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

搜索文档
崔东树:特斯拉市值破10万亿市盈率高达200倍 国际传统车企估值相对较低
智通财经网· 2025-10-05 08:41
整车行业市值总体趋势 - 汽车整车上市公司市值是反映行业趋势、技术变革与政策导向的晴雨表,新能源为核心增长动力,燃油车企稳定也带来市值改善 [1] - 2025年9月,美股整车企业市值规模最大,达到14.8万亿元,港股市场达到3万亿元,国内A股市场达到8400亿元 [2] - 从2024年1月到2025年9月,港股整车企业市值从1万亿元增长至2.97万亿元,实现大幅增长,美股从8.7万亿元上升至14.8万亿元,A股从5800亿元增长至8400亿元,增长相对平缓 [4] 主要市场市值表现 - 2025年9月A股整车市值达到7348亿元,较2025年1月的5877亿元增长25% [2] - 2025年9月港股整车市值达到29751亿元,较2025年1月的20712亿元增长44% [2] - 2025年9月美股整车市值达到148853亿元,较2025年1月的109256亿元增长36% [2] 主力车企市值变化(2025年9月) - 特斯拉市值达到104717亿元,环比8月增长33%,同比2024年9月增长78%,较2021年9月增长107% [6] - 赛力斯市值达到2802亿元,环比增长25%,同比增长105%,较2021年9月增长247% [6] - 比亚迪市值达到9640亿元,环比下降4%,同比增长15%,较2021年9月增长45% [6] - 蔚来市值达到1262亿元,环比增长24%,同比增长29%,但较2021年9月下降66% [6] - 江淮汽车市值达到1177亿元,同比下降1%,但同比2024年9月增长115%,较2021年9月增长361% [6] - 丰田汽车市值达18192亿元,环比增长1%,同比增长11% [6] 各类整车企业市值表现 - 2025年9月,特斯拉市值环比增长33%,大集团市值环比增长23%,新势力市值环比增长10% [8] - 大集团市值提升主要受奇瑞上市带来的增量效果影响 [8] - 国际车企汇总市值环比增长1%,民营车企汇总市值环比增长1% [10] 车企估值水平 - 特斯拉市盈率达208倍,市净率19.1,市销率17.6,估值水平较高 [12] - 新势力企业如零跑汽车市盈率达1302倍,岚图汽车市盈率达616倍,估值被投资者看好 [12] - 国际传统车企估值较低,丰田、本田、通用、福特等市盈率在6-8倍,斯特兰蒂斯市净率仅0.3,本田市净率0.5 [13] - 国内传统车企如奇瑞汽车、吉利汽车市盈率在8-9倍水平 [13]
从陕西西安出发 自驾前往甘肃武威、张掖、敦煌等地旅行 开着新能源车穿越河西走廊
人民日报· 2025-10-05 05:49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 甘肃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已设立充换电站近200座,设置充电桩近1000台,能同时服务1800多个充电车位 [3] - 充电设施信息可通过小程序实时查看,包括位置、类型、数量及使用状态,提升了充电效率 [3] - 快充技术可使80千瓦时电池从16%电量充满需40多分钟,而冷液超充技术可将时间缩短至20分钟左右 [3] 新能源汽车使用经济性 - 新能源汽车电费成本仅相当于同等路程燃油车油费的不到30% [3] - 一次长途快充充电费用约为60元 [3] 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服务升级 - 甘肃省在近8000公里高速(一级)公路旁设立近100对服务区,推动向多业态综合型转型升级 [5] - 服务区配套建设近90个标准化"司机之家"和15个"高速医联体",以提升司乘人员体验 [5] - 通过导航软件和公众号提供实时路况提醒与出行指南,增强了外地游客的出行便利性 [3][5] 新能源汽车产品力提升 - 新款新能源汽车在空间、底盘稳定性、座椅舒适性、车型外观及娱乐休闲功能方面具有吸引力 [4]
岚图汽车冲刺港股IPO:需要一个新的「梦想家」
搜狐财经· 2025-10-04 21:32
