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智化
icon
搜索文档
新会员 | 东软载波:电力物联网龙头全面布局新能源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3年6月 2011年2月在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183)[4] - 形成以智能制造为基础 集成电路设计为源头 新能源和数智化两翼齐飞的"3+1"产业布局[4] - 拥有8家子公司 3家分公司 在全国28个省份设有办事处 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多项权威认定[4] 技术创新与研发实力 - 自1996年起研发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达10%以上[5] - 牵头起草电力线载波通信标准 推出国内首款载波电能表[5] - 取得国内外发明专利172项 在申请发明专利59项 实用新型专利112项 外观设计专利29项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116项 软件著作权登记596项[5] - 参与起草制定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等20余项[5] 业务布局与资质认证 - 获得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 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等多项专业资质[6] - 成为集技术研发 智能制造 工程设计 EPC总包和运行维护于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6] 集成电路业务 - 深耕工业级高抗干扰MCU和SoC芯片设计二十余载[7] - 产品涵盖8位/32位通用与专用微控制器芯片 电力线载波芯片 无线射频芯片 电池管理芯片等[7] 新能源业务 - 布局发电 输电 变电 配电 用电全链条应用场景 提供全解决方案[10] - 采用人工智能 大数据分析 区块链 微服务等先进技术[10] - 围绕"源 网 荷 储"提供智能光伏 智能配电 智能用电 新型储能 智能微电网等全方位产品[12] - 自主研发储能型虚拟电厂 实现储能系统全流程优化管理[12] 市场拓展 - 成功中标国网用电信息采集全品类产品 跟进国家电网 南方电网技术迭代需求[16] - 实现智能微电网系统光储充一体化协同运营[16] - 海外业务拓展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品海外应用在线数量超过1000万台[26] 数智化业务 - 融合多种通信方式 运用云计算 大数据 物联网等技术搭建"AI+零碳"数智化平台[19] - 构建智慧园区 智慧社区 智慧医院 智慧校园等应用场景[19] - 智能照明系统可实现综合节能20%-75% 管理效率提升35%[19] 智能制造 - 制造中心通过国家级绿色工厂认定 支持高精尖电子产品及储能设备制造[22] - 通过自主研发MES系统实现与CRM ERP PLM等系统的全流程无缝对接[22]
六大行员工队伍,有新变化!
金融时报· 2025-09-04 15:57
六大行员工总数及结构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 六大行在职员工总数(含劳务派遣)达182.6万人 [1] - 农业银行为员工规模最大银行 员工总数44.51万人 其中境外机构836人 综合化经营子公司及村镇银行7145人 [1] - 工商银行员工总数40.84万人 境内控股子公司10554人 境外机构15537人 [1] - 中国银行员工31.05万人 建设银行员工37.31万人 均超30万规模 [1] - 交通银行员工9.52万人(六大行最低) 邮储银行19.38万人(含合同制员工179282人及劳务派遣1449人) [2] 员工数量同比变化趋势 - 对比2023年末数据 六大行员工总数从185.29万人下降至182.6万人 减少约2.69万人 [2] - 2023年末具体基数:工商银行41.52万人 农业银行45.47万人 中国银行31.28万人 建设银行37.68万人 交通银行9.57万人 邮储银行19.76万人 [2] 金融科技人才结构性调整 - 六大行科技领域员工数量持续增长 2024年末科技人员总数首次突破10万人 [2] - 2026届校招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科技型人才 数智化人才需求迅速扩大 [2] - 金融科技对基础岗位形成替代效应 科技型人才占比逐渐提升 [1] 人力资源战略方向 - 多家银行强调加强基层员工培养 推动薪酬资源向基层倾斜 [2] - 工商银行明确优化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薪酬机制 加强资源向基层员工倾斜 [3] - 农业银行加强县域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县域青年英才选拔 倾斜配置县域薪酬资源 [3] 员工地域分布特征 - 农业银行西部地区在岗员工115,843人 占比26% 为所有地域中最高 [3]
