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
搜索文档
商业地产迎来"好商办"时代,品牌建设成竞争关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20:0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日前,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第七届中国商业地产品牌价 值论坛在首钢园三高炉举办。 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唐永宏在致辞中指出,商业地产作为连接商业活动与城市空 间的关键载体,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城市的经济活力、消费能力和功能完善程度,从大型购物中心、高 端写字楼到特色商业街区、产业园区配套商业,不同形态的商业地产项目在满足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的 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经营和办公空间,成为推动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唐永宏同时披露,目前北京全市写字楼总面积已经接近2300万平方米,其中甲级写字楼面积达到1288万 平方米,同时北京市拥有各类产业园区共640余个,总建筑面积达到5400万平方米。 全联房地产商会党委常务副书记、秘书长赵正挺从行业价值与企业实践角度发言。他表示,商业地产行 业作为拉动经济、促进消费增长重要力量,加强品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商业办公和购物中心等诸多商 业地产业态关乎人们美好生活与工作的多个方面,虽然受部分宏观经济因素影响,但行业仍以品牌价值 为引领不断创新求变,部分头部房企正着力推动企业品牌愿景落地。 针对当前行业环境, ...
中国企联答贝壳财经提问:我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
贝壳财经· 2025-09-15 18:28
中国企业500强财务表现 -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有所增加 [1] - 资产总额为460.85万亿元 增长7.46% [1] -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为4.71万亿元 增长4.39% [1] - 收入净利润率为4.27% 提高0.17个百分点 [1] 企业发展环境挑战 - 地缘政治摩擦加剧导致企业发展不确定性显著增加 [2] -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 个别国家对我国先进企业实施技术围堵 [2] - 国内需求收缩 供给冲击 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 [2] - 企业面临需求疲软 成本上升 资金链紧张等现实困难 [2] 企业自身发展短板 -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卡脖子"痛点依然尖锐 [2] - 盈利能力有待增强 价值创造能力仍需提升 [2] - 产业层次需提升 全球价值链地位有待攀升 [2] - 品牌影响力不足 国际话语权有待加强 [2] 企业发展机遇与优势 -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产业体系完备 宏观政策连续稳定 [3] -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数字技术日趋成熟 [3] - 人工智能 大数据 物联网等技术支撑生产方式转变 [3] - 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3]
泰达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环球网· 2025-09-15 18:12
长城汽车天津生产基地也在推进总投资32亿元的DE平台新车型项目,该产线将用于4款新车型生产,预 计第三季度实现标准化作业。项目投产后,将促进区域内零部件配套企业升级。 2025年9月11日至14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如期举行。论坛至今已举办21届,旨在汇 聚行业智慧,挖掘产业动力,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交流平台,其影响力逐年增强,成为推 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交流场所之一。论坛也见证了天津经开区汽车产业从成长到转型的持 续发展历程。 从燃油时代的稳步积累,到电动智能时代的积极转型,天津经开区作为国内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近年 来持续聚焦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实施延链、补链、强链策略,推动汽车产业在技术含量、智能水平和 绿色低碳等方面不断提升。 整车高端化 在汽车产业的长链条中,整车企业发挥着龙头作用。作为经开区汽车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一汽丰田、 一汽-大众和长城汽车近年来加快转型步伐,目前已全部完成"油电共线"改造,带动产业链进一步向智 能化、新能源化方向拓展。 在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的生产车间,平均55秒可下线一辆整车,展现出智能制造带来的高效生产能 力。该工厂不断引进新技术、新 ...
