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AI

搜索文档
新能源+AI周报(第19期):固态电池加速变革导入,新能源+AI是核心-20250803
太平洋证券· 2025-08-03 21:14
(10%) 2% 14% 26% 38% 50% 24/8/5 24/10/16 24/12/27 25/3/9 25/5/20 25/7/31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沪深300 ◼ 子行业评级 | 电站设备Ⅱ | 无评级 | | --- | --- | | 电气设备 | 无评级 | | 电源设备 | 无评级 | | 新 能 源 动 力 | 无评级 | | 系统 | | ◼ 推荐公司及评级 相关研究报告 <<【太平洋新能源】新能源+AI 周报 (第 18 期 20250720-20250726):新 能源+AI 持续发力,上下游有望共 振>>--2025-07-27 2025 年 08 月 03 日 行业周报 看淡/下调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新能源+AI 周报(第 19 期 20250727-20250802):固态电池加速 变革导入,新能源+AI 是核心 ◼ 走势比较 <<【太平洋新能源】新能源+AI 周报 (第 17 期 20250713-20250719):供 给侧改革超预期,AI+创新体现弹 性>>--2025-07-21 证券分析师:刘强 电话: E-MAIL:liuqiang@tpyz ...
新能源+AI持续发力,上下游有望共振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7-28 08:53
行业整体策略 - 新能源+AI是长期推荐的大主线,近期新能源电池数据AI化、AI眼镜等细分环节关注度提升 [1][2] - 上下游在供给侧改革推进下共振发展:新能源上游硅、锂、钴供需优化,下游固态电池等升级后相关需求预期向好 [1][2]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反"内卷"延伸到电动车全产业链,宁德时代、湖南裕能等优质龙头受益 [3] - 国常会提出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要求加强成本调查与价格监测 [3] - 宜春银锂拟停产进行设备检修,上游碳酸锂供给侧变革进行中 [3] - 湖南裕能拟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年产9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 [3] - 固态电池是锂电最大主题,车企加速导入,孚能科技、厦钨新能等受益 [3] - 上汽集团将推10万级半固态电池车型MG4,搭载70kWh半固态电池(电解液含量低至5%) [3] - 孚能科技预计年底建成0.2GW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2026年产能放大至GWh级别 [3] 光储产业链 - 供给侧改革有望持续,隆基、协鑫科技等受益 [4] - 工信部强调加强产能监测预警,推动行业自律 [4] - 光储下游长效机制逐步建立,需求预期有望逐步修复,晶科科技、龙源电力等受益 [4] - 国家能源局加快制定绿电直连输配电价机制,推动新能源就近消纳 [4] - 辽宁"136号文"配套完善,存量机制电价0.3749元/kWh [4] - 海外储能持续向好,阳光电源、海博思创等受益 [5]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储能企业海外订单超160GWh,同比增长220.28% [5] - 中东、澳大利亚、欧洲为三大主要市场,下半年产能出海加速 [5] AI+新能源及风电产业链 - 新能源+人形机器人持续落地,浙江荣泰、科达利、震裕科技等受益 [5] - 全球首家特斯拉餐厅开张,人形机器人正式"上岗" [5] - 优必选Walker S2全球首个实现自主换电,具备7×24小时不间断工作能力 [5] - AI眼镜下半年有望迎来持续催化,豪鹏科技等受益 [6] - 阿里将推出两款AI智能眼镜,计划双11发布 [6] - 华为、李未可等品牌有新品动态 [6]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短期利好电力设备,长期利好风光储等清洁能源发展 [6] - 中国正式启动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成立副部级央企中国雅江集团 [6] - 特变电工等电力设备公司受益,有望带动西藏风光储产业共振发展 [6]
新能源+AI周报:新能源+AI持续发力,上下游有望共振-20250727
