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 for Science
icon
搜索文档
复旦阿里强强联手,人工智能教育开启新篇章!
搜狐财经· 2025-06-04 20:18
阿里云与复旦大学AI教育合作 - 阿里云与复旦大学签署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合作协议,全面支持"AI大课2.0"项目,涵盖算力资源、实验工具及课程共同开发[1] - 合作基于双方2023年全面战略协议基础,此前已共同打造CFFF智算平台,服务5200名师生并支撑550余项课题研究[3] - 复旦大学2024年启动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包含110余门课程的AI-BEST体系,阿里云通过"云工开物"计划提供算力支持[3] 合作成果与进展 - CFFF智算平台已推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百余项科研成果落地,并产出多篇CNS级别论文[3] - 2025年双方启动大模型认证合作,首批复旦学生通过阿里云ACA认证培训,覆盖文科院系如中文系、新闻学院等[7] 未来合作方向 - 阿里云将持续提供算力资源与开源模型支持,通过课程共建、人才认证、赛事活动等途径完善复旦AI教育体系[10] - 合作目标为构建全新AI教育教学范式,延伸AI在人才教育中的触角[3][10]
北京设立23家人工智能领域重点实验室,多项成果涌现
新京报· 2025-06-04 14:26
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2024年底北京市科委设立23家人工智能领域重点实验室 聚焦前沿算法、具身智能、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等方向 [1] - 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3458 7亿元 同比增长28 8% 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1] - 全市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突破2400家 同比增长9% 约占全国一半 其中独角兽企业36家 占全国半数以上 [1] - 全市已备案上线大模型132款 位居全国首位 社会融资规模约440亿元 占全国四成以上 [1] AI4S科研创新平台 - 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与深势科技联合推出Science Navigator科研知识库与AI学术搜索平台 覆盖全球1 6亿篇文献 [2][3] - 平台可将科研人员平均文献搜索时间缩短90%以上 专业领域复杂问题问答准确度达95%以上 [3] - 平台具备多模态科学元素搜索能力 可识别分析化学分子式、图表和实验数据等科研数据 [3] - 采用"回答即入口"设计 直接提供文献可点击入口 规避大模型幻觉风险并简化验证环节 [3] 智能实验室操作系统 - 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发布Uni-Lab-OS智能实验室操作系统 实现机械臂与AGV高精度协同操作 [4] - 系统可动态调整实验方案 自动产出和分析实验数据 解决传统实验室手工操作低效、设备孤立及数据分散问题 [4] - 该系统打通AI for Science基础设施 实现数据、知识、模型与仪器的链接 [4] 具身智能领域布局 - 北京市科委系统布局5家具身智能领域重点实验室 依托中科院、清华、北航等机构 [4][5] -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与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建具身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取得多项机器人领域成果 [5] - 实验室研制人形机器人、深海机器人等 具备实时精准感知、动态避障、多任务协同等能力 [5] - 通研院发布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2 0版本 在语言、认知、动作等方面实现核心能力升级 [6] 模式识别与机器人技术 - 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重点实验室攻克具身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基础科学问题 [6] - 实验室在多源融合感知、身份识别、自主决策与控制等方向取得系列成果 [6]
朝闻国盛:论中期分红对股息率的影响
