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空天
icon
搜索文档
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科技赋能农险“双精准”
证券日报· 2025-05-27 12:43
农业保险数字化升级 - 农业保险是农业风险保障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工具 通过新质生产力赋能实现"精准承保 精准理赔"成为提升农险服务质效的重要方向 [1] - 公司聚焦构建数字化 标准化 精细化的服务体系 采用新质生产力赋能与机制协同双轮驱动 持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 [1] - 山东作为农业大省面临粮食作物种类多 种植结构复杂 自然灾害频发等挑战 对农业保险精细化管理和差异化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1] 科技赋能农险试点 - 公司在全省推进"双精准"试点工作 计划年内实现"百镇 千村 万户"建设目标 围绕小麦 玉米等主要作物应用遥感影像 AI识图 气象数据融合等技术 [1] - 试点工作推动"按图承保 按图理赔"全过程数据支撑与风险闭环管理 提升农险服务质效与响应能力 [1] - 在小麦成熟关键期 公司联合第三方科技公司通过e农险APP开展风险减量工作 包括田间巡检 长势监测 土壤墒情分析及自然灾害趋势预测 [2] 技术创新应用 - 公司在试点麦田采用高清图像设备 精密测量仪器 亚米级遥感影像和AI算法获取地块级承保数据 实现"户到田 田到图 图入库"的精确作业闭环 [2] - 打造"空天地一体化"承保理赔技术体系 融合高分辨率卫星数据 无人机航拍 气象数据 物联网感知终端等多源数据 通过AI算法与GIS技术实现高精度风险动态感知 [3] - 该技术体系实现作物生长周期全域监控与风险预警 推动农业保险服务从"灾后补偿"向"风险减量"战略转型 [3] 服务优化方向 - 公司将持续推进"双精准"工作提标扩面 加快实现投保理赔信息线上告知 公示与查询 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3] - 进一步细化风险识别与保障策略 推动保险服务更贴近农户需求 更精准匹配生产实际 [3]
5G-A筑基,千星织网:空天地海AI通感算网络如何重塑智慧地球
36氪· 2025-05-27 11:37
地基通感算网络 - 5G-A技术实现质的飞跃:下行峰值速率达10Gbps,时延降至毫秒级,定位精度提升至厘米级 [2] - 应用场景扩展:支撑扩展现实(XR)、裸眼3D、云游戏等消费级应用,并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远程医疗等领域展现变革潜力 [4] - 中国运营商加速布局:中国移动计划2025年完成40万基站智能化改造,覆盖超300个城市;中国联通聚焦物联网与工业互联网应用 [4] 智慧交通实践 - 蘑菇车联构建AI驱动的通感算网络:通过部署路侧智能单元(RSU)、高精度地图与云端AI大模型,实现全局感知与动态优化 [5] - 系统突破单车智能局限:通过5G-A网络实时传输数据,结合边缘计算与云端AI大模型MogoMind,实现盲区风险预判、路径优化及多车协同通行 [6] - 试点项目成效显著:通行效率提升30%以上,交通事故率大幅下降 [6][8] 天基通感算网络 - "三体计算星座"实现技术跨越:由之江实验室主导,计划构建千星规模基础设施,总算力达1000POPS,单星算力744TOPS,星间通信速率突破100Gbps [9][11] - 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搭载80亿参数天基模型,支持在轨数据处理与自主决策,灾害预警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 [11][12] - 应用场景扩展:服务于低轨通信、天文观测、应急救灾及自动驾驶领域,弥补地面信号覆盖盲区 [12][14] 未来展望 - 地基与天基网络互补协同:地基网络适合人口密集区实时交互,天基网络覆盖偏远地区与海洋空域,未来通过标准化接口实现无缝衔接 [15] - 技术挑战与产业机遇:需解决标准化、算力调度、安全性等问题,催生低功耗AI芯片、跨平台操作系统、分布式AI框架等研发热点 [17] - 智慧交通范式变革:天基定位数据与地基车路协同系统结合,消除自动驾驶感知盲区,云端AI大模型依赖天地算力协同训练 [18]
西湖区空天信息产业“起飞”
杭州日报· 2025-05-27 10:20
