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资金入市
搜索文档
“十四五”时期沪市股票首发融资额较“十三五”增长16%
证券日报网· 2025-10-17 20:04
直接融资功能发挥 - 沪市股票首发融资额在“十四五”时期较“十三五”时期增长16% [1] - 债券市场发行总规模达31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42%,其中产业债和ABS产品发行规模超过10万亿元 [1] - REITs市场首发上市及扩募共55单,募集资金1405亿元,市场占比近70% [1] - 科技创新债券累计发行1.51万亿元,惠及超过400家科创企业 [1] - 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发行规模超197亿元,为1800余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支持 [1] 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 - “并购六条”发布后,沪市披露资产重组996单、重大资产重组114单,同比分别增长20%和138% [2] - 科创板2024年以来重大资产重组项目数量超过前五年的总和 [2] - 支持了包括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国泰君安吸并海通证券等一批创新示范性、千亿级并购案例落地 [2] 长期资金入市与市场生态 - ETF产品规模从0.9万亿元增长至4万亿元,累计增长近3.5倍 [2] - 新编指数约3500条,上证、中证多层次指数体系不断完善 [2] - 科创债ETF规模近1600亿元,并推进了首批科创债ETF落地 [2] - 推出覆盖中证500指数、科创50指数的ETF期权合约品种 [2] - “十四五”时期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为15.9%,较“十三五”时期下降2.8个百分点 [2]
提高对各类中长期资金服务能力,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10-14 07:19
政策核心与行业影响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旨在提高基金公司服务中长期资金的能力,并研究创设适配个人养老金投资的基金产品 [1] - 该方案是落实“壮大耐心资本”顶层设计的一部分,被视为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里程碑 [1] - 中长期资金被视为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其占比提升有助于增强市场稳定性并改善个人投资者体验 [1] - 公募基金是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保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等中长期资金的主要投资管理人 [1] 公司在养老金领域的战略与实力 - 公司将养老金业务作为战略发展方向,投入顶格资源,并首批获得基金行业全部养老金管理资格 [2] - 公司拥有20余年养老金管理经验,截至2024年底管理各类养老金资产规模合计超3600亿元 [2] - 具体管理规模包括:社保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500亿元,获得社保基金会认可且考评连续优秀;管理年金规模超2100亿元,服务企业年金客户超200家,职业年金实现全国33个统筹计划全覆盖 [2] - 在个人养老金方面,公司于2018年率先发行业内首只养老目标基金,目前已完成布局13只养老目标基金,实现对2035年至2060年退休人群的全覆盖 [2]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与举措 - 公司未来将采取“双轮驱动”策略:一是不断丰富产品供给,以适配养老金多样化配置,研发个性化、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金融产品;二是持之以恒提升专业能力,满足养老金长期投资需求,秉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并建立长期考核机制 [3] - 公司将积极落实《行动方案》要求,在服务好全国社保基金及养老保险体系“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的同时,大力发展养老金融,积极助力个人养老金发展 [3] - 公司计划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未来将开发设计更多满足投资者需求的养老基金产品,并提升投资管理和资产配置能力,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养老金融服务 [3]
高景气+低估值构筑性价比,三季报预期强催化,顶流券商ETF(512000)单日再揽8亿元
新浪基金· 2025-10-10 09:20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沪指于10月9日强势突破3900点关口,创下逾十年新高 [1] - 券商ETF(512000)单日获得资金净流入8.18亿元,近20日资金累计净流入达54.33亿元 [1] 行业基本面与业绩展望 - 回顾三季度,A股市场持续上行、交投维持高位,叠加低基数效应,券商业绩大概率延续高增长,并有望成为板块重要催化剂 [3] - 券商行业景气度上行趋势未改,是年内不可多得的具备相对低估值和业绩同比高增长特征的细分领域资产 [3] - 华泰证券认为,居民资产配置正从房地产、固收类资产转向权益资产,中长期资金入市趋势明朗,资本市场迈入良性循环周期 [3] -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市场对券商行业基本面的关注不足,上市券商三季度业绩或成为重要板块催化剂,继续看好低估值券商板块 [3] 估值水平与投资工具 - 截至10月9日,券商ETF跟踪的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市净率PB为1.58倍,位于10年来47.46%分位点的中低区间,估值性价比凸显 [3] - 券商ETF(512000)被动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一键囊括49只上市券商股,其中近6成仓位集中于十大龙头券商,另外4成仓位兼顾中小券商的业绩高弹性 [5]
证监会再次发声!三大信号说明主力调仓方向,这些板块恐会翻倍
