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一流研究院所开门迎民企
郑州日报· 2025-06-20 08:46
活动概述 - 活动由郑州市科技局、上街区政府联合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和北理工郑州研究院主办,主题为"科创郑州·共创未来",旨在搭建政企研协同创新平台,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和民营企业发展 [1] - 11家民营企业代表参观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科技成果展厅,重点关注医学健康、光电融合、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技术突破 [1] - 企业代表团随后访问北理工郑州研究院,了解新材料、混合现实数字化技术等项目,并与科研专家进行现场交流 [1] 政企研合作成果 - 上街区通过"搭建桥梁、挖需促转"机制,组织产学研精准对接活动,加速成果转化落地,未来将建立常态化院企对接机制并提供全链条服务支持 [2] - 哈工大郑州研究院采用"概念验证+孵化器+产业投资+技术经理人网络"模式,成功孵化河南碳真芯材科技等企业,推动大尺寸金刚石生长装备、金刚石金属复合材料等技术落地,弥补本土超硬材料产业短板 [2] - 北理工郑州研究院依托微流控芯片、艾灸机器人、医用内窥镜等技术,在生物医药、食品安全检测及智慧医疗领域实现国产替代,为河南省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提供新动能 [2] 未来规划 - 郑州市科技局将持续开展"科创郑州·共创未来"系列活动,组织多样化院企对接活动,支持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3]
天开园寻“新”求“质” 滋养科创“一路繁花”
央广网· 2025-06-19 10:46
天开团泊园建设进展 - 天开团泊园累计注册企业3580家,盘活闲置载体超40万平方米,与天津56所高校、29家全国重点实验室、403家市级重点实验室建立对接机制[2] - 园区已建成20万平方米科创载体和产业化基地,落户300多家大健康科创企业,设立1亿元健康产业科创专项资金和20亿元团泊创新产业发展基金[3] - 静海区规划140亩用地打造"国际医疗创新合作基地",引进日本硼中子癌症治疗医院等高端医疗项目[5] 产学研用联动机制 - 园区通过专利审批快速通道降低初创企业运行成本,筛选高成长性细分赛道培养"科技副总""产业教授"[4] - 引进无忧医疗、北洋低氘水等核心创新企业,建设共享实验室、中试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拎包入住"[4] - 依托天津中医药大学等医科强校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等科研机构形成医疗创新生态[4] 天开西青园发展情况 - 西青园已引育700多家科创企业,在校师生近14万人,形成"一城、两业、三区、四谷、五链"战略布局[6][7] - 华神新能源获得2000万元投资,水系锌-碘电池预计2025年底量产,与两家风光储头部企业建立合作[7] - 园区搭建校企"三桥"模式(技术之桥、交流之桥、人才之桥),促进产学研用结合[8] 天开园核心区成果 - 核心区注册企业1507家(占全园50%),形成206亿元基金群,链接174家科技中介和179家金融机构[9] - 迪比爱新能源45天建成实验中心研发周期缩短50%,智清未来建成万吨级新材料产线[9] - 设立196.3亿元基金池带动24.27亿元投融资,"先使用后付费"试点促进专利转化[10] 重点项目与未来规划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试线投产,中医药AI大模型落地应用,2025年签约50亿元科创基金[10] - 南开区建设20万平米天开创新示范产业园,2025年底一期10万平米投入运营[11] - 2027年目标引育超万家科创企业,实现100亿元投融资、1000亿元产值、10000名高层次人才聚集[11]
今日投资参考:消费级3D打印机需求旺盛
证券时报网· 2025-06-19 10:20
市场表现 - 沪指微涨0 04%报3388 81点,深证成指涨0 24%报10175 59点,创业板指涨0 23%报2054 73点,科创50指数涨0 53%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2219亿元,较此前一日减少约150亿元 [1] 金融改革开放与资本市场 - 监管部门深化金融改革开放,货币政策重视参与全球货币金融体系治理,资本市场政策重视加大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资支持 [1] - 证监会将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推出"1+6"政策措施,包括设立"科创成长层"、优化IPO预审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应范围等 [2][6] - 创业板启用第三套上市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2][6] - 人民银行将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包括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业务、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等试点 [7] - 金融监管总局将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复制推广自贸区、自贸港扩大制度型开放的经验做法 [8] - 外汇管理局将新发放一批QDII投资额度,便利跨国公司集团资金归集使用,开展绿色外债政策试点 [9]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主线,持续看好权益市场中期向上空间 [1] - 科创板及创业板上市制度放宽及优化,将强化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能力 [2] - 国内"星网""千帆"等星座计划已开始批量发射卫星,低轨卫星发展节奏有望显著提速 [3] - 上海港湾能源系统产品已助力15颗卫星成功发射,40余套卫星电源系统及太阳帆板与结构机构在轨稳定运行 [3] 消费级3D打印机 - 2025年5月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长40%,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出货量增长26% [4] - 2024年我国3D打印机出口377 8万台,总金额达81 6亿元 [4] - 消费级3D打印机需求旺盛,有望成为下一个2C爆款产品 [4] 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 - 到2027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比例超过70%,打造15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 [10] - 到203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纺织工业数字化改造取得显著成效,实现纺织工业全价值链跃升 [10]
