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蚀机
搜索文档
ASML CEO:中国正尝试抛弃我们的光刻机,还可能拿稀土卡我们脖子
搜狐财经· 2025-10-30 00:04
ASML新CEO刚上任就慌了。他终于承认,美国制裁没打垮我们,反而给自己养出了一个掘墓人。更要 命的是,这位掘墓人还攥着ASML的稀土命脉。 ASML现任CEO克里斯托弗富凯,刚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财报大会上,说了一段信息量巨大的话。 他没有庆祝业绩,反而表达了巨大的担忧。他终于公开承认了那个,他前任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宁克警告 了美国6年的事实:美国人亲手点燃了战火,但现在火势正在反噬ASML自己。 富凯的恐惧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他怕我们不再买他的货。他说,中国企业正在开发自己的光刻机,准备在未来抛弃并且替换掉 ASML的产品。 第二,他怕我们不卖他东西。他点名中国正在实施的稀土出口管制,说这无异于是被中国用稀土卡住了 ASML发展的脖子。 这太有意思了。一个卖铲子的,突然发现,买铲子的人正在自己造铲子,而且造铲子的铁矿石,还必须 从买铲子的人那里进口。 这根本不是什么风险,这就是一个死局。 我查了下ASML自己刚发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这数据简直是莫大的讽刺。中国大陆市场,贡献了 ASML光刻机总销量的42%!而在第二季度,这个数字才27%。 这数据说明什么?说明在美国人最疯狂的制裁下,ASML对我们 ...
内存条涨成“理财产品”!存储芯片涨价潮背后,有何投资机遇?
搜狐财经· 2025-10-21 18:17
行业核心观点 - 存储芯片行业正经历由AI算力需求爆发驱动的周期性反转,呈现量价齐升态势 [1][5] - 存储芯片价格显著上涨,DDR4价格暴涨超两倍,16GB条突破500元,企业级SSD和DDR5服务器内存条价格预计涨幅超过10% [1][5] - 全球性的供应紧张为国产存储芯片厂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导入和份额提升的黄金窗口期 [1][8] 存储芯片市场概况 - 存储芯片是半导体产业规模最大的分支之一,作为电子设备的记忆中心,负责保存数据与指令,具有体积小、存储快的优势 [1] - DRAM和NAND是存储芯片中份额最大的两类,全球市场由三星、海力士、美光等美日韩大厂主导,在DRAM细分领域的合计份额超过九成 [4] 市场价格趋势与驱动因素 - 2025年四季度企业级SSD价格涨幅预计将超过10%,DDR5 RDIMM价格涨幅预计在10%至15%之间 [5] - 本轮涨价是周期性反转,核心驱动力为服务器需求回暖叠加AI服务器放量,特别是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对内存容量激增的需求 [7] - 资本市场迅速反应,美光科技、西部数据等存储巨头股价显著走强,创下阶段性新高 [7] 国产替代机遇 - 国内终端厂商正在加速对长江存储的NAND闪存芯片和长鑫存储的DRAM内存芯片进行产品验证和采购导入 [8] - 在外部供应不确定性和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国内客户对国产存储的接受度显著提升,2025-2026年被视为国产存储芯片份额提升的关键窗口期 [8] - 海光信息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达40.26亿元,同比增长69.6%,其作为国产高端CPU和AI加速器领军企业的业绩增长,反映了国内服务器和AI算力市场的强劲需求,并直接拉动了对存储芯片的采购 [11] 产业链投资视角 - 投资逻辑正从集中于个别设计或模组厂商,向全产业链延伸,中游内存主控芯片与模组厂商对价格波动最为敏感 [12] - 最确定性的机会来自产业链上游的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环节,国内存储厂商扩产将直接拉动对国产设备的需求 [13] - 在存储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上,国产化率普遍低于30%,部分领域甚至接近于零,国产设备厂商如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已进入国内主流存储厂商供应链,订单能见度高 [13][14] - 半导体材料如高纯度硅片、光刻胶等环节的国产化率提升空间巨大 [14]
稀土卡脖子!中国一纸审批,ASML光刻机50公斤稀土断供?
