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

搜索文档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发展全景分析:新型墙体材料的广泛应用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前景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8 09:27
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定义及分类 - 新型墙体材料以混凝土、水泥、砂子等硅酸类材料为基础原料,融入工业废弃物如粉煤灰、煤矸石、建筑垃圾,采用环保工艺生产,具有轻质、节能、高强、多功能等特点 [1][2] - 分类包括非粘土砖材、建筑板材、建筑砌块三大类,具体产品有混凝土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石膏砌块、水泥墙板等 [3] - 材料类型涵盖天然材料、化工材料、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筑产业现代化政策导向 [2][3]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我国新型建筑材料市场规模20661.6亿元,新型墙体材料市场规模13200.7亿元,预计2025年分别增长至21099.6亿元和13489亿元 [1][6][8] - 行业核心矛盾为建筑业扩张与资源环境压力,需通过推广节能建筑和新型墙体材料解决,重点淘汰黏土砖,提升工业废渣利用率 [6] - 2021-2024年新型墙体材料市场规模从15620.1亿元下降至13200.7亿元,2025年预计小幅回升 [8]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基础原料包括混凝土、水泥、砂子及工业废弃物;石膏作为关键材料,2024年产量21655.3万吨,市场规模127.13亿元,预计2025年增至131.9亿元 [10][12] - **中游**:新型墙体材料研发生产,代表企业如中国建材集团、海螺水泥等 [10][15] - **下游**:应用于房地产、基建、装配式建筑,2024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12.5亿平方米,较2016年增长近10倍 [14] 竞争格局与企业表现 - **头部企业**:中国建材集团(专利超2.8万件)、海螺水泥(塑钢产能50万吨)、西部建材、建发集团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15][16][18] - **代表企业**: - 北新建材2024年营收258.21亿元,同比增长33.95亿元,为全球最大石膏板产业集团 [19] - 海螺新材2024年营收52.76亿元,塑钢及节能材料产能行业领先 [21] - **新兴企业**:建发新材料、新新集团等加速布局,推动行业技术升级 [15] 行业应用前景 - 材料优势包括隔音、隔热、可再生性,且可利用工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粉煤灰)实现环保与经济双重效益 [23] - 装配式建筑政策推动需求增长,新型墙体材料作为围护结构核心部件市场潜力显著 [14][23]
国外会展业注重绿色低碳转型(国际视点) ——来自阿联酋、德国、新加坡的创新实践
人民日报· 2025-06-18 05:46
在阿联酋迪拜世博城入口矗立的"能源树"和展馆巨大的"树冠"顶上,铺设有4912块太阳能电池板,每年 产生的电力可为90多万部智能手机充电。在可持续性展馆,大部分展区都位于地下,利用土地隔热和自 然通风减少了空调使用。 会展业是许多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迪拜世博城多举措推进绿色办展,成为全球会展业加快可持续发展 的一个缩影。阿联酋、德国、新加坡等国围绕会展行业出台各类政策措施和行业标准,包括推广绿色建 筑认证、普及可再生材料使用、鼓励碳中和场馆运营、推动绿色交通运输、设立可持续奖项等,促进会 展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阿联酋—— 加大创新环保技术运用 阿联酋是中东产油国中第一个提出净零排放战略的国家,力争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迪拜世 博城是阿联酋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示范项目。作为2020年迪拜世博会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 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等重要国际性展会的主会场,迪拜世博城充分利用最新科技成果 和创意,践行绿色办展理念。 例如,世博城的展馆内部设有6个不同的水循环系统,能有效吸取空气中的水分,并用于灌溉展馆周围 的绿植。在中国馆,整个建筑采用节能环保材料,使用太阳能光伏板为局 ...