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 西湖区空天信息产业已集聚300余家企业,云栖小镇致力于打造浙江省首条百亿级产业链[2] - 商业航天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市场规模潜力超万亿元,成为新质生产力热门赛道[2] - 西湖区聚焦太空智算、卫星互联网等细分领域,去年产值超53亿元,初步构建卫星研发、制造、应用全产业链生态[2] 产业链场景探索与创新 - 国内首个商业卫星线下超市"东方红天选"落地云栖小镇,陈列200余种卫星产品,柔性太阳翼获多家公司订单[3] - "地卫二"研制"阿曼星"实现卫星技术出海,零重空间新建卫星体检中心降低检测成本40%[3] - 智元研究院推出全球首款三涵道穿戴式单人飞行器,应用于消防、救援等场景[3] - 成立"环云栖空天地海协同创新联合体",整合高校、科研单位、企业及投资机构资源[3] 科研支撑与产业生态 - 航天五院杭州中心等"大院大所"入驻云栖小镇,吸引杭州跃盛、华宇等企业落户,形成年配套200颗卫星的产能[4][5] - 已投用5.3万平方米航天产业基地,在建70亩新园区预计2026年投用,支撑核心科研与重点项目[5] - 云栖大会、空天信息大会等科技创新盛会持续强化产业链集聚效应[5] - 西湖区通过协同国家队、科研机构、民企和政府四方力量,推动产业从"跟跑"转向"领跑"[5]
毅达资本领投星辰光电Pre-A轮 助力开创卫星通信的“光时代”
证券时报网· 2025-05-26 19:17
公司融资与团队背景 - 毅达资本领投星辰光电Pre-A轮融资 资金将用于产品量产、技术迭代、团队建设和市场拓展 [1] - 星辰光电成立于2022年底 核心团队来自剑桥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 包含国家级重点项目首席技术专家及型号总师 [1] - 团队创新性提出基于激光波前调制全固态方案 实现稳定快速建链技术 自主研发宇航级空间光调制器 激光指向偏转精度优于1微弧度 [1] 行业需求与市场前景 - 低轨卫星互联网需求井喷 SpaceX星链、中国星网、千帆计划等全球星座加速落地 预计2030年全球在轨卫星超10万颗 [2] - 星间激光通信具备Tbps级带宽和纳秒级时延优势 星链V2.0卫星单星日传输量达40TB 远超传统微波通信 [2] - 中国星网计划未来5年将催生超50亿元激光载荷市场 6G空天地一体化战略驱动激光通信成为唯一满足全域覆盖的技术路径 [2] - 美国、欧盟、中国将星间激光通信列为国家战略 中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空天信息网络建设 [2] 技术挑战与竞争格局 - 卫星激光通信面临技术壁垒:光束对准需达1微弧度精度 需克服振动和热变形干扰 传统机械式方案建链失败率高 [3] - 关键器件国产化率不足30% 大规模星座部署需成本再降50%以上 SpaceX和OneWeb技术领先2-3年 全球尚未形成统一技术标准 [3] - 轨道资源争夺白热化 压缩后发者生存空间 [3] 公司技术优势与产品特性 - 星辰光电采用激光波前调制技术 同轴束散角自适应调控和波前精密偏转控制技术 建链时间短且抗扰动能力强 [4] - 实现星间网络全光交换中继 Tbps级全光交换模块支持纳秒级时延和长距离组网 误码率低且兼容多通信体制 技术为国内独家 [4] - 终端重量减轻50% 体积缩小70% 无需机械旋转部件 卫星载荷成本降低30% 高精度控制技术达<1微弧度精度 抗振动性能远超竞品 [4] 产品进展与战略意义 - 首台终端产品已完成地面三方验证测试 计划2025年下半年入轨验证 [5] - 毅达资本认为卫星激光通信市场进入黄金发展期 星辰光电技术有望成为全球通信领域新星 投资契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5]
每周主题、产业趋势交易复盘和展望:关税风波再起,关注自主科技-20250525
东吴证券· 2025-05-25 15:49
本周市场回顾 - 本周全A日均量能1.17万亿,较前一交易周缩量约929亿[8] - 大盘价值跑出超额,北证50、中证2000回调较大,如北证50周涨跌幅为 -3.68% [12] - 以滚动30个交易日相对收益看,小盘股和成长股相对优势回升至正数区间[13][16] - 本周社保持仓表现最佳,社保重仓指数周涨跌幅为0.59% [19][20] - 两融余额在1.81万亿左右震荡回落,周四 - 周五市场情绪降温[27] 产业趋势交易 - 本周强势方向包括黄金、创新药产业链、整车、宠物经济、固态电池、可控核聚变/核能等[40] 下周产业事件展望 - TMT、泛科技和非科技类均有重要事件,如5月30日尊界S800发布会、5月28日第39届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部长级会议[41][42][43] 产业趋势中期配置 - 围绕活跃内循环、科技自立自强与扩大开放三条逻辑进行行业配置[46] 风险提示 - 存在国内经济复苏节奏不及预期、海外降息及政策不确定性、地缘政治、行业基本面不确定性等风险[49]
