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阶智驾
icon
搜索文档
高阶智驾“破壁人”来了:13万标配激光雷达,还能「车位到车位」
量子位· 2025-03-12 11:59
核心观点 - 零跑通过全链自研实现高阶智驾技术下放,将激光雷达、200TOPS+算力、端到端智驾模型等配置以12.98万史低价标配在B10车型上,打破行业"高价高体验"与"低价规模化"的割裂格局[2][3][24] - 公司采用"一步到位"策略,直接以城区NOA为高阶智驾起点,后续通过免费OTA升级至车位到车位全场景能力,技术路径跳过中阶直接对标行业领先水平[4][11][35] - 端到端技术实现成本千元级规模普及,通过模仿人类司机数据解决复杂场景博弈问题,同时创新性解决"零违规"痛点,避免系统学习错误驾驶行为[6][12][13] - 硬件方案体现"轻量化"特征:单激光雷达+200TOPS稀疏算力的高通8650芯片实现同级性能,功耗降低50%,并通过舱驾一体域控架构为后续VLA模型上车预留空间[14][15][17][25][26] 技术架构 - 传感器配置:27个传感器组合(1激光雷达+11摄像头+3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采用禾赛ATX实现超低功耗[14][15] - 芯片方案:全球首发高通8650芯片,4nm制程200TOPS稀疏算力,较行业主流英伟达Orin芯片在有效算力相当前提下实现功耗减半[15][18][20] - 架构升级:从LEAP 3.0四叶草架构升级至3.5版本,完成端到端技术体系切换仅用6-8个月,实现智驾与智舱域控一体化[19][25] 产品表现 - 拟人化驾驶:施工区域智能绕行符合交规、转弯路口平顺避让行人电动车、紧急cut-in场景丝滑处理,体现防御性驾驶逻辑[8][9][11] - 成本突破:在单激光雷达+200TOPS算力条件下实现城区NOA,将激光雷达高阶智驾车型价格门槛拉低至13万内[24][28] - 标准定义:将行业高阶智驾标准从高速NOA提升至城区NOA,年内OTA后可达"车位到车位"的领先一代水平[29][35][36] 行业定位 - 技术代际:当前处于次世代阵营(全路段高阶智驾),OTA后锁定领先一代(车位到车位全场景)[32][33][35] - 产业影响:突破渐进式创新路径,通过底层芯片架构级理解实现硬件方案重构,改变主机厂依赖供应商的行业惯例[21][23][40] - 竞争格局:以13万价格带实现20万+车型的智驾配置,推动行业重新定义高阶智驾普及标准[24][36][38]
禾赛再获欧洲顶级主机厂多年独家定点,拿下海外最大前装量产激光雷达订单
IPO早知道· 2025-03-12 10:57
禾赛科技与欧洲主机厂合作 - 公司与欧洲顶级主机厂达成多年独家定点合作 为其下一代汽车平台提供高性能超远距激光雷达 覆盖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多款车型 [3] - 合作项目跨越2030年 是海外前装量产激光雷达领域规模最大的订单 [3] - 公司CEO表示合作是对产品性能与质量的认可 彰显激光雷达在高阶智驾领域的核心价值 [3] 禾赛科技业务进展 - 截至2025年2月 公司与22家国内外汽车厂商的120款车型达成量产定点合作 [4] - 2024年12月 公司单月出货量突破10万台 成为全球首个达成此里程碑的激光雷达企业 [4] - 公司累计量产定点车型突破100款 新获三家国内头部车企的十余款车型合作 [7] 行业动态 - 激光雷达技术在传统燃油车与电动汽车平台均发挥关键作用 未来出行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3] - 高阶智驾领域对激光雷达需求持续增长 技术对提升行车安全有重要贡献 [3]
零跑汽车:2025年销量指引强劲,盈利大幅改善可期-20250312
浦银国际证券· 2025-03-12 00: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重申零跑汽车“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 52.4 港元,潜在升幅 26%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零跑 2024 年四季度业绩大体符合预期,2025 年销量及盈利情况好于预测 [6] - 2025 年 C 系列和 B 系列车型有望推动销量增长,自研自造能力和架构支撑毛利率,费用管理和杠杆助力盈利,国际业务有望盈亏平衡,当前估值有重估上行空间 [6] - 上调 2025 年和 2026 年销量和盈利预测 [6] - 采用分部加总法估值,给予 2025 年汽车销售/服务及其他收入 1.1x/1.0x 市销率,目标价 52.4 港元,潜在升幅 26%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报表分析与预测 - 营收方面,2023 - 2027E 分别为 167.47 亿、321.64 亿、578.12 亿、730.22 亿、927.46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35%、92%、80%、26%、27% [3][7] - 毛利率方面,2023 - 2027E 分别为 0.5%、8.4%、10.8%、12.8%、15.9% [3][7] - 净利润方面,2023 - 2027E 分别为 -42.16 亿、-28.21 亿、-0.49 亿、18.89 亿、62.15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7%、-33%、-98%、NM、229% [3][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2023 - 2027E 分别为 10.82 亿、84.71 亿、203.63 亿、223.76 亿、205.79 亿元 [7] 业绩回顾及预测调整 - 2024 年四季度收入 134.61 亿元,同比增长 155%,环比增长 37%;毛利率 13.3%,同比增长 6.6 个百分点,环比增长 5.2 个百分点;费用率 13.6%,同比下降 12.4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 2.0 个百分点;营业亏损 3605 万元,净利润 8094 万元,首次单季度盈利 [6][9] - 上调 2025 年和 2026 年销量和盈利预测,2025E 营业收入新预测较前预测增长 14%,净利润亏损收窄 87%;2026E 营业收入新预测较前预测增长 5%,净利润下降 34% [6][10] 分部加总估值 - 采用分部加总法估值,2025 年汽车销售估值 645.88 亿元,服务及其他估值 65.5 亿元,合计 652.43 亿元,目标价 52.4 港元 [11] SPDBI 乐观与悲观情景假设 - 乐观情景目标价 70.8 港元,概率 20%,条件包括市场需求增速高、新车型订单增速快等 [23] - 悲观情景目标价 29.6 港元,概率 15%,条件包括行业需求增长不及预期、新车型订单表现不佳等 [23]
零跑汽车(09863):公司将进入快速成长期,业绩有望持续改善,建议“买进”
群益证券· 2025-03-11 17: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进” [3][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零跑汽车将进入快速成长期,业绩有望持续改善,预计2025年实现盈利,建议“买进” [7] 公司基本资讯 - 产业为汽车,2025年3月10日H股价41.50,恒生指数23,783.5,股价12个月高/低为41.75/19.54 [2] - 总发行股数13.3697亿,H股数11.1641亿,H股市值347.61亿元,主要股东陈爱玲持股25.09% [2] - 每股净值7.53元,股价/账面净值为5.51,一个月、三个月、一年股价涨跌分别为17.40%、48.75%、59.31% [2] 产品组合 - 产品组合中汽车占比100% [4] 近期评等 - 2025年2月21日,前日收盘33.45,评等为“买进” [3] 新车情况 - 3月10日零跑汽车发布新车B10,预售价10.98 - 13.98万元,是首款13万元以下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预售1小时订单破1.5万,激光雷达智驾版本占比73% [7] - 预计4月正式上市后B10月销达2 - 2.5万辆,公司全年销售目标为50 - 60万辆,销量将同比继续翻倍增长 [7] - 今年公司将对C11进行中期改款,C10/C16进行年度改款,新款均更新为LEAP3.5架构,配备高阶智驾,B系列还将发布一款轿车和一款掀背车 [7]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21.6亿元,同比增长92.1%;净利润 - 28.2亿元,较2023年减亏13.95亿元,EPS为 - 2.11元 [7] - 2024Q4实现营收134.64亿元,同比增长155.1%;净利润0.81亿元,同比扭亏,业绩符合此前盈利预告 [7] - 2024年营收同比大幅增长因新车上市,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全年毛利率为8.38%,同比提升8pcts,Q4单季毛利率为13.3% [7] - 2024年销售、管理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7%、3.5%、 - 1%,同比分别下降4.1、1.6、0.02pcts,自由现金流转正,达63.2亿元 [7] 盈利预期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净利润分别达1.89/22.4/43.9亿元,EPS分别为0.14/1.67/3.28元,当前股价对应2026/2027年P/E为22/11倍 [7] 财务数据 合并损益表 |项目|2023|2024|2025F|2026F|2027F| | ---- | ---- | ---- | ---- | ---- | ---- | |产品销售收入(百万元)|16747|32164|65329|91458|118889| |销售成本(百万元)|16666|29470|58143|79569|101056| |其他营业收入(百万元)|89|175|250|300|350| |销售及分销成本(百万元)|1795|2138|2679|3658|4756| |管理费用(百万元)|858|1137|1372|1829|2378| |财务费用(百万元)|-157|-309|-523|-549|-357| |税前利润(百万元)|-4216|-2821|189|2379|5048| |所得税支出(百万元)|0|0|0|143|656| |净利润(百万元)|-4216|-2821|189|2236|4392|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0|0|0|0|0| |普通股东所得净利润(百万元)|-4216|-2821|189|2236|4392| |EPS(元)|-3.620|-2.110|0.141|1.673|3.282| [13] 