太平洋证券· 2025-07-27 22: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站设备Ⅱ、电气设备、电源设备、新能源动力系统均无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整体策略为新能源 + AI 持续发力,上下游有望共振,新能源 + AI 是长期推荐主线,近期新能源电池数据 AI 化、AI 眼镜等细分环节关注度提升,上下游在供给侧改革推进下共振发展,上游硅、锂、钴供需优化,下游固态电池等升级后相关需求预期向好 [3]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下游新周期已开启,反“内卷”延伸到全产业链,宁德时代、湖南裕能等优质龙头受益,固态电池是锂电最大主题,车企加速导入,孚能科技、厦钨新能等受益 [4] - 光储产业链中期底部将逐步确认,供给侧改革有望持续,后续长效机制是关键,隆基、协鑫科技等受益,光储下游长效机制逐步建立,需求预期有望逐步修复,晶科科技、龙源电力等受益 [5] - AI + 新能源、风电等产业链需重视新市场的突破,新能源 + 人形机器人持续落地,浙江荣泰、科达利、震裕科技等受益,AI 眼镜下半年有望迎来持续催化,豪鹏科技等受益,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短期利好电力设备,长期利好风光储等清洁能源发展 [6][9] 各部分总结 产业链价格 - 过去一周新能源汽车碳酸锂价格上涨,部分材料价格也有变动,如磷酸铁锂正极、电解钴、电解镍等价格上涨,人造石墨负极、电解液等部分价格有微调,部分材料价格持平 [13][14] 行业新闻跟踪 - 上汽集团将推 10 万级半固态电池车型 MG4,于 8 月正式发布,搭载 70kWh 半固态电池 [4][29] - 山东发布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细则,明确 4 类模式推动新能源消纳利用 [26] - 孚能科技斩获 10 亿美元 eVTOL 订单独家配套 [26] - 2025 年上半年中国隔膜产量达 139.4 亿平米,同比增长 53.2%,行业产能过剩,价格下行,未来整合趋势明显 [26]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将优化中国能源结构,推动西藏风光储等产业发展 [27][29] - 2025 年上半年多晶硅市场困境,企业开工率低,库存积压,价格先稳后跌,下半年预计产量增加 [27] - 国常会提出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加强成本调查与价格监测 [4][27] - 优必选 Walker S2 实现全球首个自主换电技术,具备 7×24 小时不间断工作能力 [8][28] - 2025 年下半年 AI 智能眼镜新品将发布,阿里、华为、李未可等品牌有新品动态 [9][28] - 2025 年 1 - 6 月全球户储(含便携式)出货量为 20.5Gwh,TOP10 企业公布 [29] - 2025 年上半年中国储能系统和 EPC 价格均走低 [33] - 国家能源局正加快制定绿电直连输配电价机制,推动新能源就近消纳 [34] - 2025 年 1 - 6 月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 18.7%,太阳能、风电装机容量大幅增加 [35] - 2025 年 H1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 258GWh,同比增 106%,国内厂家占主导 [36] - 7 月碳酸锂价格大涨,锂电产业链出清接近尾声,头部企业重启扩产 [36] - 2025 年上半年光伏市场竞争惨烈,头部企业市场份额集中,部分企业下调出货目标 [38] - WAIC 2025 将集中展示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相关新品 [38] 公司新闻跟踪 - 湖南裕能拟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年产 9 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约 9.5 亿元 [4][44] - 锦浪科技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不超 167,658.38 万元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等项目 [43] - 麦格米特计划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 266,301.06 万元用于全球研发中心扩展等项目 [43] - 日播时尚拟购买茵地乐 71%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43] - 当升科技 2025 年管理层与核心骨干有股权增持计划 [43] - 厦钨新能 2025 年上半年主要财务指标较 2024 年同期增长,营业利润增幅达 36.07% [43] - 科达利 2025 年上半年业绩稳健提升,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 [43] - 大金重工子公司签署 4.3 亿元海上风电单桩基础供应合同 [43] - 豪鹏科技控股股东自愿延长限售股份锁定期 12 个月 [9][44] - 三星医疗子公司中标 3.41 亿元变压器采购框架合同 [44] - 尚太科技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 17.34 亿元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 [44] - 万马股份子公司拟投资 12.45 亿元建设年产 35 万吨环保型高分子材料项目 [44] - 中国核电拟参股投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出资 10 亿元 [44] - 浙江荣泰完成对金力传动 15%股份收购 [44]
