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造

搜索文档
DeepSeek-R2在8月无发布计划;苹果计划推出安全摄像头等AI产品
观察者网· 2025-08-14 08:53
中国芯片使用政策 - 中国外交部回应关于本土企业避免使用英伟达H20芯片的报道,表示不了解相关情况 [1] DeepSeek-R2发布计划 - 接近DeepSeek人士确认DeepSeek-R2在8月内无发布计划,此前传言不实 [2] 腾讯二季度业绩 - 腾讯二季度广告收入357.62亿元,同比增长20%,创历史新高 [3] - 上半年广告总收入676.15亿元,总营收3645.26亿元,同比增长14% [3] - 二季度单季营收1845.04亿元,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2% [3] - 增长主要来自AI驱动的广告平台改进和微信交易生态提升 [3] 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应用 - 工信部公布第一批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 [4] - 要求各地推动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深度融合,促进全产业链提质升级 [4] 马来西亚AI发展 - 马来西亚推出首个自主AI模型"ILMU",将于9月开放体验 [5] - 该模型由杨忠礼AI实验室和马来亚大学联合研发,支持多种当地语言 [5] 苹果AI产品规划 - 苹果计划2027年推出桌面机器人,作为虚拟伴侣 [6] - 明年将推出带显示屏的智能音箱,进军智能家居市场 [6] - 家庭安全摄像头将成为苹果安全系统核心产品 [6] 阿里巴巴人事变动 - 淘宝初创团队成员、被称为"淘宝第一个程序员"的蔡景现(花名多隆)离职 [8] - 多隆在阿里巴巴任职25年,2000年8月1日加入至2025年8月1日离职 [8] 阿里巴巴招聘计划 - 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业群启动近千人AI人才招聘计划 [8] - 招聘聚焦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技术、AI硬件等领域 [8] 中国金融数据 - 前七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8.4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66万亿元 [8] - 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3109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2.02万亿元 [8]
目标5亿!华润双鹤合成生物大动作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8-12 21:20
华润双鹤战略布局 - 公司拟设立华润双鹤生物医药产业基金,目标募集规模5亿元人民币,其中公司及子公司出资不超过8700万元人民币,占比不超过17.40% [2] - 合成生物是公司战略方向之一,已建立"研发+中试+产业化"三级体系,并在呼和浩特市设立合成生物产业化平台 [2] - 基金设立旨在优化合成生物等重点领域布局,促进创新孵化、技术合作及商业化权益获取 [2] 公司财务与并购动态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30.79亿元,归母净利润5.07亿元 [3] - 2022年斥资5亿元并购神舟生物作为合成生物学产业化基地,2023年成立华润双鹤合成生物研究院并建设中试基地 [4] 技术能力与产业进展 - 小试平台完成构建,具备分子改造、高通量筛选、菌种验证、酶工程等核心能力 [6] - 重点推动中试发酵车间建设,强化中试转化能力 [6] - 神舟生物为全球第二大辅酶Q10原料供应商,市占率30% [7] - 合成生物学方向聚焦大健康产品,通过技术改造提升现有品种竞争力 [7] 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 第四届SynBioCon 2025大会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四大方向 [9] - 同期活动包括生物制造青年论坛、产业高层座谈会、蓝皮书闭门研讨会及科技成果对接 [9][17][29] - 大会展示多项科技成果,如功能糖制备、微藻基硒蛋白合成、萜类化合物生物制造、人源化胶原蛋白设计等 [40][41][42] 行业技术前沿 - 专题论坛涵盖绿色化工材料、AI赋能生物制造、未来食品农业等领域,涉及聚酰胺单体生物制造、非粮秸秆糖应用、益生菌研究等 [26][34][35][36] - 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的典型案例将在论坛中推广,包括数据驱动蛋白工程、工业生物过程智能制造等 [32][33]
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未来产业“多点开花” 科创引擎澎湃有力
新华网· 2025-08-12 13:45
