构建 - 公司与腾讯联想等企业及社会组织成立可持续社会价值生态圈 推动社会价值共创共益共享 [14][17] - 通过核心能力驱动社会价值创新 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两价融合 [17] - 邀请更多伙伴加入生态圈 为全球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7]
香港财库局:上半年ESG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约11614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02 19:49
ESG基金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证监会认可的ESG基金数量达204只资产管理规模约1489亿美元折合11614亿港元 [1] 绿色债券市场 - 2024年在香港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务总额超过840亿美元折合6552亿港元 [1] - 香港安排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券总额约430亿美元折合3354亿港元自2018年起连续七年居亚洲市场首位占地区总额约45% [1] - 截至今年6月香港政府通过可持续债券计划发行合共约2400亿港元等值绿色债券涵盖人民币美元及欧元 [1][2] - 香港政府绿色债券发行吸引亚洲欧洲中东和美洲投资者认购额为发行额的约33倍至125倍 [1] - 香港政府绿色债券计划为本地116个合资格绿色项目融资 [2] - 截至7月内地多个地方政府累计在港发行400亿元人民币债券包括绿债蓝色债券可持续债券及社会责任债券 [2] 绿色金融资助计划 - 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已资助超过590笔在香港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务工具涉及债务总额超过1600亿美元 [3] 可持续披露标准 - 香港推出可持续披露路线图要求大型公众责任实体不迟于2028年全面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 [4] - 香港会计师公会已发布全面衔接ISSB准则的香港可持续披露准则 [4]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确认香港为首批以全面采用ISSB准则为目标的司法管辖区 [4] 绿色金融科技 - 香港绿色金融科技地图原型于2023年3月公布2025年6月更新为香港绿色金融科技地图2025 [5] 人才培训计划 - 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培训先导计划推出合资格培训课程及资历达95个由本地大学专业机构等提供 [7] - 截至7月底先导计划批出超过7600宗申请涉及总资助金额超过4200万港元 [7] 行业活动与推广 - 香港绿色周将于9月8日至12日举行探讨绿色及可持续金融机遇 [7] - 第八届年度论坛聚焦香港在绿色科技绿色金融科技及气候创新领域的先导地位约600人注册参与 [7] - 香港证监会推动ESG基金发展严格防范漂绿行为并与学术界优化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工具 [8]
上半年净利逆势增长超100% 天齐锂业靠什么打赢这场翻身仗?
新浪财经· 2025-09-02 19:13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41.06万元 同比增长101.62%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实现100.03%增长 主营业务重回盈利轨道 [1] - 营业收入48.33亿元 同比有所下降 但营业成本29.13亿元同比下降5.83% 成本降幅高于营收降幅 [1] - 锂矿业务毛利率保持在54.23%的高水平 虽同比下滑11.41个百分点 但在行业承压背景下仍显突出盈利能力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20亿元 同比下降18.58% 仍保持大规模正向流入 [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上年同期-24.12亿元转为26.11亿元 大幅增长208.23% [2] - 整体负债率控制在31.44%的健康水平 财务费用降至-2.68亿元 主要受益于澳元升值带来的汇兑收益 [2] 资源布局与产能扩张 - 格林布什锂辉石矿现有锂精矿产能合计约162万吨/年 总规划产能合计约214万吨/年 [3] - 报告期内泰利森生产锂精矿68.08万吨 其中化学级65.44万吨 技术级2.64万吨 [3] - 化学级三号工厂建设项目完成干法工厂建设 