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搜索文档
政策暖风频吹,股民必抓的3大超额收益方向!
搜狐财经· 2025-07-03 12:55
市场表现 - A股主要股指全线飘红,创业板指领涨1.36%,深证成指与上证综指分别上涨0.75%和0.07%,半日成交额超8000亿元 [2] - 港股市场整体承压,恒生指数下跌0.96%,恒生科技指数跌幅达1.2%,半日成交约1305亿港元 [2] - 医药生物、通信、电子等成长板块表现亮眼,商业航天、存储芯片等科技细分领域同步走强 [3] 政策与改革 - 证监会强调深入推进"两创板"改革,优化股债融资及并购重组机制 [2] - 发改委下达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超3000亿元资金支持第三批项目 [2] - 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3] 行业动态 - 创新药板块受政策直接催化,香港生物科技板块逆势大涨 [3] - 消费电子领域因苹果折叠屏手机进入原型开发阶段等消息刺激获得资金关注 [3] - 内存价格显著上涨,为存储芯片相关企业带来基本面改善预期 [3] 投资机会 - 短期可关注无人驾驶、军工等政策催化或事件驱动的板块 [4] - 中期重点布局泛科技(AI算力、创新药、商业航天等)、新消费及有色金属 [4] - 业绩确定性高的方向(如海外算力、游戏、出口链等)将成为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1][4] 市场展望 - A股有望持续受益于政策红利,并购重组、股债融资改革等举措将促进要素向潜力领域集聚 [4] - 港股需关注中美利差、外资动向及人民币汇率走势,科技、消费等板块或迎修复性反弹 [4]
创新药发展迎重磅利好 国家医保局将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证券日报网· 2025-07-01 21:28
政策文件发布 - 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包含16条具体举措,涉及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和商业健康保险目录等五个方面 [1] -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的设立旨在健全多层次用药保障体系,满足多元化用药需求,同时为创新药发展提供经济支撑 [1] -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将尊重商业保险公司市场主体地位,在方案制定、专家评审、价格协商等环节充分参与 [2]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由国家医保局组织制定,考虑与医保目录同时申报、同步调整,企业可自主选择申报医保目录或商保创新药目录 [2] - 商业健康保险专家对药品是否进入商保创新药目录以及价格协商具有重要决策权 [2] -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将根据医药技术进步、临床需求变化、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等因素实行动态调整 [2] 创新药发展现状 - 2018年至2024年,我国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显著增长,2024年达48种,是2018年的5倍以上,2024年上半年已近40种 [3] - 中国创新药产业已由"引进模仿"转向"创新输出",2024年药企完成超90笔海外授权交易,总交易金额超500亿美元 [3] 支持创新药全球发展 - 国家医保局将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挥区位优势,搭建创新药交易平台,加强国际推广,如中国-东盟医药区域集采平台 [3] - 《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商业健康保险扩大创新药投资规模,培育耐心资本,支持创新药企业借助香港、澳门优势走向世界 [4] - 为支持创新药海外上市,将探索更严格的价格保密机制,在价格方面为创新药"走出去"提供更多支持 [4]
商业健康保险迎政策利好 平台企业积极布局承接政策“红利”
证券日报· 2025-07-01 20:49
