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场景

搜索文档
产业链格局重整 全场景应用共振 | 第十八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官宣
高工锂电· 2025-06-05 18:51
峰会背景 - 全场景电动化加速推进 中国电动化渗透率突破50%临界点 电力市场、船舶、商用车、人形机器人、eVTOL等赛道成为锂电出货增长新驱动力 [3] - 动力与储能产业协同融合发展 以动力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制造业规模化发展 储能发展关系到区域性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目标实现 [3] - 锂电产业链结构性调整 核心材料价格触底反弹 电芯价格趋向稳定 产业链供需优化 产能出清与企业淘汰并行 [3] - 新材料新工艺加速应用 动力及储能电池差异化凸显 复合集流体、硅基负极、新型锂盐等材料具备规模化应用条件 AI4S推动新电池体系开发 [3] - 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具备良好基础和巨大发展潜力 有望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领先基地 [4] 峰会亮点 - 高工锂电年度品牌会议 新能源领域顶级行业峰会 [6] - 300+细分领域重量级企业 1000+锂电产业链高层汇聚 [6] -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现场技术交流与新产品展示 [6] -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上半年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6] - 高工全媒体平台传播曝光 30万线上粉丝实时互动 [6] 核心议程 - 开幕式专场议题包括全球电动化新阶段竞逐、全场景电动化产品研发与生态构建、动力电池技术价格与营销激战、下一代电池技术卡位、装备企业产业周期应对、锂电材料产业变局洞察 [8] - 电池应用专场一聚焦全场景需求下的电池选择与配套 包括电动汽车快充电池差异化选择、插电混动大容量快充需求、增程式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船舶电动化市场、重卡换电引领快充超充时代 [8] - 电池应用专场二探讨圆柱电池市场新机会 包括全极耳圆柱电池全球化机遇、大圆柱电池在高端电动车中规模化应用、电动工具场景革新、人形机器人电池配套、全极耳大圆柱电池产业化、4C超快充技术量产实践、全极耳大圆柱电池卷绕设备工艺迭代 [8]
产业链格局重整 全场景应用共振 | 第十八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官宣
高工锂电· 2025-06-05 18:51
行业趋势与市场动态 - 中国电动化渗透率突破50%临界点,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开启新产业周期 [3] - 电力市场、船舶、商用车、人形机器人、eVTOL等新兴赛道成为锂电出货增长新驱动力 [3] - 动力电池与储能产业协同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制造业规模化发展 [3] 产业链调整与技术革新 - 锂电产业链结构性调整,核心材料价格触底反弹,电芯价格趋向稳定 [3] - 产业链供需优化,产能出清与企业淘汰并行,竞争格局加速调整 [3] - 复合集流体、硅基负极、新型锂盐等新材料具备规模化应用条件 [3] - AI4S技术推动电池新材料开发及新电池体系研发 [3] 区域产业发展 - 常州金坛作为新能源产业先行区域,有望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成为全球领先基地 [4] 峰会规模与议程亮点 - 汇聚300+细分领域重量级企业及1000+锂电产业链高层 [6] - 发布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上半年产业发展报告 [6] - 核心议程涵盖全球电动化竞逐、动力电池技术激战、下一代电池技术卡位等议题 [8] - 电池应用专场聚焦全场景需求(如快充电池、船舶电动化、重卡换电)及圆柱电池创新(如全极耳技术、4C超快充量产) [8]
小米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发布,整体营收和净利润表现再创新高并超出市场预期
