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健康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长江一号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成立 出资额超34亿元
经济观察网· 2025-07-14 19:02
基金成立与出资结构 - 湖北长江一号健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成立,出资额34.01亿人民币,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湖北省长江新动能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基金由湖北长江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份额99.97%)和湖北省长江新动能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份额0.03%)共同出资 [1] - 两家出资公司均隶属于长江产业集团,是湖北省重要的国有资本投资平台 [1] 基金战略定位与目标 - 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是湖北省重点打造的万亿级战略性支柱产业 [1] - 长江一号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是长江产业集团加快布局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重要抓手 [1] - 基金将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和项目引进,此前集团已与光谷生物城就生物医药产业合作达成共识 [1] 产业协同与上市公司 - 广济药业(000952)是长江产业集团重要控股子公司,全球主要维生素B2供应商,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基金将为广济药业在产业协同、项目落地、并购发展方面提供资本保障 [2] - 长江产业集团控股6家上市公司,覆盖生物医药、光电子、新能源汽车等行业 [3] 集团实力与产业规模 - 长江产业集团成立于2022年,注册资本336亿元,资产总额2509亿元,旗下认缴基金规模超7000亿元 [3] - 2024年湖北省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15%,预计2025年突破9500亿元 [3] - 湖北省计划设立100亿元大健康产业引导基金,重点支持生物医药等领域 [3] 区域产业生态 - 湖北省大健康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500家,较2020年增长65% [4] - 人福医药、远大医药在全国麻醉镇痛药、眼药水等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4] - 武汉光谷生物城聚集超400家生物企业,在基因工程、疫苗研发等领域形成集群优势 [4] 专家支持机制 - 基金将组建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专家委员会,为项目推进提供智力支持 [2] - 专家委员会将研判行业动态、技术路线、并购标准等,提升产业发展科学性 [2]
下半年经济风口洞察: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7-11 02:53
绿色经济 - 新能源汽车产业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消费者环保意识增强推动市场渗透率提升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如整车制造、电池生产、充电桩建设等将迎来广阔市场空间 [1] - 节能环保领域需求旺盛 工业节能、建筑节能、污水处理等细分行业受环保标准趋严驱动 高效节能技术和环保设备研发企业如新型节能电机、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生产商将受益 [1] - 绿色建筑快速发展 环保材料、节能技术应用受青睐 建筑企业可转型绿色设计施工 绿色建材企业如保温材料、环保涂料生产商迎来新机遇 [2] 数字经济 - 人工智能应用深化 医疗领域用于疾病诊断和药物研发 制造业实现智能生产和质量检测 金融领域优化风险评估和智能客服 企业可通过AI技术优化流程和创新产品 [3] - 大数据和云计算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 海量数据分析助力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 云计算降低信息化成本并提升灵活性 电商企业可通过用户数据提升销售额 [3] - 区块链技术落地供应链、金融等领域 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特性提升透明度和安全性 供应链中实现商品溯源 金融领域应用于跨境支付和数字货币 [4] 大健康产业 - 医疗服务需求增长 高端医疗、康复护理和互联网医疗等新兴模式受关注 互联网医疗打破地域限制提升可及性 医疗机构可加大新兴领域布局 [5] - 健康管理市场前景广阔 健康体检、咨询、运动健身和营养膳食等一站式服务需求上升 企业可提供个性化健康解决方案 [6] - 生物医药领域创新加速 基因技术、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推动药物和器械研发 企业可加大研发投入并与科研机构合作 [6] 新消费领域 - 消费品类升级 高品质食品饮料、时尚美妆和智能家居需求旺盛 小众高端品牌和智能家居产品受追捧 企业可打造差异化产品 [7] - 消费模式创新 直播电商和社交电商发展迅猛 直播增强购物体验 社交电商快速推广商品 企业可拓展新兴电商渠道 [7] - 体验式消费兴起 主题乐园、沉浸式剧场和亲子体验店受喜爱 企业可结合产品打造独特消费场景 [7] 跨境电商 - 新兴市场潜力释放 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对时尚服装、3C产品需求增长 企业可开发适合当地消费者的产品 [8] - 跨境电商平台优化服务 提升交易效率和品牌保护 企业可加强品牌建设和产品质量 [8] - 供应链优化关键 海外仓模式缩短配送时间 企业需加强采购、仓储和物流环节协作 [8]
