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激光
icon
搜索文档
看完演唱会,多少手机摄像头被激光「烧」了?
36氪· 2025-05-22 21:14
果壳 . 科学和技术,是我们和这个世界对话所用的语言。 以下文章来源于果壳 ,作者Owl 摄像头传感器被激光照坏, 演唱会结束后频发的手机惨剧。 文 | Owl 编辑 | Odette 来源| 果壳(ID: Guokr42) 封面来源 | pixabay 一年一度换手机的时间,除了在手机厂商发新品之后,还有就是看完演唱会。 用"演唱会"、"手机"、"坏了"这三个字去社交网站上搜索一番,就能看到不少 心碎追星人的手机维修单 。 他们的手机不仅记录着演唱会现场的美好时光,也暗藏着一些永远无法去除的奇怪印记——它们也是 摄像头传感器被激光照坏的证明 。 激光"武器": 一秒钟,让人类为我花几千块 激光秀损坏摄像头的情况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 2010年,国外的一位摄影师正在街头拍摄一场庆祝活动,手中的佳能相机刚好被路边的激光灯不断扫射。就在激光扫过第二次的时候,相机所记录的画面上 突然出现一条白色的横条纹。 相机内部的传感器,就这样被激光"刻"下了一道永久的伤痕。 用于录制视频的手机放置在距离患者手部约60厘米的地方,并开启视频录制。当医生使用532 nm的激光照射患者纹身位置时,iPhone所录制的画面中突然出 现 ...
炬光科技:AG公司激光雷达线光斑发射模组项目已进入验证阶段
新华网· 2025-05-22 18:23
汽车业务进展 - 海外汽车定点业务进展顺利 AG公司激光雷达线光斑发射模组项目进入量产前最终验证阶段 生命周期预计量约50万套 [3] - 新增AG公司车载投影照明微透镜阵列定点 生命周期需求量超330万套 [4] - 通过转移汽车业务产线至韶关实现成本优化 推动负毛利产品改善 [4] 光通信业务发展 - 电信业务与瑞士炬光原有国际客户保持稳定合作 获Coherent高意公司"2025最佳奖项" [3] - 数据通信业务2024年并购后加速拓展 部分客户进入样品验证及小批量阶段 预计2025年批量供应 2024年收入占比约5% [3] 产业布局规划 - 西安基地聚焦激光雷达发射模组生产 德国瑞士中心承担微纳光学前道制程 东莞韶关基地覆盖后道加工及汽车光学组件 [4] - 正评估东南亚产能扩展计划以增强全球响应能力 [4] - 合肥泛半导体基地2024年11月完成主体封顶 [4] 其他业务板块 - 消费电子领域与北美客户合作研发AR/VR及3D感知项目 [4] - 预制金锡材料通过大客户验证并获批量订单 [4] - 泛半导体制程业务在晶圆退火显示修复等应用快速增长 [4] 盈利能力优化 - 针对2024年激光光学元器件毛利率下降 通过成本优化及拓展高毛利应用领域缓解压力 [4] - 微纳光学领域掌握五大核心技术 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建立竞争壁垒 [4] - 持续优化业务结构 加速新业务放量 通过销售策略优化成本控制及现金流管理推动经营质量提升 2025年盈利改善目标明确 [4]
消费电子行业研究周报:关税协议阶段性落地,看好消费电子板块修复机会
天风证券· 2025-05-22 17: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为强于大市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税协议阶段性落地,看好消费电子板块修复机会 [2][9][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3D 打印 - 华工科技全资子公司华工激光拟与立铠精密成立合资公司,预计重点突破 3D 增材 SLM 制造技术,合资公司注册资本 2 亿元,华工激光出资 1.4 亿元持股 70% [11] - 设备供应商与 3C 制造商深度协同,民用消费品领域成布局重点 [2][15] - 3D 打印产业链上游迎来国产化突破阶段,铂力特、中航迈特、锐科激光等在相关领域持续突破,有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2] - 3D 打印技术从超高端折叠旗舰向主流旗舰渗透,如在荣耀、OPPO 折叠屏手机及苹果高端手表应用 [11] 果链 - iPhone16 系列在不同销售体系出现价格分层,官网与直营门店售价不变,授权门店下调挂牌价,电商平台补贴后部分型号低于 6000 元 [2][20] - 苹果首款折叠屏 iPhone 采用大折叠形式,折叠状态屏幕 5.7 英寸,展开近 8 英寸,采用集成 Touch ID 侧面按键;立讯精密技术积累扎实、量产能力稳定,获苹果等认可,在供应链占重要地位 [2][21] 面板 - 各应用领域分化,终端市场需求差异化明显 [3][22][23] - 电视面板市场供需博弈加剧,品牌厂商 4 月起下调采购订单,面板制造商 5 月主动调控产能,预计产能利用率环比降 6 - 7 个百分点,价格趋于稳定 [3][23] - 显示器面板维持上涨行情,受益关税豁免政策及品牌厂商备货,5 月价格上涨但涨幅或收窄 [3][24] - 笔记本面板市场保持平稳,二季度预计价格稳定,面板厂或采取灵活价格策略争取订单和份额 [3][25] 关税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达成共识,美国自美东时间 5 月 14 日起调整对华商品关税,暂缓 24%部分 90 天,继续征收 10%,取消额外加征的 91%关税 [4][26][27] - 关税政策调整改善中国苹果产业链厂商预期,出货量预期提升,如歌尔股份、立讯精密等 [4][28] 本周(5/9 - 5/16)消费电子行情回顾 - 5 月 16 日申万电子行业指数 4354.05,本周跌幅 -2.8%,沪深 300 指数 3889.09,本周涨幅 0.94%,电子行业落后大盘 [29] - 本周美股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涨幅 3.1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幅 7.16%;恒生指数涨幅 2.50%,恒生科技指数涨幅 1.00%;中国台湾加权指数涨幅 6.33%,中国台湾电子行业指数涨幅 7.27% [32] - 本周消费电子行业表现领先主要指数,申万消费电子行业指数上涨 1.12% [38] - 电子板块细分行业主要呈下跌趋势,消费电子涨幅 1.12% [44] - 本周消费电子板块涨幅前 10 个股为精研科技、瑞德智能等,跌幅前 10 个股为卓翼科技、新亚电子等 [45][48]
数十位航天专家创立,已批量落地应用,激光通信公司拿下北京超亿元A++轮投资丨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5-22 08:06
公司融资与技术进展 -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研发商"极光星通"完成超亿元人民币A++轮战略融资 投资方包括北京市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彬复资本等 老股东长江资本持续加码 [4] - 本轮融资将重点用于规模化产能提升、下一代激光通信终端研发及核心技术团队扩张 [4] - 公司成立于2020年 核心团队来自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及华为、中兴等机构 [4] 技术突破与产品性能 - 公司产品覆盖星间同轨/异轨组网、星地高速数传等场景 支持10Gbps至400Gbps多档通信速率 [4] - 2024年3月完成国内首次400Gbps星间超高速在轨数据传输试验 单次传输数据达14.4TB 通信时长6分44秒 通信距离640公里 跟踪误差小于5μrad [4] - 该速率是美国星链部署能力(200Gbps)的两倍 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期领先水平 [4] - 在530公里轨道高度、5100公里星间距离下实现连续1小时48分36秒稳定激光通信 刷新星间激光通信记录 [5] 产能与市场应用 - 2024年公司年产能提升至100台套 计划2025年扩展至400台以满足低轨星座组网需求 [9] - 产品已批量应用于遥感卫星和商业星座任务 与国家级用户及核心商业客户达成合作 [10] - 累计入轨12台在轨激光通信终端 成为国内首家连续三次任务实现在轨稳定建链的商业公司 [9] 技术体系与团队 - 公司通过全自研技术体系实现100%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涵盖光学、机械、电控等六大领域 [9] - 产品采用"航天级性能+工业级成本"路径 整机重量低至6kg 光轴校正精度达1urad [9] - 研发人员占比70%以上 上海产线已实现模块化工艺 完成从设计到量产的全链条闭环 [10] 行业背景与发展前景 - 全球低轨卫星互联网进入爆发期 SpaceX、中国"太空丝路"等计划催生对高带宽、抗干扰激光通信的迫切需求 [7] - 激光通信具有高带宽、抗干扰、保密性强等特点 是空间通信技术的首选 将助力实现全球无缝连接 [11] - 中国在自主可控技术及商业化速度上正快速追赶 海外市场虽已实现业务化应用但国内企业面临技术门槛高、在轨验证周期长等痛点 [7]
