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改革
搜索文档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包容性和覆盖面
 证券日报· 2025-10-28 01:05
 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方向 - 证监会强调通过深化改革增强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竞争力 [1] - 工作主线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更加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统筹发展与安全 [1]   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 - 科创板"1+6"政策举措已实施,科创成长层迎来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 [2] - 将启动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更契合新兴领域企业的上市标准 [2] - 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健全新三板差异化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 [2]   上市公司质量与市场稳定 - 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以促进上市公司做优做强 [3] - 督促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加大分红回购增持力度以回报股东 [3] - 着力发挥中长期资金作用,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长周期考核,完善"长钱长投"生态 [3]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 正式推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优化准入管理并提高投资效率 [3] - 资格审批与开户"高效办成一件事"及配置型外资准入绿色通道两项举措当日落地 [3] - 中国投资境外市场的两只ETF互挂产品将于近日公告募集,并将优化互联互通机制 [3]   风险防控与投资者保护 - 增强风险"四早"防范处置能力,强化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监测,健全长效化稳市机制 [4] - 强化执法震慑,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打 [4] - 将发布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推出23项举措以提升投资者保护质效 [4]   支持北京金融中心建设 - 证监会支持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将其作为改革开放重要窗口 [4] - 推动更多先行先试政策"首家""首例"在京落地,鼓励优质机构和长期资本在京集聚发展 [4]
 金融街论坛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嘉宾共话全球金融发展
 新华网· 2025-10-28 00:02
 货币政策与金融环境 - 中国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为经济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创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1] - 未来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 [1] - 加快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评估体系 [1]   金融监管与改革方向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提升经济金融适配性,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统筹金融发展和安全 [1] - 中国证监会将纵深推进板块改革,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和覆盖面,夯实市场稳定内在基础 [2] - 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筑牢防风险、强监管的防线,提升投资者权益保护质效 [2]   外汇管理与对外开放 - 国家外汇管理局将持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完善"越诚信越便利"的外汇政策体系 [3] - 推动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外汇监管和风险防控能力 [3] - 着力构建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 [3]   国际合作与全球视野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等国际嘉宾强调国际金融合作潜力巨大,应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3] - 论坛主题为"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与会嘉宾围绕全球经济增长、金融市场改革等话题交流 [3] - 新华社将发挥全球布局优势,阐释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独特理念智慧,展现全球金融业共谋发展的努力 [2]
 合格境外投资者交易享国民待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23:29
10月27日,中国证监会送出对外开放政策"大礼包"——《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以下简 称《方案》)正式亮相。此次改革直击外资机构关切,两项准入管理重要举措即日生效,展现中国资本 市场扩大制度型开放的坚定决心。 进一步放开境内机构向外资提供投资顾问服务,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外资投资的本地化水平,助力国际大 型资产管理机构加强对中国资产的配置;还将推动境内专业机构与国际接轨,提升境内专业机构的国际 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自2002年实施以来,已吸引913家合格境外投资者入驻,覆盖境外 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政府投资机构、主权基金、养老基金、国际组织等各 类投资者,境内资产规模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谈及下一步工作,证监会表示将加快推动《方案》中其他举措落地实施,进一步增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 度对境外中长期资金的吸引力,推动逐步形成在岸与离岸渠道协调互补、配置型与交易型资金平衡发 展、境内外证券基金期货机构良性互动的开放新格局。 资本市场改革四大举措全面亮相 这两项举措包括: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审批与开户"一件事",以及配置型外资"绿色通道"。 两项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优化 ...
 合格境外投资者交易享国民待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23:21
10月27日,中国证监会送出对外开放政策"大礼包"——《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正式亮相。此次改革直击外资机构关切,两项准入管理重要举措即日生 效,展现中国资本市场扩大制度型开放的坚定决心。 这两项举措包括: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审批与开户"一件事",以及配置型外资"绿色通道"。 两项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优化、简化、整合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审批与开户环节的办理流程, 有效缩短外资资格申请时限与入市周期,降低运营成本,鼓励包括中长期资金在内的各类境外 专业机构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力度。 除准入便利外,《方案》还包含两大亮点。 亮点一:短线交易享国民待遇, 投资A股更"自如" 《方案》明确通过完善短线交易规则,实现相关交易监管的国民待遇。此举有助于打消大型全 球资产管理机构投资A股的后顾之忧,预计将显著提升其增配中国股票的比例,为市场引入更 多资金活水。 亮点二:投资顾问服务放开,促境内外机构"双赢" 进一步放开境内机构向外资提供投资顾问服务,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外资投资的本地化水平,助 力国际大型资产管理机构加强对中国资产的配置;还将推动境内专业机构与国际接轨,提升境 内专业机构的国际竞争力。 ...
