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削减法案

搜索文档
最惠国定价(MFN)解读 & 国内创新药出海机遇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美国药品行业、中国创新药行业 - **公司**:阿斯利康、罗氏诊断、沃沙东、辉瑞、BioNTech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最惠国定价政策解读 - **落地可能性**:基于历史上多数药品价格改革方案流产,最惠国定价政策最终落地可能性较小[3] - **降价力度**:商务部声明降价力度为30% - 80%,但实际不会达到此幅度,参考通胀削减法案压价谈判时,第一批十个药品标签价或中端价降幅38% - 79%,其中六个降幅65%以上,而美国国家医保局估计药厂出厂价仅降22%[3][4][5] - **影响范围**:目前川普未表明谈判范围,如针对Medicare还是Medicaid,以及选择哪些药品进行谈判等都不明确[7] - **执行时间**:可能先进行实验性计划,否则可能要到2028年,存在较多不确定性[8] - **潜在应对措施**:药企可能从少部分定价较差的国家或地区测试,以减轻最惠国定价影响,还可考虑国产替代[8] 中国创新药出海机遇 - **数据体现**:筛选跨国药企授权交易且首付款超过五千万美金的条件,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占比从2023 - 2024年至今基本维持在25%左右,2023年达32%,体现了中国创新药质量及未来海外商业化确定性[9] - **内在优势**:中国创新药有海归人才、丰富人力资源及工程师红利,采用Me - too创新商业模式,胜率高,可填补欧美发达国家biotech不愿做的领域[10] - **外部环境**:在通胀削减法案背景下,跨国药企面临空前定价和成本压力,有对外合作需求且有能力,2015 - 2021年跨国药企新上市创新产品中65%来自外部合作[12] 美国药品定价相关政策影响 - **价格谈判**:小分子上市九年、大分子上市十三年后降价,第一批降价38% - 79%,实际出厂价降22%;不允许药品中端价涨幅超过通胀,否则罚款;2025年Part D重新设计落地,对高价药收入有影响[15][16] - **成本分担变化**:2025年患者在巨灾阶段不再承担费用,转由药厂承担20%,这将对药厂净收入产生明显影响,可能深远影响美国药品定价[19][21] 政策变化对药企决策影响 - **研发决策**:拜登签署行政命令中对小分子和大分子区别对待不合理,川普上台纠正此事,利好国产小分子出海[23] - **投资决策**:在通胀削减法案和最惠国定价背景下,药企转向价优质稳的中国创新药更合理,以首付款1 - 2亿美金授权中国资产比以50 - 100亿美金收购biotech布局减肥药赛道更受投资人青睐[2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Part D药品概念**:2025年Part D重新设计落地,Part D药品指不需要医疗服务、可直接口服或皮下注射的药品,如皮下注射的自免药物、口服的抗凝药等,是大药厂一级报市场关注焦点[16] - **阿斯利康放弃CNS领域**:阿斯利康直接表示不打算做CNS领域,认为该领域应有其他专业机构负责[14]
中信建投|下半年展望,寻找确定性与预期差
2025-06-19 17:4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A股市场、内需消费、有色金属、医药生物、金融、公用事业、煤炭、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创新药、新消费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弱美元周期显现及影响**:美元走势脱离利差框架且美国财政赤字扩大,预计2026年赤字率恶化至7%,2023 - 