上市申请与财务表现 - 岚图汽车于10月2日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采用“介绍上市”方式,不发行新股也不融资 [2]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60.5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93.61亿元,亏损从15.38亿元大幅收窄至0.9亿元 [3] - 2025年前7个月,公司实现收入157.81亿元,同比增长90.2%,并扭亏为盈,利润达4.34亿元 [3] 销量表现与产品结构 - 2022年至2025年7月,岚图汽车累计销售217,030辆汽车,其中MPV车型岚图梦想家销售120,867辆,占比超55% [4] - 2024年及2025年前7个月,岚图梦想家销量占比分别达58.27%和60.15%,显示出公司销量对MPV车型的依赖 [5] - 岚图FREE系列销量保持上升趋势,岚图知音系列销量提升明显,但两者所处的高端新能源SUV市场竞争激烈 [7] - 岚图追光系列销量表现不佳,2023年销量4,965辆,2024年保持稳定为4,977辆,但2025年前7个月销量大幅降至1,768辆 [6] 产品与技术特点 - 岚图汽车产品覆盖轿车、SUV及MPV三大细分市场,自称是产品矩阵最全面的高端新能源车企 [3] - 多款车型(岚图FREE、岚图知音、岚图梦想家部分车型)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及鸿蒙座舱,而岚图追光是唯一未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车型 [6][9] - 新旗舰SUV岚图泰山搭载800伏智能超混动力系统,配备顶配版华为乾崑ADS 4,拥有4颗激光雷达及L3级智能辅助驾驶能力,预测价格在40万元以上 [14] 市场定位与竞争环境 - 岚图梦想家MPV在2024年稳居新能源MPV销量第2名 [3] - 公司面临激烈市场竞争,如同样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问界M7上市7天大定突破6万台,理想i6的2025年产能已全部售罄 [8] - 2024年公司销售80,116辆汽车,未实现年销10万辆的目标 [8] 战略合作与未来展望 - 岚图汽车于2024年1月22日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聚焦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领域 [9] - 公司与华为的合作被内部视为“强强联合”,并被认为是产品力和销量增长的关键因素 [9][11][12] - 新旗舰SUV岚图泰山的市场表现被视作品牌成败的关键,公司需要通过其在高端市场的成功来证明品牌实力 [14]
中国一汽9月销量达30.2万辆 同比增长6.3%
第一财经网· 2025-10-04 21:09
as 7 4 9月,一汽-大众首批554辆迈腾、速腾从上海港发往海外,实现整车出口"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并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典型创新成果,成为吉林省唯 一入选企业。一汽丰田首个智能辅助驾驶品质检查体系正式投入运营,强化新能源车型品质把控。 红旗品牌全新纯电动SUV EHS5在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完成全球首秀,标志着红旗欧洲本土化战略全面启动。一汽解放在印尼国际矿业展览会展 出三款明星车型,成为全场焦点。一汽奔腾T90在缅甸仰光KD工厂正式下线,实现海外本地化生产重要突破。 中国一汽表示,数据的背后是企业在自主品牌、合资品牌、海外突破、数智转型等方面的持续发力,生动诠释了勇立时代潮头、锐意创新进取的奋斗之姿。 10月2日,中国一汽发布最新销量数据:9月销售整车30.2万辆,同比增长6.3%,1—9月累计销售238.3万辆,经营质量持续提升。其中,自主品牌9月销售8.8 万辆,自主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89万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合资品牌9月销量21.39万辆,持续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数据显示,中国一汽自主品牌新能源增速显著,节能车逆势增长,销量增幅明显。红旗、解放、奔腾等品牌依托技术创新,持续 ...
