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方债务化解
icon
搜索文档
多地积极推进化债工作 打开新的投资空间
上海证券报· 2025-08-07 09:53
今年以来,地方债务化解工作持续推进,化解成果逐步显现。日前,内蒙古已明确退出债务高风险地区 名单,宁夏、吉林等地也在积极推进退出债务高风险省份工作。 专家表示,对地方政府而言,退出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不仅意味着消减了债务风险,还起到了债务松绑 作用,有利于稳经济、稳增长、稳预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完善和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优化考核和 管控措施,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支持打开新的投资空间。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日前在《关于2024年自治区本级财政决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 告》中提到"要巩固退出地方债务重点省份成果",这表明内蒙古已成功退出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 "这反映了央地在化解债务总量、降低债务占比方面共同发力,通过压减新增、盘活存量、隐债置换等 多种方式推动化债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中国财政学会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表示,这对其 他省份将起到明显的示范作用。 下半年地方化债仍不会松懈。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 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中证鹏元研发部资深研究员吴进辉称,整体来 ...
债市早报: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资金面均衡偏松,债市表现分化
搜狐财经· 2025-08-06 11:23
【内容摘要】8月5日,月初资金面均衡偏松;银行间主要利率债表现分化,短端小幅上行,中长端小幅 下行;转债市场主要指数集体跟涨,转债个券多数上涨;各期限美债收益率走势分化,主要欧洲经济体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分化。 【7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创年内新高】据证券时报,自今年4月以来,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速度逐 月加快,发行规模在7月创下年内新高。数据显示,7月全国发行新增专项债6169.36亿元,发行规模较 上月增加898.42亿元。今年以来,新增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明显加快,上半年全国累计发行规模达2.16 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5%,有力支持地方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并支撑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保持韧 性。 (二)国际要闻 【美国7月ISM服务业PMI仅50.1,就业萎缩,价格创2022年10月新高】8月5日,美国供应管理协会 (ISM)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面临需求疲软和成本上升,美国服务业PMI在7月几乎陷入停滞,企业 开始减少员工人数。美国7月ISM非制造业指数50.1,不及预期值51.5,低于前值50.8。重要分项指数方 面,新订单指数降至50.3,几乎接近停滞状态;商业活动指数虽继续扩张,但增速低于6月, ...
化债提速!多地加快退出债务高风险名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21:36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核心退出条件是综合债务率降至 警戒线以下。同时,财政部门会参考偿债资金来源保障情况,重点关注公共预算扣除刚性支出后的还款 能力及利息支出状况等因素。 2024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总额达12万亿元的一揽子化债方案以来,地方债务化解工作持续 推进,化解成果逐步显现。 7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关于2024年自治区本级财政决算草案的审查 结果报告》中提出,"要巩固退出地方债务重点省份成果",这表明内蒙古已成功退出债务高风险地区名 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优化考核和管控措施,动态调整债 务高风险地区名单,支持打开新的投资空间"。 除内蒙古外,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宁夏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宁夏财政厅厅长孙志表示, 对照国家标准,宁夏已符合退出债务高风险省份条件,前期已向国务院提出申请。今年5月,吉林省召 开的财政金融重点工作专题会议提出,加快退出债务高风险省份行列。 退出高风险名单后 投融资限制将减轻 今年初,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王莉霞在作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时披露,2 ...
