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市
icon
搜索文档
“速冻一哥”安井食品今日港股上市,破冰A+H扬帆出海
搜狐财经· 2025-07-04 15:04
上市概况 - 安井食品成功在港交所发行上市,股票代码2648 HK,发行价格60 00港元/股,成为国内首家"A+H"上市的速冻食品龙头 [1] - 截至午间收盘,安井食品H股报58 4港元/股,成交额超5 42亿港元 [1] - 全球发售H股基础发行量约为3999 47万股,募集资金约为23 9968亿港元(约合21 91亿元人民币) [4] - 高盛和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 [4] 基石投资者与募资用途 - 获得多位基石投资者追捧,共计认购9000万美元(约合7 06亿港元,或6 45亿人民币) [6] - 基石投资者包括上海景林、香港景林、Hosen Capital、QRT、FCP Domains、NonaVerse等 [6] - 募集资金计划投向5个方面:35%用于扩大销售及经销网络,35%用于提升采购能力及优化供应链,15%用于业务营运数字化,5%用于产品开发及技术创新,10%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6][7] 行业地位与市场份额 - 按2024年收入计算,安井食品是中国最大的速冻食品公司,市场份额为6 6% [7] - 在速冻调制食品市场排名第一,是第二名的约五倍 [7] - 在速冻菜肴制品市场排名第一,超过该市场第二名至第四名的市场份额总和 [7] - 在速冻面米制品市场排名第四 [7]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安井食品收入分别约为121 06亿元、139 65亿元、150 30亿元人民币 [13] - 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分别约为11 51亿元、15 20亿元、16 15亿元人民币 [13] - 毛利率分别为21 2%、22 6%及22 7% [13] 产品与销售 - 2024年共拥有39个营收超过人民币1亿元的大单品,其中四款产品年收入超过人民币5亿元 [10] - "安井"品牌自2010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10] - 2024年拥有2017个经销商,覆盖全国所有一线及二线城市,以及超过250个低线城市,贡献了81 9%的收入 [12] 生产能力 - 截至2024年底,在全国运营12个生产基地,以及一个位于英国的海外生产基地 [13] - 2024年总产能利用已达97 2% [13] 国际化战略 - 2024年海外销售占比仅为总收入的1 1% [15] - 2021年收购并控股英国的"功夫食品"以此进军海外市场 [15] - 海外扩张计划包括加强海外销售渠道及经销网络、全球采购及全球供应链搭建、建立迎合海外市场的生产设施 [16][18][19] 研发能力 - 研发活动以厦门和无锡的研发中心为核心,并依托全国各生产基地的研发部门 [20] - 研发中心已获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速冻鱼糜产品行业中第一家 [21] - 截至2024年底,拥有508名专业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在中国拥有419项专利 [23]
超颖电子IPO:究竟是“科技新星”,还是“资本赌徒”?
搜狐财经· 2025-07-04 13:10
瞭望塔财经获悉,超颖电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颖电子")将于7月10日IPO上会,冲击A股。 在监管压力下,最新招股书将募资额下调至6.6亿元,补流还贷金额降至2.6亿元,仍占39.4%,直接踩中《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18号》30%的监管红 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投资额 | 拟以募集资 | 实施主体 | 备案情况 | 环评情况 | | | | | 金投入 | | | | | 1 | 超颖电子电路股份有 | 40.000.00 | 40. 000. 00 | | 项目代码: | 黄坏审函 | | | 限公司高多层及 HDI | | | 超颖电子 | 2306-420205- | [2016] 18 号 | | | 项目第二阶段 | | | | 04-01-261606 | | | 2 | 超颖电子电路股份有 限公司补充流动资金 | 26.000.00 | 26.000.00 | 超频电子 | | | | | 及偿还银行贷款 | | | | | | | | 合计 ...
