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消费品
搜索文档
聚焦进博会:新西兰多元产品吸睛 中新贸易合作潜力持续释放
中国新闻网· 2025-11-12 14:43
进博会新西兰展区概况 - 第八届进博会“品味新西兰”展区凭借历届最大的参展规模成为焦点[1] - 新西兰展区展出面积达到历史新高,共有37家展商联合组成国家展馆,另有四十余家企业以独立或联合展台形式亮相[3] - 展品涵盖乳制品、蜂蜜、天然保健品、优质肉类、宠物食品、日用消费品、酒水饮料及海产品等多个核心品类[3] 中新贸易关系与双边合作 - 中国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截至2025年6月底的前十二个月,两国年度双边贸易总额约402亿新西兰元(约合230亿美元),占新西兰对外出口总额的20%以上[5] - 双边经贸合作被描述为“高信任、高互补、高价值”的战略深化阶段[1][5] - 新西兰贸易部长在进博会期间密集走访企业,见证涵盖生鲜果品、宠物食品、影视科技、健康产品等多个行业的合作项目签约[3] 市场互补性与合作前景 - 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与新西兰优质的农牧资源、食品安全体系形成天然互补,合作潜力持续释放[5] - 进博会成为新西兰企业展示自信与品质的最佳窗口,推动双边合作从贸易伙伴向命运共同体深化[5]
焦点访谈|三创历史新高!进博之约让“世界好物”变“全球商机”
央视网· 2025-11-10 21:45
进博会规模与成交额 - 第八届进博会共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1] - 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额达834.9亿美元,较上届增长4.4%,创历史新高[1] - 企业展展览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较去年3496家新增600余家,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5] 参展企业参与度与投资 - 180家企业和29家机构连续八届参与进博会,部分企业一次性连签5届参展合同[8] - 三星公司计划至2025年底累计在华投资超560亿美元,其中零部件尖端产业占比超90%[8] - 科德宝集团利用特种润滑油和密封件技术为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创新提供支持[12] 技术展示与产业融合 - 进博会展示智能设备、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药物等全球首发、亚洲首秀、中国首展产品[3] - 韩国企业紧扣AI创新浪潮,展示显示技术、AI智能家电、半导体等领域前沿成果[8] - 阿联酋企业将中国3D打印技术与产业链能力绑定,制造机器人双足、发动机等高难度模型[14] 国际参与与贸易增长 - 37个最不发达国家的163家企业参展,同比增长23.5%[14] - 非洲企业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参展企业数量分别增长80%和23.1%[14] - 尼加拉瓜出口额从去年至今增长34%,约7200万美元,受益于进博会放大效应[16] 开放政策与全球影响 - 中国开放指数从1990年0.5891升至2024年0.7634,提升29.6%,升幅居全球前列[10] - 进博会推动"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奔赴,体现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决心[18] - 通过钱凯港至上海港航线开通,秘鲁蓝莓跨越17000公里进入中国市场[18]
开放合作 互利共赢(进博会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1-08 06:00
进博会首日合作成果 - 葡萄牙软木塞品牌科雷亚与宁夏葡萄酒企业达成合作,小瓶塞迎来新市场 [1] - 上海市交易团一家发动机维修企业签下价值过亿美元的首单 [1] 展会现场与展品特点 - 展厅人头攒动,洽谈热烈,合作签约不断 [2] - 展品涵盖智能工业设备、日用消费品、高端医疗器械、农业创新方案,包含大量全球首发、亚洲首秀、中国首展 [2] 平台价值与行业影响 - 进博会为国内企业注入发展动能、打开空间,并将国际精品引入国内市场 [3] - 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激发国内企业在产品质量、品牌建设、服务水平上下功夫 [3] - 中国企业采购需求直接转化为全球企业订单和收益 [3] 国际参与与区域合作 - 本届进博会来自最不发达国家企业达163家,同比增长23.5% [3] - 非洲产品专区扩容,非洲企业参展数量同比增长80% [3]