干出“神药”!中国最神秘的省份,被严重低估
前瞻网· 2025-07-03 16:26
云南中药材产业概况 - 云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92万亩,产量17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800亿元,种植面积、产量与农业产值连续6年全国第一 [2] - 云南中药资源8875种,占全国一半以上,全国70%中成药依赖云南药材原料,拥有超过2000种民族药 [4] - 云南道地药材以药效卓绝闻名,如云茯苓多糖含量高达90%,云当归阿魏酸含量达0.14%-0.15%,是药典标准的3倍 [5] 地理与历史优势 - 云南立体气候和多样地形使其成为全球超级生态药库,特有药用植物种类极为丰富 [5] - 中药材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千年前,南诏国时期通过茶马古道远销西藏及东南亚,明清时期成为宫廷贡品 [6] - 明代《滇南本草》记载458种西南高原特色药物,比《本草纲目》更早 [8] 特色产品案例:松茸产业 - 云南迪庆香格里拉、楚雄南华县等产区贡献全国40%松茸产量,香格里拉松茸年均产量占全省65%,产值近1.4亿元 [8] - 松茸在日本市场售价高达3000元/公斤,被视为抗癌辅助食材 [8] - 松鲜鲜品牌开创松茸调味料新品类,以香格里拉松茸为核心原料,实现减钠不减鲜,配料表0添加剂 [9][10] 产业升级与技术突破 - 云南中药材产业从粗放种植转向"种植—加工—研发—销售"全产业链模式 [15] - 推广GAP基地建设和统一追溯码管理,实现从经验种植到精准种植的转变 [17] - 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实现灯盏乙素酵母生物合成,产量达300毫克/升 [17] 龙头企业与国际化 - 云南白药数字三七产业平台整合文山州80%以上种植基地,2023年文山州三七综合产值达352亿元 [19] - 云南4060公里边境线使其成为"中国陆上开放新门户",南亚博览会首次设立中药材产业馆推动国际化 [22] - 在"健康中国"和全球中医药热机遇下,云南有望建成"世界中医药产业高地" [23]
寿仙谷:两款产品完成国产保健食品备案
快讯· 2025-07-03 16:16
公司动态 - 公司全资子公司金华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的两款产品"寿仙云 破壁灵芝孢子粉片"及"寿仙红 破壁灵芝孢子粉片"完成国产保健食品备案工作并获得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放的备案凭证 [1] - 上述产品备案成功不会对公司近期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 - 备案成功有利于补充完善公司产品品类 丰富产品线 提升在保健食品领域的竞争力 [1] - 产品备案符合公司布局大健康产业的战略规划 [1]
寿仙谷(603896):业绩承压,新产品新渠道探索打开成长空间
中邮证券· 2025-07-02 12: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消费环境影响公司业绩承压,2024年营业收入6.92亿元(-11.81%),归母净利润1.75亿元(-31.34%)等;2025Q1营业收入1.71亿元(-22.68%),归母净利润0.58亿元(-24.32%)等 [3] - 公司探索新渠道,推行经销商改制,拥抱新零售,巩固完善“名医、名药、名店”模式,推进“百城千店”计划等 [4] - 新产品丰富产品矩阵,落实大健康产业战略,2024年寿仙谷牌铁皮石斛菊花胶囊取得注册证书,2025年6月2款产品完成备案 [5]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7.30、7.90、8.6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2.13、2.3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2、20、18倍,公司产品有临床价值,拓展省外市场成长空间大 [6]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21.38元,总股本/流通股本1.98亿股,总市值/流通市值42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25.35 / 18.60元,资产负债率26.7%,市盈率24.30,第一大股东为浙江寿仙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7.30、7.90、8.6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2.13、2.39亿元 [6] 财务指标 - 