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费

搜索文档
财经观察丨第二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批,开售在即!首批26只募集规模超25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4 21:26
记者7月24日从证监会了解到,第二批12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产品获证监会注册,后续将陆续发售。这 意味着,最快下周这批产品就可以上架开售。 据介绍,与首批产品一致,各家基金管理人设置了1.2%(基准档)、1.5%(升档)、0.6%(降档)的三档费率 水平。当投资者持有一年以后赎回产品时,基本符合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基准档费率;年化收益 水平明显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低档费率;取得正收益且年化收益显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 升档管理费率。此外,投资者若在一年以内赎回产品,则不适用分档安排,一律按基准档费率收取管理 费。 图为一家基金公司的牌子。(井韦 摄)新华社发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特别提及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对 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根据其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确定具体的适用管理费率水平,如持有期 间产品实际业绩表现符合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基准档费率;明显低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 低档费率;显著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升档费率。 与传统的浮动费率基金和基金规模、持有时长或基金业绩的简单挂钩不同,这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首次 将费率细化至"单客户、单份 ...
高楠、刘格菘最新持仓曝光;年内已有5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清算丨天赐良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1 08:38
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 - 大成洞察优势混合基金合并发行规模达24.6亿元,成为年内新发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类基金 [1] - 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基金发行规模达20.82亿元,刷新年内同类产品募集纪录 [1] - 年内主动权益类基金合并发行规模达569.64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28.01% [1] 科创债ETF表现 - 科创债ETF华夏最新规模突破百亿元大关,约为142亿元,单日资金净流入约111亿元,规模增幅超378% [2] - 科创债ETF鹏华成交额达183.61亿元,换手率612.17%,最新规模突破109亿元 [2] - 深交所上市的4只科创债ETF中,嘉实科创债ETF和富国科创债ETF规模均超百亿元 [2] 主动权益类基金清算 - 年内已有5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清算,其中7月以来有6只进入清算程序 [3] - 清算基金中包括布局人工智能、TMT板块的申万菱信专精特新主题基金和医药板块的富荣医药健康基金 [3] 浮动费率基金发展 - 首批25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发行规模合计247.62亿元 [4] - 第二批11只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已上报,重点布局高端装备、医药等热门板块 [4] 基金经理持仓调整 - 刘格菘管理的基金在二季度减持新能源车产业链和半导体设备类公司,加仓新消费、互联网及军工产业 [5] - 高楠管理的基金在二季度集中配置TMT与创新药方向,代表作永赢睿信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泡泡玛特、中际旭创等 [6][7] 市场行情回顾 - 上一交易日沪指涨0.5%,深成指涨0.37%,创业板指涨0.34%,沪深两市成交额1.57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17亿元 [8] - 稀土永磁概念股集体走强,稀有金属ETF基金领涨4.12%,湖北ETF领跌 [8]
第五讲:又看持有时间又看业绩?新一批浮动费率基金费率如何浮动?
搜狐财经· 2025-07-18 17:12
2025年5月7日,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其中提 到"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 2025年5月7日,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其中提 到"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那么,这 种"新收费模式"的基金,管理费是如何浮动的呢? 基金E课堂|又看持有时间又看业绩?新一批浮动费率基金费率如何浮动? 易方达投资者教育基地供稿 跑输业绩比较基准3%的,在基准档管理费基础上,再少收一点管理费; 那么,这种"新收费模式"的基金,管理费是如何浮动的呢? 管理费率如何浮动? 这类基金的管理费,将由投资者的持有时间和持有期间投资者的回报共同决定。 当持有时间在一定期限内,会收取基准档管理费率;当持有时间超过了这个期限,管理费率还会根据投 资者持有基金的实际业绩情况进行调整: 业绩明显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管理费率就向下浮动,收取低档费率;业绩显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 管理费率会适当提高,收取升档费率。具体如下图所示。 具体持有时间、跑赢跑输业绩比较基准 ...
第三讲:新一批浮动费率基金,和之前的有什么不一样?
搜狐财经· 2025-07-18 17:12
基金E课堂|新一批浮动费率基金,和之前的有什么不一样? 响应《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多家基金公司发行了一批"基于业 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的主动权益基金。有小伙伴关注到,市场上之前也有一些浮动管理 费率基金,那么,这次新发的和之前的有什么区别吗? 根据持有时间的不同,设置A1类、A2类、A3类三类份额,分别按照不同的费率计提管理费,持有时间 越长,管理费率越低。 类别 持有期限a(年) 管理费率(年费率) A1 易方达投资者教育基地供稿 响应《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多家基金公司发行了一批"基于业 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的主动权益基金。 有小伙伴关注到,市场上之前也有一些浮动管理费率基金,那么,这次新发的和之前的有什么区别吗? 之前的浮动费率基金主要长什么样? 2023年,一批浮动管理费率偏股混合型基金发行成立,这些基金的管理费率可以分为与持有时长挂钩、 与规模挂钩、与基金业绩挂钩三种模式。 模式一:与持有时长挂钩 a≤1 1.20% A2 1<a≤3 0.80% A3 a>3 0.60% (根据基金的招募说明书整理) 模式二: ...
