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弘则市场:牛市演绎和变迁 - 产业趋势的展望
2025-09-01 10:01
**弘则市场:牛市演绎和变迁 - 产业趋势的展望 20250831 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1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覆盖电子、国防军工、汽车、机械、银行、纺织服装、医药、互联网、新能源车、半导体、云计算、游戏、广告、新消费、传统消费、CXO、创新药、制造业(含工程机械、储能)、即时零售等[1] * 提及公司包括腾讯、阿里、美团、京东、英伟达、科沃斯、比亚迪、蔚来、小鹏、宁德时代、徐工、农夫山泉、泡泡玛特、万辰集团、老铺黄金、瑞幸咖啡、毛戈平、华润万象生活、时代天使、康方生物等[6][9][10][15][19][21][24][25][27][32][36] **2 核心观点与论据** **2.1 整体市场与行业表现** * 2025年二季度A股整体市场收入增速0.24% 利润增速1.3%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但略逊于一季度3.5%的利润增长[3] * 行业业绩与收益率基本一致 业绩分化是市场表现的根本原因 电子和国防军工表现突出 电子行业收入增速达20% 汽车、机械收入增速在5%到10%之间 传统周期和内需主导领域较弱[1][3][4] * 7月初电子板块业绩第一但涨跌幅居中 8月底电子及计算机板块收益率排序明显上升 银行、纺织服装等板块下降[4][5] **2.2 科技与制造领域核心趋势:出海与创新** * 出海趋势显著 对海外业务暴露较多的公司边际贡献明显 如腾讯海外游戏业务[6] * 创新体现在新能源车无人驾驶、大模型、创新药BD等领域 多为对国外的追赶 自下而上机会导致个股差异明显 如汽车板块内部分化[6] * 制造业出口是显著标签 宁德时代海外收入增速20%以上 比亚迪海外收入增速超50% 工程机械类公司如徐工和叉车公司海外收入增速优于国内[19][20] **2.3 半导体与AI板块市场动态** * 近期美股半导体(如英伟达)业绩不及预期或分化且滞涨 但A股处于亢奋状态 源于市场环境、情绪和政策差异[7] * 8月11日起国内算力公司加速上涨 许多公司两周内几乎翻倍 与历史规律背离[8] * 中美AI发展基本同步 头部公司资本开支投入大 但收入端未爆发 以个股机会为主[8] * 关注半导体国产化带来的结构性变化 部分材料、设备和软件公司在行业下行周期中走出反周期状态[9] * 推理侧新需求可能影响英伟达制衡逻辑[9] **2.4 互联网板块核心趋势与数据关注点** * 核心产业趋势是即时零售业务发展及补贴战略 AI芯片成为新关注点[10] * 需重点关注即时零售业务的数据变化及各企业战略调整[10] * 2023年下半年起互联网公司盈利能力强劲 2024年Q2业绩呈现分化:虚拟业务(广告、游戏、云服务)亮眼 实体业务(电商、即时零售、招聘平台)较弱 海外市场增速显著(如腾讯海外游戏、携程旗下Tripadvisor.com酒店业务收入增速超70%)[10] * AI技术对收入进入加速周期 广告业务驱动效果明显:腾讯广告收入增长20% B站广告收入增长20% 快手广告收入增速从Q1的7%提升至Q2的13%[11][12] * 游戏业务方面腾讯和网易表现出色[12] * 阿里云Q2收入增速26% 超预期 下游需求强劲 预计2025年Q4保持25%以上增速[13] * AI技术影响排序:广告、游戏、电商、云搜索与其从AI中获益程度高度相关[17] * 广告、云计算和游戏行业保持两位数甚至更高增速 电商表现平平 搜索引擎受影响更大[18] * 即时零售领域美团与阿里竞争激烈 Q2美团亏损约100亿元 阿里亏损约150亿元(相对好于预期) 预计Q3补贴可能收敛但战争不会停止 关注订单数维持、配送效率差距及补贴退坡后单量[15][16] **2.5 消费领域:新消费优于传统消费** * 2025年中报反映新消费(不断创新品类、渠道、出海)公司表现明显优于传统消费(商业模式好但需等待供需改善)公司 如农夫山泉、泡泡玛特、万辰集团、老铺黄金[25][26] * 新消费表现优的原因:创新和出海 互联网外卖平台价格战使供给侧改善困难[26] * 新消费三大产业线索:1) IP是当前最强品类红利(如泡泡玛特、三丽鸥) 建议从下游产品公司往上游传媒内容公司(网文、版权代理、游戏)看;2) 数字化会员运营的演绎(如瑞幸咖啡、毛戈平、华润万象生活)体现在同店表现;3) 出海趋势(具备前两个线索特征的公司如泡泡玛特、瑞幸咖啡潜力大)[27][28] * 传统消费领域需关注宏观特质(如食材供应链) 其供需改善缓慢 供给侧价格竞争频繁 投资机会多为宏观策略型短期反弹(如轻工、家电、白酒)而非行业根本反转[29][30] **2.6 医药行业见底与国际化** * 2025年Q2医药板块利润增速转正 最差时期似乎过去 反内卷政策使价格层面收敛 行业预期稳定[31] * 