国盛证券· 2025-06-04 08:39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涵盖多个行业研报,涉及策略、海外市场、金融工程、固定收益、化工、房地产等领域,分析中期分红对股息率影响、海外市场配置、出口关税对行业冲击、新材料研发应用等内容,并给出各行业投资建议 [1][3][5][6][12][18][19] 各研报总结 策略类 《论中期分红对股息率的影响》 - 中期分红主要平滑而非增厚股息,但统计方式会造成股息率扰动,需构建横向可比指标 [3] - 题材交易可逐步提升风偏 [3] - A股因特朗普关税反复波动,风偏回落、情绪震荡;全球多数权益上涨,日韩领涨;原油黄金价格下跌,中美利差扩张;5月制造业PMI回升,法院对特朗普关税裁定反复 [3] 《6月策略观点与金股推荐》 - 6月题材交易可提升风偏,关注龙头消费、能源、AI for Science、互联网及硬件、新势力、零部件企业 [5] - 6月金股组合包括银龙股份、寒武纪 - U等 [6] 《6月市场观点:关注出口数据反映的关税影响》 - 4月出口数据显示,对美出口普遍降速,不同行业受关税冲击及量价变化不同,家电、有色等行业营收冲击压力大 [6][7] - 5月海外多空交织,A股冲高震荡,价值风格占优,环保等行业领涨,电子等行业跌幅多 [8] - 6月震荡延续、中枢下移、波动可控,配置建议以稳求胜,增配低波红利资产 [8] 海外市场类 《海外市场 - 扰动收敛,港股再启程——2025年6月海外金股推荐》 - 当前有海外市场配置建议,但文档未详细说明 [3] 金融工程类 《六月配置建议:超配A股价值风格》 - A股是高赔率 - 中等胜率品种,赔率较高但胜率中低;债券是低赔率 - 高胜率品种,有估值风险但胜率高;美股是低赔率 - 中高胜率品种,回撤风险高,关注6月中旬会议信号 [9][10] 固定收益类 《出口运价回升——基本面高频数据跟踪》 - 本期国盛基本面高频指数为125.9点,同比增幅回升,利率债多空信号为多头 [11] 化工类 《AI for Science重磅突破:超级隔热材料问世》 - AI研发的超级隔热材料由志特新材与中科大合作产业化,性能优、成本低、壁垒高,可替代气凝胶和隔热涂料 [12] - 该材料在建筑隔热和电池防爆领域有千亿级市场前景,已在电池防爆领域规模化应用 [13][15] - 建议关注志特新材 [16] 《硝化棉:怎么看,机会在哪里?》 - 硝化棉供给连续收缩且近期有事故,下游成本不敏感,价格弹性可期,难形成有效库存 [19] - 我国供给格局有望向央企集中,建议关注北化股份 [20][23] 房地产类 《2025W22:本周新房成交同比 - 11.9%,二手房同比 + 8.9%》 - 本周新房成交同比 - 11.9%,二手房同比 + 8.9% [18] -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建议关注绿城中国、滨江集团等相关股票 [18] 行业表现 - 行业表现前五名(1月、3月、1年)分别为银行(8.3%、10.6%、24.8%)、医药生物(7.2%、6.6%、8.7%)、纺织服饰(6.2%、7.4%、8.6%)、美容护理(6.1%、15.3%、11.1%)、国防军工(4.9%、6.3%、18.1%) [2] - 行业表现后五名(1月、3月、1年)分别为电子( - 5.1%、 - 10.5%、27.3%)、钢铁( - 3.9%、 - 6.3%、3.1%)、计算机( - 3.9%、 - 10.6%、33.8%)、机械设备( - 2.4%、 - 4.7%、20.9%)、房地产( - 1.8%、 - 7.5%、 - 0.5%) [2]
2025年6月海外金股推荐:扰动收敛,港股再启程
国盛证券· 2025-06-03 16:58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聚焦2025年6月海外市场,分析近期重点事件与行情,推荐海外金股组合,涵盖消费、能源、科技等多领域公司,认为各公司在业务增长、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具潜力,建议关注并投资 [1][4]。 各部分总结 近期重点事件 - 中美关税政策扰动告一段落,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一揽子关税政策非法,特朗普政府已上诉 [1][8] - 6月中上旬CVPR将召开,这是全球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学术会议 [1][8] - 特斯拉6月计划推出全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初期投放约10辆车试运行,顺利则扩至数千辆 [2][9] - 2025陆家嘴论坛6月召开,主题为“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 [2][9] - 中汽协、工信部发声反对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 [2][9] - 苹果、华为6月将举办开发者大会 [3][10] 市场情况 - 港股5月整体上涨,恒生指数涨幅5.3%,恒生科技指数涨幅1.6%,2025年以来分别累计上涨16.1%、15.7%;美股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也上涨 [11] - 港股通5月南下资金净流入456亿港元,近30个交易日资金从4月净流入2298亿港元减为净流入697亿港元 [12] - 5月资本货物、医药、耐用消费品与服装等行业领涨,半导体与生产设备等行业领跌 [16] - 5月恒生综指PE(TTM)提升,港股地产建筑业、金融、必需性消费等板块估值上涨,资讯科技板块估值小幅下降 [17] 当前配置建议 - 关注龙头消费企业,如泡泡玛特 [5][21] - 关注成长性可期的能源企业,如中国秦发 [5][21] - 关注AI for Science领袖企业,如晶泰控股 [5][21] - 关注受益于AI发展的互联网及硬件企业,如小米集团 [5][21] - 关注产品周期强势、受益于智驾趋势的新势力,如理想汽车、零跑汽车、小鹏汽车 [5][21] - 关注估值调整、盈利性强的零部件企业,如丘钛、瑞声科技、舜宇光学 [5][21] 2025年6月海外金股组合 - **泡泡玛特**:2025Q1营收同比增165%-170%,境内线下、线上渠道收入分别同比增85%-90%、140%-145%,境外亚太、美洲、欧洲收入高增长;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238.00/308.00/361.00亿元,归母净利润55.38/71.72/85.9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22][23][24] - **中国秦发**:2024年营收26亿,净利润5.0亿,财务成本下降,资产负债率降至59.6%;印尼煤矿初现经营,后续热值有望提升;下调业绩预期,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5.6/10.4/15.4亿元 [27][30][32] - **晶泰控股**:AI for Science范式革命引领者,全球前20大药企中16家为客户;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4.22/6.84/9.54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3][34][35] - **小米集团 - W**:2025Q1收入和利润创新高,手机国内份额重回第一,IoT高端化和国际化,汽车YU7亮相,发布自研芯片;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4867/6345/7648亿元,重申“买入”评级 [37][38][39] - **理想汽车 - W**:2025Q1毛利率超预期,预计Q2交付12.3 - 12.8万辆;首款纯电SUV i8 7月发布,VLA模型7月推出;预计2025 - 2027年销量58/75/87万辆,维持“买入”评级 [41][42][44] - **零跑汽车**:2025Q1毛利率超预期,预计全年销量50 - 60万、毛利率10% - 12%、净利润盈亏平衡;预计2025 - 2027年销量55/75/87万辆,总收入600/846/99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46][47][49] - **小鹏汽车 - W**:25Q1销量增长,净亏损收窄,预计Q2销量10.2 - 10.8万辆;多款新车型将上市,海外表现亮眼;预计2025 - 27年销量47/75/103万辆,总收入832/1465/207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2][53][57] - **丘钛科技**:2024年收入增长,手机摄像头模组升级,车载及IoT起量;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184/207/237亿元,上调目标价至10.79港元,给予“买入”评级 [59][60][61] - **瑞声科技**:2024年收入增长,手机光学推进高端化,车载产品协同,开拓机器人及眼镜新场景;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312/354/395亿元,上调目标价至70港元,重申“买入”评级 [62][63][64] - **舜宇光学科技**:2024年收入增长,手机光学升级需求确定,多场景布局;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440/494/559亿元,上调目标价至105港元,重申“买入”评级 [65][66][67]
被高薪吸引却遭愚弄!科学家怒曝AI科研黑幕:多为个人“捞金”,DeepMind百万成果是“垃圾”
AI前线· 2025-06-02 11:05
本播客由扣子空间(coze.cn)一键生成 作者丨 Nick McGreivy 译者丨明知山、华卫 策划丨华卫 编者按:近日,一位专注于物理领域的科学家 Nick McGreivy 分享了其应用 AI 来做研究的真实经 历,主题是"我被 AI for Science 的炒作所愚弄"。McGreivy 的研究涵盖机器学习、科学计算、等离子 体物理学、核聚变能和核政策等领域,并在 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ICLR 等多个知名期刊上发 表过成果论文。 曾经,他对 AI 可以加速物理学研究持乐观态度。但是,当他尝试将 AI 技术应用于实际物理问题时, 结果令人失望。McGreivy 表示,自己对 AI 即将"加速"甚至"革新"科学的观点产生了怀疑。而在其深入 调研后又发现,"即使 AI 在科学中取得了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这也不一定意味着 AI 对科学做出 了什么实质性的贡献,更多只是反映出 AI 在未来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的潜力......" 2018 年,当我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等离子体物理博士二年级时,我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将我 的研究重点转向机器学习。当时我还没有一个具体的科研 ...