预计2025年12月生产出第一批锂精矿产品 [3] - 奎纳纳一期氢氧化锂项目初步达到目标运行率50%及以上 [3] - 江苏张家港年产3万吨氢氧化锂项目已竣工并进入联动试车阶段 [4] - 重庆铜梁正在建设年产1000吨金属锂及配套原料扩建项目 [4] - 基于市场环境决定终止投资建设奎纳纳二期氢氧化锂项目 [4] 研发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 创新实验研究院2025年3月28日正式竣工投用 聚焦下一代高性能锂电池关键材料突破性研究 [4] - 2025年3月26日通过ISO56001创新管理体系国际标准认证和评级(优秀级)及ISO56005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分级评价 成为锂行业首家同时完成该体系认证的标杆企业 [5] - 高管薪酬与ESG指标挂钩 2024年达成率100% 获得Sedex环境贡献奖 CDP评级B级(管理良好) [5] - 研发体系形成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新型提锂技术、下一代高性能锂电用新型锂材料、电池回收与资源回收四大研究方向 [5] 技术投资与战略布局 - 通过成都天齐持有北京卫蓝新能源约3%股权 通过天齐锂业香港持有SESAI Corporation约7.67%股权 跟踪固态电池前沿技术 [6] - 天齐创锂与北京卫蓝新能源设立合资公司天齐卫蓝固锂新材料 专注于预锂化负极材料等业务 [6] - 顺利完成下一代固态电池核心原材料硫化锂的产业化筹备工作 [6] - 年产50吨硫化锂中试项目已实质落地并动工 采用自主开发的新技术和新设备 [6] - 2025年上半年重点推进金属锂制备技术创新、稳态负极材料开发和精密加工技术突破三大方向 [6] 行业环境与竞争优势 - 2025年上半年碳酸锂与氢氧化锂现货主流价格运行区间在6万元/吨~8万元/吨 整体低于去年同期 [6] - 2024年全球锂资源供给量约144.9万吨LCE 同比增长33.5% 其中硬岩型锂资源供应97.3万吨LCE 同比增长34.6% 占总供应量约67% [7] - 凭借格林布什矿的低成本优势和SQM的优质盐湖资源 在行业下行周期中保持相对稳健经营 [8] - 对智利化工矿业公司(SQM)的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 有效对冲主营业务市场压力 [8] - 文菲尔德锂矿定价周期缩短 时间周期错配影响已大幅减弱 [8]
广州水投排水公司入选21世纪活力ESG社会责任案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9:10
核心观点 - 广州水投排水公司通过ESG创新实践 打造超大城市排水治理的"广州样本" 成为水务行业唯一入选"21世纪活力·ESG社会责任案例"的企业 [1] 体制机制改革 - 实施中心城区公共排水设施一体化管理 改变多头管理局面 [2] - 率先探索"片区化+网格化"模式 将中心城区划分为45个片区 [2] - 对超2.1万公里管网和2.1万个排水单位开展精细化运维与监管 [2] - 为广州入选"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贡献重要力量 [2] 应急抢险能力 - 创新实践"点—线—面"全覆盖防内涝应急抢险布防体系 [2] - 构建超大城市"半小时应急抢险圈" 有效处置台风/龙舟水/大暴雨等极端天气 [2] - 多次跨省支援江西/湖南/广西及广东省内多地抗洪抢险任务 [2] - 荣获"广东省应急救援先进集体"和"广东省最美应急集体"称号 [2] 现代化治理 - 构建"360全域护航式"大党建目标体系和"水善旗红畅万家"1+5+N党建品牌矩阵 [3] - 创新开展"枫桥"实践 通过"四办融合"机制(接诉即办/码上快办/未诉先办/书记约办)提升服务 [3] - 在全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考核中连续5年稳居前两名 [3] 行业背景 - 2025年是我国"双碳"目标五周年 多部委ESG政策密集落地 [1] - ESG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核 不再只是"附加题" [1]
多业务协同优势凸显 城投控股2025年上半年“扭亏为盈”