医药IPO“挤爆”港交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12:43
港股生物医药市场复苏 - 2025年上半年共有10家生物医药企业成功登陆港交所,超过去年全年的12家,其中6家属于医药生物行业,4家属于医疗设备与服务行业 [1] - 2025年第一季度香港主板医疗及医药行业上市申请占比达26%,6月单月有15家医疗健康企业递表港交所 [1] - 截至6月30日,39家医疗健康企业在港交所排队等待上市,预计下半年仍有40余家企业冲刺IPO [1][2] 募资规模与行业分布 - 医药生物行业上半年募资总额达156亿港元,为港股IPO募资规模第二高的行业,其中恒瑞医药以98.9亿港元占据主导地位 [2] - 映恩生物香港公开发售获115.14倍超额认购,国际配售获13.52倍认购,最终募资15.13亿港元,创港股18A板块近三年纪录 [5] - 恒瑞医药港股IPO募资约99亿港元,为近五年港股医药板块最大IPO,首日大涨30%并获454.85倍超额认购 [5] A+H上市趋势与动因 - 生物医药行业"A+H"两地上市成趋势,包括药明康德、复星医药、君实生物等企业已完成两地上市 [6] - A+H上市可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国际化水平、优化资本结构并降低融资成本,政策支持也是重要助力 [6] - 部分企业如派格生物曾尝试冲击A股IPO后转战港股,5月27日成功募资3.01亿港元 [6] 南向资金推动流动性改善 - 2025年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近7300亿港元,为历史同期最高,全年累计流入或超万亿港元 [9] - 南向资金在港股成交占比超40%,创新药是其加仓最多方向之一,部分港股创新药公司年初至今涨幅超100% [9][11] - 港股与A股流动性差距显著收窄,恒生指数换手率已追平沪深300,生物科技板块估值回升至近三年高位 [11] 企业上市动因与行业挑战 - 部分生物医药企业因研发开支过高、现金流断裂风险及一级市场融资困难而被迫赴港上市 [13] - 早期投资人基金存续期限压力迫使企业通过IPO解决回购问题,上市被视为"救命稻草" [13] - 尽管流动性改善,港股IPO市场仍较脆弱,存在上市后股价表现不佳、套现退出困难等问题 [14]
葛辰皓:短期内不同市场表现会有起伏,但上市地选择的长期逻辑不会变
凤凰网财经· 2025-07-04 12:10
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 - 论坛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旨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 [1] - 论坛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共探生态共赢转型路径 [1] - 纽约证券交易所中国区主管葛辰皓出席并就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趋势展开深度交流 [1] 企业上市地选择的核心考量因素 - 上市可行性:需结合财务状况和业务水平评估是否符合各地交易所规则,同时考虑不同市场的产品多样性如deSPAC、直接上市等方式 [3] - 资金池深度与流动性:深的资金池和流动性市场对IPO首次募集及上市后持续融资至关重要 [3] - 投资人结构与专业化程度:是上市地选择的核心因素之一 [4] - 市场内可比公司表现:影响企业上市地决策 [4] - 与品牌出海的协调效应:企业需评估上市地与品牌全球化战略的协同性 [4]
葛辰皓:关税政策的影响对全球都一视同仁,企业的准备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凤凰网财经· 2025-07-04 10:24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趋势 - 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旨在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 [1] - 纽约证券交易所中国区主管葛辰皓出席论坛并就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趋势进行深度交流 [1] 关税政策对全球企业上市的影响 - 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全球正在寻求上市的企业都带来了影响,不只是针对中国企业 [3] - 以纽交所为例,今年4月原本是发行高峰期,但在4月2号大规模关税政策推出后,许多企业选择推迟发行窗口 [3] - 相比首次面对贸易波动的新兴市场国家,中国企业从第一次中美贸易战以来已具备更强的应对机制 [3] - 近年来出海企业在全球布局、供应链多元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增强了面对政策波动的抗风险能力 [3] 市场恢复与企业应对策略 - 市场秩序已逐步恢复,美股整体指数回到4月2号之前的水平 [4] - 一些做好充分准备的公司择机做了不错的发行 [4] - 长期来看政策始终在动态演进,企业需要具备足够的韧性和内功 [4] - 在资本市场中窗口有变化,但企业的基本面和战略准备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4]
葛辰皓:DeepSeek和“杭州六小龙”,带动国际投资人对中国新质生产力的重新认知
凤凰网财经· 2025-07-04 10:11
多中国企业借助这个窗口顺利完成了IPO发行或二次融资,整个市场在恢复的通道上",葛辰皓表示。 葛辰皓表示,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相较于最佳时期尚处在一个恢复阶段,难点在于如何能更好地获得国际的、特别是欧美的长线资金的支持。但他最近也看到 一个积极的趋势,很多资金又回到了中国资产。 这其中包含了内因和外因。内因方面,首先是在去年9月24号之后,很多投资人看到中国政府面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一些挑战更加重视,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 政策举措。其次,年初不论是DeepSeek的发布还是"杭州六小龙"的问世,让世界再次看到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力量,也触发了对中国科技股的价值重估。 外因方面,也看到国际资金在全球化资产配置方面出现了一些边际变化。考虑到美股的高估值水平、短期内美国本身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元汇率变化的 风险,很多投资人尤其是美国本土以外的投资人,把部分重心又转到了诸如中国和欧洲资产。"所以最近看到一些国际资金又回流到了中国资产,也看到很 凤凰网财经讯6月28-29日,"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本次论坛由凤凰网主办,雪花超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合作,中国企业出海全球 化理事会联合主办,以"为开放的世界"为 ...