海目星: 海目星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21 17:18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45.25亿元同比下降5.8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亿元同比下降150.68% [18][19] - 锂电业务收入下降主要受国内新能源行业阶段性供需失衡影响 海外订单占比提升至65.85%同比增长590% [19][20] - 消费电子领域受益终端需求回暖 全年完成7.9亿元新签订单 光伏领域实现营收6.11亿元占比13.50% [19][20] 研发与技术突破 - 2024年研发投入4.83亿元 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075件 [28][29] - 锂电领域深度参与固态电池设备开发 签订4亿元2GWh固态电池设备量产订单 [20][21] - 光伏领域创新研制BC大光斑激光开膜设备 自研TOPCon背面激光减薄设备获批量订单 [21][22] 业务布局与战略 - 全面推进平台化和全球化战略 新成立匈牙利、瑞士子公司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62.01% [19][20] - 收购瑞士Leister集团激光塑料焊接业务 布局"新能源车+智能硬件+精准医疗"三大增长极 [25][26] - 医疗领域取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推进中红外飞秒激光器医疗设备样机搭建 [22][23] 财务与资本运作 - 2024年完成定向增发募资10.19亿元 用于产能扩建及研发投入 [24][25] - 2025年拟申请不超过12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 为子公司提供担保 [10][11] - 2024年不进行利润分配 因净利润为负 回购股份金额1.01亿元视同现金分红 [15][16][17] 行业与市场 - 锂电行业面临阶段性供需矛盾 公司通过海外市场拓展缓解压力 海外新签订单22.8亿元 [19][20] - 消费电子行业受益AI创新及政策补贴 市场需求回暖 公司钢壳电池全自动组装线效率达15PPM [22][23] - 光伏行业下游环境承压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实现TOPCon设备行业领跑 BC电池设备批量验证中 [21][22]
全球激光显示技术迎来重大突破 海信激光电视探索X1 Ultra正式发布
证券日报网· 2025-05-21 16:29
新品发布概况 - 公司举办以"家的影院,巨幕呈现"为主题的年度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探索X1系列及星光S1系列2026款激光电视 [1] - 新品聚焦家庭影院场景深度升级,通过将专业影院级技术融入家居环境,在画质、音效、护眼性能及家居适配性等方面实现突破 [1] 探索X1系列技术亮点 - 旗舰机型探索X1 Ultra搭载双MCL39激光器与14.5°SST架构DMD芯片,这两项技术此前仅用于价值数百万元的激光影院放映机 [2] - DMD芯片微型镜面控光技术与激光器高效光输出相结合,使画面解析力、色彩还原度达到影院标准,动态画面流畅度与暗部细节表现显著提升 [2] - 纳米光谱选择屏Pro实现全屏稳定亮度1000nits,环境光遮蔽率达87%,120英寸机型折叠后包装长度仅1.7米 [2] - 首次在电视行业实现9.1.4声道音响系统,声场高度提升40cm,支持HDR10+、杜比视界、IMAX Enhanced等多格式解码 [3] 星光S1系列差异化特点 - 星光S1 2026款推出Pro版、标准版与纯享版三款机型,覆盖80-120英寸主流尺寸 [4] - Pro版搭载MCL39激光器与SST架构DMD芯片,单颗激光器光效为普通消费级产品的4倍,实现110%BT.2020电影工业级色域覆盖 [4] - 采用"0有害蓝光、0频闪、0眩光、0反光、0辐射"五重护眼标准 [4] 产品生态与市场表现 - 新品支持NAS家庭影像存储功能,用户可通过电视直接访问家庭局域网内的影视资源库 [4] - 激光电视产品开机率超行业平均水平1.5倍 [5] - 公司计划以"放映级"标准推动行业技术迭代,通过更大尺寸、更高画质、更低能耗的产品布局满足用户需求 [5]
数十位航天专家创立,已批量落地应用,激光通信公司拿下北京超亿元A++轮投资 | 36氪首发
