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湖南天雁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7-30 01:49
收购背景与目的 - 本次收购源于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存续分立,将汽车业务板块分立至新设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并推动汽车强国建设[13] - 分立后中国长安汽车由国务院国资委100%控股,承接原兵器装备集团持有的辰致集团100%股权(含湖南天雁37.25%股份)[5][19] - 目标是通过资源整合增强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力,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进入全球第一梯队[13] 交易结构 - 采用存续分立模式:兵器装备集团保留主体(注册资本减至1,656亿元),新设中国长安汽车(注册资本2,000亿元)[22][23] - 资产分割以辰致集团100%股权为核心,不涉及现金对价[24] - 债务处理采用连带责任机制,需完成经营者集中审查及股权变更登记[18][25] 股权变动影响 - 收购前:兵器装备集团通过辰致集团间接持有湖南天雁37.25%股份(3.98亿股)[19] - 收购后:中国长安汽车通过辰致集团承接相同股份,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19][21] - 触发30%持股红线但豁免要约收购,依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同一实际控制人条款[31] 财务与法律安排 - 中国长安汽车为新设主体,无历史财务数据,分立基准日(2025年5月31日)账面资产2.9万亿元、负债2.1万亿元[8][9] - 股份锁定承诺:18个月内不转让所持湖南天雁股份(同一控制人内部转让除外)[15] - 无未披露的重大诉讼或行政处罚记录[10][11] 后续计划 - 暂未制定12个月内增持/减持计划,但保留因战略调整导致权益变动的可能性[14] - 需完成长安汽车14.1亿股股份过户及辰致集团工商变更[11][12]
金杯电工披露半年报 电磁线业务成利润“主力”
证券日报· 2025-07-29 23:4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3.35亿元,同比增长17.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6亿元,同比增长7.46% [1] - 截至6月底公司在手订单33.78亿元,为后续增长奠定基础 [1] - 电磁线业务实现营收37.46亿元,同比增长28%,贡献净利润近2亿元 [1] - 电缆产业中心营收55.42亿元,同比增长12%,中标金额同比激增110% [2] 业务结构转型 - 清洁能源、智能电网、智能装备三大新兴领域合计营收占比达50%,其中智能电网28%、清洁能源13%、智能装备9% [1] - 新兴领域高双位数增长有效对冲房地产等传统领域下滑 [1] - 电磁线业务成为最耀眼板块,特高压变压器用扁线销量同比增长241% [2] - 新能源汽车用扁电磁线销量同比增长68%,新增11个车型定点,15个车型进入量产 [2] 市场拓展策略 - 电缆业务精准卡位国家电网市场,上半年中标33个包,覆盖多品类产品 [3] - 大客户开发成效显著,上半年大客户发货额超15亿元,同比增长35% [3] - 国际化取得突破:直接出口营收同比增长38%,电磁线出口持续增长,电缆实现从0到1的出口突破 [3] - 欧洲捷克项目筹备中,目标年底试生产以开拓欧洲市场 [3] 核心竞争优势 - 电磁线业务规模效应显现,带来成本优势和利润弹性 [1] - 深度参与国家"西电东送"战略项目,支撑多个重大特高压工程 [2] - 电力、能源、工业制造领域头部企业战略合作形成风险对冲机制 [3]
第三家汽车央企,股权结构图曝光!长安、东风、一汽三足鼎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21:30
中国第三家汽车央企成立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27日在重庆注册成立,成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第三家汽车央企,与中国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并列 [1][7][8]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朱华荣,注册地址为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东路260号 [7] - 长安汽车集团从正局级央企升格为副部级央企,在国务院国资委央企名录中序号为73 [8] 股权结构变动 - 兵器装备集团原持有长安汽车39.69%股份(近40亿股),重组后中国长安通过直接或间接持股合计持有长安汽车35.04%股份(约34.74亿股)[3][5] - 辰致汽车科技集团100%股权全部分立至中国长安 [3] - 长安汽车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5] 公司领导层 - 朱华荣出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8] - 