华峰超纤(300180) - 300180华峰超纤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5
2025-09-15 16:38
公司业绩与运营状况 [2] - 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运营呈现企稳向好态势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约1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约19% [2] - 坚持以“稳中求进”为策略重心,强化经营性现金流管理 [2] 超纤行业与市场地位 [2][4][5] - 超纤行业市场增速介于5%至10% [4] - 公司被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业务体量持续快速成长 [5] - 人造革替代真皮成为不可逆趋势,但行业面临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敏感挑战 [4] 产品结构与盈利能力 [5] - 超细纤维底坯毛利率约10% [5] - 超细纤维合成革毛利率约14% [5] - 绒面材料毛利率约28%,公司正提升高毛利产品比重 [5] 业务发展与战略布局 [2][4] - 汽车内饰领域逐步起量,保持稳定增长势头 [2] - 鞋品、箱包、3C包装等业务板块实现新市场突破 [2] - 聚焦绿色低碳趋势,开发水性、低碳、可回收及生物基类产品 [4] 公司规划与信息披露 [6][7][8] - 目前尚未制定资产整合或注入计划 [6] - 威富通正推进战略转型,深化降本增效并加大新兴业务投入 [7][8] - 涉及重大安排将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6]
一座资源型城市的零碳实践
四川日报· 2025-09-15 10:33
城市绿色转型战略 - 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攻方向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3] - 目标到2027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33% 2030年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收占规上工业比重35%以上 2035年基本建立绿色低碳高效生态经济体系 [3] - 攀枝花市西区经济开发区入选2025年度四川省零碳工业园区首批试点 [3][6] 传统产业改造措施 - 累计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3家 关闭污染企业133家 取缔工业堆场109个 [5] - 推动煤焦化及煤化工 新材料 新能源等"三圈九链"产业体系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型 [5] - 构建5条循环产业链实现煤矸石 粉煤灰 高炉渣等工业废弃料资源化利用 [5] 新能源产业突破 - 引进中农绿电40条化成箔生产线 望伦10万吨新能源石墨材料 2万吨五氧化二钒 6万立方米钒电解液等重点项目 [6] - 落地国内首个光解水制氢商业化项目 绿氢设计产能达每年12000吨 [6] - 2024年综合能耗16.5万吨标准煤 化石能源占比由74%下降至67% 碳排放强度下降24.8% [6] 乡村零碳实践 - 盐边县昔格达村安装150块透光发电玻璃 装机功率超30kW 成为"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首批试点 [3][10] - 混撒拉村年均日照超2700小时 村民光伏发电月收入约2000元 年净收入超2万元 [9][10] - 村级光伏广场年售电收入58万元 减少碳排放2750吨 配套光伏路灯 座椅 垃圾桶等设施 [10] 农业生产绿色升级 - 混撒拉村种植晚熟芒果2万余亩 年产量2万余吨 年产值近亿元 [10] - 采用绿色防控监测和智能灌溉系统 减少病虫害和农药用量 [10] - 昔格达村建设零碳陆基循环清洁渔业 绿电驱动水体循环 配套高科技立体植物工厂 [10] 未来发展规划 - 深化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智改数转 推进化工园区绿色循环化改造 [11] - 推动"水风光氢储"多能互补发展 规范有序开发风电光伏新能源 [11] - 落实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 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11]
湖北区域碳市场累计成交额超100亿 筑牢生态支点加快释放绿色转型动能
长江商报· 2025-09-15 07:07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长江干流湖北段水质连续6年稳定保持Ⅱ类,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 [3] - 2024年国考城市PM2.5浓度较2019年前下降15.6%,优良天数比率上升7.7个百分点 [4] - 190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95.8%,省控湖泊优良比例较2021年提升27.6个百分点,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3%以上 [4] 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行动 - 完成12462个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整治完成率达99.8% [3] - “十四五”期间实施大气治理项目18500多个,淘汰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3.4万余辆 [3] - 累计完成709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16589个行政村环境整治 [4] - 宜昌市投入近50亿元改造沿江污水管网,主城区污水集中收集率从43.34%提升至81.95% [6] 碳市场与绿色产业发展 - 全国碳配额累计成交6.93亿吨,成交金额476.29亿元 [5] - 湖北区域碳市场累计成交量4.18亿吨,成交额103.31亿元,交易规模居全国第一 [1][5] - 培育武汉绿色低碳等8个产业集群,节能环保产业链规模稳步增长 [5] - 宜昌市“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134家,吸引宁德时代、万华化工等头部企业布局 [8] 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协同 - 宜昌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跃居中部非省会城市第一位 [6] - 宜昌拆除沿江码头216个,腾退岸线42.7公里,生态修复3615.7公顷,恢复湿地2095.88公顷 [7] - 长江生态系统指示性物种江豚在宜昌族群增加到4个23头以上 [7] - 成功创建9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3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位居中部第一 [4]