AI写的论文首次被顶会ACL录用,评分位列投稿前8.2%
第一财经· 2025-05-30 00:17
AI科研突破 - Intology公司开发的AI科学家Zochi的论文被自然语言处理顶会ACL主会议录用,成为首个独立通过A*级别科学会议同行评审的AI [1][4] - ACL主会议平均录用率低于20%,Zochi论文评审最终评分4分,在所有投稿论文中排名前8.2% [4] - Zochi此前研究成果已被ICLR 2025研讨会接收,但主会要求更高,标志着AI达到博士级科研水平 [4] 技术细节 - Zochi论文主题为《Tempest: Automatic Multi-Turn Jailbreaking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with Tree Search》,利用树搜索技术突破大模型安全防线 [5] - Tempest框架通过多轮对话逐步瓦解模型安全防线,在GPT-3.5-turbo上成功率100%,GPT-4上成功率97% [8] - 除论文格式调整与绘图外,内容全程无人工参与,AI独立完成从提出假设到实验的全流程 [8] 公司背景 - Intology成立于2025年初,定位为研究智能科学的实验室,联创为连续创业者Ron Arel和前Meta研究员Andy Zhou [4] - 另一家由Transformer作者Llion Jones创立的Sakana AI也推出AI科研系统,论文被ICLR 2025研讨会接收 [9] 行业影响 - AI for Science(AI4Science)是AI行业最前沿的落地领域之一,可提高科学家效率、准确性和创造力 [9] - AI驱动研究引发学术伦理争议,Intology主张AI系统应在致谢中列出而非作为作者,人类研究者负责验证和伦理规范 [10]
多次提到科学仪器,《科学智能白皮书2025》发布
仪器信息网· 2025-05-28 14:52
科学智能与科学仪器的深度融合 - 科学智能(AI4S)正在重塑科学仪器的功能与应用场景,将传统仪器从"数据采集工具"升级为"智能科研伙伴"[5] - AI驱动的实验自动化:核聚变研究中AI控制的等离子体约束系统使反应堆稳定性提升30%,数据采集效率提高50%[5] - 药物研发领域自动化实验室结合AI算法可在48小时内完成上千次化合物筛选,速度是传统方法的10倍[6] - 高精度模拟与预测:华为"盘古"气象模型将台风路径预测误差缩小至80公里以内[7] - AI模拟电子显微镜成像过程可提前预测新材料结构,减少实验次数[8] - 智能诊断与维护:质谱仪内置AI系统使维护成本降低40%,操作失误率下降60%[10] 科学仪器智能化趋势 - 人机交互革命:90%的新型仪器将配备智能界面,如支持手势调节转速的离心机[11] - AR辅助操作:通过Hololens 3映射实验室环境实时指导复杂仪器操作[12] - 数据管理一体化:仪器可直接生成可视化报告,如基因测序仪自动标注突变位点[13] - 跨平台协同:支持与云平台无缝对接实现多设备数据共享[14] - 可持续设计:60%的仪器将采用生物基树脂或再生金属[15] - 节能技术:某品牌PCR仪通过电致变色玻璃优化能耗[16] 全球竞争格局与中国突破 - 中国优势领域:AI气象模型和遥感仪器研发领先,工程科学领域在线检测仪器国产化率突破60%[17][18] - 技术短板:分析仪器进口率超80%,核心部件如激光器、高精度传感器仍依赖进口[19][20] - 政策支持:2024年国家重大仪器专项资助8.37亿元,部分企业实现技术突破如冷场发射扫描电镜分辨率达0.8nm[21][22] 未来发展方向 - 智能化升级:AI将深度嵌入仪器控制、数据分析全流程[23] - 极端环境适应:开发适用于深海、太空的特种仪器[24] - 开放生态构建:通过全球实验室循环联盟共享材料数据库[25]
晶泰控股(02228.HK):AI for Science 全球领袖,万亿赛道启航
