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策红利
icon
搜索文档
证券ETF(512880)收红,流动性宽松与政策红利或推动估值修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17:07
证券行业景气度与投资机会 - 流动性宽松和政策有为背景下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为金融股带来机会 [1] - 2025年证券行业景气度将持续回升 叠加并购重组主线新进展和金融科技新变化 板块有望迎来盈利估值双击 [1] - 证券公司指数选取业务涉及经纪、投行、自营等证券服务的上市公司证券 反映证券行业整体表现和市场趋势 [1] 保险行业基本面与政策支持 - 长周期考核叠加预定利率下调政策落地强化头部集中预期 [1] - 上市险企业绩改善确定性强 政策支持与基本面好转共同推动板块估值抬升 [1] 银行板块盈利与资产属性 - 银行板块受益于流动性宽松及非标投资收益下滑背景下高股息属性的吸引力 [1] - 银行盈利预计保持稳健 [1] 金融行业整体格局 - "反内卷"政策持续发力背景下金融行业各子板块均呈现结构性机会 [1] 证券ETF及关联投资产品 - 证券ETF(512880)跟踪证券公司指数(399975)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联接C(012363)和联接A(012362) [1]
新华视评:别让政策红利被市场吞噬
搜狐财经· 2025-08-12 10:34
政策红利与市场反应 - 多项政策红利包括发放育儿补贴和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旨在减轻家庭育儿负担并提升消费意愿 [1] - 部分商家借促销活动变化为借口,暗中提高母婴产品价格,包括奶粉、纸尿裤和辅食等 [1] - 母婴产品价格上浮幅度为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部分抵消了政策补贴金额 [1] 行业行为与市场影响 - 商家行为导致政策红利被部分吞噬,影响降低生育成本和提振消费意愿的初衷 [1] - 家长在社交平台反映价格上浮现象,显示市场秩序受到扰乱 [1]
新华视评丨别让政策红利被市场吞噬
新华网· 2025-08-12 10:31
政策红利与市场反应 - 政府近期推出包括发放育儿补贴和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在内的多项政策 旨在减轻家庭育儿负担[1] - 部分商家以促销活动变化为借口暗自提高母婴产品价格 导致政策红利被实质性抵消[1] 消费者反馈与价格变动 - 大量家长反映网购的奶粉 纸尿裤和辅食等母婴产品价格近期上浮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1] - 价格上浮幅度直接抵消了部分补贴金额 对消费意愿产生负面影响[1] 行业监管与市场秩序 - 商家利用政策红利期谋利的行为扰乱了市场秩序 需引起行业关注[1] - 降低生育成本的政策举措不应成为商家变相涨价的契机[1]
中国创新药十年竞速
经济网· 2025-08-11 11:04
行业整体发展态势 - 2024年前7个月全国创新药获批上市总数达49种 已超2023年全年的48种 [1] - 2024年上半年中国药企BD交易总额超600亿美元 超过2024年全年总额 [2] - 2015-2024十年间中国原研新药数量超越美国 跻身全球新药研发第一梯队 [3] - 中国拥有超过1700种全球首创新药 占全球创新药版图19% [3] - 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中国学者73项研究入选口头报告 创亚洲国家纪录 [3] 重大交易与资本运作 - 恒瑞医药与葛兰素史克达成协议共同开发至多12款创新药物 潜在总金额达120亿美元 [2] - 港交所18A与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为未盈利生物药企开辟上市通道 2020年14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登陆港交所募资403.62亿港元 [3] - 创新药50ETF近一年涨幅超40% 显示二级市场积极反响 [6] 企业创新成果展示 - 广生堂2016-2024年累计研发支出9.99亿元 2023年11月创新药泰中定获批实现零突破 两款乙肝创新药获国家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 [4] - 海特生物一类新药沙艾特进入医保目录 该药为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DR4/DR5激动剂 Ⅲ期临床试验完成417例随机双盲对照 [4] - 苏州盛迪亚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成为全国首个获批上市、试点分段模式生产的靶向抗癌药 [6] 政策支持与改革成效 - 