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 - 国家医保局鼓励商业健康保险扩大创新药投资规模并增设创新药品目录 [1] - 政策旨在构建以基本医保为基础,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和医疗救助相互补充的多元医疗支付体系 [1] - 上海等地已先行先试,提出28条措施促进商业健康险规范发展,其中16条涉及商业健康险 [2] 行业现状与趋势 - 国内创新药研发和审批速度加快,但多元支付体系缺失导致国内市场"喂不饱"药企 [1] - 医疗创新支付市场处于爆发前夜,预计未来五年将形成分层支付生态 [1] - 商业健康保险的壮大将为创新药支付带来巨大潜力,如"沪惠保"已覆盖多款创新药械 [2] 企业布局与商业模式 - 镁信健康是中国最大的医药多元支付平台,累计服务保单约3.93亿,覆盖中国已上市一类新药的40% [3] - 镁信健康2022-2024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约38%,2024年营收达20.35亿元 [3] - 可能的商业模式包括搭建数据桥梁、设计疗效对赌协议、推出区域定制化险种等 [4] 未来发展方向 - 镁信健康计划利用真实世界数据扩展保司服务链路,深化与药企在多元支付方案设计方面的合作 [4] - 行业致力于解决支付端与供给端的结构性矛盾,实现"患者可及、药械可惠、险企可控"的可持续生态 [4]
创新药全链条破壁!16条措施贯通“实验室”到“病床边”
北京商报· 2025-07-01 13:38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 国家医保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5个方面共16条具体举措,旨在解决创新药研发难度大、进入医保难、医院使用受限及支付压力大等问题 [1] - 最具突破性的举措是首次提出设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实现与医保目录同时申报、同步调整,企业可自主选择申报 [1][7] - 2024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原保费收入达9773亿元,同比增长8.2%,接近居民医保筹资水平,但资金使用率仍有提升空间 [8] 研发支持措施 - 创新性引入医保数据支持研发,依托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提供疾病谱、临床用药需求等数据产品,帮助确定研发方向和管线布局 [5] - 拓宽资本支持渠道,鼓励商业健康保险公司通过创新药投资基金等方式提供长期投资,培育"耐心资本" [5] - 优化医保部门企业接待机制,加强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聚焦重大传染病、慢性病等重点领域 [6] 市场准入机制 - 医保目录将动态调整,符合条件的创新药按程序纳入,特殊情况可研究临时纳入路径 [8] -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重点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且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创新药,探索严格的价格保密机制 [8] - 商保创新药目录内药品不计入基本医保自费率指标和集采中选可替代品种监测范围 [8] 临床应用优化 - 创新药挂网程序更灵活,企业可自选首发受理省份,医保目录和商保目录内药品可直接挂网 [10] - 要求医疗机构在药品目录更新后3个月内召开药事会,不得以用药目录数量等为由影响创新药配备 [10] - 医保目录内谈判药品和商保目录内药品可不受"一品两规"限制 [10] 支付管理改进 - 对合理使用创新药的病例支持特例单议,医保部门简化程序按季度或月组织专家评议 [11] - 完善"双通道"管理机制,推进"医保药品云平台"建设,提高基金结算效率 [11] - 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全面落实药品追溯码应用,将创新药支付纳入监管重点范围 [11]
新药周观点:商保创新药目录有望落地,创新药支付端改善值得期待-20250629
国投证券· 2025-06-29 21: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家医保局印发《2025 年基本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申报操作指南》,首次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纳入调整方案,有望落实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改善高价值创新药支付难问题,打破销售天花板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新药行情回顾 - 2025 年 6 月 23 日 - 2025 年 6 月 27 日,新药板块涨幅前 5 企业为神州细胞(30.45%)、迈威生物(17.44%)、云顶新耀(16.62%)、微芯生物(12.19%)、诺思兰德(11.30%);跌幅前 5 企业为北海康成 - B(-15.15%)、来凯医药 - B(-13.67%)、加科思 - B(-13.32%)、宜明昂科 - B(-12.22%)、歌礼制药 - B(-10.50%) [1][16] 本周新药行业重点分析 - 国家医保局印发指南,有望落实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筛选出一批有望纳入商保创新药目录的药物,该目录出台后有望改善高价值创新药支付难问题,增加支付路径,打破销售天花板 [2] 本周新药上市申请获批准&受理情况 - 本周国内无新药或新适应症的上市申请获批准,有 5 个新药或新适应症的上市申请获受理 [3] 本周新药临床申请获批准&受理情况 - 本周国内有 15 个新药的临床申请获批准,有 41 个新药的临床申请获受理 [4] 本周国内市场重点关注事件 TOP3 - 6 月 25 日,荣昌生物将泰它西普全球(除大中华区)开发和商业化权利有偿许可给 Vor Bio,交易总额达 42.3 亿美元 [5][31] - 6 月 26 日,科济药业靶向 Claudin18.2 的自体 CAR - T 细胞产品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CT041)获中国 NMPA 受理新药上市申请,用于特定患者 [12][31] - 6 月 27 日,NMPA 批准信达生物 GCG/GLP - 1 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注射液上市,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长期体重控制 [12][31] 本周海外市场重点关注事件 TOP3 - 6 月 22 日,礼来公布胰岛素周制剂 efsitora 三项 III 期研究积极结果,计划年底前向全球监管机构提交上市申请 [13][32] - 6 月 23 日,第一三共和阿斯利康宣布德达博妥单抗(Dato - DXd)在美获批新适应症,成为 FDA 批准的首个治疗肺癌的 TROP2 ADC 药物 [13][32] - 6 月 25 日,Kymera Therapeutics 与吉利德就 CDK2 分子胶降解剂项目达成许可协议,赛诺菲行使对 IRAK4 降解剂 KT - 485 的选择权并放弃 KT - 474 开发,Kymera 获 2000 万美元里程碑付款,未来潜在总付款高达 9.75 亿美元 [13][32]
丙类目录“沉寂”两月,创新药能纳入“国谈”吗?
虎嗅· 2025-06-26 10:04
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 - 国家医保局召开座谈会讨论《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首次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写入国谈工作方案 [1] - 原计划4月开始的2025年国谈申报延期,往年国谈申报通常在7月1日至8月进行,目前距离往年申报时间不足一周仍未发布今年工作方案 [3] - 国家医保局意图促成创新药品目录与国谈同步进行,以充分利用专家资源并加强基本医保目录与创新药品目录的衔接 [18]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变化 - 丙类药品目录更名为"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首版目录制定或仍与2025年国谈同步进行 [2] - 商业保险公司可能不再直接参与目录制定,国家医保局将成为目录主导者,目录性质更接近创新药推荐清单 [7][8] - 新版目录遴选标准仍聚焦"弥补空白、提升水平",主要纳入创新度高、临床价值大但暂时无法进入基本医保的创新药 [13] 价格谈判与市场影响 - 商业保险公司退出可能导致价格谈判取消,此前业内认为合理降价区间为15%~20% [7][9] - 2024年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市场规模为124亿元,单家保险公司谈判筹码有限 [9] - 跨国药企对进入创新药品目录态度积极,有PD-1产品药企表示已准备充分材料 [17] 药品准入与衔接机制 - 创新药品目录可能延续与国谈药同等待遇政策,解决药企关心的"进院"问题 [12] - 建议乙类和丙类药品准入评审路径衔接,允许未通过基本医保评审的药品自动进入创新药品目录申报序列 [19] - PD-1抑制剂如K药可能因医保内有同类药品而面临准入不确定性,但新版目录对降价需求降低可能增加其入选概率 [15][16] 行业长期发展 - 创新药品目录落地需要3~5年时间,未来应用可能扩展到团险等新险种 [11] - 惠民保特药目录可能成为创新药品目录在商保落地的重要抓手 [10] - 商业保险公司最终选择将基于市场反应,疗效好、价格合适的药品仍会被纳入 [10]
医保商保联手破局!创新药支付难题迎新政,万亿级市场风起
华夏时报· 2025-06-12 18:52
