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动化

搜索文档
比亚迪SEALION 7获Euro NCAP安全测试五星安全认证,2025世界汽车大奖获奖公布|海外日报
36氪· 2025-04-17 16:41
分组1:比亚迪SEALION 7 - 核心观点:SEALION 7五星成绩印证比亚迪在电动车安全领域领先技术实力,多款车型连续获五星表明其建立系统化安全研发体系,为全球化战略提供支撑 [5] - 关键要点:比亚迪旗舰SUV车型SEALION 7在Euro NCAP最新安全测试获五星评级,2024年底在欧洲上市,搭载刀片电池和CTB技术,在四大测试项目表现优异,儿童保护评分达近九年最高,配备儿童遗留检测系统,驾驶辅助功能获好评,此前比亚迪在欧销售的部分车型也获五星评级 [4] 分组2:起亚EV4 - 核心观点:EV4推出标志起亚电动化战略向主流市场下沉,或成特斯拉及比亚迪海豹等车型有力竞争者,加速15 - 25万元级电动轿车市场内卷 [8] - 关键要点:起亚在2024纽约国际车展全球首发2026款EV4纯电轿车,基于400V E - GMP平台打造,提供两种电池选项,支持快充,采用特定设计语言,配备多种配置和智能化系统,2026年一季度在美上市,主打都市年轻群体 [7] 分组3:2026款斯巴鲁Solterra - 核心观点:改款标志斯巴鲁在电动化领域实质性突破,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但快充功率和智能化配置保守,或吸引注重越野性能的潜在用户,挑战新势力市场 [13] - 关键要点:2026款斯巴鲁Solterra纯电SUV在2025纽约车展首发,基于升级版电动平台打造,续航提升25%,新增电池预加热系统,标配对称式全轮驱动系统,支持快充,兼容北美特斯拉超充网络,配备新车机系统等,保留越野能力,新增设计元素,详细售价年内公布 [12] 分组4:现代INSTER - 核心观点:INSTER获奖巩固现代在电动汽车领域领先地位,印证其“为客户提供卓越价值”理念 [15] - 关键要点:现代汽车旗下电动车型INSTER获“2025世界年度电动车”大奖,是现代连续第四年在世界汽车大奖中获奖,凭借独特设计、续航里程和快充优势获评委会青睐 [15] 分组5:沃尔沃EX90 - 核心观点:EX90获“2025世界年度豪华车”称号,展现七座电动车实用优势 [17] - 关键要点:沃尔沃纯电七座SUV EX90凭借豪华品质、前沿安全技术和独特设计理念获该称号,拥有领先静谧性,采用环保内饰材质,激光雷达系统提升安全性,第三排立起和放倒后备箱容积不同,奖项由评审团投票产生 [17][18] 分组6:起亚EV3 - 核心观点:EV3获“2025世界年度车”称号,标志起亚“设计驱动、技术领先”电动化战略获全球认可 [20] - 关键要点:起亚EV3纯电SUV凭借革命性设计、超长续航和快充等表现脱颖而出,是起亚自2020年以来第六次获世界汽车大奖,以创新设计和前沿科技重新定义紧凑型电动SUV用户体验 [20] 分组7:宝马iX及其他AAA获奖车型 - 核心观点:宝马iX蝉联AAA年度最佳车型奖,AAA汽车指南为消费者提供新能源时代购车参考 [23] - 关键要点:宝马iX xDrive50继2023年后再次获“年度最佳车型”及“中型SUV类别冠军”,2025年所有获奖车型均为新能源车,克莱斯勒大捷龙PHEV获“最佳MPV”称号,现代捷尼赛思GV60、起亚EV9等车型分获各类别冠军,评审新增评分标准并重启MPV类别 [23] 分组8:路虎发现5 - 核心观点:路虎发现5是最全能家庭SUV,但适合真正需要“全地形移动行宫”的买家 [30] - 关键要点:路虎第五代发现自2017年问世保持“汽车界瑞士军刀”称号,2020年改款升级后,铝制轻量化平台与3.0升直六柴油混动引擎组合兼具公路舒适性与越野性能,起价62,690英镑,豪华程度接近揽胜 [28][30]
当车企亲手杀死明星燃油车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27 23:42