胜利证券· 2025-06-02 18: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上调全年收入与利润预测,预计2025年营收增长34%-40%至4900-5100亿元,经调整净利润有望达400-450亿元,同比增幅超60%,给予小米短期目标价65-75港元,对比当前股价仍有30%-45%上行空间 [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超预期增长,各业务板块表现亮眼,手机业务高端化突破,汽车业务增长强劲,IoT与互联网服务业务也有出色表现,基于各业务强劲动能上调全年收入与利润预测 [2][27][29] 各业务板块总结 智能手机业务 - 一季度收入达506亿元,同比增长8.9%,全球出货量4180万台,同比增长3%,连续7个季度增长,全球市占率稳前三,中国出货量1330万台,同比增速40%,市占率回升至18.8%,时隔十年重返第一 [5] - 全球ASP达1211元,创历史新高,同比提升5.8%,中国大陆高端机型出货量占比达25%,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4000元及以上价位段市占率9.6%,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4000 - 5000元价位段市占率第一,旗舰机小米15 Ultra首销月销同比增超90% [9] - 管理目标2025年出货1.8亿台,提升中高端机型占比,2025年研发投入预计达300亿元,未来五年投2000亿元,布局晶片、AI、OS赛道,自研3nm旗舰晶片玄戒O1应用于小米15S Pro,开源大模型MEMO 17B加速落地 [9] - 截至2025年3月,全球智能手机MAU达7.19亿,同比增长9.2%,中国大陆MAU达1.81亿,同比增幅12.9%,海外MAU突破5.38亿,同比增长8.2%,未来通过技术赋能、高端化延伸、新兴市场渗透扩大用户基数 [11] 智能汽车业务 - 一季度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10.7%,占集团总营收16.2%,SU7系列交付75,869辆,同比增长8.9%,连续6个月单月交付超2万,累计交付超25.8万辆,稳居20万元以上价位车型销量冠军,ASP上升1.7%至23.83万元 [14] - 毛利率提升至23.2%,同比增10个百分点,环比升2.8个百分点,超越小鹏、蔚来等对手,经营亏损从7亿元收窄至5亿元,环比减亏28.6%,每辆SU7亏损约6590元,较上季减少2600元 [15] - 得益于规模经济与爆款策略、供应链垂直整合、新零售模式降本,北京二期工厂年中投产后产能增至30万辆,2025年交付目标调至35万辆,未来通过智能驾驶付费提升服务收入占比 [15][19] IOT物联网业务 - 一季度收入达323亿元,同比增长超55%,首破300亿,科技家电收入同比翻倍,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均创历史新高 [20] - 截至2025年3月,连接IoT设备数达9.437亿,同比增长20.1%,小愛同学月活用户数达1.5亿,同比增长17.5%,自研玄戒O1晶片与澎湃OS融合推动全场景智能联动 [21] - 未来产品矩阵推新品,技术投入加速AIoT与5G、边缘计算结合,海外拓展欧洲、拉美等地,目标2025年海外IoT收入占比从38%提至45% [21] 互联网服务业务 - 2025年Q1收入达91亿元,同比增长12.8%,连续六季度双位数增长,占集团总收入8.2%,毛利率76.9%,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 [23] - 截至2025年3月,全球MIUI月活用户数达7.19亿,同比增长9.2%,中国大陆MAU为1.81亿,同比增长12.9%,海外MAU占比74.8%,达5.38亿,预计手机、汽车、IoT业务推动MIUI用户增长 [24]
锂电新战:全场景突围与全球化破局
高工锂电· 2025-06-01 19:38
6月会议预告 2025高工钠电 产业峰会 主办单位: 高工钠电、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总冠名: 众钠能源 会议时间: 6月9日 在此背景下,2025年5月16日, 高工锂电 在CIBF展会期间举办的圆桌会议—— 全场景电池应对与出海战略 ,围绕全场景电池挑战、超快充材料、下 一代技术前瞻、全球化布局及碳足迹管理等议题, 星源材质营销副总裁夏钧、诺德股份总裁陈郁弼、杉杉科技执行总经理丁晓阳、航盛锂能研 发副总 宋飞、欧科工业空调副总王健 等嘉宾展开深度探讨。 01 电池应用裂变,倒推产业创新 电池应用场景的多元化裂变正成为驱动锂电产业创新的核心引擎 ,从动力、储能到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需求爆发,正倒逼产业链各环节加 速技术迭代与材料革新。 杉杉科技执行总经理丁晓阳 指出,电池应用已从数码、动力、储能的基础分类,进一步细分为快充、长循环储能、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等多元场 景。差异化需求催生对硅碳负极、长循环材料的旺盛需求,推动企业在挑战中寻找机遇,例如针对高功率场景开发适配的高导电性材料,针对储能场景 优化循环稳定性。 会议地点: 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苏州虎丘区塔园路168号) 2025高工固态电池 ...