搜狐财经· 2025-10-03 11:13
资本市场制度变革 - 六部委联合印发方案要求公募基金未来三年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增长10% [2] - 对保险资金考核权重进行调整,规定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三至五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 [2] - 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在8月末达21.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8%,其持仓换手率不足散户的十分之一 [2] - 上市公司回购潮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撑,年内A股回购金额上限达1430亿元,股份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已被705家公司运用 [11] AI技术革命与投资动向 - OpenAI发布Sora 2.0视频生成模型,具备多镜头叙事能力,能生成包含远景、特写和空镜头的完整视频段落 [4] - 当虹科技和因赛集团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买单封单量均超日常成交量五倍,万兴科技海外版应用下载量瞬增300% [4] - 机构系统性增持AI算力标的,中科曙光近一周获北向资金净买入12亿元,浪潮信息融资余额飙升18% [4] - 资金向AI应用端渗透,易点天下的AIGC创作平台KreadoAI日均调用量半月内翻番,华策影视获多家公募基金调研询问Sora技术落地时间表 [6] 市场估值与板块表现 - 东财全A市盈率为17.23倍,处于35.76%历史分位水平 [7] - 银行板块破净率最高,其股息率达6.84%,估值仅0.41倍市净率 [7][13] - 万得全A指数在国庆节后5个交易日上涨概率达60%,20个交易日上涨概率超70% [7] - 技术面上3866-3870点为强压力区,30分钟线出现底背离信号,成交量萎缩至地量水平 [9] 产业趋势与公司业绩 - “十五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新质生产力”出现频次较“十四五”规划增加47% [9]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正以每年5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北方华创前三季度净利润预增120%-150%,中微公司订单排期至2026年二季度 [9][13] - 新能源电池环节产能利用率回升至75%,光伏硅料价格在两周内反弹12% [9] - 消费板块呈现地域性特征,海南免税店国庆首日销售额同比增长33%,家电以旧换新订单中高端机型占比突破60% [9] 市场供给与监管动态 - 10月将有97家公司限售股解禁,总市值达2389亿元,其中天山股份单家解禁规模为258.6亿元 [11] - 产业资本减持意愿上升,9月发布减持计划的公司数量创年内新高,诚达药业拟减持比例高达7.11% [11] - 证监会近期对财务造假案件采取“刑事追责+民事赔偿”双轨惩处,已有32名责任人被移送司法机关 [11]
证券ETF(512880)规模超550亿元居同类规模第一,机构:预计后续资本市场活跃度维持高位
搜狐财经· 2025-09-30 09:38
市场交投与行业盈利 - 市场交投活跃,两融余额维持在2.4万亿元的高位 [1] - 证券行业三季度盈利有望超预期 [1] A股增量资金前景 - 美联储9月降息有利于外资流入A股市场,参考2019年降息周期,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合计达1280亿美元 [1] - 国内总储蓄余额从2020年末的93万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162万亿元,为储蓄向投资转移提供巨大空间 [1] - 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明确,自2025年起每年为A股新增至少数千亿长期资金 [1] - 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计划每年至少增长10% [1] - 大型国有保险公司自2025年起计划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保险资金投资股市比例将继续稳步提高 [1] 投资工具与市场展望 - 预计后续资本市场活跃度将维持高位 [2] - 证券ETF(512880)是同类产品中规模最大的基金,规模达552.08亿元 [2]
非银行金融行业周报:三季报业绩预计表现较好,关注三季报行情-20250928
国金证券· 2025-09-28 17:1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2][3][4] 核心观点 - 资本市场从"量的扩张"带向"质的提升"阶段 支持科创 注重投资者回报 两强两严等发展宗旨将延续 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方案相关的细则将逐步落地 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将提高 投融资有望进一步平衡 券商将从"牌照通道"向"资本服务商+产品创设商+风险交易商"进一步升级 [2] - 保险行业利差改善 行业竞争格局向头部集中的中长期逻辑不变 后续估值向上趋势不变 近期调整相对充分 随着市场向上修复 保险股也将迎来估值修复 [4] 市场回顾 - 本周沪深300指数+1.1% 非银金融(申万)-0.1% 跑输沪深300指数1.2pct 其中证券 保险 多元金融分别-0.2% +0.5% -1.5% 超额收益分别为-1.2pct -0.6pct -2.6pct [10] - 保险股周涨跌幅:中国太平H -5.2% 友邦保险H -0.1% 新华保险H -1.1% 中国人保H -0.6% 中国平安H -2.9% 中国财险H -2.2% 中国太保H -1.7% 中国人寿H -4.7% 中国平安+0.2% 中国人保+0.0% 新华保险+2.7% 中国太保+0.9% 中国人寿+0.6% 众安在线-7.0% [11][12] - 券商股周涨跌幅:湘财股份-6.3% 广发证券-6.0% 国投资本-5.0% 中信证券-4.0% 国金证券-3.0% 国泰海通-2.0% 长江证券-1.0% 兴业证券+0.0% 哈投股份+1.0% 国元证券+2.0% 中金公司+3.0% 东吴证券+4.0% 财通证券+5.0% 国联民生+6.0% 华创云信+7.0% 财达证券+8.0% 