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出口转内销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一季度收入3011亿元 外卖业务取得显著进展
证券时报· 2025-05-14 02:03
5月13日,京东集团(09618.HK)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业绩。财报显示,一季度,京东集团实现收入为 3011亿元,同比增长15.8%,创下近三年来收入增速新高;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09亿 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71亿元。 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许冉表示,消费情绪提振,叠加京东供应链能力及用户体验的不断优化,共同驱动 了业绩表现。此外,公司在新业务探索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早期成果。 据悉,京东集团一季报中新业务主要包含外卖业务。一季报称,2025年2月,京东正式推出外卖业务。 京东外卖深植于京东生态,并非独立割裂的业务。京东外卖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进展,这充分体现 了外卖行业潜力大,以及京东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和强大的执行能力。 一季度,京东的商品收入同比增长16.2%,各项业务均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日百品类收入同比增长达 到14.9%,其中商超品类连续5个季度保持收入同比双位数增长。一季度,京东集团的季度活跃用户数 实现了连续6个季度同比双位数增长,增速超过20%。第三方商家成交用户数和订单量保持同比双位数 增长。 京东集团在财报中表示, 2025年1月1日至公告日期期间,公司回购共计约80.7百 ...
政府搭台 平台赋能 企业唱戏 外贸大省“内外兼修”打出护企“组合拳”
上海证券报· 2025-05-13 02:53
外贸大省稳外贸举措 - 一季度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福建七地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总值75% [2] - 外贸大省部署对接内销渠道、拓展国际多元市场、强化融资保障等组合拳 采取"政府搭台、平台赋能、企业唱戏"模式 [2] 出口转内销转型 - 新疆溢达集团等企业通过品牌重塑、产品本土化实现外贸转内销 需解决标准衔接、数据切换等全方位转换 [3] - 商务部组织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 在江苏、浙江、山东开展轻工、纺织服装、食品等行业产销对接 [4] - 山东实施"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培育558家"三同"企业 深圳推动与港澳地区检测认证互认 [5] - 广东、浙江推动汽车、家电、家装外贸企业加入以旧换新支持范围 [4] 拓展新兴市场 - 2023年拉美、非洲、中亚五国、中东欧等新兴市场对中国外贸增长贡献率近60% [6] - 上海编制"出海"政策服务包和行业指导手册 湖南制定措施帮助拓展非洲、东盟、中亚等市场 [6] - 一季度外贸大省对89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水平 [6] 金融支持政策 - 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出台政策支持外贸 包括银行业保险业护航措施及上市公司纾困政策 [7] - 山东深化"商务+金融"机制 扩大"齐鲁电商贷"规模 开发针对性金融产品 [7] - 广东发布10条金融专项方案 加强外贸信贷投放和金融服务保障 [7] 外贸整体表现 - 一季度中国外贸出口同比增长6.9% 4月延续平稳增长态势 [8] - 商务部表示将推出新增量政策措施丰富稳外贸工具箱 [8]
富佳股份20250512
2025-05-12 23:16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富佳股份 - 行业:小家电、清洁电器、智能粮仓、储能、激光雷达、割草机器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业务现状 - 出口规模与市场占比:整体出口占总销售额约 80%,美国市场出口占比约 70% [3] - 越南供应链布局:约 75%输美吸尘器产自越南,其余 25%由国内工厂生产 [2][3] - 生产效率与成本:越南工厂生产效率接近国内,综合成本与国内相近,劳动成本优势被物流和材料运输成本抵消 [2][6] 市场环境与挑战 - 关税影响:美国关税提升冲击订单利润,可能导致产能过剩;中美承诺修改关税,24%关税 90 天内暂定实施,仅保留 