荣耀:适时启动上市,入局机器人业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21:09
作 者丨倪雨晴 编 辑丨张伟贤 5月28日,荣耀公司CEO李健现身新品发布会,这也是他在国内的公开首秀。 今年一月,李健走马上任,并 在今年MWC上宣布"阿尔法战略",提出荣耀要从硬件制造商转 为AI终端的生态公司。 "出任CEO已经四个月,挑战一定会有,"李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谈道,"但 是销量方面,我不认为是一个特别大的挑战。荣耀新团队从1月份开始到现在,做了大量的变 革的工作。" 近期,荣耀已经进行了一轮组织变革,已完成对中国地区部关键岗位的人员部署。同时,荣耀 内部新增了AI等新产业部门, 并且宣布进军机器人赛道,寻找第二、第三增长曲线。 "我们也是国内唯一支持苹果和鸿蒙同时互传的厂家,我们认为只有这种开放、共享的生态, 才能迎来共同的发展。 "方飞说道。 而荣耀400系列的发布,正值公司在国内市场份额面临压力的关键时刻。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同比增长2.5%, 整体呈现温和复苏态 势,华为手机以19.4%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随后是vivo、小米、OPPO、苹果,荣耀, 荣耀 以13.7%的份额滑落到第六位。 事实上, ...
绿源集团控股(02451):电动两轮车行业元老品牌,全场景轻出行方案引领者
盈立证券· 2025-05-29 20: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绿源集团控股“买入”评级,目标价 13.41 港元,相比现价存在 61.2%的上涨空间 [2][4][7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随着新国标落地和以旧换新补贴持续,电动两轮车市场有望迎来景气度回升 [4][70] - 绿源集团控股战略焕新符合行业发展长期趋势,高端市场和生态业务将提供强劲增长动力,显著提升盈利能力 [4][70] - 测算 2025 - 2027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60.2/73.2/88.5 亿元,增速分别为 18.69%/21.59%/20.9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5/3.23/4.58 亿元,增速分别为 50.86%/84.57%/41.80% [4][7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电动两轮车行业元老品牌,战略焕新开启新篇章 - 公司简介:绿源集团 1997 年创立,28 年以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引领行业演进,参与标准起草,推出多项技术与服务体系,2023 年上市,2025 年推出新战略;实控人为创始人夫妇,具备深厚行业积淀与专业背景,提供管理支撑 [7][10][11] - 产品矩阵:围绕消费者需求打造立体产品矩阵,2025 年推出高端子品牌 LYVA,拓展价格带至 5000 - 20000 元,开拓中高端客群,提升市场份额与利润率 [12] - 财务分析:历史增长迅猛,2020 - 2022 年营收与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 41.81%和 71.18%,2024 年受行业影响短期承压;电动自行车是核心收入来源,2024 年占比 59.48%;上市费用短暂影响利润率,未来有望随高端产品放量提高 [14][15][19] 二、电动两轮车行业:千亿存量市场有着巨大的创新空间 - 政策驱动:2019 - 2024 年电动两轮车销量 CAGR6.32%,2024 年同比下降 9.09%,2025 年在新国标和以旧换新补贴刺激下预计重回增长轨道;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加码,全国 31 个省份全覆盖,截至 2025 年 4 月以旧换新量达 334.1 万辆,带动新车销售 95.5 亿元;各地政策鼓励铅酸换购和消费升级 [25][26] - 供给端转型:产业智能化升级,头部品牌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2024 年各车企在核心体验方面投入增多;出口均价上扬,2020 年约 1400 元,2025 年一季度升至 2000 元;中高端价格带产品占比提升;新国标提升产品品质要求,将于 2025 年 9 月 1 日实施 [31][34][40] - 需求升级:电动两轮车渗透率高,2024 年保有量达 4.25 亿辆,传统出行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海外电助力车市场景气度高,2024 年全球市场规模约 350 亿美元,到 2030 年将达 622.5 亿美元,中国市场尚处起步阶段,有望随消费升级和品牌推动迎来高速发展期 [43][46] 三、技术铸就品质壁垒,产能支撑份额扩张 - 技术创新:绿源是行业前沿技术开拓者,首创液冷电机和数字化电池技术,提高产品耐用性和续航能力;液冷电机实现十年质保,效率保持 