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1.81%、5.48%、8.21%、9.1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1.34%、9.49%、11.25%、12.38%等 [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财务报表 - 利润表: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92、730、790、862百万元等 [11] - 资产负债表:2024 - 2027年资产总计分别为3131、3249、3459、3691百万元等 [11] - 现金流量表: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13、297、288、318百万元等 [11] 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1.8%、5.5%、8.2%、9.1%等 [11] - 获利能力:2024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80.7%、80.9%、81.0%、81.2%等 [11] - 偿债能力:2024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6.7%、25.3%、25.6%、25.7%等 [11] - 营运能力:2024 - 202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7.80、8.18、8.38、8.46等 [11]
跨越海峡深耕生命科技
经济日报· 2025-06-22 06:30
公司发展历程 - 美亚生物科技集团成立于2012年,总部设在北京,由金融行业跨界进入生物科技领域[1] - 公司创始人吴宜蓁因父亲患癌去世而关注癌症治疗,2010年结识干细胞研究科学家后决定投资创业[1] - 2022年公司完成对拥有36年历史的北京科学城日化有限公司的收购[2] 业务布局 - 公司以自体干细胞及免疫细胞为核心,专注于前沿生物科技研发与应用[2] - 旗下北京科学城日化在传统产业基础上打造生物科技、植物萃取、绿色环保的自主品牌[2] - 公司推出高科技赋能的民族品牌系列新产品,顺应国货消费潮流[2] 政府支持 - 北京市昌平区政府为公司提供"服务管家"和"点对点"精准服务[2] - 政府部门在收购北京科学城日化过程中提供专业指导,数月内高效完成交易[2] 两岸交流 - 公司设立台湾青年创业驿站,为来京台胞提供政策咨询和创业指导[3] - 公司邀请台湾日化行业代表来京交流,促进两岸经贸合作[3]
天开高教园团泊园揭牌,天津静海大健康产业再添“新引擎”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1 16:51
天开团泊园开园及发展规划 - 天开团泊园占地10 9平方公里,定位为"医、教、研、产、才"协同发展的大健康产业高地,旨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科创新动能 [2] - 静海区推出"天开团泊园10条"政策,覆盖资源共享、成果转化、载体利用等关键领域,并配套总规模20亿元的团泊创新产业发展基金和1亿元科创专项资金 [2] 大健康产业创新生态 - 园区聚焦9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医学健康研究院、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等,联动天津中医药大学等5所高校及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校区 [3] - 已建成留创园北园、留创园西园等科创载体9 3万平方米,产业化基地6万平方米,在建孵化载体8 2万平方米,吸引鹳巢科技孵化器等机构入驻 [4] 科技成果转化与专利布局 - 筛选出50个技术领先的高价值专利成果,落地全国首个中医药"专利池"和中医药类全国重点实验室,已转化33项专利 [6] - 重点研发领域包括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型药物研发、肿瘤治疗与医疗器械、运动医学及装备材料 [6] 金融支持与产业基金 - "团泊创新产业发展基金"总规模20亿元,由静海区华海国投联合海河基金等社会资本发起,重点投资医学检测、医疗器械等大健康领域 [7] - 基金已储备6家子基金合作方和26个项目,采用"项目储备+产业培育"模式推动产业升级 [7] 校企协同与国际化发展 - 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计划未来5年构建"医、教、研、产"四维协同模式,整合中西医优势并导入国际化服务 [7] - 天津协华创协医疗科技等企业将协助入驻企业突破技术转化壁垒,实现从科研到产品的快速转化 [5]
实业巨头方大集团加码三亚,投资百亿元或建医疗健康城,土拍市场频现民企“新面孔”
华夏时报· 2025-06-20 20:48
土地交易 - 海南三亚4宗地块共计546.55亩土地全部顺利出让,总成交金额约44亿元,创下当地单日出让土地金额的新高 [2][3] - 三亚方大健康置业以总价28.75亿元拿下海棠湾2宗地块,刷新了近期海南民企拿地规模和金额的纪录 [2] - 2宗地块占地面积约28.64万平米(约430亩),要求竞得人需在五年内在海棠湾园区投资总额100亿元 [3] 地块详情 - 一宗地块为HT09-15-02住宅用地和HT09-18-06商务金融用地,总价13.10亿元,住宅部分容积率仅1.2,可售楼面价约1.7万元/平米,需无偿配建4.9亿元的公共设施 [3] - 另一宗为"三合一"综合用地,包含HT09-15-01住宅、HT09-18-05医院和HT09-17-03商务地块,总价15.65亿元,住宅部分楼面价同样达1.7万元/平米,医院地块规划为综合性医疗设施 [3] 公司背景 - 