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降准

搜索文档
宝城期货国债期货早报-20250529
宝城期货· 2025-05-29 21: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内国债期货上行与下行空间均有限,以震荡整理为主;中长期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政策利率有较强锚定作用,国债期货下行空间不足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品种观点参考—金融期货股指板块 - TL2509短期、中期均为震荡,日内震荡偏弱,观点为区间震荡,核心逻辑是短期继续降息可能性较低 [1] 主要品种价格行情驱动逻辑—金融期货股指板块 - 品种TL、T、TF、TS日内观点震荡偏弱,中期观点震荡,参考观点区间震荡 [4] - 核心逻辑是昨日国债期货窄幅震荡整理,外部风险因素暂缓,国内宏观经济指标边际走弱,降息降准政策效果待验证,短期继续降息可能性低,国债期货上行动能不足;中长期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政策利率有锚定作用,国债期货下行空间不足 [4]
5月22日ETF晚报丨多只传媒板块ETF上涨;ETF或将成为新一轮资金入市的承载工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7:22
指数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上证综指下跌0.22%收于3380.19点 深证成指下跌0.72%收于10219.62点 创业板指下跌0.96%收于2045.57点 [1][3] - 沪深300 中证800与中证A500走势相对抗跌 日涨跌幅分别为-0.06% -0.29%与-0.3% [3] - 近5个交易日恒生指数表现最佳 累计上涨0.39% 沪深300与中证A500同期涨幅均为0.17% [3] 行业板块 - 银行 传媒与家用电器板块当日涨幅居前 分别上涨1.0% 0.12%与0.04% [7] - 美容护理 社会服务与基础化工板块跌幅最大 分别下跌2.03% 1.8%与1.7% [7] - 近5日综合 汽车与医药生物板块累计涨幅领先 分别达4.11% 2.74%与2.03% [7] ETF市场动态 - 游戏类ETF表现突出 游戏ETF华泰柏瑞(516770)单日上涨2.21% 近5日累计涨幅达3.95% [1][10][12] - 银行ETF指数基金(516210)当日上涨1.02% 行业指数类ETF中银行主题产品占据涨幅前五席中的四席 [12] - 黄金主题商品型ETF持续走强 上海金ETF(159830)近5日累计涨幅达5.48% [12] - 标普500ETF(159612)成为跨境ETF涨幅榜首 单日上涨4.51% 成交额达42.88亿元 [12][15] 资金流向 - A500系列ETF成交活跃 A500ETF基金(512050)以26.67亿元成交额居股票型ETF首位 [13][14] - 债券型ETF中短融ETF(511360)成交73.37亿元 规模达436.63亿元 [15] - 黄金ETF(518880)成交54.4亿元 规模595.33亿元 领跑商品型ETF [15] 政策环境 - 央行5月降息降准措施有望通过改善流动性 修复企业盈利预期和提升估值三重路径提振股市 [1] - 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比例上限上调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 推动长周期考核机制完善 [2] - 中央汇金公司平准基金功能强化 互换便利 回购增持等工具持续发挥市场托底作用 [2]
摩根大通:当前中国仍有进一步降息降准的必要
快讯· 2025-05-22 11:13
中国经济三驾马车 - 出口贡献或有所减弱 消费和投资因政策支持而增强 [1] - 消费仍是中国经济的关键问题之一 提振消费仍需政策加码 [1] 政策调整方向 - 2025年以来政策调整进入下半场 [1] - 财政政策方面 中央财政仍有空间 通过扩张支持稳增长 [1] - 货币政策方面 当前仍有进一步降息降准的必要 [1] - 自2024年9月后 央行将稳定地产 资本市场作为金融稳定政策的优先内容 [1] 经济结构再平衡 - 扩大内需 扩大消费成为主要经济工作任务之首 [1]
降息!5月LPR年内首降10BP,六大行集体行动!
