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AI)
icon
搜索文档
用AI的“隐私”刁难AI
齐鲁晚报· 2025-09-14 23:01
:俱乐部套装: 韩心泽 无论如何,面对我的故意刁难,AI一直从容地以机敏、谦和、坦诚、前瞻和自信的智者之风予以积极 回应。受AI的启发,我也基于自己对梦境的思考有效开阔了自己的脑洞:别看AI图画上的AI天书,和 梦境中出现的数学试卷,都是只可粗识一二,余者玄虚难辨的诡异画面,但二者其实都是貌似变幻莫测 实则不可较真儿的把戏,至少目前,AI图画与人类梦境,都是站在一具体就敷衍的伪上帝视角的无所 不能。我有理由怀疑,AI图画与人类梦境的生成机制,有着吻合度极高的内在相似性。想想画家如果 画一个高中生做数学试卷的画面,他能够把人物面貌、表情、衣着、动作描绘得栩栩如生,但能够或者 说有必要把卷子上的题目和做出的答案也刻画得无可挑剔、天衣无缝吗?所以AI图画与人类梦境,都 是非凡的艺术家而不必是严苛的科学家,我们何妨宽容地享有这科技与生命带来的幽玄而又轻松的乐 趣。 问完AI关于AI天书的问题,我突然不好意思地偷偷笑了。用AI的"隐私"难为AI,正成为人们运用AI之 余最莫名心痒的事。也许,我们不断对AI提出AI自身面对的难题,将促使AI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 完善,或许真能帮助AI早日拥有自我意识呢。 自从有了AI, ...
华尔街观察|“AI卖铲双杰”引爆美股,博通、甲骨文凭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9-14 16:05
AI行业投资热潮 - AI热潮推动美股屡创新高 标普500市盈率达22倍 处于1980年以来96分位水平 [2][16] - 华尔街机构持逢跌买入态度 纳斯达克100指数过去17年有16年上涨 总回报达2251% 其中74%来自盈利增长 [2][16] - 企业盈利表现强劲 标普493家公司利润同比增长7% "七巨头"同比增长28% [16] 甲骨文公司表现 - 盘后股价暴涨28% 创1999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尽管调整后营收149.3亿美元和每股收益1.47美元略低于预期 [4] - 剩余履约义务(RPO)同比暴增359%至4550亿美元 相当于沙特阿拉伯一年GDP [4] - 云基础设施(IaaS)营收33亿美元同比增长55% 云业务总营收(IaaS+SaaS)72亿美元同比增长28% [5] - 与OpenAI达成4.5吉瓦数据中心容量合作 还获得xAIMeta和英伟达等巨头长期订单 [4][5] 甲骨文业务战略 - 避开一线城市数据中心竞争 在得克萨斯州和马来西亚等低成本地区布局 [5] - 与加密货币矿企转型开发商签订15年长租约 快速部署吉瓦级数据中心 [5] - 采用高杠杆融资加速数据中心建设 若未来泡沫破裂可能从脆弱财务结构开始 [7] 博通公司表现 - 本季度实现营收159.5亿美元同比增长22% 与市场预期的158.6亿美元基本持平 [14] - 半导体解决方案业务收入91.7亿美元 环比增加7.6亿美元 其中AI业务贡献全部增量达52亿美元 [14] - AI业务收入环比增长8亿美元 预计下季度将达62亿美元环比增长10亿美元 [14] 博通业务结构 - AI收入主要来自谷歌、Meta和字节三大核心客户 谷歌TPUv6芯片量产规模扩大是核心推手 [14] - 获得第四个重要客户超100亿美元AI相关订单 预计2026财年第三季度开始交付 [14] - 非AI半导体业务收入约39.7亿美元环比下滑1% [15] - 软件业务占比超四成 超过六成VMWare许可证用户完成向订阅模式转型 [15] 行业竞争格局 - 英伟达在AI加速卡市场占据约80%份额 博通在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占据70-80%份额 [12] - 博通ASIC芯片在特定场景推理领域与英伟达GPU形成互补及部分替代关系 [11][12] - 大厂纷纷尝试自研ASIC 除亚马逊外几乎所有大厂转向谷歌TPU路线 [13]
2025服贸会观察—— “绿”潮涌动服贸会 “链”动低碳发展
人民网· 2025-09-14 15:48
