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金工:量化择时和拥挤度预警周报(20250706):市场上行趋势将会延续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07 22:36
市场趋势分析 - Wind全A指数持续位于SAR点位上方,均线强弱指数显示仍有上行空间,情绪模型得分为3分(满分5分),市场情绪乐观,上行趋势预计延续[1][2] - 沪深300流动性冲击指标周五为1.19(前值1.36),显示当前流动性高于过去一年平均水平1.19倍标准差 上证50ETF期权PUT-CALL比率降至0.79(前值0.95),反映短期乐观情绪增强[2] - 上证综指和Wind全A五日平均换手率分别为0.98%和1.62%,处于2005年以来66.75%和75.52%分位点,交易活跃度维持稳定[2] 宏观经济与技术指标 - 人民币汇率小幅震荡,在岸与离岸周涨幅分别为0.05%和0.12% 6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7(前值49.5,预期49.3),财新制造业PMI为50.4(前值48.3),显示制造业景气度改善[2] - Wind全A指数于6月24日突破SAR翻转指标发出买入信号 均线强弱指数得分为228,处于2021年以来88.8%分位点,技术面支撑强劲[2] 市场表现与因子分析 - 上周主要指数普涨:上证50涨1.21%,沪深300涨1.54%,中证500涨0.81%,创业板指涨1.5% 全市场PE(TTM)20.0倍,处于2005年以来60.1%分位点[3] - 高盈利增长因子拥挤度显著上升至0.15 小市值因子拥挤度0.66,低估值因子-0.10,高盈利因子-0.21[3] - 行业拥挤度较高板块:银行、综合、有色金属、商贸零售、非银金融 建筑材料和钢铁行业拥挤度上升幅度居前[3] 外部环境 - 中美团队加速落实伦敦框架成果,美方可能取消对华部分限制性措施,外部环境边际改善[2]
量化交易新规落地,高频交易戴上“紧箍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7 22:31
程序化交易新规核心内容 - 《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于7月7日正式实施 新规从2024年6月公开征求意见到2025年4月推出 最终7月落地 逐步推进量化交易监管 [1] - 新规核心指向对高频交易的精准监管和异常交易的严格约束 通过"速度限制、规则堵漏、穿透监管"重塑市场生态 [1] - 量化行业从"微秒级速度竞争"转向"中低频策略有效性竞争" 机构需从"拼速度"转向"拼质量" [1][19] 高频交易监管要点 - 高频交易认定标准明确:单账户每秒申报/撤单≥300笔或单日≥2万笔 需接受差异化收费和额外报告监管 [3][5] - 实行差异化收费机制 提高高频交易的流量费、撤单费 每笔1元委托费加5元撤单费使高频策略盈亏平衡点提升30%-50% [3][6] - 全面暂停融券T+0交易 禁止当日卖出、次日还券操作 [3] 新规对量化行业影响 - 高频策略收益可能下降30%-50% 部分中小私募因合规成本上升面临淘汰 依赖年化200倍以上换手的高频做市策略可能失效 [6] - 头部机构优势巩固 幻方量化、明汯投资等以中低频策略为主 已提前完成合规调整 受影响较小 [6] - 行业集中度提升 依赖高频策略的中小机构需转型或退出 技术储备不足者面临出清压力 [6] 市场生态变化 - 流动性质量改善 减少"幌骗交易"等虚假流动性 真实供需更易反映在价格中 [6] - 公平性增强 削弱高频交易技术碾压优势 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6] - 引导资金流向蓝筹股 避免小盘股过度波动 预防小微盘股大幅下行风险 [10] 交易数据变化 - 新规实施首日两市成交额1.22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缩小逾2000亿元 [8] - 量化资金约占A股总成交额20%-30% 前一日1.4万亿元成交量中约3000多亿元来自量化资金 [9] - 成交额下降与新规限制量化交易有关 但市场仍维持高位运行 [9][10] 机构应对策略 - 头部量化私募策略换手率普遍为80-150倍 远低于300笔/秒的红线 已提前调整风控标准 [14][15] - 量化竞争维度从技术执行速度转向策略研发深度 中低频与基本面量化策略将成为主流 [18] - 机构需构建全覆盖合规管理体系 深化多因子模型创新 完善风险管理框架 [18]
A股晚间热点 | 继续买!央行“八连增”黄金
智通财经网· 2025-07-07 22:31
黄金市场与央行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连续第八个月增持黄金,6月末黄金储备达7390万盎司,环比增加7万盎司[1] - 中航期货研报指出,下半年黄金价格中枢有望上移,驱动因素包括美元资产吸引力下降、全球央行购金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1] 国际贸易与关税政策 - 特朗普威胁对金砖国家加征10%新关税,中方回应称贸易战没有赢家,强调金砖机制倡导开放包容[2] - 美国计划向贸易伙伴发送关税信函,税率或达10%-70%,谈判期限可能延长至8月1日[12] - 日本首相石破茂表态不会在日美贸易谈判中轻易妥协,强调日本对美经济投资的特殊性[13][14] 新能源与充电桩产业 - 四部门发布通知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目标2027年底全国超10万台,整桩及模块环节价值量和毛利率有望提升[3] - 充电桩概念股异动,奥特迅涨停,永贵电器、积成电子跟涨[3] 农业科技与低空经济 - 成都提出发展数字农业,推进机器人农业生产场景应用,加速农机装备研发并促进农业低空经济发展[4] A股市场动态 - A股单日成交额缩量至1.23万亿元,较前一日减少2275亿元,创近两周新低[5] - 电力板块成交额周环比增长213.4亿元,电网设备、房地产等板块活跃度显著提升[6] 半导体与科技企业 - 长鑫存储启动A股IPO辅导,注册资本601.93亿元,主营DRAM芯片研发生产[7] - 国产机器狗"新一代黑豹2.0"以10.3米/秒速度打破世界纪录,四足机器人应用前景广阔[15] 量化交易与政策调整 - 量化交易新规正式实施,高频策略受影响显著,行业加速向长周期策略转型并集中化[8] 金融市场产品动态 - 10只科创债ETF全部"一日售罄",合计募集资金300亿元[10] 美股与焦点公司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特斯拉跌超7%,脑再生科技涨近2%,壳牌因业绩预警跌超2%[11] 企业公告与业绩 - 华电科工签订55.67亿元重大合同,航天工程预中标23.92亿元项目[20] - 翔港科技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410%-478%,瑞芯微净利润预增185%-195%[21]
微盘股指数周报:“量化新规”或将平稳落地,双均线法再现买点-20250707
中邮证券· 2025-07-07 22:25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扩散指数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监测微盘股成分股未来N天股价涨跌幅与过去窗口期T天的关系,预测扩散指数变盘临界点[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横轴为未来N天股价涨跌幅(1.1到0.9代表涨10%到跌10%) - 纵轴为回顾窗口期T天(N=20-T,T从20到10) - 扩散指数值计算示例:横轴0.95和纵轴15天值为0.32,表示N=5天后若成分股均跌5%,扩散指数为0.32[4] - 模型评价:有效监测市场分化与资金抄底行为[4] 2. **模型名称:首次阈值法(左侧交易)**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扩散指数值提前触发交易信号[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当扩散指数值≤0.9850时触发空仓信号(2025年5月8日收盘触发)[4] 3. **模型名称:延迟阈值法(右侧交易)** - 模型构建思路:在扩散指数趋势确认后触发信号[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当扩散指数值≤0.8975时触发空仓信号(2025年5月15日收盘触发)[4] 4. **模型名称:双均线法(自适应交易)**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短期与长期均线动态调整交易信号[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2025年7月3日收盘触发开仓信号[4] 5. **模型名称:小市值低波50策略** - 模型构建思路:在微盘股成分股中优选小市值和低波动股票[1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每双周调仓一次,选取50只股票 - 基准为万得微盘股指数(8841431.WI) - 费用双边千三[16] - 模型评价:2025年YTD收益56.90%,超额收益稳定[16]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pb倒数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反映市净率的倒数效应[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周度rankic为0.152(历史平均0.034)[4] 2. **因子名称:非流动性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股票非流动性特征[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周度rankic为0.107(历史平均0.039)[4] 3. **因子名称:盈利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公司盈利能力[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周度rankic为0.085(历史平均0.022)[4] 4. **因子名称:动量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跟踪股价动量效应[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周度rankic为0.069(历史平均-0.005)[4] 5. **因子名称:杠杆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评估公司财务杠杆水平[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周度rankic为0.064(历史平均-0.005)[4] 6. **因子名称:成交额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反映股票交易活跃度[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周度rankic为-0.186(历史平均-0.081)[4] 7. **因子名称:残差波动率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股价波动残差风险[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周度rankic为-0.154(历史平均-0.04)[4] 