全球汽车业标志性车型停产现象 - 多款经典燃油车型因销量低迷、电动化转型及消费偏好变化相继停产,包括迈锐宝、GT-R R35、福克斯、奔驰A级车和凯迪拉克XT4 [4][5][18][24][34] - 深层原因:SUV热潮挤压紧凑型轿车市场,电动化战略导致燃油车研发资源缩减,入门级燃油车利润微薄成为战略调整牺牲品 [4] - 行业趋势折射出市场对智能化、新能源的狂热追逐,燃油车黄金时代终结 [4] 奔驰A级车停产分析 - 奔驰确认A级车将停产且无换代计划,当前一代持续生产至2026年 [6][10] - 历史销量:第一代(1997-2004)累计110万辆,第二代(2004-2008)近70万辆 [6][8] - 中国市场表现:2018年后月销维持四位数,2025年1月仅807辆,2月1302辆 [10] - 战略调整:紧凑型系列从7款减至4款,CLA将成新入门车型,品牌向高端化发展 [10] 马自达6停产分析 - 2025年3月宣布全球停产,三代车型跨越23年,初代2005年销量峰值27.2万辆 [12][15] - 销量滑坡:2012年全球销量降至2.2万辆(巅峰1/10),2023年不足5万辆 [15][17] - 中国市场表现:2003-2017累计80万辆,2021年随一汽马自达合并停产 [17] - 替代产品:推出基于长安底盘的EZ-6电动轿车,海外版马自达6e拟2025年欧洲上市 [17] 福特福克斯停产分析 - 2025年11月正式停产,四代车型全球累计销量超1600万辆 [21][23] - 销量下滑:欧洲市场2022年4月销量同比降50%(从1万辆降至5000辆) [23] - 产品问题:2018款三缸发动机引发消费者质疑,2022年改回四缸仍难挽颓势 [21] - 战略调整:福特近年相继停产蒙迪欧、嘉年华等燃油车型,转向电动化 [23] 日产GT-R R35停产分析 - 2025年2月日本停售,北美2024年10月停产,欧洲2022年3月停售 [25][27] - 技术参数:3.8L双涡轮V6发动机,2023款功率达421kW(Nismo版447kW) [29] - 停产原因:排放及安全法规收紧(如澳大利亚2021年因侧碰法规退市) [27] - 替代产品:R36或基于Hyper Force概念车,采用固态电池技术(预计不早于2028年) [31][33] 通用汽车双车型停产 - 雪佛兰迈锐宝2024年底停产,60年累计销量超1000万辆,2023年销量13万辆(同比降8.5%) [35][37] - 凯迪拉克XT4 2025年1月停产,2019年销量峰值3.2万辆,2024年仅1.8万辆 [39][41] - 战略替代:XT4/XT5/XT6将被Optiq、Lyriq等电动跨界车取代,堪萨斯工厂获3.9亿美元改造投资 [39][42]
中国汽车行业在发生地壳变动
日经中文网· 2025-03-21 11:23
在中国汽车市场,比亚迪等大型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将中国2024年的汽车销量与2019年相比较的结果显示,整体市场增长了两成,而大型民营企业比亚迪的 销量增至9.2倍。《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日系车要想生存下去,就不得不面对中国 市场的严峻现实…… 中国汽车市场的格局变化已开始对全世界产生影响。擅长电动汽车的比亚迪(BYD)等大型民营企业 迅速发展壮大,从外资企业和大型国有车企手中夺取了市场主导地位。华为及小米等其他行业的新入局 者正在引领汽车领域的IT革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车企依托规模和技术 两大优势,开始对日美欧的大型企业构成威胁。 将中国2024年的汽车销量与2019年相比较的结果显示,整体市场增长了两成,而大型民营企业比亚迪的 销量增至9.2倍,增长尤为突出。这得益于中国对纯电动汽车(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 等"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补贴等促进普及的措施。 吉利旗下的高端EV品牌"Zeekr(极氪)"2月14日提出了到2025年包括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领克"在内, 比2024年增长40%,达到71万辆的销售目标。 日系品牌的劣势依然没有得到遏制。日系 ...