A股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持续,10家公司成功登陆港交所,数十家筹备中
金融界· 2025-07-04 09:11
科技类企业在这波赴港热潮中表现尤为突出。截至6月30日,已有16家A股半导体及消费电子公司向港 交所提交招股书,数量远超去年同期水平。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A股龙头企业已率先完成 港股上市。 政策环境为企业赴港上市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证监会此前发布的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中,明确 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也发布相关通知,完善境内企业境 外直接上市的跨境资金管理。 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推出的"科企专线"进一步便利了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申请。这项举 措允许相关企业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提升了审批效率。 企业选择赴港上市的动机主要围绕全球化发展需求展开。通过香港这一国际金融中心,企业能够更便捷 地对接全球产业链,吸引海外合作伙伴。A股上市地位使这些公司在港股市场的价值能够得到更好发 现,实现合理定价。 A股企业赴港上市潮流持续升温,"A+H"双重上市模式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自去年9月至今,已有 10家A股上市公司成功登陆港交所,同时数十家企业正在积极筹备相关事宜。 立讯精密、长春高新等行业龙头企业近期相继发布公告,宣布筹划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
安井食品7月4日赴港上市;暑假未成年人限玩游戏不超过27小时|消费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4 06:19
未成年人游戏限时政策 - 腾讯游戏和网易游戏在暑假期间对未成年人实施限玩政策,每周五、六、日的20点至21点开放,整个假期总时长不超过27小时 [1] - 限玩政策旨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游戏,但需要政策监管、企业责任和家庭引导多方协同 [1] 三只松鼠供应链投资 - 三只松鼠追加不超过2亿元自有或自筹资金,用于完善华东、华北、西南三大区域供应链基地 [2] - 公司在安徽南陵零食园区新设三家子公司,聚焦方便速食及沙琪玛等品类生产,提升自产比例 [2] - 投资是落实"高端性价比"战略的关键举措,旨在强化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优化区域产能布局 [2] 安井食品赴港上市 - 安井食品H股发行最终价格为每股60港元,预计7月4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 [3]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速冻食品公司,2023年市场份额为6.2% [3] - 赴港上市募资将用于全球供应链建设,东南亚市场或成为海外扩张重点方向 [3]
全力守好上市公司董事资格审查关
证券时报· 2025-07-04 02:50
近日,广东证监局要求某上市公司2个交易日内更换董事长,原因是该公司董事长被多地法院列入失信 被执行人名单。这凸显出个别上市公司的治理乱象,值得各方深刻反思。 《公司法》第178条规定不得担任公司董监高的情形,就包括"个人因所负数额较大债务到期未清偿被人 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情形。该公司在董事会决议公告、年报半年报中只字不提董事长这些污点, 如此情形下的老赖还厚着脸皮、堂而皇之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试 想一下,老赖成为上市公司掌舵人,上市公司在市场的信用、信誉必将蒙尘,公司要有好的发展前景恐 怕很难。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规定,董事会中设置提名委员会的,提名委员会应当对被提名人任职资 格进行审查,并形成明确的审查意见;提名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应当过半数并担任召集人。本案上市公 司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是否尽到对被提名人任职资格的把关责任,值得关注,当然,如果候选人隐瞒失信 等相关信息,提名委员会能否发现,不得而知。 建议证券监管部门可与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手建立失信信息共享机制,这有利于对被列 入失信名单人士实施任职限制。再进一步,可由证券监管部门牵头建立全国性的上 ...
河钢股份: 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增持专项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04 00:27
增持人主体资格 - 邯钢公司注册资本250,000万元,经营范围涵盖黑色金属冶炼、钢材加工、化工产品制造等多元化业务,经营期限至2025年12月27日 [4][5] - 唐钢公司注册资本553,07312万元,业务涉及金属材料制造、技术进出口、工业互联网服务等,经营期限为无固定期限 [6] - 增持人不存在《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债务违约、重大违法行为或证券市场失信等不得收购上市公司股份的情形 [7] 增持计划及实施情况 - 增持前邯钢公司持股4218763010股(占比4081%),唐钢公司持股1853409753股(占比1793%) [8] - 增持计划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在6个月内增持216亿至432亿元,其中邯钢公司计划增持108亿至216亿元且比例不超1% [8] - 截至2025年7月3日,实际增持99030324股(占总股本096%),金额2160043万元,邯钢与唐钢各增持约048%股份 [8] 增持后股权结构 - 增持完成后邯钢公司持股4268333455股(占比4129%),唐钢公司持股1902869632股(占比1841%) [9] - 一致行动人承德钢铁集团、河北钢铁矿业等持股未变动,合计持股比例从6391%提升至6487% [9] 信息披露与合规性 - 公司已发布增持计划公告、进展公告等,披露增持主体、数量、比例及承诺内容 [10] - 本次增持符合《管理办法》免于发出要约条件(持股超30%且12个月内增持比例低于2%)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