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

搜索文档
陆家嘴财经早餐2025年4月20日星期日
Wind万得· 2025-04-20 06:18
2、多名消息人士透露, 由于美国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畸高关税将导致供应链危机,美国政府内部已开始讨论组建一个工作组,以便在未能与中国 政府谈判取得突破的情况下紧急处理这些问题。 消息人士称,目前有关成立该小组的具体情况还未敲定任何细节,但工作组可能包括副总统万斯、 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和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 尔。 // 热点聚焦 // 1、 美国总统在白宫发表讲话,重申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应该降低利率。 美国总统 已连续两日就降息向鲍威尔施压。 财富杂志网站报道称, 美国总 统 希望降低利率,以"抵消"他自己的关税政策所带来的通胀。美联社则认为, 美国总统 的关税政策令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剧,而 美国总统 似乎希 望把责任推到鲍威尔身上。 3、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对我国物流、海事和造船领域301调查的最终措施。 18日、19日,我商务部及多家行业协会密集发声: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 误做法!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美方措施充分暴露出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政策本质,是典型的非市场做法,具有明显的歧视性色彩,严重损害中国 企业正当权益, ...
坚决反对!多家行业协会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4-19 17:11
4月18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具体可戳: 商务部,昨夜发声! 4月19日,多家行业协会密集发声,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 中物联发布声明: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日在官网发布《关于反对美对华物流、海事和造船领域301调查措施的声明》。 当地时间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对我国物流、海事和造船领域301调查的最终措施。 当地时间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对中国物流、海事和造船领域301调查的最终措施,具有 明显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色彩,是对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贸易规则的严重破坏。中国物流与采购联 合会严正声明,强烈反对美方以301调查为由对中国物流、海事、造船领域采取的限制措施。我们敦促 美方尊重市场规律和多边经贸规则,立即纠正错误做法。 长期以来,物流是联系中美经贸往来的重要桥梁,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关键纽带。美方这一做法严重损 害中美物流、船东、货主、进出口商和消费者利益,将对中美经贸往来造成严重伤害,有可能进一步 抬高国际物流成本,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危及全球经济发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代表中国物流、采购与供应链行业领域,坚决反 ...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严正声明!
券商中国· 2025-04-19 14:59
4月19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关于美对华造船业实施限制措施的严正声明,内容如下: 责编: 刘珺宇 校对:吕久彪 百万用户都在看 俄乌局势突变!特朗普,刚刚宣布! 降息25个基点!刚刚,欧洲宣布! 关键时刻!英国,突传重磅! 针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4月17日发布的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采取限制措施的公告,中国船舶工 业行业协会表示极度愤慨和坚决反对。美方基于虚假指控和失实调查,对中国船舶工业进行无理打压,是 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公然践踏,更是对全球海事工业协同发展的严重破坏。 中国船舶工业坚持开放竞争、互利共赢的发展原则,始终遵循国际公约、技术标准和市场竞争规律,通过 持续创新和高效协作赢得全球船东的信赖。美国造船业的衰落是其保护主义恶果,与中国无关。美国对中 国造船业进行限制,将不可避免的扰乱全球海事工业体系,不但对恢复美国造船业毫无益处,甚至将直接 导致国际海运成本飙升,同时也会进一步加剧其国内通胀困境,损害美国民众基本生活权益。 面对美国毫无根据的恣意打压,我们呼吁全体造船业同仁团结起来,与所有真诚的国内外合作伙伴携手同 行,为全球海事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稳定力量。我们呼吁,国际海事工业界共同抵制美 ...