 吴清预告:今日将发布!讲话全文实录来了
 上海证券报· 2025-10-27 23:06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10月27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证监会将筑牢防风险、强监管的坚固防线,大力提升投资者权益保护质效。 他表示,今天证监会将发布《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围绕强化发行上市、退市等过程中的投资者保护,营造更加公平的交易环 境,提升行业机构的客户服务水平,推进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等中小投资者重点关切,不断扎牢织密投资者保护"安全网"。 吴清表示,今年6月,证监会宣布推出科创板改革的"1+6"政策举措;明天,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将迎来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 者、预先审阅机制等举措已经实施,科创板改革的效应正加快显现。"吴清说。 吴清表示,证监会将坚持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定位,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健全新三板市场差异化的挂牌、信披、交易制度,畅通 三、四板对接机制。 吴清表示,证监会将把北京作为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推动更多先行先试政策"首家""首例"在京落地,鼓励优质行业机构和长期资本在京聚集发 展。 吴清表示,证监会将强化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监测,健全长效化稳市机制,防范市场大幅波动。同时,证监会将强化"零容忍"执法 ...
 “十五五”规划蕴含哪些资本市场改革密码?
 经济观察报· 2025-10-27 22:38
 资本市场发展主线与功能 - 资本市场发展的两大主线是改革和开放,核心功能是激励创新与社会财富管理 [2] - 资本市场需重构资产端、需求端和制度规则,以匹配风险收益、保持流动性并提高市场透明度 [2] - 资本市场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具备分散风险、共享收益的机制,但需提升对创新失败的容忍度和风险定价能力 [6][7]   资本市场规模与资金流向展望 - 居民资产配置正从房地产转向股票、基金,叠加社保和保险等长期资金增加,可能为股市带来几十万亿新增资金并带动市值增长百万亿元以上 [3] - 未来居民资产将从银行存款转向ETF、证券借贷等权益类投资,通过专业机构分散风险 [9] - 美元贬值预期可能促使全球资金流向新兴市场,使中国等新兴市场资产获得资金青睐 [5]   经济基本面与资本市场关系 - 资本市场牛市不能简单等同于GDP高增长,关键在于增长成果能否转化为投资者回报,新引擎需依靠科技与资本的乘数效应 [3] - 当前资本市场定价的“基本面”已包含总需求与供给扰动的共同作用,科技突破和全球货币体系重构是重要因素 [3][4] - 宏观经济模型正向科技创新驱动切换,科技创新能创造新供给、催生新需求,形成良性循环 [9]   开放与制度变革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十五五”规划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目标是从“单向走出去”转向“双向互联互通” [9][10] - 财税体系改革方向是降低对流转税的依赖,增加消费税和直接税比重,并加大社会保障投入 [9] - 政绩考核可能纳入“消费和服务业占GDP比例”,引导地方政府从重生产转向重需求 [9]
 吴清系统阐述四大关键举措,资本市场下一步改革路线图明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22:28
 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 - 科创板“1+6”政策成效显著,并于10月28日迎来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预先审阅等机制已开始运转 [2] - 深化创业板改革即将启动,将设置更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特征的上市标准,旨在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企业提供更精准、包容的金融服务 [2] - 将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健全新三板市场差异化的挂牌、信披、交易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 [2] - 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允许发行人一次注册后分期募集资金,以降低融资成本并满足科技型企业持续性融资需求 [4]   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 - 《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于10月27日正式推出,包含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审批与开户“一件事”和配置型外资“绿色通道”两项即日生效的准入管理举措 [5][6] - 通过完善短线交易规则实现相关交易监管的国民待遇,并进一步放开境内机构向外资提供投资顾问服务 [6] - 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自2002年实施以来已吸引913家各类境外机构入驻,境内资产规模超1万亿元 [7] - 中国投资境外市场的两只ETF互挂产品也将于近日公告募集,进一步拓宽双向开放渠道 [7]   中小投资者保护强化 - 《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于10月27日发布,围绕中小投资者重点关切推出23项务实举措 [8] - 在发行定价环节提出研究提高锁定期更长、锁定比例更高的网下投资者的配售比例,并从严限制故意抬高或压低报价的询价机构参与配售 [8] - 强化程序化交易监管,严禁为个别投资者提供交易单元等特殊便利 [8] - 对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引导控股股东等主动先行赔付,对主动退市要求提供现金选择权等保护措施 [9] - 加大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适用力度,金通灵案涉及约5万名投资者,美尚生态案适格原告超3.3万名 [9] - 截至2025年9月,证监会12386服务平台累计挽回投资者损失超7.3亿元,全市场调解组织为投资者挽回损失超102亿元,投服中心通过各类诉讼为超6万名投资者获赔约28.95亿元 [10]
 力挺实体经济新兴产业,金融多项新政齐发提振信心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7 21:57
 货币政策动向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恢复暂停10个月的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以强化货币与财政政策协同[1] - 央行恢复国债买卖操作旨在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增强国债金融功能,并将根据基础货币投放需要灵活开展双向操作以保障货币政策传导和金融市场稳定[2] - 市场分析认为央行重启国债买卖可向银行体系注入长期流动性,引导信贷投放,并可能延续“买短卖长”模式以维护收益率曲线合理形态[2][3] - 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提供短期、中期、长期流动性安排,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3]   资本市场改革 - 证监会将纵深推进板块改革,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更契合新兴领域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1][5] - 科创板“1+6”政策落地,科创成长层于10月28日迎来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等改革效应正加快显现[5] - 证监会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并督促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加大分红回购力度[6] - 着力发挥中长期资金作用,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企业年金、保险资金落实长周期考核,完善“长钱长投”市场生态[6]   金融市场开放与投资者保护 - 