赵非任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总经理人选 [8] - 其他班子成员包括谭本宏、贾立山、邓威等7人 [8] 资本市场表现 - 7月29日长安汽车股价报收13.27元/股,总市值1316亿元 [9] - 当日交易数据显示:成交量163万股,换手率1.97%,振幅2.62% [10] - 财务指标显示2025Q1毛利率13.86%,净利率3.56%,负债率59.69% [10] 公司历史沿革 - 原"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更名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为新央企让路 [12][13] - 新长安集团拥有117家分子公司,业务涵盖整车及零部件、销售、金融物流等 [13] - 公司前身可追溯至2005年成立的中国南方工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2] 战略发展方向 - 将着力打造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 [16] - 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新生态 [16] - 加速全球化发展,重点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等五大区域市场 [16] 行业改革背景 - 国家推动央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重要举措 [15] - 国务院国资委将对三家汽车央企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单独考核 [15] - 工信部支持整车企业集团化管理,推动优势企业做优做强 [15] 公司经营理念 - 坚持稳健发展策略,对163年历史企业负责 [17] - 保持既定战略技术发展方向不变,包括品牌调整等 [15][16] - 通过股权多元化改革激活企业活力,如长安科技引入战投、阿维塔筹备上市 [15]
世界500强出炉:比亚迪首超特斯拉
第一财经· 2025-07-29 21:08
全球汽车行业利润普降 -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显示全球汽车行业利润普遍大跌 丰田 本田 通用 奔驰 宝马和特斯拉利润普遍下滑 日产公司利润暴跌近250% [1] - 大众从去年第11名下滑到第12名 营收微增0.8% 但利润暴跌31.6% [2] - Stellantis 雷诺和特斯拉利润暴跌均超五成 通用和马自达利润暴跌超四成 奔驰 宝马 本田利润跌幅在三成左右 [2] - 福特 现代 起亚和铃木四家公司为营收利润双升的少数派 福特利润上升35.2% 铃木利润增加24.4% [2] 中国车企表现分化 - 10家中国汽车及汽车部件企业进入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 比亚迪 奇瑞 吉利排位大幅上升 北汽 广汽 东风等其他七家排位下降 [1] - 比亚迪排位比去年提升52位 位居第91位 首次进入前100强 且在排位上首次超越特斯拉 [1] - 比亚迪营收上升26.9% 利润上升31.8% 是中国车企中唯一进入世界前100强的公司 [1] - 奇瑞排位跃升152位 位居第233名 营收从391亿美元增加到597亿美元 [1] - 吉利排名提升30位 从185位上升到155位 营收从704亿美元增加到799亿美元 [1] - 上汽从去年第93位下降至第138位 [1] 中国车企出海表现强劲 - 三家逆流勇进的中国车企大幅受益于出海强劲表现 带动中国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加速走向全球市场 [2] -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 产量和销量均领先世界 但经营效率堪忧 [2] - 全球35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平均销售收益率达4.3% 几乎是中国企业的两倍 [2]
瑞达期货铝类产业日报-20250729
瑞达期货· 2025-07-29 17: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氧化铝基本面处于供给充足、需求稳定阶段,建议轻仓震荡交易 [2] - 沪铝基本面处于供给相对稳定、需求偏弱阶段,长期消费预期较好,产业库存小幅积累,期权市场情绪偏多头,建议轻仓震荡交易 [2] - 铸铝基本面处于供需双偏弱局面,产业库存有所积累,报价有压力,建议轻仓逢高抛空交易 [2] 各目录总结 期货市场 - 沪铝主力合约收盘价20615元/吨,环比降145元/吨;氧化铝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3243元/吨,环比降185元/吨 [2] - LME铝注销仓单15025吨,环比降125吨;LME铝库存450825吨,环比增2725吨 [2] - 铸造铝合金主力收盘价20020元/吨,环比降5元/吨 [2] 现货市场 - 上海有色网A00铝平均价20660元/吨,环比降120元/吨;氧化铝现货价3220元/吨,环比持平 [2] - 基差方面,铸造铝合金基差80元/吨,环比降630元/吨;电解铝基差55元/吨,环比降110元/吨 [2] 上游情况 - 氧化铝产量774.93万吨,环比增26.13万吨;需求量696.19万吨,环比降23.83万吨 [2] - 