量子科技产业集群 - 安徽省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形成"量子大街"产业集群 孕育数十家量子科技企业 [1] - 量子产业集群在过去10多年快速崛起 成为全国及全球领先的量子科技高地 [1] - 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展示量子科技应用场景 体现产业转化能力 [3] 合肥未来产业布局 - 合肥市战略布局七大未来产业领域:量子信息、低空经济、商业航天、聚变能源、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生物制造 [8] - 政府计划依托前沿科技研发优势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构建未来产业图谱 [8] - 量子科技与宇宙探索领域同步推进 形成"微观+宏观"技术协同发展格局 [5] 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 合肥打造"量子科学+量子产业"双高地模式 为企业提供创新源动力 [3] - 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与基础设施投入 推动创新动能持续释放 [8]
华润双鹤“1,4-丁二胺”入选国家工信部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
新华网· 2025-08-12 08:40
产品入选与研发突破 - 华润双鹤合成生物研究院主导研发的1,4-丁二胺产品入选国家工信部第一批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 [1] - 该产品通过构建大肠杆菌工程菌株和发酵工艺显著提升合成效率 [5] - 产品已完成年产百吨级中试验证并实现产业化落地 [5] 技术优势与应用领域 - 1,4-丁二胺广泛应用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医药中间体和高分子材料领域 [5] - 生物基合成法突破传统石油基原料依赖和环境污染技术瓶颈 [5] - 华润双鹤通过代谢途径创新建立高效细胞工厂,在发酵、催化和分离提取环节实现高效合成 [5] 产业化进展与战略意义 - 与华润化学材料合作以生物基1,4-丁二胺为原料成功完成高温尼龙46产业化小试 [6] - 高温尼龙46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6] - 突破对国家耐高温尼龙46战略材料领域实现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6]
LG化学、三菱化学,加码生物燃料赛道
DT新材料· 2025-08-11 00:47
可持续燃料发展动态 国内政策与企业布局 - 国家能源局2024年4月启动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试点,涵盖SAF、可持续柴油、生物燃料乙醇、绿色甲醇、绿氨五大方向 [2] - 首批9个试点项目公示,涉及国投生物(3万吨纤维素燃料乙醇)、金风绿能(50万吨绿色甲醇)、远景零碳(绿氨)等企业,绿色甲醇项目占比最高(5/9)[2] 国际企业技术突破 - **三菱化学**:通过风投部门DEV投资澳大利亚Licella公司,利用Cat-HTR™技术将木质残留物转化为SAF/可再生柴油,加速化学回收设施规模化 [4][5][6] - **LG化学**:韩国首座HVO工厂开工(年产30万吨),以废弃食用油为原料生产SAF/生物石脑油,合资方Eni集团在欧洲拥有200万吨HVO产能 [7][8][10][11] 合成生物与绿色制造大会 会议核心议题 - 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四大方向,探讨"十五五"产业趋势及AI技术赋能路径 [12][18] - 设置《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蓝皮书》闭门研讨会,征集工信部典型应用案例 [29][31] 重点议程与参与方 - **头部企业参与**:宁波酶赛生物、蓝晶微生物、恒鲁生物等企业高层出席产业座谈会 [20] - **技术专题**: - 绿色化工专场:涵盖聚酰胺单体生物制造、非粮秸秆糖应用等 [26][27] - AI赋能专场:华东理工大学展示工业生物过程智能制造技术 [31] - 未来食品专场:伊利分享益生菌产业转化,恒鲁生物探讨HMO生物制造 [33] 产学研合作 - 主办方联合北京大学宁波研究院等机构,覆盖合成生物全产业链资源,包括原料(聚维元创)、设备(梅特勒托利多)、终端应用(伊利)等 [13][20][33]
创新成果:生物基材料单体与材料生物制造平台 | 重庆大学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8-10 20:50