巴西农业部长:美关税政策下 金砖国家应加强农产品贸易合作
快讯· 2025-04-19 02:09
文章核心观点 - 巴西希望与金砖国家加强经贸合作以抵消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影响,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将促进金砖国家团结并共同寻求新机遇,金砖国家应加强农产品贸易 [1] 相关目录总结 事件背景 - 4月17日金砖国家农业部长会议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巴西是今年金砖轮值主席国 [1] 各方态度 - 巴西农业部长卡洛斯·法瓦罗当地时间4月18日表示希望与金砖国家加强经贸领域合作,认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将促进金砖国家团结 [1] -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美国加征关税影响下,金砖国家之间应加强农产品贸易 [1]
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凤凰网财经· 2025-04-18 19:32
中美贸易摩擦动态 - 特朗普表示可能降低对华关税 因担心贸易停滞和商品购买力下降 [2] - 美国正试图通过关税施压他国限制对华贸易 包括要求征收二级关税 [4]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认为美国孤立中国的策略难以成功 因特朗普政府已丧失信誉 [5] 美国关税政策变化 - 白宫确认对华关税税率实际达145% 而非此前宣称的125% [6] - 关键矿产和衍生品面临最高245%的关税 [6] - 商务部批评美方将关税工具化、武器化 表示将坚决反制 [7] 金融市场影响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警告特朗普关税可能刺激通胀并持续较长时间 [9] - 美国股市大幅下跌 道指跌1.7% 标普500跌2.24% 纳指跌3.07% [9]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出现20年来最大涨幅 避险资产地位受质疑 [10] 贸易格局变化 - 美国牛肉对华出口停滞 澳大利亚牛肉对华出口同比暴涨40% [12] - 中国削减90%美国石油进口 转向加拿大原油进口创纪录 [13]
策略专题分析报告:特朗普 2.0 关税对出海行业的比较影响分析
国金证券· 2025-04-16 10:23
报告核心观点 特朗普 2.0 时代关税征收范围更广、力度更大,亚洲经济体受“对等关税”影响大,中国企业出海面临更多挑战;出海企业行业集中在海外敞口高且上轮被加征关税的细分领域,产能布局集中在东盟和北美;“外需高敞口”组合对贸易风险敏感度高,可关注对美敞口低或有关税豁免资产的结构性机会 [1][2][3] 引言:特朗普关税 2.0 时代,企业出海将面临更多挑战 - 特朗普 2.0 时代关税政策特征为征收范围广、力度大,亚洲经济体受“对等关税”影响大,如中国加征关税商品覆盖率达 100%,累计加征 145%,部分亚洲国家加征税率在 26%-49% [11] - 对美高依赖度出口产品受影响大,筛选出“对美敞口大且结构占比高”和“对美敞口大但结构占比偏低”两类产品 [16] - 对比特朗普 1.0 时代,2.0 时代企业直接出口关税税率更高,海外建设产能“曲线救国”路径受阻,出海面临更多挑战 [26] 我国出海企业的行业、产能分布及渗透率现状 基于产能建设活动的行业及产能布局特征 - 行业主要聚集在海外敞口高且上轮贸易摩擦被加征关税的细分领域,如汽车零部件、纺织制造等 [36] - 企业对外产能布局集中在东盟和北美,2024 年这两个地区在企业对外投资目的地选择中较领先,东盟对应纺织制造等行业,北美对应汽车零部件等行业 [36] - 商用车、工程机械等行业向外产能建设项目数量占比相对较低 [36] 基于“境外资产占比”的出海行业渗透率分析 - 海外产能建设快且“境外资产占比”高的行业有白色家电、纺织制造等 [48] - “境外资产占比”处于中等分位的行业包括工程机械、消费电子等 [48] - “境外资产占比”偏低的行业有航海装备、商用车等 [48] 出海的经济性评估 - 整体上,2017 年以来海外营收占比提升,海外毛利率与国内毛利率差值扩张,海外业务扩张能实现营收与盈利双改善 [49] - 横向比较各细分行业,分为海外毛利率下降/企稳但海外 - 国内毛利率改善和海外毛利率与海外 - 国内毛利率均改善两种情况,不同行业盈利优势来源有差异 [50][52] 基于特朗普 2.0 关税对“外需高敞口行业”的比较影响分析:寻找“被错杀”的结构性机会 历史复盘 - “外需高敞口”组合对贸易风险敏感度高,2018 - 2019 年贸易摩擦加剧阶段股价回落明显,无超额收益 [56] - “对美低敞口”组合股价韧性凸显,有超额收益,三类资产股价韧性排序为“对美低敞口”>“对美高敞口 + 高境外资产”>“对美高敞口 + 低境外资产” [57][61] 行业比较视角 - 对美敞口较高 + 境外资产占比低或产能布局非北美区域的企业,受关税冲击大,分布在纺织服饰、家居用品等行业 [66] - 对美敞口较高 + 境外资产占比较高且产能布局北美区域 + 海外营业利润率高的企业,短期内关税冲击偏弱,主要是汽车零部件企业 [67] - 对美敞口较低的板块受关税冲击有限,包括对欧洲或新兴市场敞口高的产品,对应橡胶、工程机械等行业,关注修复性机会 [68] - 短期获得关税豁免的商品有相对韧性,分布在基础化工和半导体领域,后续关注是否加征特殊商品关税 [68] - 四类资产关税冲击排序为①>②>③≈④,关注③和④类资产股价下杀后的结构性机会 [69]