国际化进展显著:时代天使隐形牙套海外案例数超国内 一次性耗材海外表现良好 高值耗材逐渐被欧洲接受 设备类企业高等级医院国际化进展明显[32] * CXO板块需求见底好转 Q3、Q4可能看到订单价格提升 中报订单兑现良好[33] * 未来核心线索:政策冲击缓解后产业见底、出海、创新周期带来的CXO景气度改善 重点关注BD活动及临床数据发布[34] * 创新药领域订单价格是CXO核心因素 需后期重要临床数据支持[35] * Q3 BD量较市场最火热时减少 但预计Q4有较大BD项目落地 市场更关注产品本身、临床数据及国际表现 2026年将有大量重要国际临床数据发布(如国内领先ADC领域、康方生物OS数据)[36] * 创新药起点低(许多公司市值低于账上现金) 中国企业拓展的全球市场规模约为中国现有药品市场的10倍 有预测未来几年FDA批准新药中可能有三分之一来自中国 但需临床数据验证[36][37] **2.7 出海趋势的普遍积极影响** * 海外业务占比对公司业绩有显著积极影响:占比20%以下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0.4% 收入降1.2%;20%-40%公司利润增2% 收入增4%;40%-60%公司收入增8% 利润增16%;60%-80%公司收入增10% 利润增23%;绝大部分收入来自海外的公司维持7%收入增速和13%利润增速[38] * 中国企业全球化格局逐渐形成 在创新周期和技术迭代背景下持续创造价值[38][39] **3 其他重要内容** * 新能源汽车市场展望存在分歧:明年以旧换新政策边际效果减弱且地方政府资金不足 购置税开征可能透支部分需求 主机厂如比亚迪利润增速下滑 新势力积极布局海外 蔚来I8车型表现不佳构成挑战 比亚迪面临国内竞争加剧及高端化策略不明晰[21][22] * 制造业2025年下半年最值得关注的产业趋势是出口 需甄别因关税问题可能存在的Q3影响 策略重点转向ToC类产品[23] * 制造业重点企业及领域:整车厂(领跑、小鹏)、摩托车厂(春风、9号)、储能行业户储企业(阳台式电源因国内光伏价格下行快速增长)[24] * 结合医药见底、消费分化、新能源和互联网格局重塑及全球化 认为A股等中国资产具备持续创造价值的潜力[39]
比亚迪(002594):二季度单车利润探底犹显韧性 中长维度修复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8-31 08:44
财务表现 - 25H1实现收入3712.8亿元 同比+23.3% 其中Q2收入2009亿元 同比+14.0% 环比+17.9% [1] - 25H1归母净利润155.11亿元 同比+13.8% 其中Q2归母净利润63.6亿元 同比-29.9% 环比-30.6% [1] - 扣除比亚迪电子利润后 Q2净利润56.3亿元 同比-33.5% 环比-35.7% [1] 盈利能力分析 - Q2毛利率环比大幅下滑 从20.1%降至16.3% 主要受价格和销量错配影响 [2] - 25年1-6月ASP呈下行趋势 分别为15.2/13.9/14.3/15.1/14.6/14.2万元 [2] - Q2销量114.2万台 同比+15.8% 环比+14.1% 但终端促销修复不及预期 [2] - 扣除比亚迪电子后 Q2单车归母利润0.49万元 同比-42.7% 环比-43.6% [2] 费用与利润调整 - Q2研发费用153.7亿元 同比+70.6% 环比+8.1% 同比多支出约64亿元 环比多支出约12亿元 [3] - "一台车666元"终端补贴政策减少约10-15亿元利润 [3] - 调整后Q2归母净利润约85.1亿元 对应单车归母净利润0.68万元 同比-21% 环比-22% [3] 未来展望 - Q2单车利润触底 下半年预计大幅回升 受产销旺季+降本增效+结构优化驱动 [3] - 海外销量H1完成46.4万台 预计全年100万台 高端车型占比6.9% [3] - 预计25-27年营收10018.32/12085.46/13678.70亿元 归母净利润540/670/810亿元 [4]
影石创新跌破1300亿市值背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13:5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6.7亿元,同比增长51.2% [2] - 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比微增0.3%,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2] - 毛利率51.22%,较2024年全年52.20%下降0.98个百分点 [3][6] - 净利率14.16%,较2024年17.85%下降3.69个百分点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1亿元,同比大幅减少60.22% [7] 费用结构变化 - 销售费用6.28亿元,同比增长75.46%,费用率达17.10% [4][6] - 