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持续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爱旭股份: 关于签署开发协议并投资建设临邑112.5MW风电项目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4 19:31
项目概况 - 公司拟与临邑县人民政府签署开发协议,投资建设临邑112.5MW风电项目,预计总投资约7.5亿元 [1][2] - 项目计划于2027年建成并网,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升压站、场内道路等配套设施 [3][4] - 项目选址位于山东省临邑县,地势开阔,风力资源丰富,具备风向风能扇区分布集中、风速稳定等特点 [6][7] 投资细节 - 项目由公司全资子公司临邑志珩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实施,该公司成立于2025年2月24日,注册资本100万元 [3] - 公司将通过自持运营、出售、引入合作方或发行融资工具等方式处置项目 [2][7] - 项目短期内可能影响公司资产负债率及净资产收益率,但长期可带来稳定现金流和利润增长点 [7] 协议主要内容 - 临邑县政府将成立工作专班,协助办理用地、审批等手续,并提供税收优惠和政策支持 [4][5] - 公司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临邑县注册项目公司并缴纳各项税费 [5] - 协议规定争议解决机制,双方协商不成可向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诉 [5] 项目可行性分析 - 山东省能源需求持续增加,项目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政策,有助于改善能源结构和缓解环境污染 [6] - 项目建成后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可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并促进乡村振兴 [5][6] - 项目选址交通便利,联网条件方便,当地电力需求较高,具备较高的开发可行性 [6][7] 资金安排 - 公司将审慎规划开发节奏,优选资金实力强的合作方开展全流程金融服务合作 [2][3] - 资金来源、支付方式等将根据建设进度合理确定,避免对主营光伏业务造成负面影响 [2][3]
中汽协发倡议,众专家亮观点(六)| 李大开:从“卷”向“强”,避免恶性竞争和盲目价格内卷
经济观察报· 2025-06-04 19:14
(原标题:中汽协发倡议,众专家亮观点(六)| 李大开:从"卷"向"强",避免恶性竞争和盲目价格内 卷) 编者按: 5月3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面向全行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倡 议中指出,自2025年5月23日起,有车企率先发起大幅降价活动,多家企业跟进效仿,引发新一轮"价格 战"恐慌。无序"价格战"加剧恶性竞争,将进一步挤压企业利润空间,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保 障,不仅阻碍行业自身健康发展,也将危害消费者权益,并带来安全隐患。 倡议发布后,工信部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作出公开回应,赞同并支持此倡议,同时指出车企之间"价格 战",给汽车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冲击,危及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央视新闻、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主流央媒纷纷报道、转载。当日此事登上多个热搜平台,引 发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旗下官方媒体《汽车纵横》围绕这一事件,推出汽车行业知名专家访谈系列。本文为 该系列第6篇,受访人为陕西法士特集团原董事长李大开。 二是在赛道选择上,企业可以发挥各自所长,专注专业化、规模化,不必都挤入同一个领域、同一个赛 道; 三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
可持续发展再升级,赞宇科技获华证BBB级ESG评级
全景网· 2025-06-04 19:05
ESG评级提升 - 赞宇科技ESG信用评级从CC级提升至BBB级,最终得分81.6分,在GICS三级行业中排名第132位(共505家企业) [1] - BBB级别代表ESG表现处于行业中上水平,具备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 - 评级提升反映公司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及公司治理方面的长期投入与成果 [1] 环境(E)维度表现 - 环境维度得分76.0分,权重占比41.6%,行业排名第125位 [1] - 公司在绿色生产、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方面有卓越实践 [1] - 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及测量管理四大体系认证,并获得欧盟化妆品GMP认证和Halal清真认证 [2] 社会(S)维度表现 - 社会维度得分88.1分,权重占比22.6%,行业排名第54位 [2] - 注重员工福利、职业培训与团队建设,营造良好企业文化氛围 [2] - 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严格执行供应商评估机制,确保合作方符合可持续发展标准 [2] 公司治理(G)维度表现 - 公司治理维度得分77.4分,权重占比35.8% [3] - 需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加强股东权益保护机制 [3] - 优化董事会决策效率以支撑资本市场稳定表现和长期发展 [3] 研发与产业布局 - 拥有中国轻工业磺化表面活性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赞宇表面活性剂重点企业研究院和省级重点实验室 [3] - 配备高端检测设备如气-质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3] - 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累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国家新产品及科技进步奖60余项 [3] 产能与市场地位 - 表面活性剂年产能超过120万吨,油脂化学品年产能逾100万吨,洗护用品OEM/ODM加工服务能力达110万吨 [2] - 在杭州、嘉兴、眉山、鹤壁、江门及印尼雅加达等地设有多个现代化生产基地 [2] - 被评为"轻工百强"、"轻工科技百强"及"日化百强"企业 [3] 未来发展展望 - ESG表现成为衡量企业长期价值的重要指标,公司有望凭借研发实力和产业布局实现更广阔发展空间 [3] - 目标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标杆企业,致力于成为全球卓越的化学品制造服务商 [3]