合并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3|2024|2025F|2026F|2027F| | ---- | ---- | ---- | ---- | ---- |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百万元)|11731|6378|7445|11240|16736| |应收帐款(百万元)|926|1981|2774|2912|3058| |存货(百万元)|1719|2023|3034|3641|4369|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22470|26453|29098|31426|33940| |于联营、合营公司权益(百万元)|44|164|196|236|283| |物业、厂房及设备(百万元)|3868|5537|7199|8279|9106| |无形资产(百万元)|450|450|459|468|478| |非流动资产总额(百万元)|5984|11194|17308|22868|23835| |资产总计(百万元)|28453|37647|46406|54294|57775|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13954|24975|32467|38961|40909| |长期负债合计(百万元)|2002|2601|2861|3147|3462| |负债合计(百万元)|15955|27576|35328|42108|44371|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0|0|0|0|0|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12498|10071|11078|12186|13404|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百万元)|28453|37647|46406|54294|57775| [13] 合并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3|2024|2025F|2026F|2027F|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百万元)|1082|8471|16942|22024|26429|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百万元)|-4860|-13323|-15321|-17620|-20263|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百万元)|8552|-503|-554|-609|-670|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百万元)|4773|-5356|1066|3795|5496| [13]
比亚迪:公司信息更新报告:闪电配售破浪前行,全球化及智能化进程再提速-20250306
开源证券· 2025-03-06 00: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3月4日公司公告拟配售1.30亿股新H股,每股配售价335.2港元,资金用于国际化及智能化业务发展,此次融资是过去十年全球汽车行业规模最大股权再融资项目,吸引众多顶级长线资本参与,彰显全球投资人对公司发展前景看好 [3] - 鉴于公司高阶智驾定位下探统治力增强、高端品牌搭载智驾增强产品力、海外市场持续布局、纯电领域突破在即,叠加战略配售后全球化及智能化有望再提速,维持/上调公司2024年/2025 - 2026年业绩预测,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为400.2/531.8(+8.1)/646.7(+8.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4.0/18.1/14.9倍,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日期2025年3月4日,当前股价344.84元,一年最高最低388.66/185.50元,总市值10,032.31亿元,流通市值4,008.62亿元,总股本29.09亿股,流通股本11.62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70.61% [1] 海外业务与智驾业务 - 海外业务方面,截至2024年底进入全球6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力发展经销渠道,引入插混车型,匈牙利、巴西工厂加紧建设,印尼、土耳其工厂已签署协议,2025年1/2月海外销量同比分别增长83%/188%,未来在南美、欧洲等有广阔发展空间 [5] - 