第12个“伊利低碳月”成果发布:90%零碳联盟成员低碳转型
内蒙古日报· 2025-06-17 22:49
可持续发展倡议与成果 - 公司联合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等共同倡议"WISH2030美好宣言" [1] - 公司发布参与编制的12项国际、国家标准,包括作为中国食品行业唯一参编单位制定的全球首部ESG国际标准ISO ESG IWA 48 [3] - 公司连续6年获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报告五星佳(最高)评级,MSCI-ESG评级突破性获得AA评级 [4] 联盟与合作伙伴扩展 - "零碳联盟"成员扩充至154家,90%的企业完成低碳转型,10家企业获"2025全球供应链低碳先锋"荣誉 [1][5] - "全球低水足迹倡议(LWFi)联盟"合作伙伴扩充至60家,4家工厂获评"2025年度节水标杆工厂" [1][5] 碳管理与数字化平台 - 中国乳业首个综合性碳管理运营平台正式运营,公司工厂100%上线,70多个核心产品完成碳足迹核算 [1][5] - 平台实现新产品碳足迹上线预测核算,完成10家产业链供应商伙伴上线,通过数字化、区块链技术实现全产业链碳排放一站式管理 [5] 报告发布与行业贡献 - 公司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伊利集团零碳未来报告2024》《全球低水足迹倡议联盟年度报告2024》《伊利集团生物多样性保护报告2024》 [4] - 公司入选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可持续发展链主联盟"项目,成为中国第一批"链主"联盟企业 [4] - 公司成为"中国供应商ESG评级平台"首批28家发起单位之一 [4] 历史与战略背景 - 公司2007年首次提出"绿色领导力",后升级为"绿色产业链战略",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发展"三位一体理念 [3] - 公司2014年发起首个"伊利低碳月",至今已12年,探索出"碳足迹+水足迹"的双足迹全链减碳模式 [3]
龙昇集团控股(06829)附属龙昇汽车服务与汽车贸易商、流动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及数字能源服务供应商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智通财经网· 2025-06-17 22:12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龙昇集团控股非全资附属公司龙昇汽车服务与汽车贸易商、流动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及数字能源服务供应商订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香港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建设电池更换网络[1] - 合作方分工明确:龙昇汽车服务负责电池更换业务本地化推广、汽车贸易商负责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及售后、流动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管理电池资产、数字能源服务供应商开发运营换电站及相关平台[1] - 合作聚焦交通电气化领域,覆盖的士、重型货车(含跨境物流)及巴士等场景,并计划通过香港试点优化模式后扩展至东南亚市场[1] 业务协同与战略意义 - 合作方将优先选择彼此为香港新能源业务首选合作伙伴,通过资源整合开发关键基础设施(如换电站),提升新能源汽车运营效率[1][2] - 战略合作符合公司减少碳排放的战略目标,有助于建立新能源业务竞争力中心[2] - 香港政府推广新能源汽车及可持续交通方案的政策支持为合作提供有利环境[2] 市场机会与财务影响 - 董事会认为合作能从香港新能源汽车增长需求中获利,增强收益多元化和盈利能力[2] - 合作模式计划从香港扩展至东南亚,以实现区域协同效应和共赢[1]
气候危机拉响警报,亚洲能源转型创造“黄金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7 21:39
逆境前行 世界各地旷日持久的地缘政治冲突愈演愈烈。近期霍尔木兹海峡周边冲突升级,油价因供应冲击风险而 飙升,贸易问题也加剧了对抗。人们不得不接受一个充满波动的能源世界。 在陶菲克看来,虽然我们暂时无法准确衡量所有这些事件的真正影响,但全球能源体系已经承受巨大压 力,确实面临风险。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虽然能源安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牢固地占据着 各国议程的首位,但也不能忽视人类面临的决定性挑战——气候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吉隆坡报道 极端热浪、大旱、洪水、森林大火……气候变化带来的不仅是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有那些本不该消逝的 生命。随着气候危机拉响红色警报,能源转型刻不容缓。 2025年6月16日至18日,第二届亚洲能源论坛在吉隆坡举行,主题为"共塑亚洲能源转型新格局",汇聚 了来自60多个国家、横跨38个行业的政策制定者、行业领袖与能源专业人士,一系列重量级嘉宾展开深 入探讨。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开幕式上表示,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兴起预示着世界正向"后全球化"转型。地 缘政治紧张局势、报复性关税以及供应链中断加剧了不确定性,削弱了全球贸易和经济体系曾经提供的 可预测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这种 ...
2025年十大工业技术趋势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6-17 21:06
2025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十大工业技术趋势 核心观点 - 工业技术趋势呈现AI、边缘计算、数据治理与可持续性深度融合的特征,推动行业向智能化、自动化与绿色发展转型 [1][14] 分项技术趋势 生成式AI工业应用 - 生成式AI已成为工业软件标配功能,主要应用于代码编写简化、数据分析和用户支持的聊天机器人场景 [4] - 几乎所有头部工业软件公司都展示了集成GenAI能力的应用方案 [4] 代理型AI发展现状 - 代理型AI仍处于早期阶段,当前演示多局限于简单自动化任务如数据检索和工作流执行 [5] - 大型云服务商和软件厂商重点宣传代理能力,但尚未实现真正的自主行为 [5] 边缘计算转型 - 工业边缘计算从硬件设备向集成AI软件栈演进,实现操作型AI本地化运行 [6] - 新一代边缘AI堆栈包含模型训练、部署、推理和MLOps工具,完成工业环境下的AI生命周期闭环 [6] DataOps平台演进 - DataOps平台从数据集成向工业AI使能者升级,成为展会访问量最高展区之一 [7] - 数据治理成为平台标准功能,支持GDPR合规、数据血缘追踪等需求 [7] 数字主线技术 - 融合AI的数字主线打通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流,实现设计-制造-服务全流程协同 [8] 预测性维护革新 - PdM从纯软件转向集成专用传感器的软硬一体方案,竞争焦点转向传感器质量与系统兼容性 [9] - 应用范围扩展至螺栓、润滑系统等传统忽视的资产类别 [9] 专用5G发展 - 专用5G在美亚地区采用率提升,但受限于基础设施适配、行业设备开发和频谱监管等集成难题 [10] AI赋能可持续性 - AI升级碳排放管理系统,优化能源消耗预测并简化ESG合规报告流程 [11][12] 机器人交互创新 - 认知AI与语音交互成为机器人技术新方向,通过语音命令降低非专业用户使用门槛 [13] 数字孪生进化 - 数字孪生从虚拟镜像发展为实时决策助手,应用于运营、培训和质量控制场景 [14]