YOUNG财经招聘财经编辑数名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6-04 17:52
公司背景 - YOUNG财经从商业伦理视角关注商业世界 倡导帕累托最优的进化发展方式 支持市场公平和市场效率 提倡第三方监督的力量 [2] - 公司关注绿色 社群和公司治理 倡导包容 可持续发展理念 [2] 招聘信息 - 招聘岗位为财经编辑 工作地点在北京西直门 [3] - 岗位要求本科以上学历 对企业和上市公司感兴趣 有较强的职业精神 [3] - 主要职责包括企业和上市公司调研 访谈 报告撰写等 [3] - 公司提供五险一金 薪资面议 [3]
科思创聚氨酯复合材料光伏组件边框出货量突破3吉瓦
中国能源网· 2025-06-04 17:22
· 相当于500万块常规光伏板,彰显市场认可 · 将携聚氨酯复材边框以及新能源设备材料解决方案亮相SNEC光伏储能展 伴随太阳能行业的蓬勃发展,市场对高成本效益光伏组件创新方案的需求不断上升。在SNEC 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储能展来临之际,作为聚氨酯复合材料组件边框的首创者,材料制造商科思创宣布:搭载其 创新聚氨酯复材边框技术的光伏组件累计出货量已突破3吉瓦,相当于约500万块常规光伏板在全球各地投入使用,铺设面积可覆盖1100多个标准足球场。这一成果彰显了市场对该创新技术的认可。 Desmoc @InpAeg 7 1 科思创即将携聚氨酯复材边框应用解决方案亮相2025 SNEC光伏储能展。© 科思创 作为仅次于电池片的光伏组件第二大成本构成,传统铝合金边框通常占组件总成本的10-15%。在当前光伏行业面临成本压力与铝价高启的背景下,聚氨酯复合材料边框展现出显著优势。应用创新的拜多®聚 氨酯复材的组件边框具有高强度、耐腐蚀、绝缘性能优异等特点,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光伏组件的性能和寿命,还能帮助光伏企业摆脱铝价波动的影响,实现降本增效。此外,拜多®聚氨酯复材"从摇篮到大 门"碳足迹与传统边框所使用的原生铝型材相 ...
2025年国际城市创新领导力交流坊广州开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16:57
国际城市创新领导力交流坊概况 - 2025年国际城市创新领导力交流坊在广州开幕 主题为"数字技术 加速推动全球议程的本地化实施" [1] - 活动汇聚11个国家19个城市和5个国际组织的80多位嘉宾 聚焦城市可持续性 数字化转型与包容性发展议题 [1] - 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光烈 世界大都市协会秘书长乔尔迪·巴克尔 莫斯科副市长巴格丽娃·玛丽亚出席开幕式 [1][2] 广州城市创新成果 -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 正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 [1] - 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自2012年创设以来收录101个国家653个城市的1600多个创新案例 持续助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1] - 交流坊将实地考察广州智慧城市运行中心 公交集团 亿航智能未来城 佳都科技集团等创新示范项目 [4] 国际合作与经验分享 - 世界大都市协会与广州自2012年起通过广州奖等平台合作打造城市治理国际舞台 [2] - 莫斯科副市长指出国际协作对应对城市发展挑战至关重要 并分享莫斯科与广州在气候议题的合作成果 [2] - 专家研讨强调数字技术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 能源转型 智慧交通与韧性建设的协同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3] 活动机制与后续安排 - 交流坊作为广州奖延伸机制 旨在深度剖析本地优秀案例的创新价值和实践经验 [4] - 为期四天的活动包括实地考察和深度研讨 汇聚全球智慧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4]
从滩涂到绿洲!中企助力印尼红树林新生 为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央视网· 2025-06-04 16:15
央视网消息: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红树林素有"海上森林""海岸卫士"之称,是全球生态屏障的关键一环。近日,总台记者探 访了位于印度尼西亚的一个绿意盎然的电厂。在这里,中国企业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人工种植修复红树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为全 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登高远望,项目园区尽收眼底,绿意盎然的红树林郁郁葱葱,不时有海鸟在林间跳跃。然而在8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滩涂。2017年 项目动工时,现场仅存两块不足5公顷的红树林。面对项目推进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中方决定优先保护并修复这片珍贵的红树林 生态系统。 国能印尼爪哇发电公司董事长赵志刚介绍,他们成立了红树林动植物保护基地,尽可能不干扰红树林生长区域,而是更改方案选择 其他地块。这样要付出更大投资成本,但是这是值得的。 经过8年努力,当年不足5公顷的红树林如今已恢复扩大至近20公顷。电厂不远处是一座卸煤的码头,原煤从码头输送到电厂有很长 的距离。为了安全和环保,这些煤全程都被包裹在密封的传送带中。 国能印尼爪哇发电公司运行部工作人员张雄俊介绍,普通的皮带是摊开的,这里有3.6公里长的管状皮带是管带机,就是为了环保。 就在记者探访的当天,又一批红树 ...