平安证券晨会纪要-20250619
平安证券· 2025-06-19 09:00
核心观点 - 金融改革开放深化,看好权益市场中期向上空间,建议关注政策支持的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主线,包括国产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受益于离岸金融政策支持的优质出海企业 [2][9] 重点推荐报告摘要 事项说明 - 2025年6月18日,2025陆家嘴论坛在上海举办,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相关领导出席并演讲,同日证监会发布科创板相关意见并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ETF期权交易 [5] 平安观点 - 政策基调为深化金融对外开放,加大科创融资支持,货币政策聚焦金融市场开放,资本市场政策重视深化科创投融资制度改革和提高外资参与便利度 [6] - 货币政策方向有八项新政,包括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等,深化金融市场开放,推进数字人民币国际化等改革,支持企业“走出去” [6] - 资本市场政策方向一为深化以科创板为首的投融资制度改革,包括推出科创板“1+6”政策措施、启用创业板第三套标准等,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7] - 资本市场政策方向二为通过优化QFII制度、扩大交易范围等举措吸引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 [8] - 近十年A股上市公司“含科量”明显提升,科技上市公司形成集聚效应、基本面和创新能力突出、为投资者带来可观回报 [8] - 市场展望看好权益市场中期向上空间,关注国产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受益于离岸金融政策支持的优质出海企业 [9] 新股概览 即将发行的新股 - 信通电子申购日为2025-06-20,申购代码001388,发行价16.42元,申购限额1.20万股,发行市盈率20.39,承销商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 - 广信科技申购日为2025-06-17,申购代码920037,发行价10.00元,申购限额95.00万股,发行市盈率7.61,承销商为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 已发行待上市的新股 - 新恒汇申购中签率0.02%,上市日为2025-06-20,交易代码301678,发行价12.80元,申购限额1.40万股,发行市盈率17.76 [10] - 华之杰申购中签率0.02%,上市日为2025-06-20,交易代码603400,发行价19.88元,申购限额0.80万股,发行市盈率13.05 [10] 资讯速递 国内财经 - 央行宣布八项金融开放举措,包括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等 [10] - 科创板迎重磅政策信号,若未盈利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节奏提速,科创医药、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有望迎来“新鲜血液” [11] 国际财经 - 霍尔木兹海峡局势紧张,欧洲天然气价格连涨六日,预计后续涨势将持续相对强于布伦特原油 [12] - 南欧债市涨势如虹,投资者持有希腊、意大利债券相对于德国债券的风险溢价降至低位,南欧前景乐观且有收益率优势 [13] 行业要闻 - IDC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49.4万台,同比增长116.1%,其中音频和音频拍摄眼镜、AR/VR市场均有增长 [14] - GGII不完全统计,2025年5月中国锂电产业链新签约、公告项目共29个,计划总投资额约400亿元,锂电池回收、固态电池及材料为主要投资方向 [15] 两市公司重要公告 - 蒙草生态签订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合同,金额251,500,592.51元,负责29.11%的施工任务 [17] - 蓝思科技H股发行与上市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 [18] - 海螺新材拟1.86亿元收购康宁特80%股权及工程公司100%股权,有利于扩大SCR脱硝催化剂产能规模等 [19] - 国盛金控将公开选聘吸收合并后新国盛证券总经理 [20] - 京东方A拟收购彩虹光电30%股权,对应注册资本427,418.10万元,挂牌底价484,863.69万元 [21]
证监会: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 未盈利科技型企业迎上市新通道
上海证券报· 2025-06-19 04:09
与设立科创成长层相匹配,《科创板意见》还增加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其中,投资新注册的未盈 利科技型企业的投资者还应当签署科创成长层企业股票投资专门风险揭示书。证券公司应当切实落实好 科创成长层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责任,多维度强化投资者风险评估并充分告知相关风险。 围绕增强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方面,《科创板意见》推出6项改革举措:一是对于适用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二是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IPO 预先审阅机制,进一步提升证券交易所预沟通服务质效;三是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 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四是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型企业面向老股东开 展增资扩股等活动;五是健全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发展的制度机制;六是健全科创板投资和融资相协调 的市场功能。 据了解,下一步,证监会将组织上海证券交易所及市场有关各方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举措和示范案例落实 落地,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不断增强制度吸引力、竞争力,持续提升市场获得感,进一步促进科 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记者 张雪 为增强科创板对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包容性 ...
