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数据
icon
搜索文档
东营银行:“科盈E贷”精准滴灌科技企业
齐鲁晚报· 2025-07-25 15:21
"3个工作日就拿到300万元信用贷款,'科盈E贷'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近日,东营银行燕山路支 行成功为东营某新能源有限公司发放了一笔"科盈E贷",这笔无需抵押的贷款,让企业得以快速采购配 件、推进项目,成为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及时雨"。 科技型企业是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东营市科技局、中国人民银行东营 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东营监管分局等多部门高度重视科技型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 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鼓励金融创新。 下一步,东营银行将持续深化科技金融创新,通过产品迭代、服务升级、生态构建,为科技型企业提供 更精准、高效的金融支持,助力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东营银行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在多部门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下,创新推出了服务科技型企业的专属信 贷产品——"科盈E贷"。该产品独具特色,精准直击行业融资难点:全流程线上化,告别繁琐线下流 程,企业只需在线提交相关资料,系统便会依托数字化风控技术自动完成数据分析与风险评估,当场给 出预授信额度;产品无需抵押担保,突破传统贷款模式,以企业科技属性、研发能力、专利技术等"软 信息"作为核心 ...
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以金融之笔绘就城市宜居新画卷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5 14:41
住房金融业务发展 - 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2492亿元,新投放贷款216亿元,同比增长14% [1] - 公司通过降低首付比例、延长借款人年龄上限至75周岁、取消二手房房龄限制等措施降低购房门槛 [1] - 推出"二手房带押过户"模式简化交易流程,已为174名客户优化还款方式缓解压力 [2] 产品创新与服务拓展 - 构建"房贷+消费贷"协同模式,覆盖购房、车位、装修、家电等全生命周期需求 [3] - 创新推出无产权车位贷款、定制装修消费贷及农村"有机更新贷"等专项产品 [3] - 深度参与共有产权房和保障性住房项目按揭合作,支持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 [2] 科技赋能与效率提升 - 手机银行实现贷款查询、提前还款等全流程线上操作 [4] - 运用大数据和AI技术将房贷审批全流程缩短至最快24小时完成 [4] - 与二手房中介系统直连实现贷款进度实时共享,提升交易透明度 [5] 风险控制与资产质量 - 建立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风险闭环管理体系 [5] - 住房贷款资产质量保持同业最优水平 [5]
Hi财经丨多平台良性竞争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7-25 14:19
良好的平台经济,是让14亿消费者和千万商家,一起赢得未来。今后,如果各大平台能担起更多社会责 任,携手共进,共同维护好市场环境,那么外卖行业的生态将变得更加健康。届时,平台、骑手、商 家、消费者也能多方受益,实现共赢,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毕安吉) 图为AI生成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 理性参与竞争,引发广泛关注。此次约谈释放出"反内卷"、倡导良性竞争的信号,不仅是治理"外卖价 格大战"市场乱象的鲜明态度,更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发展至关重要。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6次《中国互联 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 多的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随着中国外卖餐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叫外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 重要部分。据悉,中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达5.45亿人,市场规模约1.2万亿元,平均每天花在外卖上的 消费近33亿元。多平台良性竞争,有关各方共促外卖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也是在为增进民生福祉贡献智 慧和力量。 多 ...
奋力开创国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邹澜
金融时报· 2025-07-25 09:12
国库发展历程与成就 - 中国人民银行自1985年《国家金库条例》颁布后依法经理国库40年,建立了中国特色国库体系[1] - 国库管理形成以"两法两条例"为核心的法律制度体系,覆盖各类业务[2] - 建立五级国库组织体系,2024年全国共设4271个国库(央行经理3447个,银行代理824个)[3] - 国库信息化实现三大转变:手工到自动、分散到集中、中转到直达,深度融入"数字中国"战略[4] - 2021年国库预算资金收支规模突破100万亿元,十八大以来年均增长10.6%[5] - 2006-2024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累计投放8.5万亿元,地方国库2015-2024年累计投放24.14万亿元[5] - 2022年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超2.4万亿元,2022-2024年社保费收支规模约46万亿元[6][7] 国库服务创新 - 跨省电子缴税业务覆盖222家银行,办税时间从2-3天缩短至3-5分钟[8] - 2022-2024年农村地区销售储蓄国债95万笔/1434亿元,年均增长40%[8] - 创建跨境税费缴退库新模式,办理北京冬奥会跨境退税等创新服务[8] - 建立"现场+非现场"监管体系,强化银行业代理国库业务监督[9] 未来发展重点 - 加快新一代国家金库工程建设,推进金融科技应用[17] - 健全国库法律制度体系,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业务[18] - 拓展电子化业务范围,推进国债下乡和县域国库服务创新[19] - 强化国库现金管理与国债发行对财政/货币政策协同支持[20]