纯电增速放缓后,插混和增程会在北美成为主流吗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02 22:44
行业趋势分析 - 2024年美国轻型车市场同比增长2.2%至1590万辆,混动车型销量增长36.7%成为主力 [5] - 插混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5.4万辆至144万辆,市场份额达11%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 [5] - J.D. Power预测2025年美国电动汽车零售份额将持平于9.1%约120万辆,2030年达26% [5] - 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美国汽车销量50% [5] - Cox Automotive预测2025年美国电气化车型市场份额将达25%,其中插混和油混占15% [9] 技术路线发展 - 插混车型平均销售时间24天显著低于行业平均48天,反映市场热度 [11] - 北美插混市场收入预计2025年达345亿美元,2025-2029年CAGR为4.27%至407亿美元 [9] - 增程电动车采用更小电池且无传统传动系统,生产成本更具竞争力 [16] - 续航100-200英里的增程电动车可能成为市场理想平衡点 [16] 车企战略布局 福特 - 计划2030年北美产品线全系提供混动选项,包括三排SUV等车型 [19] - 2027年推出增程电动车覆盖SUV和Super Duty皮卡,配备大电池+汽油发电机 [21] - 调整资本支出向混动和插混技术倾斜 [19] 通用 - 计划2027年重新推出插混车型以应对新排放法规 [23] - 潜在插混车型包括Equinox/Terrain/Traverse等,可能采用中国PHEV技术 [25] - 利用Ultium电池技术和现有PHEV传动系统实现成本效益 [25] Stellantis - 北美插混市场份额达41%,Wrangler 4xe为最畅销插混车型 [28] - 开发STLA Frame平台支持纯电/插混/增程等多种动力系统 [28] - 计划2030年北美40%以上销量来自低排放汽车 [28] 丰田 - 2024年电动化车型占北美销量43%,计划2025年提升至50% [30] - 北卡州140亿美元电池工厂2025年投产支持混动/插混/纯电生产 [30] 现代 - 计划2026年底北美生产插混车型,2027年销售目标超8万辆/年 [33] - 首批增程车型包括Santa Fe增程版,2027年上市 [33] - 双电机插混系统综合续航可达900公里 [33] 大众 - 计划引进北美插混产品线,途观/途昂插混版预计2026-2027年推出 [36] - Scout Motors将推出增程版Terra皮卡和Traveller SUV,2027年上市 [36]
2025全球汽车销量增1.7%,电动汽车或爆增30%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05 23:34
推 编 译 / 钱亚光 设 计 / 琚 佳 来 源 / w w w.s p g l o b a l . c o m , e v i n f o . n e t , w w w. t e sl a r a t i . c o m can and 汽 车 营 销 奖 国 t " 음0 E n 5 后 @ 新 2025年1月6日举行,敬请关注 推 ta + 2024年,由于消费者对于汽车电动化的不确定性,持续影响着汽车行业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策略, 尤其是在欧洲和美国,许多汽车制造商纷纷缩减了未来5至15年的雄心勃勃的电动化计划。 这主要是由于担心随着政府调整与激励措施、补贴、关税以及对这一行业的产业支持相关的政策, 电动汽车的实际需求将如何演变。 几乎所有汽车制造商都低估了中国电动汽车销量的增长速度,如今已超过 50%。这种增长使中国在 电动汽车行业乃至全球汽车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如今其他所有汽车制造商都在努力追赶。 标准普尔全球汽车(S&P Global Mobility)指出,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行业面临一些挑战。在中国 以外,汽车制造商在向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还面临两大主要挑战:首先,扩大有吸引力的纯电动汽 车 ...
集体崩盘,油车的天花板塌了!