国盛证券· 2025-05-27 08: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晶泰控股(02228.HK),给予“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晶泰控股是AI for Science范式革命引领者,基于“AI+机器人”重塑化学研发范式,在医药和AI新材料领域有发展潜力,受益于行业渗透率提升,未来盈利可期 [1][3] - AI4Science远期是万亿市场,中国具备培育巨头的土壤,晶泰科技有望凭借技术、数据和客户优势实现收入高增速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晶泰控股:AI4Science范式革命引领者 - 晶泰由三位华人MIT物理学博士后于2015年创立,是化学研发范式革命全球引领者,与辉瑞等合作成果显著,2024年进入AI新材料领域,2025年向总书记汇报技术发展 [13] - 公司用“AI+机器人”打造“高通量实验-高质量数据-高智能模型”飞轮,机器人实验室积累数据用于训练AI模型,应用于多个研发环节 [15] - 公司积累超200个AI垂类模型,自动化实验室数据收集能力提升40倍,覆盖超80%常见药化反应类型,月积累超20万条化学合成过程数据 [18] - 公司三位创始人背景优秀,员工中科学家与技术专家超500人,三位创始人股权集中度高,结构稳定,腾讯是第一大外部股东 [20][21][22] - 公司获全球顶级资本青睐,上市前是一级市场明星项目,上市后引入战略投资者,当下账上现金资产超60亿港元 [25][27][28] - 公司药物发现和自动化两大业务并举,收入高速增长,2024年营收2.66亿元,同比增长52.75% [28] AI4Science远期万亿市场,我国具备培育巨头的土壤 AI for Science:一场化学研发的范式革命 - AI4Science是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被列为AI三大关键方向,可提升研发效率,赋能化学研发,医药和材料是两大主战场 [31][32] - AI4Science有定制AI模型、输出机器人自动化工作站、自研管线三种商业模式 [34][38] 空间测算:AI4Science拥抱万亿蓝海 - AI4Science未来有望成长为千亿美金市场,测算覆盖下游市场规模近11万亿美元,在AI渗透率2.5%时规模约149亿美元,25%时突破1400亿美元 [35][36] - AI渗透率提升是趋势,医药行业AI渗透率将从2020年的0.7%升至2030年的41.3%,制药行业AI应用空间待拓展 [41] 我国拥有诞生AI4Science巨头全球最好的土壤 - 全球材料科学下游化工业聚集在中国,中国材料科学科研实力崛起,2023年科研产出指数全球份额占比超50% [42] -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国家,产业高度集中利于AI4Science企业快速积累数据、融合产业和形成示范效应 [44][46] - 海外聚焦AI4Science的厂商有Isomorphic Labs等,国内晶泰科技等一批平台型企业崛起 [44][45] AI制药:小分子业务高速增长,大分子业务扬帆起航 AI4Science在小分子领域正持续渗透,在大分子领域前景广阔 - 药物研发从“试错时代”向“算法驱动”变革,AlphaFold3提升药物开发能力 [47] - AI在小分子药物发现各环节应用广泛,晶泰科技缩短Paxlovid研发时间,加速上市6个月 [50] - AI4Science在医药大分子领域潜力大,可用于基因药物研发,当前有RF diffusion、ESM3、AlphaFold3三大前沿模型吸引大药企订单 [52][54][60][61] - AI+合成生物学开启万物合成新范式,可加速对生物系统的了解与应用 [61] 晶泰打通临床前全流程,涵盖小分子、大分子 - 晶泰是国际领先的AI制药服务商,承接下游客户订单,研发能力圈涵盖多模态 [64] - 公司是人工智能与量子物理计算集大成者,AI制药计算平台包括基于人工智能和量子物理计算的模型 [65] - 公司具备顶级分子力学计算平台,核心分子动力学模型平台包括XFF、XFEP、XPose,为研发提供高效准确平台 [66] - 公司与全球顶级药企全方位合作,如与礼来、强生、优时比等合作进展顺利 [68][70] - ID4Inno小分子药物发现平台依托200余个垂类模型,具备强大研发及定制化能力,由ID4Idea和ID4Gibbs两大核心子平台结合实现功能 [72][75] 人工智能自主实验平台:AI×机器人,打造数据飞轮 - 晶泰是Self - Driving Labs先驱,以高质量数据驱动,机器人自动化已斩获院校、国内外产业客户订单 [10] 进军AI4Material,万亿赛道启航 - 新材料是AI4Science的星辰大海,晶泰进军AI新材料,万亿赛道启航 [10] 盈利预测与估值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2/6.84/9.54亿元,对应PS分别为39.99/24.67/17.69倍 [3]
近年6月有哪些交易线索?
