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PI
icon
搜索文档
通胀超预期的三大线索:通胀数据点评(25.09)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5 22:45
通胀数据概览 - 9月CPI同比-0.3%,前值-0.4%,预期-0.1%,环比0.1%[1][6] - 9月PPI同比-2.3%,前值-2.9%,预期-2.4%,环比0%[1][6] PPI改善因素 - PPI环比0%,同比回升0.6个百分点至-2.3%,主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7] - 铜价环比上涨2.1%,拉动PPI环比约0.1个百分点[1][7] - 煤价上涨拉动PPI环比约0.1个百分点[1] - 中下游产能利用率偏低拖累PPI环比-0.1%[1][7] 核心CPI表现 - 核心CPI同比上行至1.1%[2] - 核心商品CPI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至1.4%[2] - 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2.1%和33.6%,拉动核心CPI同比约0.7个百分点[2] 家电价格走势 - 家用器具CPI同比上行至5.5%,创近10年新高[2][37] - 通信工具CPI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至1.5%[37] 食品与服务CPI拖累 - 食品CPI同比-4.4%,较前月回落0.1个百分点[3][4] - 服务CPI同比0.6%,持平上月[4] - 房租CPI环比0%,不及往年同期0.3%[3][39] 后续展望 - 预计大宗价格对PPI贡献持续,但中下游供给过剩抑制修复斜率[3] - 预计年底PPI同比至多回升至-2.2%左右[28] - 预计CPI维持弱势,但核心CPI受金价拉动维持阶段性高位[3][28] 风险提示 - 食品供给超预期偏紧可能影响食品CPI[44] - 能源供给超预期偏紧可能影响能源价格[44]
PPI中加工业价格环比下降:——2025年9月CPI和PPI数据点评兼债市观点-20251015
光大证券· 2025-10-15 22: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CPI整体稍有改善但幅度有限,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PPI环比连续两个月持平,加工业价格环比下降,随着“反内卷”政策推进,PPI同比或触底向上但结构分化明显 [2][17] - 利率债方面,8月以来国债收益率走势分化,当前资金面宽松对债市应渐乐观,久期选择先短后长,维持10Y国债收益率波动中枢1.7%观点;可转债长期是相对优质资产,但当前估值高震荡难免,需在结构上多做文章 [3][19][28] 不同目录总结 事件 - 2025年10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9月CPI和PPI数据,9月CPI同比降0.3%、核心CPI同比增1.0%,PPI同比降2.3% [1][6] 点评 CPI整体稍有改善,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 - 9月CPI同比降0.3%、增速较8月升0.1个百分点,环比增速0.1%,同比和环比增速均有改善但幅度有限,环比处于季节性波动范围 [2][7] - 9月CPI结构呈现食品价格环比改善、能源和服务价格环比下降、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扩大特点 [8] - 9月食品价格环比增速0.7%、同比-4.4%,同比跌幅稍扩大,影响CPI环比涨约0.13个百分点 [8] - 9月能源价格环比降0.8%、国内汽油价格环比降1.7%,服务价格环比降0.3%、影响CPI环比降约0.12个百分点 [8] - 9月核心CPI同比增速1.0%、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环比增速0%,同比增速虽提升但仍处较低水平,需求提升空间大 [10] PPI环比连续两个月持平,加工业价格环比下降 - 9月PPI同比增速-2.3%、同比降幅收窄,环比增速0%、连续两个月持平 [2][13] - 9月生产资料价格同比增速-2.4%、同比降幅收窄,生活资料价格同比增速-1.7%、与上月持平 [14] - 9月采掘业、原材料、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增速分别为-9.0%、-2.9%、-1.7%,同比降幅均收窄;环比增速分别为1.2%、0%、-0.1%,采掘业价格环比上涨、加工业价格环比下降 [14] - 随着“反内卷”政策推进,PPI同比增速可能触底向上,但结构分化明显,上游采掘价格提升快,向中下游工业品传导不明显 [17] 债市观点 利率债 - 2025年8月以来国债收益率走势分化,短端波动不大、长端收益率明显提升,曲线走陡;9月底以来10年期与1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收窄,30年期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走阔 [3][19] - 当前利率债市场情绪偏弱,资金面宽松,对债市应渐乐观,久期选择先短后长,维持10Y国债收益率波动中枢1.7%观点 [3][22] 可转债 - 2025年开年至10月14日中证转债涨跌幅+15.7%,当前转债各项估值分位数接近或超历史最高水平,出现震荡格局难免 [3][28] - 8月底至今转债表现相对正股不占优,整体处于高位压缩估值阶段;长期看转债是相对优质资产,当前需在结构上多做文章 [28]
近19月来首次,核心CPI同比涨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22:06