10% [2][4][21][29] - 产能过剩与市场竞争:出口转内销因电压标准有障碍,非美国市场如欧洲竞争加剧,可能引发价格战影响盈利能力 [2][7][8] - 价格与盈利:恶性价格竞争和人民币升值使产品盈利能力下降,美国客户囤货或提价 [2][9] 公司战略与发展 - 越南投资策略:审慎对待越南大规模投资扩张,倾向维持现有规模,避免高昂租赁成本 [2][12] - 长期投资布局:考虑将投资扩展到欧洲等地,不在东南亚增加布点 [4][13] - 产品线拓展:扩展清洁电器产品线,包括扫地机;关注割草机器人等新兴市场 [4][14][20] - 新业务布局:推进智能粮仓调试测试,计划尽快形成营收;储能板块今年预计有可观营收,主要是国内大型储能系统项目 [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越南工厂用工问题:存在加班加点生产、用工荒问题,增加工人加班提高产能不如国内有效,主要靠扩线 [5][10] - 激光雷达项目:相关团队在洽谈,寻找合适合作模式,应用于扫地机器人、阳台平窗机器人等领域,割草机器人应用在评估中 [17][18][19] - 宁波余姚外贸情况:大量中小企业受美国关税影响减产或停工,宁波港口货运量近一个月显著下滑 [22][23] - 美国库存与补库:美国渠道库存减少,第三或四季度可能补库存,东南亚产能接近极限,满足补库需求有挑战 [24] - 未来市场预期:春节家电市场有增长,但整体难大幅增长,警惕美国经济衰退需求下降,对 2025 年利润持保守态度 [25][26] - 公司发展策略:“一体两翼”策略,以小家电为主体,拓展营收多元化,目标内外销比例五五开 [28]
转内销观察丨耳机企业如何在内外贸市场奏响 “双强音”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2 22:06
公司战略转型 - 广东眷蜀科技从依赖美国订单转向内外销并举战略,外贸占比曾达95%其中美国市场占80% [7] - 公司通过打造内销品牌对冲关税风险,参加"出口转内销"直播专场并推出针对国内市场的5款新品 [2][4] - 组建全新研发团队包括ID设计师、声学工程师等,强化自主研发能力 [12] 产品与技术 - 首款搭载气传导定向传声技术的耳机专为内需市场研发 [4] - 新产品植入AI功能如面对面翻译、同声传译等,与出口美国产品形成差异化 [5] - 8条生产线日产能达2000副蓝牙耳机,研发新品数量从每年100款降至50款后恢复 [7][9] 供应链与生产 - 公司转型为全链条供应商,掌握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的完整环节 [9] - 疫情期间美国研发团队无法到东莞导致生产停滞,促使公司建立自主设计能力 [9] - 凭借贴近生产线的优势,研发团队能快速实现成本控制和技术迭代 [12] 市场拓展 - 东莞市政府推出"外贸优品振兴计划",帮助近300家本地企业对接国内渠道 [16] - 政府组织28场"粤贸全国"活动和45场市内展会支持企业获取内销订单 [18] - 电商平台从接触企业到产品上架仅用5天,加速内销渠道建设 [16] 行业环境 - 美国沃尔玛主动承担关税维持采购,反映供应链依赖性 [7] - 东莞市政府出台30条政策支持外贸企业转内销,涵盖金融、市场等多领域 [18] - 行业协会与平台企业协同助力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 [19]
中美关税战按下「暂停键」,中小出口商仍在观望丨氪金·大消费
36氪· 2025-05-12 21:07
以下文章来源于36氪财经 ,作者谢芸子 郑怀舟 36氪财经 . 36氪旗下官方账号。洞见市场,比99%的投资者更聪明。 "关税摩擦是周期性事件, 全球化可能会与我们过去的认知不同" 文 | 谢芸子 编辑 | 郑怀舟 来源| 36氪财经(ID:krfinance)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中美"对等关税"贸易摩擦终于按下"暂停键"。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当地时间5月12日,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谈话中表示,双方认识到双边经贸关 系对两国和全球经济的重要性,认识到可持续的、长期的、互利的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性,同意共同采取以下措施: 美方承诺取消4月8日和9日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关税,修改4月2日对中国商品加征的34%的对等关税,其中24%的关税暂停加征90天,保留剩余 10%的关税。 相应地,中方也取消对美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反制关税;针对美国对等关税的34%反制关税,相应暂停其中24%的关税90天,剩余10%的关税予以保 留。中方还相应暂停或取消对美国的非关税的反制措施。 在5月7日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也曾表示,此次会谈是应美方请求举行的。中方坚 ...