国盛证券· 2025-05-27 08:30
核心观点 报告涵盖多个行业研报及研究视点,涉及策略、固定收益、化工、医药、计算机、海外等领域,分析各行业公司现状、前景并给出投资建议,如看好晶泰控股、小鹏汽车等公司成长,关注自动驾驶产业链相关企业[1][3][4][9][10][11][12][13]。 重磅研报 策略 - 近年6月交易线索专题研究,观点为题材交易可逐步提升风偏;本周A股冲高回落,全球权益多数下跌,黄金价格回升、美元指数下跌,4月国内经济数据回落且特朗普再掀关税风波[3]。 固定收益 - 本期国盛基本面高频指数为125.8点,当周同比增加4.9点,同比增幅回升;利率债多空信号为多头,信号因子为6.3% [3]。 化工&医药&计算机&海外 - 晶泰控股是AI for Science范式革命引领者,由三位MIT华人物理学家于2015年创立,获辉瑞盲测大赛冠军,新冠期间助辉瑞提前6个月上市新冠药,全球前20大药企16家是其客户[4]。 - 核心优势在于算法积累超200个AI垂类模型,数据方面机器人实验室形成高质量、高通量数据,有超200个自动化工作站,数据收集能力提升40倍,覆盖超80%常见药化反应类型,每月积累超20万条化学合成过程数据[4]。 - 公司有超500名科学家与技术专家,获腾讯等机构投资,账上现金资产达60亿港元;医药领域受益于AI制药渗透率提升,AI新材料是新方向,已与头部材料企业合作[5]。 - AI4Science远期有望成千亿美金市场,中国具备培育巨头土壤;晶泰科技受益于行业渗透率提升,AI大分子制药和新材料业务将驱动收入高增速,未来盈利可期;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2/6.84/9.54亿元,对应PS分别为39.99/24.67/17.6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6][7]。 研究视点 计算机 - 鸿蒙智行多款车型更新,2025年销量挑战百万辆目标;比亚迪智驾系统全面下沉提升渗透率;小鹏汽车主力车型销售火爆、财报良好;理想汽车车型焕新加码智能驾驶;建议关注华为智车、特斯拉产业链、国内自动驾驶产业链相关企业[9][10][11][12]。 海外 - 小鹏汽车25Q1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净亏损大幅收窄;预计2025 - 27年销量约47/75/103万辆,总收入达832/1465/2072亿元、non - GAAP净利润率为 - 0.9%/1.9%/5.7%;拆分业务预测,给予大众合作业务212亿港元估值、主业1788亿港元估值,合计2000亿港元,维持“买入”评级[10][11][13]。 医药生物 - 一品红受让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部分股权,创新药AR882临床试验有序推进,2024年8月获FDA快速通道资格,2025年3月多项试验完成首例或全部患者入组;高尿酸血症及痛风领域市场潜力大,交易完成后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14]。 行业表现 前五名 - 轻工制造1月涨幅7.3%、3月涨幅1.5%、1年涨幅1.9%;美容护理1月涨幅6.3%、3月涨幅13.5%、1年涨幅4.0%;国防军工1月涨幅6.1%、3月涨幅0.4%、1年涨幅17.8%;汽车1月涨幅6.1%、3月涨幅 - 2.9%、1年涨幅31.2%;环保1月涨幅5.7%、3月涨幅1.3%、1年涨幅13.4% [1]。 后五名 - 钢铁1月涨幅 - 0.8%、3月涨幅 - 5.4%、1年涨幅1.8%;社会服务1月涨幅 - 0.7%、3月涨幅 - 3.3%、1年涨幅8.2%;房地产1月涨幅 - 0.5%、3月涨幅 - 8.3%、1年涨幅 - 7.0%;食品饮料1月涨幅0.3%、3月涨幅4.5%、1年涨幅 - 7.5%;电子1月涨幅0.3%、3月涨幅 - 15.3%、1年涨幅31.3% [1]。
