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icon
搜索文档
被“TACO”惹毛的特朗普,市场不确定性又回升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5-31 11:54
全球贸易战硝烟再起之际,华尔街金融圈一个简单的四字缩写—"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意为"特朗普总是临阵退缩")刺痛了美国总统的神经,并可能引发更加剧烈且不可预测的市场波 动。 5月以来,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已从4月初的高点大幅下滑,但随着各种关税和限制政策重返头条,不确 定性再度回升。 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一直呈现出摇摆不定的特点。仅在过去一周,他就威胁对欧盟实施50%的关税,随后 又延长了实施期限。 "TACO"为何会点燃特朗普的怒火?不仅是语言,更是面子 "TACO"这个缩写最早由《金融时报》的Robert Armstrong于5月2日提出,用以概括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 反复无常的模式——先是抛出天价威胁,随后在市场压力或谈判妥协下退让。 一位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 "他最无法容忍的是,人们认为他的关税调整是软弱的表现。" "'TACO'显然触及了他的核心痛点——作为一个自诩为强硬交易者的总统,任何暗示其示弱 的言论都是不可接受的。"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特朗普的贸易威胁常常引起市场波动,但美股刚刚完成了自1997年以来最佳5月表 现。这种表现某种程度上印证了"TACO交易"— ...
分析师:经济数据不足以迫使加拿大央行降息
快讯· 2025-05-30 23:17
加拿大央行货币政策展望 - 加拿大第一季度GDP增长2.2% 但不足以迫使央行在6月4日降息 [1] - 预计央行将采取"鸽派维持"政策 但若经济疲软迹象持续 可能在7月 10月和12月分别降息 [1] - 一季度GDP增速超预期 但增长主要由关税前置效应驱动的出口和库存积累支撑 [1] 加拿大经济现状分析 - 国内需求仍显脆弱 需持续观察二季度数据是否反映内需进一步恶化 [1] - 若消费和投资未能改善 叠加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央行可能不得不通过多次降息刺激经济 [1]
【环球财经】美元持稳等待PCE数据 澳新货币周线承压
新华财经· 2025-05-30 15:17
美元指数走势 - 美元指数徘徊于99 5附近 维持在100关键位下方 市场聚焦即将公布的美国PCE物价指数以寻找新的交易动力[1] - 隔夜美元走势反复 先因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叫停特朗普政府关税措施生效而上涨 后因美国上诉法院恢复实施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而回落[1] - 美元指数近期波动主要受贸易政策反复影响 反弹动能受限 月末资金再平衡流动可能加剧市场波动[1] 美国经济与货币政策 - 美国第一季度经济萎缩 为三年来首次负增长 令利率前景复杂化[1] - 旧金山联储总裁戴利称年内仍可能降息两次 但强调需先确保通胀回归2%目标[1] 澳大利亚经济与货币政策 - 澳大利亚4月零售销售环比下降0 1% 逊于预期的增长0 3% 强化市场对澳储行7月降息的预期[1] - 4月澳大利亚零售总额达372亿澳元 同比增速放缓至3 8% 服装零售下降明显 百货商店表现疲软 仅食品杂货和餐饮消费有所回升[2] - 建筑许可数据弱于预期 加剧了对澳大利亚经济前景的担忧[3] - 利率期货显示澳储行7月会议降息概率约60% 多数分析师预计其将等待第二季度通胀数据再作决策[3] - 市场预计年内还将降息三次 使现金利率降至3 10%的中性水平[3] 澳元与新西兰元走势 - 澳元兑美元下跌0 3%至0 6424 本周累计跌幅超1%[3] - 新西兰元兑美元本周跌0 3% 维持近来数月0 5847-0 6031区间波动[3] - 新西兰联储本周虽如期降息至3 25% 但未释放进一步宽松信号 短暂支撑新西兰元走势[4]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我们意识到企业在价格和工资设定方面的积极行为仍在持续。下调通胀预期反映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全球增长的压力,以及成本推动型通胀放缓和近期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
快讯· 2025-05-30 08:24
日本央行政策与通胀预期 -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指出企业在价格和工资设定方面保持积极行为 [1] - 通胀预期下调原因包括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全球增长的压力 [1] - 成本推动型通胀放缓和近期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也促使通胀预期下调 [1]
美国农业贸易正感受“关税痛苦”
环球时报· 2025-05-30 06:47
"但问题在于,华盛顿贸易政策的持续模糊和不确定性仍然对通常提前数月预订的粮仓和经销商构成挑 战,阻碍新作谷物和油籽的销售。面临不断变化的市场格局,许多外国买家已转向现货市场采购,导致 远期合约减少,也使依赖出口需求的粮仓和贸易商的运营变得更加复杂。"埃姆克这样分析称。 "贸易战可能对美国的关键出口贸易造成持久损害。"香港《南华早报》近日报道称,4月初,美国政府 对华发起前所未有的贸易战,双方在一系列针锋相对的举措中将彼此商品的关税提高了100多个百分 点,此后中国对美国大豆和猪肉的进口量开始大幅下降,而在以前,二者是美国对华贸易中最重要的两 个出口类别。根据美国政府的数据,2024年美国农民向中国出口的大豆价值超过128亿美元。美国农业 部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当周,中国购买了超过34万吨美国大豆,但截至5月1日当周,中国购买量下 降至6.8万吨,并在之后一周下降为零。报道称,尽管双方在5月12日宣布达成临时协议以缓和贸易战, 但美国农业出口贸易至今未能恢复,"美国农民仍感到痛苦"。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杨舒宇】大豆市场的持续疲软令不少美国种植者感到担忧。"今年,美国农民面临 的前景是——几乎没有机会通过 ...
