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
搜索文档
创新引擎强劲 竞逐全球市场
科技日报· 2025-10-22 09:41
行业创新成果与国际化认可 - 国产创新药在短短两天内开出5张出海大单,其中普瑞金生物与Kite Pharma合作潜在总金额达16.4亿美元,翰森制药与罗氏集团合作潜在总金额达15.3亿美元 [1] - 2025年上半年我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总金额近660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的519亿美元 [5] - 我国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比例超过20%,跃居全球新药研发第二位 [2] - 国产创新药如泽布替尼、舒格利单抗、恩沙替尼、谷美替尼等陆续获批上市,填补相应领域空白 [2] - 中国新药临床试验不断登上国际学术大会报告台,例如正大天晴的库莫西利胶囊在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发布临床数据 [4] 技术驱动研发效率提升 - 人工智能、计算医学等技术深度应用于药物研发,目标将传统研发周期压缩90% [2] - 利用计算医学技术建立肿瘤患者数字孪生和药物模型,覆盖分子设计、逆合成分析、工艺开发、临床试验等关键环节 [2] - 集成人工智能、量化模拟和高通量筛选的创新平台有助于提升研发效率并突破现有壁垒,例如在纳米递送赛道发现精准靶向多器官和组织的创新纳米材料 [3] 企业研发投入与平台建设 - 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年研发投入已超过40亿元,自主搭建覆盖双抗、小干扰RNA、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的技术平台 [5] - 公司探索基于疾病生物学机理的源头创新,推动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转化医学创新,并与数百家头部医院紧密合作 [5] - 行业在纳米载体、抗体偶联药物等多个新赛道取得进展,构建创新引领的产业发展格局 [3] 国际竞争力与临床突破 - 国产创新药开展与国际明星药物的“头对头”试验研究,例如安罗替尼联合贝莫苏拜单抗组合疗法在多个适应证上与“药王”K药(可瑞达)对标,双特异性抗体新药依沃西被证实能显著延长肿瘤患者无进展生存期 [4] - 行业从仿制跟踪转变为敢于与国际“药王”PK并在疗效上实现超越,成为跨国药企和全球投资者关注的重心 [4][5]
速腾聚创发布AC2 “机器人之眼”再进化
证券时报网· 2025-10-21 20:10
产品发布与定位 - 公司在IROS2025大会期间正式发布新款传感器产品AC2,定位于机器人操作之眼 [1] - AC2是业内首款集成了dToF、RGB双目摄像头和IMU的一体化超级传感器系统 [2] - 产品旨在解决机器人传感器堆叠及重复开发问题,成为机器人操作应用的最佳感知方案 [3] 核心技术优势 - AC2基于面阵dToF技术,该技术被公司视为机器视觉深度测量的最优解决方案,具有最强测距能力、最强抗干扰性和最低算力要求 [1] - 公司采用芯片级硬件同步控制技术,确保深度与图像信息高度时空对齐,同步精度达1毫秒 [2] - AC2提供了120°×90°的超大视野,是目前3D视觉传感器领域中的最大范围,有助于机器人一次看到更多操作物 [2] 产品性能与应用 - AC2可灵活输出融合或独立的深度、图像与运动姿态精准数据,感知效果全域整齐清晰 [2] - 搭载AC2的机器人能轻松执行对牙刷、衣架等细小物体以及玻璃、金属等高反射率物体的感知和操作 [2] - 产品能保证机器人在进行大幅度动作时融合感知图像不畸变,助力解锁更多操作应用 [2] 生态系统建设 - 公司同步更新AI-Ready生态,新增姿态估计、人体骨架识别等适配AC2使用场景的开源算法 [3] - AI-Ready生态包含ACStudio工具套件、Wiki文档和多场景数据集等全套开源资源,旨在提升开发者效率 [3] 行业影响与市场前景 - 面阵dToF技术弥补了传统dToF在成本、近距离精度方面的短板 [1] - 在工业、物流、家庭服务机器人等成熟领域,AC2可加速商业化发展节奏并提升操作效率 [3] - 在具身智能机器人、数字孪生等高潜发展领域,AC2将推动功能验证及应用落地 [3]
重磅嘉宾助阵|第七届现代制造集成技术学术会议11月郑州启幕!早鸟报名享优惠
机器人圈· 2025-10-21 17:22
会议核心信息 - 第七届现代制造集成技术学术会议将于2025年11月7日至11月9日在郑州召开 [2] - 会议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驱动的制造业数智化转型 [2] - 会议设置AI驱动的产品设计与仿真、AI驱动的制造工艺优化、AI驱动的生产运作管控、装备故障诊断与智能运维和工业软件与数字孪生等主题论坛 [2] 参会人员与注册信息 - 诚邀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等从事相关研究和应用的专家、技术人员、学生出席 [3] - 会议注册费标准为学生参会1500元(早鸟价1200元)、普通参会2800元(早鸟价2500元)、企业代表3800元(早鸟价3500元) [10] - 早鸟优惠截止日期为10月20日,会议报名截止日期为11月2日 [10][11] 行业专家与研究方向 - 