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搜索文档
潍坊安丘:一朵绢花撬动三亿市场 稳坐江北工艺头把交椅
齐鲁晚报网· 2025-07-09 18:42
行业概况 - 绢花产业在安丘市景芝镇已形成规模化发展,涵盖20大系列、近1000个品种,年销售收入达3.1亿元[2] - 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市场,并远销海外多个地区,成为传递中国文化的亮丽名片[2] - 产业带动当地及周边近千名农村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1] 公司运营 - 潍坊嘉信工艺品有限公司以仿真花为主打产品,月产量稳定在20条货柜左右[1] - 公司现有固定员工六七十人,生产旺季还会从周边地区雇佣临时工[1] - 员工多为农村妇女,月收入可达三四千元,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1] 产业升级 - 景芝镇通过整合零散作坊和个体户,推动绢花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2] - 当地政府持续优化服务,助力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推动产品走出国门[2] - 产业为地方经济注入强劲动力,并开辟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新途径[1][2] 市场需求 - 仿真花产品凭借独特艺术魅力与精湛工艺,赢得海内外消费者广泛赞誉[1] - 市场需求持续攀升,产品以蓬勃之势绽放在世界舞台[1] - 景芝镇被誉为"江北工艺品加工第一镇",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2]
南农晨读 | 舌尖上的水产安全
南方农村报· 2025-07-09 17:32
政策投资 - 国家发改委新增下达1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以工代赈项目 覆盖26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6] - 1975个以工代赈项目预计发放劳务报酬45.9亿元 惠及31万重点就业群体 [7] 农业展会 -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确认支持2025大湾区农产品交易会暨土特产精品博览会 [10][11] 特色农产品 - 广州增城区仙村镇基岗村通过仙进奉荔枝产业实现年产值超亿元 [12][13] - 粤桂协作推出陈皮星油藤健康茶饮 百名体验官招募计划吸引数百名消费者参与 [30][36][37] 农业技术 - 佛山高明区开展水稻合理密植试验 测试5种不同机插模式对单产的影响 [17][19][20] - 揭西县京溪园镇举办生猪养殖恶臭治理技术培训班 推广环保养殖技术 [42][43][44] 区域合作 - 湾区认证调研组赴贵州考察六枝特区等地特色产品 推动黔货进入大湾区市场 [46][47][49] 灾后恢复 - 怀集县组织灾后农业复产 大岗镇谭珠村200亩扬花期水稻田受浸 [22][25][26]
一个县扎堆300多家“村咖”:网红滤镜下的转型困局
36氪· 2025-07-09 16:34
乡村咖啡经济兴起 - 安吉县乡村咖啡厅采用门票制商业模式 入场费60-70元含饮品 主打摄影场景吸引游客打卡[1] - 2021年瀑布咖啡走红后 乡村咖啡厅在安吉及全国多地快速扩张 形成行业风潮[3] - 深蓝计划单日咖啡出杯量达8818杯 创全国纪录 2023年接待游客超70万人次 带动当地收入超2000万元[19][28] 商业模式分析 - 门票机制包含入场券 社交货币 摄影基地三重价值 68元定价高于星巴克但获客成本趋近于零[33] - 70%客流来自小红书种草 用户自发传播形成流量裂变[33] - 采用"两入股三收益"模式 村民集体占股49% 创业团队51% 村民可获得分红 租金 薪金三重收益[28] 行业扩张与政策支持 - 安吉县乡村咖啡厅超300家 深蓝计划团队计划向北京 新疆 西藏 台湾等地扩张[32] - 当地政府将乡村咖啡作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借助流量带动周边5个村子发展[32] - 二期项目增加餐厅业态 仍维持门票含咖啡券形式 设计更追求网红效果[32] 行业痛点与挑战 - 80%消费者仅饮用半杯饮品 咖啡品质差导致复购率低[34] - 同质化严重引发审美疲劳 工作日客流冷清[27][34] - 部分项目违规占用农用地 广西阳朔多家咖啡屋因侵占农田被拆除[34] 未来发展方向 - 云南案例显示"咖啡+古树茶"等在地化模式更具生命力 单品咖啡供不应求[35] - 行业需从打卡经济转向真实体验 深度绑定地域特色才能留住回头客[35]