申通快递(002468):价格战致短期盈利承压,反内卷改善弹性较大
华源证券· 2025-09-04 15:52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申通快递"买入"评级 [6][10][57] 核心观点 - 价格战导致短期盈利承压,但反内卷政策有望推动行业提价,公司盈利弹性较大 [6][8][56] - 公司通过数智化转型和产能扩张提升运营效率,成本控制能力增强 [8][41][48] - 行业需求保持结构性景气,公司业务量增速稳健,市场份额稳固 [30][56] 基本数据 - 当前股价16.48元,总市值25,227.62百万元,流通市值24,179.46百万元 [3] - 总股本1,530.80百万股,资产负债率62.39%,每股净资产6.51元 [3]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250.2亿元(同比+16.02%),归母净利润4.53亿元(同比+3.73%) [8][16] - 2025Q2单票收入1.97元(同比-2.6%),单票归母净利润0.03元(同比-24%) [8][4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3.96/20.54/23.91亿元,同比增速34.25%/47.12%/16.39% [7][10][57] 业务运营 - 2025Q2业务量65.40亿件(同比+15.96%),市场份额12.9% [8] - 单票运输成本0.35元(同比持平),单票分拣成本0.32元(同比持平) [41] - 自有干线车辆8,054辆(同比+28.4%),自动化分拣设备514套(较2024年末+21.23%) [41] 产能与资本开支 - 2025Q2资本开支8.84亿元(同比+29.2%),在建工程7.27亿元(同比+248.8%) [8][22] - 预计2025年底日均产能提升至9000万单以上 [8][22][56] 行业与政策影响 - 国家邮政局2025年7月明确反对"内卷式"竞争,多地快递价格上调(如广东单票价格涨至1.4元以上) [8][53] - 行业需求受益于电商零售增长和退货件市场扩张,2025H1全国快递业务量956.4亿件(同比+19.3%) [30]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8.07/12.28/10.55倍 [7][10][57] - 可比公司(中通、圆通、韵达)2025年平均PE为12.2倍 [58]
金陵饭店上半年业绩承压,扣非净利增长彰显经营韧性
犀牛财经· 2025-09-04 09:34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8.51亿元同比下滑7.03% 净利润2325.1万元同比下滑3.74% [2] - 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3.60% 核心经营表现优于整体利润指标 [2] - 食品科技板块营收4107.83万元同比增长19.04% 利润总额249.05万元同比增加289.09万元 [5] 业务板块表现 - 客房收入同比下降16.77% 餐饮收入同比下降4.33% 受行业量价齐跌及供需失衡影响 [2] - 酒店管理业务同比增长22.44% 轻资产运营模式成效显著 [2] - 酒类贸易业务营收与毛利同比下降 处于深度调整期 [2][4] 战略举措与转型升级 - 实施"焕新计划"完成南京部分客房改造 新家庭房及亲子房型成为销售热点 [3] - 推广"鲸灵"数智化运营管理平台 20家酒店XMS系统实现零中断迁移 [3] - "尊享金陵"平台客房预订直销比例与会员消费产值实现双增长 [3] 未来发展规划 - 坚持全国化布局 深耕长三角并重点开拓国内发达城市中心区域 [3] - 通过轻资产模式加速下沉市场连锁店布局 提升资源整合效率 [3] - 酒类贸易业务将深化与酒店主业协同 拓展外部市场及新消费场景 [4][5] 产业协同与新兴布局 - 食品科技板块强化品牌建设与研发投入 构建全场景零售网络 [5] - 加快打造技术研发转化中心与供应链工厂 夯实产能保障基础 [5] - 形成以酒店管理为核心 商业综合体/酒类贸易/物业管理/食品科技协同的产业链 [6] 公司基础信息 - 下辖17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 金陵连锁酒店签约总数229家覆盖18个省级行政区 [6] - 金陵贵宾会员总数突破2175万名 2021年获评金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 [6] - 2007年4月成为全流通后国内酒店业首发上市第一股 [6]
坚定推进战略转型创新,泸州老窖尽显发展韧性
搜狐财经· 2025-09-04 08:55