创新药支付难题与解决方案 - 创新药因高研发投入导致定价高昂(如CAR-T疗法百万元/针),但受限于医保"30万不进,50万不谈"的隐形门槛,部分药物难以纳入医保目录 [2] - 2024年底医保局首次提出丙类医保目录作为基本医保补充,聚焦高临床价值但超出"保基本"定位的创新药,原计划2025年4月启动申报但进展延迟 [2][3] - 2025年6月《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见》明确提出制定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探索多层次用药保障 [2][4] 商业保险在创新药支付中的角色 - 商业健康险对高价药包容度高于医保(如惠民保已纳入CAR-T),但2024年商保仅覆盖创新药支付的7.7%,远低于医保的44%和个人支付的49% [4][7] - 保险行业协会2025年3月下发《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征求意见稿,拟规范商保药品参考目录,呼应丙类目录或探索新支付模式 [4][6] - 商保发展空间巨大:中国大健康产业目标规模16万亿元,当前商保规模仅8800亿元,其中纯健康险2000亿元,惠民保不足200亿元 [8] 医保基金现状与创新药市场挑战 - 2024年医保基金总收入3.48万亿元(+4.4%),支出2.97万亿元(+5.5%),结余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加剧支付压力 [7] - 国内创新药市场份额仅23%,显著低于美国的80%和日本的70%,单一支付体系制约产业发展 [7][8] - 专家建议建立以商保为主的多元支付体系,平衡仿制药"用得起"与创新药"用得上",并针对低收入人群补充医疗救助 [8] 市场反应与未来展望 - 政策预期推动港股创新药ETF(513120)年内涨幅超60%,6月10日成交额突破130亿元创纪录 [8] - 创新药支付改革需解决细则缺位、商保支付能力薄弱等挑战,政策落地与多方协同是关键 [8]
创新药行情井喷 保险支付端、资金端共同发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1 16:55
市场表现 - 港股创新药ETF 6月9日盘中上涨1 86%,年内累计涨幅逼近60%,领跑全市场医药类ETF [1]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同期上涨1 67%,成分股四环医药涨7 77%,再鼎医药涨7 56%,和黄医药涨6 54% [1] - 年内主动权益基金业绩TOP10中,8只为重仓创新药的医药主题基金,涨幅均超68% [1] 行情驱动因素 - 创新药研发能力大幅提升,从学术、监管和市场三方面证明中国创新药逐渐向全球第一梯队进发 [2] - 出海空间广阔,通过BD交易打开海外市场,海外市场可能成为创新药新的增长点 [2] - 市场交投活跃度尚可,流动性充裕,风险偏好不低,成长风格环境顺风 [2]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创新药列为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 [2] - 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24条改革举措 [2] - 2025年4月七部门联合推出《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鼓励龙头医药企业与AI公司组成联合体 [2] 行业基本面 - 2025年一季度A股创新药公司实现营收121 9亿元,同比增长23%,归母净利润达3 8亿元,同比大幅增加 [3] - 创新药出海成为行情催化剂,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独家许可协议,包含12 5亿美元首付款及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3] - 2025年不到5个月国内已达成24笔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金额超155亿美元 [4] 资金流向 - 港股创新药ETF最新规模达104 06亿元,近1年规模增长约54亿元,居全市场医药类ETF第一 [4]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港股生物医药板块超400亿港元 [4] 支付端改革 - 商业健康保险应成为创新药发展和普及的加速器 [5] - 6月9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提出制定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6] -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可通过标准化、专业化、动态化管理机制为创新药械提供支付保障 [6]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推动构建ABCDE目录体系,逐步将医保目录外药品扩展覆盖至境内外药监局审批上市的所有药品 [6] - A系目录初稿包括19种适应症,梳理自2619种特定药品目录 [6] - 近期多款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放开了外购药责任 [7] - 创新药相关商保赔付中,疾病险占50%、百万医疗险22%、惠民保15%、特病特药险8%、高端医疗险与特病险共占9% [7] 保险资金参与 - 中国人寿设立国寿大健康基金,签约医疗健康企业超60家 [7] - 地方政府鼓励保险机构开发针对性科技保险产品,形成与生物医药产业共同成长的伙伴关系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