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债

搜索文档
国新办发布会介绍科技金融政策有关情况:实现科技和金融“双向奔赴”
经济日报· 2025-05-23 06:00
政策举措概述 - 科技部联合7部门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聚焦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等7个方面,提出15项政策举措 [1] - 政策目标包括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长效投入机制、面向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金融支持安排、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 创业投资与资本市场支持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投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1] - 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支持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已有近100家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超2500亿元 [1][2] - 证监会2024年出台"科创板八条""科技十六条"等政策,优化支持科技创新的市场生态 [2] 信贷与保险支持 - 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 [1] - 银行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 [3] - 保险业全年提供科技保险保障约9万亿元,投资科技企业超6000亿元,完善首台(套)保险补偿机制等 [3] 企业精准支持机制 - 推广"创新积分制",优化评价办法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精准画像 [2] - 建立重大科技任务融资对接推荐机制,引导金融机构"点对点"提供多元融资支持 [2] - 银行保险机构开展"贷款+外部直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专业服务 [3]
河南举办债券“科创板”融资策略培训会
证券日报网· 2025-05-22 20:29
"希望企业家敢闯敢试,善用资本,抓住债券科技板的机遇,争做创新发展的领跑者;希望金融机构要 创新服务,精准滴灌,做企业成长的同行者;希望各级金融部门要靠前服务,优化生态,做资本市场的 铺路者。"宁新田说。 本报讯 (记者肖艳青)5月22日,"融聚资本力量 债券'科技板'融资策略培训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据 悉,此次活动汇聚政府领导、行业专家、上市公司及金融机构代表,共同探讨债券"科技板"政策机遇, 助力科技型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赋能创新发展。 除专题培训外,本次活动还安排了闭门交流会,深交所河南基地、大公国际、国新证券相关专家与企业 及机构代表通过面对面沟通交流,一对一辅导,包括融资申请材料准备、审核流程跟进、债券发行定价 与承销等,结合当前监管政策以及企业自身状况,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于5月7日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通过畅 通融资渠道、优化资金投向等举措,促进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同日,中国银行间市场 交易商协会同步出台《关于推出科技创新债券构建债市"科技板"的通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推出 科技创新债券。 河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 ...
央行:债市“科技板”将重点支持头部股权投资机构
证券时报· 2025-05-22 16:30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表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发行人灵活分期发行债券、简化信 息披露要求、减免债券发行交易的部分手续费。债券市场"科技板"最需要支持的是股权投资机构,因为股权投 资机构是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主要力量,主要存在轻资产、长投资周期等特点,靠自身发债融资的话会存 在融资期限短、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债券市场"科技板"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此外,我们还创建科技创新债券风 险分担工具,由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债券市场"科技板"将重点支持排名靠前、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股 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 朱鹤新透露,目前市场各方响应积极,多家机构已经注册或者已经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现在已经将近有100 家左右的机构在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已经超过了2500亿元。"下一步,我们还是要密切关注,继续推进,共同 建设好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希望持续完善配套的支持机制,让"科技板"能够发挥 更大的作用"。 责编:万健祎 校对:王朝全 2025年5月22日(星期四)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科技部副部长邱勇,中国人 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债指数投资应用季报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2025-05-22 15: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2025年第一季度中债指数投资应用展开,涵盖债券指数基金市场统计、新发指数情况,还探讨中债指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介绍科创债市场发展及中债科技创新系列产品作用并给出发展建议 [26][34][4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债券指数投资应用动态 - 2025年一季度境内存续债券指数基金产品数量上升、规模略降,中债指数市场占有率居首,截至季末境内存续产品231只、规模11068.17亿元,采用中债指数的产品数量179只、规模8557.97亿元 [4][5] - 政策性金融债指数基金数量和规模占比最大,跟踪中债指数的产品占比超九成,信用债指数基金数量及规模占比其次 [4][7] - 政策性金融债指数基金以中短期限为主,跟踪政策性银行综合类债券指数的产品最多 [4][1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境内外35只中债指数被用作投资跟踪标的,跟踪基金产品资产规模8574.35亿元 [4][13] - 一季度境内新发债券指数基金产品10只、规模367.48亿元,其中2只跟踪中债政策性金融债指数 [4][16] - 近期新发债券型指数基金中信用债指数基金受关注,一季度证监会受理信用债指数基金12只、政金债指数基金3只,批准政金债指数基金2只、信用债指数基金2只 [4][18]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以债券指数为业绩比较基准的债券型基金3403只、规模约8.43万亿元,超八成采用中债指数 [4][20] 2025年第一季度新发中债指数 - 一季度中债金融估值中心新发3只指数,1只为多资产指数,2只为表征型债券指数 [4][23] 专栏:中债指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 我国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历经创新创业债、科创公司债等阶段,2021 - 2024年11月末科创债合计发行2239只、规模21952亿元,2024年1 - 11月发行规模较2023年全年增长49% [26][27][28] - 科创债发行人以中央及地方国企为主,发行期限以中长期为主,可续期债券占比约32%,募集资金用途以偿还存量债务或补充流动资金为主 [31] - 中债科技创新系列产品包括搭建中债科创主题债券信息库、编制发布中债科技创新主题系列债券指数、发行首款新质生产力发展债券指数理财产品,助力科创债投资 [34][35][40] - 为推动科创债市场发展,建议拓宽发行主体范围、提升中小科创企业发债意愿、扩大主题产品发行规模、优化考核评价机制 [42][43]
央行:已将近有100家左右的机构在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金额超过2500亿
快讯· 2025-05-22 15:35
央行副行长朱鹤新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多家机构已经注册或者已经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 我们也统计了一下,现在已经将近有100家左右的机构在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已经超过了2500亿。下一 步,我们还是要密切关注,继续推进,共同建设好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希 望持续完善配套的支持机制,让"科技板"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
央行天津市分行:天津医药、渤海化工及渤海银行预计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55.5亿元
快讯· 2025-05-21 16:22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 -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推动天津医药、渤海化工及渤海银行公告发行科技创新债券,预计发行规模55.5亿元 [1] - 天创投资、泰达科投2家股权投资机构已进入交易商协会注册通道 [1] - 5家发行人覆盖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三类政策支持主体 [1] 发行主体类型 - 发行主体包括天津医药、渤海化工及渤海银行,均为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企业 [1] - 天创投资、泰达科投为股权投资机构,正在注册过程中 [1] 政策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从项目摸排、宣传动员、政策争取上全方位开展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准备工作 [1] - 科技创新债券在天津市加速落地 [1]
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宏观政策不断加力--宏观经济信用观察季度报(2025年一季度)
联合资信· 2025-05-19 12:40
宏观经济 - 一季度GDP为31.8758万亿元,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1.2%[3][4]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占GDP比重61.2%[8][13] - 固定资产投资10.3174万亿元,同比增长4.2%;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9.9%,降幅收窄[16][1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71万亿元,同比增长4.6%;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0%[23][24] - 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28] 价格与就业 - CPI较上年同期降0.1%,PPI降2.3%,降幅收窄;3月末人民币汇率指数贬值2.4%,对美元升值0.14%[31][33][35] - 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3%,就业形势总体稳定[38] 财政收支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万亿元,同比降1.1%;支出7.3万亿元,同比增4.2%[40] - 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同比降11.0%,支出同比增11.1%[41] 宏观信用 - 3月末社融规模存量423.0万亿元,同比增长8.4%;一季度增量15.2万亿元,多增2.4万亿元[46] - 3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1%和3.6%,同比降0.35个百分点;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4%,同比降约0.6个百分点[52] 宏观政策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55][63] - 加力扩围“两新”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速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建设[56][58][59]
2025五道口金融论坛 | 专访田轩:“科创债”发行主体还可进一步拓宽至民营企业
北京商报· 2025-05-17 23:11