格隆汇APP· 2025-05-20 10:12
LPR下调 - 央行宣布一年期LPR下调10个基点至3.0%,五年期LPR下调10个基点至3.5% [1] - 这是2025年首次LPR下调,上一次调整在2024年10月,当时1年期和5年期LPR均下调25个基点 [3] - 2024年LPR共调整3次,1年期累计下降35BP,5年期累计下降60BP [3] 市场预期与政策背景 - 市场对本次LPR调整已有预期,央行此前多次表态将择机"降准降息" [5] -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5月7日宣布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预计带动LPR下行0.1个百分点 [5] - 央行将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5] 银行存款利率调整 - 六大行(工、农、中、建、交、邮储)及招行下调存款利率,活期存款从0.1%降至0.05%,降幅5BP [6] - 整存整取三个月至两年期降幅15BP,三年和五年期降幅25BP [6] - 零存整取一年、三年、五年期降幅均为15BP,七天通知存款利率从0.45%降至0.3% [6] 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 LPR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有利于稳定商业银行净息差,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6] - 5年期LPR下调将降低新增和存量房贷利率,以100万元30年期贷款为例,月供减少56元,累计减少2万元 [7] -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银行负债成本下调将为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创造空间 [7] 未来政策展望 - 市场普遍预计下半年央行将继续实施降息降准,年内LPR仍有下降可能 [8]
时隔7个月,5年期和1年期LPR均下调
观察者网· 2025-05-20 09:23
5月20日,5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正式正出炉:5年期以上LPR为3.5%,上月为3.6%;1年期 LPR为3.0%,上月为3.1%。此前,LPR已连续6个月"按兵不动"。 今年年初,央行就已在工作会议提出"择机降准降息",强调保持流动性充裕,支持经济稳增长。本月早 些时候,年内首次降息降准已全部落地。 5月8日,首次降息落地,政策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并同步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公积金贷款利率0.25 个百分点。 时隔一周,5月15日,首次降准落地。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 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下调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5月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预计将带动LPR同步下行 约0.1个百分点。同时,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也将相应下调存款利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此表示,降息充分体现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通过利率传导,实体经 济综合融资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巩固经济基本面。同时,LPR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有利于保持商业银 行净息差的稳定。 (观察者网综合新华社、中国基金报、智通财 ...
【100万房贷利息少2万】5月20日讯,2025年LPR首降来了。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本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其中,1年期LPR为3.00%,5年期以上LPR为3.50%,均下降10个基点。业内人士预计,下半年央行还会继续实施降息降准,今年年内LPR还有下降的可能。本次5年期以上LPR调整,能为借款人省下多少钱?以贷款100万、等额本息30年计算,贷款利率从3.60%降到3.50%,利息总额节省约2万元,月供减少约56元。
快讯· 2025-05-20 09:14
LPR下调对房贷的影响 - 2025年5月20日1年期LPR降至3 00%5年期以上LPR降至3 50%均下降10个基点[1] - 以贷款100万等额本息30年计算利率从3 60%降至3 50%利息总额节省约2万元月供减少约56元[1] 未来货币政策预期 - 业内人士预计下半年央行将继续实施降息降准年内LPR可能进一步下调[1]
降息降准提供充足流动性 二季度地方债有望放量发行
证券日报· 2025-05-20 00:29
货币政策调整 - 5月15日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1] - 5月8日央行开展1586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1.50%降至1.40% [1] - 2020年以来两次"双降"后地方债发行均迎来放量,此次政策有望推动二季度地方债放量发行 [2] 地方债发行情况 - 截至5月19日,今年地方债发行总量达3874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1961亿元显著增长 [1] - 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达1371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8558亿元大幅增长 [1] - 截至5月19日,各地新增专项债发行同比增长60% [1] - 预计二季度新增专项债供给将逐渐放量,发行规模较一季度有所提升 [1] 政策协同效应 - 降准降息为市场提供充足流动性,缓解地方债集中发行导致的流动性紧张 [2] - 政策降低金融机构认购成本,为地方债发行创造更充裕资金环境 [2] -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确保地方债顺利发行并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2] 财政政策规划 - 2024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 [2] - 计划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 [2] - 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约9600亿元,前4个月接近1.2万亿元 [3] - 超长期特别国债一季度已开始预拨使用 [3] 经济支撑作用 - 一季度财政资金集中投放,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明显扩大 [3] - 财政支出节奏加快,成为支撑内需修复的关键力量 [3] - 后续财政政策将围绕促消费、新基建、科技创新三大方向强化落地 [3]
