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
搜索文档
十五运会小马智行无人驾驶车参与火炬传递
中国经营报· 2025-11-02 17:49
核心事件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地同步启动,其中广州站首次引入无人驾驶技术,由小马智行提供的自动驾驶汽车承担火种灯护送任务 [2] - 搭载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的埃安霸王龙Robotaxi以无人驾驶状态完成火种灯护送,从越秀公园至广州体育馆的火炬交接点 [2] 公司技术与运营实力 - 小马智行是中国首个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小马智行(PonyPilot)"的企业,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实现Robotaxi服务的常态化运营 [2] - 公司累计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过5500万公里,其中全无人驾驶里程突破1000万公里,Robotaxi车队规模超过720辆 [2] - 公司是国内唯一在北上广深四城实现Robotaxi收费运营的公司 [3] - 在广州,用户可在南沙区全域呼叫无人驾驶服务,并可乘坐自动驾驶专线往返广州市中心与白云机场、广州南站 [3] 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技术细节 - 第七代埃安霸王龙Robotaxi搭载6大类34个传感器,实现360°无死角感知,最远探测距离达650米 [3] - 系统核心为自研的全球首个L4级Robotaxi车规级域控制器,配备4颗Orin-X芯片,算力使用效率较上一代提升3倍 [3] - 整车系统采用100%车规级零部件,设计寿命达60万公里,套件BOM成本较上代降低70% [3] - 系统具备高度平台化能力,可适配多品牌车型,已在极狐阿尔法T5、埃安霸王龙、丰田铂智4X三款车型上实现量产部署 [3] 全运会期间及未来服务规划 - 十五运会期间,小马智行将在广州南沙、深圳南山宝安等核心区域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保障观众与媒体的通勤接驳 [4] - 公司计划开通多条全运会示范专线,覆盖核心场馆、媒体中心、主要酒店、机场及高铁站等关键点位 [4]
具身智能机器人火炬手“夸父”首次亮相全运会
中国新闻网· 2025-11-02 16:52
5G-A网络技术应用 - 全球首款5G-A人形机器人"夸父"作为火炬手亮相,凭借5G-A连接和运动控制算法,首次实现无技术人员陪跑、不依赖手持遥控器的自主火炬传递[1] - 5G-A网络具备广覆盖、高速率与确定性能力,有效保障机器人动态移动过程中的实时高清视频回传与控制指令传输,确保动作精准连贯[3] - 创新运用差异化覆盖层技术并引入无线AI智能评估手段,实现5G-A网络技术与机器人应用的深度融合[3] 通信网络保障措施 - 专项保障团队对火炬传递路线区域网络完成全面巡检,反复检查接入环和传输网元运行参数,新增并优化升级站点,确保核心链路实现"零故障"运行[3] - 在广州全长约11.6公里的无人驾驶火炬传递路线上,团队开展拉网式信号勘测和精准摸排,提前完成3轮专项测试优化[4] - 全面升级沿线51个基站,实现2.6G+4.9G双频段连续覆盖,提升网络容量厚度及用户感知[4] 产业合作生态 -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联合中国移动研究院、乐聚、华为、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合作伙伴共同完成此次人形机器人火炬传递的网络保障任务[3]
无人驾驶车参与全运会火炬传递
证券时报网· 2025-11-02 14:07
公司技术与运营里程碑 - 公司无人驾驶车参与第十五届全运会火炬传递,完成火种灯护送任务,为全运会历史上首次 [1] - 护送任务全程无人驾驶,车辆以零误差完成,体现了技术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1] - 公司是中国首个在北上广深均提供无人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的公司 [1] - 公司累计自动驾驶路测里程超5500万公里,其中全无人驾驶路测里程突破1000万公里 [1] - Robotaxi车队规模超720辆 [1] 第七代Robotaxi产品技术细节 - 参与火炬传递的车辆为搭载公司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的埃安霸王龙Robotaxi [1] - 该车全车搭载6大类34个传感器,检测范围覆盖车身盲区至最远650米 [1] - 车辆搭载公司自研的全球首个L4 Robotaxi车规级域控制器,配备4颗Orin-X芯片,算力使用效能较上一代提升3倍 [1] - 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采用100%车规级零部件,设计寿命达60万公里 [1] - 系统套件BOM成本较上代下降70%,为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1] 公司未来规划与部署 - 第七代Robotaxi即将在广州、深圳等地投入运营 [2] - 投入运营的车型不仅包括埃安霸王龙Robotaxi,还包括第七代Robotaxi家族的其他车型 [2]
宇通重工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23.91亿行业第六,净利润1.98亿行业第六,电动化放量下的增长潜力
新浪财经· 2025-10-31 23:3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2年6月6日,于1994年1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址均位于河南省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环卫及工程机械装备制造商,具备全产业链优势,产品技术先进,主营业务为环卫及工程机械业务 [1] - 公司涉及无人驾驶、汽车热管理、小盘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1] - 公司控股股东是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是汤玉祥,董事长晁莉红,1975年出生,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 [4]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3.91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6位(共28家公司),高于行业平均的16.4亿元和中位数的6.86亿元,但与行业第一名的95.44亿元和第二名的78.58亿元存在差距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98亿元,行业排名同样为第6位,高于行业平均的8762.81万元和中位数的2092.22万元,但与行业第一名的7.85亿元和第二名的4.82亿元相比仍有距离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23.91亿元,同比下滑4.58%,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3.16%至1.87亿元 [5] - 剔除傲蓝得和绿源餐厨影响后,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03.80%,显示整车经营质量向好 [5]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业绩增长强劲,毛利率同比提升11.80个百分点 [5] 财务指标分析 - 偿债能力方面,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7.37%,低于去年同期的43.93%,也低于行业平均的43.61% [3] - 盈利能力方面,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0.68%,高于去年同期的19.77%,但低于行业平均的25.59% [3] - 2025年前三季度供应商账期缩短导致经营性现金流承压,但收现比同比增加0.01个百分点,主业回款健康 [5]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1.77万户,较上期减少11.57%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3万股,较上期增加13.51%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448.04万股,较上期减少34.58万股 [5] 业务发展前景 - 环卫新能源行业放量,公司市占率位居行业第二 [5] - 2025年1至9月公司新能源销量占总销量比例高达75%,高于同业水平,受益于电动化放量弹性大 [5] - 公司先发布局无人驾驶场景,已打造环卫、矿山无人驾驶运营方案 [5] - 东吴证券维持公司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62亿元、3.30亿元、4.13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3倍、19倍、15倍 [5]
德昌股份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32.88亿行业排第四,净利润1.62亿低于行业均值
新浪证券· 2025-10-31 22:5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2年1月21日,于2021年10月2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专注于小家电及汽车EPS电机的设计、制造与销售业务,具备全产业链优势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家用电器-小家电-清洁小家电 [1] 经营业绩与行业地位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2.88亿元,在行业8家公司中排名第4,行业平均营收为53.79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62亿元,行业排名第4,行业平均净利润为4.62亿元 [2] - 行业第一名科沃斯营收128.77亿元,净利润14.18亿元,第二名石头科技营收120.66亿元,净利润10.38亿元 [2]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32.9亿元,同比增长10.1%,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下降46.3% [5]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42.42%,低于行业平均的47.40%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14.05%,低于行业平均的30.98% [3] - 毛利率去年同期为17.58% [3] 股东结构与市场预期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2.59万,较上期增加11.98%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87万,较上期减少10.70%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176.85万股,相比上期减少2.65万股 [5] - 国盛证券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8/4.0/5.3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5] - 中金公司下调2025/2026年净利润至2.88/4.30亿元,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20.88元目标价 [5] 管理层与业务动态 - 董事长兼总经理黄裕昌薪酬从2023年的174.03万元增至2024年的199.98万元,增加25.95万元 [4]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张利英、黄裕昌、黄轼 [4] - 公司收入增长环比提速,ODM订单修复,汽零业务增速快,在手订单超90亿元 [5]
同力股份(920599):北交所信息更新:新能源+无人矿卡赋能盈利能力,2025Q3末合同负债1.71亿在手订单饱满
开源证券· 2025-10-31 22:2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同力股份(920599.BJ)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3]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新能源与无人驾驶技术赋能为公司带来发展机遇,是维持“买入”评级的主要依据 [5] - 公司新能源车及无人驾驶矿卡产品具有高价值量和高毛利率的特点,有望带动盈利能力增长 [6] - 公司与力拓集团的合作及海外市场拓展取得进展,同时在手订单饱满,为未来增长提供支撑 [7] 财务业绩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7.96亿元,同比增长9.45%,归母净利润5.35亿元,同比增长16.39% [5] - 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16.27亿元,同比增长3.64%,归母净利润2.14亿元,同比增长31.22% [5] - 