浙商证券+9.0% 西南证券+10.0% 华鑫股份+11.0% 南京证券+12.0% 方正证券+13.0% 国海证券+14.0% 信达证券+15.0% 华西证券+16.0% 太平洋+17.0% [13][14] 数据追踪 - 经纪业务:本周A股日均成交额23132亿元 环比-8.1% 25年1-8月日均股基成交额18314亿元 同比+98.1% 25年1-8月新发权益类公募基金份额合计3474亿份 同比+168.2% [15] - 投行业务:2025年8月IPO累计募资规模656亿元 同比+55% 再融资累计募资规模7857亿元 同比+366% 2025年8月债券累计承销规模104309亿元 同比+18% [15] - 资管业务:截至25年8月末 公募非货公募21.4万亿元 较上月末+4.8% 权益类公募9.7万亿元 较上月末+11.0% 截至25年7月末 私募基金20.7万亿元 环比+2.1% [15] - 保险利率:本周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0.21bps至1.88% 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74bps至2.20% 9月分别+3.89bps +7.95bps [28] - 指数表现:中证红利指数本周-0.25% 9月-1.50% 恒生中国高股息率指数本周-3.24% 9月-2.70% [28] 行业动态 - 险资上半年不动产投资规模大增 中国人寿 太保寿险 平安人寿 建信人寿等保险公司共披露13笔大额不动产投资 涉及6个项目 投资规模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 除写字楼与零售地产外 险资对产业园 仓储物流等类型不动产的投资也有所增加 [36] - "十四五"金融业发展成就: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都是科技企业或者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 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 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57.5万亿元 直接融资比重达到31.6% 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 上市公司通过分红 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达到10.6万亿元 比"十三五"增长超过8成 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 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截至今年8月底 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32%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5.4万亿元 余额较"十三五"末增长85% 寿险公司2024年以来压降成本3500亿元 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降至近10年最低水平 费用率创20年来新低 [37] - 美国资本集团再度举牌中国人保 增持中国人保H股70.8万股 平均每股作价6.4193港元 涉及资金454.5万港元 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为4.37亿股 持股比例由4.99%上升至5.00% [38][39] - 保险机构大举配置第二批科创债ETF 9月24日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集体上市 泰康人寿认购了20亿份 2025年上半年养老金 保险 信托 企业年金 理财等众多类型的机构资金纷纷现身债券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 [40] 投资建议 - 证券板块建议关注三条主线:市场成交额抬高 主要指数上涨 建议关注经纪 两融 投资占比高的券商 券商板块上半年业绩同比显著改善 高盈利与低估值的显著错配凸显配置性价比 建议关注估值显著低于平均水平的头部优质券商 建议关注券商并购潜在标的机会 [3] - 关注四川双马:科技赛道占优 创投业务有望受益 布局基因治疗赛道新标的 深化生物医药产业链 公司管理基金的已投项目包括屹唐股份(科创板已上市) 奕斯伟材料(科创板IPO过会) 奕斯伟计算以及群核科技(港交所IPO申报) 沐曦 邦德激光 丽豪半导体等上市进程加快 公司参投基金已投傅利叶已完成新一轮融资 奇瑞汽车港交所已上市 慧算账向港交所递表 [3] - 关注业绩增速亮眼的多元金融 建议关注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的香港交易所:未来将继续受益于互联互通深化 A股企业赴港上市带来的市值扩容与交易活跃提升(25/08 ADT为2791亿元 同比+192%) 以及盛业 九方智投控股 [3] - 保险板块重点推荐:业务质地较好(负债成本低 资负匹配情况较好)的头部寿险公司 估值便宜 分红险转型构筑先发优势 下半年基数最低的中国太平 强β标的的新华保险 利润高弹性 web3.0布局积极的众安在线 [4][5]
中证A500ETF一周岁啦
新浪基金· 2025-09-28 09:32
9月26日,是中证A500ETF成立一周年的日子。 从收益来看,自2024年10月15日上市以来,截至2025年9月25日,区间内中证A500ETF场内涨幅为 21.03%,而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为15.96%,中证A500ETF相较沪深300指数跑出超5个点的超额收益。 从利润来看,2025年上半年,中证A500ETF为投资者赚取利润约4.62亿元,在结构性行情显著的市场 中,做到了为投资者实实在在"赚钱"。 优异的业绩和利润表现自然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加入。截至9月25日,中证A500ETF最新规模216亿元,累 计成交金额约6774亿元,累计服务客户超51万户,靠实力持续圈粉。 都是哪些人在买中证A500ETF呢? 首先,是机构投资者。根据2025年中报,中证A500ETF前10持有人清一色全是机构,其中一向注重稳健 配置的险资占绝对主导,然后是券商自营盘,从占比变动来看,这些资金十分稳定,基本没有大进大出 迹象。 2025年中报 | 排名 | 持有人 = | 持有份额(份)( | 持有比例(%)= | 占比查动(%) = | | --- | --- | --- | --- | --- | | | 中国人 ...