行业绿色转型趋势 - 2025年服贸会展示多项绿色技术成果与实践方案 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1] - 环境服务专题聚焦新能源与低碳服务、环境生态服务与循环经济、数字化技术三大核心领域[1] - 零碳园区建设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京能科技通过沙盘展示工业园区光伏板、光伏座椅和充电桩等零碳设施[1] 能源企业低碳技术布局 - 中国石油展示氢能制储输用一体化解决方案[1] - 中国石化展示氢能、CCUS技术、地热、风光绿电、生物燃料等绿色低碳技术[1] - 中国海油发展海上风电、光伏发电及CCUS等低碳业务 推动油气全产业链节能降碳[1] 环保技术创新应用 - 朝阳环境集团展示全场景多链路AI智慧焚烧系统 实现垃圾发电效率提升与耗材降低 推动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处理[1] - 中建一局采用高性能防水建材与环保装饰材料建设绿色低碳建筑[2] 绿色金融服务发展 - 中国人保2025年上半年为风电、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提供风险保障6834亿元 同比增长3.6%[2] 绿色消费与产业链升级 - 多家企业推出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环保日用品等绿色产品 为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2] - 院士论坛建议建立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2] - 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 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 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化升级[2]
一线投资人热议AI:三大赛道仍处风口,不完美创业者受青睐
证券时报网· 2025-09-14 12:38
核心观点 - AI产业处于技术奇点与商业爆发交汇口 重点关注大模型向多模态、智能体及具身智能的跃迁 [1] - 中国AI应用走在国际前列 多个全球"首个智能体"来自中国 受益于过去20年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积累的产品经理能力与技术快速迭代 [4] - 未来全球最顶尖的智能体中三分之二将来自中国创业团队 [6] 细分赛道投资风口 - 算力、Agent和"AI+产业"三大细分赛道仍是投资风口 [2] - 蚂蚁集团过去两三年在算力层公司出手较多 关注未来Token消耗及能源支撑问题 [2] - 明势创投在智能体领域已布局6家成长较快Agent中的3-4家 [2] - 经纬创投重点关注AI与消费电子、机器人、工业及零售行业的融合 [2] 智能体投资策略 - 智能体分为通用和垂类两种 前者天花板高但风险高 后者超额回报空间有限 [3] - 蚂蚁集团投资以垂类智能体为主 选择标准包括市场空间大、付费意愿强及能构建护城河 [3] - 智能体创业需避开大模型能力迭代主赛道 否则可能被大公司版本升级冲击 [3] - 创世伙伴创投采用"哑铃策略":投资与复杂工作流结合的To B应用及天花板更高的通用方向 [3] 创业者特征偏好 - 新一代创业者比上一代年轻10岁且呈年轻化趋势 已出现00后创业者 [4] - 创业团队需对模型等技术有深刻理解 创业门槛高于移动互联网时代 [4] - 青睐对技术有独到认知、具备商业敏感度及快速迭代能力的团队 [5] - 偏好拥有非共识的超级产品经理特质 如理想汽车李想 [5] - 认可"不完美的创始人能做出伟大产品" 有激情但不够理性者更具潜力 [5] - 谨慎对待AI经验超过3年的创业者 因其可能无法区分新旧AI技术差异 [5] 行业发展前景 - 中国通过实际应用场景与环境互动获得真实应用数据 该路径在机器人领域被特别看好 [3] - 需对年轻创始人保持耐心与宽容 允许其保留个性化风格而非严格遵循CEO标准 [6] - 即便当前最优秀Agent在许多领域仅能达到30-40分水平 在细分领域做到50-60分即有大量用户付费 [2]