报告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8亿元、9.80亿元、10.77亿元 [5] - 对应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85元、2.12元、2.33元,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12.3倍、10.8倍、9.8倍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宽体自卸车毛利率同比增长1.42个百分点,电车和无人驾驶车毛利率约20%,高于传统油车 [6] 业务运营与产品结构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车辆合计2700多台,其中新能源车占比约55% [6] - 新能源车中有一半是无人驾驶产品 [6] - 产品价值量方面:燃油车销售单价约100万元,新能源车单价在100-200万元之间,无人驾驶车单价在200万元以上 [6] - 公司已与易控智驾等多家无人驾驶开发公司合作,推动产品在矿区规模化、商业化落地 [6] - 根据行业数据,预计2026年我国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数量达10000辆,2023-2026年复合增长率达106.78% [6] 市场拓展与订单情况 - 公司与力拓集团合作顺利,已交付7台纯电135非公路自卸车用于外蒙古铁矿项目 [7] - 力拓的标杆示范效应有望吸引更多矿业公司关注公司产品 [7] - 公司已推出200吨产品,体现进入高端市场能力,为进入澳大利亚、北美市场铺垫 [7]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为1.71亿元,较年初增长125.97%,反映在手订单饱满 [7]
交大思诺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2.21亿行业排28,远低于行业均值,净利润2315.66万行业排24
新浪证券· 2025-10-31 21:2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6日,于2020年7月17日在深交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址均位于北京市 [1] - 公司是国内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关键设备领域的重要企业,主营业务为相关设备的研发设计、组织生产、销售及技术支持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轨交设备Ⅱ-轨交设备Ⅲ,概念板块包括小盘、微盘股、无人驾驶、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1亿元,在行业33家公司中排名第28位 [2] - 同期行业营收第一名为中国中车(1838.65亿元),第二名为中国铁物(255.97亿元),行业平均营收为93.7亿元,中位数为8.1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2315.66万元,行业排名第24位 [2] - 同期行业净利润第一名为中国中车(125.8亿元),第二名为时代电气(28.87亿元),行业平均净利润为6.46亿元,中位数为5106.51万元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1.50%,去年同期为8.46%,远低于行业平均的38.16%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70.63%,去年同期为74.61%,远高于行业平均的29.99%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邱宽民 [4] - 董事长李伟薪酬从2023年的81.51万元降至2024年的68.31万元,减少13.2万元 [4] - 总经理张一弛薪酬从2023年的87.2万元降至2024年的69.6万元,减少17.6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8478户,较上期减少0.24%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5819.69股,较上期减少8.60% [5]
国芯科技的前世今生:郑茳掌舵二十余年,汽车电子业务增长71.38%,RISC-V注入新动能
新浪财经· 2025-10-31 20:1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25日,于2022年1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国产自主可控嵌入式CPU技术和产品提供商,具备从芯片设计到系统应用的全产业链技术能力 [1] - 公司主要业务为IP授权、芯片定制服务和自主芯片及模组产品,应用于信息安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边缘计算和网络通信三大领域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 - 半导体 - 数字芯片设计,概念板块包括无人驾驶、信息安全、星闪概念、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59亿元,在行业48家公司中排名第47,行业平均营收为29.12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亏损1.27亿元,行业排名第44,行业平均净利润为3.48亿元 [2] - 行业第一名豪威集团营收217.83亿元,净利润31.99亿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36.48%,高于去年同期的29.38%,且高于行业平均的24.46%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38.63%,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8.51%,也高于行业平均的36.52% [3] 管理层与股权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匡启和、肖佐楠、郑茳 [4] - 董事长郑茳2024年薪酬180.47万元,较2023年增加2.56万元 [4] - 总经理肖佐楠2024年薪酬141.88万元,较2023年增加1.71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2.57万,较上期减少3.43% [5] 业务亮点与发展前景 - 2024年自主汽车电子芯片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1.38%,客户数量增多 [5] - 启动首颗基于RSIC-V架构的高性能车规MCU芯片CCFC3009PT设计开发,有望实现国产化替代 [5] - 推进量子安全芯片迭代升级,AHC001新品内部测试成功 [5] - 2024年定制芯片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9.15%,订单充足 [5] - 中邮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7.8/11.5/17.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1/0.6亿元 [5]