晶泰控股(02228):AIforScience全球领袖,万亿赛道启航
国盛证券· 2025-05-26 19: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晶泰控股,给予“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晶泰控股是AI for Science范式革命引领者,具备算法和数据优势,在医药和AI新材料领域有发展潜力,AI4S渗透率提升、大分子和新材料业务将驱动收入高增速,未来盈利可期 [1][3] - AI4Science远期有望成长为千亿美金市场,中国具备培育巨头的土壤,产业集中利于数据积累、产业融合和示范效应扩散 [2][42] - AI在小分子药物研发能提升效率,在大分子药物领域潜力大,晶泰打通临床前全流程,涵盖小分子、大分子业务,与顶级药企合作锁定成长空间 [47][6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晶泰控股:AI4Science范式革命引领者 - 晶泰由三位华人MIT物理学家于2015年创立,是化学研发范式革命引领者,获辉瑞盲测大赛冠军,助辉瑞新冠药提前上市,2024年进入AI新材料领域 [13] - 公司用AI+机器人打造“高通量实验-高质量数据-高智能模型”飞轮,积累超200个AI垂类模型,自动化实验室提升数据收集能力40倍 [15][18] - 三位创始人股权集中度高,腾讯是第一大外部股东,公司获全球顶级资本青睐,2021年底D轮融资估值达20亿美元 [21][25] - 公司药物发现、自动化两大业务并举,收入高速增长,2024年营收2.66亿元,同比增长52.75% [28] AI4Science远期万亿市场,我国具备培育巨头的土壤 AI for Science:一场化学研发的范式革命 - AI4Science是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被列为AI三大关键方向,能提升研发效率,赋能化学研发 [31] - 医药和材料是AI4Science主战场,其有读、算、做能力圈,对应三种商业模式 [32][34] 空间测算:AI4Science拥抱万亿蓝海 - AI4Science未来有望成长为千亿美金市场,测算覆盖下游市场规模近11万亿美元,渗透率达25%时年产值突破1400亿美元 [35][36] - AI渗透率提升是趋势,医药行业AI渗透率将由2020年的0.7%升至2030年的41.3% [41] 我国拥有诞生AI4Science巨头全球最好的土壤 - 中国化学品产值占全球45%,材料科学科研实力崛起,AI4S企业有望快速积累数据、融合产业、形成示范效应 [42][46] - 海外聚焦AI4Science的厂商有Isomorphic Labs等,国内晶泰科技等平台型企业崛起 [44] AI制药:小分子业务高速增长,大分子业务扬帆起航 AI4Science在小分子领域正持续渗透,在大分子领域前景广阔 - 药物研发从“试错时代”到“算法驱动”,AlphaFold3提升药物开发能力 [47] - AI在小分子药物发现各环节应用广泛,晶泰科技缩短Paxlovid研发时间 [50] - AI在大分子药物领域潜力大,有RF diffusion、ESM3、AlphaFold3等前沿模型,吸引大药企订单 [54][60] - AI+合成生物学开启万物合成新范式 [61] 晶泰打通临床前全流程,涵盖小分子、大分子 - 晶泰是国际领先的AI制药服务商,承接下游客户订单,研发能力圈涵盖多模态 [64] - 公司AI制药计算平台结合AI与量子物理计算,有基于AI和量子物理计算的模型 [65] - 公司具备顶级分子力学计算平台,核心模型为新材料及药物化学空间提供开发平台 [66] - 公司与全球顶级药企全方位合作,如与礼来、强生、优时比等有合作项目 [68][70] - ID4Inno小分子药物发现平台依托垂类模型,具备研发及定制化能力,两大核心子平台结合实现药物发现功能 [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