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权变更
搜索文档
11连板后,天普股份月内第二次宣布停牌核查,提示11类风险
上海证券报· 2025-09-11 09:20
股价异动与停牌核查 - 天普股份在2025年9月10日因连续2个交易日涨停再次触及交易异常波动 宣布自9月11日起停牌核查[1][2] - 本次为月内第二次停牌核查 此前在2025年8月22日至9月3日曾因连续9个交易日涨停(含4次异常波动和2次严重异常波动)实施停牌[3] 控制权变更交易背景 - 股价异动源于8月21日晚发布的易主公告 实控人尤建义及相关方拟将合计10.75%股份转让给人工智能加速芯片研发商中昊芯英[4] - 交易存在多项疑点:包括股价在无利好下提前涨停、"80后"投资者突击入股2.5亿元、收购方中昊芯英自身近期突击增资扩股[4] 监管关注重点 - 上交所于8月22日及8月28日连续下发监管工作函 要求说明收购方资金来源合法性、内幕信息管控及股价波动事项[4] - 公司在9月8日部分回复监管函 但关于收购目的(包括控制权变更原因、新主经营能力)和信息披露真实性两项关键问题仍需进一步核实[5] 估值与基本面偏离 - 截至9月10日收盘价76元/股 市盈率达329.8倍(行业平均30.8倍) 市净率12.61倍(行业平均3.22倍) 显著高于行业水平[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下降3.44%) 归母净利润1129.80万元(同比下降16.08%)[7] 交易风险警示 - 收购方海南芯繁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及其执行事务合伙人股东均未完成实缴出资 收购资金尚未到位[7] - 公司流通盘较小:总股本1.34亿股中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股75% 外部流通股占比低 存在非理性炒作风险[7] - 公司明确提示收购方无未来12个月内改变主营业务、资产重组或注入资产的明确计划[7] 行业监管态势 - 监管部门虽支持并购重组 但对"忽悠式易主"和"概念式炒壳"保持高度关注 强调信息披露真实性和风险敬畏[8]
严重偏离基本面 11连板牛股停牌核查
中国证券报· 2025-09-11 07:29
股价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自8月22日至9月10日连续涨停,累计上涨185.29% [1] - 公司股价实现“11连板”,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达507.95% [2] - 公司股票因交易异常波动将自9月11日起停牌核查 [1][3] 公司基本面与风险 - 公司股价连续涨停已严重偏离上市公司基本面 [1][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下降3.44% [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9.8万元,同比下降16.08% [7] 控制权变更事项 - 中昊芯英等为主体拟通过股权转让、增资控股股东等方式取得公司控制权 [6][7] - 控股股东等拟向中昊芯英转让144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75% [7] - 中昊芯英等拟向天普控股增资总金额为15.21亿元,增资后合计持有天普控股50.01%股权 [7] - 收购方之一海南芯繁的收购资金尚未到位,控制权变更事项存在不确定性 [7][8] 主营业务与市场传闻 - 公司主要产品为汽车用高分子流体管路系统及密封系统零件及总成,应用于传统油车整车制造 [7] - 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收购方无资产注入计划或明确重组计划 [6][7]
11连板牛股,停牌核查
中国证券报· 2025-09-10 20:36
股价表现与停牌核查 - 公司股票自8月22日至9月10日连续11个交易日涨停,累计涨幅达185.29%,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达507.95% [1] - 公司因股价严重偏离基本面,于9月11日起停牌核查,此为第二次停牌(首次停牌为9月4日至9月8日) [1][2][4] - 股价波动期间4次触及交易异常波动、2次触及严重异常波动 [2] 控制权变更计划 - 中昊芯英拟通过股权转让(1441万股,占总股本10.75%)及增资天普控股(金额15.21亿元)等方式取得公司控制权 [5][6] - 增资后中昊芯英与海南芯繁将合计持有天普控股50.01%股权,杨龚轶凡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6] - 海南芯繁收购资金尚未到位,且其执行事务合伙人股东未完成实缴出资,控制权变更存在不确定性 [7] 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用高分子流体管路系统及密封系统零件,主要应用于传统油车,未发生重大变化 [5][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下降3.44%),净利润1129.8万元(同比下降16.08%) [6] - 公司明确表示收购方无资产注入计划或重组计划,且未涉及市场热点概念 [5] 监管与合规进展 - 公司需取得上交所合规性确认及中登公司股份过户登记批准,审批程序存在不确定性 [7] - 公司于8月22日收到上交所监管工作函,部分事项需进一步核实后回复 [7]
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7名高管集体辞职,股价上涨近20%