向海图强 北部湾港高水平推进国际门户港和国际枢纽海港建设
证券日报网· 2025-10-31 19:1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5.35亿元,同比增长12.92%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后净利润7.25亿元,同比增长22.63% [1] - 2025年前三季度完成货物吞吐量2.67亿吨,同比增长10.01% [1] - 2025年前三季度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24.81万标箱,同比增长10.34% [1] - 公司锚定"千万标箱"目标冲刺 [1] 港口设施建设 - "十四五"期间建成钦州30万吨级油码头、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防城港401号20万吨级泊位等18个泊位 [2] - 开港运营北海铁山东港区,打通玉林便捷出海通道 [2] - 建成北海铁山港进港铁路 [2] - 拥有及管理沿海生产性泊位91个,货物年通过能力4.5亿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1104万标箱) [2] - 84个泊位已实现对外开放启用,10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占比达36% [2] - 专业化泊位占比从2021年的33.8%提升至2025年的37.4% [2] 智能化与技术应用 - 建成全球首个U型堆场装卸工艺、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3] - 智慧引导运输车(IGV)作业点密度提升50%,设备移动距离缩减35% [3] - 基于TOS-ECS-GOS系统集成,将海铁联运集装箱中转时间压缩40% [3] - 建成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防城港数字化散货中心堆场 [3] - 打造全国港口行业首个数字化运营管控平台 [3] - 铁海联运"五个一体化"改革使综合作业效率提升约30% [3] 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 遵循"统一规则、建设、经营、管理"及"一城一港一公司"原则,强化钦北防三港资源整合 [4] - 自2018年起连续七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 [4] - 获评2023年度"双百企业"专项评估"优秀"等次 [4] - 推进零碳码头建设,实现露天散货料堆100%苫盖、港区污水处理100%覆盖 [4] - 2024年防城港码头成为广西沿海首家三星级中国绿色港口 [4] 航线网络与服务效率 - 截至2025年9月底,集装箱航线达93条(外贸56条、内贸37条) [5] - 2021年至2024年散杂货船舶装卸效率提升32%,集装箱船时效率提升25% [5] - 建成"北港网"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业务无纸化办理,平均节省时间超20小时 [5] - 平台用户达12.6万,客户满意度从2021年的90.45提升至2024年的93.44 [5] 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 公司作为广西沿海主要公共码头投资运营商,以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牵引 [1] - 加快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和国际枢纽海港,提升铁海、江海联运一体化水平 [1] - 已发展为连接中国西部与东盟乃至全球的重要枢纽 [1] - 未来将全力提升枢纽能级与服务能力,深入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共建 [5]
银河微电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7.45亿排行业第11,净利润3924.62万排第12
新浪财经· 2025-10-31 19:1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6年10月8日,于2021年1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半导体分立器件企业,具备较强研发实力,产品质量和性能达国内先进水平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分立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无人驾驶、汽车芯片、专精特新等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45亿元,在行业18家公司中排名第11,低于行业平均数33.05亿元和中位数9.73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3924.62万元,行业排名第12,低于行业平均数2.24亿元和中位数6471.38万元 [2] - 行业第一名闻泰科技营收297.69亿元,净利润15.05亿元,第二名士兰微营收97.13亿元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38.53%,高于行业平均的24.02%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23.71%,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杨森茂,2024年薪酬为84.69万元,较2023年减少1.11万元 [4] - 总经理刘军2024年薪酬为90.13万元,较2023年减少13.74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8319户,较上期增加3.81%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55万股,较上期减少3.67% [5] - 大成中证360互联网 + 指数A为新进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60.00万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