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商业化

搜索文档
穿透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迷雾,有几步?
36氪· 2025-05-15 19:40
行业现状与共识 - 人形机器人作为新质生产力核心载体,肩负重构生产关系的使命,这一共识源于全球产业升级和技术与劳动力结构变革的双重驱动 [1] - 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为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提供现实切口,技术跃迁和产业链成熟则提供底层支撑 [1] - 行业正处于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阶段,关于"速度与方向"的论战是必经阵痛 [1] 融资与资本动态 - 人形机器人产业具有"长周期、高壁垒"特征,全链条资金需求呈指数级递增 [2] - 资本呈现头部虹吸效应,成熟企业现金流正向但难进入,小创企则因壁垒弱陷入融资困境 [3] - 投资人偏好具备技术积累和差异化风格的项目,技术和场景较平的项目缺乏吸引力 [4] 商业化进展 - 2025年是行业从技术验证向场景深耕跃迁的关键转折点 [4] - 工厂因其结构化环境成为落地首选场景,但需拓展新场景避免同质化竞争 [4] - 部分企业仍存在"拿着锤子找钉子"的商业逻辑,场景验证生硬难以形成商业化积累 [4] 企业差异化路径 - 加速进化以体育赛事为特色标签,在RoboCup德国公开赛9:0夺冠 [6] - 松延动力布局仿生人和人形机器人双产品线,N2型号销量突破1000台 [6] - 宇树科技G1、众擎PM01、松延动力N2分别定价9.9万、8.8万和3.9万元,优必选"天工行者"定价29.9万元 [7] 技术自研与成本控制 - 宇树科技自研率达90%,关节电机成本为波士顿动力1/5,4D激光雷达成本为传统方案1/10 [7] - 众擎机器人通过全自主研发将售价控制在低点 [8] - 非全栈自研企业可选择聚焦具体场景落地,如小鹏Iron应用于汽车工厂,乐聚和宇树科技Unitree X用于康复护理 [8] 行业前景与展望 - 松延动力新增5000万订单,宇树科技等企业订单爆满 [9] - 未来10年机器人有望从工厂走进家庭,成为管家和朋友,重塑社会结构和经济体系 [9] - 中国有望走出一条"技术自主化、应用本土化、生态开放化"的独特发展路径 [10]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加速“进化”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13 01:43
人形机器人概念股表现 - 5月12日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普涨,拓斯达、科力尔等个股涨停 [1] 商业化落地进展 - 傅利叶智能选择康养市场作为商业化突破口,康复机器人已进入全球3000多家终端医院 [1] - 傅利叶发布两款GRx系列通用人形机器人及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N1,累计出货超百台,应用场景包括导览咨询、学术科研等 [2] - 优必选、乐聚机器人、宇树科技等企业布局工业制造、保姆、园艺、宠物机器人等终端市场 [1] - 优必选Walker S系列工业人形机器人进入比亚迪、吉利、顺丰等企业实训,获车厂超500台意向订单 [2] 行业规模与趋势 - 我国2024年预计生产1.5万台人形机器人投入各行业,发展速度超过新能源汽车 [1] - 行业普遍认为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1] - 2030年劳动力老化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或推动人形机器人需求 [1] 产业链上游动态 - 汽车零部件厂商超捷紧固成立人形机器人专项小组,已取得智元机器人等客户小批量样品订单 [3] - 英思特稀磁新材料已给人形机器人电机客户送样 [3] 行业研究观点 - 招商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在车厂、家电厂等场景应用将提升运动控制、感知、AI算法等能力 [2] - 中信建投指出产业链公司多处于小批量订单或送样阶段,需持续性销售数据验证 [3]
未知机构:奇瑞汽车奇瑞墨甲机器人全球批量交付东吴机械事件4月26-20250506