2024年或恶化至7.8%,弱美元成重要宏观背景;过去三段弱美元时期A股宽基指数上涨,消费风格最佳,内需消费、有色金属、医药生物和金融行业表现不错[1][2][4] - **资本市场新政策周期利好**:2024年9月以来出台多项利好政策,央行互换工具操作规模达1050亿,回购操作贷款上限总额达1374亿,合计约2400亿,为市场提供底部修复流动性支持[1][5] - **全球流动性宽松影响A股**:全球三大央行M2同比增长与A股走势相关,2019 - 2021年宽松推动A股牛市,2022年转负致熊市,2024年8月M2转正、9月美联储降息,开启新一轮牛市[1][6] - **全球货币政策处于宽松周期**:美联储短期暂停降息但周期未结束,2025年可能继续降息两次;欧洲央行多次降息,中国央行明确降准降息方向[1][7] - **外资态度转变**:外资从看空中国转向加仓,源于对中国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信心、科技硬资产崛起、美国形象受损及中国软实力提升[3][8][9] - **下半年市场预期差**:外需可能不疲弱,通胀削减法案或提振美国需求;中美贸易战可能停战或修复;增量财政政策加码发力,结构性政策有望年中落地[3][11] - **下半年市场走势**:预计先震荡后向上,震荡中枢逐步上移,当前因基本面制约震荡,未来受弱美元、政策支持和流动性改善推动[12] - **市场向上突破因素**:全球基本面超预期改善、国内增量政策落地、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如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创新药、新消费等[13][16] - **A股中长期展望**:使用择时指标预测全A未来三年年化回报为8.64%,权益资产性价比高,建议维持60%中长期仓位配置,大趋势震荡上行[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全年A股业绩增速预测年底仅零增长左右,全A剔除金融、石油、石化后的业绩增速可能负增长[12] - 市场存在对出口订单需求减弱、经济通缩、财政和货币政策乘数效应不足等悲观预期[10][11]
全球制药业洞察 | 特朗普“磨刀霍霍”向药价,药企谈判筹码何在?
彭博Bloomberg· 2025-06-04 16:57
特朗普最惠国待遇对药品价格谈判的影响 - 特朗普重启最惠国行政命令可能为通过《通胀削减法案》的药品价格谈判奠定基础 首批10种联邦医疗保险D部分药品价格可能低于拜登政府时期 [3] - 最惠国待遇试点计划面临法律挑战 辉瑞、阿斯利康等同业面临药品价格下降威胁 [3] 药品价格谈判进展 - 拜登政府将首批D部分药品价格设定为比标价低38%-79% 比净价低13%-57% 药企持续面临进口价格管控风险 [4] - 《通胀削减法案》设定了价格上限但未设下限 参考国外价格未被列为标准 为降价提供较大自由度 [4] - 白宫可能在11月公布最高公平价格时宣告胜利 受保护类别药物如阿斯利康的Calquence和辉瑞的Ibrance可能因D部分承保要求导致回扣降低 [4] 特朗普的药品降价策略 - 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创新中心(CMMI)示范模式可能面临法律挑战 该模式允许白宫免除医疗保险要求以测试降低成本支付模式 [6] - 特朗普曾提议将医疗保险中支出最高的50种B部分药品报销与国外支付价格挂钩 因程序原因实施受阻 可能重新推出该方法但价格变化不会立即发生 [6] 单一来源药物对药企的影响 - 美国医疗保险机构5月12日发布的组合产品指导草案对默克等药企不利 药企试图通过开发皮下注射版本较旧疗法保护垄断定价 [9] - 前届政府对固定组合或单一来源药物的解释未改变 反映对避免高收入药物降价的担忧 最惠国行政命令可能促使药企承诺降低标价或绕过药品福利管理以讨好白宫 [9] 行业背景补充 - 固定组合药物定义为含有两种或以上活性部分/成分的药物 不同组合被视为一个活性部分 [13] - QSSD定义涵盖具有相同活性部分和相同NDA/BLA持有人的所有剂型和强度药物 包括根据不同NDA/BLA销售的产品 [13]
中美医药政策展望