从可持续发展到可持续商业,健康产业ESG的三重门
第一财经· 2025-06-04 14:01
全球ESG发展现状与分歧 - 全球ESG发展呈现区域分化:欧盟和亚太持续推进,美国则出现显著倒退,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ESG基金净流入同比减少77% [1] - 美国反ESG行动升级:至少十余个州通过反ESG法案,摩根大通、高盛、花旗等金融机构退出ESG国际组织 [1] - 全球ESG投资基本盘仍稳健: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成员管理资产规模超120万亿美元,全球ESG基金规模达3.3万亿美元 [3] 中国ESG发展与实践 - 中国ESG政策加速落地:三大证券交易所发布ESG报告指引,上市公司ESG披露将逐步成为硬性要求 [2] - 医疗健康行业ESG实践领先:平安健康获MSCI AA级ESG评级,恒生医疗保健行业排名第一,其"CARE"战略将ESG融入业务全流程 [2][4][5] - 行业两极分化明显:头部企业与尾部企业差距悬殊,需推动形成规模化的中部群体 [4] 企业ESG实践的关键门槛 - 信念门槛:企业需将ESG视为商业文明进化的必然选择,平安健康通过内部自驱力将ESG与医疗行业社会责任属性深度绑定 [4][5] - 实践门槛:ESG需与经营管理深度融合,平安健康建立从董事会到执行团队的三层治理架构,将20余个ESG议题嵌入业务流程 [5][7] - 价值门槛:ESG需实现商业价值量化,环境维度(E)因政策支持最易变现,但社会(S)和治理(G)维度的货币化仍需突破 [10] ESG投资与市场反馈 - 投资者偏好分化:欧洲投资人ESG关注度最高,中东次之,美国私募投资人态度观望但未明确反对 [3] - ESG评价体系本土化需求:海外ESG评价体系未完全适应中国市场,需建立结合行业实践的本地化标准 [11] - 医疗健康企业ESG价值体现:ESG表现可帮助投资者"排雷",但需避免"漂绿",经济实力是基础前提 [9][11] 行业ESG实践案例 - 平安健康ESG实践:聚焦普惠医疗(如村医培训)和科技赋能(AI诊疗覆盖2000种疾病),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盈利双丰收 [8][9] - 供应链ESG要求升级:企业需提供碳足迹报告等ESG证明,否则面临被踢出供应商目录的风险 [8] - 医疗健康行业ESG差异化:不同类型企业可聚焦关键领域形成特色,无需追求全面完美 [7]
2025中国再生农业行业报告
ReAGRI· 2025-06-04 13: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文档未提及报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再生农业是维护与改善农田土壤健康、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农业生产方式,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实践,在中国的发展潜力巨大 [7] - 再生农业在中国的推广面临认知分歧、技术瓶颈和资源与市场脱节等挑战,但标准认证体系的构建、碳汇收益的探索、智能农机与生物技术的创新以及政策与消费市场的协同发力,将为其注入强劲动能 [9] - 企业和非盈利组织在推动再生农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食品和农业公司将再生农业实践纳入业务模式,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环保承诺和提高供应链的可持续性 [52] - 再生农业可成为中国达成“双碳”目标的重要助力,通过再生实践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来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 [65] 报告各部分总结 再生农业的背景 再生农业的定义 - 再生农业由一系列实践、哲学和学术研究相互影响发展而来,核心是对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尊重、长期环境健康和对未来世代的考虑 [19] - 不同组织机构对再生农业有不同定义,主流定义未禁止化肥和农药施用,且强调以土壤健康为重点,通过多种实践改善土壤肥力、增加生物多样性等 [20][38] - 中国发布首个再生农业标准《再生农业管理规范 种植业》,将其定义为以实现农业可持续为目标的农业模式 [28] 国际发展趋势 - 2023 年全球再生农业市场规模为 76.4 亿美元,预计到 2033 年将达 