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ETF龙头(512820)
icon
搜索文档
长周期考核落地,险资投向全解析!银行股点燃红利基金,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盘中价又创新高!资金跑步涌入高股息板块
新浪财经· 2025-07-14 14:40
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表现 - 7月14日盘中价创上市新高,微涨0.16% [1] - 近2日强势吸金超4000万元 [1] - 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冲高,中国建材大涨超7%,中国神华涨超4%,中信银行、中国海洋石油等涨超2% [3] - 最新规模超30亿元,同指数ETF规模领先,连续12个月月度分红(截至2025.6) [13] - 支持T+0日内交易,不占用QDII额度,为ETF两融标的 [13] 银行ETF龙头(512820)表现 - 7月14日红盘震荡,盘中微涨0.13% [1] - 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冲高,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涨超1%,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微涨 [4] - 建设银行今日除息,每10股派1.646元,合计派息586.64亿元 [4] 保险资金政策调整 - 7月11日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 [5] - 净资产收益率考核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 [5] - 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 [5] - 国信证券点评:70%考核权重锚定三年以上周期,有望化解保险资金属性与考核错配矛盾,持续释放险资增量资金潜力 [6] 保险资金入市规模及影响 - 1Q25保险资合计持有股票余额达2.8万亿元,占比8.4%,较2024年末季度环比增长16.0% [8] - 国金证券预计未来三年保险资金入市增量资金约6-8千亿,其中高股息3-4千亿 [9] - 假设各险企未来3年每年增配1pct/1.5pct权益资产,则每年有约6~8千亿资金入市 [9] - 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主要险企增配权益规模预测 [10] 行业配置偏好 - 中泰证券:1Q25险资新进前十大流通A股行业集中在银行、通信、汽车、电子和医药生物30个行业 [6] - 国金证券:低利率叠加资产荒背景下,以股息补票息是保险公司的必然选择,未来高股息是权益配置的重要方向 [9]
银行股进入密集分红期,银行ETF龙头(512820)获资金逢跌布局,单日净流入1.16亿元,融资客入场!中信证券:机构投资者仍有增配银行股空间
搜狐财经· 2025-06-30 15:15
银行ETF龙头(512820)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14:41,银行ETF龙头(512820)下跌0.66%,最新报价1.498元 [1] - 资金逢跌布局趋势明显,上个交易日吸金超1亿元 [1] - 融资客连续3天净买入,最高单日净买入557.50万元,融资余额达2188.83万元创历史新高 [2] 中证银行指数及成分股表现 - 中证银行指数(399986)下跌0.39%,成分股涨跌互现 [3] - 浦发银行(600000)领涨2.58%,工商银行(601398)上涨1.33%,建设银行(601939)上涨1.07% [3] - 齐鲁银行(601665)领跌2.02%,郑州银行、宁波银行跟跌 [3] - 招商银行(600036)估算权重最高达14.45%,兴业银行(601166)权重11.58% [4] 银行业分红情况 - 已有26家银行实施2024年度末期利润分配,年度分红合计达4273.83亿元,完成近七成目标 [5] - A股42家银行中39家现金分红总额超上年,整体分红额度同比增加186亿元 [5] 机构配置与行业观点 - 机构投资者对银行板块配置回暖,被动基金存续规模大增且持续增配,主动基金持仓稳步提升 [5] - 险资增配银行股空间和意愿较大,公募新规正向影响下机构增配空间仍存 [5] - 中信证券认为重估净资产是银行股投资核心逻辑,资金面夯实板块估值下限 [5] 银行板块投资价值 - 银行板块被视为高股息领头羊和低估值价值王,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改革、被动指数扩容有望带来增量资金 [6] - 银行ETF龙头(512820)及其联接基金被推荐为把握银行板块配置性价比的工具 [6]
正式落地!两大行获注资超千亿元,银行ETF龙头(512820)冲高回落,连续3日累计吸金超2400万元!大火的银行板块还能上车吗?