36氪· 2025-05-21 11:01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超亿元人民币A++轮战略融资,投资方包括北京市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彬复资本、宁波前湾新区甬商雅榕创投、光谷金控,老股东长江资本持续加码 [1] - 本轮融资将重点用于规模化产能提升、下一代激光通信终端研发及核心技术团队扩张 [1] - 成立至今公司已完成多轮大额融资 [1] 公司背景与技术实力 - 公司成立于2020年,核心团队来自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及华为、中兴等机构 [1] - 专注于空间激光通信终端及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与制造,产品覆盖星间同轨/异轨组网、星地高速数传及临近空间平台通信等场景,支持10Gbps至400Gbps多档通信速率 [1] - 2024年3月,公司配套"光传01/02试验星"发射入轨的激光通信载荷完成国内首次400Gbps星间超高速在轨数据传输试验,单次传输数据达14.4TB,通信时长为6分44秒,通信距离640公里,链路运行全程稳定,跟踪误差小于5μrad [1] - 该速率是目前美国星链部署能力(200Gbps)的两倍,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期领先水平 [1] - 公司通过全自研技术体系实现100%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产品采用"航天级性能+工业级成本"路径,整机重量低至6kg,光轴校正精度达1urad,并实现千公里级连续24小时稳定建链 [7] 行业地位与市场验证 - 截至2024年,公司累计入轨12台在轨激光通信终端,配套国内低轨卫星星座任务,成为国内首家连续三次任务实现在轨稳定建链的商业公司 [7] - 2024年公司年产能提升至100台套,计划2025年扩展至400台以满足低轨星座组网需求 [7] - 产品已批量应用于遥感卫星和商业星座任务,并与国家级用户、LT等核心商业客户达成合作 [7] - 公司自建"极光星座"在轨实验平台,累计完成超200小时连续通信验证,并联合18家航天单位完成全时段验证 [7] 技术突破与实验成果 - 在轨道高度530公里、星间距离5100公里的极限条件下,实现连续1小时48分36秒的稳定激光通信,刷新星间激光通信记录 [2] - 本次实验是我国首次在如此超远距离和高度下,穿越大气平流层完成星间激光建链 [2] - 相比NASA的DSOC深空光通信系统(从距地2.26亿公里的"灵神星"成功向地球传输数据),公司在链路稳定性、时长控制及工程适配性方面实现实质性突破 [4] 团队与研发能力 - 创始人吴少俊博士曾任载人航天工程主任设计师,主导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 [8] - 首席光通信专家薛江曾推动华为、中兴400G光通信技术商用化 [8] - 副总经理谢腾、吕世猛均具备10年以上航天产品研制经验 [8] - 公司研发人员占比70%以上,上海产线已实现模块化工艺,完成从设计到量产的全链条闭环 [8] 行业前景与投资方观点 - 空间激光通信是支撑卫星互联网、空间信息走廊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核心技术之一,具有极高的技术壁垒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9] - 全球低轨卫星互联网进入爆发期,SpaceX、中国"太空丝路"等计划催生对高带宽、抗干扰激光通信的迫切需求 [4] - 激光通信以其高带宽、抗干扰、保密性强等特点,将成为6G时代全域互联的核心基础设施 [9][10] - 公司有望持续获得优质订单和创新应用场景,实现规模量产和技术迭代的发展飞轮,成为激光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 [10]
一场科学魔术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公众科学日侧记
中国化工报· 2025-05-21 10:15