研发投入5.62亿元,同比增长100%,费用率提升至15.30% [4][6] - 营业成本17.91亿元,同比增长58.38%,增幅超过营收增速 [7] 业务构成分析 - 消费级全景相机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53.8%,占总营收86.1% [6] - 专业级全景相机收入0.11亿元,同比下滑14.5% [6] - 存货规模接近15亿元,同比增长49.96% [7] 战略转型举措 - 推出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开启公测,瞄准万亿级无人机市场 [4][19][20] - 规划推出自有无人机品牌和第三方联合孵化品牌双线布局 [20] - 发布GO Ultra新品,售价2598元起,性能提升但重量增加至53克 [8] 市场竞争环境 - 大疆发布8K全景相机Osmo 360直接对标X系列,9月拟推Osmo Nano对标GO系列 [7] - 光子跃迁、光智时空Looki等初创企业获融资使赛道竞争加剧 [7] - 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10.32%,2033年规模超130亿美元 [20] 资本市场表现 - 上市后市值从700亿飙涨至1400亿,动态市盈率达130倍 [2][3] - 宣布无人机计划后连续两天20%涨停,市值一度突破1400亿元 [21] - 8月29日股价大跌8.48%,市值蒸发119亿元至1292亿元 [2] 行业地位与挑战 - 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占率达67.2%,接近行业天花板 [19] - 当前高估值已超出传统相机业务范畴,依赖无人机业务想象空间 [21] - 无人机业务尚未产生实际收入,面临短期业绩压力与中长期不确定性 [6][20]
影石创新跌破1300亿市值背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13:3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6.7亿元同比增长51.2% 但归母净利润仅5.2亿元同比微增0.3% 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 [2] - 销售费用达6.28亿元同比增长75.46% 销售费用率17.1%同比提升2.37个百分点 [4][6] - 研发投入5.62亿元同比增长100% 研发费用率从11.55%提升至15.3% [4][6] - 毛利率51.2%维持高位但低于2022-2024年水平(51.27%-55.9%) 净利率14.16%同比下降 [3][6] - 营业成本17.91亿元同比增长58.38% 存货接近15亿元同比增长49.96% [6] 业务结构 - 消费级全景相机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53.8% 专业级全景相机收入0.11亿元下滑14.5% [6] - 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占率达67.2% 但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仅50.3亿元面临天花板 [16] - 推出GO Ultra新品售价2598元起 重量53克较GO 3S增重14克 [7] 战略转型 - 进军无人机领域推出"影翎Antigravity"品牌 定位全景无人机新品类 [4][16] - 无人机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10.32% 2033年市场规模超130亿美元 [16] - 宣布无人机公测后股价连续两天20%涨停 市值一度突破1400亿元 [17] 市场竞争 - 大疆发布8K全景相机Osmo 360直接对标X系列 拟推出Osmo Nano运动相机对标GO系列 [7] - 光子跃迁、光智时空等初创企业屡获融资 智能影像赛道竞争白热化 [7] 估值表现 - 动态市盈率130倍 总市值1292亿元 [3] - 上市首日开盘价182元最高涨超290% 市值达710亿元 [12] - 市盈率曾突破200倍 远超传统相机业务支撑水平 [4]
