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资本市场赋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9-19 00:11
专精特新专板建设进展 - 河南省专精特新专板正式开板,首批106家企业集中入板,涵盖高端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1] - 各地专精特新专板陆续开板,持续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资本市场服务,并逐渐成为助推企业加速成长的重要平台[1] - 全国已初步构建覆盖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1] 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规模 - 截至2024年底,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万家[1] -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群体中的领头雁,代表着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方向[1] - 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在规模与质量上同步提升[1] 企业面临的挑战 - 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专精特新企业面临资金短缺问题[1] - 融资渠道的局限性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难以在技术研发等方面加大投入[1] - 技术创新方面常常力不从心,从而阻碍企业整体成长进程[1] 资本市场支持举措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提出深入推进北交所、新三板普惠金融试点,支持专精特新等优质中小企业挂牌上市[2] - 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健全专精特新专板综合服务,加强与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的有机联系[2] - 资本市场推出了一系列支持举措,为专精特新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送来了及时雨,而且更多支持举措将持续跟进[2] 未来发展方向 - 关键是要让各项举措持续落地,包括引导耐心资本加大支持力度,带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2] - 立足企业特点和需求,通过精准画像有针对性地丰富市场工具、产品和服务,实现精准融资[2] - 加强对企业的跟踪服务和精准扶持,助力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满足资本市场上市挂牌的条件[2] - 进一步探索区域性股权市场与更高层次资本市场的对接机制,缩短企业登陆更高层次市场的周期[2]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影响 -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为专精特新企业打开了全新发展空间[3] - 为企业对接资本、规范运营、提升品牌提供了更多机遇[3] - 未来更多精准举措的落地将持续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使之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3]
「2025亚太母基金财富论坛」即将在悉尼盛大启幕:首批LP名单及议程重磅发布
FOFWEEKLY· 2025-09-18 17:56
全球资本对华投资趋势 - 外资持续加大对华战略性布局 多家国际机构调高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1] - 亚太私募股权并购交易活动呈现显著反弹 2025年亚太私募股权市场有望迎来交易热潮[1] - 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和东南亚家族办公室等长期资本明显加大对中国科技制造 能源转型 消费升级等核心赛道的投入[1] - 美元基金重新审视中国资产 多家头部机构重启募资并完成新一轮关账 更多基金采取双币配置和产业纵深策略[1] 2025亚太母基金财富论坛概况 - 论坛以CapTech2025为主题 于2025年11月12日-14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举办[2] - 汇聚全球商界领袖 政策制定者 顶级投资人和优质项目 在八大关键领域打造交流与合作平台[2] - 主办方为APFOF 协办方为FOFWEEKLY和Shiny Fund[4] 论坛重点投资领域 - 医疗健康 可再生能源 房地产与普惠金融 矿业与勘探 关键矿产[9] - 先进制造 科技创新包括AI和网络安全 食品与农业 教育科技 资本市场[9] 重要参会机构与代表 - 新南威尔士州工业与贸易部长Anoulack Chanthivong出席 负责制定州级工业政策和吸引投资[14][15] - 澳大利亚第一殖民地基金Colonial First State管理与托管资产规模约1496亿澳元 服务90.8万名成员 基金年收益达12.1%-17.6%[17] - 阿拉伯澳大利亚银行母公司Arab Bank全球资产约683亿美元 净利润约8.296亿美元 客户存款余额达343亿美元[19] - 澳大利亚安达保险提供财产与责任险及再保险解决方案 Vantage Private Equity管理规模达数亿至十亿级澳元[21] - 新南威尔士州旅游局Destination NSW年度项目规模与市场推广预算达千万澳元[23] - 澳大利亚国家人工智能中心NAIC获得数千万澳元拨款用于AI项目孵化和产业推广[25] - 澳大利亚商业委员会BCA成员企业合计年营业额与市值达数千亿澳元[27] - 澳大利亚出口委员会推动澳企出口与国际市场进入[29] - 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管理数千家上市公司 数万亿澳元市值[30] - ION Analytics整合市场交易 融资与并购数据 支撑数千亿美元的交易决策[31] 拟邀外资机构 - 包括Goldman Sachs JP Morgan GIC Temasek Ontario Teachers' Pension Plan等全球知名投资机构[33] - 涵盖私募股权 资产管理 养老基金 主权财富基金等多种类型机构投资者[33] 协办单位背景 - FOFWEEKLY覆盖近15万股权投资行业从业人员 服务数千家投资机构[38] - Shiny Fund发起设立多币种股权投资基金 投资布局涵盖私募股权 REITS和资本市场三大板块[39] - Shiny Fund通过母基金投资方式聚焦科技创新 TMT 医疗健康 智能制造 新消费与绿色经济等领域[39]
罕见信号再现!过去十年仅出现三次 全球通缩周期正迎决定性转折点
搜狐财经· 2025-09-17 19:58
大家是否注意到,全球经济正在逐渐显现走出通缩周期的迹象? 最新数据显示,广义货币供应量与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的剪刀差已从去年九月的低点快速回升,目前收窄至接近均衡水平。按照这一趋势,未来几个月内有 望实现正向增长。 回顾过去十年,类似速度的回升仅出现过三次:2015年至2016年、2020年至2021年,以及当前这一时期。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货币指标的改善往往与股票市场的表现密切相关——股市率先启动行情,随后货币指标跟进回暖。这印证了一个经典观点:股市在经济 调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其影响力正在逐步显现。 此时,投资者难免产生疑问:若经济已步入复苏轨道,股市是否还将继续发挥其政策工具的作用?就现阶段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 近期从科技和消费两大领域的表现来看,资本市场与居民消费已形成紧密关联。健康持续的牛市行情将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助力。八月份多项经济指标 显示,尽管新兴产业表现亮眼,但传统增长引擎仍面临压力,消费信贷指标也连续多个季度呈现收缩态势。这意味着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资本市场 的支持作用仍不可或缺。 消费行业特别是新兴消费领域也值得密切关注。随着货币指标持续改善,若通缩压力真正缓解,消费 ...