SNEC:光伏寻找新坐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22:21
行业现状与展会观察 - 国内光伏行业处于周期性调整低谷阶段,但头部企业仍斥重金参展SNEC PV展会,三天参展人次达50万,现场热度不减[1] - 头部企业积极展示新技术、新产品、新合作及新生态构建,试图跳出单纯"制造"定位[1] - 行业共识表明企业经营实际状况仍面临挑战,存活下来的企业需应对行业调整期的艰辛[1] 技术创新与竞争格局 - 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强调光伏产业需回归技术创新,解决主力能源面临的问题[2] - 当前光伏技术以"小创新"为主,电池环节TOPCon、BC、HJT三类N型技术同台竞争,创新节奏放缓[2][3] - 晶科能源TOPCon组件量产功率达670W,效率24.8%;隆基绿能HIBC技术组件功率超700W,效率25.9%;通威股份HJT组件功率达790.8W,效率25.46%[2] - 行业对组件新品反应平淡,认为技术差距不大,TOPCon技术红利两年内耗尽,利润空间压缩影响创新热情[3][4] -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指出TOPCon、BC、HJT技术伯仲之间,未来钙钛矿叠层电池才是技术突破关键[4] 行业调整与产能策略 - 自2023年Q4起行业开启深度调整,组件企业达成自律避免价格战,硅料企业探索"以大收小"去产能方案[5] - 头部企业一致表态短期内不再新增产能,晶科能源强调谨慎对待国内外扩产,爱旭股份转向产品结构调整[5] - 协鑫科技联席CEO兰天石指出价格战已无意义,头部硅料企业正沟通产能整合方案[5] 光储融合与业态创新 - SNEC展会上"光储融合"趋势显著,企业转向综合能源、智慧能源系统方案,光伏产品仅作为其中一环[6] - 正泰集团、天合光能、协鑫集团等明确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商定位,拓展源网荷储协同应用场景[6] - 专家指出新能源需通过配储、虚拟电厂、绿电直连等模式构建竞争力,实现价值最大化[6] - 协鑫集团朱共山认为光伏正从电源角色进化为能源生产-储存-消费枢纽,技术、市场、政策三重变量驱动产业重构[7][8]
新能车“反内卷”风气,新能源ETF(159875)盘中上涨1.42%,机构:未来新能源+AI有望持续发酵
新浪财经· 2025-06-11 13:08
市场表现 - 中证新能源指数(399808)上涨1.53%,成分股爱旭股份(600732)上涨8.28%,大金重工(002487)上涨5.84%,横店东磁(002056)上涨5.76%,杉杉股份(600884)和新宙邦(300037)跟涨 [1] - 新能源ETF(159875)上涨1.42%,盘中换手2.44%,成交2166.04万元 [3] - 新能源ETF近1年日均成交3564.16万元,居可比基金前2 [3] 资金动向 - 新能源ETF最新融资买入额达113.55万元,融资余额达3224.82万元 [3] -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新能源ETF [3] 估值水平 - 中证新能源指数最新市净率PB为1.97倍,低于近3年86.41%的时间 [3] 行业动态 - 比亚迪、长安、东风、赛力斯、小鹏汽车等车企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缩短至60天,提升供应链效率 [3] - 5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02.1万辆,同比增长28.2%,环比增长12.1%,渗透率达52.9% [3] - 2025年5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预估124万辆,同比增38%,环比增9% [4] 指数成分 - 中证新能源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4.89%,包括宁德时代、阳光电源、隆基绿能、中国核电等 [4] 行业展望 - 电动车智能化+生态升级是当前核心驱动力,新能源+AI有望持续发酵 [4]
5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达52.9%,新能源车ETF(159806)强势反弹,盘中涨超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1 10:38
