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
icon
搜索文档
“产品+市场”为桥 上交所以创新实践构建绿色金融市场新生态
上海证券报· 2025-09-20 02:25
范雨露 制图 ◎记者 祁豆豆 今年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五周年。五年来,"双碳"目标成为社会共识,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度融 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推动着中国经济向低碳化、可持续化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青山着意化为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以一系列创新实践,积极打造产品类型丰富、各类主体参与、立 足中国实际、促进国际共识的绿色金融市场,构建联通产业与资本、投资与融资、本土与国际的坚实桥 梁,在引导资本市场服务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枢纽作用。 多元产品供给 连接耐心资本与绿色机遇 日前,在位于浙江湖州的上交所绿色金融(长三角)服务基地,一场针对新能源企业的上市辅导培训正 在进行——这里不仅是政策解读的窗口,更是绿色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桥梁。 近年来,上交所通过提供全生命周期咨询服务,不断让优质绿色企业加速登陆资本市场。数据显示,截 至2025年8月末,科创板新能源、节能环保领域IPO企业已达68家。今年登陆科创板的电化学储能系统 供应商海博思创,将上市募集资金用于储能系统等绿色发展领域,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针对已上市企业,上交所打通再融资快车道:精简发行条件,压缩审核时限,推出简易融资程序。据 悉, ...
新广益IPO过会:抗溢胶特种膜国内市占率30%,释放多维投资价值
搜狐财经· 2025-09-20 00:12
IPO进展与公司定位 - 公司创业板IPO项目于2025年9月19日获得上市委审议通过 [2] - 公司是专注于特种功能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以“自主创新、进口替代”为发展主线 [2] - 公司在抗溢胶特种膜、强耐受性特种膜等细分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2] 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拥有PBT成膜技术、电极干膜制备技术、声学薄膜开发技术等六大类核心专利技术及四十余种特种功能膜/涂层材料配方 [3] - 抗溢胶特种膜的关键指标(如加热尺寸变化率控制在±0.3%以内,拉伸强度达120MPa以上)已超越日本三井化学、住友化学等国际巨头 [3] - 在声学膜领域突破±1um厚度公差与±3MPa模量公差控制技术,成为苹果高端耳机声学膜材料的唯一国产供应商 [3] 市场地位与客户关系 - 公司抗溢胶特种膜产品2020-2024年连续五年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2024年国内市占率达30% [4] - 深度绑定鹏鼎控股、歌尔股份、景旺电子等头部客户,连续五年获评核心供应商等荣誉 [4] - 通过“嵌入式研发”模式与客户形成深度技术协同 [4] 财务表现与业务增长 - 2022-2024年营收从4.55亿元增至6.57亿元,净利润从8151万元提升至1.16亿元,毛利率稳定在31%-32% [5] - 资产负债率始终控制在20%左右,流动比率超3.5,速动比率超2.7,显示出极强的抗风险能力 [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13亿元,同比增长10.24%,其中抗溢胶特种膜与强耐受性特种膜两大产品同比增长2311.23万元,新能源材料产品同比增长934.57万元 [5] - 新业务(电子组件材料、新能源锂电材料、光学胶膜、光伏胶膜、改性材料)已发展成为主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募投项目与战略方向 - 本次IPO募资6.38亿元,用于投建“功能性材料项目”,生产百级净化光学功能胶膜、强耐受性特种膜、高端TPX抗溢胶特种膜、声学膜等产品 [6] - 募投项目与“十四五”期间国家对功能性膜材料高端化发展的政策导向相契合,精准对接半导体、新能源、新型显示等战略新兴产业的需求 [6] 行业前景与政策支持 - 新材料领域在“十四五”规划中被明确列为培育新动能的关键领域 [7] - 公司所处赛道符合“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材料的需求爆发,也契合5G通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高性能材料的刚性需求 [7] - 在FPC领域,公司产品的不可替代性日益凸显;在声学膜领域,市场渗透率持续攀升 [7]
详解“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答卷: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碳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21:05