行业发展趋势 - 白酒行业进入新一轮调整周期 呈现量减质升发展态势 加快从存量竞争向价值创造转型 [1] - 酒类产业处于消费结构转型和分化期 存量竞争深度调整阶段 [4] - 年轻消费群体成为白酒市场主要消费力量 85后 90后及年轻女性构成最具潜力消费人群 [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454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663亿元 [1] - 2024年全年销售费用约3538亿元 同比下降约11% [11]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86%至1519亿元 [11] 战略发展方向 - 锚定低度化 年轻化 场景化 数智化四个战略方向推动转型创新 [3] - 通过市场拓展 管理创新 技术升级 数智应用和消费场景打造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 [3] - 以战略定力精准把握消费迭代与产业变革时代脉搏 [3] 低度酒业务发展 - 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低度酒市场规模将突破74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25% [6] - 国窖1573系列销售额突破200亿元 38度产品占比跃升至近50% [6] - 38度国窖1573在华北 华东及越来越多市场广受欢迎 [7] - 研发28度国窖1573并适时投入市场 定期检验酒质稳定性 [6][7] - 低度酒拥有较高技术护城河 1989年第五届全国评酒会15种国家名酒包含降度及低度白酒 9种为浓香型 [6] - 泸州老窖低度酒蝉联中国名酒称号并牵头制定低度酒国家标准 [6] 消费趋势变化 - 年轻消费群体更倾向个性化 低度化 利口化 悦己化酒类消费 [4] - 更青睐小型聚会 下班小酌等轻社交场景 [4] - 更喜好轻便化 高颜值产品设计 [4] - 更推崇轻松随性饮酒文化 [4] 数智化转型成果 - 2024年推动数智泸州老窖建设 构建一设五化五通数智生态 [9] - 基本实现数智管理 智能生产和智慧营销 [9] - 构建敏捷响应市场柔性生态 [9] - 2025年作为数字化落地年 推动消费数智化 渠道数智化 组织数智化 [10] - 数字营销全链路升级 五码合一产品全国推广 [10] - 经销商门户系统上线运行 营销服务平台搭建运营 [10] - 渠道管理精细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10] - 供应链数据应用系统不断优化 数据分析及应用场景设计进一步完善 [10] - 五码合一智能管理系统实现生产端到消费端全链条数字化管理 [10] - 构建动态库存管理系统 借助大数据分析与智能算法实时监控库存水平 [10] - 依据市场需求预测 销售数据及生产周期等多维度信息精准调控库存 [10] - 五码合一解决40年来行业无法避免的压货 低价 窜货等顽疾 [10] - 推动销售从以渠道层层压货为推力向左策略向以消费者开瓶扫码为拉力向右策略转变 [10]
向“新”发力 向“质”跃升——抚顺石化公司洗化厂创新驱动发展纪实
中国化工报· 2025-09-03 11:51
公司创新驱动发展 - 公司作为亚洲最大的表面活性剂原料生产基地和国内特色烷基苯生产基地 持续以创新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链升级[1] - 公司全力推进新型催化剂研发以打破国外企业对新型脱氢催化剂的垄断 经过60余次试验完成包覆型脱氢催化剂开发[2] - 新型脱氢催化剂DPt-1已在烷基苯Ⅱ脱氢装置实现工业化应用 累计运行90天 脱氢转化率提高1.3% 选择性提高3%[2] 产能提升与技术改造 - 公司烷基苯产量屡创新高 通过实施烷基苯能效提升项目改造64台动静设备 包括更新K-101循环氢气压缩机[3] - 能效提升项目投用后装置整体产能将稳步提升 天然气用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大幅下降[3] - 公司实施26项提质增效措施 包括优化双段进料和延长脱氢催化剂使用周期 保障装置满负荷生产[3] 数字化转型成效 - 生产线通过持续信息化和数字化改造基本实现智能化控制 主控室可实时监控温度及压力等主要参数[4] - 应用智能巡检仪后单次巡检时长压缩10分钟 通过自动感应替代手动放置巡检牌的操作方式[4] - 车间设置巡检提醒系统并加强点检标准 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巡检精准度[4]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发展思路明确写入"洗化产品高端化" 将深入实施新材料提速工程[5] - 重点抓好新材料新产品研发与生产 加快布局发展高端特色产品[5]
国际化、数智化、流水化齐发力 迈瑞医疗2025中期国际业务实现新突破
