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发
搜索文档
任正非提到罗登义、屠呦呦和黄大年!他眼中的基础理论研究显然并非纯理论,为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6-13 10:57
公司动态 -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近期接受人民日报专访,回应外部封锁打压时表示"干就完了,一步一步往前走" [4] - 任正非对昇腾芯片的评价是"美国夸大了华为的成绩,华为还没有这么厉害" [4] - 华为2024年研发费用支出达1797亿元,占全年收入20.8%,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2490亿元 [5] - 华为2024年研发人员约11.3万名,占总员工54.1%,每2名员工就有1人专职创新 [5][10] 研发战略 - 华为研发投入中约600亿元用于基础理论研究不考核,1200亿元用于产品研发需考核 [6] - 公司坚持"比起砸钱买设备,最应该砸科学家"的理念,高薪聘请全球顶尖人才 [6] - 每年在全球寻找天才少年,以高额薪资吸纳顶尖人才补充科研队伍 [7] - 截至2024年底,华为在全球持有有效授权专利超15万件,2024年PCT专利申请量6600件蝉联全球第一 [10] 发展历程 - 1991年推出首台自主交换机HJD48,标志中国通信设备从"贴牌组装"迈向"自主设计" [8] - 2019年启动"备胎计划",海思芯片转正,鸿蒙系统问世,构建全栈技术生态 [8] - 2024年全年营收突破8600亿元,2025年推出鸿蒙电脑补齐生态版图 [8] - 2023年知识产权收入达5.6亿美元,专利库成为持续产出现金流的"专利银行" [10] 行业影响 - 2024年中国PCT专利申请量突破7万件,华为以6600件领跑全球 [10] - 中国科技企业每前进一小步都将引起国际社会轩然大波 [11] - 华为的自主研发创新已成为行业标杆,有望带动更多中国企业 [12] - 中美芯片谈判中中国保持"站着"姿态,未在芯片和稀土问题上让步 [12]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勘测队张亦海答21记者:研发装备每天保障5万矿工安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18:31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勘测队背景 -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勘测队是救援战线上的技术保障队伍 职责是保护一线救援人员安全 由博士和硕士组成的科研队伍 具备自主研发装备能力 [2] - 队伍成立于2018年 依托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边坡雷达团队发展建设 [4] 自主研发边坡雷达的动因 - 自主研发出发点为解决国家在先进装备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3] - 外在动力为国家对先进装备的现实需求 强调产学研用结合 [3] - 内在动力为团队敢于争夺技术制高点的精神 [3] 技术研发成果 - 2014年成功研制中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边坡雷达监测装备 性能赶超国际水平 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压缩进口设备市场份额 [3] - 10余年攻关研发出10余款适用于不同场景的监测装备 [3] - 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中国专利奖等16项省部级奖励 [3] 装备应用成效 - 累计参与50余次重大应急行动 通过实时监测预警保障救援人员安全 [4] - 服务国内大型露天矿山 同时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协助塞尔维亚 塔吉克斯坦 秘鲁等国矿山安全监测 [4] - 自主研发装备每日保障国内外约5万名矿工作业安全 显著提升露天矿山安全生产水平 [4]
美国对华芯片战失败,上半年我国芯片出口5427亿,欧美不淡定了
搜狐财经· 2025-06-10 12:17
中国芯片产业出口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达到5427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2025年上半年集成电路出口额同比增长25.6% [1] 中国芯片产业发展历程 - 自1990年代末启动"星光中国芯工程",芯片产业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取得长足发展 [3] - 2014年发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将芯片制造业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3] - 2019年华为发布5纳米工艺麒麟芯片,标志着产业取得重大进展 [3] 技术突破与市场地位 - 在存储芯片、5G通信等技术领域,国产芯片逐步取代进口产品 [10] - 2022年中国制造存储芯片已占据国际市场领先地位 [10] - 国产CMOS成像芯片技术水平接近世界领先品牌 [10] 外部环境与产业应对 - 美国制裁促使中国芯片产业加速形成自主研发能力 [3] - 中国已具备完善产业链和自主技术体系,使美国制裁效果减弱 [10] - 英特尔、高通、英伟达等美国公司高管曾游说美国政府放宽对华出口限制 [8] 全球竞争格局影响 - 中国芯片产业崛起使美国面临经济挑战和全球竞争压力 [12] - 美国半导体协会批评政府单边制裁措施扰乱市场稳定并削弱美国行业竞争力 [8]
印度要自研2nm GPU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09 08:53