智驾业务方面,天神之眼C方案可实现高速领航、代客泊车功能,城市记忆领航功能年底前OTA升级,通过纯视觉方案降本,海鸥智驾版将高阶智驾带入7万级市场,10万级主流价位段大量车型密集上车,多数智驾版新车型与老款价格一致但产品力提升,汉、唐及腾势等高端系列搭载全国城市NOA功能,方程豹已搭载华为高阶智驾 [5] 业务发展规划 - 2025年继续推进DM5.0技术全面切换,推出新一代刀片电池,能量密度预计提升超35%,部分纯电车续航里程有望破1000公里,超充能力、安全性等也将提升 [5] - 宣布旗下全系车型将实现高阶智驾全覆盖,智驾平权加速巩固在主流价位段统治地位,高端品牌新车密集上市突破可期,海外市场产品矩阵及渠道规模扩充、产能建设加速,空间广阔 [5]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指标|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24,061|602,315|740,105|900,711|1,016,888| |YOY(%)|96.2|42.0|22.9|21.7|12.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622|30,041|40,022|53,180|64,666| |YOY(%)|445.9|80.7|33.2|32.9|21.6| |毛利率(%)|17.0|20.2|21.1|21.6|21.8| |净利率(%)|3.9|5.0|5.4|5.9|6.4| |ROE(%)|14.6|20.8|22.8|23.5|22.6| |EPS(摊薄/元)|5.71|10.33|13.76|18.28|22.23| |P/E(倍)|57.8|32.0|24.0|18.1|14.9| |P/B(倍)|8.7|6.9|5.7|4.4|3.4|[6] 财务预测摘要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如2024 - 2026E营业收入分别为740,105、900,711、1,016,888百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0,022、53,180、64,666百万元等 [9]
红旗天工05,把豪华高阶智驾打到16万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02 22:44
中国车市新车型上市 - 小米SU7 Ultra上市,售价52.99万元,具备1500马力顶级性能 [6] - 红旗天工05上市,售价15.98万-18.58万元,高阶智驾版16.98万元起 [6] 高阶智驾赛道竞争 - 2025年高阶智驾将成为最卷的新赛道,多家车企发布智驾战略 [6] - 长安汽车宣布未来3年新车全系标配智驾接口,高阶智驾下沉至性价比车型 [6] - 小鹏汽车实现高等智能驾驶软硬件全系标配 [6] - 比亚迪发布全民智驾战略,全系车型搭载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天神之眼" [6] - 红旗天工05将豪华品牌高阶智驾价格打到16万元区间 [6] 纯视觉智驾技术 - 红旗天工05采用纯视觉方案,搭载红旗司南智驾系统 [8][10] - 配备行业首发量产惯导三目立体视觉系统和骁龙智驾芯片(SA8650P) [10] - 借助23颗高精度传感器,障碍物感知精度达0.05至0.1米 [10] - 不依赖高精地图及激光雷达,实现城市NOA、高速NOA和全场景泊车 [10] - 城市NOA支持全国城市覆盖,路口左右转成功率超99% [10] - 高速NOA百公里接管频次不超过0.5次,上下匝道通行成功率超97% [10] - 全场景智能泊车支持2公里跨楼层记忆泊车与40cm极限垂直泊车 [10] 智舱体验创新 - 红旗灵犀座舱完成DeepSeek-R1模型深度适配 [16] - 具备四音区语音识别功能,支持"可见即可说"交互模式 [16] - 支持四川话、粤语等方言交互,实现流畅自然拟人化对话 [16] - 可记录座椅角度、温度偏好等基础设定数据,推送个性化音乐歌单 [16] - 首次量产搭载双焦面65英寸AR-HUD [18] - 搭配15.6英寸94.48%超高屏占比中控屏和12扬声器顶级丹拿音响 [18] 智电安全体系 - 采用9H4M车身结构,76%高强度钢,2000MPa强度核潜艇级钢材 [22] - 配备9安全气囊系统 [22] - "玄武电池系统"通过中汽中心最高等级认证,完成58项极限测试 [22] - AEB最高可刹停速度90km/h [22] - 创建六维一体全新整车安全架构 [22] 豪华感重塑 - 座椅采用东方人体工程学设计,环保超柔软超纤面料 [28] - 配备通风、加热、按摩等豪华配置 [28] - 尊享座椅支持14向调节,腿托4向调节,靠背最大倾角83度 [28] - 前排座椅配备十点位独立按摩系统 [28] - 配备1.89m²超大观穹全景天幕,紫外线隔绝率高达99% [30] - 采用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架,优化操控稳定性与舒适性 [31] 红旗品牌战略转型 - 天工05体现红旗品牌在智能竞争格局下的新思路 [31] - 以视觉方案打破高阶智驾价格壁垒,杀入主流纯电市场 [31] - 在AI等创新科技加持下,重塑科技豪华标杆级产品力 [31] - 红旗品牌进军新能源"顶流"的决心 [31]
高阶智驾普及战:魏牌全新高山三车齐发,长城要用技术卷死谁?