特朗普关税给全球大企业制造了340亿美元的损失
快讯· 2025-05-30 01:03
金十数据5月30日讯,外媒对企业信息披露的分析显示,特朗普的贸易战给企业造成了超过340亿美元的 销售损失和更高的成本,关税的持续不确定性使一些世界上最大的公司的决策陷入瘫痪,这一损失预计 还会上升。在美国、亚洲和欧洲,苹果、福特、保时捷和索尼等公司纷纷下调或大幅下调了利润预期, 绝大多数公司表示,特朗普贸易政策的不稳定性使其无法准确估算成本。这一估值囊括了标普500指数 中的32家公司、欧洲斯托克600指数中的3家公司和日本日经225指数中的21家公司。经济学家说,企业 的损失可能是企业迄今披露的金额的数倍。 特朗普关税给全球大企业制造了340亿美元的损失 ...
美联储会议纪要:不确定性相对于过去20年的平均水平有所上升
快讯· 2025-05-29 02:28
金十数据5月29日讯,美联储会议纪要提到,工作人员继续注意到围绕贸易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的大量 不确定性,现在认为预测的不确定性相对于过去20年的平均水平有所上升。实际经济活动的风险被认为 倾向于下行,工作人员认为,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几乎与基线预测一样大。对2025年通胀预测的大幅 上调被认为是为了使围绕该年通胀预测的风险保持平衡。此后,美联储工作人员继续认为,围绕通胀预 测的风险偏向上行,最近一些通胀预期指标的上升,提高了通胀将比基线预测假设更持久的可能性。 美联储会议纪要:不确定性相对于过去20年的平均水平有所上升 ...
中企拒绝恢复购买美国丙烷,给出了一个理由,白宫这帮人全傻眼了
搜狐财经· 2025-05-28 21:00
最近,美国的丙烷出口商有点懵了。本以为中方会恢复采购订单,结果一拖再拖,直到现在也没有消息。为什么?理由居然是:中方买家 对白宫的政策不信任,依然担心特朗普那样的关税战会再次爆发。 中美之间,丙烷贸易曾是两国能源合作的象征。美国靠页岩气革命,占据全球丙烷最大出口国的宝座,而中国则是全球第二大丙烷消费市 场。中方每年从美国进口的丙烷,价值超110亿美元,几乎占全球进口的一半。看起来,双方本该是互利共赢,但事实远比预期复杂。 今年4月,两国加征关税,原本紧张的贸易关系雪上加霜。中国的塑料工厂原本依赖美国的丙烷,却不得不转向加拿大和阿拉伯湾地区。尽 管中美两国的关税有了些许缓解,但中方买家仍然不愿恢复与美国的交易。毕竟,谁敢保证,白宫的政策不会随时翻脸? 这让美国的丙烷出口商彻底懵了。他们原以为,凭借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丙烷贸易会迅速回暖。事与愿违。丙烷价格跌了15%,美国的丙 烷出口商不得不将目光转向欧洲和印度市场,然而这些地区的消费能力远不足以填补中国市场的空缺。 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让中方企业心生畏惧。曾几何时,丙烷出口是两国合作的典范,而如今,却成为了美国政策反复无常的牺牲品。特 朗普时期的关税战,让中国企 ...