项目概述与目标 - 印度正竞相在2030年前从零开始自主研发2纳米GPU,旨在赶上英伟达的规划路线图并巩固其在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方面的本土基础 [1] - 该项目的长远目标是在数据中心、AI模型训练、云平台和超级计算机等领域,取代AMD、英特尔、英伟达和高通等全球巨头的芯片 [8] - 印度计划在2030年将自研GPU安装在C-Dac的云服务器和超级计算机上,供学术界、研究人员和初创公司使用,以构建自主研发的AI模型并运行云平台 [4] 项目进展与时间规划 - 项目由班加罗尔先进计算发展中心负责,工程师已获得2亿美元资金用于开发芯片 [1] - 芯片的早期预览版将于2025年底展示,首批约29台国产GPGPU原型机将在今年年底前开始试验 [2][8] - 经过试验后,GPGPU将进行微调,并于2029年实现量产和商业化推广 [8] - 2亿美元的工程设计成本将在五年内分摊,从2025财年到2029财年 [6] 技术规格与成本优势 - 目标芯片工艺为2纳米,与英伟达预计到2028年高端芯片将达到的工艺标准看齐 [1] - 印度自研GPU的成本预计将比英伟达目前的芯片零售价低50% [2] - C-DAC的目标是将本土GPU作为片上系统板提供,它将作为一个全栈系统工作,包括内存芯片、计算处理器和连接调制解调器 [5] 战略动机与地缘政治因素 - 项目旨在改变印度在核心AI技术方面对美国公司的依赖,实现地缘政治独立和技术自主 [2][4] - 美国前总统签署的行政命令(表明在冲突时可限制芯片获取)是印度开始认真考虑自主研发芯片的关键时刻 [4] - 自主研发的芯片将解决对供应链(尤其部分依赖中国)的安全担忧,避免关键芯片易受后门攻击 [4][5] - 拥有自主研发的GPU专利将使印度不仅能制造和训练自己的人工智能,还能将其推向世界其他地区 [5] 资金与机构支持 - 根据其财政年度报告,在24财年,C-DAC从该中心获得了105.6亿卢比(约1.22亿美元)的年度资本基金分配,且这一数字在25财年有所增加 [5] - 该项目由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牵头,先进计算发展中心和国家电子政务部门也参与其中 [8] 面临的挑战 - 芯片设计基于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授权费用高达数百万美元,且设计验证过程极其耗时,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 [10] - 与CPU不同,GPU缺乏标准化架构,这使得构建GPU所需的工程流程更加复杂 [10] - 即使开发出2纳米芯片,印度在未来五年内也不太可能拥有能生产此类芯片的国内制造工厂,因此很可能需要与台积电合作进行大规模生产 [2]
美国对C919出手,“打得越狠,中国越强”
观察者网· 2025-05-31 11:30
美国政府限制对华技术出口 - 美国政府暂停部分允许美国公司向中国商飞出售产品和技术的许可证 [1] - 此举旨在削弱中国开发C919客机的能力 是对中国限制关键矿产出口的回应 [6] - 外交部回应称美方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 中方将坚决维护自身权益 [6] 中国商飞及C919发展现状 - C919是中国首架单通道客机 2022年12月交付 2023年5月商业首飞 现已覆盖北京上海等城市 [3] - C919正在挑战波音737和空客A320 但包括发动机在内的许多零部件仍依赖欧美进口 [3] - 公司成立于2008年 正迅速追赶波音和空客 后者过去五年供应全球九成以上单通道飞机 [3] 中国航空发动机研发进展 - CJ1000A CJ2000等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AES100 AEP100等通航动力已在航展展出 [4] - 国家已建立完整航空发动机产业链 多款产品投入市场并达到国际同类水平 [6] - 分析预计中国将在未来两到三年投入更多资源研发国产喷气发动机 [1]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出口限制短期内可能推迟中国发动机国产化进程 但将坚定自主创新决心 [1] - 商飞短期内或被迫放缓生产 但长期有望与波音空客争夺全球市场份额 [1] - 专家指出中国正寻求自主研发解决方案 减少对外依赖 包括开发配套部件 [1]
两轮融资!聚焦儿童眼科高精诊疗器械
思宇MedTech· 2025-05-30 17:12
近日,致力于儿童眼健康领域产品和服务开发的 江苏富翰医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简 称:"富翰医疗") 宣布 完成 A+轮融资 ,金额未披露。本轮融资由金雨茂物管理 的连云港市产业投资基金领投,知名医疗上市公司产业投资人跟投。 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 加速小儿眼底多模态系统、智能化儿童视力检查系统以及全球首创婴幼儿 眼科接触式OCT的研发 、注册与市场推广,助力打破国际品牌垄断,推动国产高端眼科设备的全球竞 争力。 公司已在去年 完成了 数千万元A轮融资, 所募资金用于 加速Kiretem系列超广域眼底相机在市场端打破国际品牌垄 断 ,加快系列创新产品的研 发和注册,实现国产优品的跨洋出海。 # 从"无米可炊"到"自研突围"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 | 首届全球骨科大会 | 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即将召开: 2025年6月12日,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 2025年7月17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2025年9月4-5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在传统眼底筛查中,医疗设备笨重、操作复杂、使用门槛高,一直是制约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群体获得及时、精 准眼底检测的重要因素。如今,在南京市儿童医院眼科门诊,一项"小器 ...