搜狐财经· 2025-09-02 16:4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67.43亿元,归母净利润50.69亿元,一季度及二季度分别实现环比增长,三季度预计延续同比正增长及逐季度环比增长趋势[1] - 2025年累计现金分红达32.98亿元,占中报净利润65.06%,自2018年上市以来连续7年分红总额达357亿元(含20亿元股份回购)[1] 国际化战略进展 - 国际业务收入达83.32亿元,同比增长5.39%,占整体收入比重提升至50%,发展中国家收入增幅突出[2] - 国际体外诊断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化学发光业务增幅超20%,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国际收入占比67%,医学影像国际收入占比62%[2] - 超高端超声销售额近4亿元,规模接近2024全年水平,全球14个国家本地化生产项目中11个已启动运营[2][3] 高端客户突破 - 体外诊断领域新增160余家高端客户,50余家存量客户实现产品横向渗透,包括近30家第三方连锁实验室[3] - 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突破超100家新高端客户,390家存量客户实现产品横向突破,包括巴黎Hospital Necker-Enfants Malades等顶级医院[4] - 医学影像领域新增50家高端客户,130家存量客户实现产品突破,超高端超声Resona A20进驻英国爱丁堡皇家医院[4] 数智化战略成果 - 研发投入17.8亿元,占营收10.6%,累计申请专利12240件(发明专利8818件),授权专利6126件(发明专利3085件)[6] - 推出重症大模型覆盖病情问答等四大功能,探索麻醉、急诊等垂域大模型,全院级数智化方案落地浙大一院、美国CHS集团等顶级医疗机构[7] - 数智化方案在巴西、印度等医疗资源紧张地区实现远程监护和治疗调整,提升医疗可及性[7][8] 流水型业务发展 - 流水型业务涵盖体外诊断试剂、微创外科耗材等,过去十年平均增长率达设备型业务2.5倍,经营净利率更高[8] - 通过并购惠泰补齐高值耗材能力,倾斜研发资源并建立成熟销售体系,国内突破头部三甲医院,海外转向中大样本量客户[9] - MT 8000全实验室智能化流水线累计销售15套,2025年销售13套,DiaSys工厂产品导入支撑海外客户渗透加速[3][9] 未来展望 - 2025年下半年国际业务增长动能加速,发展中国家市场持续快速增长,盈利水平有望稳步提升[5][6] - 流水型业务占比预计持续提升,高毛利率特性将对未来盈利产生正向促进[9] - 公司以国际化、数智化、流水化三重战略协同推进,冲击全球医疗器械企业TOP20目标[10]
关于召开硅领域标准化工作研讨会的通知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定于2025年9月10日至12日 在包头市召开硅领域标准化工作研讨会 [2] - 会议地点为内蒙古包头青山宾馆 食宿统一安排但宿费自理 [3] - 参会代表需在2025年9月9日前通过有色金属会议网在线报名系统完成注册 [4] 会议核心议程 - 9月12日下午将重点讨论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硅单晶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工业硅和镁冶炼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工业硅部分)[2] - 会议将研讨硅产业绿色化、数智化、高端化标准体系规划 [2] - 要求项目负责单位编制组人员及起草单位相关人员携带资料参会 [2] 行业标准化推进 - 会议旨在夯实产业技术基础并完善硅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2] - 强化标准引领作用 推动行业能耗限额标准修订 [2] - 标准化工作将聚焦绿色化、数智化、高端化发展方向 [2] 组织机构联系 - 技术咨询联系人:李素青(010-62565659)刘松吴(010-62275650)[3] - 硅业分会核心领导包括会长段德炳、常务副会长林如海及秘书长徐爱华等 [8] - 可通过有色金属会议网(http://www.ysmeeting.net/)获取更多会议信息 [4]
金天钛业积极应对行业压力 高端钛材筑牢产业升级基石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3:4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3.18亿元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273万元 [1] - 部分主要型号订单阶段性放缓导致业绩短期承压 [1] 公司战略布局 - 凭借一体两翼战略布局巩固高端钛材领先地位 一体为航空航天 两翼为海装和民用航空 [1][3] - 通过精益管理与降本增效优化市场结构 保持高端产品收入占比稳定 [3] - 业务逐步丰富 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3] 技术突破与产品优势 - 钛合金性能达国内先进水平 成为航空领域主供材料 [1] - 超高强韧钛合金实现国内首次强韧度突破 [1] - 低成本中强高韧钛合金性能优于现役同类产品 [1] - 