商业洞察· 2024-11-16 17:12
作者:枫叶 来源:正商参阅(ID:zhengshangcanyue) 以下文章来源于正商参阅 ,作者枫叶 正商参阅 . 原《政商参阅》,做价值的传播者!连续两届获评胡润年度影响力财经自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年度传 播力财经自媒体、新浪财经、经济观察报年度影响力财经自媒体、新榜年度社会关注新媒体荣誉奖等。 汽车是全球第一大产业,汽车产业辉煌了几十年,德系、日系车也骄傲了不少年! 丰田、奔驰、大众、宝马...无不是世界级的品牌,就影响力而言,说是油车的"天花板"也毫不为过。 可谁能料到,百年大变局面前,汽车工业格局变了,德系、日系车巨头集体崩盘。 丰田利润同比下降55%,奔驰利润同比下降54%,大众利润同比下降64%,宝马利润同比下降84%...... 油车的"天花板",要塌了! 是的,汽车产业的天平正在向电车倾斜,而电动汽车恰好是中国汽车的骄傲,国内电动汽车品牌百花 齐放,国外品牌除了特斯拉,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能源汽车助力下,我国汽车行业迅速崛起,汽车产业成功实现"弯道超车",欧 美气的都想掀桌子了。 不过,大势是不可逆的! 没有永远繁荣的行业,更没有盛久不衰的品牌,求实创新、顺势而为才是 ...
卖布加迪的香港富商,为何卖起了国产电车
晚点LatePost· 2024-07-29 18:55
香港电动车市场趋势 - 2023年香港电动车渗透率达60%,超过内地的30%,新登记私家车中电动车市占率64.62%,同比增长近12% [9] - 香港计划2035年禁止新注册燃油私家车,2050年实现碳中和,成为中国首个宣布碳中和的城市 [9] - 港澳市场被视为国产电车出海前的"试验场",其高要求可验证产品全球适应性 [10] 极氪产品策略与性能优势 - 全新极氪009搭载碳化硅电驱系统,双电机四驱版本马力达788匹,零百加速3.9秒,制动距离36.6米,麋鹿测试成绩76km/h超越奔驰S450和宝马740 [11][13] - 标配极氪魔毯双腔空气悬架和智能魔毯系统,通过前视摄像头与激光雷达实时调整悬架状态,适应香港复杂路况 [11][13] - 车身高度设计为1787毫米(空悬降低后),一级台阶高度376毫米,低于丰田埃尔法,解决香港低矮车库痛点 [13] 豪华MPV市场颠覆与用户需求 - 香港传统豪华MPV以丰田埃尔法为主,曾加价80万元,极氪009通过"伊姆斯躺椅"模式、132度靠背调节及足底加热功能重塑舒适标准 [15] - 纯电MPV静谧性优势显著,香港私家车汽油与纯电成本比为5.7:1(100公里),远超深圳(3:1)和纽约(1.6:1) [15] - 极氪009采用三重安全车门设计,事故中车门可100%打开,小电池移至副驾座椅下方提升碰撞安全性 [15][16] 全球化拓展与本地化适配 - 极氪同步开发左舵/右舵车型,按欧盟最严法规设计,如双A柱结构和一体压铸车身,并通过MPV专属连环追尾测试 [20][22] - 右舵版针对香港进行本地化适配,包括繁体显示、粤语交互及隧道场景智能提醒功能 [23] - 品牌命名考虑全球通用性(如极氪7X),已进入30个国际市场,计划年底拓展至50个,覆盖欧洲、亚洲及拉美 [23][25] 品牌合作与高端用户渗透 - 选择锦龙汽车作为港澳代理商,借助其20年豪华车运营经验,高净值用户占比超75%(含上市公司CEO及公众人物) [15][25] - 香港明星郭富城成为极氪009右舵版首位用户,产品智能化体验(如双8295芯片、KR AI大模型)推动口碑传播 [18] - 品牌策略强调"品牌先行",通过与国际经销商合作构建销售服务体系,重点突破欧洲等高消费市场 [25]
舜宇精工:招股说明书
2023-02-07 18:18
发行计划 - 公司拟发行股票不少于100万股且不超过800万股(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或不超过920万股(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股票数量不超120万股[8][41] - 每股面值1元,每股发行价格11元/股,预计发行日期为2023年2月10日,发行后总股本6377万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前),若全额行使则为6497万股[8] - 发行股数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0.1255(超额配售权行使前);0.1416(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41] - 发行前市盈率为14.78倍,发行后市盈率为16.90倍(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前),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则发行后市盈率为17.22倍[41] - 发行前市净率为1.57倍,发行后市净率为1.51倍(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前),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则发行后市净率为1.50倍[43] - 发行后每股收益为0.65元/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前),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则发行后每股收益为0.64元/股[43] - 发行前每股净资产为7.46元/股,发行后每股净资产为7.29元/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前),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则发行后每股净资产为7.34元/股[43] - 发行前净资产收益率为13.21%,发行后净资产收益率为10.34%(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前),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则发行后净资产收益率为10.07%[43] - 本次发行战略配售发行数量为160万股,占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本次发行总量的20.00%,占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后本次发行总股数的17.39%[43] 