2025-05-22 23:2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医药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中美医疗体系结构和费用控制差异** - 中国以医保为主商保空间小,美国仅特定人群享受医保,工作人群依赖商保[2] - 中国自 2018 年国家医保局成立后严格控费,美国医疗费用可无限上涨[2] - 中国医院医保总额受限,年底有拖尾病人现象,且药品和耗材价格经控费后降低[2] - **美国药品价格管制措施及问题** - 2022 年通胀削减法案部分控制药价,特朗普任期推动最终定价模式但规模有限[4] - 发布行政令如 HHS 公告,但未完全实现价格谈判,且法律效力弱可能面临企业起诉[4][5] - 计划逐步增加每年选定管制药品数量,2024 年 10 个,2025 年 15 个,2026 年 30 个,2027 年 40 个,但具体药品未明确[5] - **美国医疗开支情况** - 药品费用占医疗总开支 14%-18%,低于中国医保改革前超 30%的比例,因医疗服务费用高[1][6] - 医疗服务费用年增速降至 5%以下,药品开支增速自 2010 年因特效药上市反弹至双位数[7] - **美国不同保险体系下药品价格情况** - 多头支付体系下同一药品价格因保险公司不同而异,由 PBM 掌控谈判,保险公司决定支付[8] - Medicare 有议价能力,Medicaid 强制三折,商保谈判能力弱,价格以上浮 Medicaid 价格为基准[8] - **加征关税影响** - 加征关税会转嫁到终端消费者,仿制药难消化成本,导致药价上涨和保险费用上升[1][9] - **中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 改革方向是剥离耗材药品附着的服务价格,提高服务价格压低产品价格[3][9] - 未来药品和耗材占比下降,医疗服务费用占比上升[3][9] - **美国参考定价模型和强制降价行政命令问题** - 参考定价模型面临可操作性难题,参照国家选择和定价模式未明确,缺乏惩罚措施[3][10] - 强制降价行政命令易受法律挑战,仅对特定药品有效,执行效果有限[3][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需在医保总额内调整,总额越宽裕服务价格提升空间越大,2026 年结束试点后可能有新文件明确改革方向[9] - 《2003 年医疗保险现代化法案》限制政府直接与药企价格谈判,特朗普突破受限,市场对行政令突破不看好[9] - 美国参考定价模型行政命令规定六个月谈判期后若不接受则进口其他国家药品,但终端市场私立性质及 FDA 审批流程使直接进口销售困难[10] - 美国强制降价行政命令对药企拒绝谈判或不接受降价会按销售收入一定比例罚款,但仅适用于特定药品[11]
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即将就《通胀削减法案》的能源信贷达成最终协议。
快讯· 2025-05-21 05:54
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关于《通胀削减法案》能源信贷协议的声明 - 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逊表示即将就《通胀削减法案》中的能源信贷条款达成最终协议 [1] - 该协议涉及能源行业相关信贷政策的调整或新增 [1] - 协议的达成可能对清洁能源及其他相关行业产生直接影响 [1]
5月21日电,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逊表示,即将就《通胀削减法案》的能源信贷达成最终协议。
快讯· 2025-05-21 05:51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能源信贷进展 - 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逊透露《通胀削减法案》中关于能源信贷条款的最终协议即将达成 [1]
美国对欧FDI创近10年新低,欧洲缘何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前就被美国投资者冷落?