中国进口铝废料及碎料155616.27吨,环比降4084.65吨;出口64.33吨,环比降8.11吨 [2] - 氧化铝出口17万吨,环比降4万吨;进口10.13万吨,环比增3.38万吨 [2] 产业情况 - 原铝进口192314.50吨,环比降30781吨;出口19570.72吨,环比降12523.35吨 [2] - 电解铝总产能4520.70万吨,环比增0.50万吨;开工率97.68%,环比增0.03% [2] - 铝材产量587.37万吨,环比增11.17万吨;再生铝合金锭产量61.89万吨,环比增0.29万吨 [2] 下游及应用 - 再生铝合金锭建成产能126万吨,环比降1.10万吨;国房景气指数93.60,环比降0.11 [2] - 铝合金产量166.90万吨,环比增2.40万吨;汽车产量280.86万辆,环比增16.66万辆 [2] 期权情况 - 沪铝20日历史波动率10.34%,环比降0.04%;40日历史波动率9.64%,环比降0.41% [2] - 沪铝主力平值IV隐含波动率10.76%,环比降0.0171%;期权购沽比1.30,环比增0.0274 [2] 行业消息 - 特朗普或对未单独谈判贸易协议国家进口商品征15% - 20%统一关税 [2] - 工信部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涉及消费品、新兴产业等方面 [2] - 欧洲央行鹰派管委称9月降息理由不充分 [2]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发布采购需求,多个项目签约 [2] - 特朗普开启欧盟市场,欧盟接受美标准,有能源采购和投资计划 [2]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7月29日)
乘联分会· 2025-07-29 16:43
国内新闻 - 工信部将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4] - 上半年我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6万亿元,其中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分别完成投资3559亿元、1.1万亿元、1093亿元和531亿元 [5] - 上海争取年内实现浦东新区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全域开放,同步推动奉贤、闵行等区域开放 [6]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挂牌成立,拥有117家分子公司,未来将着力打造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 [7][8] - 文远知行公司在沙特阿拉伯获得首张自动驾驶牌照,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在六国拥有自动驾驶牌照的公司 [9] - 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于10月16—18日在北京召开,主题为"汇智聚能 网联无限" [10] - 中汽协组织召开"推动构建汽车统一大市场"研讨会,重点讨论汽车消费全流程数字化 [11][12] - 奥托立夫武汉技术研发中心奠基,总占地建筑面积达21819㎡,预计2026年第三季度投入运营 [13] 国外新闻 - 韩国环保型汽车累计注册量首次突破300万辆,同比增长13.1% [15] - 菲律宾6月汽车销量为40483辆,同比增长3.6% [16] - 大众集团通过其电池子公司PowerCo向QuantumScape注资1.31亿美元,支持全固态电池试点生产线建设 [17][18] - 越南电动汽车制造商VinFast在印度苏拉特市开设首家展厅,计划到年底在印度至少27个城市设立35家经销商 [19] 商用车 - 吉利远程X-VAN车型上市,售价26.99万元,基于远程纯电动轻客超级VAN开发的升顶版宿营车 [20][21] - 江铃汽车将重返南非市场,年内推出Vigus和Grand Avenue两款车型 [22] - 福田卡文乐迪正式发布,重新定义3.8米高效小卡 [23] - 上汽大通2026款星际系列皮卡将于8月7日正式上市,包括星际L和星际X系列产品 [24]
118辆纯电动客车招标!谁能拿下?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7-29 15:44
该采购项目划分2个标段进行,其中一标段为50辆6米级纯电动公交车,13辆8米级纯电动公 交车;二标段为35辆10.5米级纯电动公交车。招标文件获取时间为2025年7月28日18时00 分至2025年8月18日09时00分,开标时间为2025年8月18日09时00分。 中国雄安集团交通有限公司2025年购置公交车项目 招标公告 1. 招标条件 近日,又有两个公交车采购项目招标公告发布。一是中国雄安集团交通有限公司2025年购置 公交车项目公开招标(非依法)公告,计划采购98辆公交车,分2个标段进行;二是广州白云国 际机场空港快线运输有限公司购置20辆纯电动大客车项目,预算金额1658万元。 中国雄安集团交通有限公司2025年购置公交车项目 7月28日,中国雄安集团交通有限公司2025年购置公交车项目公开招标(非依法)公告发布。该 项目计划采购98辆公交车,最终结算以实际订单数量为准,并提供车辆全维保服务,整车维 保期为8年不限里程(其中全部电池及电池箱所有部件维保期10年)。 本招标项目中国雄安集团交通有限公司2025年购置公交车项目,项目业主为中国建安集团交通有限公司,招标项目资金来自财政资 金,出资比例为1 ...