8. **因子名称:过去10天收益率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短期收益反转效应[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周度rankic为-0.153(历史平均-0.062)[4] 9. **因子名称:过去一年波动率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评估长期波动风险[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周度rankic为-0.153(历史平均-0.033)[4] 10. **因子名称:10天自由流通市值换手率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结合换手率与自由流通市值[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周度rankic为-0.132(历史平均-0.061)[4]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扩散指数模型** - 当前扩散指数值:0.72(横轴20,纵轴1.00)[4] 2. **首次阈值法** - 触发信号:空仓(2025年5月8日收盘)[4] 3. **延迟阈值法** - 触发信号:空仓(2025年5月15日收盘)[4] 4. **双均线法** - 触发信号:开仓(2025年7月3日收盘)[4] 5. **小市值低波50策略** - 2024年收益:7.07%(超额-2.93%) - 2025年YTD收益:56.90%(本周超额0.04%)[16]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pb倒数因子** - 周度rankic:0.152(历史平均0.034)[4] 2. **非流动性因子** - 周度rankic:0.107(历史平均0.039)[4] 3. **盈利因子** - 周度rankic:0.085(历史平均0.022)[4] 4. **动量因子** - 周度rankic:0.069(历史平均-0.005)[4] 5. **杠杆因子** - 周度rankic:0.064(历史平均-0.005)[4] 6. **成交额因子** - 周度rankic:-0.186(历史平均-0.081)[4] 7. **残差波动率因子** - 周度rankic:-0.154(历史平均-0.04)[4] 8. **过去10天收益率因子** - 周度rankic:-0.153(历史平均-0.062)[4] 9. **过去一年波动率因子** - 周度rankic:-0.153(历史平均-0.033)[4] 10. **10天自由流通市值换手率因子** - 周度rankic:-0.132(历史平均-0.061)[4]
量化交易新规落地实施 对市场影响几何
深圳商报· 2025-07-07 21:55
程序化交易新规实施 - 沪深北三大交易所正式实施《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 核心内容包括高频交易监管 异常交易行为界定 差异化收费机制 以及全面暂停融券T+0交易 [1] - 新规明确高频交易标准:单个账户每秒申报/撤单超300笔或单日超20000笔 并对频繁申报撤单等"幌骗交易"实施差异化收费 [1] - 新规禁止通过融券实现"当日卖出次日还券"的类T+0操作 切断短线套利路径 [1] 监管范围与标准统一 - 北上资金通过沪股通进行量化交易需与国内机构执行统一监管标准 消除监管套利空间 [2] - 监管导向围绕"强监管 防风险 促高质量发展"主线 对程序化交易报告管理 交易行为管理 信息系统管理等作出细化规定 [2] 市场影响分析 - 头部量化机构受影响有限 因其资管产品较少涉及高频交易 部分机构已转向开发低换手率的长周期策略 [3] - 依赖高频交易的私募管理人面临较大冲击 需调整系统适应监控标准 加强合规建设 运营成本上升 极高报撤单频率策略可能被淘汰 [3] - 新规推动A股从"速度博弈"转向"质量博弈" 散户主观交易有效性可能回升 但需警惕小盘股流动性收缩风险 [4] 投资策略建议 - 短期规避高频资金主导的小盘股 尤其是日均成交额低于5000万元的标的 [4] - 中长期布局流动性溢价提升的蓝筹股和基本面良好的科技成长股 关注市场定价逻辑向基本面回归的趋势 [4]
【西街观察】量化从拼速度到拼策略
北京商报· 2025-07-07 21:03
随着新规的落地,量化交易的竞争重点已然生变。高频量化红线的设置,让拼速度成为过去式。速度优 势已经没有了发展空间,量化交易只能转向拼核心交易策略,而这正是回归投资交易的本源。 速度优势被系统性削弱、交易成本激增,新规斩断了高频量化简单粗暴的套利模式,量化交易策略生态 会系统性重构。告别速度依赖,比拼深度核心策略,这才是未来量化交易的主流竞争赛道。 随之而来的,是A股市场生态的持续优化。新规的实施,意味着高频量化红利期的终结,取而代之的是 中低频策略会成为主流。当技术优势被限制,量化策略只能在AI模型参数上见真章,比拼的是深层次 的选股能力和复杂的策略模型。 7月7日起,沪深北三大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新规")正式开始实施,将加强 程序化交易监测监控,强化高频交易监管。新规旨在因势利导促进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充分体现"趋 利避害、突出公平、从严监管、规范发展"。 千呼万唤始出来。新规倒逼量化市场转型优化,从比拼速度的初级阶段,逐渐过渡到比拼核心策略的高 阶之争。而降频降速,对中小投资者更加公平。量化在深度策略上下功夫,在提供更多流动性的同时, 能更好地发挥价值发现功能。 一直以来,量化交易 ...