私募基金涌入全球会计师事务所
日经中文网· 2025-09-14 08:33
私募基金投资会计师事务所的全球趋势 - 美国30家主要会计师事务所中50%已接受私募基金出资 反映行业资本结构变化[2][4] - 英国60家主要会计师事务所中27%接受私募投资 涉及调查样本中的22家机构[4] - 私募基金通过40%股权比例参与投资 典型案例为美国维弗里会计师事务所获得新山资本投资 该所估值超10亿美元[4] 行业资本需求与重组动因 - 会计师事务所需弥补AI技术投资产生的高额成本 推动资本结构从合伙人制转向外部融资[2][4] - 传统由经营者个人出资的模式被打破 私募基金通过IPO或转售实现投资回收[4] - 行业通过AI投资与并购重组提升经济价值 创造超额利润空间[4] 监管环境与地域差异 - 日本监管限制会计师事务所出资主体 仅允许注册会计师和税务师个人投资 阻碍私募基金进入[4] - 法律明确规定审计法人和税务师法人需保持个人出资原则 形成地域性壁垒[4] 审计独立性质疑 - 行业担忧资本构成变化可能动摇审计独立性 影响社会基础设施功能[5] - 专业机构质疑私募资本介入后 独立性与公共利益保障机制的有效性[5]
日本要借助高质量数据优势推进国产AI研发
日经中文网· 2025-09-14 08:33
日本AI国家战略 - 日本政府制定AI开发和应用战略方案 利用高质量数据优势推进国产AI研发[2] - 战略目标在2025年内敲定 强调日本仍有迎头赶上机会[4] - 战略包含四大核心内容:推进应用 强化开发 主导治理 推动面向AI社会的持续性变革[4] 数据优势与开发支持 - 日本在高质量AI数据及数据可靠性方面比其他国家有优势 被视为"一条取胜的道路"[6] - 政府将通过增加预算和放宽规定支持数据中心及半导体等相关投资需求[2] - 总务省信息通信研究机构已开发3110亿参数规模的日语专用大语言模型 为同类最大[7] 具体实施措施 - 推进从国内外吸纳具备专业知识的开发人才[6] - 完善和扩充日语数据资源[6] - 开发融入日本文化、习俗及日语数据的高可靠性国产AI[7] - 与KDDI联合研究日语专用生成式AI[7] 行业挑战与机遇 - 数据投毒现象已成为重大问题 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愈发重要[6] - AI技术日新月异导致竞争环境瞬息万变[4] - 除美国和中国外 新兴市场国家也加入AI开发竞争[4]
耐心持有!东方红资产管理江琦:创新药是基本面推动的长周期行情
券商中国· 2025-09-13 16:39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持续走牛,让医药行业久违地回到了市场"C位"。 在第二批11只浮动费率基金产品中,两只医药行业主题基金备受市场关注。其中一只是来自东方红资产管理的"东方红医疗创新混合基金(QDII)(A类025070、C类 025071)",从业15年的医药老将江琦和基金经理高义拟共同管理该基金。 履历显示,江琦具有15年的证券基金从业经历,为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本科、金融学硕士研究生,2022年3月开始管理公募基金,担任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 发起基金的基金经理。值得一提的是,她是同时具有买方与卖方经历的医药基金经理,曾拥有8年的卖方研究经历。 "医药行业具有很强的科技属性,科技成长可能是医药长期最赚钱的赛道。" 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专访时,江琦表示,在投资方法上,她采用"在医药板块中做组 合"的策略,其关注的重点涵盖了成长股、低估值转型标的、低估值白马股以及现金流稳健的企业。不同时期,她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各类资产的配比。这种策略被 称为"组合"而非"轮动",是因为她始终通过动态配比来应对市场变化。 "从发展周期看,如果以从0到1、从1到10的角度,我认为中国创新药今天刚刚处于1的阶段。"江琦强调,202 ...