关税风波再起,关注自主科技
东吴证券· 2025-05-25 15:20
本周市场回顾 - 全A日均量能1.17万亿,较前一周缩量约929亿[8] - 大盘价值跑出超额,北证50、中证2000回调较大,如北证50周涨跌幅为 -3.68% [12] - 社保持仓表现最佳,社保重仓指数周涨跌幅为0.59% [19][20] - 两融余额在1.81万亿左右震荡回落,周四 - 周五市场情绪降温[27] 产业趋势交易 - 本周强势方向包括黄金、创新药产业链、整车等,如恒瑞港股上市首日收涨25% [40] 下周产业事件展望 - TMT类、泛科技类和非科技类有相关活动,如5月30日尊界S800发布会[41][42] 产业趋势中期配置 - 围绕活跃内循环、科技自立自强与扩大开放三条逻辑进行行业配置[46] 风险提示 - 存在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海外政策不确定、地缘政治和行业基本面不确定等风险[49]
公众科学日“续集”:机器人集中展示 人工智能赋能空天科技
环球网资讯· 2025-05-24 21:57
自动化所机器人展示 - Q系列人形机器人Q5亮相并与嘉宾共同启动2025年北京科技周暨公众科学日 [1][3] - 科学展示区呈现18项科研成果包括Q系列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及通用灵巧机器人、仿生水下机器人、机器人空间智能等 [3] - 智能医疗技术展示包括微创植入式脑机接口、脑网络组图谱导航的神经调控机器人、光学分子影像手术导航系统 [3] - 互动体验区提供场景体感互动、智能读心、庙算·兵棋智能博弈平台、颈动脉超声扫查智能机器人及意念康复等项目 [3] - 紫东太初数字人展示多模态交互能力 科普讲座聚焦机器人前沿技术与AI艺术 [3][4] 空天院空天科技与人工智能 - 活动主题为"逐梦空天 智启新程" 展示空-天-地-文全链条布局成果 [5] - 科技展厅展出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平台、"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新舟60遥感大飞机样机、地面无人智巡平台等 [5] - 童庆禧院士作《漫谈遥感》科普报告 研究生团队解读空天科技前沿应用 [7] - 互动体验区展示空天灵眸-遥感解译大模型、智绘月图-行星遥感成果、灵犀动影-人体姿态估计毫米波雷达等 [7] - 科学DIY项目包括智能气象雷达探测、浮空气球智能控制、太阳能月球车和雷达模型 [7] 声学所声学科普活动 - 活动主题为"科学之'声'启迪未来" 设置所史馆参观、科技成果展示、科普讲座等环节 [8][9] - 展示中国自主研制的深海低噪声毛发阻尼阵、指向性扬声器、超声导盲仪等设备 [11] - 公众可体验半消声实验室、混响室特性及参与"纸炮大挑战"互动 [11] - 科普讲座聚焦社会热点声学现象 科幻影片放映《深海危机》 [11] - "一所四地"协同联动 南海、东海、北海研究站同步举办活动 [11]
为中国航天提供“亦庄方案”——专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局副局长马朝
上海证券报· 2025-05-24 03:32
北京亦庄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战略 - 北京亦庄已聚集160余家空天企业,商业火箭企业集聚度达到全国的75%,互联网卫星企业密度居首 [2] - 目标2030年前实现"千企联动、千星入轨、千亿营收",打造世界级商业航天创新地标 [2] - 聚焦三大核心任务:壮大产业集群、深化场景示范、建设空天街区 [2]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设立商业航天专项基金,近两年超60%市区级空天基金投向亦庄企业 [3] - 推出单次最高1000万元发射保险补贴,推动费率下降70% [3] - 建设14万平方米共性科研基地"火箭大街",20余家星箭企业达成入驻意向 [3] 产业链布局与技术创新 - 加速引进商业火箭、卫星制造、地面终端等龙头项目,培育鸿擎卫星等"隐形冠军" [3] - 目标形成千星级智能生产能力 [3] - 成立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创新中心、商业航天联盟,联合高校设立重点实验室 [3] - 企业共享试验设备使研发效率提升超30% [3] 应用场景拓展 - 推动空天信息与AI、大数据融合,在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领域打造示范场景 [4] - 开发天地融通解决方案,推动自动驾驶车辆"走出"封闭测试区 [4] - 联合中国移动构建低轨星座与6G网络协同体系 [4] 国际化布局与基础设施建设 - 设立"一带一路"商业航天合作专项,开拓海外发射服务、卫星运营市场 [4] - 按照世界一流航天港标准建设空天街区,增强科研生产交付承载能力 [4] - 打造地标建筑、标杆工厂,为新航天人提供宜业宜居环境 [4]