(第八届进博会)许多新西兰企业从“试一试”变为“年年来”
中国新闻网· 2025-11-07 11:44
进博会平台价值与演变 - 进博会已从单纯商品进口展跃升为市场相遇、产业相融、规则互鉴的全球性平台[3] - 第八届进博会规模更大、亮点更多、国际影响力更强[1] - 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为各国企业提供思想碰撞与合作探索的空间[3] 新西兰企业参与成果 - 新西兰馆今年携手37家展商以品味新西兰主题亮相[3][5] - 许多新西兰会员企业每年通过进博会能签下数千万订单[3] - 新西兰企业参展心态从试一试转变为年年来[1][3] 重点行业与产品表现 - 新西兰牛羊肉、乳制品和保健品因品质卓越成为采购商争相签约的焦点[5] - 品味新西兰展台汇聚天然保健品、优质肉类、宠物食品等多元品类[3] - 旅游业与教育产业也通过进博会与中国市场深度对接[5] 投资转化与长期合作 - 新西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曾帮助会员企业与山西企业签下3000万元采购订单[5] - 进博会意义在于全年持续产业链对接而非仅6天展览[5] - 实现从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的路径转化[5] 中国营商环境与市场信心 - 中国地方政府在绿色经济、高科技产业等领域为外资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高效服务[5] - 对民营与外资企业一视同仁的态度让投资者倍感安心[5] - 国际企业对中国市场抱有坚定信心[3]
绥芬河跨境通道高效运转 区域活力持续释放
搜狐财经· 2025-11-05 17:38
行业整体态势 - 绥芬河口岸迎来2025年“双11”首轮业务高峰,跨境电商业态展现出高效协同与持续增长态势 [2] - 预计到今年10月,监管跨境电商9610出口商品可达2821.36万件,同比增长323.45% [2] - 绥芬河海关日均处理能力已提升至平日的5倍,为后续购物高峰提供有力保障 [7] 进出口业务表现 - 9610出口业务方面,主要面向俄罗斯市场的3C电子产品、服装鞋帽、日用消费品等热销品类订单量增长明显 [2] - 1210进口业务方面则以俄罗斯化妆品、护肤品为主 [2] 运营与基础设施 - 监管场地实施资源动态调配制度,建立跨部门人力支援机制,并安排信息系统运维人员24小时驻场保障 [4][5] - 场地有效运用三级数据节点,将海关指令嵌入作业全流程,大部分包裹实现“申报即放行” [5] - 针对高频次、低风险商品,提前与企业协同备案,做到“货到即验、验毕即走” [5] 服务与效率优化 - 绥芬河海关实行“专人专岗、一企一策”的精准服务模式,根据货物预计到场时间提前调度查验关员,实现无缝衔接 [7] - 建立全流程作业链条闭环管理机制,实时协调解决突发问题,避免货物拥堵,确保通关渠道畅通高效 [7] - 绥芬河正逐步构建覆盖多品类、多流向的跨境电商服务体系,体现区域跨境电商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7]
中欧货运通道新规引发争端!波兰部长强硬立场表态,欧洲物流格局面临重塑
搜狐财经· 2025-10-08 03:46
中欧货运核心通道中断 - 波兰在泰雷斯波尔边境口岸暂停对白俄罗斯转运的俄罗斯货物的通关安排,此举出于国家安全考量[4] - 泰雷斯波尔是中欧班列进入欧盟市场的必经枢纽,承担着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使命[1] - 该口岸此前平稳运转多年,每年有超过17,000列货运班列通行[4] 波兰政策调整的战略意图 - 波兰此举被视为向欧盟展示其坚定立场与忠诚,旨在提升自身在欧盟内部的影响力[5] - 政策意图是利用其独特地理优势,巩固其作为“欧洲东部门户”的关键地位[5] - 波兰的战略考量是牺牲短期经济利益以换取长远的政治利益[5] 对物流与贸易的直接影响 - 政策导致数以万计的集装箱被迫滞留,货物包括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服装及日用消费品[6] - 中欧班列的正常运转受到严重威胁,货主面临运输成本飙升和交货周期延长的困境[6] - 替代方案如海运周期漫长,空运则成本高昂,可能使运输成本超越货物本身价值[6] 替代路线“中间走廊”的崛起 - “中间走廊”路径复杂,需经哈萨克斯坦、里海渡轮、阿塞拜疆、格鲁吉亚,最终通过土耳其或黑海进入欧洲[8] - 该路线比传统直达线路耗时更长,且因多次装卸和海运环节导致运输成本大幅攀升[8] - 北部通道受阻后,“中间走廊”货运量呈现爆炸式增长[8] 沿线国家的基建与发展机遇 - 哈萨克斯坦迅速加码,扩建港口设施并提升铁路运力以把握机遇[8] - 土耳其积极推动相关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8] - 格鲁吉亚加快对境内交通网络的升级改造[8] 对终端消费者的潜在影响 - 政治博弈产生的额外运输成本将通过供应链传导,最终体现在消费品的价格上[11] - 来自欧洲的高端商品和中国出口的电子产品可能面临价格上涨压力[11] - 跨境购物的体验和商品价格建立在脆弱的国际贸易通道平衡之上[11]
俄罗斯市场深度解析:制裁下的重构机遇与风险应对指南
搜狐财经· 2025-09-29 16:33
文章核心观点 - 俄乌战争后俄罗斯市场发生结构性转型,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了新窗口期 [1] - 俄罗斯经济增长呈现国防驱动和能源依赖加深的特征,同时对外贸易格局向中国倾斜 [3] - 俄罗斯央行进入降息周期,关键利率下调至17%,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3] 俄罗斯宏观经济表现 - 2024年俄罗斯名义GDP同比增长4.1%,为近五年最高增速之一,失业率维持在2.3%的历史低位 [1] - 工业产值增长中超过35%直接来自军工与战略安全相关订单,民用制造业产出同比下降1.2% [3] - 国防与安全支出在联邦财政预算中的占比升至36%,创苏联解体以来新高 [3] 俄罗斯对外贸易格局转变 - 2024年俄罗斯对欧盟出口暴跌72%,对中国的贸易额占比从2021年的17%跃升至35%,中国成为俄第一大贸易伙伴 [3] - 能源出口收入占联邦预算收入的比重从2021年的39%攀升至2024年的52% [3] - 2023年对华天然气供应增长46.6%,能源出口加速转向亚洲市场 [4] 重点发展产业投资机会 - 能源与资源领域:俄罗斯为世界最大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之一,在能源开采、运输和加工领域存在合作机会 [4] - 高科技与IT产业:在政府税收减免政策支持下,2023-2024年俄罗斯本土软件产业实现年均25%以上增长 [4] - 农业与食品加工:2023至2024农业季俄罗斯小麦出口量达5530万吨,约占全球小麦出口的26% [4] - 消费与零售业:市场需求以家电、家具、日用消费品为主,电子产品需求增长 [4] 政策扶持领域 - 俄罗斯政府通过生产关联激励计划等重点扶持进口替代行业,2023-2024年间本土汽车和机械制造产能提升40% [5] - 政府鼓励在俄罗斯境内生产医疗器械、药品和高科技产品等以往需要进口的商品 [5] - 基础设施与建设领域为发展重点,中国企业在交通、能源和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具有经验和技术优势 [6] 公司设立与法律结构 - 外国投资者主要法律实体形式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处或分公司 [8] - 有限责任公司为最常选择形式,注册资本要求较低,股东责任有限,适用于中小型企业 [8] - 俄罗斯公司注册流程通常需要30-45天,包括选择名称、准备文件、公证、开户、税务登记等步骤 [8] 实操建议与步骤 - 第一阶段(1-3个月):进行深入市场调研,参加行业展会,通过电商或试点项目测试市场反应 [10][13] - 第二阶段(3-6个月):选择适合的法律形式完成注册,招募本地核心团队,建立办公室和运营流程 [13] - 第三阶段(6-12个月):制定长期商业计划,加大投资力度,拓展销售渠道和合作伙伴网络 [13]
供销大集(000564) - 000564供销大集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9
2025-09-19 09:22