车企供应链承诺 - 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广汽集团、赛力斯、比亚迪五家车企承诺支付供应商账期不超过60天 以响应反"内卷式"竞争监管呼吁 [1] 新能源车市场表现 - 新能源车ETF(159806)盘中涨幅超2% 受行业利好催化 [2] - 5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102 1万辆 同比增28 2% 环比增12 1% 渗透率达52 9% [2] - 机构预测2025年5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24万辆 同比增38% 环比增9% 政策拉动效应显著 [2] 行业驱动因素 - 电动车智能化与生态升级成为当前核心增长动力 [2] - 新能源与AI技术融合有望持续推动产业升级 [2] 指数构成 - 新能源车ETF跟踪CS新能车指数(399976) 覆盖新能源汽车制造、电池材料、电机电控等全产业链A股公司 [2]
新能源+AI周报(第10期):电动车AI化升级,光伏铸大底
太平洋证券· 2025-06-03 14: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站设备Ⅱ无评级 [6] - 电气设备无评级 [6] - 电源设备无评级 [6] - 新能源动力系统无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整体策略为电动车AI化升级,光伏铸大底,新能源+AI是最大主线,电动车AI化和相关AI延伸是核心 [3]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下游新周期已开启,电动车AI化升级使小米、小鹏等受益,电池企业持续升级,生态圈和固态是方向,宁德时代等受益 [4] - 光储产业链中期底部将逐步确认,光储市场化加速使海博思创等储能龙头受益,目前是逆周期大底部布局光伏龙头的窗口期 [5] - AI+新能源、风电等产业链需重视新市场的突破,新能源+人形机器人调整是机会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业链价格 - 过去一周新能源汽车碳酸锂价格下降,多种材料价格有不同变化,如三元材料部分型号价格下降,磷酸铁锂等部分材料价格持平,电解液部分产品价格微调等 [11][12] 行业新闻跟踪 - 美国Factorial向无人机客户交付首批固态电池 [21][37] - 国家发展改革委整治新能源汽车、光伏行业“内卷式”竞争 [21] - 中国汽车产业经历电动化、智能化和AI化三重变革叠加期 [22] - 2025年1 - 4月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量达104.93GW,4月单月新增装机45.22GW,多晶硅市场有望触底回暖 [22] - 土耳其光伏市场潜力大,中国光伏企业积极布局 [23] - 美国众议院计划取消30%的住宅太阳能税收抵免,美股太阳能板块暴跌 [23] - OpenAI CEO认为人形机器人即将到来 [6][23] - 2025年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动力电池装车量、储能电池出货量等数据有不同表现 [24] - 首批建筑机器人固态电池成功量产交付 [6][24] - 2025年1 - 4月中国新型储能招投标市场采招落地规模达27.1GW/132.3GWh,同比激增281% [5][25] - 美国关税政策使东南亚光伏产业受挫,中国光伏企业转向中东布局 [25] - 2025年5月硅片市场开工率约53%,电池片产量减产,EVA光伏料和光伏胶膜排产下降 [25] - 2025年5月27日机器人格斗赛展现人形机器人技术亮点与短板 [26] - 小米汽车业务2025年一季度财报亮眼,加大AI投入 [26][27] - 2025年CIBF展会表明硅碳负极行业进入“下半场” [28] - 5月28日国轩高科摩洛哥20GWh动力电池工厂开工 [28][29] - 比亚迪动力电池通过新国标认证 [30] - 5月28日多晶硅市场成交重心下行,华能GW级BC集采落地,6.5公里公路光伏长廊并网 [31] - 安徽电力现货市场规则明确各类主体参与方式及价格限制 [32] - 广东推进用户侧“报量不报价”纳入现货市场出清 [5][33] - 2024年全球及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情况,风电、光伏技术进步推动造价下降 [34] - 5月28日小鹏M03 Max上市,面临销量与盈利平衡挑战 [35][36] - 5月第四周国内汽车终端销量环比增2.6%,新能源车占比55.9%,问界M8周销量暴涨,比亚迪销量连续2周下降 [36] - 湖南金凯循环科技50亿长沙基地一期年产1.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即将试产 [36] - 5月29日宁德时代与兰州市政府签署零碳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37] - 5月29日光伏组件排产下降,玻璃价格持续下跌 [37] - 介绍全国六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展情况 [38] - 机器人本体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情况,行业转向“技术突围” [38] 公司新闻跟踪 - 福斯特2024年度光伏事业合伙人计划之员工持股计划完成股票购买,买入6,712,556股,占总股本0.26% [5][38][39] - 三星医疗及子公司三星智能在国家电网2025年第三十一批和第三十二批采购项目中预中标,预计中标总金额约21,267.85万元 [38][39] - 爱旭股份ABC组件国内外市场有销售溢价,一季度出货量4.54GW,环比增长40%以上,在欧洲等高价值市场占有率领先 [5][39] - 紫金矿业旗下刚果(金)卡莫阿 - 卡库拉铜矿因矿震及冒顶片帮事件暂停部分井下采矿作业 [39]