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吴清主席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6-18 19:16
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与科技创新 - 资本市场具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激励相容机制,能提供从风险投资到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的全链条服务,满足科技企业不同阶段需求 [5][6] - 资本市场通过要素定价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活力,带动人才、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协同集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6] - 当前金融服务体系存在三大短板:资本形成机制不完善(长期资本不足)、产品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全周期服务)、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无形资产估值体系待优化) [5] 资本市场结构性变化与科技产业循环 - 多层次市场体系覆盖有效拓展,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等错位发展,2024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达1.88万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超50% [7][8]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参与投资了90%的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公司、超50%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发挥"孵化器"作用 [8] - 科技企业市值占比显著提升,千亿市值A股公司中科技企业占比从10年前的12%增至27%,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近5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12.5% [9] 深化改革与开放举措 - 科创板将推出"1+6"改革措施,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第五套标准上市、试点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等,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未盈利创新企业 [11] - 强化股债联动,发展科创债ETF和可交换债等产品,首批2只数据中心REITs获批注册,推动科技企业利用知识产权等资产开展证券化融资 [12][13] - 培育长期资本,推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参与私募股权投资,优化基金份额转让和股票实物分配试点机制 [13] 上市公司与开放生态建设 - 支持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完善股权激励程序,推动"并购六条"落地,提升核心竞争力 [14] - 加快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优化QFII制度,拓展外资可交易期货期权品种至100个,研究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和液化天然气期货期权 [15] - 上海将作为改革高地,推动浦东新区法规立法授权探索,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 [16][17]
科、创两板打通未盈利企业IPO之路, 一揽子新政精准服务“DeepSeek时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15:47
21世纪经济报道 实习生 张长荣 记者 崔文静 北京报道 "将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推动科技 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6月18日召开的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 在本次论坛上,吴清宣布多项重磅措施,包括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及6项科创板 改革措施,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统筹推进投融资综合改革和投资者权益保护等。 吴清提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从我国看,科技创新正在从点状突破向系统集 成加快推进,诸多领域都迎来激动人心的"DeepSeek时刻"。 "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资本市场发展相辅相成、相互成就。"吴清表示,一方面,资本市场具有独特的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激励相容机制。另一方面,资本市场通过对关键要素和资产定价,可以激发企业 家精神和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服务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而资本市场在有 力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也反过来促进了自身结构、效率和投资价值的不断改善。 将推出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的"1+6"政策措施 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对加快构建与之相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吴清表 ...