9月CPI核心数据与驱动因素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1%,同比下降0.3% [1] -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为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且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 [1] - CPI同比下降主要受翘尾因素影响约-0.8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4] 食品价格对CPI的影响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4%,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83个百分点,是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 [4] - 鲜菜价格同比下降13.7%,主要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 [4] - 猪肉价格同比下跌17%,自去年8月份高点已下跌33% [4] 非食品价格对CPI的支撑 - 促消费政策效应显现,家电、手机价格同比涨幅扩大,近期国际金价大幅上涨也有一定拉动作用 [4] - 反内卷措施约束汽车“价格战”,9月交通工具价格环比仅小幅下降0.1%,同比降幅处于近期偏低水平1.9% [5] - 服务价格同比增速保持在0.6% [5] 10月及未来CPI走势预测 - 预计10月CPI同比有望升至0.1%左右,受上年同期基数下沉及促消费政策效应带动 [3][5] - 伴随上年同期物价基数显著下沉及稳增长政策发力,CPI同比预计在年底前升至0.5%至1.0%区间 [5] 9月PPI核心数据与驱动因素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继续持平,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1][6] - PPI环比持平反映国内需求仍显不足,国内主导商品价格整体偏弱 [6] - PPI同比降幅收窄主要受上年基数继续走低影响 [6] 主要行业PPI表现 - 反内卷相关商品价格走势分化,煤炭价格环比上涨,水泥价格总体回落,螺纹钢价格环比下跌 [7] - 受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影响,木材加工、计算机通信、通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PPI环比均有所下跌 [7] PPI未来走势预测 - 10月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仍在底部运动且有所回落,生产端价格抬升仍有压力 [7] - 预计10月PPI环比仍将延续持平,同比降幅收窄势头将明显放缓,预计同比降幅在2.2%左右,年底转正难度很大 [7]
财经聚焦 | 核心CPI重回1% 9月物价数据透出哪些信号?
新华社· 2025-10-15 22:02
物价核心稳定 - 9月核心CPI同比上涨1%,为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且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 [1] - 9月CPI环比上涨0.1%,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7%,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3个百分点 [1] - 鲜菜价格因天气等因素出现季节性上涨,例如西葫芦价格从8月的2.58元/公斤上涨至9月的3.32元/公斤 [1] 工业生产者价格积极变化 - 9月PPI同比下降2.3%,但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3] - 煤炭加工价格环比上涨3.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2.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2%,均连续两个月上涨 [3] - 部分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包括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 [3] 新动能带动产业与消费升级 - 产业发展向新,飞机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价格上涨1.2% [4] - 消费市场求质,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7%,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4%,营养食品制造价格上涨1.8% [5] - 消费增长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背景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1.3万美元 [5] 同比价格变动因素 - 9月CPI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2] - 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2]
2025年9月CPI和PPI数据解读:9月通胀:物价偏弱运行
浙商证券· 2025-10-15 22:01
通胀数据表现 - 9月CPI同比下降0.3%,低于市场预期的-0.1%,前值为-0.4%[1] - 9月CPI环比增长0.1%,前值为0%[1] - 9月PPI同比下降2.3%,高于市场预期的-2.4%,前值为-2.9%[1] - 9月PPI环比持平,前值为0%[1] CPI结构分析 - 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7%,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3个百分点[3]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4%,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83个百分点[3] - 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4] - CPI八大类同比呈现六涨两降,其他用品及服务类涨幅最大达9.9%[2] PPI驱动因素 - 煤炭加工等行业价格降幅收窄,对P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34个百分点[7] - 国际油价下行带动国内石油开采价格环比下降2.7%[7] - 飞机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等行业价格同比上涨,涨幅分别为1.4%和1.2%[8] 大类资产展望 - 四季度A股行情可能由科技成长向低波红利切换[1] - 四季度利率趋于下行,因基本面走弱及风险偏好回落[1]