证监会推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优化准入管理、提高投资效率、扩大投资范围,资格审批与开户“高效办成一件事”等举措已落地[6] - 将优化互联互通机制,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深化内地与香港市场合作,推动形成在岸与离岸协同发展新格局[7] - 同步推出《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围绕发行上市、退市等环节推出23项举措强化投资者保护[7]   外汇管理改革 -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期将推出九条政策措施,聚焦贸易创新发展,包括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和轧差结算业务种类[8] - 将发布实施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等重点政策[8] - 2024年我国外汇市场交易量较2020年增长37%,涉外收支规模增长64%,今年前三季度涉外收支规模达11.6万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9]   金融供给侧改革与行业生态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出构建融资期限与产业发展匹配的金融服务新模式,强化对硬科技、新兴产业的长期资金支持[1] - 引导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金融机构找准定位、专注主业、错位竞争,实现特色化经营和差异化发展[10] - 推动金融制度型开放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9][10]
 吴清主席金融街论坛发声!资本市场改革四大举措全面亮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21:49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北京报道 "在全球格局和科技创新深刻变化的今天,不失时机深化改革,才能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赢得主动、赢得未来。"10月27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金融街论 坛年会开幕式上,以这一坚定表态开启了关于资本市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系统阐述。 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谋划未来五年的关键时点,吴清主席的此次演讲被视为指引下一阶段资本市场改革方向的"风向标"。 吴清主席系统阐述了下一阶段资本市场改革的四大重点举措,多项实质性利好即将落地。 亮点一:多层次市场改革再提速,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齐发力 吴清主席宣布,科创板"1+6"政策成效显著,10月28日,科创成长层将迎来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 同时,深化创业板改革即将启动,将设置更加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创新创业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包 容的金融服务。 北交所也将持续高质量发展,健全新三板市场差异化的挂牌、信息披露、交易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筑牢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 在夯实市场基础方面,证监会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拓宽并购重组渠道,促进上市公司产业整合、做优做强。 特别值得关注 ...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在京开幕 这些重磅发声透露了什么|金融街论坛聚焦
 搜狐财经· 2025-10-27 21:42
 论坛概况 -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于10月27日下午在北京开幕,主题为“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 [1] - 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重要嘉宾出席论坛 [1]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管理 - 中国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3] - 央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立场,提供短期、中期、长期流动性安排,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 [3]   国债市场操作 - 人民银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操作,以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增强国债金融功能 [4] - 今年初因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而暂停操作,目前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4]   对稳定币的监管立场 - 人民银行认为稳定币处于发展早期,无法有效满足客户身份识别、反洗钱等要求,放大全球金融监管漏洞 [5] - 将继续会同执法部门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的经营和炒作,并密切跟踪评估境外稳定币发展 [5]   数字人民币发展 - 人民银行将优化数字人民币管理体系,研究其货币层次定位,支持更多商业银行成为运营机构 [6] - 已在上海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在北京设立运营管理中心 [6]   金融服务新模式与重点支持领域 - 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动构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同、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并重的金融服务新模式 [8] - 将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高效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8] - 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为传统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提供更多金融资源 [8]   资本市场改革与开放 - 证监会将继续把北京作为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推动更多先行先试政策在京落地 [9][10][12] - 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更契合新兴领域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 [12] - 将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健全新三板市场差异化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 [12]   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 - 《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正式推出,包括优化准入管理、提高投资运作效率、扩大投资范围等 [13] - 资格审批与开户“高效办成一件事”、对配置型外资准入实行绿色通道两项举措当天落地 [13]   贸易便利化与外汇管理 - 国家外汇局将新出台9条政策措施推动贸易创新发展,包括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范围等 [14] - 将发布实施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等政策 [14] - 2024年中国外汇市场交易量较2020年增长37%,涉外收支规模增长64% [16] -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涉外收支规模为11.6万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