债券市场"科技板" - 人民银行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旨在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扩大融资渠道并降低融资成本 [2] - 债券市场总规模达183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具有资金筹集规模大、成本低、期限长的特点 [2] - 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由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支持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债,降低违约风险 [3] - 发行主体包括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可灵活选择发行方式和融资期限 [3] - 建议未来拓宽发行主体至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并出台实施细则加强监管 [3] 中长期资金入市与消费提振 - 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中长期资金,推动银行支持消费相关投资和贷款 [4] -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工具支持教育、医疗、文旅等服务业,带动就业和可支配收入增长 [5] - 央企国企类投资平台因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资金不够长期,需扩大投资容错率 [5] - 广州、深圳已出台政策允许国资背景创投基金单个项目最高100%容亏,激励创新 [5] 中央政府负债扩张 - 中国政府债务扩张仍有可持续性,负债率较低且国有资产规模相当于GDP的119% [6] - 适当提高中央政府负债率可带动市场、企业和居民投资需求,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 [7] - 传统债务评估方法忽略政府资产作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提升了国有资产规模与质量 [6] 中美关税与外贸应对 - 中美关税博弈从34%提高至125%,后通过联合声明大幅降低关税水平 [8] - 外贸企业需苦练内功降低成本,同时扩大与日韩、东南亚等市场的合作 [10] - 国内市场需统一制度壁垒,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并优化营商环境 [9] - 政府与市场关系应升级为"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新型服务型模式 [9]
平安银行北京分行助力首批科技创新债券成功发行 书写“科技金融”大文章
北京商报· 2025-05-16 16:32
京东方成立于1993年4月,是一家领先的物联网创新企业,为信息交互和人类健康提供智慧端口产品和 专业服务,形成了以半导体显示为核心,物联网创新、传感器及解决方案、MLED、智慧医工融合发展 的"1+4+N+生态链"业务架构,核心产品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2024年京东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利润同比增长108.97%,现金流充裕,抗风险能力强。本次募集资金聚焦"硬科技",支持高世代产线建 设与核心技术攻关,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在交易商协会的指导下,平安银行北京分行配合总行全程提供 专业服务,帮助京东方参与首批科技创新债发行,并依托交易商协会"绿色通道",显著提升发行效率。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平安银行 北京分行迅速响应,配合总行于5月13日牵头承销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 的25京东方集MTN002(科创债)项目顺利完成发行,该笔债券发行规模10亿元,期限10年,票面利率 2.23%,市场投资人踊跃参与,获得全场3.15倍超额认购。本笔项目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京东方在半导 体显示领域的技术升级,进一步巩固其全球龙头地位。 银行间 ...
政策力挺民营科技发展,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近1月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首位
搜狐财经· 2025-05-16 14:30
科创板市场表现 - 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000680)上涨0.25%,成分股热景生物(688068)上涨11.16%,正弦电气(688395)上涨10.17%,迈威生物(688062)上涨9.33%,中研股份(688716)上涨9.21%,纬德信息(688171)上涨7.98% [3] - 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上涨0.21%,最新价报0.93元,盘中换手3.44%,成交9476.71万元 [3] - 科创综指ETF华夏近1月日均成交1.77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政策支持与市场动态 -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提到债市"科创板"相关政策和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3] - 央行与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8号文),提出13条举措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沪深北三大交易所、交易商协会同步细化配套措施 [3] - 政策层对民营经济支持力度上升,近期会议表述反映高层对民营科技企业态度积极变化 [4] - 经济"高质量发展"框架更加坚定,政策层对"供给创造需求"发展路线的信心增强 [4] - 央行、证监会等部门推出多项政策,促进资源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集聚 [4] 科创综指ETF华夏表现 - 科创综指ETF华夏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反映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在计入分红收益后的整体表现 [4] - 科创综指ETF华夏近1月规模增长18.21亿元,份额增长19.44亿份,新增规模与份额均位居可比基金1/12 [4] - 科创综指ETF华夏场外联接基金包括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A(023719)和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C(02372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