瓜果飘香“丰”景美 特色产业促振兴 希望的田野绘就生动夏日丰收画卷
央视网· 2025-07-09 16:29
新疆石河子市油菜花种植 - 石河子市首次在G3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沿线大规模种植油菜,形成千亩花海景观[1] - 新疆油菜花因纬度和气候影响在夏季盛开,花期持续30至35天,与其他省市形成"错时绽放"[4] - 油菜花种植不仅带动旅游业发展,每亩地还有近千元收益[4] 贵州德江县花椒产业 - 德江县因地制宜种植耐旱固土的花椒树治理石漠化,近十年已完成48万亩石漠化治理[7][11] - 花椒树根系发达,在石漠化区域可保持水土,2014年起作为治理突破口[9] - 七月上旬稳坪镇万亩花椒成熟,为当地提供可持续生态价值转化路径[7][9][11] 江苏无锡阳山水蜜桃 - 无锡阳山水蜜桃2014年获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果肉饱满多汁[12] - 当地通过搬迁污染企业、升级森林步道等措施修复生态环境[12] - 环境改善提升桃子品质,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12] 广东揭阳凤梨产业 - 惠来县高山凤梨种植面积超6万亩,依托产业园形成产业化[16][18] - 当地沙质土壤和气候条件为凤梨生长提供优良环境[18] - 产业辐射带动周边超1.5万户农户增收[18] 新疆吐鲁番葡萄产业 - 吐鲁番市63万余亩葡萄陆续成熟,预计产量超160万吨[19][23] - 当地气候条件使葡萄品质好、口感佳,拥有500多个品种[21] - 实施标准化种植推广、架式改造等提质增效工程[23] 江西乐安竹笋产业 - 乐安县素有"中国毛竹之乡"美誉,今年鲜笋产量超30万吨[25][27] - 晒笋干是当地百年习俗,通过加工可为农户均增收近2万元[25][27] - 竹笋经杀青、发酵等工序制成口感鲜嫩的笋干[25]
在田埂上读懂中国:当代农民的出路在何方
36氪· 2025-07-09 15:22
乡村振兴研究背景与框架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题组于2022-2024年开展覆盖9省84村的田野调查,采集840份问卷及19个治理样本,形成《大国村治:当代农民的思与盼》[1][3][6] - 研究聚焦村庄党建、乡村治理、产业发展、农村教育等七大主题,采用问题导向与机制分析双重视角[7][9] - 分上下两编:上编剖析治理与产业等结构性议题,下编记录农民生活秩序与社会关系变迁[7][8] 基层治理现状与挑战 - 乡镇换届后政治生态总体稳定,但存在权力向一把手集中、班子成员结构失衡及干部"躺平"现象[10] - 资源下沉政策导致基层治理能耗过高,形式主义与"悬浮型内卷"问题突出[10] - 村书记主任"一肩挑"制度在部分地区引发"一言堂"治理风险[10] 乡村产业发展关键发现 - 农业转型需平衡市场资本与乡土社会利益,否则难以契合乡村发展需求[10] - 资本下乡需建立与本土利益的结合机制,避免单方面逐利行为[10] 农村教育政策实施效果 - "双减"政策在农村出现执行偏差:线下作业减少但线上打卡任务增加,教育压力转嫁至家长[11] - 农村家校关系建设需结合家庭实际条件,避免政策机械化执行[11] 社会文化变迁调研 - 村庄社会结构因人口外流加速解体,农民价值观从感性转向理性,社会关联趋于淡漠[5] - 研究同步追踪婚嫁彩礼、节庆习俗等文化现象,揭示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嬗变[12] 研究方法论支撑 - 研究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2ZDA101),采用实证主义范式分析东中西部差异[6][13][14] - 通过756份农户问卷及深度访谈,构建覆盖2000县66万行政村的宏观分析框架[4][6]
农发行四川三台县支行:金融赋能“天府粮仓”油菜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7-09 14:10