环境质量改善成效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 5浓度降至29 3微克/立方米 比2020年下降16 3% [3] - 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首次突破90% [3]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 5浓度较2020年下降18% [3] - 3000多条地级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90% [3] 产业结构绿色升级 - 十四五以来 两高项目环评审批数量持续下降 [4] - 2025年上半年风电 新能源汽车项目环评数量同比分别增长44 4%和31 3% [4] - 1 46万个电子信息制造类高技术产业项目获得环评审批 总投资达6 28万亿元 [4] 碳市场与固废治理进展 -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覆盖全国6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 累计成交7 14亿吨 成交额489 61亿元 [6] - 全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达2 23亿吨/年 较十三五末增长58 8% [7] - 生活垃圾焚烧能力114 1万吨/天 较十三五末增长72 4% [7] 环境治理与执法创新 - 全国已划定4万余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 形成一张底图 [10] - 7 2万家固定污染源重点排污单位 12 5万个水 大气主要排放口纳入自动监控 实时管控65%以上污染物排放 [9] - 2025年1-8月全国现场执法检查次数下降30% 但问题发现率提高10-25个百分点 [9] 未来发展规划与目标 - 选取5个左右省份 50个左右城市 100个左右县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探索 目标到2027年取得实践和制度创新成果 [4] - 将全国2573个河湖水体列入国家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清单 已推出94个优秀案例 [4] - 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北方地区散煤治理4100万户 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 [3]
调研速递|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接受招商证券等多家机构调研,透露重要业务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9 19:23
研发投入与业务升级 - 公司保持较高比例研发投入 用于提升检测咨询服务能力和开展新技术服务[1] - 研发将推动建筑工程安全应急装备和建材智能化检测领域发展 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生产[1] - 研发投入有助于在既有业务领域挖掘细分市场[1] 绿色建筑与智能建造 - 绿色建筑领域结合双碳目标承担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并参与标准编制[2] - 智能建造领域通过建设智能化试验室和开发智能设备提升竞争力[2] - 上半年成立广东建科数智建造科技公司聚焦前沿技术研发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 客户结构与收入来源 - 主要客户包括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超99%[3] - 客户来源广泛集中度低 不存在对少数大客户的依赖[3] 数字化转型进展 - 已构建智能体科科和零代码开发AI智能体平台建智工坊[4] - 未来将继续关注数字化检测技术发展 通过智能设备和数字化系统提升竞争力[4] 上半年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5.02亿元[5] - 营业收入下降受客户签收确认流程延长和不良天气影响工程进度[5] - 净利润增长得益于较高毛利率 通过优化项目管理与技术创新控制成本[5] 业务拓展策略 - 上半年巩固广东省内建设工程检验检测市场主导地位[6] - 通过行业活动探索湾区及省外市场机遇[6] - 制定巩固省内优势拓展省外市场策略 重点开拓海南云南广西等市场[6]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为24.87%[7] - 自2023年11月实施现金管控三年行动方案后现金流状况良好[7] - 实现收入利润与经营性现金流的协同增长[7]
调研速递|宝色股份接受招商证券等8家机构调研,透露海外市场拓展等重要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9 18:25
公司调研活动概况 - 2025年9月18日下午14:00至16:30 宝色股份在南京市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景明大街15号公司会议室接待8家机构现场调研 包括招商证券 中信证券等 [1] - 公司接待人员包括总会计师兼董事会秘书刘义忠 副总经理高英杰 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周建文等管理层 [1] 海外市场拓展 - 2025年以来海外市场拓展稳步推进 外贸订单占比持续提升 [1] - 承接国际知名能源企业电站项目核心设备订单及国际头部石化公司PTA化工项目关键设备订单 [1] - 正积极跟进多个国家和地区化工 能源领域潜在项目 为外贸业务增长提供支撑 [1] 深海科技业务布局 - 国家将深海科技列入新兴产业 深海装备向高技术化发展 高性能耐腐蚀特材高端非标压力容器需求增加 [1] - 作为特材非标装备制造领先企业 在舰船及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有技术储备和项目经验 [1] - 将积极布局深海科技领域 参与技术研发与市场开拓 [1] 下游行业需求状况 - 新能源 石油化工 化工领域下游需求整体压力较大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数量和规模低位 回暖不明显 [1] - 煤化工 精细化工 新材料等细分领域及深海装备市场需求旺盛或快速增长 [1] - 公司将加大在这些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市场开拓 [1] 盈利增长战略 - 围绕国内市场 外贸市场和舰船及海洋工程装备市场三大板块构建盈利增长点 [1] - 国内市场把握战略机遇深化合作布局新兴领域 [1] - 外贸市场依托技术与品牌优势开拓目标市场 [1] - 舰船及海洋工程装备领域跟进订单参与预研把握海洋经济机遇 [1] 产品与技术特点 - 产品设计需根据客户工况条件和工艺参数进行 对安全性可靠性成本控制要求高 [1] - 产品特殊性体现在材料应用 核心技术是特种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结合 [1] - 通过多年研发积累形成技术优势 [1] 原材料管理策略 - 主要原材料为钛 镍等特种材料制成的板材及其复合板 [1] - 采用订单式生产和以销订购采购模式 锁定采购价格与成本 [1] - 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利润水平和生产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 [1] 控股股东战略定位 - 控股股东宝钛集团以公司为装备设计制造板块核心 [1] - 公司是宝钛集团在长三角区域窗口 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 - 利用双方优势实现跨越发展 提高创新能力 提升产业链水平 带动高端新材料推广应用 [1] 未来发展方向 - 聚焦国家双碳和制造强国战略 深化传统行业竞争优势 布局新兴产业 [1] - 引入智能制造技术推动产业升级 [1] - 推进从以制造为中心向制造加服务模式转型 打造高端装备综合服务商 [1]
立足中国实际、对接国际标准 上交所构建绿色金融“产品+市场”生态体系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18:19
上交所绿色金融市场建设 - 上交所作为资本市场服务“双碳”目标的核心枢纽,正积极打造产品类型丰富、立足中国实际、对接国际标准的绿色金融市场 [1] - 上交所通过位于湖州等地的绿色金融服务基地,为绿色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咨询服务,助力其对接资本市场 [2] - 上交所持续推进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及治理效能,并发布多项行动方案以提升ESG信息披露质量和评级水平 [5][6] 股权融资支持 - 截至2025年8月末,科创板新能源、节能环保领域IPO企业已达68家 [2] - 科创板已有19家节能环保与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完成再融资,融资规模合计648亿元 [2] 债券市场创新 - 自2016年启动绿色公司债券试点以来,上交所持续完善配套机制,降低企业发债成本并提升投资吸引力 [3] - 截至2025年8月末,上交所市场累计发行绿色债券、低碳转型债券逾9300亿元 [3] - 2022年创新推出的低碳转型债券精准对接传统产业节能减排、低碳转型需求 [3] 绿色资产证券化(REITs) - 新能源、环保等领域已有7单REITs项目在上交所上市,资产规模逾180亿元 [3] - 这些REITs项目背后是风电、光伏、水电、城市污水处理厂等绿色资产 [3] 指数与基金产品 - 截至2025年8月末,上交所联合中证指数公司已累计发布155条ESG相关指数 [4] - 跟踪相关ESG指数的产品达近百只,规模逾700亿元 [4] - 已有46只绿色ETF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规模接近500亿元,涵盖ESG、“双碳”战略、新能源等主题 [4] - 基于中证ESG评价的宽基指数产品超160只,规模超2600亿元 [4] ESG信息披露与治理 - 2024年4月,上交所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明确以四大核心内容为框架的披露要求 [5] - 指引发布后,上交所开展了7场专项培训,覆盖870余家沪市上市公司 [5] - 2025年,沪市超半数公司发布ESG专项报告,上证50、科创50指数公司实现100%披露 [5] - 截至2025年8月,22%的沪市上市公司中证ESG评级较上年同期实现上升,超七成获得AAA-BB级评级 [6] - “上证e服务”、“星企航”数字化服务平台已累计为5000余家公司提供ESG相关服务 [6] 国际合作与交流 - 上交所作为唯一受邀交易所代表参与G20可持续金融圆桌会,介绍中国实践并参与国际议题讨论 [7] - 上交所牵头制定了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的可持续交易所原则,为全球交易所行业奠定基础 [7] - 上交所连续6年将ESG投资设为其国际投资者大会的核心议题,并举办ESG专场主题活动,覆盖多类型外资机构 [7]
中环新能源(01735)拟与蚂蚁区块链于新能源数字资产及新能源人工智能生态等领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18:12
战略合作框架 - 蚂蚁区块链科技与公司于2025年9月19日订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在新能源数字资产及新能源人工智能生态等领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 - 合作旨在结合双方在研发、技术、产品、品牌及资源方面的优势 推动新能源产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及高质量发展 [1] 合作领域1:新能源资产通证化 - 结合蚂蚁区块链在区块链应用的技术专长及公司新能源产业优势 共同开发公司新能源资产(如光伏电站、零碳产业园及综合能源站)的链上数据整合 [1] - 持续完善链上数据整合标准 并基于链上数据整合开展现实资产通证化的业务协作 [1] - 通过海外产业基金投资公司的新能源资产 蚂蚁区块链或其联属人士将担当通证化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 [1] 合作领域2:新能源资产智能营运 - 通过蚂蚁区块链在能源人工智能的实力与公司新能源产业数据及场景深度融合 共同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 [2] - 利用气象及历史数据训练人工智能模型以预测光伏及风力发电量 进行用户用电行为分析以作负荷预测 [2] - 优化电网调度策略并降低弃风弃光率 提升公司在智能预测与调度方面的营运效率及竞争力 [2] 合作领域3:双碳及绿证服务协作 - 在智能运营的基础上 共同探索绿色电力与绿证以及碳资产管理与贸易等领域的市场及商业模式创新 [2] - 推动公司新能源业务进一步朝着绿色化方向发展 [2] 蚂蚁区块链背景 - 蚂蚁区块链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技术商业化部门的营运实体 于2024年开始独立营运 [2] - 主要从事区块链技术服务 在区块链领域拥有多项领先技术及专利 [2] 合作预期效益 - 合作框架将使集团发挥其在开发及运营新能源项目方面的经验及能力 [2] - 合作可扩大集团的商机、扩阔其收入来源及提升其财务表现 [2] - 合作有利于集团的未来发展 符合公司及其股东的整体利益 [2]