持续迭代!PCB行业受益AI高速增长
Wind万得· 2025-09-13 07:10
AI驱动PCB行业增长 - AI算力需求推动PCB行业结构性升级 2025年全球PCB市场规模预计达786亿美元 其中AI服务器用PCB复合年增长率达32.5%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 - 英伟达Blackwell架构GPU采用4nm制程与3D封装 单卡算力达5PFLOPs 推动PCB层数从常规8-12层向16层以上演进 20层以上多层HDI板成为标配[6] - 谷歌 Meta 亚马逊 特斯拉等科技巨头加速布局自研ASIC芯片 显著拉动高密度互连(HDI)PCB需求 ASIC芯片PCB层数达30-36层 HDI阶数5-7阶 线宽/线距要求15µm以下[6][8] PCB市场结构变化 - 2024年全球PCB整体市场规模735.65亿美元 预计2025年增长至774亿美元 复合增速5.2% 但高端PCB成为主要增长引擎[8] - AI相关PCB市场规模约56亿美元 占比7.2% 18层以上高多层板2024年市场规模50.2亿美元 2024-2029年CAGR达15.7% HDI板市场规模128亿美元 CAGR 6.4%[8] - 高端PCB盈利水平显著高于传统PCB AI服务器PCB价值量从500美元增至2500美元以上 增长5倍[9] 技术升级与材料创新 - AI服务器推动上游材料向高频高速低损耗方向发展 覆铜板需满足Dk≤3.5 Df≤0.005 高端场景要求Dk≤3.0 Df≤0.002[12][13] - 铜箔向高频高速方向升级 需兼具高剥离强度和低表面粗糙度 HVLP铜箔具有硬度高表面平滑厚度均匀等优势[13] - 正交背板技术带来显著市场增量 NVL576机柜单机柜需4块正交背板 总价值量达80-100万元 较传统铜缆方案提升3-4倍[14] 先进封装技术发展 - 英伟达与台积电推进CoWoP技术 通过取消传统封装基板将芯片与中介层直接键合至高精度服务器主板 预计下一代Rubin平台将启用该技术[14] - CoWoP技术要求PCB实现10µm线宽/线距能力 远高于当前SLP主板20-35µm水平 带来更短互连路径更优越信号完整性[15] - 玻璃基板作为新兴材料展现替代传统有机基板潜力 具有更优异表面平整度热稳定性和更低介电损耗 英特尔计划2026-2030年间实现量产[15] 行业竞争格局 - AI PCB市场呈现高端高度集中 中低端充分竞争格局 头部企业主导高多层板HDI板封装基板等高端市场[16] - 国内企业在AI PCB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产能持续供不应求 目前已排产至明年一季度 部分企业有望切入海外龙头供应链[16] - 日韩企业仍占据上游材料主要地位 国内企业通过并购加速研发等方式突破材料认证 获取高额附加值[16] 下游应用拓展 -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推动单车PCB价值量从传统燃油车约500元提升至3000元以上 车载雷达自动驾驶系统带动柔性板和高可靠性PCB需求激增[17] - IC封装基板国产化率不足10% 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下游需求爆发推动下 国产替代进入加速期[17] - 5G通信AI算力汽车电子等下游领域爆发式增长 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端化发展[17] 资本市场动态 - 国内PCB行业较为成熟 资本市场活动以定增再融资并购等途径为主 创投市场活跃度相对较低[17] - 上游材料设备仍存在大量发展机遇 相关投融活动多分布于此[17] - 2025年以来PCB赛道发生多起融资事件 包括河南光远A轮 雅科贝思A轮 亿麦矽Pre-A+轮 纳氟科技Pre-A+轮数千万人民币融资等[20]
The market volatility is a chance to re-up positions in high-quality, says Citi's Kate Moore
Youtube· 2025-09-12 23:36