第一财经· 2025-05-16 12:08
欧洲FDI总体趋势 - 2024年欧洲FDI降至9年新低,项目数量减少5%,就业岗位减少16% [1][3] - 全球企业在欧洲宣布5383个新建和扩建项目,低于2023年的5694个,37%的公司缩减投资计划 [3] - 欧洲FDI投资额比2017年峰值低19%,比疫情前水平低16%,就业岗位总数降至27万 [3] - 61%受访者预计未来三年欧洲FDI将改善,但42%认为美国政策会降低欧洲吸引力 [7][8] 主要国家FDI表现 - 法国、英国、德国占欧洲FDI项目半数,但三国项目数量均两位数下降:法国减14%,英国减13%,德国减17% [1][3] - 西班牙FDI项目激增15%,成为欧洲第四大投资目的地,因经济强劲、成本低和土地供应充足 [5] - 丹麦FDI增长86%,奥地利31%,瑞士25%,波兰13%,芬兰13%,意大利5% [5] 行业投资变化 - 欧洲制造业FDI下降9%,新建项目减少20%,就业岗位减少25% [6] - 商业支持服务项目下降9%,软件和IT服务下降17%,因外包预算收紧 [6] - 国防投资增加,可再生能源、半导体、制药、AI和电动汽车被视为未来主导领域 [8][9] 美国对欧投资动向 - 美国在欧洲FDI项目占比降至18%(2015年为24%),处于近十年最低水平 [1] - 美国投资者因能源成本、补贴政策(如3690亿美元《通胀削减法案》)和地缘政治因素冷落欧洲 [7] - 特朗普政府拟将欧洲商品关税从10%提至20%,加剧企业担忧 [7] 法国AI与科技投资 - 法国成为AI投资关键枢纽,能源和农业食品领域受青睐,但初创企业面临融资困难 [3][4] - Mistral AI估值60亿欧元,半年翻三倍,获英伟达和微软等美国资本支持 [3] - 欧洲资本市场审查严格,初创企业核心资产难货币化,部分迁往北美 [4] 英国与德国投资特点 - 英国FDI项目下降13%,转向高质量项目,研发投资增长32%,总部项目保持高水平 [5] - 德国FDI由扩张项目驱动,亚洲投资者是关键,中欧、东欧和南欧投资增加 [5] 投资者信心与区域对比 - 59%企业计划未来12个月投资欧洲(2024年为72%),61%认为欧洲吸引力三年内提升(下降14个百分点) [6][8] - 74%投资者看好美国吸引力,67%看好中国,美国首次超越西欧成为最具吸引力地区 [6][7]
SKInnovation2025Q1电池业务实现营收1.61万亿韩元,该业务营业亏损2993亿韩元
华西证券· 2025-05-05 16: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整体营收为21.15万亿韩元(1142.10亿元人民币),营业亏损为446亿韩元(2.41亿元人民币),实现10个季度以来最高季度营收,但炼油利润率下降和国际油价下跌致营业亏损 [1] - 电池业务3月与日产签99.4GWh电池供应协议,又与美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Slate签20GWh订单,预计北美市场电池生产率和销量将显著提升 [2] - 勘探与生产子公司SK Earthon确认越南15 - 2/17区块蕴藏优质原油,日产量达10,000桶,计划下半年进一步评估并启动全面开发 [3] - 各业务板块在2025Q1有不同盈利表现,2025Q2各业务板块也有不同展望 [4][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Q1财务业绩情况 整体盈利情况 - 2025Q1公司整体营收21.15万亿韩元(1142.10亿元人民币),营业亏损446亿韩元(2.41亿元人民币),得益于合并后首次全面纳入SK Innovation E&S业绩增长实现高季度营收,但炼油利润率下降和国际油价下跌致亏损 [1] 分部门盈利情况 - 炼油业务营收11.92万亿韩元(643.68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363亿韩元(1.96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较上季降3061亿韩元(16.53亿元人民币) [4] - 石化业务营收2.48万亿韩元(133.92亿元人民币),营业亏损1143亿韩元(6.17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环比降301亿韩元(1.63亿元人民币) [5] - 润滑油业务营收9,722亿韩元(52.50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1,214亿韩元(6.56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较上季降181亿韩元(9774万元人民币) [7] - 