搜狐财经· 2025-10-19 21:46
资源与材料基础 - 商务部对含0.1%中国重稀土成分的产品出口实施审批,为产业划定资源话语权边界[2] - 全球90%的高标准稀土精炼产能集中在中国,ASML的EUV光刻机单台稀土用量超50公斤[2] - 无锡启动EUV光刻胶研发平台,打破国外垄断,关键光刻胶国产化率突破30%[4] - 显影液、电子特气等曾依赖进口的辅助材料已实现全链条自主可控[4] 制造工艺突破 - 新凯来采用“非光刻补偿”战略,通过优化DUV光刻机工艺弥补与EUV设备的精度差距[7] - 该工艺路线难度极高,制造关键电路层时需在光刻、刻蚀、沉积间反复循环数十甚至上百次[7] - “名山大川”系列设备(如“武夷山”刻蚀机、“阿里山”沉积设备)为复杂工艺提供了全流程支撑[9] - 与中芯国际合作试产的5nm逻辑芯片良率达到85%,接近台积电EUV工艺水平[9] 设计与测量工具 - 新凯来旗下启云方推出国产EDA软件,运算效率较国际主流标杆提升30%,硬件开发周期缩短40%[11] - EDA软件实现了与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的无缝兼容,解决了设计环节的“有无”问题[11] - 华为应用实践显示,在处理4万管脚级超复杂电路板时,一次设计成功率提升30%[13] - 同期推出90GHz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性能较此前国产同类产品提升5倍,填补了测量设备空白[13] 产业生态构建 - 中国半导体正构建类似“雨林”的完整生态,各环节相互支撑,以生态重构定义新规则[15] - 资源、材料、工艺、设计等多维度布局完成,形成不依赖外部供应链的完整闭环[13][15] - 通过“流程复杂度”换取“技术自主性”,为先进制程落地找到不依赖外部设备的可行方案[9][15]
一顿分析猛如虎,涨跌全靠特朗普!下周的风险与机会!
齐鲁晚报· 2025-10-12 14:43
一顿分析猛如虎,涨跌全靠特朗普! 4 月 2 日至 9 日一周内,全球股市累计蒸发10 万亿美元市值 美国股市在 4 月 2 日至 8 日期间,道琼斯指数下跌 4,580 点或 10.8%,从 42,226 点跌至 37,646 点 据网络消息:传因没有获得全球诺贝尔和平奖,老特一怒之下,全球股市暴跌! 10月10日,特朗普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 100% 关税的言论引发了新一轮市场恐慌,美股遭遇 "黑色星期 五" 道琼斯指数重挫 878 点 纳斯达克指数暴跌 820 点,跌幅达 3.56% 科技 "七巨头" 市值蒸发约5.5 万亿元人民币 市值损失的惊人规模。根据不同机构的统计,这场由关税引发的股灾造成了巨大的财富损失: 4 月 7 日单日,全球股市价值蒸发约4.9万亿美元 一、关税政策全景解析 1.1政策时间线与内容梳理 特朗普政府在2025年实施了多轮关税调整,形成了分阶段、多层次的关税体系。根据最新政策,10月1 日已生效的关税包括: | 产品类别 | 关税税率 | 生效日期 | 备注 | | --- | --- | --- | --- | | 品牌和专利药品 | 100% | 10月1日 | 建设美国制 ...
上海诞生一家CVC
投资界· 2025-10-09 14:36
一家CVC正式亮相。 近日,上海智微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智微资本")首期智微攀峰基金在上海临 港新片区设立,基金规模1 5亿元,将聚焦半导体、泛半导体及战略新兴领域,以资本力 量助力产业和科技创新发展。 LP阵容浮出水面——中微公司、国君创新投、上海科创集团、孚腾资本等作为智微攀峰 基金出资方与智微资本进行了出资签约。 产业力量。 作者 I 余梦莹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中微公司牵头 成立CVC基金,15亿 仪式现场,中微公司、国君创新投、上海科创集团、孚腾资本等作为智微攀峰基金出资 方与智微资本进行了出资签约。 此外,智微资本与中保投资公司、上海科创集团、国泰海通、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现场 签 署 了 战 略 合 作 协 议 。 各 方 未 来 将 围 绕 项 目 产 业 赋 能 、 生 态 共 建 等 方 面 展 开 多 层 次 合 作,携手构建覆盖半导体全链条的协同投资生态。 投资界了解到,智微资本是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中微公司 " ) 战 略 发 起 并 参 与 出 资 设 立 的 投 资 平 台 。 本 次 基 金 的 设 立 通 过 " 产 业 + 资 本 ...
美扩列中企制裁清单,芯片断供再升级,全球供应链为何陷入恐慌?