90%以上,寿命延长 3 - 5 倍;数字化电池解决电池痛点,实现铅酸电池 3 年质保;智能化技术以 APP 为核心,提供全场景骑行解决方案 [47][48][51] - 产能扩张:建成浙江、山东、广西、重庆四大智能制造基地,重庆基地 2025 年初投产,当年提供 80 万辆产能,总产能升至 580 万辆/年,远期规划产能合计 950 万辆/年,各基地均具合规与技术优势 [53] - 立体式销售渠道:构建覆盖全国的销售渠道网络,拥有 1400 多家经销商和 12800 多家零售门店;线上销售体系成熟,2024 年 618 期间线上交易额达 3.3 亿,创新推进“新零售”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 [54][57] 四、高端化与生态布局打造新成长曲线 - LYVA 品牌高端化突围:2025 年推出 LYVA 品牌,布局高端电助力车、户外越野、高端城市通勤等细分场景;技术上搭载自研中置电机系统,设计上邀请国际化团队;渠道布局线上线下融合,宣发策略多样,重新定义电动两轮车价值边界 [60][61][63] - 构建全生态服务体系:2025 年战略焕新,推出“源行者”服务品牌,形成“租售换修”闭环服务体系,启动“携生态出海”战略;与嘟嘟换电合作布局换电生态,投放超 2000 个换电柜,采用按需付费模式;开展景区租车业务,匹配中短距离出行需求,通过“碳路者先锋行动”响应政策导向;生态业务赋能销售,实现商业逻辑闭环 [64][65][66] 五、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测算 2025 - 2027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60.2/73.2/88.5 亿元,增速分别为 18.69%/21.59%/20.9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5/3.23/4.58 亿元,增速分别为 50.86%/84.57%/41.80%;PE 分别为 17.49/9.48/6.68 倍 [4][70][71] - 投资建议:结合可比公司估值水平,认为公司发展前景乐观,2025 年合理 PE 应为 30 倍,目标价 13.41 港元,相比现价存在 61.2%的上涨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70]
全场景长续航、耐用性双剑合璧 雅迪定义电动车“价值竞争”规则
环球网· 2025-05-28 21:56
行业趋势与消费者需求 - 72%的购车用户将续航能力列为首要因素,耐用性紧随其后 [1] - 行业竞争焦点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技术含金量与用户体验成为关键维度 [1] -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新规要求车架震动测试次数提升至10万次,并强制电池质保覆盖容量衰减条款 [1] 公司产品创新与市场表现 - 雅迪冠能S系列提出"冠能S长续航 电池耐用保三年"的品质保障,更新行业全周期长续航高标准 [2] - 冠能S系列精准匹配城市通勤、长途出行、冬日出行等全场景需求,发布"全场景长续航产品矩阵" [4] - 冠能S白鲨90搭载TTFAR常青增程系统和常青藤二代石墨烯铅酸电池,提供三年超长质保 [4] - 冠能S白鲨100满足Z世代对速度与续航的双重追求,冠能S星舰钠电版突破季节限制实现全年无忧续航 [5] - 冠能S热浪通过个性化设计扩充产品矩阵,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7] - 截至2025年4月,冠能系列累计销量突破2000万台,获"中国长续航电动两轮车领导者"认证 [9] 技术研发与核心竞争力 - 常青藤二代石墨烯电池通过8大核心材料创新和专利工艺,实现全生命周期续航跃升 [11] - 创新龙骨板栅结构使体积利用率突破85%,双层高密度AGM纤维隔板技术形成抗腐蚀耐久矩阵 [11] - TTFAR Turbo充电器集成AI智控芯片组,提升能量转化效率与系统稳定性 [11] - 2016-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超59.27亿元,拥有1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3大CNAS认证实验室及10大智能产研基地 [11] 品牌战略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连续八年蝉联全球销冠,全球用户超1亿,近期亮相中印尼建交75周年国际交流活动 [13] - 冠能S系列绑定综艺IP《奔跑吧》,通过新生代偶像背书实现与Z世代的价值共振 [14] - 携手蚂蚁森林与浙江卫视启动"绿色常青冠能计划",捐赠电动车支持生态护林 [14] - 产品从代步工具升级为集绿色出行、智慧生活与青年文化于一体的价值载体 [16] 行业影响与未来方向 - 公司推动行业从被动应对"续航焦虑"转向依靠技术革新主动创造用户价值 [16] - 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的"长续航"征程已启航,技术深水区突破成为关键 [16]
雅迪冠能S系列上新,全场景长续航成焦点