勘探与生产业务营收3831亿韩元(20.69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1204亿韩元(6.50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环比降254亿韩元(1.37亿元人民币) [8] - 电池业务营收1.61万亿韩元(86.94亿元人民币),营业亏损2993亿韩元(16.16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较上季增601亿韩元(3.25亿元人民币),还受益于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税收抵免增长 [9] - 材料业务营收238亿韩元(1.29亿元人民币),营业亏损548亿韩元(2.96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较上季增193亿韩元(1.04亿元人民币) [10] - SK Innovation E&S营收3.75万亿韩元(202.5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1931亿韩元(10.43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环比增789亿韩元(4.26亿元人民币) [11] 重要业务更新 - 电池业务3月与日产签99.4GWh电池供应协议供100万辆中型电动汽车,又与美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Slate签20GWh订单,强调订单对多元化客户群和扩大北美市场影响力重要性 [2] - 勘探与生产子公司SK Earthon确认越南15 - 2/17区块蕴藏优质原油,日产量达10,000桶,计划下半年进一步评估并启动全面开发 [3] 2025Q2展望 - 炼油业务预计2025Q2炼油利润率将逐步提高,得益于季节性需求驱动因素 [12] - 石化业务预计芳烃价差将改善,但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有不确定性,烯烃价差预计走强 [13] - 润滑油业务有望保持稳定盈利能力,得益于SK Enmove优质III类基础油强劲需求 [14] - 勘探与生产业务3月在中国17/03区块完成两口井钻探作业并投产,正与合作伙伴商谈钻探更多生产井 [16] - 电池业务预计从第二季度开始在北美的销量将继续增长,计划提高美国电池工厂利用率提升业绩,丰富客户群和产品组合 [17] - 材料业务预计销售额将比第一季度大幅增长,因对主要客户销售额增加及针对北美市场隔膜销售推出 [17] - SK Innovation E&S计划确保稳定且具竞争力的液化天然气供应,优化液化天然气发电厂运营提升盈利能力 [18]
AES(AES)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2 23: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调整后EBITDA为5.9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6.4亿美元,下降主要因Warrior Run PPA加速变现和出售5GW的AES巴西业务,部分被可再生能源和公用事业业务增长抵消 [6][22] - 第一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27美元,去年同期为0.5美元,主要受Warrior Run PPA变现、美国可再生能源税收属性确认时间、母公司利息增加和去年税收优惠等因素影响,部分被公用事业战略业务单元贡献增加抵消 [23] - 重申2025年调整后EBITDA指引为26.5 - 28.5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指引为2.1 - 2.26美元 [2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可再生能源战略业务单元 - EBITDA同比增长约45%,主要来自新项目贡献,包括过去四个季度投产项目,且该板块现包含智利所有可再生能源项目,但受去年第四季度出售AES巴西业务影响 [24][25] - 有望实现全年8.9 - 9.6亿美元的指导目标,建设计划按进度进行,成本节约措施已实施,哥伦比亚水文条件已正常化 [25] 公用事业战略业务单元 - 调整后生产税抵免增加,主要因派克县储能项目完成带来的税收属性、去年5月印第安纳州实施新费率、需求增长和美国有利天气 [26] 能源基础设施战略业务单元 - EBITDA下降,主要反映Warrior Run电厂煤炭PPA加速变现的去年收入以及智利可再生能源业务转移至可再生能源板块 [26] 新能源技术战略业务单元 - EBITDA下降,反映第一季度Fluence贡献减少 [2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市场,2025 - 2027年计划上线的7GW项目中,几乎所有资本支出受保护,关税风险为零,仅2026年上线项目从韩国进口少量电池有最高5000万欧元潜在关税风险,占美国总资本支出0.3% [9][10] - 国际市场,与美国相比,智利太阳能电池板成本通常低三分之一,公司在国际市场签订的合同受益于国际设备供应增加带来的设备价格下降 [1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业务模式基于长期合同发电和美国受监管公用事业增长,合同、融资和供应链战略旨在降低经济条件影响,确保未来财务表现可见性 [7] - 可再生能源业务方面,预计今年约3GW新项目上线推动EBITDA增长,供应链战略保护公司免受关税和通胀影响,业务受美国可再生能源政策变化影响小,因公司是主要企业客户顶级电力供应商,且可再生能源是满足未来电力需求主要来源 [8][12][13] - 美国公用事业方面,正在实施AES印第安纳州和AES俄亥俄州历史上最大投资计划,今年预计在两个公用事业投资约14亿美元,支持配电网络加固、智能电网、新发电和数据中心输电建设等领域 [1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业务模式对关税、经济政策和商业周期具有韧性,第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重申2025年指引和长期增长率目标 [5][33] - 核心企业客户需求强劲,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能源需求无放缓迹象 [33] - 尽管经济环境或政策变化,但公司专注受监管公用事业和长期合同发电,预计能实现指引 [32] 其他重要信息 - 完成643MW项目建设,签署或获得443MW新购电协议,积压订单达11.7GW [6] - 实现年度资产出售收益目标,出售全球保险公司AGIC少数股权获4.5亿美元,完成AES俄亥俄州30%股权出售获5.44亿美元 [6][20] - 2025年计划实现1.5亿美元成本节约,主要惠及下半年,明年有望实现超3亿美元成本节约的全面运营率 [27] - 2025年母公司资本分配计划中,可自由支配现金约27亿美元,包括母公司自由现金流12亿美元,计划向股东返还约5亿美元,投资约18亿美元用于新增长,已偿还约4亿美元子公司债务 [28][29]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出售全球保险公司AGIC少数股权对EBITDA的影响及交易看法 - 预计EBITDA影响在2500 - 3000万美元之间,该交易以4.5亿美元融资,再投资回报率13% - 15%,具有增值作用,是低成本股权融资,支持增长并满足信贷目标,已包含在2月指引中 [40] 问题2: 关税风险承担方及本季度400多MW业务量是否为今年常态 - 三年前公司决定建立可靠美国制造供应链,除2026年少数项目从韩国进口电池有潜在关税风险外,2025 - 2027年积压订单无关税影响,5000万欧元潜在风险由双方分担,公司正积极降低风险 [46][48] - 400MW不是每季度常态,公司专注少数大型、财务更具吸引力项目,预计能实现此前所说四年约4GW目标,以达成14 - 17GW三年目标 [52] 问题3: 保险业务出售中B类股息是年度还是累计数字、2030 - 2035年行使赎回权的行权价格及融资成本与未来资本支出回报率对比 - B类股息是前五年目标分配的累计金额,符合保险业务保守收益情况,该业务有再保险支持,损失可预测,交易成本与母公司次级次级债务发行相当,类似低成本股权融资,每年需向交易对手支付3700 - 4000万美元 [58][59][60] 问题4: 收购Cochrane资产情况及交易理由 - 收购少数股东40%股权,该资产已由公司运营,合同期限至下一个十年,服务智利关键客户,估值倍数低,立即及未来都有增值作用,是此前已指引2027年后延续的资产之一 [61][62] 问题5: 出售AGIC少数股权后保留控制权的战略原因及未来是否考虑进一步出售 - 公司希望保持对该资产控制,该业务财务指标保守,有可观利润空间,成立15 - 20年来很成功,降低了保险成本并提高了再保险公司质量 [69][70] 问题6: 可再生能源需求趋势,是否因潜在IRA变化提前需求或客户需求水平变化 - 可再生能源需求持续强劲,未因IRA变化出现时间转移,数据中心客户需求依旧强劲,未来五年可再生能源为主,因其供电快且成本效益高,可与天然气结合满足客户需求,部分合同有法律和关税变化条款,积压订单的材料、工程采购施工和融资已锁定 [71][72][73] 问题7: 保险业务每年约4000万美元现金分配占业务总现金的百分比 - 约占35% - 40%,该业务即使有典型损失也能可靠产生约1亿美元现金,包括工具摊销,交易在20年期限内自我摊销,类似母公司次级票据,可获取低成本股权资本,资金将用于产生中两位数回报 [78][79][80] 问题8: 若税收抵免转让性取消,公司是否会回归税收股权融资及转让性融资占计划的百分比 - 税收抵免转让性自2022年IRA法案通过后出现,对行业有益,但公司大部分业务仍通过税收股权合作伙伴关系进行,即使转让性取消,也可继续通过该方式为未来项目融资,现金和信贷状况不受影响,转让性融资主要为小型开发商提供便利 [82][83][84] 问题9: 德克萨斯州取消的氢项目是否继续寻求其他客户进行合同发电 - 公司继续推进该项目,其位于私人土地,地理位置适合电网,是公司项目管道一部分 [87] 问题10: 长期资产出售目标完成情况及潜在出售资产 - 已完成3.4亿美元目标,接近3.5亿美元目标,保险业务出售使接近2月所说8 - 12亿美元目标的一半,剩余约5000万美元目标可通过越南资产出售、热资产组合小项目出售、运营资产合作、可再生能源运营资产出售等方式实现,Fluence目前估值低,不考虑出售,但未来有潜力,技术组合中Uplight可能是出售候选 [93][94][96] 问题11: IRA法案和解法案何时形成及安全港是否涵盖转让性取消情况 - 预计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将出台初稿开始讨论,IRA法案某些方面会被解决,可能提前终止,整体会比较务实,因涉及大量就业和税收收入,预计在8月休会前有结果,但不确定最终情况 [97][99][101] 问题12: 无转让性时对FFO的机构指标影响及机构看法 - 转让性对标准普尔和惠誉关注的母公司自由现金流无影响,仅影响穆迪指标,公司认为穆迪会理解转让性取消后现金和信贷状况不变,实际无负面影响 [108][109] 问题13: 转让性是否会在IRA初稿中出现又撤回及头条风险与最终结果差异 - 不确定初稿语言,法案出台是为开始讨论,需众议院和参议院和解,最终结果会有妥协,从讨论看比较积极,人们理解能源主导和人工智能竞赛需要大量可再生能源,预计结果比较乐观,但不确定政治路径和头条情况 [112][113][116] 问题14: 俄亥俄州立法通过的多年费率计划和取消OVEC收入对AES俄亥俄州的影响及费率申报计划是否改变 - 交易对公司总体积极,取消ESP后将由三年前瞻性配电费率案例和年度调整取代,当前ESP4特征将从2026年8月延长至2027年5月,消除监管滞后,预计年底提交配电费率案例 [120][121] - OVEC影响预计在0 - 1000万美元之间,取决于资产财务表现和PJM容量价格,目前容量价格从约29美元/兆瓦/天升至270美元/兆瓦/天 [122]
减肥药“折戟”降本力度“救场”,辉瑞(PFE.US)Q1利润超预期但营收下滑
智通财经网· 2025-04-29 20:47
业绩表现 - 公司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8%至1372亿美元,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391亿美元 [1] - Q1净利润为297亿美元,合每股52美分,去年同期净利润为312亿美元,合每股55美分 [1] - 调整后每股收益92美分,超出分析师平均预期的66美分 [1] 减肥药业务 - 公司放弃口服减肥候选药物达格利隆,因存在肝损伤风险 [1] - 高盛将达格利隆从减肥药市场模型中清零,此前预测2030/2035年销售额为12亿/19亿美元 [1] 成本削减计划 - 此前计划到2025年底实现约45亿美元的净成本节约 [2] - 新增削减计划预计到2027年底额外节省约12亿美元,主要来自销售、信息和行政费用 [2] - 通过研究和机构重组预计到2026年底节省约5亿美元,资金将重新投入研发 [2] - 另一项独立成本削减计划第一阶段目标为到2027年底节省15亿美元 [3] 业绩展望 - 维持2025年全年业绩展望不变,预计销售额在610亿美元至640亿美元之间 [4] - 调整后每股收益预期为280美元至300美元 [4] - 新冠相关产品表现预计与2024年类似 [4] - 《通胀削减法案》预计导致销售额减少10亿美元,增长率降低约1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