21深度|美国“股债汇三杀”引爆信用危机,百年金融霸权终迎“落日余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4 21:55
美国金融霸权面临的挑战 - 美国金融霸权核心支柱正在崩塌 特朗普保护主义政策导致市场对美国资产信心下降 引发股债汇三杀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创20多年最大周线涨幅 美元指数跌破100关口 [1] - 美国关税政策反复无常 高科技产品关税豁免可能短暂 部分消费电子产品仍面临特定行业关税风险 [1] - 贸易保护主义冲击全球贸易体系 美联储独立性受质疑 地缘政治联盟松动 多重因素改写全球秩序 [2] 美元信用危机表现 - 美元遭遇信用危机而非流动性危机 黄金价格创新高 日元欧元英镑大幅升值 与2008年2020年危机模式不同 [5] - 黄金价格与美债实际利率背离 2022-2024年伦敦金价上涨44% 同期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仅升42基点 显示投资者用黄金替代美元 [6] - 全球央行对美元信任度下降 美元占国际外汇储备比例从本世纪初71%降至2023年末60%以下 [6] 美国财政与政策风险 - 美国联邦债务总额突破35万亿美元 占GDP比重达125% 长期财政赤字引发对美元购买力稳定性的担忧 [6] - 美国滥用金融制裁手段 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等行为使各国意识到美元资产存在政治风险 [6] - 特朗普政府拟对非美持有的美债征收"用户费用" 并考虑外国预扣税 威胁美债作为安全资产的地位 [8] 全球货币体系重塑趋势 - 中国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 欧盟推动欧元使用 多国探索本币结算替代方案 削弱美元贸易结算垄断地位 [7] - 中东国家尝试用本币或其他货币结算石油贸易 挑战美元在石油交易中的主导权 [4] - 若美元信用持续恶化 可能重现类似19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的资产定价模式 汇率贬值通胀攀升利率上行 [9] 中长期潜在影响 - 美国资产抛售潮可能成为长期趋势 财政赤字和高债务水平持续打击投资者信心 美元资产全球占比或持续下降 [9] - 若美国不改变财政扩张和金融制裁政策 美元国际地位被削弱甚至崩溃的风险将显著增加 [9] - 特朗普政策可能加速美国金融霸权终结 危机规模或超过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10]
一季度动力电池出口同比增21.5%
高工锂电· 2025-04-14 18:47
电动汽车与锂电池出口表现 - 一季度动力电池出口量达37 8GWh 同比增长21 5% 其中3月出口13 9GWh 环比增长8 6% 同比增长11 3% [2] - 三元电池主导出口 1-3月出口23GWh 磷酸铁锂电池出口14 6GWh 三元电池增速提升或与钴价上涨引发的库存储备有关 [2] - 新能源汽车出口亮眼 1-3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41 9万辆(同比+39 6%) 商用车2 3万辆(同比+2 3倍) 纯电/插混分别出口29万辆(+16 7%)和15 2万辆(+1 6倍) [2]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4月9日生效的新关税政策将动力电池关税提至73 4% 新能源整车关税提至147 5% 显著削弱国内厂商价格竞争力 [4] - 国内新能源出口市场以欧洲为主(占比41%) 美洲占比30%(美国占比较小) 中东东南亚亦有贡献 美国关税可能引发全球连锁反应 [5] - 欧盟4月10日达成新协议 以最低价格限制替代原计划20%-50%关税 平衡本土车企竞争力与出口企业利润 [6] 行业挑战与应对 - 关税摩擦根源在于供应链与价格竞争 国内企业需调整国际战略以适应贸易保护主义抬升的环境 [7] - 电动汽车与锂电池仍是外贸增长核心驱动力 但需警惕全球关税战对欧洲及美洲其他市场的潜在冲击 [3][5]
逃离的墨西哥华商们
投资界· 2025-04-14 11:26