搜狐财经· 2025-09-05 21:06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公司董事长胡宝泉、副董事长张国强、董事兼总经理陈亚洲、董事兼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王春江及三名独立董事付淑威/吴波震/许强共7名董监高集体辞职[4] - 辞职人员原定任期至2027年2月18日 辞职后董事会成员低于章程规定最低人数 现任董事将延续履职至新董事选举完成[4] - 陈亚洲暂代总经理职务 王春江暂代董事会秘书和财务总监职务 公司将尽快完成新任管理人员选聘[4] 控制权变更安排 - 管理层集体辞职与控股权变更直接相关 东杭集团向巨融伟业转让19.03%股份已完成过户 控股股东变更为巨融伟业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林融升[5] - 根据协议安排 交割日后董事全部由受让方提名 经营管理层由改组后董事会聘任[5] - 原有董事及高管离职经济补偿金总额上限不超过50万元 超出部分由转让方承担[5]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7亿元 同比增长28.79%[5] - 归母净利润-685.45万元 亏损额同比收窄21.54%[5] 股价市场反应 - 9月4日公司股价逆市大涨 开盘后迅速封住20cm涨停[6] - 收盘价21.01元/股 单日涨幅达19.99%[6][8] - 当日成交额5.11亿元 换手率19.91% 总市值126.6亿元[8] 公司业务背景 - 公司主营线缆用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 产品应用于电力/能源/建筑/交通/通信/工程机械/汽车等领域[5] - 主要原材料为PVC/PE/EVA树脂等石油化工衍生品[5]
计划一周就终止!中环海陆跌停……
国际金融报· 2025-09-05 18:36
控制权变更终止 - 公司控股股东吴君三与交易对方就未来发展安排未达成一致 终止控制权变更事项 [2] - 从首次披露筹划到终止仅一周时间 [2][4] - 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债券自8月29日起停牌 原预计不超过2个交易日 [3] 股价表现 - 复牌后9月5日股价跌停 收盘价31.68元 [3] - 停牌前8月28日股价大幅收涨12.66% 收盘价39.6元/股 [4] - 年初股价11.5元 年内最高涨幅接近250% [4] 财务表现 - 2020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下降 从10.97亿元降至5.79亿元 [4] - 净利润从2020年1.34亿元持续下滑 2023年起由盈转亏 [4] - 2023年亏损0.32亿元 2024年亏损扩大至1.54亿元 [4]
计划一周就终止!中环海陆跌停……
IPO日报· 2025-09-05 18:19
控制权变更终止 - 公司控股股东吴君三与交易对方就未来发展安排未达成一致 导致控制权变更事项在筹划一周后终止 [2] - 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债券自8月29日起停牌 原预计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后因方案协商未完成延长停牌 [3] - 终止后公司复牌即跌停 收盘价31.68元 较停牌前39.6元下跌20% [3]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年初股价11.5元 停牌前收盘价39.6元 累计涨幅接近250% [4] - 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8月28日)股价单日大幅收涨12.66% [4] 财务业绩趋势 - 营业收入持续下滑:2020年10.97亿元→2021年10.69亿元→2022年10.42亿元→2023年6.25亿元→2024年5.79亿元 [4] - 净利润由盈转亏:2020年1.34亿元→2021年0.72亿元→2022年0.40亿元→2023年-0.32亿元→2024年-1.54亿元 [4]
ESG解读|天普股份9连板背后;资金来源透明度待提升,内幕信息管控遭问询
搜狐财经· 2025-09-05 17:51
股价异动与停牌 - 公司股票自2025年8月22日至9月3日连续9个交易日涨停,累计涨幅达135.77%,连续10个交易日内4次触及严重异常波动情形 [4] - 因多次触及异常波动,公司股票于9月4日起停牌,待披露核查公告后复牌 [5] - 停牌前(7月24-28日)股价无基本面支撑下2次涨停,累计涨幅24.85% [10] 控制权变更交易 - 实控人尤建义及天普控股拟向中昊芯英转让公司10.75%股份,交易完成后杨龚轶凡将成为实际控制人 [6] - 中昊芯英通过"股权转让+增资控股股东+全面要约收购"三步走方式迂回入主公司 [8] - 中昊芯英关联方于7月28日突击增资5000万元,8月14日再获外部增资1亿元 [10] 监管关注与合规风险 - 公司连续收到上交所两份监管工作函,涉及收购方资金来源合法性、内幕信息管控有效性及股价波动披露问题 [6] - 交易方案未说明"自筹资金"具体渠道,缺失股权质押核心条款,未明确是否存在分级收益或抽屉协议等结构化安排 [9] - 监管要求公司说明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及管控措施,交易涉及4方主体及复杂流程,保密难度激增 [11] 借壳上市动机与业务整合 - 中昊芯英需在2026年12月31日前完成合格IPO或被收购,否则需向投资方科德教育回购股份,借壳上市成为其资本化关键路径 [7] - 市场预期中昊芯英将通过公司实现资产证券化,形成"芯片-服务器-算力中心"闭环,承接青海"丝绸云谷"9亿元AI服务器订单 [8] - 公司主营汽车高分子材料零部件,中昊芯英主营AI芯片设计,公告称"暂无改变主业计划",但未解释AI芯片与汽车业务的协同性 [12] 信息披露与治理问题 - 公司2024年发布4份定期报告及33份临时报告,通过"上证e互动"回复16次咨询,但停牌前股价异动引发内幕信息泄露质疑 [10] - 交易复杂性导致内幕信息知情人范围扩大,公司未披露分阶段保密措施,违背"保护股东知情权"承诺 [11] - 业务整合计划缺失,698名汽车零部件业务员工面临技术团队流失风险,100余家供应商可能因主业转向而订单流失 [12]