宝城期货国债期货早报-20250516
宝城期货· 2025-05-16 10: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内国债期货上行与下行空间均有限,以震荡整理为主,后续需关注外部关税、美联储等风险因素及国内宏观经济指标表现情况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品种观点参考—金融期货股指板块 - TL2506短期、中期均为震荡,日内震荡偏弱,观点为区间震荡,核心逻辑是降息预期兑现,短期以震荡整理为主 [1] 主要品种价格行情驱动逻辑—金融期货股指板块 - 品种TL、T、TF、TS日内观点震荡偏弱,中期观点震荡,参考观点区间震荡,核心逻辑是央行降息降准落地后需等数据验证效果,短期内继续降息可能性低,驱动国债期货上行动能不足,但政策利率锚定作用使国债到期收益率上行空间受限,国债期货下行空间也有限 [4]
2025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4月信贷大幅少增,社融、M2增速加快,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将推动金融总量增速持续上行
东方金诚· 2025-05-15 11:23
4月金融数据情况 - 新增人民币贷款2800亿,同比少增4500亿,拖累月末贷款余额增速降至7.2%[1][4] - 新增社融1.16万亿,同比多增1.22万亿,带动月末社融存量增速加快至8.7%[7] - M2同比增长8.0%,增速较上月末高1.0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1.5%,增速较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1] 贷款少增原因 - 3月贷款季末冲量透支4月新增规模,1 - 4月置换债发行拉低企业中长期贷款规模,4月外部环境变化抑制贷款需求[4][5] - 企业贷款同比少增2500亿,居民贷款同比少增50亿,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435亿[5] 社融多增原因 - 去年同期新增社融是负值,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1.07万亿,表外票据融资同比少减1697亿,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多增633亿[7] M2、M1增速变化原因 - M2增速加快是因上年同期基数走低和社融增速加快,M2增速高于名义GDP增速显示对实体经济支持性强[8][9] - M1增速回落与企业贷款少增、关税战升温有关,显示宏观经济动能待提振[9][10] 未来展望 - 5月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增加银行贷款投放能力约1万亿,中美关税战降级但外需放缓,预计5月信贷、社融同比多增[3][12] - 下半年预计央行继续降息降准,全年新增信贷、社融有望同比多增[3][13]
居民买房投资更趋理性!4月金融统计数据透露哪些信息
北京商报· 2025-05-14 21:47
金融统计数据概览 - 截至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5.7万亿元,同比增长7.2%,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0%,增速比上月末高1.0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24万亿元,同比增长8.7% [1] - 4月新增贷款有所回落,主要受隐债置换、季末透支及关税战骤然升级等影响,但同期新增社融大幅度同比多增,M2增速较上月末显著上升 [1] - 两个主要金融总量增速加快表明当前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增强,预计下半年央行会继续实施降息降准 [1][12] 信贷结构分析 - 前4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06万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增加5184亿元(短期贷款减少241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601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9.27万亿元(短期贷款增加3.0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83万亿元) [3] - 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00亿元,环比季节性少增3.36万亿元,同比少增4500亿元,企业贷款同比少增2500亿元,居民贷款同比少增50亿元 [3] -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企业贷款占比由2020年末的63%升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68%,居民贷款占比由37%降至32%,小微企业占全部企业贷款比重由31%升至38% [4][5] 货币供应情况 - 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5.17万亿元,同比增长8%,狭义货币(M1)余额109.14万亿元,同比增长1.5%,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14万亿元,同比增长12% [7] - 前4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2.5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7.8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103亿元,4月存款减少约8700亿元,同比少减大约3万亿元 [7] - 在去年低基数效应作用下,2025年4月M2增速出现提升,金融总量数据增长更稳更实 [8] 社会融资规模 - 2025年前4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6.3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3.61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85万亿元 [9] - 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6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政府债券发行加快是社融规模增长最主要的拉动因素 [10] - 1-4月政府债券净融资超过5万亿元,同比多约3.6万亿元,4月净融资约9700亿元,同比多约1.1万亿元 [10] 经济政策展望 - 金融总量数据持续较好,体现出央行逆周期调节和金融稳经济的效果,财政政策力度加大、节奏前移与货币政策形成更强合力 [11] - 5月国内一揽子稳增长政策出台、中美经贸谈判取得重大进展,后续金融总量有望保持合理增长 [12] - 预计下半年央行会继续实施降息降准,可能恢复公开市场国债净买入,全年新增信贷、新增社融都有望恢复一定规模的同比多增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