7月7日复盘:缩量上涨暗藏玄机!银行板块绑架大盘,一招稳赚策略曝光
搜狐财经· 2025-07-07 21:00
今天缩量,有人指出是量化新规后有部分量化资金收割频率在降低,我觉得是好事,现在市场每一次放量上涨都是高点,缩量上涨反而更稳定一些。大家都 知道缩量反弹也不是真突破,所以行情也就这样了。有机构研究指出,今年银行板块的上涨是大盘指数走高的核心推动力,上半年银行对大盘贡献达到 87.61点,若剔除银行的贡献,则上证指数点位会将与年初相比则几乎走平。为什么会有这个情况,还不是银行板块没有量化资金嘛,如果量化资金在减 少,或许会有资金愿意离开银行抱团到别的板块去蹭蹭,毕竟抱团的后果又不是没有出现过,此前的宁王,茅王,甚至是药王都是这样出现的,然后就是现 在还没有消化完的估值,我不是说银行有什么大部分,但抱团总有终结时,如果某一天银行回落指数也不受影响,那A股就真走出来了,否则还是多看看海 外资产吧,毕竟所有资产都在涨,别坐困在一个细分方向出不来了。 当然,如果按机构这样说的,其实也有一个比较稳的策略,假如公司基本面没变,今年大概率就是走一个价值中枢,大幅远离价值中枢就止盈,大幅低于价 值中枢就抄底,或许会有比较好的非热点轮动收获,但热点今天还是有的,那就先看热点! 中线策略分析:【整体情况】 今天买盘力量600+,与体 ...
和讯投顾徐斌箐:量化新规导致缩量?
和讯财经· 2025-07-07 20:35
这波推倒重来之后,后面兴起的周期才真正的主线量化,新规要过一段时间,等成交量稳定之后就可以 了。所以你看市场缩量对大盘其实没有太大影响,因为大盘主要是靠权重股,有没有看到今天银行股照 样出来顶,我昨天讲的是,包括上周五周四晚上时候就讲过这个事情,量化新规一旦出来,成交量肯定 是缩的,成交量缩了之后资金选择避险,因为周五毕竟跌了,那么资金选择避险去哪里?要么就是银行 股,要么就是带有业绩的科技板块,所以看到没有,今天带有业绩的科技板块都没跌,都水下翻红的, 银行股也是的,说大盘压根就没怎么动,那连板就很难做,这就是根本性原因。 针对这个市场,首先第一个要耐心有一个新周期,现在炒电力也好,炒这个外卖也好,都只是一个短期 炒作的一个对象,不可持续的,也没办法当主线来炒,如果真的想玩你是可以去玩一下,但说实话明天 电力也不太好接了,因为补涨的票都在挖,现在的题材只要一出来,第二天补涨的票就挖出来了,那这 种题材一般来讲都不太好做的。所以我建议大家要么就是在一些银行板块避险的,要么就是在有科技业 绩的这个板块里面做趋势。 (原标题:和讯投顾徐斌箐:量化新规导致缩量?) 周末的时候量化新规正式实施了,那么这个也跟大家预判 ...