化债提速!多地加快退出债务高风险名单,专家解析对财政收支有何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23:21
地方债务化解进展 - 2024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12万亿元一揽子化债方案,地方债务化解成果逐步显现 [1] - 内蒙古成功退出地方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宁夏和吉林也提出退出申请 [1] - 2024年内蒙古支持基层化债120.6亿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压降66.5%,8个旗县实现隐性债务清零 [2] 退出高风险名单的条件 - 隐性债务率需不高于16个非重点省份中较高8省的平均值,金融债务占比合理并具备化债能力 [2] - 综合债务率需降至警戒线以下,财政部门会参考偿债资金来源保障情况 [2] 退出高风险名单的积极影响 - 财政资金可更聚焦民生保障和产业培育等发展性支出,缓解财政收支压力 [3] -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平台公司融资约束减少,融资成本有望降低 [3] - 基建项目审批更灵活,城市轨道交通等大型市政工程可加速落地 [3] - 高风险地区新增政府投资项目审批难度将大幅降低 [4] - 民间资本投资信心增强,有利于带动民间投资增长 [4] 化债政策效果 - 12万亿元化债方案中包含6万亿元债务置换,2025年2万亿元置换债券已大部分发放 [5] -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率下降,融资平台融资难度降低 [5] - 市场对地方信用信心增强,有利于地方经济建设和平台公司持续发展 [5] 未来工作重点 - 需持续推进债务结构优化,降低短期债务占比,控制新增债务规模 [6] - 强化地方财源建设,增强地方自身财政收入能力是化解债务的根本 [7] - 加强债务监管,严格落实问责机制,杜绝新增隐性债务 [7] - 深化融资平台转型,提升平台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7]
上半年城投债净融资为负,政府债券净融资大增至7.7万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7-15 17:30
政府投融资体制变革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城投债净融资额-763 60亿元 同比下降约149% 城投债供给持续收紧 [1] - 同期政府债券净融资7 66万亿元 同比多4 32万亿元 同比增长约129% [1] - 城投债作为地方政府重要筹资方式 虽要求剥离政府融资职能但转型进度缓慢 仍存在新增隐性债务情况 [1] 政策调控与债务结构变化 - 央行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债净融资3 37万亿元 同比多1 8万亿元 地方政府债券净融资4 29万亿元 同比多2 52万亿元 [2] - 政府债券规模大增体现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 支撑财政支出强度 保障民生和重大项目 [2] - 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速发行 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 6%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 8个百分点 [2] 城投债监管与转型动态 - 2025年城投债政策延续"化存控增"主线 地方债务化解和城投转型提速 但财政压力与还本付息压力仍存 [3] - 2024年10月推出10万亿元专项债券置换隐性债务计划 已发行约5 1万亿元 去年超7000家城投公司退出政府融资平台名单 [1][3] - 城投转型质量分化 需关注政企关系重塑和债务负担加重风险 警惕"假转型"带来的资金回收问题 [3] 宏观经济背景分析 - 严控隐性债务导致城投债净融资负增长 但经济稳增长需求推动政府债券融资规模扩张 形成"一减一增"结构性调整 [1][2] - 专家指出当前政策调控需平衡债务风险防范与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反映宏观经济复杂形势下的政策适应性 [2]
【国寿安保定盘星】系列之二:一季度经济迎来开门红
中国经济网· 2025-04-28 16:18
经济数据表现 -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超出市场预期 [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3月增速加快至7.7%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3月增速提升至5.9% [1]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4.2%,制造业投资增长9.1%,基建投资增长11.5% [1] 政策驱动因素 - 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较2024年规模翻倍 [2] - 3月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消费同比增长35.1%,汽车类消费增长5.5% [2] -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分别增长13.1%和11.5% [2] - 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5%,其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4.4% [3] 地方政府化债效果 - 2024年四季度启动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计划 [3] - 2025年新增专项债券安排8000亿元用于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 [3] - 3月市政基建投资增速上行至4.9%,较2024年末加快8个百分点 [3] - 华东地区水泥发运率数据明显优于去年同期 [3] 经济韧性分析 - 净出口规模创新高,存在抢出口因素支撑经济增长 [2] - 内需释放和政策效果显现推动投资消费扩张 [2] - 国内市场规模和回旋余地形成独特抗风险优势 [4]
弘则固收叶青:化债从"进行时"到"完成时"
快讯· 2025-04-28 07:39
地方债务化解进展 - 截至4月底今年已完成化解债务金额达24469.03亿元 平均每条提及化解债务金额为429.28亿元 体现化债工作的大规模性和系统性 [1] - 债务相关新闻占比达76.7% 风险等级变化提及5次 包括"绿色"3次 "由橙降黄"和"由黄转绿"各1次 显示部分地区债务风险正在降低 [1] - 已有14个省市提及债务清零 包括江苏 浙江 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和云南 贵州等中西部省份 表明不同发展水平地区均有实质性突破 [1] 化债工作阶段特征 - 当前化债工作已从单纯风险因素主导转向发展因素主导 从"进行时"步入"完成时" 信用风险主导因素即将进入倒计时 [1][4] - 具体表现为债务置换提速 清零达标行动 融资平台转型和长效机制建设 2025年将是化债与发展并重的关键一年 [1][4] - 地方债务化解正从"政策主导型"向"发展协同型"转变 [1][4] 未来化债工作重点 - 预计2025年后三季度工作重点将转向建立常态化债务风险防控机制 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将凸显 [2][4] - 化债与发展良性互动将为下一个五年规划奠定基础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4] - 债券市场短期内空间有限 短端非国债表现较好 城投超长期限债券上行较严重 资金价格稳定在OMO+10BP水平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