新动能驱动“科特估”为资本市场“排头兵”
东吴证券· 2025-05-12 14:06
新旧动能转换与内需扩张 - 关税战是持久战,抑制全球投资与消费需求,2025年全球商品贸易量或因关税战减少1.5%[1][14][15] - 2024年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10%,2022年中国KTI制造业全球份额从2012年的22%增至34%[2] - 2024年我国从美进口总额约1652亿美元,占进口总额6.4%,“出口转内销”通道逐步打通[24][28] 科技赋能内需扩张路径 - 算力发展指数每增长1%,国家数字经济GDP将增长1.06‰,区域GDP将增长0.97‰,2024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1600亿元[35][36] - 2023年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累计申请量达6618件,2024年Q4中国手机品牌全球出货量占比达56%,中国动力电池专利占全球74%[41][42] - 2024年我国科技及耐用消费品市场预计营业额达22406亿元,同比增长约5%,个人消费电子场景营业额增速达10%[44] 资本市场机制与价值发现 - 外资机构增加中国股票持仓并给予超配,对A股科技公司调研热情升温[5][6][48] - “科特估”估值逻辑从“渗透率驱动”转向“市占率与国产化率支撑”,需多维度筛选企业[7][50][51] 风险提示 - 科技产业发展效率提升不及预期[7][52] - 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高,中美关税谈判达成共识或需较长时间[7][52] - 科技产业对下游行业的辐射影响有限[7][52]
从“单腿跳”到“两条腿走路” 多方发力为外贸企业“撑腰杆”托举企业“外转内”
央视网· 2025-05-12 11:20
公司战略转型 - 东莞耳机企业从依赖美国订单转向内销市场 实现"两条腿走路"战略转型 [1] - 公司专门针对内需市场开发5款新产品 包括首款搭载气传导定向传声技术的耳机 [3] - 企业日产能达2000副蓝牙耳机 8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5] 业务结构变化 - 公司原为美国音频品牌供应商 年订单超11亿元 外贸占比95% 其中美国市场占80% [6] - 沃尔玛主动承担关税成本 维持原有供货价格 显示供应链话语权反转 [6] - 一年前开始布局内销市场 近期加速推出自有品牌产品 [12] 研发能力建设 - 疫情期间美国研发团队中断 促使公司建立自主设计能力 拿下首个自主研发订单 [9][10] - 新组建研发团队包括ID设计师 声学工程师和结构设计师 贴近生产线提升工艺技术 [16] - 自主研发产品在北美市场表现优异 验证技术实力 [10] 供应链优势 - 十年海外市场经验打造全链条供应能力 涵盖研发 生产 供应链各环节 [8] - 全球化布局增强抗风险能力 为转型提供支撑 [8] 政府支持措施 - 东莞市政府推出30条扶持政策 涵盖市场开拓 金融服务 营商环境等领域 [18] - 计划2025年前组织28场"粤贸全国"活动 举办45场市内展会拓展内销渠道 [20] - "外贸优品振兴计划"已帮助300家本地企业对接国内销售渠道 [16] 市场拓展进展 - 电商平台开设"出口转内销"专场直播 公司产品入选重点推广 [1] - 国内客商和电商团队频繁拜访 内销事务部加速整合 [14][16] - 企业通过行业协会对接直播资源 快速打开线上销售渠道 [16]
关税风暴下,茂名罗非鱼的产业破局与韧性生长 | 茂名罗非鱼深调研 ①
南方农村报· 2025-05-12 10:34
关税风暴下,茂 名罗非鱼的产业 破局与韧性生长 | 茂名罗非鱼深 调研 ①_南方+_ 南方plus 5月12日,中美 经贸高层会谈达 成重要共识并取 得实质性进展, 这场备受关注的 对话,牵动着中 国罗非鱼产业从 业者的神经。作 为全球最大的罗 非鱼生产国,中 国年产量超过 170万吨,其中 茂名地区贡献了 全国1/7的产 量。当美国对华 水产品最高关税 突破150%时, 这场产业保卫战 正考验着"中国 罗非鱼之都"的 韧性。 此前的加征关 税,对于罗非鱼 加工来说,产业 高州石鼓镇罗非鱼出塘。 此次行情下降, 主要原因是特朗 普的关税政策。 对中国罗非鱼加 征关税,从特朗 普第一任期内就 已开始。2019年 遭受重击。高关 税下,罗非鱼产 业何去何从?内 销市场已经注定 是产业链重点发 力方向。正如环 球水产国内销售 总监黄晓霞所 说:"即使关税 降下来,我们也 会刻意减少输美 产品所占的比 重,形成内销 +外销'两条 腿'走路的格 局。" 关税"重锤"下的 产业震荡 4月底,广东茂 名石鼓镇养殖户 朱武强的罗非鱼 正在出塘,这批 鱼规格是1.5-2.5 斤,出塘价是 4.65元/斤,朱武 强介绍,这批鱼 ...
