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车
icon
搜索文档
年内超九成港股基金飘红 四家公募机构解析投资逻辑
证券日报· 2025-06-07 00:43
港股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多个板块表现强势,544只港股基金中最高年内净值增长率超85% [1] - 36个主题分类中33个行业指数上涨,耐用消费品、消费者服务和医药生物等行业指数涨幅均超40% [2] - 港股基金总规模从年初3300亿元增至3400亿元,新增近100亿元 [1][2] 行业板块表现 - 医疗保健板块表现突出,某净值增长率超85%的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均为医疗保健股,包括荣昌生物、信达生物等 [2] - 消费类港股基金表现优异,多只产品年内净值增长率超30%,重仓股包括泡泡玛特、老铺黄金、阿里巴巴-W和小米集团-W等 [2] - 新消费、创新药、新能源车和互联网等板块持续领涨,基本面与估值呈现双重利好 [1][3] 基金经理观点 - 银华基金认为港股新消费板块已率先复苏,A股传统消费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有望迎来新旧消费"共舞" [3] - 中欧基金指出港股市场成交活跃,政策支持和新经济行业结构突出是表现强势的原因 [3] - 富国基金表示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支撑港股中长期向好,"科技+消费"成长性标的仍是热门选择 [4] 未来投资机会 - 创新药"出海"数据有望创新高,产业链景气度持续攀升 [4] - AI应用及智能驾驶产业机会被看好,港股新经济或持续表现强势 [4] - 医药细分行业中电生理、内窥镜等渗透率低、国产份额低的赛道具备良好"出海"机会 [5] - 高股息、高分红且现金流稳定的个股基本面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5]
万源通(920060)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6 19:0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3]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5 日,地点为线上会议 [3] - 参会单位众多,包括开源证券、民生证券等多家机构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子公司副总经理孙结忠先生和董事会秘书季佳佳女士 [3][4] 业务增长相关 - 公司 PCB 多层板业务增长动力源于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多层板应用扩张,2025 年行业需求旺盛,新能源车渗透率上升和科技公司加大 AI 投入增加 PCB 需求,公司相关应用占比和用量持续增长 [5] - 2024 年海外收入上升快得益于汽车电子在欧洲和墨西哥等区域出货量增长以及消费电子配合主要客户东南亚工厂 [8] 业务覆盖与布局 - 公司供货给 Tier 1/Tier 2 再到主机厂,基本覆盖全部主流汽车品牌 [6] - 在服务器场景有布局,高端服务器 BBU 辅助性电源应用已量产交付,光通信光模块打样交付客户,还在改板认证未量产 [7] 毛利情况 - 2024 年毛利轻微下降原因有单面板产能利用率下滑、部分主要客户价格调整、大宗金属材料价格上涨 [9] - 2025 年毛利相对平稳,公司通过扩大产能规模和优化产品结构保持盈利能力 [10] 海外子公司情况 - 公司正推进泰国子公司注册设立,预计 2025 年三季度开工建设,2026 年三季度完成一期建设并投产,设厂是为满足全球供应链需求,配合客户交付 [11] 下游需求变化 - 2025 年 AI 服务器出货拉动 PCB 行业,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和辅助驾驶过渡使 PCB 显著增长,笔记本电脑需求回暖 [12]
吉利汽车:产品线强劲且按计划推进,重申“高度确信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23港元-20250605
里昂证券· 2025-06-05 17: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重申“高度确信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23港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对吉利汽车实现强劲销售增长及盈利能力提升保持乐观,原因包括本轮竞争中实际降价幅度较市场预期温和,约为1,000至2,000元人民币;新GEA平台渗透率提升及新能源车销售组合增加应能提高单车盈利能力;2025财年拥有强劲的产品线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 吉利汽车近期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银河A7 [1] - 看好公司产品线强劲且按计划推进 [1]
滚动更新丨A股三大指数小幅高开,新消费、可控核聚变题材回调
第一财经· 2025-06-05 09:44
市场开盘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小幅高开 沪指涨0.06%至3378.22点 深成指涨0.08%至10152.55点 创业板指涨0.08%至2026.63点 [7][8] - 港股恒生指数开盘涨0.74%至23828.69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0.97%至5269.58点 [9][10] - 恒生科技指数涨幅随后扩大至1.22% [4] 行业板块动态 活跃板块 - 虚拟电厂、新能源车、生物科技概念股开盘表现活跃 [7] - 兵装重组概念股走强 东安动力涨6.56%至13.15元 湖南天雁涨6.29%至7.27元 华强科技涨4.38%至17.63元 [2][3] - 多元金融板块短线拉升 南华期货涨停 瑞达期货、永安期货等跟涨 [5] - 港股稳定币概念股反弹 联易融科技-W涨5.81% 连连数字涨5.52% 众安在线涨3.66% [6][9] 回调板块 - 医疗服务、减肥药、乳业板块盘初跌幅居前 [1] - 新消费、可控核聚变题材出现回调 [7] 个股异动 - 恒基地产涨超6%领涨港股蓝筹 [9] - 阿里巴巴港股涨近3% [9] - 东风集团股份跌超8% 因控股股东暂不涉及资产重组 [9] 资金面动态 - 央行开展126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利率1.40% 当日有2660亿元逆回购到期 [10]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21个基点至7.1865 [11]
小鹏尽力了
虎嗅APP· 2025-06-05 08:20
以下文章来源于妙投APP ,作者Eastland 妙投APP . 虎嗅旗下二级市场投研服务品牌,为您提供精选上市公司价值拆解,热门赛道产业链梳理 作者|Eastland 头图|视觉中国 2025年5月21日,小鹏汽车( HK:09868;NYSE:XPEV )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财务业绩》——营 收158.1亿、同比增加141.5%。 新势力难进"第二梯队" 1)本轮高增长势能已耗尽 2022年-2024年,小鹏汽车交付量保持两位数增长: 2022年交付12.1万辆、同比增长23%; 2023年交付14.2万辆、同比增长17.3%; 2024年交付19万辆、同比增长34.2%; 季度交付量存在大起大落,例如: 2023年Q4,交付6.16万辆、同比增长171%; 紧随其后的2024年Q1,交付2.18万辆、同比增长20%,环比下降63,7%; 到2024年Q4,交付达9.2万辆,同比、环比增幅分别为52.1%、96.6%; 2025年前5个月,小鹏共交付16.3万辆( 其中MONA M03约占半数 )、同比增长293%。 2022年,理想居第一,新面孔哪吒排名第二;蔚来、小鹏落后第三、第四; 2023年, ...