以高科技赋能环境监管,南浔经开区纵深推进大气治理
中国新闻网· 2025-05-23 14:05
通过高科技赋能环境监管,经开区正加速构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现代化环境治理体 系,为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塑水晶晶南浔注入强劲动能。 为深入贯彻市、区"科技赋能环境监管"战略部署,推进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提升,浙江省湖州市南浔经济 开发区(简称经开区)以"空天地一体化"智慧监管为核心路径,纵深推进大气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 化建设。近日,随着智能无人机机场系统的正式投用,经开区环境监管正式迈入"技术赋能、精准防 控、高效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新阶段,标志着"人防+技防"深度融合的监管模式迈向更高水平。 数据驱动效能提,技防范式开新局。智能无人机机场系统的落地应用,实现环境监管效能的跨越式提 升:监管效率较传统人工模式提升200%以上,监测覆盖面积扩大至3倍。依托"空天地"多源数据融合技 术,监管部门可实时掌控区域大气质量动态,将污染问题识别周期从"小时级"压缩至"分钟级",真正实 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高效监管闭环。 织密立体监测网,筑牢监管智慧基。经开区以"全覆盖、无盲区"为目标,协同新开集团创业测绘院在南 浔大桥及万亩大平台区域布局两台大疆智能无人机机场,实现对工 ...
描绘从西安到世界的“星”蓝图
西安日报· 2025-05-23 11:45
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 西安构建了"火箭轰鸣-卫星织网-数据赋能"的全产业链生态,涵盖液体火箭发动机、北斗导航等核心领域 [1] - 产业集群包括银河航天的柔性太阳翼卫星、中科西光的高光谱卫星等创新产品,应用于低空经济、应急救灾、跨境通信等场景 [1][6] - 陕西计划培育千亿级商业航天产业创新集群,目标打造20个标杆应用场景覆盖农业、应急、智慧城市等领域 [6] 卫星通信技术突破 - 星展测控的"动中通"技术解决了移动载体在极端环境下的卫星通信难题,累计获授权专利173项 [2] - 公司客舱机载卫星通信系统打破国外垄断,产品远销德国、荷兰、阿联酋等国家 [2] - FS100型应急无人机集成高通量卫星通信与光电吊舱,在2023年北京暴雨救援中实现72小时连续灾情画面传输 [2][4] 数字地球与遥感应用 - 星图空间的GEOVIS数字地球平台实现1秒内卫星影像处理、3分钟非法用地预警,拥有超2400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4][5] - "星图云"平台汇聚全球350余颗卫星数据,支撑气象、应急、能源等领域实时决策,被称作遥感界的"淘宝" [5] - "星图洛书"平台采用军事级AI模型,应急响应速度提升300%,形成覆盖城市全域的"数字地图" [5] 高光谱与柔性卫星技术 - 中科西光自主研发的"科技壹号"卫星突破50kg级高光谱成像极限,应用于海洋监测与智慧城市 [6] - 银河航天的柔性太阳翼卫星通过薄型折叠设计实现高效能源供给,推动卫星互联网建设 [6] - 中科西光将与法国共建甲烷排放卫星遥感监测实验室,拓展遥感数据在智慧城市等场景的应用 [7] 国际化布局与政策支持 - 星展测控的动中通设备登陆德国、阿联酋市场,机载通信系统成为国际航空领域的"中国名片" [7] - 西安商业航天企业从"制造高地"向"创新策源地"转型,技术迭代与政策加持推动生态聚合 [7] - 卫星通信研发与产业基地即将投产,深化"空天地一体化"布局以增强产业链竞争力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