新能源+AI周报:电动车AI化升级,光伏铸大底-20250603
太平洋证券· 2025-06-03 13: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站设备Ⅱ无评级 [6] - 电气设备无评级 [6] - 电源设备无评级 [6] - 新能源动力系统无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整体策略为电动车AI化升级,光伏铸大底,新能源+AI是最大主线,电动车AI化和相关AI延伸是核心 [3]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下游新周期已开启,电动车AI化升级使小米、小鹏等受益,电池企业持续升级,生态圈和固态是方向,宁德时代等受益 [4] - 光储产业链中期底部将逐步确认,光储市场化加速使海博思创等储能龙头受益,目前是逆周期大底部布局光伏龙头的窗口期 [5] - AI+新能源、风电等产业链需重视新市场的突破,新能源+人形机器人调整是机会 [6] 产业链价格 - 过去一周碳酸锂价格下降,部分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锂电池等价格有不同程度变化,如碳酸锂(电池级99.5)万元/吨价格降至6.190,周涨幅-4.03% [11][12] 行业新闻跟踪 - 美国Factorial向无人机客户交付首批固态电池 [21][37] - 国家发展改革委整治新能源汽车、光伏行业“内卷式”竞争 [21] - 中国汽车产业经历电动化、智能化和AI化三重变革叠加期 [22] - 2025年1 - 4月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量达104.93GW,4月单月新增装机45.22GW [22] - 土耳其光伏市场潜力大,中国光伏企业积极布局 [23] - 美国众议院计划取消30%的住宅太阳能税收抵免,美股太阳能板块暴跌 [23] - OpenAI CEO认为人形机器人即将到来 [6][23] - 首批建筑机器人固态电池成功量产交付 [6][24] - 2025年1 - 4月中国新型储能招投标市场采招落地规模达27.1GW/132.3GWh,同比激增281% [5][24][25] - 美国关税政策使东南亚光伏产业受挫,中国光伏企业转向中东布局 [25] - 2025年5月硅片市场开工率约53%,电池片总体价格走低,EVA光伏料和光伏胶膜排产环比下降 [25] - 小米汽车业务2025年一季度财报亮眼,总收入186亿元,毛利率达23.2% [26] - 2025年CIBF展会表明硅碳负极行业进入“下半场” [28] - 国轩高科摩洛哥20GWh动力电池工厂开工 [29] - 比亚迪动力电池通过新国标认证 [30] - 5月28日多晶硅市场成交重心下行,华能GW级BC集采落地,6.5公里公路光伏长廊并网 [31] - 安徽电力现货市场规则明确独立储能等参与方式 [32] - 广东推进用户侧“报量不报价”纳入现货市场出清 [5][33] - 2024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约5.9亿千瓦,中国新增3.74亿千瓦 [34] - 5月28日小鹏MONA M03 Max版上市,12.98万元起 [35][36] - 5月第四周国内汽车终端销量环比增2.6%,新能源车占比55.9% [36] - 湖南金凯循环科技投资50亿元建长沙基地,一期年产1.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即将试产 [36] - 5月29日宁德时代与兰州市政府签署零碳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37] - 5月29日光伏组件排产下降,光伏玻璃价格持续下跌 [37] 公司新闻跟踪 - 三星医疗及子公司三星智能在国家电网2025年第三十一批和第三十二批采购项目中预中标,预计中标总金额约21,267.85万元 [38][39] - 爱旭股份ABC组件在国内外市场有销售溢价,一季度出货量4.54GW,环比增长40%以上 [5][39] - 福斯特2024年度光伏事业合伙人计划之员工持股计划完成股票购买,总额占总股本的0.26% [5][38][39] - 紫金矿业旗下刚果(金)卡莫阿 - 卡库拉铜矿因事故暂停部分井下采矿作业 [39]
新能源+AI行业周报(第9期):宁德时代引领中国科技制造向上