未知机构· 2025-05-06 09:4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公司:奇瑞汽车、AiMOGA团队 [1][2] - 行业:人形机器人行业 [1][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奇瑞成为全球首个批量交付人形机器人的车企,打破行业量产局限,助推商业化落地加速 - 论据:4月26日,奇瑞与AiMOGA团队联合研发的墨甲人形机器人在奇瑞国际公司园区完成首批220台全球交付;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多处于概念演示或小批量定制阶段,量产受限 [1][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各人形机器人企业加速迭代生产将助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加速 [3] - 奇瑞墨甲机器人遵循三步走战略,先深耕4S店场景,再拓展至商超、政务等公共服务领域,最终走向家庭服务领域 [3]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涨超3%
快讯· 2025-04-30 13:17
机器人ETF表现 -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涨幅超过3% [1] - 成交额达到9574.22万元 [1] - 较昨日同时段成交量放大49.52% [1] - 连续3日融资净流入804.89万元 [1] - 近1月份额增加40.76% [1] - 份额增加2.33亿份 [1] 人形机器人行业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加速 [1] - 行业有望提前锁定万亿级市场规模 [1]
关注人形机器人相关投资机会
德邦证券· 2025-04-27 16: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发力引领供需格局改善,化工行业有望进入新一轮长景气周期,当下化工投资有四条主线 [13] - 核心资产进入长期配置价值区间,关注宝丰能源、万华化学、华鲁恒升、卫星化学 [13] - 供给短缺或约束的行业率先迎来弹性,关注维生素、三氯蔗糖、制冷剂、涤纶长丝相关企业 [14] - 重视需求确定性向上的方向,关注民爆、改性塑料、复合肥相关企业 [15] - 重视化工高分红资源股价值重估,关注磷矿、钛矿、原油相关企业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化工板块整体表现 - 本周申万基础化工行业指数环比上涨,本周涨跌幅为+2.7%,位列第3位,跑赢上证综指2.1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数1.0个百分点;年初至今涨跌幅为+1.7%,跑赢上证综指3.4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数10.8个百分点 [16] - 细分板块看,22个子板块上涨,4个子板块下跌;本周子版块涨跌幅前五名分别为其他化学原料、炭黑、无机盐、涤纶、其他塑料制品;后五名分别为涂料油墨、非金属材料、有机硅、钛白粉、其他化学制品 [22] 化工板块个股表现 - 基础化工板块426只股票中,本周297只上涨,127只下跌,2只持平 [26] - 本周个股涨幅前十名分别为先达股份、中欣氟材、红墙股份等;跌幅前十名分别为金力泰、泉为科技、怡达股份等 [26] 本周重点新闻及公司公告 重点新闻及点评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提速,关注四条化工相关投资主线 [28] - 通过股权投资战略布局,建议关注金发科技、万凯新材等 [28] - 高分子材料方面,建议关注会通股份、金发科技等 [29] - 腱绳材料方面,建议关注同益中、南山智尚等 [31] - 电子皮肤材料方面,建议关注福莱新材、汉威科技等 [32] 重点公司公告 - 美瑞新材、赞宇科技、金发科技等多家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一季度报告 [33] 产品价格及价差变动分析 产品价格变动分析 - 监测的386种化工品中,本周57种价格上涨,187种持平,142种下跌 [48] - 本周化工品价格涨幅前十名为烯草酮、液氮(陕西)等;跌幅前十名为煤焦油(华东)、美国Henry Hub期货(主连合约)等 [48] 产品价差变动分析 - 监测的139种化工品中,本周45种价差上涨,19种持平,75种下跌 [54] - 本周化工品价差涨幅前十名为尿素-LNG价差、顺酐-碳四原料气价差等;跌幅前十名为丙烯腈-丙烯-合成氨价差、三聚氰胺-尿素价差等 [54][55]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谁买走了它们、用在了哪里