2015年7月22日国家药监局启动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 要求1622个临床试验项目限期自查 标志着药审改革启动 [2] - 2024年7月1日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包括合理确定创新药医保支付标准和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 [6] - 生物制品分段生产模式优化资源配置 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生产线问题并节省研发资金与时间 [6] 行业发展挑战与建议 - 创新药行业需10亿元投入、10年时间及不到10%成功率 资本投入减少可能影响2030年后行业表现 [2][6] - 建议医保目录调整中对联用疗法采取更灵活纳入机制 允许突破性创新药物单独纳入以减轻患者负担 [7]
养老目标基金总规模超600亿元!九成实现正收益
中国基金报· 2025-08-10 23:30
养老FOF发展概况 - 首批养老FOF于2018年8月获批,标志着公募基金助力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启动 [1] - 7年来产品数量增至273只(目标日期119只,目标风险154只),资产管理总规模达60424亿元,较首批52亿元增长11倍 [3] - 布局公司扩展至64家,首批14只产品总规模较成立之初增长近40% [3] 产品表现 - 九成产品成立以来收益为正,14只累计收益率超40% [1][6] - 兴全安泰平衡养老三年持有A以6926%收益率居首,中欧遇见养老2035三年A达6232%,另有5只产品收益率超50% [6] - 2024年平均收益率7%,工银养老2050等产品收益超20% [6] 策略与市场接受度 - 首批产品中目标日期策略占9只,目标风险策略占5只 [3] - 目标风险基金因风险等级清晰成为主流,目标日期基金随年轻群体关注度提升显现潜力 [3] - 通过封闭期设计(1-5年)抑制频繁申赎,引导长期投资理念 [4] 运作机制特点 - 采用多元资产配置(股债商品平衡)和FOF结构二次分散风险 [7] - 下滑曲线机制动态调降权益仓位,匹配投资者生命周期风险 [7] - 大类资产轮动策略捕捉周期机遇,复利效应支撑稳健收益 [7] 业绩分化原因 - 不同风险等级产品权益中枢差异导致收益差距(低/中/高风险等级) [8] - 资产配置策略差异:价值型基金波动小收益低,成长型基金波动大收益高 [8] - FOF收益差异(30个百分点)远低于股票基金(100个百分点) [8] 发展挑战 - 投资者认知不足导致开户多投入少,同质化产品缺乏差异化设计 [10] - 3-5年封闭期影响流动性需求,12万元税优额度对高收入群体激励有限 [10] - 年轻投资者偏好高波动资产,与养老FOF低风险定位存在错配 [10] 优化建议 - 提高税优额度至18万或24万元,放宽股指期货等投资工具限制 [11] - 引入REITs、黄金等另类资产,开发定制化下滑曲线和ESG主题产品 [11] - 参考海外经验,通过衍生品交易提升再平衡收益(占超额收益50%) [11]
母婴产品暗自提价?新华时评:别让政策红利被市场吞噬
搜狐财经· 2025-08-09 19:14
政策红利与母婴产品市场 - 多项政策红利如育儿补贴和免费学前教育逐步推行,旨在减轻家庭育儿负担 [1] - 部分商家借促销活动变化为借口,暗中提高奶粉、纸尿裤和辅食等母婴产品价格,涨幅达十几元到几十元 [1] - 价格上涨导致部分补贴金额被抵消,影响政策实际效果 [1] 消费者与商家行为 - 消费者反映近期网购母婴产品价格上浮,购买同款同数量产品开支增加是判定涨价的关键指标 [1] - 商家应避免将政策红利视为涨价契机,需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优化服务赢得市场 [1] 市场监管与行业规范 - 需加强对母婴市场价格动态的监测,建立价格监测机制并对异常涨价行为及时干预 [2] - 对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的商家应依法严惩,同时规范母婴行业价格体系 [2] - 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需进一步管理,促进价格透明化以减少乱象 [2] 政策落实与社会效益 - 确保育儿补贴等政策红利真正惠及家庭,减轻生育养育负担 [2] - 政策实施需各方共同努力,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
别让政策红利被市场吞噬
新华网· 2025-08-09 10:22