广东建科(301632) - 广东建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9月19日)
2025-09-19 18:06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用于提升检测咨询能力并开拓细分市场 重点发展安全应急装备和建材智能化检测领域 [1] - 自主研发三维激光检测设备 5G智能检测车 智能检测机器人等高精尖装备提升检测效率 [2] - 构建智能体"科科"和AI开发平台"建智工坊" 实现企业顾问 合同审核等数字化功能 [2] 绿色建筑与智能建造布局 - 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主编/参编30余项国家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 [2] - 成立广东建科数智建造科技公司 聚焦智能建造研发与产业化 [2] - 牵头组建3个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联盟 举办2届科学技术交流大会及建筑机器人大赛 [2]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5.02亿元 净利润逆势增长因高毛利业务贡献突出 [3] - 毛利率提升得益于成本控制优化及材料检测业务带动 [3] - 资产负债率24.87% 现金流状况良好因实施现金管控三年行动方案 [3] 市场拓展战略 - 广东省内形成"9市+3区+清远"分公司网络格局 [3] - 省外重点布局海南 云南 广西三省并建立业务据点 [3] - 依托香港研究院平台及"一带一路"倡议拓展港澳及海外市场 [3] 客户结构与业务构成 - 客户涵盖政府 事业单位 国有企业及其他企业 集中度较低 [2] -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超99% 无大客户依赖风险 [2]
永清环保(300187) - 2025年9月19日永清环保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5-09-19 17:4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71亿元,同比增长13.60% [3] - 归母净利润7173万元,同比增长4.96% [3] -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89.64% [2][3] - 研发投入超2000万元,同比增长53.2% [3][4] 业务发展 - 固废处置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营效率提升 [3] - 光伏、储能等新能源项目进入收获期 [3] - 轻重资产结合模式改善盈利质量 [3] - 稀贵金属回收领域成为新增长点,通过郴州合资公司布局高纯材料产业链 [3] 技术布局 - 建立"减污降碳总部研发中心",聚焦烟气治理、土壤修复、固废资源化技术 [3] - 研发重点包括减污降碳核心技术升级、"AI+AR工业智能"新生态 [3][4] - 推动工业数字化变革,开拓工业元宇宙市场 [3] 股东关系 - 控股股东质押行为系为支持公司发展及自身融资需求 [2] - 公司称质押未对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 [2] - 管理层强调通过提升内在价值回报股东 [2]
江苏最大规模用户侧"充电宝"投运
新华社· 2025-09-19 17:27
据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钢铁行业在制造业领域碳排放量较大,该储能电站规模在 全国钢铁行业相关项目中居于前列,对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具有一定示范意义。"该储能电站每年可提 升绿电消纳1680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2.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2万吨。"该负责 人说。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江苏近年来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其中将新型储能列入全省围绕16个先进 制造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构建的"1650"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领域,多地新型储能项目正稳步推进。 记者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靖江泰富新能源—靖江特殊钢120兆瓦/240兆瓦时用户侧储能电 站日前成功并网,标志着江苏省内最大规模用户侧储能电站正式投运,将有效助力地区电力系统稳定和 能源结构转型。 记者了解到,该储能电站项目采用构网型储能技术,能自主构建电网并稳定输出电压与频率,相当于一 个巨型"充电宝"。"该项目能存储电量达24万千瓦时,可满足约2.5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同时具有 快速启动、灵活运行等特点。"国网泰州供电公司储能业务负责人贾丰全说,项目能为泰州靖江等地提 升12万千瓦调频调峰能力,有效增强地区电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