搜狐财经· 2025-06-17 17:25
市场表现 - A股走势分化,银行ETF龙头(512820)冲高回落,收跌0.2%,盘中价一度创历史新高 [1] - 资金连续3日增持高股息板块,银行ETF龙头(512820)近3日累计吸金超2500万元 [1] - 银行ETF龙头标的指数成分股涨跌不一,苏农银行大涨超2%,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等微涨 [3] 成分股表现 - 招商银行涨0.44%,估算权重15.59%,成交额21.78亿元 [4] - 兴业银行跌0.63%,估算权重11.97%,成交额11.85亿元 [4] - 工商银行涨0.42%,估算权重7.46%,成交额16.31亿元 [4] - 交通银行跌0.13%,估算权重5.46%,成交额7.98亿元 [4] - 农业银行涨0.18%,估算权重5.37%,成交额13.82亿元 [4] 资本补充与政策支持 - 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分别募集资金1200亿元、1650亿元,四大行定增募资额合计达5200亿元,有关部门出资5000亿元 [5] - 增资提升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增强风险应对能力,对股息率摊薄有限,形成长期利好 [5] - 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7%、15.3%,同比增加0.2pct、0.4pct [15] 市场表现回顾 - 银行ETF龙头标的指数近6个月涨幅达15.33%,超额收益16.51% [5] - 自2023年12月8日底部回升以来,银行ETF龙头标的指数大涨52% [5] 配置价值 - 银行板块市净率(LF)为0.676,显著低于煤炭、公用环保等高股息行业 [10] - 24年分红对应股息率4.1%,位居市场前列 [10] - 银行ETF龙头标的指数PB仅0.68x,近10年分位数38.85%,近12个月股息率5.4% [12] 资金面分析 - 保险资金每年配置银行股的增量资金在3600-4300亿元左右 [14] - 国家队护盘和公募基金改革将带来增量资金,预计每年增配规模5000-6000亿元 [14][15] - 公募基金新规推动低配银行板块的基金向指数靠拢,增配动力强 [14] 基本面分析 - 商业银行盈利增速受资产端定价下行拖累,但拨备水平夯实,政策关注度提升 [15] - 资本充足支撑分红稳定,高股息特征有望强化 [9][15]
公募改革落地!释放什么信号?A股午后飙涨,大金融是主力!
新浪财经· 2025-05-14 15:52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午后大幅上涨,沪指一度涨超1%重返3400点创近两个月新高 [1] - 沪深300指数ETF(515310)涨超1%,银行ETF龙头(512820)盘中价续创新高 [1][3] 政策影响 - 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引导资产配置向沪深300靠拢 [3] - 新规实施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利好长期价值标的 [3][4] - 权益基金扩容与指数化趋势显著,沪深300等宽基指数或迎被动资金流入 [7] - 推行浮动管理费率模式,业绩低于基准须少收管理费,驱动资金向均衡策略倾斜 [8] 行业与标的分析 - 沪深300指数聚焦大盘蓝筹,价值属性突出,与长期考核体系契合 [4][7] - 银行板块龙头优势凸显,高股息特性吸引长线资金,上证50中占比达20.24% [4][7] - 公募基金或增配低配行业如银行,推动持仓再平衡 [8][10] 数据与配置 - 银行板块在主流宽基指数中占比:上证50(20.24%)、上证指数(17.70%)、沪深300(13.67%)、中证800(10.86%) [7] - 沪深300指数ETF(515310)同类费率最低,银行ETF龙头(512820)冲击五连涨 [3][7]
资金爆买!多只银行股迭创新高,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涨近2%,逼近上市新高!AH红利指数深度对比,谁更强?