每日商报· 2025-04-24 07:10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展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行业正从实验室迈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2] - 众擎PM01以18.8万元售价开启京东预约抢购 订购后70个工作日内发货[2][3] - 宇树科技G1和H1机型分别定价9.9万元和65万元 其中H1已下架 G1将于4月25日开启新一轮预约[4] 产品技术特性 - 众擎PM01实现全球首创自然步态行走 配备高精度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算法 可完成动态平衡和步态自适应调整[3] - 众擎SA01双足机器人售价4.2万元 可直接下单 预计10个工作日内交货[3] - 宇树Go2机器狗售价区间为16600-19999元 预售期2-3周 在淘宝和京东平台均有销售[4] 应用场景拓展 - 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展会、商场及马拉松等场景 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多个展会出现机器人演示热潮[5]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举行 20支队伍参赛 优必选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32秒夺冠[5] - 商场通过机器人表演吸引客流 北京、香港等地均有落地案例[5] 租赁市场发展 - 宇树G1人形机器人日租金达10000元 五一期间上涨至15000元 需提前预定档期[6] - 租赁场景覆盖开业、年会、学校及展会 基础功能包括走路、挥手等动作[6] - 闲鱼等平台出现机器人租赁服务 价格区间为3000-10000元/天 支持先租后付模式[6]
TrendForce:预计中国市场2025年人形机器人本体产值将超过45亿人民币
TrendForce集邦· 2025-04-21 16:39
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比赛 - 2025年4月19日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在北京亦庄召开,20只队伍参赛,仅6只完成比赛 [2] - 比赛暴露技术挑战:大脑自主巡航、小脑运动控制、续航能力不足,但为技术改进提供方向 [2] - 比赛促进感知/决策/执行端软硬件迭代、数据搜集及跨团队经验交流 [2] 行业标准与法规建设 - 2025年4月上旬国内首批人形机器人国家标准立项,涉及环境感知、决策规划等多项技术要求 [2] - 标准由优必选联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单位发起 [2] - 标准化建设可降低技术门槛,推动规模化量产与降本增效 [2] 量产规划与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11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启动量产计划,6家(如优必选、宇树科技)2025年规划超千台 [2] - 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人形机器人本体产值超45亿元人民币 [2] - 特斯拉Optimus 2025年数千台量产目标将拉动中国供应链生态布局 [2] 应用场景现状与挑战 - 当前人形机器人主要应用于B端工业、科研及少量商用场景 [2] - C端家用场景需多功能设计及高数据处理/交互能力,商业化落地仍需政策、技术等多方突破 [2]
【财经分析】马拉松之后 人形机器人开启“耐力赛”
新华财经· 2025-04-21 16:28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行业关键年份 宇树机器人在春晚表演和半程马拉松测试展示技术进展 但行业仍存在分歧与质疑 [1] - 2025年前3个月具身智能赛道54家企业获60.46亿元融资 规模超2023-2024年总和的1/3 [2] - 行业共识认为商业化落地还需至少5年时间 [3] 商业化挑战 - 当前商业化堵点包括场景不明晰和训练数据缺乏 智元机器人已实现小规模量产 2025年计划出货数千台 但应用仍局限在教学展览等非商业领域 [4] - 工业场景面临效率与成本挑战 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对工业应用存在冗余 家庭场景则面临高价格(十几万)与功能实现难题 [4] - 训练数据获取陷入"鸡生蛋"困境 缺乏物理世界交互数据限制技术发展 [5][6] 企业应对策略 - 擎朗智能采取"岗位化"设计理念 专注特定场景规模化落地 已部署超10万台专用机器人 日产生数亿条环境数据 [7][8] - 傅利叶智能选择开源策略 发布完整资源包和人形机器人数据集FourierActionNet 重点探索医疗领域应用 [9] - 创业者认为需专注增量市场 避免存量市场竞争 [10] 资本市场动态 - 4月半个月内星海图 蓝芯科技等十几家企业获融资 覆盖全产业链 凯辉资本近期连续投资星海图和维他动力 [10] - 市场存在估值泡沫争议 有项目一年估值涨10倍 部分资本转向零部件领域以降低风险 [11] - 行业处于早期阶段 资本风险偏好分化属正常现象 [11]