9月核心CPI,19个月来涨幅首次回到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21:50
核心观点 - 9月CPI同比下降0.3%但环比上涨0.1% 核心CPI同比上涨1.0%且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 为近19个月以来首次回到1% [1] - 9月PPI同比下降2.3%但环比持平 同比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且连续两个月收窄 [1] - 物价修复态势得益于消费潜力释放 产业结构升级和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 [1] CPI分析 - 9月CPI同比下降0.3% 其中城市下降0.2% 农村下降0.5% 食品价格下降4.4% 非食品价格上涨0.7% 消费品价格下降0.8% 服务价格上涨0.6% [4] - 1-9月CPI比上年同期下降0.1% [4] - 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 今年价格变动新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6] - 食品价格下降4.4% 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83个百分点 能源价格下降2.7% 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20个百分点 [7] - 核心CPI同比上涨1.0%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1.8% 其中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分别上涨42.1%和33.6% 家用器具 家庭日用杂品和通信工具价格分别上涨5.5% 3.2%和1.5% [7] - 服务价格上涨0.6% 其中医疗服务和家庭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9%和1.6% 宾馆住宿和飞机票价格分别下降1.5%和1.7% [7] - 9月CPI环比上涨0.1% 食品价格上涨0.7% 非食品价格下降0.1% 消费品价格上涨0.3% 服务价格下降0.3% [7] - 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7% 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3个百分点 服装价格上涨0.8% 文娱耐用消费品 家用器具和家庭日用杂品价格分别上涨0.9% 0.6%和0.6% [8] - 服务价格下降0.3% 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2个百分点 能源价格下降0.8% 其中国内汽油价格下降1.7% [8] PPI分析 - 9月PPI同比下降2.3% 环比持平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1% 环比上涨0.1% [10] - 1-9月PPI比上年同期下降2.8%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2% [10] - 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2.4% 影响PPI总水平下降约1.81个百分点 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下降1.7% 影响PPI总水平下降约0.45个百分点 [12] - 生产资料价格环比持平 同比下降2.4% 降幅比上月收窄0.8个百分点 其中采掘工业价格环比上涨1.2% 同比下降9.0% 降幅收窄2.5个百分点 [12] - 原材料工业 加工工业价格同比降幅分别较上月收窄1.2和0.5个百分点 [12] - 煤炭加工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 电池制造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降幅分别收窄8.3 3.4 3.0 2.4 0.5和0.4个百分点 对PPI同比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34个百分点 [13] - 飞机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 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价格上涨1.2%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价格上涨0.9% 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0.1% [13]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上涨14.7% 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4.0% 营养食品制造价格上涨1.8% [13] 未来展望 - 2025年PPI同比降幅预计先扩大后收窄 下半年"反内卷"政策效果显现将带动PPI降幅收窄 [14] - 前9个月PPI累计同比下降2.8% 预计全年同比下降2.7% 降幅比2024年全年扩大0.5个百分点 [14]
核心CPI重回1%,9月物价数据透出哪些信号?