影石创新的“焦虑” 新战场能否撑起1200亿市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07:5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6.7亿元,同比增长51.2% [1] - 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比微增0.3%,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1] - 毛利率51.2%,较2022-2024年水平(51.27%-55.90%)有所下滑 [3] - 营业成本17.91亿元,同比增长58.38%,增幅超过营收增速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1亿元,同比大幅减少60.22% [6]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6.28亿元,同比增长75.46%,费用率达17.10% [2][3] - 研发投入5.62亿元,同比增长100%,研发费用率提升至15.30% [2][4] 业务构成 - 消费级全景相机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53.8% [3] - 专业级全景相机收入0.11亿元,同比下滑14.5% [3] - 存货规模接近15亿元,同比增长49.96% [6] 战略转型 - 进军无人机领域,推出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并开启公测 [2][11] - 规划推出自有无人机品牌及第三方联合孵化品牌 [12] - 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预计2033年规模超1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0.32% [11] 市场竞争 - 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占率达67.2%,面临行业天花板压力 [9] - 大疆发布8K全景相机Osmo 360直接对标X系列,并计划推出运动相机Osmo Nano [6] - 光子跃迁、光智时空Looki等初创企业获得融资使赛道竞争加剧 [7] 资本市场反应 - 半年报发布次日股价大跌8.48%,总市值跌破1300亿元 [2] - 宣布无人机计划后股价连续两天20%涨停,市值一度突破1400亿元 [12] - 动态市盈率达130倍,市场估值超出传统相机业务支撑 [13]
中控技术2025年半年报:工业AI与机器人业务亮眼 竞争壁垒夯实根基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9:1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8.3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4亿元 [1] - 工业AI产品TPT收入1.17亿元,机器人产品收入1.10亿元 [1] 工业AI战略进展 - 深化"All in AI"战略,推进工业AI产品整合与升级,迈向"AI in All"阶段 [2] - 时序大模型TPT实现产品化落地,累计项目超110个,获中石化、万华化学等龙头企业应用 [2] - 发布全球首款工业Agent生成平台TPT2,支持自然语言指令生成工业解决方案 [3] 机器人业务发展 - 围绕"AI+平台+机器人"推动解决方案规模化应用 [3] - 与沙特阿美合作研发的智能巡检机器人进入实际部署阶段 [3] - 飞梭机器人于中石化镇海炼化成功交付,中标多个千万级机器人项目 [3] 国际化拓展 - 在东南亚、中东、非洲、拉美等地区取得显著进展 [4] - 中标印尼SAMATOR、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等标志性项目 [4] - 进入墨西哥国家石油、西麦斯水泥供应商短名单,与巴西国家石油等达成合作里程碑 [4] 行业竞争壁垒 - 拥有30年流程工业积累,覆盖50多个细分领域,服务超37000家客户 [6] - 核心产品DCS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14年第一,累计部署控制系统超10万套 [6] - 沉淀数据资源规模达100EB,为工业AI迭代提供支撑 [6] 未来战略方向 - 深化AI与工业场景融合,加速国际市场拓展 [6] - 强化在全球工业智能化进程中的技术引领地位 [6]
21特写|影石创新的“焦虑”:新战场能否撑起1200亿市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9:0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51.2%至36.7亿元 但归母净利润仅微增0.3%至5.2亿元 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 [1] - 公司通过大幅增加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00%至5.62亿元)和销售费用(同比增长75.46%至6.28亿元)寻求突破 但短期利润承压 [2] - 公司战略重心转向无人机领域 以突破全景相机市场天花板 