永达汽车(3669.HK):短期迎困境反转,长期受益于领先的新能源战略布局
格隆汇· 2025-06-04 09:20
市场情绪与政策影响 - A股大盘走出"四连阳"行情,汽车板块成为资金追逐的宠儿之一 [1] - 汽车经销商板块集中爆发,港股汽车零售板块连日大幅反弹 [2] - 最新的汽车乘用车购置税减免政策细则出台,超越市场预期,2.0L排量及以下和30万元以下车型受益范围比预期更广,80%的燃油车符合减半条件 [4][5] - 上海全面重启并配套"50条"重振措施,嘉定区对购车补贴1万至2万元 [7][8] 汽车行业复苏与新能源趋势 - 汽车行业步入复苏周期,伴随情绪修复、估值修复再到基本面修复,产生"三阶段反弹"行情 [9] - 新能源车作为历史大潮,仍是政策的"宠儿",新能源车下乡活动提升吸引力,油价上涨进一步推动需求 [9] - 新能源车渗透率迈过10%的拐点后逐步走高,国内主流车厂提前停产油车 [9] - 八家新能源车企5月交付量显示供给改善,积压订单有望快速释放,蔚来、小鹏和理想等将于Q3开启新品周期 [10] 永达汽车的核心优势 - 永达汽车是上海刺激措施的核心受惠者之一,拥有该市30%的汽车经销店,预计6-12月销量将超过10% [9] - 永达符合条件的车型占新车销量约50%,受益于购置税减免政策 [5] - 永达是国内新能源车经销商的先行者之一,4S店渠道环节加速进入电气化阶段 [10] - 永达新能源车销量近1.6万台,涨近六成,占整体销量7.4%,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12] 新能源战略布局 - 永达2018年起设立独立新能源车板块,加强与中高端品牌代理合作,介入其他业务链条 [12] - 2021年底永达旗下独立新能源品牌网点达18家,新增13家,覆盖小鹏、Smart、上汽智己等主流品牌 [12] - 计划到2025年销售网点增至500家,销量实现25万台,收入达300亿元,毛利占比达17% [13] - 永达发展出多样化新能源业务模式,如与小鹏合作的"轻资产"模式,初期开店投入仅500万元左右 [14] 业务模式与增长潜力 - 永达通过切入特斯拉后端服务,设立钣喷中心,毛利率达48%,高于传统车售后服务 [14] - 永达更倾向于"小鹏模式",负责从订单招揽到维修等环节,快速扩大新能源品牌覆盖范围 [14] - 传统豪车是永达的基本盘,新能源车作为新的增长曲线将决定未来发展天花板 [15] - 下半年小鹏G9、华为问界M7等多款高端车型上市,对永达销量和利润率形成有利支撑 [15]
尊界S800 新车上市一线72小时销售快报
车fans· 2025-06-03 23:15
订单情况 - 均店新增大定15~18台 大定构成中直接大定比例30% 盲订转大定比例70% [1] - 上市价格超预期 此前预估100~150万 实际大定均价突破100万 [1] - 展车陆续到店 珠三角 长三角和福建订单最多 客户反馈内饰配置拉满 盲订客户进店转化率高 [2] 客户画像 - 年龄分布:25~35岁30% 35~50岁55% 51岁以上15% 公司名义购车占比70% [3] - 核心客群为私营企业老板 传统行业居多 华为手机用户 家庭已拥有BBA等超豪车型 具备新能源车使用经验 [3] - 客户年龄较预期年轻 一线城市更明显 家庭用车比例超预期 虽公司名义购车但多为个人决策 兼顾商务接待与日常使用 [3] 配置选择 - 座位选择:4个客户选5座 6个客户选4座 外观主销破晓金黑 内饰主销煦日浅棕+高光胡桃木 [4] - 4座客户预算最充足 普遍选择顶配全选装 偏好破晓金黑外观的商务属性 [4] - 选装率极高 双拼色车身 21寸轮毂和隐私巨幕(选装率超70%)为热门选项 [4] 竞品对比 - 客户购车意向明确 基本锁定尊界S800 仅极少数公司用途客户对比迈巴赫 [6]
覆盖“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新能源车”,这家企业多款产品进入头部客户并完成量产出货!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6-03 17:27
行业研究 - 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课题组在模拟与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1] - 相关技术可应用于物联网、可穿戴系统、下一代生物医疗等关键领域 [1]
稀土价格继续上涨,国内控制全球90%精炼供应,机器人未来还有望带来巨大增量
选股宝· 2025-06-03 07:22