怎样正确认识反对浪费和提振消费(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人民日报· 2025-09-15 06:03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最终消费支出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2% [2] - 消费贡献率较上年全年提升7.5个百分点,消费压舱石作用更加稳固 [2] - 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驱动经济增长有助于应对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 [2] 消费观念与结构升级 - 反对浪费倡导让每一笔支出更理性更有意义,并非主张不消费或少消费 [3] - 小份菜、按需备餐、共享模式、闲置交易等推动消费观念与消费结构升级 [3] - 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等绿色低碳消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 政策导向与消费趋势 - 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引导全社会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 [3][4] - 政策导向为把钱用在刀刃上,让资源投向发展紧要处和民生急需上 [4] - 用好政策红利提升生活品质与秉持反对浪费原则可以两全 [4]
2025年服贸会达成各类成果超900项
中国证券报· 2025-09-15 04:16
展会成果与规模 - 会期共达成建筑、信息技术、金融等领域超900项成果 [1] - 举办13场主题论坛、81场专题论坛、75场洽谈推介活动 [1] - 吸引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近5600家企业线上参展 [1] - 线下参展企业整体国际化率超20%,覆盖26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 [1][2] 参展企业质量与结构 - 480余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线下参展,占参展商比例超1/4 [2] - 头部企业数量和占比均超上届 [2] - 世界500强、独角兽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113家企业机构发布198项成果 [2] 科技创新与首发成果 - 发布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医疗健康、绿色低碳等领域198项成果 [2] - 包括109项精准医疗、超高清视听、光量子计算机等方面新品首发 [2] - 展示全球首款光子计数CT、具身智能清洁产品等新成果 [2] - 推出5G规模化应用全链条场景、智能手术室等新场景 [2] 数字平台与供需对接 - 数字平台供需大厅发布对接项目3000余项 [3] - "商务约见"功能发起邀约近8500人次,实现高效直联客户 [3] 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 - 60多个国家、20多个国际组织设展办会,展示190余项最新成果 [4] - 推动全球首个多边数字贸易规则《电子商务协定》在中国加快落地 [2] - 发布《支持北京市率先试行世贸组织〈电子商务协定〉工作方案》 [2] - 北京正式发布首批"北京方案",包括1个数智化算力底座和1个政务云 [2] 行业融合与发展方向 - 深化服务贸易与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 [4] - 促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融合发展,打造服务出口新增长点 [4] - 推动商签更多高标准自贸协定,加强同各国发展战略对接 [4] - 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合作 [4]
服贸会多项核心指标创历届新高
北京青年报· 2025-09-15 02:22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和5600家企业线上亮相 累计入场观众突破25万人次 [1] - 480余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线下参展 占参展商比例超1/4 头部企业数量和占比均超上届 [3] - 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0位中外嘉宾现场参会 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 [3][4] 国际化与创新展示 - 线下参展企业整体国际化率超20% 覆盖26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 [4] - 澳大利亚组织服贸会最大规模主宾国展团 联动墨尔本分会场推介教育旅游绿色经济等服务 [4] - 采用数字人VR模拟设备等载体展示新技术应用场景 突出"小镇式会展"特色增加洽谈空间 [4][6] 成果与合作协议 - 达成建筑信息技术金融等领域超900项成果 [1][6] - 发布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医疗健康绿色低碳等领域198项成果 包括109项精准医疗超高清视听光量子计算机等新品首发 [5] - 主宾国澳大利亚与各省区市在金融教育等领域达成15项合作意向 [6] 重要发布与政策支持 - 商务部发布《支持北京市率先试行世贸组织〈电子商务协定〉工作方案》推动多边数字贸易规则落地 [5] - 北京正式发布首批"北京方案" 包括1个数智化算力底座1个北京市政务云N个应用方案 [5] - 发布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全球服务贸易包容发展趋势报告等重磅成果 [5] 配套活动与体验 - 举办45项文商旅体融合活动 包括文艺演出体育赛事消费市集等 [6] - 推出11条商务考察线路涵盖投资促进文博资源工业旅游等服务 [6] - 会期5天观众参与打卡活动超15万次 展区人流量和咨询量爆棚 [6]
2025年服贸会闭幕 达成超900项成果
中国经济网· 2025-09-14 21:48
"'北京方案推介官'数字人解说、具身智能配送机器人展示、美食机器人现场制餐、足球竞技机器人精 彩表演等生动场景拉近服务贸易与百姓距离。"张华雨表示,截至9月14日中午12点,累计入场超25万 人。观众参与"服贸会"打卡活动超15万次,深入了解展品背后的服务贸易故事,展区人流量、观众咨询 量爆棚。 朱光耀表示,本届服贸会汇集服务贸易领域中外各界精英,聚焦服务贸易发展前沿问题和新趋势开展交 流,探讨新形势下服务贸易国际合作和创新发展的方向和路径,社会各界对于加强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合 作的共识进一步加强。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4日讯(记者 周宇宁 朱晓倩)"数智领航,服贸焕新"。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 易会14日在京闭幕。记者从当天举办的发布会上获悉,本届服贸会共有480余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 业线下参展,占参展商比例超四分之一,头部企业数量和占比均超上届,会期共达成建筑、信息技术、 金融等领域超900项成果。 "本届服贸会交易洽谈氛围浓。"张华雨介绍,2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11个省区市累计举办27场洽谈推介 活动,有关商协会和企业举办服贸会海外对接会系列活动等48场行业交流活动。16家中央金融企业、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