三亚方大健康置业于今年5月21日新成立,注册资金为35亿元人民币,由辽宁方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9% [4] - 辽宁方大集团的产业涉及炭素、钢铁、医药、商业、航空五大板块,旗下有五家上市公司 [4] - 2021年12月,辽宁方大集团以410亿元的现金投资取得海航集团航空板块控制权 [5] 战略布局 - 方大集团本次拿地是为了把握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以及大健康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2][5] - 辽宁方大集团计划投资50亿元,在海棠湾建设集医院、康养、酒店、生活社区等业态为一体的医疗健康城 [5] - 将在医药板块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产业布局,在制药及药品流通、医疗和康复、养生和养老等领域深耕 [5] 土地市场趋势 - 2025年1—5月,拿地金额TOP100企业中,民营企业的数量有24家,拿地金额占比约16.8%,较上年分别增加13家、8.3个百分点 [6] - 今年以来已有嘉信地产、海成集团、天景房地产、嘉禾兴地产等十余家中小民企在热点城市出手拿地 [6] - 本轮较为活跃的民营企业包括主业为房地产的区域性企业、制造业/实业企业以及房地产产业链条上的企业 [7][8]
汾酒高层放话:竹叶青酒升格“重点培育对象”……
搜狐财经· 2025-06-20 17:51
公司业绩与战略 - 2025年一季度山西汾酒营业收入165.22亿元,同比增长7.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48亿元,同比增长6.15% [1] - 公司有序推进年度营销规划,保持稳健增长 [1] - 2025年是汾酒复兴纲领第二阶段的第一年,重点推进全国化2.0、国际化1.0和年轻化1.0战略 [2] - 优化"一体两翼"品牌战略,明确青花汾酒系列高端化、竹叶青酒抢占银发市场、杏花村酒全国布局等营销策略 [2] - 杏花村酒与竹叶青酒是公司重点培育对象 [2] 竹叶青酒发展规划 - 竹叶青酒按照"露酒白酒化、功能化、时尚化"三条道路及"悦己、好喝、低度、文创、国风"五要素进行市场规划 [2] - 竹叶青酒曾3次荣获"中国名酒"称号、5次问鼎国际金奖,2024年被商务部正式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6] - 竹叶青酒要努力成为市场上的露酒第一品牌,制定全球化品牌战略 [9] - 通过国际广告投放、参与国际酒类展会和文化交流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 [9] - "竹叶青酒·东方青宴"系列活动在全国二十余个城市开展,传递文化和酿造工艺 [9] 露酒行业现状与前景 - 2022年新国标将露酒列为独立酒种,与发酵酒、蒸馏酒、配制酒并列 [4] - 2023年露酒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为190亿元,实现利润为16亿元,已超越黄酒和葡萄酒 [4] - 近年来露酒保持了20%以上的利润增长,中国酒业协会预计到2030年露酒市场规模可达2000亿元 [6] - 全国有超过8000家酒企涉足"露酒",汾酒、劲牌、五粮液、泸州老窖、海南椰岛等头部酒企持续加码 [6] - 到203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规模预计达到29.1万亿元 [2]
“实业巨头”大手笔,斥资28亿三亚买地
第一财经· 2025-06-18 23:03
三亚土拍市场动态 - 海南三亚6月18日成功出让4宗地块共546.55亩土地,总成交金额约44亿元,创当地单日土地出让金额新高 [1] - 三亚方大健康置业投资有限公司以28亿元总价竞得海棠湾两宗重磅地块,成为本次土拍最大买家 [1][3] - 头部央企保利以13.23亿元拿下海棠湾HT09-13-03地块,楼面价11934元/平方米;三亚城投以2.48亿元摘得中心城区地块,楼面价12023元/平方米 [3] 辽宁方大集团战略布局 - 三亚方大健康置业投资有限公司为辽宁方大集团旗下企业,此次28.75亿元拿地是2023年以来民企在海南最大规模投资 [4] - 辽宁方大集团总资产超4000亿元,拥有13万员工,旗下涵盖5家上市公司及多家医疗机构,计划投资50亿元在三亚海棠湾建设医疗健康城 [4][5] - 集团在医药板块加大投入,拟通过制药、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业务推动大健康产业突破 [5] 民营企业土拍新趋势 - 2025年1-5月全国拿地金额TOP100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达24家,占比16.8%,较上年增加13家且份额提升8.3个百分点 [7] - 活跃民企包括实业跨界企业(如得力房产、新希望地产)及区域型房企(如成都邦泰、浙江滨江、江苏华宇等),其拿地特征为体量小、容积率低、聚焦中高端产品 [7][9] - 行业机构认为民企回归反映市场信心提升,但当前投资仍以补仓为主,非大规模扩张 [10] 三亚楼市表现 - 2025年5月三亚商品房住宅成交1354套,同比增长53.3%,成交面积16.0万平方米,市场稳定性吸引企业投资 [5] - 海棠湾地块规划显示,住宅容积率1.2或开发"洋房+叠墅"产品,医院地块拟建综合性医疗设施 [4] 行业整体展望 - 中指研究院指出2025年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核心城市市场持续修复,优质地块供应加速推动企业补仓意愿 [10] - 亿翰智库认为区域型民企能填补低能级城市高品质住房需求,形成差异化市场供给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