江苏连续出台财政贴息新政支持企业大规模设备更新
搜狐财经· 2025-07-25 07:18
政策内容 - 江苏近期连续出台财政贴息新政支持企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包括"交运租"财政贴息实施方案和制造业融资租赁财政贴息实施方案 [1] - "交运租"政策对交通运输领域融资租赁业务给予财政贴息1.5% [1][2] - 制造业融资租赁财政贴息方案对企业租用设备给予年化利率2%的利息补贴,并可叠加享受其他政策支持 [2] - "城新贷"财政贴息标准由1个百分点提升至1.5个百分点,2025年第一批预拨5300万元 [4] 政策效果 - "交运贷"政策收效良好,新政扩大覆盖面至融资租赁业务 [2] - 2024年上半年已有244户企业获得15.32亿元的"设备担"资金支持,月均投放规模同比增长72.3% [4] - 南京坤欧通过融资租赁获得900万元授信购买16台纯电动客车,新政将降低其租赁成本 [3] 行业影响 - 政策加速推动传统产业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完成设备升级换代 [1] - 制造业企业可更快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1] - 交通运输行业企业可通过融资租赁方式更新船舶、货车、吊车等设备 [2] - 建筑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获得支持 [4] 企业案例 - 南京坤欧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将超龄车辆更换为16台纯电动客车 [3] - 融资租赁帮助企业解决一次性投入过高问题,释放流动资金用于核心业务 [3] - 平滑的财务成本支出叠加贴息减免,避免大额资金支出对当期利润的冲击 [3]
江苏数字文化产业按下“加速键”
江南时报· 2025-07-25 06:46
江苏省数字文化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核心内容 - 构建"4916"发展体系 包含四大产业方向、九条产业链和16个集聚区 [1][2] - 2027年目标为规上数字文化企业突破3000家 营收达8000亿元 占规上文化企业总营收超40% [1][3] - 计划包含六大方向、17个方面和90余项具体举措 [3] 产业体系架构 - 四大产业方向为数字视听(2024年营收3158亿元)、数字信息传媒(2033亿元)、数字出版(322亿元)和数字文娱(416亿元) [2] - 九条产业链包括网络视听、广播电视、电影、动漫、互联网信息、数字传媒、数字出版、网络游戏和数字文娱 [2] - 16个集聚区包含13个区域类和3个单体类集聚区 [5] 企业发展目标 - 2024年规上数字文化企业2270家 营收5929亿元 占规上文化企业总营收37% [4] - 2027年营收超十亿企业达120家 超百亿企业10家 [3] - 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 推动数智转型 包括"数智新华"行动和"荔枝智媒中心"建设 [4] 产业载体建设 - 重点培育无锡"国乐之城"、常州捷成视听AI科创园、南通东布洲动画基地等特色园区 [5] - 推动园区提档升级 建设国家级园区 [5] - 3个单体类集聚区分别由省广电集团、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导 [5] 科技创新方向 - 强化关键技术攻坚 聚焦生成式AI、大数据、元宇宙等重点方向 [6] - 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全国第二 研发投入强度达3.33%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50% [6] - 建设文化类重点实验室 目标为国家(部)级10个 省级30个 [3][6] 数据要素开发 - 实施"数字文物百宝箱"计划 建设"云上博物"数字博物馆 [7] - 探索数据产权分置机制 推动文化数据开发利用 [7] - 支持文化企业申报可信数据空间项目 [7] 产业生态优化 - 实施"四美江苏"广电视听高质量发展计划 [8] - 发展数字创意、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 [8] - 强化金融服务 开发适合数字文化企业的金融产品 [10] 实施保障机制 - 建立统计监测体系 及时调整优化政策 [11] - 各设区市聚焦本地优势产业 实行"一区一策" [11]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建设人才培养基地 [10]
华数传媒: 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
证券之星· 2025-07-25 00:11
2025年半年度财务数据 - 营业总收入44352054万元 同比增长207% [1] - 营业利润2575110万元 同比下降612% [1] - 利润总额2590444万元 同比下降89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39868万元 同比增长463% [1] - 基本每股收益0137元 同比增长464%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9% 同比提升006个百分点 [1] - 总资产297184112万元 较期初增长235% [1] - 股本19615103万元 与期初持平 [1] 经营发展情况 - 公司围绕"基层基础年"总体部署 贯彻落实三年发展行动计划 [2] - 发展思路为"布新局 稳效益 优结构 提效能" [2] - 积极拥抱人工智能 云计算 大数据等新技术 [2] - 探索新业态 新场景 新模式 培育智慧广电新质生产力 [2] 业绩变动原因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广电5G和数字文旅业务 [2] - 净利润增长受益于文化改制企业所得税免税政策 [2]
接入全市出租车,还可定制服务,深圳上线首个出租车智慧平台
南方都市报· 2025-07-24 21:08
南都讯 在交通强国战略引领下,深圳市持续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为赋能巡游出租车行业,提升 服务效能与市民满意度,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深城交(301091))在市交 通运输局指导下,联合西湖、巴士集团等企业,成功打造并上线全国首个出租车垂直领域智慧出行平台 ——"SZ坐出租"。 该平台深度融合大数据、云计算、AI等技术,基于深城交TransPaaS平台,重构传统巡游出租车服务生 态。平台创新实现扬招订单数字化,乘客通过小程序即可完成服务评价、失物查找、电子发票开具等操 作,并支持提前输入目的地。此举有效解决了传统扬招模式下乘客无法查看轨迹、分享行程、发送目的 地、在线评价及投诉反馈慢等痛点,带来便捷智能的乘车体验。 平台将接入全市2.2万台巡游出租车,以"巡网协同、场景智配、服务升级"为核心,开创"线上+巡游+场 景化"的创新服务模式,针对行业痛点精准发力。 实用功能集成"司乘同显""失物招领""服务评价"核心功能。"司乘同显"实现目的地、路线、预计到达时 间等信息同步可视,提升行程透明度;"失物招领"依托智能识别与云端联动,提高找回效率;"服务评 价"建立乘客评分与企业监管闭环,驱动 ...