报告嘉宾陶飞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国际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级领军人才 [8] - 专家长期从事数字孪生与数字工程、智能制造、制造工业软件等教研工作,第一作者出版专著5部 [8] - 专家在Nature等期刊上发表3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单篇引用1000次以上9篇,总被引用4万余次,连续六年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 [8] - 专家担任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业软件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 [8][9]
行走江河看中国 | 汉江秋汛“轮番考” 科学调度交出安澜硬核答卷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16:05
汉江秋汛概况 - 汉江上游在秋季形成7次编号洪水,为1961年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密集秋汛 [1] - 秋汛呈现开始早、持续时间长、降雨过程频繁、雨量大、编号洪水次数多、间隔时间短、洪水总量大等特点 [2] - 在完善防汛体系支撑下,汉江干流所有监测站点水位均未超警戒,同时丹江口水库成功蓄水至170米正常蓄水位 [1] 科学调度与决策 -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科学调度以丹江口水库为核心的汉江流域水库群,进行拦洪、削峰、错峰,实现防蓄兼顾 [1][2] - 通过精准控制丹江口水库出库流量和梯级水库蓄水节奏,在洪水过程前有序降低水位腾出库容,并在最后成功蓄满 [2][3] - 整个秋汛期间构建“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的“四预”工作体系,利用数字孪生汉江系统进行80多次洪水调度模拟预演 [5] 数字技术应用 - 数字孪生长江智慧防洪抗旱系统作为决策辅助工具,能对整个流域水文循环规律进行模拟仿真,并快速预演调度方案 [4] - 系统可在几分钟内呈现数字演算结果,帮助决策者从多个方案中锁定最优解,被认为是防汛工作的“眼睛”、“耳朵”和“大脑” [4] - 防汛工作需对流域未来3天、4到10天及30天的情况进行预报,为决策留出空间 [5] 防汛蓄水成果 - 汉江流域水库群累计拦洪172亿立方米,其中丹江口水库独自拦洪127亿立方米,将中下游水位稳定控制在警戒水位以下 [6] - 丹江口水库水位于10月18日成功蓄至170米,这是大坝加高后第三次实现蓄满目标,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下一年度供水安全提供保障 [6] - 下一个供水年度,汉江下游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的用水将得到充分保障 [6]
阿布扎比卫生局在GITEX Global 2025推出“智能人口健康分析平台”
商务部网站· 2025-10-21 13:44
产品发布 - 阿布扎比卫生局在GITEX Global 2025上推出全球首个利用AI进行人口健康管理的系统“智能人口健康分析平台” [1] - 该平台由阿布扎比卫生局与微软联合开发 [1] 技术平台 - 平台整合临床、环境及生活方式数据以建立数字孪生健康模型 [1] - 平台功能包括风险预测、趋势分析与干预评估 [1] 行业影响 - 该平台的推出标志着阿联酋医疗体系向主动预防型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1]
RTX PRO 6000上云! 谷歌携手英伟达 构建覆盖AI GPU算力到物理AI的云平台
智通财经网· 2025-10-21 10:48
谷歌云G4 VM产品发布 - 谷歌云平台宣布其G4 VM虚拟机正式全面商用,该产品由英伟达RTX PRO 6000 Blackwell服务器版GPU提供支持,用于企业级人工智能应用开发与部署[1] - G4系列产品还采用了AMD的EPYC Turin服务器级CPU平台[1] - 新推出的NVIDIA RTX PRO 6000 Blackwell GPU在多模态、生成式AI以及代理式AI智能体的高性能推理方面表现突出,并为计算机辅助工程、内容创建和机器人模拟等复杂视觉与工业仿真工作负载提供支持[1] G4 VM性能提升 - G4 VM在云平台综合性能上实现飞跃,其吞吐量最高可达此前G2平台实例的9倍[2] - 该产品能够大幅提升多模态与文本到图像生成模型等生成式AI应用与代理式AI智能体的工作负载效率,并改进大型语言模型在训练、微调与推理方面的用时[2] - G4 VM可处理广泛的物理AI工作负载,包括多模态AI推理、真实感设计、可视化计算以及基于NVIDIA Omniverse的机器人仿真[2] 英伟达GPU技术特点 - NVIDIA RTX PRO 6000 Blackwell GPU是用于数字孪生、仿真与视觉计算等工作负载的数据中心GPU,结合第五代Tensor Core和第四代RT核心[3] - 第五代Tensor Core支持FP4等新数据格式,实现AI性能飞跃并以更低内存使用率实现更高能效比;第四代RT核心提供比上一代高两倍以上的实时光线追踪性能[3] - G4 VM原生集成Google Kubernetes Engine及Vertex AI等服务,简化容器化部署和物理AI工作负载的机器学习操作[3] 谷歌云AI平台战略 - G4 