新浪财经· 2025-05-13 14:58
港股红利ETF基金表现 - 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5月13日上涨1.98%,盘中成交额超8600万元,环比小幅放量 [1] - 该基金成分股中农业银行大涨2.88%,中信银行涨1.9%创历史新高,民生银行、工商银行等涨超1% [3] - 能源板块表现强劲,兖煤澳大利亚大涨5%,交运股东方海外国际涨超3% [3] - 银行ETF龙头(512820)涨超1%创历史新高,盘中成交额2.6亿元,环比大幅放量 [4] 南向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近期大举买入港股银行等红利股,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高股息银行股获重点增持 [3] - 近7日南向资金净买入前十中,美团-W以53.47亿港元居首,建设银行以25.87亿港元位列第二 [5] - 中国银行以1.20亿港元净买入额排名第七 [5] 港股红利资产优势 - 港股分红比例长期高于A股,2023年港股现金分红比例48.9% vs A股41.8%,2017-2023年均值43.7% vs 35.1% [6] - 港股高股息资产占比显著高于A股,当前股息率>5%个股总市值占比港股43% vs A股21% [6] - 港股红利指数股息率普遍8%左右,显著高于A股红利指数,513820标的指数成分股股息率达8.2% [8] - 即使考虑20%红利税,港股红利资产股息率仍领先A股 [8] 港股红利指数表现 - 港股通高股息指数股息率8.20%,市盈率6.59倍,历史分位数74.32% [9]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股息率8.34%,市盈率6.42倍 [9] - A股上证红利股息率6.77%,中证红利6.39%,均低于港股主流红利指数 [9] 港股红利资产特性 - 港股红利在市场大涨、小涨、小跌、大跌时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逐级递增 [10] - 75%情形下持有港股红利获得正超额收益概率更高 [10] - 2019-2024年港股红利资产相对于宽基指数超额收益表现更优,近6年有5年取得超额收益 [12] - 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自2024年7月以来连续10个月分红,每10份累计分红0.29元 [13]
行业ETF风向标丨国有大行红利价值凸显,多只银行ETF半日涨幅超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9 13:25
A股银行板块表现 - 今日A股普跌,银行板块表现相对较优,银行相关ETF半日涨幅均超过1% [1] - 银行ETF(512800)交投活跃,半日成交金额达2.28亿元 [1] 银行业相关ETF涨幅及成交情况 - 银行ETF基金(515020)涨幅1.58%,现价1.672,半日成交金额928万元 [2][3] - 银行ETF(159887)涨幅1.5%,现价1.286,规模3.38亿份,半日成交金额4925.18万元 [2][7] - 银行ETF易方达(516310)涨幅1.49%,现价1.296 [2] - 银行ETF南方(512700)涨幅1.46%,现价1.595 [2] - 银行ETF龙头(512820)涨幅1.46%,现价1.388 [2] - 中证银行ETF(512730)涨幅1.38%,现价1.615 [2] - 银行ETF天弘(515290)涨幅1.29%,现价1.411 [2] 银行ETF追踪指数及成分股 - 银行ETF基金(515020)追踪中证银行指数,该指数反映中证全指样本中银行行业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3] - 中证银行指数成分股集中度高,招商银行权重15.65%,兴业银行权重10.14%,工商银行权重8.07% [4][6] - 银行ETF(159887)追踪中证800银行指数,该指数反映中证800指数中银行行业的市场表现 [7] - 中证800银行指数成分股中,招商银行权重15.62%,兴业银行权重10.91%,工商银行权重8.69% [8] 银行板块投资逻辑 - 地产、股市、外贸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机制优化,缓解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下行的担忧 [3] - 公募基金考核完善有望带动银行资产配置价值提升 [3]
详细分析版来了!“一行一局一会”重磅发声,哪些板块值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5-07 16:59
一、继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 央行提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同时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5%降至1.4%,预计带动LPR同步下行0.1个百分点 [2] - 2015年以来降准次日沪指平均涨幅0.17%,最近两次降准次日涨幅分别达3.03%和8.06%,证券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戴维斯双击,证券ETF龙头(560090)值得关注 [2] - 拟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近期再批复600亿元增量资金,同时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推动"长钱长投"机制 [3] 二、中长期资金入市与红利资产配置 - 2025年六部门联合推动五类资金入市,目标为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的30%投资A股,测算显示权益投资比例每提升1%可带来0.73万亿元增量资金 [4] - 低利率环境下红利资产配置价值突出,港股红利ETF(513820)股息率超8%,银行ETF(512820)受益于高分红、低估值特征 [4] - 2025年险资举牌案例显示保险公司重点配置金融、能源等板块,包括邮储银行(01658 HK)、中国神华(01088 HK)等 [4] 三、提振内需政策导向 - 房地产政策方面,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首套房五年期利率从2.85%降至2.6%,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 [6]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消费ETF(159928)近60日净流入22亿元,规模超150亿元 [6][7] -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信贷数据改善显示稳楼市对畅通内需循环具有支撑作用 [6] 四、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持 - 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从5000亿元增至8000亿元,将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优化科创债发行流程 [8] - 科创50ETF(588870)聚焦科创板50只龙头股,科创综合ETF(589080)覆盖面更广且成长潜力更强 [9] - 2024年以来多部门出台政策支持科创企业融资,包括创设债券市场"科技板"和风险分担工具 [9] 五、政策文件梳理 - 2024-2025年各部门密集发布科技金融支持政策,涉及未来产业布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担保计划等,形成全方位支持体系 [8][11] - 重点政策包括《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意见》等,强化对科技创新全周期服务 [11]
降准又降息!险资又添600亿“新弹药”,路线图详解!数据说话,节后投资主线怎么看?