股价因无人机题材稀缺性一度推高至1400亿元市值 [2][6][7] 财务表现 - 营收36.7亿元(同比+51.2%) 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比+0.3%) [1] - 销售费用率17.10%(同比+2.37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占比营收15.30%(同比+3.75个百分点) [2][3] - 毛利率51.2% 低于2023年55.90%及2024年52.21% [3] - 营业成本17.91亿元(同比+58.38%) 存货15亿元(同比+49.96%)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41亿元(同比-60.22%) [4] 业务构成 - 消费级全景相机收入31.6亿元(同比+53.8%) 专业级全景相机收入0.11亿元(同比-14.5%) [3] - 推出新品X5/Ace Pro 2/GO Ultra(售价2598元起) 但产品策略向高性能倾斜 牺牲部分轻量化特性 [6] - 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占率67.2% 面临全球市场规模50.3亿元的天花板压力 [6] 竞争环境 - 大疆发布8K全景相机Osmo 360对标公司X系列 并计划推出运动相机Osmo Nano对标GO系列 [4] - 光子跃迁、光智时空Looki等初创企业获融资 智能影像赛道竞争加剧 [5] 无人机战略布局 - 推出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开启公测 规划自有品牌及第三方合作品牌 [7] - 无人机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10.32% 2033年市场规模超130亿美元 [7] - 当前无人机业务未产生实际收入 但股价因预期连续两日20%涨停 市值最高突破1400亿元 [7] 市场反应 - 半年报发布次日股价大跌8.48% 总市值跌破1300亿元 [2] - 动态市盈率130倍 市场估值已超出传统相机业务范畴 反映对无人机业务的预期 [8]
影石创新的“焦虑”:新战场能否撑起1200亿市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8:5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6.7亿元 同比增长51.2% [1] - 归母净利润5.2亿元 同比微增0.3% [1] - 销售费用6.28亿元 同比增长75.46% [2] - 研发费用5.62亿元 同比增长100% [2] - 销售费用率17.10% 同比提升2.37个百分点 [3] - 毛利率51.2% 低于2023年的55.90%和2024年的52.21% [4] - 营业成本17.91亿元 同比增长58.38%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1亿元 同比减少60.22% [5] - 存货接近15亿元 同比增长49.96% [5] 业务构成 - 消费级全景相机收入31.6亿元 同比增长53.8% [3] - 专业级全景相机收入0.11亿元 同比下滑14.5% [3] - 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67.2% [7] - 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50.3亿元 [7] 战略转型 - 研发投入占总营收比例从11.55%提升至15.30% [5] - 推出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并开启公测 [2][8] - 计划推出自有无人机品牌和第三方联合孵化品牌 [8] - 无人机业务尚未产生实际收入 [8] 市场竞争 - 大疆发布8K全景相机Osmo360直接对标X系列 [5] - 大疆即将推出Osmo Nano运动相机对标GO系列 [5] - 光子跃迁、光智时空Looki等初创企业屡获融资 [6] 产品动态 - 推出全景相机X5、Ace Pro2街拍套装及GO Ultra等新品 [6] - GO Ultra售价2598元起 主机重量53g比GO3S重14g [6][7] 市场预期 - 消费级无人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10.32% [8] - 2033年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预计超130亿美元 [8] - 公司市值最高突破1400亿元 动态市盈率一度达200倍 [3][8] - 当前市值1292亿元 动态市盈率130倍 [9]
一个赌气移民,一个驻华40年:他们如何躲过日本“失去的30年”?