YOUNG财经招聘财经编辑数名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6-17 18:37
公司背景 - YOUNG财经从商业伦理视角关注商业世界,倡导帕累托最优的进化发展方式,支持市场公平和市场效率,提倡第三方监督的力量 [2] - 公司期待共赢而没有人受损的永续繁荣,关注绿色、社群和公司治理,倡导包容、可持续发展理念 [2] 招聘信息 - 招聘岗位为财经编辑,工作地点在北京西直门 [3] - 岗位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对企业和上市公司感兴趣,有较强的职业精神 [3] - 主要职责包括负责企业和上市公司调研、访谈、报告撰写等 [3] - 公司提供五险一金,薪资面议 [3]
ST德豪(002005) - 002005ST德豪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7
2025-06-17 17:38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为安徽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1] - 会议于2025年6月17日15:00 - 16:30以网络远程方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云访谈”栏目进行 [2] - 公司接待人员包括总经理吉学斌、财务总监冯凌、董事会秘书郝守超 [2] 公司经营状况及问题解决 - 随着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和闲置资产处置,公司现金流状况将逐步改善,主营业务整合聚焦后可持续经营能力会逐渐提升 [2] - 大连芯片资产闲置、蚌埠仲裁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目前公司整体现金流偏紧,与多因素相关,公司将关注多方面促使回到良性发展轨道 [3] 资产处置相关 - 大连LED芯片等相关资产转让交易完成后,无厂务运营相关费用,资产转让事项正积极推进 [3] 股价相关 - 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低迷受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市场解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主营业务运营正常,管理层将提升公司价值并加强与投资人沟通 [3] 收入占比 - 2024年度公司外贸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63%,其中美国地区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重约14.5% [3] 董事长增持计划 - 董事长吉学斌对公司战略方向和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会综合评估增持事宜,若有计划将及时披露 [4][5]
盛阅春调研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建设工作:锚定目标、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推进中法生态示范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长江日报· 2025-06-17 16:33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建设进展 - 市委副书记、市长盛阅春调研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建设工作,强调要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 [1] - 实地察看同济医院转化医学大楼(国家医学中心)项目现场,听取重大项目建设情况汇报 [1] - 强调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强高端服务功能和人才资源导入 [1] 产业项目发展 - 武汉城建开元森泊度假乐园作为大型水主题度假综合体,开业以来经营持续火爆 [1] - 企业需紧盯市场需求,创新开发运营理念,丰富特色化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打造文旅新标杆 [1] - 强调抓好产业项目招商和创新主体培育,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支撑保障能力 [2] 城市发展规划 -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是中法两国政府可持续发展示范合作项目,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名片 [2] - 锚定总体规划,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以年度化、项目化、清单化方式推进建设任务 [2] - 加强与外部区域的交通联系,提升城市发展的智慧化、绿色化、融合化水平 [2] 开放合作与营商环境 - 强化开放载体建设,做强对外交流交往功能,积极拓展中法、中欧合作 [2] - 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2] - 强化市区联动,市相关部门要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形成共抓落实的合力 [2]
伊士曼大连工厂全面升级 产能与全球标准同步提升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17 15:44
公司动态 - 全球特种材料公司伊士曼在辽宁大连工厂正式启动两条新增生产线,扩大产能并践行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制造承诺 [1] - 公司在中国实行多品牌协同战略,旗下拥有威固、龙膜、圣科、琥珀光学、爱瑞德和中凌等汽车膜品牌,覆盖高端、主流及新兴消费市场 [1] - 大连工厂是伊士曼"新一代制造"理念的重要试点,配置先进设备,园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0%,配备可视化管理系统 [1] 市场战略 - 扩产将提升公司满足中国及亚太区市场对高性能膜产品日益增长需求的能力,推动产品开发在现有运营体系中的规模化发展 [1] - 自2023年初完成对大连工厂收购以来,公司对其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提升响应汽车膜市场需求多样化的能力,增强供应链韧性 [1] - 公司下一步将分阶段持续推进大连工厂产能升级,为中国消费者提供集品牌、产品与服务于一体的高价值综合解决方案 [2] 技术标准 - 公司同步发布先进工业标准体系,包括全流程管控、超国标标准、可持续内核、长效验证、精微级制程、智能化保障和零容忍原则7个方面 [2] - 公司与国检集团开展紧密合作,在生产线启用仪式上解读《汽车玻璃光热性能检测与评价方法标准》 [2] 行业影响 - 此次升级将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带动本地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 [1] - 公司致力于积极推动标准化建设,助力建立行业规范与促进可持续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