太平洋· 2025-05-26 09: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站设备Ⅱ、电气设备、电源设备、新能源动力系统均无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整体策略:宁德时代引领中国科技制造向上,其在港交所挂牌后有望带动中国科技制造业在全球的重估,锂电、光伏强周期环节有望在下半年见底,新能源+人形机器人调整后仍是机会 [3]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下游新周期已开启,宁德时代香港上市提振科技制造龙头估值,电动化往纵深发展,固态电池发展持续突破,产业链主题向上 [4] - 光储产业链:中期底部将逐步确认,广西136号文配套落地,全面入市真正开启 [5] - AI+新能源、风电等产业链:重视新市场的突破,高压直流在数据中心应用是趋势,中恒电气等受益,新能源+人形机器人持续落地,浙江荣泰等受益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业链价格 - 新能源汽车过去一周碳酸锂价格下降,多种材料价格有不同变化,如三元材料、三元前驱体、电解钴等价格下降,磷酸铁锂、锰酸锂等部分材料价格持平 [11][12] 行业新闻跟踪 - 新能源+AI方面,英伟达宣布从2027年起推动数据中心电力基础设施向800V高压直流(HVDC)过渡;固态电池领域,宝马、奇瑞启动全固态电池装车测试,小米投资合肥因势新材料深化布局等;人形机器人方面,智元灵犀X2开启合作伙伴招募,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格斗赛”将开战等;新能源汽车市场,5月第三周小米汽车销量逆势大涨,小鹏、极氪等品牌销量下滑;宁德时代港股上市,推动全球零碳经济发展,还敲定磷酸铁锂大单等;广西发布136号文相关细则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入市 [21][22][23][24][25][28] 公司新闻跟踪 - 浙江荣泰拟以自有资金2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浙江荣泰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拟出资不超过2.25亿美元参与投资境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其H股确定发行价格并于5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31]
【转|太平洋电新-行业深度】新能源+AI三大方向展望:加速增长期来临
远峰电子· 2025-05-19 19:33
新能源+AIDC - AI大时代背景下,新能源产业链与AIDC、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智能化升级并打开产业链成长空间[1] - 数据中心正从成本中心转变为创新中心,AIDC投资是前瞻性指标,智算数据中心成为发展方向[5] - AIDC算力密度增长导致功率密度急剧攀升,能源基础设施需满足高效率、高密度、高弹性、高可靠要求[7] - HVDC和巴拿马电源是数据中心供电方案的进化方向,巴拿马电源通过柔性集成实现高效率和高可靠性供电[9] - 各大AI巨头加速资本开支:阿里巴巴计划未来三年投入超3800亿元用于AIDC建设,亚马逊2024年资本开支830亿美元,微软2024财年资本支出557亿美元[11][12] - 重点公司进展:科华数据携手阿里巴巴布局数据中心,中恒电气数据中心电源业务高速增长,麦格米特积极布局AI服务器领域[13] 新能源+人形机器人 - 人形机器人发展路径为"先工业、后商用、再家庭",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10万亿人民币[14] - 人形机器人是AI+国内优质制造业结合的典范,处于从0到1的关键期,国家政策大力支持[17][19] - 特斯拉是全球人形机器人核心推动力,Optimus机器人已进化至实用化阶段,计划2026年产量5-10万台[21][22][25] - 国内企业进展:宇树科技推出人形机器人G1售价9.9万元,智元自研"EnerVerse"具身智能架构并与比亚迪合作[27][29][32] - 产业链公司布局:科达利专注谐波减速器和关节模组研发,震裕科技攻克行星滚柱丝杠技术,鸣志电器空心杯电机价格仅为海外同类1/4[40][41][48] 新能源+低空经济 - 低空经济远期规模有望超万亿元,eVTOL是亮点,预计2025年实现规模应用[50] - 产业链完整度高,形成"材料-部件-系统-整机"垂直制造体系,数字基建与绿色能源贯穿全链条[52] - 政策推动:2023-2024年系列政策将低空经济升级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明确eVTOL商业化路径[55][56] - 英搏尔与亿航智能合作开发eVTOL集成式电驱动系统,亿航智能EH216-S是全球首个三证齐全的eVTOL产品[57][59][62] 产业链受益标的 - 新能源+AIDC:科华数据、禾望电气、中恒电气、科士达等[63] - 新能源+人形机器人:科达利、震裕科技、汇川技术、万马股份等[63] - 新能源+低空经济:英搏尔[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