36氪· 2025-03-01 21:30
行业趋势 - 2025年智能驾驶有全民智驾可用和高阶智驾更好用两个主题,考验车企真实实力,映射中国汽车工业“以量换质”还是“技术向上”的深层命题 [2] - 中国MPV市场正重构,从“小众工具车”转变为“高端出行载体”,消费群体呈两极分化趋势 [6] - 新能源MPV市场竞争白热化,智能化体验成为衡量豪华的关键因素 [4][9] 长城汽车战略选择 - 长城汽车选择将技术突破作为第一任务,押注“技术向上”突围之战 [2][3] 魏牌全新高山车型亮点 - 魏牌全新高山7/8/9三车齐发,全系标配Coffee Pilot Ultra高阶智驾系统,将MPV市场竞争维度拉升至“高阶智驾技术普惠” [4][5] - 全新高山7主打“紧凑型MPV”概念,车长5050mm,轴距3085mm,内部“得房率”高,滑轨长1845mm [6] - 全新高山8车长5280mm,轴距3145mm,拓展商务场景,保持家族设计一致性 [7] - 全新高山9车长5410mm,“六座平权”设计,配置豪华细节,适合商务接待 [7] - 全新高山全系标配Hi4性能版智能四驱电混技术,0 - 100加速5.7s,高山7/8/9的WLTC综合续航分别为945km、945km和963km [8][9] - 全新高山全系标配Coffee Pilot Ultra智能驾驶系统,支持城市及高速NOA领航及跨层记忆泊车,拥有“车位到车位”智驾能力 [9][10] 智驾直播挑战 - 魏建军乘坐魏牌全新高山8在重庆完成“车位到车位”高阶智驾直播,全程零接管,树立全场景高阶智驾新标准 [3][4][14] - 直播路线包含12座立交、3座跨江大桥、4次隧道穿越、6个南山发卡弯,挑战升级 [12][13] 技术底蕴与成果 - 长城汽车是最早一批完全投入无图智驾方案的车企,100%去高精地图,2024年完成行业内第一家无图方案量产任务 [15][16] - 全新高山搭载的Coffee Pilot Ultra系统通过27颗智能传感器实时构建三维环境模型 [16] - 长城汽车智能化研发投入超10年,有10多个研发基地,研发团队近6000余人,顶尖技术专家600多人 [16] - 去年全新蓝山量产后,智驾用户活跃率达95%,智驾总里程超1343.21万公里,智能泊车使用13.19万次,累计避免潜在事故2604次 [16] 战略意义与影响 - 魏牌全新高山三车齐发打破MPV市场“一车通吃”模式,让高阶智驾成为用户触手可及的“默认配置” [20] - 2025年魏牌全新高山将改写中国MPV市场竞争规则,高阶智驾技术普惠之火将成燎原之势 [21]
推动全民智驾,华为乾崑愈行愈笃
晚点LatePost· 2025-02-20 22:21
高阶智驾定义与行业趋势 - 高阶智驾需同时具备高速和城区导航辅助驾驶能力,才能实现"全国都能开" [2][3][7] - 2024年下半年中国新能源车智驾渗透率将超过10%拐点,2025年或成"全民智驾元年" [3] - 行业呈现两大技术路线:中阶向高阶推进 vs 高阶能力下放,华为采用后者 [3][7] - 智驾功能演进分为三阶段:2020年前ACC/LCC→2020-2022高速NOA→2023年后城市NOA [8] 华为乾崑战略布局 - 提出"全民智驾"概念,计划将高阶智驾下放至10-20万元车型 [5][12] - 累计投入研发超10年,组建数千人团队,投入资金达数千亿元 [7][12] - 智驾系统已完成三代迭代(ADS 1.0→3.0),实现不依赖高精地图、"有路就能开" [7] - 当前云端训练算力达10 EFLOPS,每日训练里程超3500万公里,每5天迭代模型 [12] 市场表现与产品力 - 智驾系统激活用户突破50万,累计行驶20亿公里(地日距离13.4倍) [3][7] - 合作车型超20款,覆盖轿车/SUV/MPV/越野等品类,含问界M7/M9等爆款 [9][12] - 岚图梦想家乾崑版43天订单超3万台,高阶智驾用户占比达94% [9][11] - 问界M9购车原因中智驾提及率67%,超过智能座舱(65%)和品牌(57%) [9] 技术优势与行业影响 - 全栈自研软硬件(激光雷达/GOD网络等),实现"端到端"架构 [9][12] - 首创全向防碰撞、VPD泊车代驾等功能,推动行业技术标准 [7][12] - 春节8天用户日均智驾里程占比达41.8%,历史累计占比32.4% [12] - 被行业评价"若无华为推动,中国高阶智驾进程会慢很多年" [11] 未来发展方向 - 2025年将实现高速L3商用/城区L3试点,向L3/L4级自动驾驶演进 [12] - 通过ADS SE版实现科技平权,使20万以下车型具备高速领航等核心功能 [12] - 目标让智能驾驶从"少数人玩具"变为"多数人日常工具" [13][14]
智驾战开打,合资车企要完?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13 00:57
行业动态 - 长安汽车发布"北斗天枢2.0"智能化战略,深蓝汽车将高阶智驾下探至10万元车型 [5] - 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智驾系统,7.88万元海鸥车型将配备,推动高阶智驾进入7万元级别 [5] - 行业分析认为这是变相的价格战,通过增配3000-5000元智驾硬件替代直接降价1万元 [5] - 比亚迪的举措将压力传导至全栈自研车企和ADAS企业,合资车企燃油车优势可能被"全民智驾"冲击 [5][26] 技术路线 - 比亚迪采用"华卓地魔"(华为、卓驭、地平线、魔门塔)供应商模式,可能推动智驾主流转向供应商主导 [5] - 比亚迪智驾方案分为三档:A方案(DiPilot 600)给仰望、B方案(DiPilot 300)给腾势、C方案(DiPilot 100)普及全系 [21] - 供应商分配:10万以下用卓驭、15万左右用地平线、20-25万用魔门塔、30万以上用华为 [21] - 自研路线以蔚小理为代表,2024年预计60万辆搭载量占NOA市场不到30%份额 [24] 市场反应 - 华为余承东质疑低价智驾质量,认为30万元以上才是正经高阶智驾 [7][9] - 长城汽车魏建军强调智能驾驶应注重用户体验和安全 [11] - 零跑汽车表示无压力,其B10车型在芯片、激光雷达和城市NOA上比竞品超前 [14] - 宝骏汽车欢迎比亚迪加入智驾普及,即将推出搭载"灵眸智驾3.0"的新车 [12] 技术标准争议 - 高阶智驾定义分歧:需具备城市NOA能力或达到L3级别 [16][18] - 特斯拉FSD方案成本1.2万-1.5万元,车价需12万元以上才能支撑 [16] - 2023年中国市场NOA标配超100万套,高速NOA渗透率7%,城市NOA仅1%多 [21] - 2024年预计高速NOA渗透率16%,206万辆新能源车将搭载NOA功能 [21] 市场影响 - 比亚迪营销策略可能改变消费者认知,认为NOA不应额外付费 [26] - 小鹏汽车MONA M03智驾成本1.5万-2万元,面临比亚迪7万元方案的冲击 [26] - 合资车企在电动化和智能化双重压力下,可能失去紧凑级轿车和SUV市场 [26][28] - 轩辕奖测评显示L2+功能车型占比超50%,APA自动泊车功能普及率达100% [19] 技术发展趋势 - 2024年车企摆脱高精地图依赖,NOA宣传转向"全国都能开" [19] - 端到端大模型技术提升智驾上限能力,改善复杂场景应对 [19] - 纯视觉方案存在场景限制,激光雷达方案在突发情况反应更优 [28] - 未来竞争关键将集中在智驾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体验 [28]
OpenAI要去“超级碗”;特斯拉欧洲多国销量下滑;礼来减肥药销售逊于预期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2-06 23:34