VM定位为“补齐谷歌云端AI产品金字塔的普惠层”,面向企业AI推理、微调、数字孪生及工业仿真等中等规模工作负载,降低AI算力供给门槛[3][5] - 在G4发布之前,谷歌云已提供基于英伟达B200/GB200算力集群的A4和A4X大型AI算力平台,承担大模型训练与超大规模推理的旗舰角色[3] - G4新机型将可用区扩展到中端用户区域,填补A系列超级计算机与G2性价比产品之间的空档,将Blackwell架构能力下沉给更广泛的企业用户[5] 物理AI生态布局 - 工业仿真、数字孪生和复杂视觉计算属于“物理AI”核心范畴,旨在让机器人在真实世界感知、推理并行动[4] - 英伟达的NVIDIA Omniverse和NVIDIA Isaac Sim两大数字孪生与机器人仿真平台已通过Google Cloud Marketplace以虚拟机映像形式向用户提供,为制造业、汽车业和物流业的AI驱动工作负载提供动力[2][5] - RTX PRO 6000 Blackwell同时具备Tensor Core和RT Core,天然契合企业级推理与实时渲染/数字孪生的复合场景,可承接30B至100B级别的AI推理与微调负载[5] 行业影响与市场前景 - 英伟达凭借GPU处理器系统及CUDA软件体系,在全球AI算力竞争中占据绝对领先位置,RTX PRO 6000 Blackwell入驻谷歌云将成为其新业绩增长点[6] - 华尔街机构如Cantor Fitzgerald、汇丰和摩根士丹利认为英伟达是万亿美元级AI支出的核心受益者,汇丰将其目标股价从200美元上调至320美元,华尔街平均目标价预示公司市值有望在一年内突破5万亿美元[7] - 全球AI算力基础设施投资浪潮规模有望达2万亿美元至3万亿美元,AI GPU、ASIC、HBM存储、液冷系统等板块的长期牛市逻辑得到强化[10]
遥望科技涨2.06%,成交额1.2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09.8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0:37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1日盘中股价上涨2.06%至6.92元/股,成交1.28亿元,换手率2.14%,总市值64.7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09.85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144.84万元(买入602.85万元占比4.72%,卖出458.01万元占比3.59%),大单净买入365.01万元(买入2567.95万元占比20.11%,卖出2202.94万元占比17.25%)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9.67%,近5日下跌1.14%,近20日上涨10.19%,近60日上涨7.79% [1] - 今年以来5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26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1.55亿元(买入总计2.05亿元占比23.33%,卖出总计5004.40万元占比5.69%)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广东省佛山市,成立于2002年7月25日,于2009年9月3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多品牌中高端时尚皮鞋的生产销售、多元化时尚产品批发零售、以移动互联网精准营销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服务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社交电商58.70%,新媒体广告32.33%,服装鞋类4.56%,自营品牌与品牌经销3.97%,其他0.45%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传媒-广告营销-营销代理,概念板块包括融资融券、数字经济、乡村振兴、数字孪生、大数据等 [2]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1月-6月实现营业收入18.96亿元,同比减少36.32%,归母净利润亏损2.53亿元,同比减少15.60%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0.77万户,较上期增加4.53%,人均流通股8151股,较上期减少4.3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019.50万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941.99万股,较上期增加13.46万股,华夏行业景气混合A和南方中证1000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聚焦绿色和数字领域 新职业新工种勾勒电力产业跃迁新图景
央视网· 2025-10-20 11:11