业绩总结 - 截至2022年12月末,公司资产总额为107,325.81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3.27%[24] - 截至2022年12月末,公司所有者权益为45,335.19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7.72%[24] - 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051.79万元,较上年增长18.79%[24] - 2022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41.86万元,较上年增长43.85%[24] - 2022年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04.67万元,较上年下降67.93%[24] - 2022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呈持续增长趋势,经营业绩持续下滑风险较小[24] 客户与市场 - 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营业收入占比合计为66.86%、68.56%、64.45%和68.54%,客户集中度较高[13][67] - 公司所处汽车零部件行业对经济景气周期敏感性较高[68] 财务指标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5.31%、23.18%、20.86%和20.24%,剔除影响后2020 - 2022年1 - 6月分别为26.61%、24.28%和23.15%,整体先升后降[16][75]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7216.88万元、20098.82万元、20171.22万元和22166.73万元,坏账准备余额分别为1043.80万元、1410.98万元、1128.76万元和1229.14万元[17][78]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余额分别为14481.60万元、20434.20万元、23824.63万元和23702.53万元,存货跌价准备分别为316.33万元、346.09万元、1046.12万元和1226.60万元[18][79] - 报告期各期公司外销收入分别为1460.75万元、2991.97万元、2474.34万元和3231.08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3.31%、6.30%、3.74%和9.43%,汇兑净损失分别为3.48万元、 - 22.17万元、148.31万元和61.26万元[80] 公司运营 - 公司是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业务覆盖知名车企和造车新势力,还切入高端装备制造领域[36][37]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拥有专利147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34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拥有软件著作权5项[37] - 2023年2月公司自查发现员工在4台电脑安装未经授权的PowerMill软件,存在被追究侵权责任的可能[89] 募集资金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预计投资总额为52,677.00万元[91] - 汽车智能功能件与精密模具智能制造工厂建设项目总投资44318.00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4000.00万元[62] - 汽车智能化及高端制造装备研发项目总投资8359.00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3000.00万元[63] 股权结构 - 公司注册资本为55770000元,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倪文军[33]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倪文军直接持有公司47.16%股份(2629.96万股),通过万舜投资控制2.90%股份(161.80万股),合计控制50.06%股份(2791.76万股)[111]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贺宗贵直接持股22.64%(1262.90万股),通过众宇投资控制3.77%股份(210.00万股),合计控制26.41%股份(1472.90万股)[113] 子公司情况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有5家全资子公司、2家控股子公司和1家参股公司[135] - 2022年半年度,滁州舜宇总资产13,971.85万元,净利润298.86万元[136][139] - 2022年半年度,武汉舜宇总资产8,132.91万元,净利润 -234.01万元[140][142] - 2022年半年度,柳州舜宇总资产2,879.71万元,净利润 -105.52万元[144][145] - 2022年半年度,安徽舜宇总资产22.81万元,净资产86.87万元,净利润 - 13.13万元[148] - 2022年半年度,印尼舜宇总资产1336.58万元,净资产106.45万元,营业收入1492.97万元,净利润 - 74.93万元[151] - 2022年半年度,舜宇贝尔总资产5514.09万元,净资产727.54万元,营业收入588.49万元,净利润25.95万元[158] 发展历程 - 2015年2月4日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2020年5月22日起为创新层企业[97][98] - 2017年1月18日公司主办券商由中信证券变更为华龙证券,2021年11月29日变更为德邦证券[99] - 2017年合资成立舜宇贝尔进入汽车装备自动化领域[56] - 2018年1月15日公司股票交易方式由协议转让变为集合竞价交易方式[102][103] - 2018年成立光电产品事业部[58] - 2022年研发中心下设智能拍摄部等部门[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