稀土价格走势 - 上周国内混合碳酸稀土矿价格环比回升4.17%,进口独居石矿价格周环比上涨2.68% [1] - 国内及进口中重稀土矿价格周环比分别回升0.82%和1.08% [1] - 氧化镨钕和金属镨钕价格周环比分别上涨2.33%和2.09% [1] 中国稀土行业地位 - 中国在稀土精炼环节拥有接近垄断的地位,控制全球90%以上的精炼稀土供应 [1] - 中国供应全球65%的精炼锂和近80%的精炼钴 [1] - 2025年4月的出口管制导致稀土价格一周内飙升三倍 [1] 稀土供需分析 - 部分磁材企业拿到出口许可,中美迎来90天缓和期,海外补库需求预期提升 [1] - 新能源车产销保持较快增长,风电装机存释放预期,电梯产量降幅收窄 [1] - 缅甸稀土矿不确定性较大,国内指标等催化后续有望逐步落地 [2] 机器人产业对稀土需求 - 人形机器人产量到2027年或达50万台,对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需求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50% [2] - 全球镨钕氧化物市场供需缺口将逐年扩大,2025年或是机器人放量元年 [2] 相关公司 - 北方稀土、金力永磁、广晟有色、中国稀土 [3]
西菱动力20250602
2025-06-02 23:44
纪要涉及的公司 西菱动力、豪能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务发展情况** - 传统汽车零部件业务通过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品牌获大量混动平台订单,客户结构改变,随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凸轮轴总成、连杆和皮带轮三大产品稳中有增[2][3] - 涡轮增压器业务近年来增长快,是核心业务,市场价值约 800 元/个,总体规模约 150 亿元,2024 年产量预计达 120 万台,营收近 10 亿人民币,未来将继续高速增长并扩张产能提升份额[2][5][9] - 军品和航空航天业务从 2024 年开始稳定增长,随国内民品、军品需求回升及国际认可度提升,未来发展前景良好,整体营收有望持续复苏[11] - 谐波减速器领域有优势,可复用现有工艺和设备,前期固定资产已折旧摊销,进入成本低,与头部汽车主机厂合作关系是优势,有望切入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市场实现业务增长[16][17] - **产业集群影响**:成都龙泉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和青羊区航空航天产业集群,西菱动力总部在青羊区靠近成飞,能紧密联系航空航天领域并配套生产,利于军工和航空航天业务发展[4] - **竞争格局**:涡轮增压器市场由盖瑞特、博格华纳、三一重工和石川岛主导,占全球约 70%份额,国内市场规模超百亿人民币,西菱动力过去两三年爆发性增长[9] - **收入与盈利能力关系**:2020 年以来收入端复合增速 36%,但盈利能力波动大,因大规模资本扩张和产能投入致固定资产折旧增加、营收增长滞后;2024 年起净利润率逐步回升,一季度修复至近 7%,预计 2025 年收入约 24.2 亿人民币,若盈利能力恢复正常利润达 1.5 亿左右[2][13] - **费用率影响**:通过降本增效,费用率从早年 15%降至 2024 年 9.4%,得益于内部优化和规模效应,有助于提高盈利弹性,收入端上升时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4][14] - **未来盈利预期**:2025 年第一季度经营现拐点,净利润率接近 7%,净利润同比环比大幅提升,随规模效应显现盈利能力有望非线性快速增长,人形机器人业务布局推动业绩提升,2025 年归母净利润预计达 1.5 亿元,明后年增长率预计超 30%[19][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0 - 2023 年新能源车渗透率主要由纯电车型推动,2023 年起主要由混动车型推动,使西菱动力传统发动机零部件获更多订单并稳定增长,还促使其拓展涡轮增压器等新兴业务[6] - 豪能股份与西菱动力在产品结构、下游客户、传统发动机零部件方面有相似性,豪能股份以同步器起家,差速器增长快,未来行星齿轮业务预计快速发展,西菱动力以凸轮轴总成等奠定基础,涡轮增压器增长迅速[7][8][12] - 人形机器人板块近期波动但长期产业趋势仍在,调整提供挖掘优质标的配置机会,选择投资标应关注成长股顺应时代脉络[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