政策性金融支持 - 农发行四川三台县支行近期投放4000万元贷款支持"天府粮仓"油菜制种示范基地项目 累计投放资金超1亿元 [1] - 该行高效获批项目贷款4亿元 精准匹配工程进度提供资金支持 [1] - 下一步将继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聚焦农业全产业链升级 [2] 项目背景与定位 - 三台县是长江中上游油菜制种优势区 2022年获评"国家级油菜制种大县" [1] - 当地产业存在基地集中度低 基础设施薄弱 机械化程度不高等短板 [1] - 项目旨在通过政策性金融力量助推油菜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 [1] 项目建设内容 - 实施田块整治 修建田间道路 完善渠系灌溉设施 [2] - 配备制种实验大棚 绿色防控设施 耕地质量检测设备等 [2] 项目预期效益 - 大幅提升亩均产能和抗灾能力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2] - 为机械化 规模化生产创造条件 降低作业成本 [2] - 通过土地流转机制实现村民"土地租金+务工收入"双增收 [2] - 集中连片现代化农田为延伸农业产业链 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奠定基础 [2]
(活力中国调研行)“新村民”带来新业态 江西乡村展新貌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13:07
乡村新业态发展 -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湖陂村通过引入咖啡馆、书吧、手工作坊、窑烤面包等新业态,成功从"空心村"转型为具有吸引力的乡村"潮玩社区" [1][3][5] - 该村实施了"三新"计划(培育新农人、招募新村民、发展新业态),吸引城市年轻群体入驻,带动乡村经济活力 [5] - 2023年该村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老宅基地改造房源供不应求,显示新业态对乡村经济的显著拉动作用 [5]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湖陂村为吸引新村民提供免费水电设施配套,并保障10年至20年稳定租期,降低创业门槛 [5] - 当地政府计划以点带面,将新业态模式推广至周边村庄,形成区域联动发展效应 [6] 新老村民融合与社区文化 - "新村民"如彭白玲(咖啡店主)和严国栋(民宿经营者)将城市业态与乡村资源结合,既保留老房古韵又注入现代元素 [3][5] - 原住民朱珠表示新业态带来了环境改善和文化理念更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为村庄注入新生命力 [6] - 新老村民通过共同参与建设(如咖啡店社交、研学基地等),形成和谐共生的社区生态 [3][5][6] 自然资源与文旅结合 - 湖陂村依托2000余棵池杉、滨湖湿地及候鸟资源(夏候鸟与冬候鸟轮替),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旅卖点 [1][5] - 独特生态景观(白鹭群、湿地倒影)成为吸引摄影爱好者和自然体验游客的核心竞争力 [1][7]
天伦燃气(01600)获ESG两项荣誉,绿色发展践行者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格隆汇· 2025-07-09 12:09
ESG表现与奖项 - 天伦燃气荣获2025年格隆汇金格奖"ESG社会责任卓越企业"和"ESG卓越IR团队"两项大奖,体现其在ESG领域的标杆地位[1][2] - 公司通过系统性ESG管理将低碳发展、安全运营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2] 环境维度实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运营70个城市燃气项目,覆盖580万户居民及5.2万工商企业,铺设管道9507公里,布局51座加气站和1座LNG工厂[3]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降至3.2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下降6.74%),排放密度降至4.16吨/百万元收入(同比降7.35%)[3] - 能源结构优化使总能耗密度降至8.84兆瓦时/百万元收入,市政用水量减少8.23万吨(同比降9.98%),外排废水控制在4.34万吨[3] - 