政策红利与市场反应 - 近期多项育儿补贴政策出台,包括发放育儿补贴和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旨在减轻家庭育儿负担 [1] - 部分商家借机提高母婴产品价格,包括奶粉、纸尿裤和辅食等,涨幅达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抵消了部分补贴金额 [1] - 商家以调整促销策略为借口涨价,但实际应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优化服务来赢得市场 [1] 市场监管与行业规范 - 需加强对母婴市场价格动态的监测,建立价格监测机制,及时调查和干预异常涨价行为 [2] - 对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的商家应依法严惩,同时规范母婴行业价格体系 [2] - 应促进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的价格透明化,减少价格乱象,确保政策红利真正惠及育儿家庭 [2]
新华时评·民生无小事|别让政策红利被市场吞噬
新华社· 2025-08-09 10:03
政策红利与市场反应 - 近期多项育儿补贴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出台 旨在减轻家庭育儿负担并提振消费意愿 [1] - 部分商家借政策调整之机暗中提高母婴产品价格 包括奶粉、纸尿裤和辅食等品类 涨幅达十几元至几十元不等 [1] - 价格上浮导致部分家庭获得的补贴金额被实质性抵消 政策效果受到侵蚀 [1] 行业监管建议 - 需建立母婴产品价格动态监测机制 对异常涨价行为及时调查干预 [2] - 应依法严惩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的商家 同时规范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管理 [2] - 推动价格透明化是减少母婴市场价格乱象的关键措施 [2] 企业社会责任 - 商家不应将政策红利视为涨价契机 而应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获取市场份额 [1] - 判定真实涨价需依据消费者实际购买记录对比 而非商家宣称的"促销策略调整" [1] - 诚信经营是母婴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准则 [1]
新华时评|别让政策红利被市场吞噬
新华社· 2025-08-09 09:27
政策红利与市场反应 - 近期多项育儿补贴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出台,旨在减轻家庭育儿负担并提振消费意愿 [1] - 部分商家借政策红利期暗中提高母婴产品价格,涨幅达十几元至几十元,抵消了部分补贴效果 [1] - 奶粉、纸尿裤和辅食等母婴品类价格上浮现象在社交平台引发大量家长投诉 [1] 行业监管建议 - 需建立母婴产品价格动态监测机制,对异常涨价行为及时干预调查 [2] - 应依法严惩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的商家,规范线上线下渠道价格体系 [2] - 推动价格透明化管理是减少母婴市场价格乱象的关键措施 [2] 商家行为准则 - 判定涨价应以消费者实际购买记录为准,而非商家宣称的"促销策略调整" [1] - 行业应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优化服务赢得市场,而非利用政策契机涨价 [1] - 诚信经营和社会责任是母婴行业长期发展的核心原则 [1] 政策落地保障 - 需多方协作确保育儿补贴直达目标群体,避免中间环节侵蚀政策红利 [2] - 将资金精准投入民生领域才能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成本 [2]
莱西凭一盘“棋”出圈,小城逆袭的密码是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8-08 10:47
"莱嗨啤"2025第三届莱西啤酒龙虾狂欢节现场。 张言哲 摄 今年以来,莱西市以"提质增效年"为总牵引,莱西市商务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莱西市支会、莱西市市场发展中心、莱西市体育中心、莱西市文 化和旅游局等多部门协同联动,通过展会引流、政策赋能、场景创新、业态融合等组合拳,让消费的烟火气更旺、发展的底气更足,上半年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9%,限上餐饮业增速更是突破20%,一幅"惠民生、促增长"的消费画卷正徐徐展开。 01 展会经济搭台 从糖球香到啤酒泡沫的消费狂欢 "刚出锅的糖球裹着芝麻,咬一口就能拉出金丝。"2025年开春的第十一届莱西糖球会上,来自平度的游客王女士举着手机记录现场盛况。这场持续5天 的民俗盛宴,累计吸引10万人次"赶场",40万元的营收背后,是老手艺与新流量的碰撞。 清晨六点的莱西农贸市场,新鲜果蔬的清香与摊主的吆喝声交织成最生动的晨曲;夜幕降临的月湖广场,啤酒龙虾节上的欢笑声伴着晚风传遍街角—— 这是2025年莱西市消费市场的日常剪影。 而三个月后的"莱嗨啤"啤酒龙虾狂欢节更显热闹:40万人次的客流里,既有举家出游的本地市民,也有专程从烟台、潍坊赶来的食客,350万元的营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