中原期货晨会纪要-20250729
中原期货· 2025-07-29 14:24
中原期货研究咨询部 晨会纪要 2025 第(137)期 发布日期:2025-07-29 | | | | 商品指数每日市场跟踪 | | | | --- | --- | --- | --- | --- | --- | | 宏观指标 | | 2025/7/29 08:00 | 2025/7/28 15:00 | 涨 跌 | 涨跌幅/% | | 道琼斯工业指数 | | 44837.56 | 44901.92 | -64.360 | -0.143 | | 纳斯达克指数 | | 21178.58 | 21108.32 | 70.260 | 0.333 | | 标普500 | | 6389.77 | 6388.64 | 1.130 | 0.018 | | 恒生指数 | | 25562.13 | 25388.35 | 173.780 | 0.684 | | SHIBOR隔夜 | | 1.47 | 1.52 | -0.053 | -3.487 | | 美元指数 | | 98.64 | 98.66 | -0.026 | -0.026 | | 美元兑人民币(CFETS) | | 7.17 | 7.17 | 0 | 0 | | 主力 ...
天风证券首次覆盖伟仕佳杰(00856.HK):稀缺的东南亚出海领军,有望显著受益于AI与跨境支付两大产业优势
格隆汇· 2025-07-29 14:23
公司概况 - 亚太区领先的科技产品渠道开发与技术方案集成服务商,专注于ICT行业解决方案,核心板块聚焦企业系统、消费电子、云计算领域 [2] - 2020–2024年公司营收由637亿元升至811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20.6%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由23年的8.3亿元增长至9.58亿元,同比增长14.09% [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在2024年大幅提升至16.59亿元,同比增长185% [2] 行业趋势 - 2024年全球ICT总支出规模约5.3万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至6.9万亿美元,五年CAGR达7% [3] - 中国ICT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约6,260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7,517.6亿美元,CAGR为6.5% [3] - 2024年中国企业级ICT市场规模约2,693.6亿美元,同比增长11.7%,预计2028年将接近4,150亿美元 [3] - 截至2024年底,亚洲数据中心装机容量达到22,780MW,占比44%,位居全球首位 [4] 公司业务亮点 - 东南亚业务已在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九国形成GPU、AI基建和消费电子多元布局,2024年区域收入同比大幅增至74%,净利润占比约51% [5] - 云业务与阿里云、华为云、AWS、Microsoft Azure、VMware等顶尖厂商共建全生命周期服务,覆盖国内约30座以上智算中心 [5] - AI业务依托南京、重庆两大研发中心及1,000+认证工程师,自研DeepSeek一体机与大模型服务,2025年AI研发投入将增加50% [5] - 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解决方案与跨境支付场景落地,与东南亚ICT分销主业、云与AI服务形成协同效应 [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1,037/1,296.26/1,555.51亿元,对应增速约为28%/25%/20%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51/15.32/18.83亿元,对应增速为30%/22.4%/22.9% [6] - 给予2025年PE为12x,对应EPS为0.96港元,目标价为11.52港元 [6]
五菱之光EV新车型增加续航,5万块的生产力工具成色几何?
经济观察报· 2025-07-29 11:46
新车上市 - 五菱之光EV 305km进取型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为5.78万元,定位为新时代纯电多用途车 [2] - 新车续航里程从201公里提升至305公里,搭载更高能量磷酸铁锂电池组 [2] - 副驾新增安全气囊,仪表盘升级为7英寸液晶屏,新增倒车影像系统 [2] - 新车上市初期交付1000元可抵扣3000元购车款 [2] 市场定位 - 新车瞄准5万元级纯电商用车市场,试图以305公里续航和较低价格占据一席之地 [2] - 产品改进基于用户实际使用场景调研,满足城市配送、乡镇通勤等对续航有更高需求的用户 [2] - 5万至6万元价格区间用户首要考量经济性,电动驱动结构相比燃油车日常能源费用显著降低 [2] 行业趋势 - 五菱之光EV新车型反映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特别是下沉市场和商用车领域电动化趋势深化 [3] - 5万元级纯电微面市场潜力巨大但竞争日趋激烈 [3] - 消费者在追求低购入门槛和使用成本同时,对基础安全、可靠性和实用性要求提高 [3] 竞争格局 - 五菱凭借强大渠道网络和品牌认知度在低线城市及县域市场具有优势 [3] - 细分市场用户对价格极度敏感,且对车辆耐用性和全生命周期成本存在顾虑 [3] - 竞品如长安、开瑞等持续布局,性价比之争将持续升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