搜狐财经· 2025-10-07 11:26
美国对华芯片限制措施 - 美国年初限制AI芯片出口,并于九月将芯片设计、制造及材料环节纳入调查范围[2] - 限制措施导致全球供应链出现混乱,供应商因政策原因暂停接单[2] - 美国意图通过关税和禁令将芯片产业链转移至本土,但芯片制造环节复杂,涉及海外封装可能导致重复征税[2] - 美国每年需进口价值数百亿美元的芯片,部分为其本土企业海外工厂所生产[2] 全球供应链的连锁反应 - 美国限制措施产生广泛外溢效应,波及韩国、日本等非目标国家的厂商[2] - 关键材料PSPI(用于7纳米以下芯片的先进封装)供应紧张,主要供应商日本旭化成已向客户发出供应中断警告[2] - 关键材料短缺可能影响台积电等主要代工厂的生产,进而导致英伟达AI芯片断供,影响全球互联网公司的算力升级[2] - 供应商优先保障大客户供应,中小型厂商面临供应困境,行业差距可能扩大[2] 中国产业的应对与进展 - 中国芯片进口量下降,但设备采购支出增加,表明正加大自主研发投入[2] - 本土企业取得技术突破,如北方华创的刻蚀机实现14纳米工艺突破,寒武纪的算力芯片具备竞争力[2] - 商务部发起反歧视调查被视为主动反击,旨在夺回产业主动权[2] 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前景 - EUV光刻机等关键设备技术门槛高,短期内难以突破[3] - 全球对AI芯片需求激增,叠加制裁影响,先进封装产能持续紧张[3][4] - 供应链紧张局面预计将导致明年电子产品价格上涨[3] - 下游企业为应对不确定性,采取谨慎的库存管理策略[4] - 中美技术博弈背景下,全球供应链持续承压,难有绝对赢家[4]
经济越冷,这些行业越火!这7个低门槛赛道逆势暴涨,现在入局刚刚好
搜狐财经· 2025-10-06 13:40
文章核心观点 - 经济下行背景下,部分行业呈现逆势增长,主要机会集中于帮助消费者省钱、缓解焦虑及满足刚性需求的领域 [1][5][13] 二手经济 - 光瓶酒年销售额高达1500亿元 [1] - 旧家具经翻新后可实现130%的转售溢价 [1] - 专业消毒清洁后的母婴和数码产品溢价可达80% [1] 廉价娱乐 - 2025年春节档电影票房预计达70亿元 [3] - 游戏《黑神话:悟空》三个月销量450万份,销售额突破15亿元 [3] - 游戏代练服务需求旺盛,例如《王者荣耀》巅峰赛代打一单日收入可达300元 [3] 平价消费 - 榨菜、方便面等平价食品销量显著上升,榨菜价格涨幅达40% [5] - 社区团购日订单量突破3000万单 [5] - 零食折扣店与临期食品店品牌营收连年增长200% [5] 技能交换与职业教育 - 闲鱼平台上Python编程、CAD制图等国产软件操作课程订单量增长230% [7] - 外卖路线优化课程定价298元,售出超5000份 [7] - AI提示词课程与跨境电商运营师培训市场需求旺盛 [7] 银发经济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3亿,市场潜力巨大 [7] - 新兴职业如助浴师单次服务收费400-800元,老年能力评估师单次收费200-500元 [7] - 适老化微改造客单价超5000元,毛利率达50% [7] 维修服务 - 经济下行期维修服务需求增长率达82% [8] - 高技术含量维修项目如手机曲面屏、汽车电路毛利率超60% [8] 国产替代 - 中芯国际晶圆厂产能持续提升 [10] - 北方华创刻蚀机市场占有率突破35% [10] - WPS用户数突破5亿,年增长率30%,正蚕食微软Office市场份额 [10] 绿色经济 - 碳排放管理师兼职咨询服务时薪高达500元 [13] - 旧衣物回收分拣后出口至非洲,利润空间达300% [13] - 新能源充电桩买家数同比增长2.5倍,交易额增长184% [13]
什么是中芯国际概念,涵盖哪些产业链
搜狐财经· 2025-10-06 13:2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芯国际概念”是市场基于企业间合作关系和业务协同性形成的产业关联群体,并非官方行业分类 [1] - 该概念的核心逻辑在于,作为国内少数具备先进制程能力的晶圆代工厂,其产能扩张、技术突破和订单增长将直接带动上下游企业的业务发展 [1] 产业链环节分布 - 上游环节包括半导体设备与材料供应商,涉及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等高精度设备,以及硅片、电子气体、光刻胶等关键材料,国内配套企业随产线建设需求增加而受益 [1] - 中游环节聚焦于晶圆制造与封装测试,除代工主体外,部分具备协同工艺能力或承接外包测试任务的企业也被纳入范畴 [1] - 下游环节涉及将芯片应用于通信、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的设计公司,其产品若由该代工厂生产则被视为产业链联动的一部分 [1]
A股一年披露191单重大重组,半导体、AI受热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9:56