废弃物处理实现全流程监控,无害废弃物分类管理率达100%,废旧燃气表等材料完全回收[3] 社会责任与员工发展 - 2024年组织员工培训2540次,参训21.72万人次,人均受训24.71小时,线上课程达3691门,体检覆盖率100%[4] - 数字化服务使客户投诉处理满意度达90%,供应商需通过ISO9001/14001认证,并接受年度责任审计[4] - 公益投入累计超1.6亿元,开展"书声朗朗·百万少年阳光成长"计划[4] ESG驱动的财务优势 - 公司获亚洲开发银行1.25亿美元绿色信贷(利率3.8%),降低融资成本[6] - 2024年股息率6%领跑行业(平均5%),2025年派息率预计提升至核心利润35%[7] - 当前市净率0.5倍,处于5年历史分位点10.1%,估值具备修复空间[7][8]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公司以"双碳"目标和乡村振兴为指引,定位为中国一流绿色低碳能源供应及服务商[3][9] - "燃气+增值业务+光伏"模式在行业承压期保持稳健发展[6]
兰州西固达川:抓实五大农旅产业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中国发展网· 2025-07-09 11:39
农文旅融合 - 以农文旅融合为突破口,聚焦"五大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1] - 完善三江口生态文化廊道基础设施,包括1.2公里天鹅观赏区生态健步廊、500余个泊位停车场及旅游公厕 [1] - 引入旋转木马、小火车等游乐设施,开发研学游、冰雪运动项目,单日客流量最高突破2000人次 [1] - 投资315万元改造岔路村综合市场,带动村民农闲增收超30万元 [1] 特色农业 - 投资2700万元建设玉米育种试验田,配套3.56公里沟渠、8座节水灌溉设施及20.2公里硬化道路 [2] - 投入1000万元建成智慧农业系统,实现物联网监测与智能水肥管理 [2] - 甘肃和恒农业建设500亩玉米育种试验园区,已选育40个通过审定的玉米品种 [2] 特色养殖 - 藏香猪年出栏量超300头,定位绿色高端林下养殖 [3] - 梅花鹿养殖结合旅游开发,推出鹿血、鹿茸等保健产品及互动体验项目 [3] - 鸵鸟养殖形成肉、蛋、皮毛产业链,赛马繁育基地发展骑乘体验与马术培训 [3] 特色农产品 - 中蜂养殖形成蜂产业链,提升土蜂蜜附加值 [4] - 依托千年枣树开发古法酒枣,推广便携礼品包装 [4] - 推行"林上果+林下鸡"模式,年产桑林鸡数千只,建立可追溯体系 [4] - 利用北纬36°地理优势发展冬麦面精深加工 [4] 特色餐饮 - 标准化发展"马俊"水盆羊肉品牌,带动小尾寒羊养殖 [5] - 生态养殖黄河鲤鱼,开发红烧、清蒸等特色做法 [5] - 提升新春鲜卤肥肠工艺标准,形成风味卤味名片 [5] - "易荣"大盘土鸡结合林下散养鸡,突出原汁原味特色 [6]
青海玉树至北京货运航班通航
中国民航网· 2025-07-09 11:06
航空货运业务开通 - 玉树至北京航班正式开通货物收运业务,形成每日往返一班的JD5639/40航班空中物流闭环 [1] - 航班时刻为07:55从北京起飞13:00抵达玉树,14:00从玉树出发19:15到达北京,实现朝发夕至的快速运输 [1] - 该航线为两地货物流通打开新格局,助力玉树生态产品快速进入一线城市消费市场 [1] 特色物产运输 - 航线主要运输四大类玉树特色物产:有机畜产品、高原农产品、山珍和中药材 [2] - 有机畜产品包括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牦牛冷鲜肉和传统工艺制作的藏系羊肉制品 [2] - 高原农产品包括海拔3800米以上种植的藜麦、有机青稞加工产品和野生黄蘑菇等山珍 [2] - 中药材与特色制品依托玉树纯净生态环境,具有极高药用价值 [2] 物流服务优化 - 玉树机场提供"一站式无忧货运服务",包括快速安检、定制化方案和优先装机绿色通道 [3] - 配备温控集装箱与冷链监测设备,确保生鲜产品运输品质 [3] - 地面操作时间压缩至最短,实现全程可视化物流跟踪 [3] 经济带动效应 - 航空货运业务帮助合作社与小微企业打通产业链最后一公里 [3] - 促进北京与玉树两地资源互补,形成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 [3] - 计划增设特色农产品预处理中心,开发"航空+电商"直供模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