吴清:金融服务体系要更适配科技产业创新 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新华财经· 2025-06-18 15:43
新华财经上海6月18日电(记者杜康)18日举行的2025陆家嘴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加快 构建更适配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下一步,科创板将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 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同时,在强化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加强投资 者适当性管理等方面做出专门安排。此外,创业板将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 市。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吴清提到,打造与之相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我国 还存在"三个不完善":一是适应创新规律的资本形成机制不完善,金融供给仍存在资金短期化、风险容 忍度低等问题,长期资本、耐心资本远远不够。二是满足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需求的产品服务体系 不完善。科技企业不仅需要融资,还需要市场资源整合、商业模式创新、公司治理提升等服务。三是对 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需健全人力资本、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估值定价体系。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在新的形势下,构建以资本市场为枢纽的创新生态、提升创新资本形成效率,对于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 创新融合发展意义重大。吴清表示,未来将更好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进一步 ...
科创板设成长层、创业板第三套标准,证监会再推一揽子改革举措
第一财经· 2025-06-18 14:39
证监会再推资本市场改革新政,多举措支持未盈利企业上市 设置科创成长层、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 大力发展科创债等,资本市场迎来一揽子支持科技创新的举措。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需要更 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证监会将聚焦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 手,着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市场体系和产品服务矩阵。 吴清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对加快构建与之相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更 高要求。目前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主要体现在"三个不完善",一是适应创新规律的资本形成机制不完 善。二是满足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需求的产品服务体系不完善。三是对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完 善。 同时,证监会也将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强化股债联动、壮大耐心资本 推出科创板改革"1+6"政策措施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生深刻结构性变化,有力促进了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同时,资本市场 在有力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也反过来促进了自身结 ...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再拉“进度条” 下一步重点是什么?
新华财经· 2025-06-18 14:16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进展 - 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改革任务平均完成率已超过80% [2] - 广东省属企业2024年研发经费投入166.6亿元,较2020年增长151.86%,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46%,较2020年上升0.95个百分点 [2] - 北京市管企业研发投入累计超1400亿元,工业企业投入强度达4.4% [3]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 招商局集团2024年获发明专利291个,是四年前的6.6倍,年度研发投入规模近200亿元 [3] - 中国电科组建24家子集团、19家上市公司和5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牵头组建电子制造装备创新联合体 [5] - 中国建材形成玻纤、风电叶片等百亿级产业,碳纤维等五十亿级产业,近三年战新产业营收占比从29%增至41%,利润总额连续破百亿 [6] 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 中央企业2024年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达8513亿元 [5] - 招商局集团2024年战新产业营收527亿元,同比增长14.7%,内部整合资产总额1722亿元 [6] - 中国建材预计2024年上半年战新产业营收占比提升至47% [6] 创新激励机制 - 中国电科实施中长期激励覆盖超5万人,员工持股覆盖百余家子企业 [8] - 中国建材"种子"专项资金30%用于绩效奖励,项目负责人年奖励不低于30万元,课题负责人不低于10万元 [8] - 北京市国资委对战新产业投入期亏损视情况剔除考核,运营期盈利加倍计算 [8] 数字化转型与传统产业升级 - 国务院国资委推动国资国企应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等技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 [3] - 广东省国资委对15家A类拓新企业、30个A类拓新项目实施失败免责制度 [8] - 湖北省国资委出台科技创新合规免责事项清单,明确10种免责情形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