年轻人“整顿”婚车市场:不爱BBA了?新能源车队订单暴增
凤凰网财经· 2025-10-04 20:26
文章核心观点 - 国产新能源车凭借时尚外观、高性价比和独特仪式感,正快速改变以往由BBA主导的婚车市场格局,成为年轻人彰显个性的新选择[1] - 由年轻消费者发起、国产新能源车引领的婚车变革,正在重构市场对“排面”的定义,推动婚车租赁形态经历代际重构[6] 婚车市场趋势变化 -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新能源婚车订单量激增,有租赁从业者指出假期订单量已超过今年前九个月总和[1] - 江西某超过2000人的小米车主俱乐部国庆婚车订单超过120单,很早就停止接单[1] - 浙江有租车商家发现国庆期间理想汽车婚车订单量比去年涨了五六倍[1] - 研究数据显示,2025年传统豪车在婚车租赁中占比40%,而主题定制与新能源婚车等新兴业态占比已超30%,预计新能源婚车渗透率有望突破60%[6] 新兴服务模式与定价 - 市场需求催生了由车主组织、依托车友社群的新型服务模式,社交媒体上出现大量以“地名+小米SU7婚车队”命名的账号进行接单引流[7] - 有小米SU7俱乐部将婚车租赁视为“轻创业项目”,专人接单并在车友群中调配车辆,江西某俱乐部称最早的用户在4月就已提前预订国庆服务[11] - 新能源婚车租赁费用普遍集中在每车400元至700元区间,例如蔚来车队每车400元红包,小米SU7市区短途套餐报价约2500元[13][14] - 国庆期间小米SU7单车租金在500-800元之间,已与同期传统婚车租金基本持平[14] 行业竞争格局与消费者偏好 - 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首次突破千万辆,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16] - BBA等传统豪华品牌市场份额被国产自主品牌蚕食,特斯拉2025年1月在华销量同比下降11.5%,2月销量同比骤降49.16%[16] - 2025年9月新势力品牌交付量榜单显示零跑汽车以66657辆登顶,小鹏、问界、小米构成月销4万辆以上的头部梯队[19][20] - 对Z世代新人而言,婚礼是个人审美的表达,当BBA成为“街车”后,设计前卫、颜色鲜明的国产新能源车更能彰显个性[21] - 年轻人选择新能源婚车的原因包括认为BBA“烂大街”,以及使用自己的爱车作为婚车更具个人意义与归属感[5][21]
翻倍!“钴奶奶”凭什么让囤货的人换路虎?
搜狐财经· 2025-10-04 17:41
钴价表现 - 2025年初钴价处于15.9万元/吨的历史低点,随后在一年内飙升至27.25万元/吨,涨幅超过60% [1] - 9月29日长江现货1钴均价单日暴涨2.9万元/吨,达到33.7万元/吨,创下年内最大单日涨幅 [1] - 洛阳钼业上半年净利润为86.7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0.07% [1][8] 价格上涨驱动因素:供应紧张 - 刚果金政府于2月22日宣布禁止钴出口4个月,并在6月宣布将禁令延长3个月,对全球供应链造成重大冲击 [2] - 刚果金钴产量占全球大头,若禁令持续7个月,预计2025年全球钴有效供给将从28.2万吨减少至18.5万吨,降幅达34% [2][3] -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钴中间品进口量从6月的1.9万吨锐减至8月的0.52万吨,单月环比下降62% [2] - 国内7月电解钴产量为2110吨,同比下滑超过50%,下游氯化钴、四氧化三钴、硫酸钴等产品产量全线下降13%-16% [2] 钴的关键应用领域 - 全球66%的钴用于电池制造,中国这一比例高达87%,其中43%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30%用于消费电子电池 [4] - 钴能提升三元锂电池的循环寿命约30%并增强稳定性,2024年中国销售的700万辆新能源汽车消耗了210吨钴 [4] - 在高端制造领域,航空航天高温合金需添加8%的钴,医疗手术刀硬质合金含钴4%,化工反应釜催化剂含钴3% [4] - 在AI领域,5纳米及以下先进AI芯片的局部互连层需使用钴,AI数据中心备用电源的钴酸锂电池正极材料含钴10%-20% [5] 未来供需展望 - 短期来看,刚果金2025年出口配额仅1.8万吨,加之运输耗时,年底前可能出现原料空窗期,而四季度为下游需求旺季,钴价易涨难跌 [7] - 中长期看,2026-2027年刚果金钴配额总计9.66万吨,仅占2024年22万吨产量的44%,未来供应趋于紧张 [7] - 需求端,国际能源署预测2025年钴需求将增长5.06%至21.09万吨,全球钴市场将从2024年过剩8.3万吨转为2025年短缺0.7万吨 [7] - 低空经济无人机、机器人伺服电机以及AI芯片产能扩张等新兴领域将带来持续的长期钴需求 [7]
翻倍!“钴奶奶”凭什么让囤货的人换路虎?