董少鹏:不能只为了帮风投退出就加大IPO力度
凤凰网财经· 2025-09-17 14:33
在凤凰湾区财经论坛2025前夕,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少鹏表示,近期市场回升后,有人主 张应加大IPO力度以方便风投退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IPO仅是资本市场的功能之一,市场更核心的 功能在于定价、重组和监督,通过上市机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价值创造。企业IPO应基于其竞争力与 持续成长能力,若上市后无法成长就应退市。仅追求IPO数量、赚取上市收益,是对资本市场的片面甚 至错误理解。 ...
国家统计局:8月沪深两市股票成交较为活跃,有利于市场预期改善和发展活力增强
搜狐财经· 2025-09-15 13:18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9月1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加 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促进经济保持稳中有进 发展态势。在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相关政策作用下,8月份沪深两市股票成交较为活跃,也有利于市场 预期的改善和发展活力的增强。 ...
早盘直击|今日行情关注
宏观经济数据 - 八月PPI读数为-2.9% 环比回升显示反内卷工作初见成效 [1] - 金融数据维持回升趋势 为实体经济与投资环境提供支撑 [1] - 国内经济保持韧性且存在进一步改善预期 对资本市场形成重要支撑 [1] - 美联储降息概率较高 对全球风险资产价格产生正面影响 [1] 市场表现与结构 - 上周市场震荡反弹 沪指突破短期均线并创反弹新高 深成指表现领先且弹性良好 [2] - 两市日均量能接近23000亿元 较前周出现下降 [2] - 市场热点集中在TMT和上游原材料行业 科技与中小盘风格涨幅领先 [2] - 沪指技术休整低点位于2021年市场高点之上 显示阻力位转化为支撑位 [2] - 宽基指数收复前期调整失地并陆续创新高 但量能下降与热点轮动过快显示市场存在分歧 [2] - 结构性行情成为短期市场主要方向 [2]
和讯投顾徐梦婧:周末持续释放利好,关注能否放量
搜狐财经· 2025-09-15 10:14
宏观政策 - 8月社融数据同比增长8.8% M0同比增长11.7% M1增长6% M2增长8.8% 基础货币大幅增长显示市场流动性充裕 [1] - M1与M2剪刀差持续缩窄 反映居民存款加速流入市场 对股市形成利好 [1] - 财政部表态财政政策发力空间充足 为市场提供支撑 [1] 外部环境 - 9月14日至17日中美在西班牙举行新一轮谈判 [1] - 美联储预计17日宣布降息 主流机构预测年内降息两次(每次25基点) 若降息50基点将显著利好全球资本市场 [1] 产业动态 - 美方在科技领域对华发难 中方实施反制措施 [1] - 三大运营商宣布为苹果新品提供支持 [1] - 储能领域释放利好消息 [1] - 罗永浩与西贝争议事件可能影响下周预制菜板块走势 [1] 市场表现 - 下周市场需关注放量情况 若无法放量指数将在3900点下方维持区间震荡 [1] - 上周市场呈现"N"字形走势 [1]
中国银行业:2025 年宏观、金融与房地产调研要点-China Banks_ Takeaways from 2025 macro, financial and property tour
2025-09-15 09:49
**中国银行业与宏观经济研究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中国银行业 宏观经济 房地产 金融科技[2][7] * 公司:工商银行(ICBC) 建设银行(CCB) 中国银行(BOC) 中信银行(CITIC) 民生银行(MSB) 招商银行(CMB) 成都银行(BOCD) 杭州银行(BOHZ) 南京银行(BONJ) 浦发银行(SPDB) 交通银行(BOCOM) 农业银行(ABC) 兴业银行(IB) [24][25][26][27][29][30][31][32][33] **宏观经济政策与增长前景** * 2025年GDP增长目标约5%有望实现 主要基于H1增长5.3% YoY和H2低基数效应 但2026年增长风险显著增加[3][12] * 进一步政策降息可能性低 更倾向于定向财政补贴(如1%消费贷款补贴) Q3或是额外财政政策窗口期[3][12] * 通胀疲软反映结构性问题:7月CPI/PPI同比+0.1%/-1.2% 反内卷措施仅暂时性帮助[3][11] * 人民币可能温和升值 因美元走弱和贸易再平衡 出口可承受2-3%升值幅度[3][19][22] * 资本市场监管层优先健康发展 市场复苏受中美关税紧张缓解 全球流动性改善和资本配置再平衡驱动[3][15] **结构性挑战与长期改革** * 地方政府财政压力通过债券发行暂时缓解 但收支错配根本问题未解[4][10][12] * 消费税改革可能2025年推出:从生产环节延迟至消费环节征收 