SynBioCon 2025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将于2025年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聚焦产业生态发展与科技成果转化 [2] - 大会由DT新材料主办,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酶赛生物等协办,并获得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等多家行业组织支持 [2][17] - 特色活动包括合成生物制造创新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将展示100个0~100的创新科技成果 [2] - 大会设置"1+3"主题:AI+生物制造赛道,以及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的产业化进展 [17] 重庆大学生物基材料单体项目 项目背景 - 尼龙和PBS材料的重要单体"己二胺"、"丁二酸"、"丁二醇"长期存在卡脖子问题,国内产能严重短缺 [7] 技术突破 - 采用生物合成技术突破传统化工瓶颈,构建生产1,4-丁二酸的大肠杆菌细胞工厂 [8] - 5L罐分批补料发酵72小时,1,4-丁二酸产量达145.9 g/L,糖酸转化率0.97 g/g,生产率2.03 g/L/h [8] - 已完成10吨反应器中试研究和分离纯化研究,经济性良好 [8] 技术优势 1,4-丁二酸工艺: - 菌株稳定性>90%,反应时间短,温度低不易染菌,成本优势显著 [9] 1,4-丁二醇工艺: - 毕赤酵母菌株遗传稳定高,耐酸(pH≤4.5),中和剂添加量≤3% [10] 合作与知识产权 - 已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11] - 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广东省科技厅项目支持 [12] - 与万华化学、金发科技等企业开展合作 [13] 大会日程安排 8月20日 - 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20+行业领袖) [18] - 生物制造青年论坛(14:00-19:30) [18] 8月21日 - 开幕式及全体大会(8:50-12:00) [18] -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专题论坛(14:00-17:30) [18] - 《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闭门研讨会 [18] 8月22日 - AI赋能生物制造专题论坛(9:00-12:00) [18] - 未来食品&农业专题论坛(13:40-17:30) [18] - 同期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活动(9:00-17:30) [18]
《常德市促进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若干规定》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8-10 20:50
常德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政策 - 常德市获批《常德市促进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若干规定》,这是国内首部合成生物制造领域地方性法规,采用"小快灵"立法模式,全文共19条 [2] - 法规内容涵盖立法目的、适用范围、政府和部门职责、招商促进、创新平台建设、产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19个方面 [2] - 常德市已形成以津市市、安乡县、常德经开区等区域为主的多点并进、各具特色的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格局 [2] - 该法规旨在促进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级产业集群,打造常德经济发展新引擎 [2] SynBioCon 2025大会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将于2025年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制造"赛道及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的产业化进展 [4] - 大会由DT新材料主办,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酶赛生物协办,获得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等多家机构支持 [4] - 同期活动包括生物制造青年论坛、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第三期)、《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闭门研讨会等 [5] - 大会日程包含开幕式、全体大会、专题论坛(绿色化工与新材料、AI赋能生物制造、未来食品&农业)等环节 [6] 生物制造产业社群 - 生物制造产业社群已聚集50000名产业上下游人员,提供会议演讲、品牌推广、企业专访、产品展示等服务 [11] - 社群链接生物制造产业链,构建合作共赢生态,涵盖投资融资、需求对接、项目尽调等业务 [11] - 社群由全球生物基与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SynBic运营,提供媒体、会议展览、项目投融资、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 [11]
“青岛制造”行 消费韧性强
证券时报· 2025-08-09 02:02