“长钱长投”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证券日报· 2025-09-27 09:08
9月26日,中央金融办、证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 《指导意见》)落地满一周年。 一年来,监管部门推动逐项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提高长期资金投资规模和比例;先后出 台指数化投资、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为市场引入更多源头活水;多措 并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完善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配套机制,推动构建"长钱长 投"的资本市场生态。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末,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21.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8%,有力支持 了资本市场稳中向好的局面。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后续,需要进一步强化长周期考核机制,扩大中长 期资金来源,引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深化产品创新,推出更多适配中长期资金的投资产品;提高上 市公司投资价值,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市场的吸引力。 本报记者 吴晓璐 "长钱"更长: 长周期考核打破制度障碍 为落实《指导意见》,今年1月份,中央金融办、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 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 案》),聚焦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问题,提出了一 ...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落地满一周年 “长钱长投”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证券日报· 2025-09-27 00:09
9月26日,中央金融办、证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落地满一 周年。 一年来,监管部门推动逐项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提高长期资金投资规模和比例;先后出台指数化投资、公募基 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为市场引入更多源头活水;多措并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完善机构 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配套机制,推动构建"长钱长投"的资本市场生态。 本报记者 吴晓璐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末,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21.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8%,有力支持了资本市场稳中向好的 局面。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后续,需要进一步强化长周期考核机制,扩大中长期资金来源,引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深化 产品创新,推出更多适配中长期资金的投资产品;提高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市场的吸引力。 "长钱"更长: 长周期考核打破制度障碍 为落实《指导意见》,今年1月份,中央金融办、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 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聚焦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问题,提 出了一系列 ...
险资扫货!举牌“大户”长城人寿瞄准新天绿能
国际金融报· 2025-09-26 23:57
险资举牌活动 - 长城人寿通过港股二级市场增持新天绿能H股100万股 持股比例从4.9790%突破至5.0027%触及举牌[1][4] - 以9月23日收盘价4.17港元计算 长城人寿持有新天绿能股票市值约为8.04亿元 占公司上季度末总资产比例0.53%[5] - 本次举牌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账户和保险责任准备金 投资纳入权益类投资管理[5] 长城人寿举牌记录 - 年内除新天绿能外 还举牌中国水务、大唐新能源、秦港股份三家上市公司[5] - 具体包括2月增持中国水务至5.0235% 3月增持大唐新能源至5.0043% 6月增持秦港股份至5.0005%[6] - 2024年累计举牌5次 占全年险资举牌总次数四分之一 对象含银行及公用事业类企业[6] 行业举牌态势 - 年内险资合计举牌达31次 追平2022-2024年三年举牌次数总和[3] - 举牌次数创近年新高 仅次于2015年的62次[7] - 银行股最受青睐 邮储银行、招商银行等获增持 同时出现险资巨头举牌同业案例[8] 举牌动因分析 - 低利率和资产荒背景下 险资通过权益投资增厚收益缓解利差损压力[7] - 新会计准则下举牌后会计计量方式变更可提升利润表稳定性[7] - 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要求提升保险资金投资A股比例[7] 投资策略特征 - 长城人寿重点布局港口、高速公路、能源、水务及环保类上市公司[6] - 将ESG和新质生产力作为重点投资方向[6] - 中国平安采用"经营可靠、增长可期、分红可持续"三原则作为投资标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