技术突破支撑新型飞机 发动机及舰船量产 [2] 产能扩张与项目建设 - 高端装备用先进钛合金产业化项目(一期)建设顺利 投产后新增年产钛合金3000吨产能 [3] - 数智化集成与智能物流系统同步推进 通过数字孪生与信息化技术提升生产效率 [3] 市场拓展进展 - 在海装市场实现钛合金锻件交付 钛合金气瓶及锻件业务持续获客 [3] - 民用航空领域首次亮相巴黎航展 在国产大飞机项目合格供方推进中取得关键进展 [3] 行业发展状况 - 2024年我国钛加工材产量达17.2万吨 同比增长8.1% [1] - 高端钛合金占比持续提升 受技术迭代与需求升级双重推动 [1] - 钛材为航空航天 舰船等高端装备的关键材料 [1] 公司行业地位 - 国内三大高端钛合金研发生产基地之一 [1] - 国家战略材料核心供应商 支撑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 [1][3] - 在全球钛材竞争格局中抢占制高点 [3]
数智化引领稳健发展 浦发银行2025年中报彰显“金融报国”底色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1:25
核心观点 - 浦发银行2025年上半年业绩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营业收入905.59亿元同比增长2.62% 归母净利润297.37亿元同比增长10.19% 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数智化战略驱动科技金融与供应链金融业务快速发展 [1][2][5] 经营业绩表现 - 总资产达9.65万亿元 其中贷款总额5.6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1% 负债总额88,445.3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6% 存款总额5.5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71% [2] - 贷款余额占总资产比重58.42%较上年末上升1.44个百分点 存款总额在总负债中占比较上年末上升4.22个百分点 [2] - 零售存款规模1.74万亿元 占比升至31.06% 反映零售转型成效显著 [2] 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 - 不良贷款率降至1.31%连续五年下降 拨备覆盖率提升至193.97%连续三年上升 [3] - 利息净收入占比64.39% 非利息净收入占比提升至35.61% 财富管理 托管 避险等业务均实现增长 [3] 数智化战略实施 - 构建算力 算法 平台 知识四位一体智能底座 赋能五大赛道业务发展 [5]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 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4万户 覆盖全国科创板上市企业七成以上 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覆盖率超八成 [5] - 通过数智化工具服务超6000家科技企业获得授信 融资总额超2000亿元 精准服务近9000家科创企业 [5] 科技金融业务 - 打造全周期陪伴模式 提供从0到1 1到10 10到100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5] - 开发科技金融雷达 科技五力模型等数智化工具 实现企业画像到授信匹配全流程智能化 [5] - 风控和投融资判断依托数智化模型 实现从人找项目转向系统找项目的服务模式转变 [6] 供应链金融业务 -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合同审核准确率95% 利用区块链进行企业贸易信息存证 [7] - 浦链通体系累计服务供应链上下游客户2.7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46.08% 在线供应链业务量达3582.65亿元同比增长382.82% [7] - 普惠两增贷款余额达4961亿元 浦惠贷余额近1000亿元较上年末大幅增长85% 打造200家普惠特色支行 [7] 区域发展与国际化布局 - 长三角地区百强县网点覆盖率超80% 区域贷款余额1.98万亿元 存款余额2.53万亿元 均居股份制银行第一 [8] - 跨境交易结算量同比增长33% 跨境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20% [8] - 打造沪港 沪新 沪伦三线联动 强化香港 新加坡 伦敦三大服务圈 提供多元化属地化金融服务 [8] 战略展望 - 坚持数智化战略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强化业务优势 深化资产负债主动管理 [9] - 通过集团化 综合化 国际化发展优势 持续提升服务质效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