中国化学多业务协同发展营收净利7连增 聚焦自主研发累获授权专利5730件
长江商报· 2025-05-26 09:16
经营业绩 - 2024年1-4月新签合同1404份,合同额1230.17亿元,其中建筑工程承包业务占比96.36%(1185.45亿元)[1][3] - 按业务细分:化学工程合同735份(942.23亿元)、基础设施140份(226.61亿元)、环境治理10份(16.61亿元)[3] - 2024年全年新签合同额3669.40亿元,同比增长12.30%,其中境外合同占比30.88%(1133.13亿元)[3] - 2024年一季度合同负债284.70亿元,货币资金超300亿元,有息负债约103亿元[1][4] 财务表现 - 2018-2024年连续七年营收净利双增:营收从814.45亿元增至1866.13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9.32亿元增至56.88亿元[6] - 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4.45亿元(同比+18.77%),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连续四年为正(2021-2024年累计215.98亿元)[7] 国际化布局 - 业务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2023-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约20%[1] -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完成合同额超1000亿美元,2024年新进入匈牙利等4个国别市场[9] - 埃及、哈萨克斯坦等十大国别市场贡献超70%海外合同额[9] 研发创新 - 2020-2024年研发投入累计268.97亿元,近三年达183.56亿元[10] - 截至2024年底拥有授权专利5730件(含发明专利253件),研发人员占比11.42%(5824人)[11] - 突破己二腈、POE弹性体等"卡脖子"技术,在煤化工、氢能等领域形成自主技术体系[9] 行业地位 - 国内化学工程领域"国家队",油气服务领域全球第一,主导建设多国重大工程[8] - 采用全球先进交付技术,推动中国技术标准装备出海[8]
外需波动叠加国内政策利好、港股市场震荡向上
银河证券· 2025-05-25 22:04
核心观点 外需波动叠加国内政策利好,港股市场震荡向上,当前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中等水平,建议关注科技板块、外贸板块、受益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的板块[1][2][39] 本周港股市场回顾 指数涨跌幅 - 本周(5月19日至5月23日)全球主要股指多数下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1.36%、恒生指数涨1.10%表现居前,恒生指数连涨七周,恒生科技指数跌0.65%表现居中[2][4] - 港股一级行业9个上涨、2个下跌,医疗保健、工业、材料涨幅居前,分别涨9.54%、6.09%、6.02%;日常消费、房地产分别跌1.44%、1.01% [2][7] - 二级行业中,电气设备、医药生物等涨幅居前,日常消费零售、家庭用品等跌幅居前 [2][7] - 医药生物方面,5月20日三生制药与辉瑞就PD - 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 - 707签独家许可协议,辉瑞获全球(除中国内地)开发等权利,三生制药获12.5亿美元首付及最高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等 [7] - 科技方面,5月22日小米发布首款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首款长续航4G手表芯片“玄戒T1”,是中国内地3nm芯片设计突破 [2][8] - 金融方面,5月20日我国1年期LPR降至3%、5年期以上降至3.5%,均降10个基点,国有六大行等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 [9] - 消费方面,4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同比增5.1%,增幅较前值缩小0.8个百分点;1 - 4月总额161845亿元,增长4.7%,增速较前值升0.1个百分点;4月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大增 [9] - 房地产板块受开发投资数据拖累本周跌幅居前,1 - 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10.3%,跌幅扩大0.4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降2.8%,降幅缩小0.2个百分点;销售额同比降3.2%,降幅扩大1.1个百分点 [10] 资金流动 - 情绪指标上,本周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2017.94亿港元,较上周降294.8亿港元;日均沽空金额233.24亿港元,较上周升2.74亿港元;沽空金额占成交额比例日均值11.57%,较上周升1.58个百分点 [2][13] - 流动性指标上,本周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189.59亿港元,较上周升276.44亿港元;近7天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建设银行、美团 - W等,大幅净卖出腾讯控股、小米集团 - W等 [2][14] 估值与风险溢价 - 本周港股估值总体上升,截至5月23日,恒生指数PE、PB分别为10.54倍、1.1倍,较上周五涨1.19%、1.18%,分别处2019年以来71%、71%分位数水平;恒生科技指数PE、PB分别为21.16倍、2.96倍,分别处2019年以来15%、61%分位数水平 [2][19] - 5月23日,10年期美国国债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五上行8BP至4.51%,港股恒生指数风险溢价率为4.97%,为3年滚动均值 - 2.1倍标准差,处2010年以来10%分位 [21] - 截至5月23日,10年期中国国债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五上行4.15BP至1.7208%,港股恒生指数风险溢价率为7.76%,为均值(3年滚动) - 0.86倍标准差,处2010年以来74%分位 [28] - 行业估值方面,截至5月23日,医疗保健业等六个行业PE估值处2019年以来40%分位数以下;截至5月16日,能源业等六个行业股息率高于5%,金融业等股息率处2019年以来60%分位数水平以上 [30] - 本周港股市场表现整体好于A股市场,截至5月23日,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较上周五下行2.23点至131.88,处2014年以来48%分位数水平 [30] 港股市场投资展望 - 外需方面关税前景不明,短期内抢出口需求高,市场情绪随贸易局势波动;国内降准降息利好落地,财政政策发力,政策效果将显现 [2][39] - 建议关注我国自主研发进度加快且成果多的科技板块、受益于中美关系缓和的外贸板块、受益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的板块 [2][39]
商务部立下三条规矩,暗示特朗普想要访华,得按中方要求办事
搜狐财经· 2025-05-23 22:17
刚刚强行对华"卡脖子",特朗普又透露访华意愿,先别管我们是否同意,把商务部立下的规矩做到实处 才是真的。 最近,美国商务部对AI芯片出口管制的态度,来了个戏剧性的反转,把"全球禁用"华为相关芯片的强 硬态度,变成了温和的"警告业界"的风险提醒。不过虽然表面上看似态度缓和,但其对中国科技行业的 压制政策并未松动。 (美国商务部调整对华芯片表述) 首先,从霸道禁令到措辞柔化,这种变化表面上看似友好,实际上却是不折不扣的"换汤不换药"。美国 仍旧想通过贸易和技术手段来牵制中国的发展,试图以更灵活的姿态达到其战略目的。 对此,我商务部也作出回应称,已经注意到美方调整了相关表述,但是本质却没有改变。首先,敦促美 方停止错误做法和对中国的歧视性措施。其次,美方应该和我们一同维护中美日内瓦高层会谈共识。第 三,管控分歧,解决各自的关切问题。 最后我方还给特朗普政府送上了一句警告,如果美方一意孤行,那中方必将采取坚决措施。 前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奥尔森就曾指出,中美谈判的成果让一些国家意识到,他们手中的牌要比预想中 多。这种新的态度正在全球蔓延,给美国的外交策略带来了压力。或许也正因如此,特朗普开始表达访 华的意愿,希望在又打又 ...
科创板航空航天企业积极拓展新应用场景
中国证券报· 2025-05-23 05:02
行业概况 - 航空航天行业上市公司展现出强劲的自主研发实力,推动技术成果密集落地 [1] - 通过技术自主创新与多元化应用场景拓展,相关上市公司以高质量产品巩固行业地位 [1] - 行业公司强调将通过业绩增长与分红规划实现长期价值回报 [1] 长盈通 - 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光纤陀螺核心器件光纤环及其综合解决方案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2024年研发投入3387.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0.24% [2] - 在空芯反谐振光纤、超细径保偏光子晶体光纤环等产品研发中取得系列进展 [2] - 完成飞秒激光光纤刻栅装置及空芯光纤耦合输出模块的开发与应用 [2] - 制定三大增长曲线规划:传感产业、传能产业、热管理与下一代光通信产业 [4] - 计划推进并购项目整改落地,切入光通信行业并提升第三代光纤陀螺光子芯片竞争力 [5] 铂力特 - 2024年研发投入2.11亿元,同比增长15.17% [3] - 实现钛合金粉末材料大批量生产及销售,多项装备及工艺技术研发成果直接应用 [3] - 金属增材技术从航空航天扩展到医疗、模具、汽车、新能源等8个领域 [3] - 在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应用领域获得多项进展 [4] - 与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合作开发机器人增材制造应用场景 [4] 震有科技 - 2024年末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负值,未进行现金分红 [6] - 已制定《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计划提升经营业绩并完善投资者回报机制 [6] 航亚科技 - 重点把握国产民用飞机发动机发展机遇,加强海外客户合作 [7] - 通过组织转型、精益管理、数字化工具等实现经济效益新突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