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享[4][16] * 通缩压力源于投资驱动模式导致的制造业产能过剩和国内需求疲软[4][11] * "十四五"规划重点包括新质生产力 服务消费和人民福祉 服务消费占比目标从当前46%提升至50%以上[14][16][17] **银行业经营与展望** * 净息差(NIM)接近底部或即将稳定:多数银行预计NIM下行压力减缓 支持收入和盈利前景[5][24][25][26][29][31][32][33] * 贷款需求仍疲软 尤其普通企业(非政府相关)和零售贷款 零售贷款资产质量承压[5][24] * 区域银行表现分化:成都银行和杭州银行因高股息收益率 强劲盈利增长和高ROE受青睐[5][24] * 小银行加速整合或被大银行收购 但风险可能集中化 美国对大型中资银行制裁可能性极低[20][22] **房地产与消费市场动态** * 房地产政策放松空间有限:保交付倡议已完成超600万套 但二级市场价格仍下行 新房需求旺盛[18][22] * 零售消费增长疲软: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放缓至3.5% YoY(2014年为12.0%) 7M25小幅回升至4.8% YoY[16] * 服务消费成为关键驱动:文化 教育 医疗和交通是战略增长领域 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计划在H125带动1.6万亿元销售[16] **金融科技与跨境支付** * 稳定币和公链技术低调研究中:稳定币可作为跨境支付新基础设施 降低对SWIFT依赖(费用高达6.7%C端/2.2%B端) 处理时间从2-3天缩短至近实时[21][23] * 香港是试验场 监管更接近美国标准 需用户地理识别和地区服务限制[23] **投资偏好与风险提示** * 偏好高股息标的:H股推荐工行 建行 中信银行;A股推荐招商银行 区域银行推荐成都银行和杭州银行[5][24] * 主要风险:资产质量恶化 资本充足率压力 利率下行对盈利的冲击[37] **其他重要细节** * 反内卷措施本质是供给侧限制 仅暂缓价格下跌而非推升价格[13] * 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 1年期存款收益率已低于1% 继续降息边际效应递减[22] * 保险机构积极投资银行 金融体系内风险关联度上升[22]
上交所副总经理王泊:进一步打通“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的堵点痛点
证券日报网· 2025-09-11 21:16
科创板定位与使命 -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 提升支持科技创新能级 发挥交易所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1] - 坚守硬科技定位 推动板块从资本市场服务科创试验田成长为科技创新示范田 [1] - 汇聚589家上市公司 A股总市值超9万亿元 [1] 资本支持机制 - 通过IPO与再融资为企业注入资本活水 支撑企业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 [1] - 推出多元上市标准 允许未盈利企业 红筹企业 特殊股权架构企业登陆A股 [1] - 新改革1+6政策 搭建科创成长层 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 纳入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 [1] - 为技术突破型企业提供及时雨 让未盈利但手握硬核技术企业获得资本入场券 [2] 适应性制度创新 - 紧扣科技企业轻资产 高研发 重整合发展规律 优化并购重组 再融资 股权激励等制度供给 [2] - 推出科八条改革35项举措 包括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 并购重组简易程序等制度创新 [2] - 推动科技型企业并购市场活跃度 新披露并购交易达134单 披露金额超400亿元 数量超以往5年之和 [2] 全链条服务体系 - 形成现场办监管 按需做培训 主动解疑惑全链条服务三板斧 [3] - 现场办监管将问题清单变成果清单 服务精准对接企业急难愁盼 [3] - 按需做培训通过定制化培训解渴 产业型交流抱团 帮助企业破解技术瓶颈 链接合作资源 [3] - 主动解疑惑针对规则适用 信披实务问题举一反三 研究解答并推广典型案例 [3] 生态建设与未来规划 - 聚焦投融资两端协同 让资金流向实处投到硬处 让投资者分享红利获得回报 [3] - 构建企业 投资者双赢正循环 [3] - 继续以改革不停步 服务不止步 生态不松劲担当 紧扣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 [4] - 进一步打通科技 资本 产业良性循环堵点痛点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资本市场动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