虎嗅APP· 2025-08-29 18:10
以下文章来源于瞎说职场 ,作者Sean Ye 这位日本老人的经历更加特别。 他早年是跟着知名日企来华投资进入中国的,从金山石化建厂,到华钟袜子合资办厂,他都是见证 人。 他的人生重要节点包括: 瞎说职场 . 时代变了,职场的规则也在变,但很多人的思维方式却没有变。 知乎80万人关注的职场话题优秀回答 者,人力资源行业浸淫10年+,先后服务于顶级人力资源招聘和咨询公司,Sean和你一起破除职场毒鸡 汤,把最真实的职场展现出来 上一篇文章《 从失去的30年说起,打工人能从日本学来什么教训 》分享了很多日本失去30年中政府 的种种作为,想必大家也能看懂我的旁敲侧击:政府并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高瞻远瞩。在经济下滑周 期里,日本政府的种种作为确实是缓解了经济危机,但也让大量的打工人付出了代价。从大基建到大 合并,那些跟着日本政府的规划离开大城市,进入基建行业和公务员岗位的年轻人,最后在经济寒冰 期,陷入了"高学历陷阱",陷入了"派遣内卷",最后沦落到了不得不在街边便利店里打零工的地步。 从这一篇开始,我会分享一些我觉得可能正确的求生方式,包括之前网友提到的出海,也包括其他的 行业选择之路。毕竟那一代日本职场人中,也有成功 ...
洵真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李婷:在历史的褶皱中寻找投资洞见
搜狐财经· 2025-08-29 17:47
李婷的职业发展历程 - 职业生涯始于美国道富环球投资 经历911事件和互联网泡沫破裂 通过开发风控系统和数据库展现适应能力 成为唯一转正实习生[4][5] - 2005年协助中国机构投资者熟悉海外市场规则 推动中国市场国际化 2011年晋升为道富环球投资亚洲区总经理[7] - 2015年转型金融科技领域 加入云锋金融并搭建互联网券商、财富管理和金融科技业务线 完成万通保险公司并购[8] 投资哲学框架 - 投资分为三个层次:公司财务(技术基础)、行业图景(产业链博弈与竞争格局)、未来洞见(定性判断超越历史数据)[11] - 核心反人性理念:基于独立研究框架形成独特视角 敢于与市场主流看法不同[13] - 认知范围理念:投资人只能赚认知范围内的钱 在自身框架内持续盈利[13] 中国经济转型机遇 - 基础设施平权(通路/通水/通电/通网)改善偏远地区生活 提供社会稳定兜底作用 城镇房屋自有率高提供经济缓冲垫[15] - 初老经济机遇:60后/70后成为首批有钱有闲退休人群 消费能力和意愿强 精神与健康需求未满足[16] - 下沉市场连锁化率处于低位 供应链整合推动万店模式机会 案例包括蜜雪冰城/老铺黄金/泡泡玛特/胖东来[16] - 一带一路推动内陆省份出口增速超越沿海 中吉乌铁路/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图们江出海口形成新贸易通道[16] 人民币与智能化趋势 - 人民币购买力平价被严重低估 锚点转为"中国货" 升值符合中美双方预期但挑战出口企业[17] - 智能化是不可逆趋势 传统企业需作为一把手工程拥抱 否则面临颠覆 AI泡沫是技术发展必经过程[17] - 中国水电站超前建设支撑AI产业爆发 AI竞争本质是电力竞争[18] 全球化与年轻一代机遇 - 出海成为新时代红利 需跨文化沟通能力和适应韧性 中吉乌铁路等基建推动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区成为新贸易枢纽[20] - 出海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利益再分配 提供远超传统行业的发展路径[21] - 投资需发自内心热爱并建立自洽框架 穿越市场噪音把握长期潜力[21] 宏观投资视角 - 以世纪为单位思考 从大航海时代看地缘政治本质 通过反共识视角寻找被忽视价值[24] - 投资本质是对世界运行规律的理解 体现人生观和世界观[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