贸易战对墨西哥华商的影响 - 特朗普宣布对中国等多国额外加征高额关税,并威胁将中国关税额外增加50% [5] - 从2018年起,国内企业开始前往墨西哥、越南等关税"政策洼地"发展业务以对冲关税冲击 [5] - 随着特朗普再度当选,墨西哥对华人商户态度收紧,当地华商群体生存空间被极限压缩 [5] 墨西哥华商的经营状况 - 墨西哥义乌商贸城被查封,查获价值7500万比索(约2660万人民币)的26.33万件商品 [7][8] - 义乌商贸城总面积10万平方米,拥有约1500间店铺,主要由销售小商品的中国商户经营 [8] - 即便是十几平方米的小店,日营收也可达2万比索(约合人民币7000元) [8] - 菲姐在2022年达到一亿比索(约3591万元人民币)的销售额 [8] 华商在墨西哥的发展历程 - 2018年特朗普发起针对中国的贸易战,对中国商品加征20%的高额关税 [12] - 凭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优势,墨西哥成为中资企业出海北美的重要跳板 [12] - 包括海尔、比亚迪在内的中国制造企业纷纷在当地建厂,带动上下游供应链转移 [12] - 大量华人小商户跟随贸易迁徙,借机在墨西哥扎根 [12] 墨西哥市场环境变化 - 截至2023年,中国成为墨西哥增长最快的外资来源国,对墨新增投资达1.59亿美元 [15] - 个人消费占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比重维持在约68.7%,高于美国和香港 [16] - 2020年前后,越来越多华商涌向墨西哥,文具批发商家从不到5家激增至50家以上 [16] - 华商数量膨胀导致恶性竞争,产品利润从20%降到仅剩5% [16] 华商面临的经营困境 - 2023年10月,菲姐的销售额同比减少50%,2024年开始亏损 [17] - 墨西哥员工法律意识强,拒绝加班,华商面临劳动法挑战 [19] - 墨西哥员工流动性高,请假频繁,平均每人每周请一次假 [19] - 三名核心员工相继提出离职,对经营造成严重影响 [20]
美债暴跌,特朗普怕了!
格隆汇APP· 2025-04-13 19:02
文章核心观点 本周美国出现股债汇三杀联动下跌现象,特朗普混乱的关税政策消磨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信心,冲击美国资产作为全球资本避风港的概念,美债收益率飙升,投资者抛售美债,这将带来一系列经济和财政问题,中长期关税对经济的影响取决于协商谈判和落地情况,国内股市有积极修复趋势,贸易板块有望在关税政策缓和后修复 [2][3][4][5] 各部分总结 本周美国市场表现 - 周五美股重回涨势结束历史性一周,周三特朗普宣布暂停关税后美股交易量创300亿股历史新高,纳指、标普500指数等大幅上涨,但仅隔一天股债汇同时遭遇抛售 [7][9] - 本周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49.52个基点,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51个基点,美国财政部58亿美元三年期国债拍卖表现平平,交易商认购比例为2023年12月以来最低 [9][10] - 美元指数跌穿100心理关口,创下自2022年11月以来最严重的两周跌幅,欧元兑美元大幅升值 [14] 美债抛售原因 - 对冲基金去杠杆化引发平仓风险,逼迫资产抛售,外国投资者也有大规模撤离美债市场的迹象 [10][12] -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混乱实施刺激美债收益率飙升,实质最大风险是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需求遭到严重削弱 [15] 美债收益率上升影响 - 美债收益率飙升标志特朗普通过制造衰退降低利率的计划短期内难实现,还可能重演2020年流动性危机,需美联储下场购买数万亿美元国债维持市场运转 [16][17] - 投资者抛售美债表达对政策不满,重新定价政府偿债能力和政策风险,使未来政府债务发行成本更高,增加财政支出压力,可能引发更大范围金融危机 [26] 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 - 关税战引发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增加向美国贷款的风险,且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存在 [25] - 美债到期问题未解决前,特朗普关税牌几乎用尽,市场最大不确定性在于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需美联储出手 [31][32] 国内市场情况 - 除周一外,港A进行了积极修复,国内稳预期、支持股市的资金政策执行迅速且到位 [34][35] - 关税政策缓和后,贸易板块有望从极度悲观转向快速修复,如苹果供应链相关公司,90天关税宽限期和部分电子产品免征高额对等关税带来喘息机会 [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