环球网· 2025-05-27 20:28
产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公司在浙江宁波举行"非比寻长·2025雅迪冠能S系列发布会",推出覆盖全场景骑行需求的新品,并承诺"冠能S长续航电池耐用保三年" [1] - 截至2025年4月,冠能系列累计销量突破2000万台,创行业单系列销量纪录 [1] - 公司获得弗若斯特沙利文认证的"中国长续航电动两轮车领导者"称号,定位为全球长续航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 [3] 核心技术突破 - TTFAR常青增程系统搭载于白鲨90车型,通过三电升级(常青藤二代石墨烯铅酸电池、TTFAR Turbo充电器、全域控制器)实现新旧车续航一致性 [4] - 电池技术采用8大材料纯度升级与浆料真空雾化专利,内部龙骨板栅结构厚度提升20%,抗衰减性显著增强 [4] - TTFAR高能锂电系统(白鲨100)优化部件集成减少能量损耗,平衡动力与续航 [6] - TTFAR极钠增程系统(星舰钠电版)攻克极寒环境续航难题,提供六维度长续航体验 [6] 智能化与生态布局 - iRide智能体验支持AECS记忆座驾功能,实现多用户蓝牙识别与个性化配置 [6] - 方舟安全科技构建全方位骑行防护,三大技术矩阵形成协同效应 [6] - 联合蚂蚁森林、浙江卫视Z公益发起"绿色长青冠能计划",捐赠电动车践行绿色出行 [11] 行业影响与战略规划 - 公司主导钠离子电池等行业标准制定,推动从低价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9] - 通过开放技术共享与标准升级,旨在提升中国两轮电动车全球竞争力 [9] - 四款新车矩阵(白鲨90/100、星舰钠电版、热浪)分别覆盖通勤、性能、低温、潮流等差异化场景 [9] 品牌营销与社会认可 - 《奔跑吧》兄弟团成员现场体验产品性能并高度认可 [9] - 公司连续八年保持全球销量第一,此次发布被定义为行业技术路径的重新定义 [11]
【中国制造新观察】鸿蒙电脑重塑市场格局
经济日报· 2025-05-27 17:47
鸿蒙电脑也是鸿蒙生态的一块重要拼图。从手机、穿戴,到电视、电脑,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终端设备 不断扩大覆盖范围,朝着全场景互联的目标迈进。此前,鸿蒙操作系统主要发力移动设备,但在生产力 需求更高的应用场景中,电脑不可或缺。鸿蒙电脑拓展了鸿蒙系统的应用边界,将吸引更多开发者针对 电脑端开发原生应用,丰富鸿蒙生态的应用种类,形成手机、平板、电脑多平台联动的应用生态,从而 增强鸿蒙系统的吸引力与竞争力。 鸿蒙电脑将带来全新体验。鸿蒙操作系统的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堪称一大亮点,这项技术就像一条虚拟的 高速公路,连接着电脑与手机、平板等各种智能设备,实现资源共享和交互等。不仅打破了传统设备间 的数据孤岛,也带来了流畅度、传输速率、多任务处理效率等协同体验的提升,在办公场景优势明显。 此外,鸿蒙操作系统以安全性著称,也将赋予鸿蒙电脑更多自主可控的安全体验。 我国电脑市场正处于转型调整期。尽管整体市场增长有所放缓,但细分市场和高性能电脑的需求依然强 劲。在消费领域,随着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消费者对电脑性能、外观、便携性等要求不断提升,刺激 更新换代需求。在商用领域,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速,办公自动化、数据处理分析、线上协作等工作 ...
沿着「微笑曲线」攀升的鸿蒙5,如何在nova 14系列上迎来蝶变?
36氪· 2025-05-26 20:53
鸿蒙生态发展现状 - 鸿蒙生态已从「小范围试水」进入「指数级扩张」阶段,nova 14系列全面搭载鸿蒙5标志着大众化加速[1][26][28] - 数百款鸿蒙应用集中上新,覆盖娱乐、出行、购物、办公等高频场景[2] - 鸿蒙5已覆盖折叠屏、直板机、电脑等多终端设备,实现全场景智联[3] 鸿蒙5的核心技术优势 - 系统级AI成为底层能力,融合盘古大模型与DeepSeek双模型,小艺助手具备情绪感知与真人对话能力[10][11] - AI深度融入年轻用户场景:支持「AI魔法移图」「AI人像精修」「智能帮接电话」等创新功能[11][13] - 交互范式革新:碰一碰近场交互技术支持30+应用快速分享,实况窗功能接入60+应用实时显示动态[14][16][18] 鸿蒙应用生态差异化 - 鸿蒙版抖音实现沉浸式播控与隔空手势操作,全民K歌支持低时延智能音效适配[22][23] - 应用开发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非iOS/安卓的简单替代,例如锁屏智控键快速调出支付码[20][22] - 开发者生态加速扩张,正向飞轮效应显现:用户增长驱动开发迭代提速[30] nova 14系列的市场意义 - 定位年轻人市场,2022年nova全系销量超2亿台,单代出货量达千万级[27] - 满足年轻人对「内外兼修」的需求:美学设计+鸿蒙5系统级AI体验[25][27] - 成为鸿蒙生态普及关键转折点,推动装机量快速攀升[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