连续五年亏损,熙菱信息筹划控制权变更
国际金融报· 2025-07-24 20:09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何开文和岳亚梅正在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事宜,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更 [1] - 公司股票自7月21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后继续停牌不超过3个交易日 [1] 公司背景与业务布局 - 公司是新疆规模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的民营大数据智能应用服务企业之一,拥有"中国大数据50强"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3] - 2017年登陆A股市场,成为新疆信息化建设标杆企业 [3] - 业务聚焦公共安全、网络与数据安全、数字经济三大领域,拥有30余个业务场景、6900余套解决方案,服务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和东南亚等海外地区 [3] - 2024年收入结构:智能安防及信息化工程0.66亿元(占比40.54%)、数字政府及企业服务0.55亿元(33.98%)、信息安全产品及服务0.41亿元(25.40%) [3] 与华为的合作 - 公司与华为合作持续深化,已成为华为生态系统重要一环 [3] - 2024年4月获得华为"认证经销商"证书,5月易联网关系列产品通过华为生态认证 [3] - 公司是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合作伙伴,与华为在视频应用软件和大数据应用软件研发升级中开展深度合作 [4] 股权结构 - 何开文持股22.51%,岳亚梅持股10.18%,两人合计控股32.69% [4] - 何开文和岳亚梅自2011年起分别担任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掌舵企业长达14年 [4] 财务表现 - 2020年至2024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0.85亿元、-0.61亿元、-0.40亿元和-0.61亿元,五年累计亏损近4亿元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347.91万元,同比增长50.99%,但净利润仍亏损1501.83万元 [8]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65.15万元 [8] 客户结构与行业竞争 - 公司业务高度依赖政府数字化项目,2024年政府客户收入占比高达74.5% [8] - 政府项目回款周期通常为1至3年,公司需垫付硬件采购及人力成本 [8] - 2019年政府收入占比81.08%,2020年后试图拓展企业客户但成效有限 [10] - 在AI安防赛道面临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巨头挤压,2024年营收仅1.63亿元,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10]
福耀科技大学多位院长亮相
新华网财经· 2025-07-24 19:59
招生情况 - 福耀科技大学2025年面向福建、河南、江西、湖南、广西五省(自治区)共招收50名本科生 [1] - 具体招生人数分布:福建省17人、河南省9人、江西省9人、湖南省8人、广西壮族自治区7人 [1] - 最低投档线为616分 [2] 学院设置与院长信息 智造与未来技术学院 - 院长沈卫明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曾任加拿大国家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5] - 研究方向涵盖智能制造、生产调度、云计算、物联网等 [6] 运载与智慧交通学院 - 院长邱毅为国家特聘教授,曾任浙江大学教授 [9] - 研究方向包括车辆动力学、汽车NVH、振动噪声控制等 [10] 计算与人工智能学院 - 院长罗军舟为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曾任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13] - 研究方向聚焦未来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安全、大数据等 [14] 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 - 院长蒋建中为国家级领军人才,曾任浙江大学材料系教授 [17] - 研究领域包括金属玻璃、高熵合金、材料相变等 [18] 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 - 院长徐飞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现任福耀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 [21] - 研究方向涉及战略管理、创新管理、跨文化领导力等 [22] 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 - 院长谢维为国家级领军人才,曾任东南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 [25] - 研究方向为突触发育调控与认知疾病机制 [26] 文理学院 - 院长朱佐农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29] - 研究方向为可积系统理论与应用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