AI大模型竞争 - OpenAI向所有用户开放ChatGPT搜索功能 无需注册即可使用 可抓取实时网络信息提供时效性更强的回答[1] - Google向所有用户开放Gemini 2.0系列模型 包括Gemini 2.0 Flash、Gemini 2.0 Flash-Lite和Gemini 2.0 Pro Experimental[1] - Gemini 2.0-Pro在Chatbot Arena排行榜所有类别中排名第一[1] - OpenAI计划在超级碗投放首支电视广告 30秒广告费用达700万美元 并聘请Coinbase前营销主管担任首席营销官[1] - DeepSeek日活突破2000万 达到ChatGPT日活的40% 超越豆包的1695万日活 日下载量接近500万[5] - 华为云、腾讯云、阿里云等国内主流云平台及天数智芯、摩尔线程等国产GPU陆续宣布适配DeepSeek[5] 汽车行业动态 - 特斯拉1月在欧洲多国销量大幅下降 德国注册量同比下降59%至1277辆 法国下降63% 挪威下降38% 英国下降8%[2] - 特斯拉2023年在欧洲售出32.7万辆车 占总销量18.2%[2] - 比亚迪发布智能化战略 刺激股价涨停 A股涨停 港股涨11.5% 比亚迪电子涨19.5%[6] - 比亚迪计划在王朝、海洋大部分车型应用高阶智驾功能 包括10万元级别秦PLUS[6] - 比亚迪计划一季度在河南郑州招聘2万人 目前郑州有约6万名工人 新能源车产量54.5万辆[7] - 比亚迪全球员工近100万人 2022-2024年员工增加71万余人[7] - 沃尔沃2024年全球销量76.3万辆同比增长8% 但收入同比下降4.6%至5268亿瑞典克朗 调整后营业利润下降16%至657亿瑞典克朗[16] - 沃尔沃2025年将有三款纯电车上市 包括EX90、ES90和EX30 CrossCountry[17] - 福特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5%至1850亿美元 电动车业务收入下降35%至39亿美元 亏损扩大至51亿美元[18] - 福特预计2025年电动车业务亏损将增至55亿美元 整体调整后息税前利润预计下降16.7%-31.4%[18] 制药行业 - 礼来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5%至135亿美元 减肥药Zepbound销售额19亿美元低于预期[3] - 礼来市值约8000亿美元 一年内接近翻倍[3] - 礼来和诺和诺德预计2025年减肥药增长将放缓 将增长寄希望于印度、中国、墨西哥等新市场[3] 贵金属市场 - 足金首饰价格持续上涨 周大福、周生生等品牌金饰价格达每克869-872元 单日最高涨幅超10元[4] - 与1月初相比 金饰价格每克已涨超50元[4] 企业治理调整 - 深圳地铁全面接管万科经营团队 任命10位新高管 均来自深圳地铁集团或有深圳国资背景[8] - 万科原董事长郁亮卸任 由深圳地铁集团辛杰接任 原CEO祝九胜离职 由谭华杰接任[9] - 郁亮将以执行副总裁身份负责万科战略和房地产宏观研究工作[9] 科技公司表现 - 英伟达市值重回3万亿美元大关 单日市值增加超1500亿美元[10] - 上月因DeepSeek模型发布引发需求担忧 英伟达股价单日下跌近17% 市值蒸发5890亿美元[10] 跨境电商发展 - Shein与印度信实集团合作重返印度市场 信实获得印度业务完全控制权 将独立构建供应链[11] - 欧盟考虑取消150欧元以下进口商品免税政策 2024年有46亿件免税包裹入境 91%来自中国[12] - Temu在日本开始招募本地卖家 重点招募家具等大件商品商家 采用邀请制[13] 娱乐产业 - 《哪吒2》票房突破60亿元 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15] - 光线传媒股价涨超18% 创近四年新高[15] - 泡泡玛特《哪吒2》手办全渠道售罄 天猫旗舰店销量超5万 二手市场溢价严重[15] 企业合作与重组 - 日产终止与本田合并谈判 因本田要求日产成为其子公司[14] - 日产正寻找新的美国科技行业合作伙伴 同时制定业务重组计划[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