行业新职业发展趋势 - 过去5年电力系统累计发布9个新职业新工种包括电力交易员、综合能源服务员、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等[1] - 新职业聚焦绿色和数字领域如人工智能训练师、数字化管理师、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无人机驾驶员等[1] - 新职业已涵盖电力系统全产业链条从发电、输电、供电到节能、储能、电交易[14] 人工智能与数字化应用 - 国网浙江杭州供电公司成立科技数字化部人工智能训练师团队开发AI大模型"光擎"[2] - "光擎"AI调度员在10秒内对全网电力负荷做出分析并提供优化方案[4] - 在62个高温天里杭州电网调度效率提升3倍以上供电能力提高18.5%[7] - 团队还主导开发人形机器人电网巡检应用打造国内首个"城市大脑·电力数字驾驶舱"[7] - 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在能源领域应用是发展方向[7] 综合能源服务创新 - 综合能源服务员帮助客户节约用电而非单纯多供电[8][9] - 国网江苏综合能源公司为江苏省中医院进行节能改造包括供冷系统电驱动改造、全院LED灯更换[11] - 公司为全省56家单位提供综合能源管理服务累计节电5500多万度减少43000吨二氧化碳排放[11] - 综合能源服务员需熟知建筑、电力、热动、通信等多种交叉学科知识[11] 绿色发电与输电技术 - 青海省共和县风电场每年发电近39亿度电相当于390万居民一年生活用电量[16] - 四川甘孜州使用无人机对高海拔特高压1000千伏输电线路进行巡检实现高空高危区域零接触作业[17] 城市电力管理与储能发展 - 苏州在"十四五"期间建成11个虚拟电厂通过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聚合优化分散电资源[19] - 虚拟电厂在电网负荷紧张时临时调整企业用电负荷、调节楼宇空调温度避免电网拥堵[19] - 5年来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增长近30倍城市出现巨型"充电宝"[21] 行业人才发展展望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今年申报一批聚焦智能融合领域的新职业为行业人才发展注入新活力[22] - 新职业将成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核心力量[22]
未来智造局|凯士比:1.3亿元投资之后 上海工厂“智造”新平台启用
新华财经· 2025-10-19 22:05
新华财经上海10月19日电(记者杜康)全球领先的泵、阀及自动化系统制造商凯士比近年来在中国持续 加码投资。去年7月,凯士比上海化工工程泵工厂正式落成,这是凯士比进入中国以来最大的单笔投资 项目。近日,凯士比再次宣布,应用了人工智能等行业最先进技术的测试台已在上海工厂正式启用,这 是其在华"智造"战略中的又一关键里程碑。 记者了解到,凯士比中国已成为集团全球第二大市场。此外,凯士比上海及北亚区域已实现连续五年零 三个季度在订单、销售,以及利润方面实现持续增长。 AI 重构生产流程提效30% 凯士比上海CEP测试台投用 凯士比集团成立于1871年,总部位于德国弗兰肯塔尔,是全球领先的泵、阀及自动化系统制造商之一, 1994年进入中国。从1994年合资建厂,到2023年化工工程泵工厂奠基,再到今日测试台启用,可以看 到,凯士比在中国不断推进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型升级。 去年7月建成的凯士比上海化工工程泵工厂,是凯士比进入中国以来最大的单笔投资项目,建筑面积1万 平方米,总投资约1.3亿元,专注于石化、化工、能源及环保领域高端泵研发制造,已成为集团亚太区 域核心枢纽。 此番正式启用的CEP(Chemical En ...
天润科技再中标香港三维数码地图项目 夯实智慧城市数字底座
中证网· 2025-10-19 15:02
公司业务进展 - 公司再度中标香港地区“新界航空测量及可视化三维数码地图更新服务”项目 [1] - 此次中标巩固了公司在香港智慧城市建设中作为关键数字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角色 [1] - 公司已多次在香港三维数码地图领域承担数据制作与平台开发任务 [1] - 公司将在现有三维地图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时空数据的全面更新与系统优化 [2] 技术实力与项目经验 - 公司在航空摄影测量、激光雷达及实景三维建模等方面有技术积累 [1] - 公司负责项目关键环节的构建与技术支持,高质量完成了多个区域的三维地图建设 [1] - 公司构建了统一的高分辨率城市空间信息框架,开发部署共享发布平台,并持续提供数据更新服务 [1] - 通过系统性技术实践,公司验证了一套具备推广价值的技术实施路径,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借鉴 [2] 行业认可与应用前景 - 三维数码地图是香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数字底座 [1] - 公司相关项目在2025年9月举办的第三届首尔智慧城市大会上荣获“首尔科技创新城市(Tech-InnovaCity)银奖” [2] - 该项目展现了可复制、可扩展的示范模式,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标杆案例 [2] - 项目成果将为城市规划、土地管理、项目开发、环境评估、交通物流、空间分析及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提供实时、精细的数字基础设施支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