一年 交付10台人形机器人,优必选离盈利更远了
观察者网· 2025-04-04 09:32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13.05亿元,同比增长23.7% [1] - 毛利3.74亿元,同比增长12.4%,毛利率28.7%,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 [1] - 净亏损11.60亿元,同比收窄8.3%,经调整EBITDA为-6.09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8.0% [1] - 营业成本7.23亿元,销售费用5.06亿元,占收入比47.9% [5] 收入结构 - 教育机器人收入3.63亿元,同比增长4.6% [3] - 物流机器人收入3.22亿元,同比下降17.5% [3] - 其他定制机器人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126.1% [3] - 消费级机器人收入4.77亿元,同比增长88.1% [3] - 境内收入占比67.2%,境外收入占比32.8%,境外收入同比增长85.5% [4] 人形机器人业务 - 2024年人形机器人收入约3500万元,交付10台 [1] - 2021-2023年Walker系列累计销售10台,单价约600万元 [7] - 与东风柳汽、吉利汽车等企业合作,预计2025年订单大幅提升 [6] - 推出天工行者教育机器人,售价29.9万元,低于同类产品50万+定价 [7] 研发与专利 - 持有2680项授权专利,新增超500件,发明专利占比57.87% [10] - 自主研发群脑网络架构和人形智能网联中枢技术 [10] - 全职员工2191人,人均薪酬约43万元/年 [10] 高管增持 - 高管集体增持公司股票,金额不超过5000万元 [1][8] - 增持基于对人形机器人行业的信心和提振投资者信心 [9][10] 行业动态 - 达阀机器人因资金流动性挑战停摆,估值超200亿元 [11][12] - 人形机器人行业竞争加剧,价格战趋势明显 [7][12]
5000亿超级定增来了
猫笔刀· 2025-03-30 22:19
人形机器人行业 - 金沙创投朱啸虎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因商业化路径不清晰且缺乏真实可持续的客户需求,现有客户多为高校研究机构、竞争对手或展示用途[1] - 行业估值因市场情绪快速上涨,但商业化能力未验证,市场共识过高,朱啸虎认为此时应退出[2] - 机器人公司注重展示技巧(如"翻跟头"),但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客户需求多为凭空想象,替代人工的经济账不明朗[3] 消费板块 - 朱啸虎目前看好消费板块,因市场情绪悲观、估值偏低,存在结构性机会[3] 银行定增 - 中、建、交、邮储银行定增规模分别为1650亿、1050亿、1200亿、1300亿,定增价采用20日均价基准,但实际溢价10%-20%以安抚市场[4] - 银行股普遍破净,此前华夏银行(2022年定增220亿溢价206%)、农业银行(2018年定增1000亿溢价53%)均有超高溢价增发先例[4] - 主要银行定增价与市价对比:中国银行(6.05 vs 5.5)、建设银行(9.27 vs 8.52)、交通银行(8.71 vs 7.36)、邮储银行(6.32 vs 5.2)[5] 公司动态 - 湘财股份80亿吸收合并大智慧,换股比例1:1.27,大智慧股东现价换股后亏损约3%[5] - 美的集团2024年利润385亿(+14.3%),计划每股分红3.5元(股息率4.5%)并回购50-100亿股份,合计回馈股东约368亿[5] - 赣锋锂业2024年亏损20.74亿,四季度亏损5.3亿(同比减亏2/3),每股分红0.15元[5] - 中国中免2024年净利润同比降36.4%,每股分红1.05元[5] - 上海机场2024年利润19.34亿(+107%),因低基数效应显著[5] 其他事件 - 李嘉诚出售港口交易因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审查推迟,旗下公司市值已跌600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