市场表现与预期 - 道琼斯指数有望实现三周以来首次正增长 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预计创8月初以来最佳单周表现 [1] - 9月市场表现超预期强劲 受人工智能主题利好和降息预期推动 但估值水平令长期投资者感到不安 [2] - 市场目前定价包含年底前三次降息预期 政策宽松延续的预期已充分反映在价格中 [3] 货币政策影响 - 若秋季通胀数据超预期升温 美联储可能重新调整政策节奏 这将对风险资产构成压力 [4] - 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春季以来最低水平 通胀预期升至6月以来最高 与市场乐观情绪形成分化 [5] 经济增长展望 - 预期2024年GDP增长难以达到3-4% 多数经济学家预测增速将低于2% [12] - 政策红利(去监管化/资本支出支持/降息)对增长的推动是多年期周期效应 而非短期季度性影响 [9][10] - 当前严监管环境下企业仍创出历史盈利纪录 标普等主要股指处于历史高位 政策背景并未实质制约增长 [11]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利用波动机会增持高质量抗周期成长股 对周期性行业持谨慎态度 [6][12][13] - 采用分化策略应对低增长环境 规避当前预期过高的周期性板块 [12][13]
阿里巴巴引爆港股科技牛!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又新高,28亿资金密集进场,掘金港股AI龙头
新浪基金· 2025-09-12 20:1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超过1% 创阶段新高 科技龙头股领涨 [1] - 阿里巴巴-W盘中涨幅超过6% 收盘上涨超过5% 创近4年新高 [1] - 腾讯控股、快手-W、哔哩哔哩-W涨幅超过2% 小米集团-W上涨近1% [1] - 科技板块成为港股本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 [1] 个股表现 - 商汤-W现价2.260港元 上涨0.150港元 [2] - 美图公司上涨5.29%至9.650港元 [2] - 医脉通上涨5.22%至13.700港元 [2] - 猫眼娱乐上涨4.46%至8.430港元 [2] - 心动公司上涨3.22%至83.300港元 [2] - 金蝶国际上涨3.18%至16.870港元 [2] - 网易云音乐上涨2.72%至294.600港元 [2] ETF表现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场内价格一度上涨超过2% 创历史新高 收盘上涨1.13% [2] - 全天成交额6.06亿元 环比放量 [2] - 最新规模突破100亿元 创历史新高 [9] - 年内日均成交额近6亿元 [9] - 支持T+0交易 不受QDII额度限制 [9] 技术突破 - 阿里巴巴和百度开始使用自主设计芯片训练AI模型 部分替代英伟达芯片 [3] - 通义千问发布下一代基础模型架构Qwen3-Next 总参数80B仅激活3B [4] - 性能可媲美千问3旗舰版235B模型 实现模型计算效率重大突破 [4] 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重回扫货互联网龙头 [5] - 近20日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美团-W包揽南向资金净买入额前三名 [5] - 阿里巴巴连续15个交易日获南向资金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逾371亿港元 [5] - 港股互联网ETF近20日累计获资金净流入27.92亿元 [5]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年内累计涨幅41.94% [8] - 自最低价最大涨幅60.89% [8] - 恒生科技指数年内累计涨幅27.29% [8] - 自最低价最大涨幅48.64% [8] - 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表现优于恒生科技指数 超额收益超过10个百分点 [8] 基金持仓 - 港股互联网ETF前四大权重股为小米集团-W(15.65%)、腾讯控股(14.35%)、阿里巴巴-W(13.87%)、美团-W(10.87%) [7] - 前四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4.74% [7] - 前十大持仓股合计占比超过72% [7] - 重仓港股科技和互联网龙头 [7] 市场环境 - 美联储降息大幕拉开 AI主线持续催化 [4] - 全球流动性宽松背景下 中国资产有望成为全球资本新宠 [4] - 外资回流港股 多家外资金融机构发布对市场乐观看法 [4] - 港股相对A股补涨契机到来 相对优势开始凸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