292.7 亿美元 [43] - 政府与机构发展战略、消费趋势、全球气候变化与碳信用市场的发展以及企业和非盈利组织的推动,共同促成了再生农业市场的发展 [43][51][53][54] 中国发展现状 -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和规划,如《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 - 2030 年)》《“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等 [55][56][59] - 学术研究方面,有学者机构系统性介绍再生农业,科研工作者通过实验证明其环境收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66][70] - 农业食品行业企业积极推动再生农业试点项目落地,如麦当劳中国、可口可乐、拜耳作物科学等 [73][75][79] - 消费层面,中国消费者对健康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再生农业产品具有更高的价值,一些企业已推出相关标识产品 [112][114] 主要相关方的承诺和行动 餐饮品牌 - 多数头部餐饮品牌重视可持续采购和碳减排工作,但再生农业尚未被广泛纳入可持续战略措施 [125] - 麦当劳在可持续采购、碳减排和再生农业方面设定明确目标并积极实践,其他品牌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和不足 [127][135] 连锁商超 - 各零售企业均制定了碳减排目标计划,但进展表现不一,部分企业在再生农业实践方面有所布局,部分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143][150][151] 加工食品 - 米面粮油类企业在碳减排、可持续采购和再生农业方面均有表态,各公司在目标计划和进展上存在差异 [158][161][169] - 软饮料企业中,可口可乐、百事公司和欧力饮料在农业可持续领域有明确声明和承诺,部分企业在碳减排和再生农业实践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175][177][183] - 调味料类企业积极投身农业原料的可持续转型,在碳减排和再生农业实践方面制定目标并推进实施,但进展参差不齐 [189][192][198] - 酒类企业在可持续采购、碳减排和再生农业方面呈现两极分化态势,部分领先企业积极探索实践,部分企业信息披露不足 [204][216][217] - 香精类企业在可持续采购、碳减排和再生农业方面各有表现,目标计划和进展存在差异 [221][224][230] 种植生产企业 - 马铃薯种植生产企业在可持续采购、碳减排和再生农业方面的声明和目标计划各不相同,进展也存在差异 [234][235][238] - 水果类企业在碳减排、可持续采购和再生农业方面的信息披露程度不一,部分企业已开展相关实践 [244][247][250] - 蔬菜类企业中,百卡弗和金州食品在碳减排和可持续采购方面有目标设定和行动,裕农在相关方面信息披露不足 [254][260] 养殖企业 - 乳制品类企业在可持续采购、碳减排和再生农业方面的表现各异,部分企业有明确规划和进展,部分企业信息披露欠缺 [264][266][275] - 肉品企业中,牧原和双汇在可持续采购和碳减排方面有举措,圣农和温氏在相关方面信息披露不足 [280][281] 农业投入品及解决方案提供方 - 拜耳、先正达、雅苒、康芬和耐特菲姆等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提供解决方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86] - 各公司在再生农业领域各有侧重,通过不同方式为推动再生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296][298] 再生农业面临的挑战 认知 - 目标设定不同成果认知不统一,给政策制定者、科研人员和农民带来困扰,影响再生农业的推广 [303][311][312] - 缺少本土化的成功案例,市场上存在夸大宣传现象,误导公众和农民,影响再生农业的信心 [314][319] - 存在错误理解和引导,如表述为“可再生农业”或认为是传统耕作方法,需要加强公共教育 [320][321][323] 技术 - 亟需解决覆盖作物选育、免耕少耕农机农具和系统配套、轮作混作系统设计等技术痛点 [325][328][332] - 衡量再生农业实践绩效的方法学处于初级阶段,面临测量体系不完整、评估标准和方法不科学等挑战 [340][348] - 绩效管理的相关系统配套不足,缺乏独立第三方监督和认证机制、长期监测数据和适用的测量技术和设备 [350][351][353] 资源 - 自然资源制约再生农业的推广,如耕地资源紧缺、禁牧管理限制等,需要加强规划能力 [356] - 成本投入的反馈长期性,农民转型面临经济压力和短期收入下降风险,补贴政策存在不足 [359][360][361] - 技术支持资源有效触达难,培训体系不足,科研成果转化不畅,农村缺乏专业技术服务 [363][364][365] - 市场联接不足,再生农业产品市场狭窄,认证和标识体系不完善,制约农民转型 [367][368] 再生农业发展展望 再生农业标准完善和认证的发展 - 国际上已有多个再生农业认证标准,中国发布了再生农业团体标准《再生农业管理规范 种植业》,并推动试点项目和认证 [371][375][376] - 预计 2025 年将有更多品牌方加入认证项目,认证作物和基地面积将扩大 [377] 示范项目与知识传播 - 因地制宜规划和开发再生农业示范项目,可展示效果、打造生态旅游资源,促进再生农业在中国的落地 [380][383] - 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推广再生农业的原则、技术和知识 [383] 再生农业碳收益 - 再生农业具有长效碳汇能力,可减缓气候变化,实施再生农业有助于增强农作物抗逆性,降低经营损失 [388][392] - 碳汇绩效纳入碳信用交易市场,为农民创造商业机会,中国已有农业碳交易试点项目 [393] 新技术和新产品 - 覆盖作物选育、农机农具与配套服务、高效农药和生物农药、数据分析、检测技术和再生农业绩效管理平台等领域将有新发展 [397][398][405] 各类支持政策的出台 - 各国政府开始制定政策支持再生农业发展,中国政府为促进农户可持续耕种提供补贴 [413][414] - 再生农业成效评估需多维度衡量和多方协作,应加强对病虫害控制方法的研究 [416][417] 产品消费端差异市场潜能 - 再生农业产品市场需求与附加值不断上扬,通过市场宣传策略可刺激需求增长,中国市场在品牌塑造和市场拓展方面有广阔空间 [417][420][423] 相关方展望 - 各相关方认为再生农业在中国发展潜力巨大,符合国家战略,市场和技术将推动其朝着规模化、高效化、生态化发展 [427][429][431]
对话全球商会|中国意大利商会:持续对话对促进贸易增长至关重要
新京报· 2025-06-04 12:59
全球经贸与供应链 - 全球经贸面临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冲击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带来挑战 但全球化趋势不会中断 全球商界需要安全稳定供应链 [2] - 中国已形成强大供应链和制造能力 科技创新加速提升 坚持对外开放使国际"朋友圈"扩大 [2] 中意经贸合作现状 - 中国是意大利主要亚洲市场和远东第一商业伙伴 2024年双边进出口总额720亿美元 2025年4月双边贸易额230亿美元 [4][5] - 冶金行业体现合作韧性 2024年意大利对华冶金产品出口增长23%达3 16亿美元 服装出口占意大利对华出口13 5% [6][8] 重点合作领域与模式 - 新能源汽车领域可通过合资企业结合中国生产优势和意大利设计专长 两国政府《行动计划》支持协同效应 [6] - 创建"双重供应链"平衡本地化与战略依存 在高价值领域(电动汽车电池 机器人技术)建立合资企业共享技术降低风险 [8] - 意大利企业可在中国设亚洲生产枢纽 中国企业在意大利设欧盟市场研发中心 [8] 欧洲市场机遇 - 欧洲经济格局演变带来绿色技术 数字化转型 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合作机遇 意大利工业基础和战略地位可推动合作 [7] - 聚焦创新 可持续性和互利伙伴关系是欧洲市场长期成功关键 [7] 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 - 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纪念活动强化文化纽带 影视 艺术 旅游合作兼具文化和经济价值 [9] - 欧盟《数字市场法案》构建数字框架 2024年意大利对华计算机及电子产品出口5 84亿美元 支持AI和5G合作 [11] 绿色经济合作 - 中国"双碳"目标与欧盟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致 2024年中国是意大利主要太阳能电池板和生物燃料进口伙伴(5000万欧元) [11] - 意大利能源转型与中国光伏领先地位契合 2024年中国光伏相关出口超2000亿元人民币 储能领域合作潜力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