新华社· 2025-10-15 21:31
物价核心稳定 - 9月核心CPI同比上涨1%,为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且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 [1] - 9月CPI环比上涨0.1%,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7%,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3个百分点 [1] - 鲜菜价格因天气等因素出现季节性上涨,例如西葫芦价格从8月的2.58元/公斤上涨至9月的3.32元/公斤 [1] 工业生产者价格积极变化 - 9月PPI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3] - 煤炭加工价格环比上涨3.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2.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2%,均连续两个月上涨 [3] - 部分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如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 [3] 新动能带动产业与消费升级 -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带动相关行业价格上涨,9月飞机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价格上涨1.2% [5] - 品质化、升级类消费需求释放,9月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7%,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4%,营养食品制造价格上涨1.8% [6] - 我国人口规模超过14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1.3万美元,消费增长正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6]
19个月来首次,核心CPI回升至1%
经济观察报· 2025-10-15 21:14
在化债等政策的托举以及相关产业支持下,政府部门和企业部 门的资产负债表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目前居民部门在房价缩 水的状态下,依然面临着资产与负债两方面的较大压力。 作者: 田进 封图:图虫创意 10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 收窄0.1个百分点。1—9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1%。 短期看,食品价格波动成为影响9月CPI走势的重要因素。9月,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4%,降幅比上月扩大 0.1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83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9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以 来涨幅首次回到1%,上一次核心CPI同比增速在1%以上为2024年2月。 远东资信首席宏观研究员张林表示,在化债等政策的托举以及相关产业支持下,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的资 产负债表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目前居民部门在房价缩水的状态下,依然面临着资产与负债两方面的较大 压力。 为进一步提升市场需求,张林表示,去年"9·24"一揽子新政以来,股票市场好转显著,但股票与基金等资 产占居民总资产的比 ...
中国经济再现回暖信号,宏观政策发力持续转向扩内需促消费
第一财经· 2025-10-15 21:14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显现 - 宏观政策效果持续显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行业价格呈现积极变化,个人消费和投资需求出现回暖信号 [1]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入推进,对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的治理力度加大,社会需求持续回暖 [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分析 - 9月C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2] - 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 [1][2] - 核心CPI上涨主要由工业消费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回升带动,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1.8%,服务价格上涨0.6% [2][3] - 医疗服务和家庭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9%和1.6% [2]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分析 - 9月PPI环比连续两个月持平,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2][4] - 部分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显著收窄,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降幅分别收窄8.3、3.4和3.0个百分点 [4] -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带动飞机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价格上涨1.2% [5] - 提振消费政策效应显现,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上涨14.7%,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4.0% [5] - 四季度PPI同比降幅有望收窄至-2.0%以内 [5] 金融数据与货币环境 - 9月末M2余额为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 [6] - 9月末M1余额为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比今年2月末的年内低点提升7.1个百分点 [6] - M1-M2剪刀差继续收窄至-1.2%,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6]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超过430万亿元,M2余额超过330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超过320万亿元,贷款余额超过270万亿元 [6] - 四季度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保持对实体经济的较强支持力度 [7] 政策导向与需求结构 - 政策思路已明显转向惠民生、促消费,强调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统筹促消费举措,扩大有效投资 [3][7] - 未来财政支出将继续侧重补短板,重点放在民生消费问题,包括居民的养老、医疗、教育和住房保障等 [7]
国泰海通 · 晨报1016|宏观
宏观物价数据 - 2025年9月CPI同比回升至-0.3%,PPI同比回升至-2.3% [2] - 核心CPI同比持续走高,主要受消费补贴政策及金价上涨等外生因素推动 [2] - 工业品价格上涨偏结构性,普遍在原材料及上游环节,且前期价格上涨动力已在边际走弱 [2] 政策影响与展望 - 核心CPI和PPI修复的持续性有赖于内需政策进一步加码 [2] - 近期政策端已在边际加码,包括超一线城市放松地产限购、第四批国补资金落地、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启动投放 [2] 策略配置与行业研究 - 10月策略超配权益与黄金,标配债券 [5] - 近期重要活动包括2026年度策略会、印尼出海论坛、医药产业一二级联动论坛 [5] - 行业研究覆盖基金评价中的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以及计算机领域的量子科技现状与未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