美国4月耐用品订单环比暴跌6.3% 核心资本货物订单创去年10月以来最大跌幅
华尔街见闻· 2025-05-27 21:48
耐用品订单整体表现 - 美国4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暴跌6.3%,超出预期的-7.8%,前值由9.20%修正为7.50% [1] - 剔除波动性较大的运输设备后,4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增长0.2%,优于市场持平的预期 [2] 核心资本货物订单 - 核心资本货物订单(不包括飞机和军事硬件)下降1.3%,创去年10月以来最大跌幅,3月数据向上修正为增长0.3% [3] - 4月核心资本货物出货量下降0.1%,该指标更受GDP计算重视 [3] 商用飞机订单情况 - 商用飞机订单在4月份暴跌51.5%,波音公司仅收到8架飞机订单,为2024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远低于3月的192架 [5] - 包括国防和商用飞机在内的资本货物出货量在4月增长3.2%,3月则下降1% [5] 企业投资环境 - 企业在评估需求前景时表现出明显谨慎态度,转向成本削减,反映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 [3] - 国会正在辩论的税收立法让企业处于观望状态,抑制投资冲动 [3] GDP影响 - 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预计Q2企业设备支出将为GDP贡献近0.4个百分点 [7] - Q1设备投资对GDP贡献超过一个百分点,为2020年以来最高水平,主要受飞机订单推动 [7]
调研报告 | 广西油脂油料市场调研
对冲研投· 2025-05-27 18:32
广西油脂油料市场总结 油脂市场情况 - 短期6、7月份油脂供应充足 豆油因大豆到港量增加 预计6、7月压榨量达220-230万吨/月 呈现累库态势 [4] - 菜籽因后续买船不足 库存将持续去化 棕榈油因海外价格下行 6月买船或超30万吨 但国内消费仅维持刚需 也将累库 [4] - 菜油库存处于高位 国内库存达107万吨(第三方数据)或79万吨(钢联数据) 终端需求疲软 出现催提现象 餐饮消费下滑明显 [5] - 豆油提货情况良好 存在排队现象 棕榈油在食品加工行业消费韧性较强 若豆棕价差平水 可能出现消费回归 [5] - 6、7月油脂基本面缺乏矛盾 豆油关注美国生物柴油政策 棕榈油关注马来产量及出口关税 菜油因买船减少有挺价支撑但高库存限制涨幅 [6] 油料市场情况 - 进口菜籽供应偏紧 油厂采购谨慎 主要来自加拿大 暂未启动其他国家采购 国内颗粒粕库存充裕 3季度菜粕供应宽松 [9] - 8-10月菜粕进入水产旺季 或驱动库存消化 当前油厂库存偏低 但因未来供应趋紧 油厂有挺价情绪 [9] - 巴西大豆陆续到港 但因通关限制 油厂开机低位 豆粕建库缓慢 预计7月压力显现 下游饲料企业库存低位支撑基差 [10] - 2025/26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计4.268亿吨(+1%) 期末库存1.243亿吨(+120万吨) 库存消费比宽松 但结构性矛盾显现 [11] - 美豆种植面积预计8350万英亩(-3.6%) 期末库存降至2.95亿蒲式耳 库销比6.68% 压榨量预计增2.9%至24.9亿蒲式耳 [11] - 中国对美豆依赖度下降 进口占比由2022/23年度的60%降至51% 二季度大豆到港量预计突破3000万吨 供应转向宽松 [11] 调研纪要 贸易商A - 年贸易量菜粕50万吨 豆粕40万吨 玉米40万吨 下游提货积极 饲料厂保持安全库存 菜粕消费收缩 豆粕添加比例增加 [15] - 菜粕库存较高 6-8月压力大 豆粕10-1月报价01+100~160 9-1价差或有正套机会 7-9月合同销售较好但供应增量压制基差 [16][17] - 菜粕全国刚需月10万吨 华东颗粒粕库存70万吨 7月油厂消化后转用颗粒粕 8月底前菜粕供应充足 [18] 数据公司A - 豆菜粕价差影响替代关系:>850元/吨猪料增菜粕 600-650元/吨禽料增菜粕 <350元/吨水产料增豆粕 [20] - 6-7月菜籽到港持续缩减 国企停买 民企少量船期 华东进口菜粕库存70万吨 3季度供应不紧张 旺季6-9月但消费受豆粕替代影响 [20] 贸易商B - 豆油贸易量由峰值1.6万吨/月降至8000吨/月 棕榈油仅几百吨 受通关问题影响 采购需提前1-3个月安排 [22] - 菜籽后续买船紧张 7月后无新增 或导致菜油供应偏紧 辐射区域受价差影响 川渝地区无法进货 [22] - 粕存储周期3-6个月 油2-3年 目前库存策略由8-10天降至3-5天 节假日备货不及往年 渠道库存偏低 [23] - 认为豆棕价差平水时会发生棕榈油替代豆油 因部分食品企业偏好棕榈油 [24] 油厂A - 日产能2000吨 可双线(豆/菜)压榨 菜籽买船至7月 四季度无新增进口 暂未采购加拿大以外菜籽 [26] - 菜油提货不如往年 餐饮用油占比大 处于累库阶段 报价09+50 菜粕近月基差有压力 远月不确定 [26][27] - 终端库存大 实际需求差 6月后需观察小包装油需求及储备情况 原料通关问题或导致供应偏紧 [27] 油厂B - 压榨产能6000吨/天 二期在建 广西开机正常 钦州偏低 油脂供应紧张 因前期到港及通关问题 [29] - 广西豆油基差高于山东(北海09+250 钦州防城港09+280) 豆粕基差仍有下行空间 现货销售比例高 [29] - 毛豆油到一级豆油加工成本约200元/吨 豆油需求稳定 棕榈油高价促使豆油替代 渠道库存不多 [30][31] - 预计6-9月豆油压榨月均220-230万吨 豆粕压力6月中下旬显现 美豆进口对中国供应节奏影响小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