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 “并购六条”实施一年内A股市场首次披露的重大重组事项合计191单,数量超过此前近两年总和[2] - 披露金额的93单重组事项交易总价值达7292.87亿元,较往年明显反弹[2] - 沪深交易所合计受理73单重组交易,另有30单交易在此期间注册生效,审核效率优于2024年全年平均水平[2] 产业整合成为核心驱动力 - 新披露的191单重大重组中,剔除转让交易后剩余的158单里产业并购合计100单,占比超过六成[5] - 产业整合典型案例包括海光信息吸收合并中科曙光(交易金额1159.67亿元)、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等[6] - 借壳上市仅2单,且其中1单已失败,显示市场聚焦主业整合[6] 科技创新领域并购主导市场 - 标的资产行业属性向“新”趋势显著,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标的达54家,占比23%[6]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有34家和12家,位列第二、三位[6] - 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并购持续活跃,8月以来超过10家半导体上市公司披露重要并购计划[7] 审核效率与制度包容性提升 - 2025年已注册项目交易所平均审核用时约一个月,低于去年同期[9] - 沪深交易所审核的31家次并购重组项目过会率达100%,仅1单首次暂缓后二次通过[9] - 制度包容性提升体现为鼓励收购未盈利资产,一年来超过10家上市公司披露此类计划[10] 支付工具多元化发展 - 除传统现金收购外,定向可转债、并购贷款、并购基金等创新工具使用增加[11] -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近10单重大资产重组将定向可转债作为支付方式之一[11] - 《重组办法》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如奥浦迈在方案中引入该机制以降低估值风险[11] 上市公司收购拟IPO资产趋势 - 上市公司收购拟IPO科技型企业案例持续增多,如概伦电子收购成都锐成芯微、建龙微纳并购汉兴能源等[7] - 这一趋势反映资本市场对优质标的渴求,企业希望通过并购快速获得技术和人才资源[7]
中国房地产:“十五五” 规划加快建立新发展模式-China Property-15th Five-Year Plan Accelerate to Establish A New Development Model
2025-09-26 10:32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中微公司(股票代码:688012.SS)[1][3][4] * 半导体设备制造行业[1][7][12] * 晶圆制造设备(WFE)行业[1][7][19] 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维持对中微公司的“增持”评级,目标价上调至345.0元(原为230.0元)[1][2][3] * 公司股价自月初以来反弹36%,跑赢A股半导体行业指数25%[1][16] * 在手订单同比增长40%以上(此前指引为35%),主要受存储(特别是NAND)产能扩张推动[1][7] * 中国8月份WFE月进口额同比增长12%(年初迄今增长3%),支持对国内半导体资本支出的乐观看法[1][7][19] * 刻蚀设备中ICP设备的比重上升,占新订单的50%以上(2年前约为30%),表明在DRAM和逻辑应用领域的份额扩大[7] * 沉积设备(LPCVD, ALD, Epi, 检测)取得突破,预计未来几年销售额可能增长100%以上,2025年在手订单预计突破10亿元[7] * 过去2年公司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超过30%,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占销售额的30%左右,经营杠杆有望推动2027年净利润率改善[7]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盈利年复合增长率为49%/65%,预测的2026/2027年盈利比市场一致预期高50%/67%[2][12][15] * 采用30倍一年动态市盈率进行估值,与A股同业均值持平,较海外同业高25%[1][2][17] * 公司作为国内AI芯片关键赋能者及中国第二大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将受益于半导体产业链脱钩及WFE设备国产化加速[1][12]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最近宣布开工建设广东生产基地,可能利用其在半导体/泛半导体领域的专业能力扩大面板市场布局[7] * 财务预测显示收入持续高增长:2024A为9,065百万元,2025E为14,495百万元(+59.9%),2026E为22,461百万元(+55.0%),2027E为29,935百万元(+33.3%)[4][11] * 净利润率预计显著提升:从2025E的16.3%升至2027E的24.0%[11] * 股价表现强劲:年内迄今绝对回报53.6%,12个月绝对回报139.7%[9] * 风险包括:美国关键零部件采购限制收紧、产能扩张中断影响交付节奏、下游需求疲软影响客户资本支出[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