企业加速“本土赛道”突围打造“国民爆款” 外贸品变身内销“香饽饽”
央视网· 2025-05-11 11:04
公司情况 - 浙江天童食品有限公司50%产品出口欧美国家 因美国关税激增导致外贸生产线全面停滞[1] - 公司2024年通过美国FDA验厂 美国客户订单增加 但受关税影响导致产品滞销[3] - 公司仓库积压大量英文包装罐头产品 原本计划运往美国[1] - 公司出口产品90%以上销往美国市场[5] - 公司从日销70罐提升至500罐 实现销售逆袭[1][5] - 公司正在研发适合国内市场新品 外贸产能将转型至内销市场[14] 行业动态 - 京东推出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 未来一年采购不低于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商品[12] - 淘宝天猫启动"外贸精选"专项 面向1万家外贸商家和10万款外贸货源[12] - 外贸企业通过电商平台加速拓展内销渠道[12] 转型措施 - 当地政府7天内促成公司产品在浙江130多家便利店上架[5] - 公司产品入驻开化县机关食堂和多家商超[14] - 公司调整包装规格 从大卖场包装改为适合便利店的小包装[10] - 公司采用百元3件的场景化营销策略提升销量[10] - 公司设计国潮包装样品 加速本土市场突围[10] - 公司试水东南亚市场同时深耕国内市场[10]
外贸滞销品变身内销“香饽饽”,罐头企业如何实现逆袭?
齐鲁晚报· 2025-05-11 08:35
公司转型背景 - 浙江天童食品有限公司50%产品出口欧美国家,因美国关税从10%猛增至145%导致订单停发,外贸生产线全面停滞[1][3] - 公司滞销产品达3000吨,价值2000多万元,面临设备款和原料款断付危机[3] - 公司90%以上出口产品销往美国市场,关税政策突变导致原定外贸跨越式发展计划受阻[1][3] 政府与平台协同措施 - 当地经信局牵头搭建出口转内销通道,7天内完成与中国石化浙江易捷分公司的合作洽谈[5][7] - 公司产品通过浙江130多家便利店上架,流程从常规1个月压缩至7天[5][7] - 京东推出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未来一年采购不低于2000亿元外贸商品[13] - 淘宝天猫启动"外贸精选"专项,计划覆盖1万家外贸商家和10万款货源[13] 内销市场开拓挑战 - 初期日销量仅70罐,因美国大卖场大规格包装不符合国内便利店消费习惯[8][10] - 外贸企业不适应小额零售模式,与原有大单销售形成强烈反差[10][12] 产品与营销调整 - 实施包装"瘦身"改造,采用百元三件的场景化营销策略[12] - 开发国潮风格新包装,逐步替换英文标签库存[13] - 产品入驻开化县机关食堂及商超,同步拓展线上渠道[15] 战略转型方向 - 公司计划研发适合国内市场的新品,将原外贸产能转向内销[15] - 同步试水东南亚市场,同时深耕14亿人口的国内消费市场[13][17] - 公司负责人明确表示看好国内市场潜力,认为国内消费力提升将创造巨大市场空间[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