新浪财经· 2025-09-02 18:4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9.27亿元 同比增长807.7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3亿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1.02亿元成功扭亏为盈 [1][3] - 利润总额3.59亿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28亿元 均由负转正 [3] 业务驱动因素 - 开发业务竣工结算规模大幅提升859% 竣工面积达11.1万平方米 [3][4] - 露香园二期项目结转金额30.78亿元 成为利润增长关键力量 [4] - 地产结算毛利率回升至18.9% 盈利水平显著改善 [4] 财务结构 - 总资产864.65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2.12%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9.50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0.23% [5] - 资产负债率74.79% 有息债务余额430.07亿元 综合融资成本3.7% [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5亿元 [5] 租赁业务 - 出租房地产建筑面积57.98万平方米 实现租金收入约1.59亿元 [9] - "城投宽庭"运营项目10个 房源超1.4万套 出租率保持高位 [9] - 租赁住房运营规模目标2万套 下半年仍有约40%增长空间 [10] 投资业务 - 持有已上市证券市值约44.66亿元 收到证券分红约0.41亿元 [12] - "城投宽庭REIT"较发行价上涨45.11% 底层资产进入稳定运营阶段 [12]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0.24亿元 同比增加0.82亿元 [3] 政策环境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5] - 上海市出台"沪六条"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5] - 公司入选上海"房补联动"政策合作机构 可为领军人才提供专项租房补贴 [10] 未来发展 - 2024年销售额创177亿元历史新高 未售货值达700余亿元 [4][9] - 露香园二期别墅产品C地块有望2025年推出 货值约60亿元 [9] - 计划推进REITs扩募工作 将浦江和九星社区纳入底层资产 [12] 公司治理 - Wind ESG评级从BB提升至BBB [13] - 股份回购计划资金总额0.5亿元-1亿元 回购价格不超过6.87元/股 [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73% 同比增加1.22个百分点 [5]
海尔荣获福布斯“2025中国年度最佳数智化雇主”称号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02 16:42
公司荣誉与评选背景 - 海尔集团入选"2025福布斯中国最佳数智化雇主"榜单 [1] - 评选基于雇主和雇员双重视角 通过问卷调研等多元化维度评估 历时4个月 [1] - 福布斯中国最佳雇主评选已进行5年 关注职场从"人力+流程"向"人力×算法×数据"转型 [1] 数字化转型与AI应用 - 公司将AI融入研发、生产、销售、物流全流程 视AI为赋能人才的核心引擎 [2] - 推出超级智能体"智小能" 帮助员工提升工作效率30%以上 实现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变革 [2] - 打造"创客学习平台" 整合AIGC和大模型课程 通过智能推荐系统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 [2] 人才发展体系 - 建立"经营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双通道发展路径 发展机会均等 [3] - 实施"韬云计划""引领者计划"等年轻人才加速项目 通过带教辅导和轮岗历练培养人才 [3] - 2024年国内全体员工培训覆盖率100% [3] - 设立科技创新奖、链群增值赋能奖等专项荣誉 鼓励创业创新 [3] 组织机制创新 - 推行"创客制"模式 打破传统科层制 员工可成为创客合伙人 [3][4] - 创客制遵循"只有增值 才有收益"原则 员工可获得劳动所得、资本利得和超利分成 [3] - 目前持有创客股份员工约1.5万人 占国内员工人数18% 涵盖所有管理层和业务骨干 [4] 员工关怀体系 - 搭建健康关怀、教育助力、生活服务等多维度关爱平台 [4] - 提供补充医疗保险、健康体检、心理咨询等非薪酬福利 [4] - 通过"全员文化大讨论"赋予员工共建企业文化的权利 [4] ESG实践与可持续发展 - MSCI ESG评级在2024年跃升至AA级 [7] - 推行"6-Green"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战略 覆盖设计、采购、制造、经营、回收、处置环节 [6] - 累计拥有10个"灯塔工厂" 运用AI和5G+工业互联网技术推动绿色制造转型 [6] - 累计投入希望工程超1.4亿元 援建希望中小学406所 覆盖全国26个省级地区 [6] - 在国内抗灾救援、公益医疗等方面累计捐赠超9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