杭州高新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7人集体辞职!股价暴涨20%
搜狐财经· 2025-09-05 13:01
公司治理变动 - 7名董监高集体辞职 包括董事长胡宝泉 副董事长张国强 董事兼总经理陈亚洲 董事兼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王春江 及三名独立董事付淑威/吴波震/许强 [1][3][4] - 辞职系控制权变更协议安排 新任董事将由受让方提名 原管理层离职经济补偿金总额上限50万元 [4][5] - 现有董事在新任董事选举前继续履职 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在新人选产生前由原人员代行职责 [4] 控制权变更细节 - 东杭集团向巨融伟业转让19.03%股份(2410.59万股)已完成过户 转让价格20.5253元/股 总价款4.95亿元 [4][6] - 控股股东变更为巨融伟业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林融升 从6月30日停牌筹划到完成过户历时约两个月 [4][6] - 新控股股东巨融伟业隶属新疆巨融能源集团 主营能源化工 拥有300万吨LNG年产能和100万吨运输能力 [6][7] 公司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7亿元 同比增长28.79% 归母净利润-685.45万元 亏损同比收窄21.54% [6] - 公司主营线缆用高分子材料 产品应用于电力/能源/建筑/交通等领域 主要原料为PVC/PE/EVA树脂 [6] - 9月4日股价涨停20%至21.01元/股 控制权变更完成后市场反应积极 [8] 战略协同预期 - 交易有利于实现产业资源/技术研发/供应链的战略协同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7] - 巨融能源招聘董秘要求具备半导体产业链经验 提及需推动市值管理策略及拓展产业资本资源 [7] - 此次交易为巨融集团能源化工战略转型提供关键产业支点 [7]
突发公告!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7名高管集体辞职
搜狐财经· 2025-09-05 10:31
公司管理层变动 - 7名董监高集体辞职包括董事长胡宝泉、副董事长张国强、董事兼总经理陈亚洲、董事兼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王春江及三名独立董事付淑威/吴波震/许强 [1][3] - 辞职原因为控制权变更后协议安排 新任控股股东巨融伟业(实际控制人林融升)要求董事会改组 [4] - 原董事将继续履职至新董事选举完成 陈亚洲与王春江分别暂代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职务 [3] 控制权变更 - 东杭集团向巨融伟业转让19.03%股份已完成过户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巨融伟业与林融升 [4] - 协议约定交割日后董事由受让方提名 原管理层离职经济补偿金总额上限50万元 [4]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7亿元 同比增长28.79% 归母净利润-685.45万元 同比减亏21.54% [5] - 9月4日股价涨停 收盘价21.01元/股 单日涨幅19.99% 市值126.6亿元 换手率19.91% [5][6] 公司业务背景 - 公司主营线缆用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 产品应用于电力/能源/建筑/交通/通信等领域 主要原材料为PVC/PE/EVA树脂等石油化工衍生品 [4]
杭州高新2025年9月4日涨停分析:控制权变更+业绩改善+业务协同
新浪财经· 2025-09-04 10:27
股价表现 - 2025年9月4日触及涨停 涨停价21.01元 涨幅19.99% 总市值26.61亿元 流通市值26.61亿元 总成交额3.87亿元 [1] 控制权变更与业绩承诺 - 新控股股东巨融伟业入主 在能源科技领域具备资源和技术优势 带来业务协同预期 [2] - 原股东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为正且年收入不低于3亿元 并提供现金补偿机制 [2]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报营收同比增长28.79%至1.97亿元 [2] - 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54%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97万元 较上年同期好转 [2] 业务拓展与公司治理 - 与太阳电缆设立合资公司 有利于产业链协同和华南市场开拓 [2] - 修订多项管理制度 设立审计委员会 强化独立董事职权 治理结构优化 [2] 资金与技术面 - 突破关键压力位 同花顺资金监控显示超大单净买入增加 主力资金流入布局 [2] - 电气设备相关板块部分个股出现异动表现 形成板块联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