格隆汇APP· 2025-10-04 17:17
2025年金属圈最火的段子,非"年初囤了钴,年底换路虎"莫属。这话放在年初,大概率会被当成玩笑 ——那会儿钴价还趴在15.9万元/吨的历史低点, 谁能想到, 短短一年时间,它能一路飙到27.25万元/ 吨,涨幅超60%? 更疯狂的是9月29日那天,长江现货1 #钴均价单日暴涨2 .9万元,直接冲到33.7万 元/吨,创下今年最大单日涨幅,把同期震荡的A股远远甩在身后。 有人在这场暴涨里赚得盆满钵满。洛阳钼业上半年财报里,净利润86.71亿元,同比暴涨60.07%,公司 里甚至有员工调侃"提前备的货成了金疙瘩,这盈利空间比十年前囤茅台还狠"。但也有不少人看得一头 雾水:不就是一块金属吗?怎么突然就成了香饽饽?其实这场"钴市风暴"不是偶然,而是刚果金掐断供 应、AI与新能源抢着要货的必然结果,现在看懂还不算晚。 要聊钴价,绕不开刚果金——这个非洲国家握着全球钴市场的"命脉",它一动,整个行业都得跟着抖。 今年2月22日,刚果金政府突然扔出一颗重磅炸弹:禁止钴出口4个月。消息刚出来,市场还没完全反应 过来,6月又宣布"禁令延长3个月"。现在眼看快到新的政策窗口,不少机构都在猜"会不会再延长"。别 觉得这只是一个国家 ...
一道海峡,缘何划就两岸“车市鸿沟”?
观察者网· 2025-10-04 08:51
两岸汽车价格差异 - 特斯拉Model 3在台湾售价169万新台币,大陆售价约105万新台币,台湾市场售价高出约61% [1] - 沃尔沃XC60在台湾售价257万新台币,大陆售价225万新台币 [1] - 宝马Z4在台湾售价372万新台币,大陆售价212万新台币,价差接近一倍 [1] - 台湾市场进口车售价普遍比境外高出一倍,例如境外100万新台币的进口车在台湾可能售价200万新台币 [4] - 台湾网红体验比亚迪车型后表示,台湾车价约为大陆的两倍 [5] - 特斯拉Model Y在台湾起售价约189.99万新台币,大陆起售价约26万元人民币,台湾售价高出约62% [8] - 丰田汽车在台湾市场的定价相比大陆也通常高出几十万新台币 [8] 台湾汽车市场结构性问题 - 台湾当局限制大陆整车及底盘进口,大陆汽车只能以散件形式入台进行组装 [11] - 比亚迪计划将台湾列为重点市场,但台湾当局以未取得车型合格证为由禁止其销售,违者最高罚款300万新台币 [11] - 台湾当局自2024年8月1日起要求大陆相关品牌汽车逐步达到35%的本土化供应比例,以保护岛内供应链 [14] - 台湾调降汽车关税的对象仅限于美系车厂,而非全面开放 [15] - 台湾汽车市场规模有限,2024年新车上牌45.8万辆,本土品牌销量仅约20万辆,难以支撑研发投入 [23] - 台湾本土化要求导致零件生产成本上升,阻碍平价电动车普及 [23] 台湾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 - 2023年特斯拉在台湾电动车挂牌数达13162辆,稳居销量第一 [17] - 2019至2023年,台湾汽柴油车占新车挂牌数比重从92%降至70%,非油车比重达三成 [17] - 2023年电动车占台湾豪华小客车挂牌数的比例达到23% [19] - 2024年上半年台湾电动车上牌数19780辆,同比增长近31%,市占率增长至近8.7% [19] - 2024年上半年纯电车型占电动车上牌数的九成以上,特斯拉交车7887辆,市占率接近40% [19] - 台湾目标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60%,2035年全面停售传统燃油乘用车 [19] 台湾电动车产业面临的挑战 - 公共充电设施尚未完全普及,充电环境有待完善,存在里程焦虑 [20] - 充电站设置常受地目和用电类型规范限制 [20] - 关键零组件如马达、驱控器和电池等核心系统多数依赖国外进口,造成设备造价高 [20] - 传统燃油车修护及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需精进以应对电动化趋势 [20]
岚图汽车拟赴港上市 2024年毛利率21% 跻身行业前列
中国证券报· 2025-10-04 08:34