业务战略与生态构建 - 公司聚焦商业运营、商贸物流、商品贸易三大业务方向,通过"点(经营场所)、线(商品贸易)、面(区域物流枢纽)"结合构建城乡双向流通生态闭环 [2] - 商业运营目标提质增效,整合百货、超市、购物中心等资产;商贸物流目标建设全国性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枢纽平台;商品贸易通过国内外采购体系筛选优质日用品和农产品 [2] - 发挥市场竞争力与国家队保供稳价双重功能,在关键时期成为日用消费品及农产品流通领域核心力量 [2][3] 业务运营与创新 - 超市业务以顺客隆、望海超市为核心,优化商品架构并开发地域特色食品及跨境商品,与饿了么、美团、京东到家、抖音等平台开展即时零售合作 [4] - 百货业务聚焦民生百货、望海国际,通过空间重构、品牌升级及沉浸式体验推动转型,引入餐饮娱乐等高附加值业态 [4] - 数字化会员运营与供应链精细化管控同步推进,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提升经营韧性 [4] 即时零售与平台合作 - 接入互联网平台即时零售渠道获取增量客流,平台补贴短期带动生鲜、日百等高频品类销售提升 [5] - 采用"线上下单+门店自提+同城配送"模式扩大服务半径,并将流量导入自有会员体系 [5] - 成为饿了么、美团、抖音等平台供应链成员,整合生鲜果蔬、日杂产品资源开展社区团购 [8] - 陕西猕猴桃单品在抖音直播单场破3万余单,销售额超百万元;顺客隆社区团购订单量截至9月已超去年全年 [8] 商贸物流业务 - 盈利模式依托"商贸+物流"双轮驱动:建设集物流枢纽、供应链总部、农产品展销、应急物资储备四项功能的城乡流通枢纽 [6] - 发展轻资产运营管理服务,打造县乡村三级配送体系,拓展供应链服务及军民融合等特色业务 [6] - 上半年收入下滑因物流园所处区域房地产市场不佳 [7] - 未来将服务乡村振兴、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等国家战略,提升物流园运营效率,降低终端寄递成本 [7] 资产收购与战略布局 - 收购北京新合作商业发展公司以强化城乡流通基础设施,整合"平急两用"地下空间开发能力 [9] - 地下空间与现有业务深度融合,拓展集采集配中心功能,增强应急保供能力与商业抗周期性 [9] 经营管理与财务表现 - 公司按供销总社部署推行"123456"工作思路:突出经济效益中心,强化"实业+资本"双轮驱动,推进三大业务方向及四大专项行动 [10]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8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51万元,扭亏为盈 [11] - 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市场化改革,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健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11]
北京京客隆(00814)发布中期业绩,归母亏损1.09亿元,同比增加19.11%
智通财经· 2025-08-22 17:09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43.90亿元 同比减少11.53%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亏损1.09亿元 同比扩大19.11% [1] - 每股基本亏损0.26元 [1] 收入构成 - 主营业务涵盖食品、副食品、日用消费品、饮料和酒类销售 [1] - 零售业务主营业务收入下降20.9% 主因租约到期及经营策略调整导致门店关闭 [1] - 批发业务主营业务收入下降5.0% 主因酒类业务受上游供应链波动及市场价格调整影响 [1] - 粮油品类收入下降受部分渠道转直营模式及对物美系统销售额减少影响 [1]
北京京客隆发布中期业绩,归母亏损1.09亿元,同比增加19.11%
智通财经· 2025-08-22 17:07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43.90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1.53%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亏损1.09亿元人民币 同比扩大19.11% [1] - 每股基本亏损0.26元人民币 [1] 业务收入构成 - 主营业务收入来自食品、副食品、日用消费品、饮料和酒类销售 [1] - 零售业务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0.9% 主要因租约到期及经营策略调整关闭部分门店 [1] - 批发业务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0% 主要受酒类业务上游供应链波动及市场价格调整影响 [1] - 粮油品类收入下降因部分渠道转为直营模式及对物美系统销售额减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