青岛制造业基础与消费市场关系 - 青岛消费市场的韧性源于扎实的制造业底盘,从"网红"城市发展为"长红"城市的关键在于产业基础和持续升级 [1] - 上世纪80年代末形成的"五朵金花"(青岛啤酒、海尔、海信、澳柯玛、双星)奠定了"青岛制造"的品质认知,现升级为年产值超4000亿元的家电电子产业集群 [1] -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承担全国动车组50%的产量,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拥有"海葵一号"等全球领先成果 [1] 制造业升级对消费市场的直接影响 - 青岛啤酒通过数智化改造实现柔性生产,支持消费者定制啤酒并24小时冷链直达全国 [1] - 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4.3万家企业,实时反馈用户需求至生产端,智慧家庭场景解决方案收入持续增长 [1] - "制造端精准响应消费端"的能力是青岛消费市场持续活跃的核心支撑 [1] 新兴产业对消费的推动作用 - 虚拟现实领域由歌尔声学、小鸟看看等企业领跑,崂山区集聚科研力量 [2] - 生物医药领域阿斯利康吸入剂基地、海尔大健康产业园加速建设,"中国康湾"逐步成型 [2] - 上半年青岛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上工业,新产业带动新就业和消费需求 [2] 青岛产业体系规划与资本运作 - 构建"10+1"产业体系,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智能网联新能源车等先导及新兴产业 [2] - 青岛市境内外上市公司超80家(境内60家),居省内第一、北方城市第三,其中近四成与消费相关 [2] - 海尔智家通过资本运作收购国际品牌完善高端产品线,上市公司持续壮大为消费市场扩容提供动力 [2]
全球首款100%生物基、非光气异氰酸酯中试投产
DT新材料· 2025-08-09 00:03
Algenesis Labs生物基异氰酸酯技术突破 - 全球首款100%植物基异氰酸酯(Bio-Iso™)中试工厂投产,采用植物二元羧酸原料,全程无需剧毒光气[2] - 与传统石油基异氰酸酯相比,Bio-Iso™性能相当但消除化石碳与光气供应链[4] - 技术突破将助力聚氨酯行业对接可持续发展目标,满足环保法规及生态材料需求[2] 公司产品线及认证进展 - 推出100%生物基TPU组合:Bio-Iso™+生物基多元醇[6] - Soleic® TPU产品获USDA生物基认证:1295A(59%)、1270A(76%)、1260D(56%),多元醇LV-02达100%生物含量[6][7][10] - 产品应用覆盖鞋类(中底/鞋垫)、防水纺织品及手机壳注塑产品[7][9] 产业化合作与市场拓展 - 扩大美国圣地亚哥生产基地产能,推进全球产业化战略合作[4] - 与Trelleborg合作TPU织物涂层,与RhinoShield合作生产生物基手机壳[9] - 发布技术数据包包含Soleic® TPU材料性能分析报告[4] 行业会议SynBioCon 2025信息 - 8月20-22日宁波举办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聚焦AI+生物制造及绿色化工新材料[22] - 专题论坛1将讨论生物基单体(戊二胺等)、细胞工厂设计、绿色分离技术等前沿议题[15][16][18] - 同期举办青年论坛、产业座谈会及科技成果对接活动[22][23]
1600亿化工新材料目标!中国石化、京博已布局
DT新材料· 2025-08-09 00:03
海南省石化新材料产业规划 - 到2027年全省石化新材料产业产值目标突破1600亿元 [2] - 重点发展"油头-化身-新材料尾"全产业链,包括烯烃、芳烃、特种油品及天然气化工产业链 [2] - 差异化布局高端化工新材料,延伸特种聚酯、可降解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 [2] 现有产业基础 - 炼油产能达1000万吨/年,海南炼化800万吨炼油项目为产业基石 [3] - 芳烃产业链形成200万吨/年产能,海南逸盛石化配套460万吨PTA和380万吨PET产能 [3][7] - 烯烃产业链以100万吨/年乙烯项目为核心,2023年全面投产后提供聚乙烯、聚丙烯等基础原料 [3][6] 龙头企业布局 - 中国石化累计投资超116亿元,建成920万吨/年炼油、160万吨/年PX及100万吨/年乙烯项目 [5][6] - 海南巴陵石化17万吨/年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项目投产,总投资19.24亿元 [6] - 京博石化200万吨/年沥青基新材料项目2023年投产,首单3000吨沥青出口越南 [7] 近期项目进展 - 海南矿业2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完成试车,总投资10.56亿元 [10] - 中石化6万吨/年PBST生物可降解材料装置全球首套连续生产示范成功 [10] - 海南利星催化剂项目预计2024年9月投产,延伸PTA/PET产业链 [9] 细分领域发展 - 高端树脂产业以金发科技为代表,提升汽车、电子等领域材料附加值 [5] - 精细化工原料产业覆盖涂料、胶粘剂等领域,奥克化学等企业参与 [5] - 高含二氧化碳天然气综合利用技术推动低碳产业链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