科学公众日活动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举办公众科学日活动,吸引超5000名公众参与,活动包括"理化嗨剧场"和"魔术一条街"等互动体验 [1] - "理化嗨剧场"通过《哪吒来了!解锁电影里的超能力》科学实验秀,展示神话中三昧真火和冰系法术的科学原理 [1] - "魔术一条街"设置30余个互动实验,涵盖光化学、仿生材料、低温物理、晶体激光等多个学科,让科学原理变得触手可及 [2] 科技创新展示 - 展示模仿荷叶表面微纳结构研发的环保材料,使用机械化学法对纤维素改性制备疏水片状纤维素,用作纸张防水剂,具有未来应用潜力 [1] - 液态金属互动展示其在磁场中的变化,引发参与者讨论其应用前景 [3] - "低温冷疗体验舱"展示-120℃低温冷疗技术,利用莱顿弗罗斯特效应确保安全性,该技术已用于运动员康复 [3] 科学互动体验 - 科研人员变身"甜品师",使用液氮制作冰激凌,吸引大量小朋友参与体验 [2] - "不怕水的纸"展台演示防水效果,小学生通过挤压弯嘴瓶喷水体验纸张防水性能 [1] - 观众在"激光影院"体验光与物质的互动,老人群体表现出浓厚兴趣 [3] 活动影响与意义 - 活动让深奥的科学原理通过互动体验变得亲切,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3] - 参与者表达对未来科技发明的憧憬,如小女孩希望发明比哪吒"混天绫"更厉害的材料 [4]
速腾聚创与库犸科技达成首批120万台战略合作:创割草机器人行业记录
IPO早知道· 2025-05-20 18:44
战略合作与订单 - RoboSense速腾聚创与Mammotion库犸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基于车规级全固态激光雷达技术的高端智能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首批订单约定三年内合作120万台[1][2] - 双方合作的首款搭载固态激光雷达的高端割草机器人Mammotion LUBA mini AWD LiDAR已于2025年4月正式发布[2] 产品技术优势 - 定制版固态激光雷达集成全球首款数字化SPAD-SoC芯片和2D VCSEL芯片,拥有120°×90°超广视场角、144线超高线数及每秒26万点的探测能力[2] - 该激光雷达帮助割草机器人精准探测地形并识别99%以上庭院障碍物,碰撞风险降低90%,能轻松应对1500平方米复杂庭院[2] - 采用无旋转电机结构,出光窗口片平整无凸起,便于集成于割草机器人机身内部,避免外部碰撞风险[4] - 通过超60项可靠性测试,工作温度-40°C至+85°C,可承受50倍重力加速度的振动冲击,崎岖地面运行稳定性提升三倍[4] - 达到IP67、IP6K9K高规格防护等级,具备8年户外使用寿命,远超行业标准[4] 公司背景与市场表现 - Mammotion库犸科技成立于2016年,已实现全球主要市场的战略布局,累计服务超10万家庭用户,业务覆盖30余国家和地区[5]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其YUKA mini系列和LUBA 2 AWD系列包揽了亚马逊德、法、美三国割草机器人类目Best Seller榜单榜首[5] 行业前景 - 2024年全球割草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5亿美元,至2029年将实现39亿美元的规模跃升,年复合增长率达21%[6] - 全球智能化趋势演进,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需求上升,推动割草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6]
英诺激光(301021) - 301021英诺激光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0
2025-05-20 15:52
公司整体业绩 - 2024 年公司秉持“稳固存量、加速增量、提升能力”经营策略,以创新驱动,发挥激光器技术优势,向多业务领域拓展 [2] - 2024 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约 4.47 亿元,同比增长约 21.41% [2] 新业务布局 - 截至 2024 年底完成对半导体、新能源、新一代显示和生物医学等新业务布局,相关新业务合计营收过亿,达成上市后第一个“三年发展目标” [3] 消费电子业务创新 - 围绕“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开发面向不同材料或部品的激光器和激光解决方案,推出面向 FPC 成型的激光高速冲切设备(HTLC 系列),客户包括瑞声科技等 [3] 特定设备进展 - 晶圆级玻璃(WLG)加工设备可实现批量自动切割和裂片功能,精度达微米级别,已批量交付瑞声科技 [4] 半导体业务进度 - 2024 年半导体业务持续显著增长,布局逐渐成熟 [5] - 连续多年向 SHI 公司批量供应碳化硅退火制程的紫外激光器 [5] - 应用于硅基半导体检测制程的深紫外激光器和应用于 FC - BGA 先进封装的 ABF 载板超精密钻孔设备已完成送样或接受客户打样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