上市申请与方式 - 公司于10月2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香港资本市场 [1] - 介绍上市方式不发行新股、不涉及融资,可大幅缩短上市周期,使公司能够快速获得独立估值 [2] - 该安排是东风集团整体重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股权分派+吸收合并"的组合模式同步推进 [2]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年收入从2022年的60.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93.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78.9% [1] - 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的8.3%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21.0%,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排名第二 [1] - 公司已于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并在2025年前7个月期间持续保持盈利态势 [1] 市场销量与增长 - 公司已成为首个达成20万辆整车下线的央国企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 [1]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销量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03.2%,在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中销量增速排名前三 [1] - 岚图梦想家在2024年第三季度至2025年第二季度期间,销量增速达21.3%,位列市场首位 [1] 产品与技术规划 - 公司计划每年推出1-3款车型,预计到2026年底将拥有6-9款车型,形成覆盖主流细分市场的完善产品矩阵 [2] - 公司已完成高端"SUV+MPV+轿车"三大品类的布局,推出岚图FREE、岚图梦想家、岚图追光和岚图知音等车型 [2] - 公司发布岚海智混技术,以全域800V系统、5C超充等创新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 [2] 销售网络与国际化 - 公司计划到2026年底,其在国内零售网络触点将增长至1000家,覆盖超过200个国内城市 [2] - 在国际化布局上,公司将持续拓展欧洲、中东、中亚等市场 [2] - 公司设定目标到2030年布局世界六大洲,进入全球60个国家,建成500家销售服务网点,实现海外累计销量突破50万辆 [2] 行业展望与预期 - 随着上市进程推进,公司有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在智能驾驶、电池技术等核心技术领域加大研发投入 [3] - 业内普遍认为,上市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 [3]
今日新闻丨廉价版特斯拉Model Y谍照曝光!特斯拉三季度全球交付497099台,中国交付约16.92万台!
电动车公社· 2025-10-03 23:58
廉价版特斯拉Model Y - 新车谍照曝光 沿用现款设计风格但造型更极简 型面变得有棱有角 目的是降低生产和制造成本 [2][4] - 内饰配置大幅简化 取消全景天幕、真皮座椅、氛围灯、后排出风口 电动调节座椅、音响、轮毂尺寸均会缩水 [6] - 通过降低成本将价格打下来 旨在进一步提升销量 [6] 特斯拉2024年第三季度交付业绩 - 公司第三季度全球交付497,099台汽车 与储能产品装机量同创新高 [4][7][8] - 其中中国市场交付约16.92万台 环比增长31% [4][7][8] - 交付量表现一扫上半年阴霾 公司准备进行全年销量冲刺 [10] 特斯拉未来战略方向 - 当务之急是尽快推出像Model Y L一样有竞争力的新车型 [10] - 长期来看需回归技术本质 用技术驱动公司乃至整个新能源行业发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