搜狐财经· 2025-05-07 16:28
港股红利ETF基金表现 - 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5月7日收涨0.82%,实现两连阳,资金连续5日增仓超9500万元 [1] - 该基金标的指数最新股息率达8.88%,领先市场主流红利指数 [1] - 港股红利资产相较A股具备三重优势:分红比例更高(2023年港股整体现金分红比例48.9% vs A股41.8%)、股息率更高、估值折价优势 [8] 银行板块表现 - 银行ETF龙头(512820)5月7日收涨1.42%,终结三连阴,成交额超5400万元,环比激增39%,资金连续2日增仓 [3] - 银行ETF标的指数最新股息率为6.71%,高居全市场二级行业第一,高于中证红利指数(6.53%) [9] - 银行业具有高分红、低估值的行业特征,2024年上市银行分红动力和分红频率显著提升 [9] 险资举牌动向 - 2023年共有8家险企合计举牌20次,被举牌公司具有明显红利资产特征,如工商银行H股 [5] - 被举牌个股最新滚动市盈率中位数为9倍左右,股息率中位数为3.7% [5] - 今年以来险资举牌高达12次,涉及11只个股,延续偏好银行等港股红利资产的风格 [6] 险资配置逻辑 - 险资权益资产配置需求提升,受新会计准则实施和负债端产品结构向分红险转型影响 [7] - 政策大力支持险资入市,2025年起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的30%将用于投资A股 [7] - 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资产对险资具有吸引力,有助于稳定净投资收益率并降低波动 [7] 红利资产比较 - 港股通高股息指数股息率达8.88%,市盈率6.36倍,历史股息分位数81.14% [9] - A股红利指数中,上证红利股息率6.91%,中证红利6.53%,均低于港股主流红利指数 [9] - 中国十年期国债利率1.63%,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4.3%,凸显高股息资产相对吸引力 [9]
招商银行,突发!
券商中国· 2025-03-26 12:26
招商银行股价大跌原因分析 - 招商银行A股早盘一度跌近5%,H股跌近6%,带动银行ETF(512820)下跌超1%[1] - 市场普遍认为下跌与2024年年报表现及派息不及预期有关[1][4] - 港股认沽证一度涨超70%,反映市场悲观情绪[3] 2024年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3374.88亿元同比下降0.48%,连续两年下滑[1][4] - 归母净利润1483.91亿元同比增长1.22%,主要依靠成本控制[1][4] - 净利息收入2112.77亿元下降1.58%,净利差1.86%与净息差1.98%均下降17bps[4] - 非利息净收入1262.11亿元增长1.41%,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720.94亿元大幅下降14.3%[1][4] 分红争议 - 拟每股派现2元,合计504.4亿元,现金分红比例35.32%[5] - 市场预期更高分红水平,实际提升幅度不及预期成为股价杀跌主因[2][5] 机构观点分歧 悲观因素 - 中金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仅1%/3.92%/5.31%,PB估值逐年降至0.85倍[4] - 中信建投指出零售贷款风险持续暴露,2025年营收转正挑战大[7] 乐观因素 - 国信证券强调资产质量稳健:不良率0.95%持平年初,逾期率1.33%下降3bps[6] - 零售客群优势显著:私行客户达16.9万户增长13.6%,管理AUM14.93万亿元增长12.1%[6] - 中信建投认为招行ROE领跑同业,股息率扎实且无再融资风险,属攻守兼备品种[7] 未来业绩展望 - 国信证券下调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至1508亿/1581亿/1691亿元(原1535亿/1651亿)[7] - 招行计划2025年贷款增速提至7%-8%,中信建投预计息差压力收窄但手续费收入改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