金融工程周报:股债持仓量有所分化-20250707
国投期货· 2025-07-07 20: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指操作评级为三颗星,代表更加明晰的多/空趋势,且当前仍具备相对恰当的投资机会 [1] - 国债操作评级为三颗星,代表更加明晰的多/空趋势,且当前仍具备相对恰当的投资机会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截至7月4日当周,股指继续上涨,钢铁板块领涨,计算机板块领跌,融资规模增加189.28亿元,股市依赖宽松资金面和风险偏好支撑,成交量回升,但需关注美元走势,股指或兑现回调压力 [1] - 从高频宏观基本面因子评分看,期指通胀指标7分、流动性指标5分、估值指标11分、市场情绪指标8分;期债通胀指标8分、流动性指标10分、市场情绪指标8分 [1] - 期限结构上,7月基差逐步收敛但仍处偏高水平,受分红季影响贴水收敛速度缓慢 [1] - 金融衍生品量化CTA策略上周净值上升0.85%,主要为周三做多T以及周五日内做多IC [1] - 长周期中采与财新PMI边际改善,对IC和IM提升作用显著,T有一定下降;短周期美元震荡下行,利差和汇率压力下降,资金面对股债有支撑且影响权重上升 [1] - 持仓量方面,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先升后降,IC和IM信号强度处于高位,IF和IH相对上周小幅下降,综合信号中性震荡;期债月初资金面宽松,持仓量因子回升后边际减弱,机构等待调整后配置时机,综合信号中性震荡 [1] 各部分总结 宏观基本面中高频因子评分 - 高炉开工率等多项经济动能指标有不同涨跌幅度,期指评分为7,期债评分为0 [2] 通胀指标 - 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等多项通胀指标有不同涨跌幅度,期指评分为7,期债评分为8 [3] 流动性 - DR007等多项流动性指标有不同涨跌幅度,期指评分为5 [4] 指数估值 - 市盈率PE等多项指数估值指标有不同涨跌幅度,期指评分为10 [5] 市场情绪 - 股指融资余额等指标有不同涨跌幅度,期债评分为8 [6] - 债券国开债到期收益率等指标有不同涨跌幅度,期债评分为8 [7] 策略介绍 - 品种池为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运用多策略模型择优配置合约实现净值稳定增长,短周期模型聚焦市场风格等高频金融数据板块,长周期模型关注市场预期等低频指标,持仓量考虑机构多空单持仓量合成 [17] 预测信号 - 截止上周五,各主力合约短周期、持仓量、长周期模型及综合信号有对应数值,综合信号强度由3个独立模型信号加权合成,有相应做多做空原则及持仓量信号屏蔽规则 [18] 上周情况 - 各主力合约在不同日期有对应信号情况,同时有净值跟踪数据 [20] 国债期货跨品种套利策略 - 基于基本面三因子模型与趋势回归模型产生的信号共振,基本面因子采用Nelson和Siegel瞬时远期利率函数,信号分三类,运用趋势回归模型过滤信号,实际操作采用久期中性配比调整10 - 5Y价差 [21] 市场行情与交易信号 - TF和T主力合约在不同日期N - S模型信号和趋势回归模型信号有对应情况 [24]
美元暴跌47年最惨,A股却现曙光
搜狐财经· 2025-07-07 19:51
一、美元帝国的裂缝与市场的集体误判 看着美元指数那张触目惊心的走势图,我突然想起索罗斯那句名言:"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2025年上半年的美元暴跌,表面是47年 未遇的危机,实则暗藏着一场精彩的预期博弈。作为深耕量化领域的老兵,我亲历过太多次"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时刻——当财经头条都在渲染美国经济衰退 时,我的数据库里却闪烁着截然不同的信号。 二、预期差的炼金术 记得2018年毛衣占时,我的导师说过:"市场永远在交易'你以为的你以为'。"这次美元暴跌中,普通投资者看到的是进出口数据萎缩(图2),而我关注的却 是华尔街对冲基金正在悄悄增持的科技股期权。这就像玩德州扑克,高手从不在意桌面上的明牌,他们计算的是对手筹码堆的倾斜角度。 五、美联储换帅前的数据预判 眼下市场对美联储主席人选的猜测,让我想起2022年英国首相更迭时的英镑走势。当时主流观点认为政治动荡利空货币,但量化模型显示做空动能已呈衰竭 态。这次同样如此——无论特朗普提名谁,关键要看期权市场隐含波动率的变化曲线。 三、大数据下的资金博弈真相 去年操作过的一只半导体个股堪称经典案例。当媒体都在报道行业库存危机时,量化系统却捕捉到机构"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