第四讲:新一批浮动费率基金,管理费具体怎么收?
搜狐财经· 2025-07-18 17:12
浮动管理费率基金收费模式 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多家基金公司响应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行新型浮动费率主动权益基金 管理费结构与持有时间和投资者回报双重挂钩 [1] - 新型基金采用三档复合收费机制 包含固定管理费(0.6%/年)、或有管理费(0.6%/年)和超额管理费(0.3%/年) 最终费率取决于赎回时的持有期限及年化收益率表现 [2][7] 费率结构设计 - **基础档费率**:持有不足1年时收取固定+或有管理费合计1.2%/年 通过每日净值计提实现 [7] - **激励档费率**:持有满1年且年化收益率(R)超过业绩基准(Rb)6%时 追加0.3%超额管理费 但需满足扣除后R仍>Rb+6%且R>0的条件 [6][7][8] - **惩罚档费率**:当R≤Rb-3%时仅收0.6%固定管理费 已计提的或有管理费将通过赎回款全额返还 [9][10] - **中性档费率**:其他情形维持1.2%/年标准费率 [9] 收费执行机制 - 固定与或有管理费采用日常净值计提方式 投资者所见净值为扣除1.2%年费后的净值 [7] - 超额管理费在赎回时补扣 存在收益保护机制:若扣除超额费后R≤Rb+6%或R≤0 则放弃收取超额部分 [6][8] - 惩罚情形下通过赎回款返还0.6%或有管理费 实际综合费率降至0.6% [9][10] 参数设置案例 - 典型基金设置1年为持有期临界点 6%为超额收益触发线 3%为业绩落后容忍阈值 三档管理费分别为0.6%/0.6%/0.3% [3][7] - 费率调整需同步满足绝对收益(R>0)和相对收益(R>Rb+6%)双重条件 体现对投资者保护 [6][8]
“1.5%成标配,1%已出现”,VC/PE管理费进入“绩效挂钩”时代
中国基金报· 2025-07-17 12:11
行业收费模式变革 - 创投行业管理费体系从"2%管理费+20%业绩分成"的标配模式转向多元化、浮动化收费方案 [1] - 政府引导基金管理费普遍压降至1.5%,个别地区出现1%超低费率 [3] - 计费方式从按认缴规模转向实缴规模计算,极端情况采用"按项目扣款"模式 [5] 管理费调整驱动因素 - 机构LP出资连续四年下滑,2024年出资1.27万亿元仅为2020年六成,国资占比达88.8% [8] - 政府及国资LP主导市场,要求兼顾社会效益与审计风险,推动管理费多元化演变 [9] - 单只基金规模膨胀(如20亿元基金1.5%费率仍可获3000万年管理费)增强GP对降费容忍度 [10] 绩效挂钩机制创新 - 部分基金将管理费与投资进度、回报、政策目标全面挂钩,未达标需退回已收费用 [5] - Carry计提门槛提高,部分基金要求年化收益超6%-8%才能提取20%业绩分成 [5] - 广东省政府规定管理费需从基金收益支付,未产生收益时仅可预支本金 [9] 行业生态重构措施 - 政府引导基金通过收益让利(如广西引导基金净收益最高100%让利)、放宽返投标准(长沙科创母基金返投要求0.4倍)、风险补偿(深圳南山区设5亿元容错基金)激励GP [13][14] - 国务院提出建立容错机制,不简单以单项目或年度盈亏考核 [13] - 头部GP中国有全资或控股管理人增多,市场化LP收缩削弱GP议价能力 [9] 行业影响与趋势 - 降费加速行业出清淘汰非专业机构,但过低费率可能伤害GP积极性 [13] - GP与LP建立新平衡,服务与收益捆绑成为发展方向 [15] - 早期基金因规模小仍维持2%费率,成熟期基金1.5%费率已成普遍现象 [5]
“1.5%成标配,1%已出现”,VC/PE管理费进入“绩效挂钩”时代
中国基金报· 2025-07-17 11:57
【导读】降费潮延伸至股权投资板块 曾经被视为行业标配的"2%管理费+20%业绩分成"模式,如今已不再是通用准则,取而代之 的是多元化、浮动化的收费方案。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杨晨 创投行业的管理费体系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调整。 降费潮:从"2%"到"1.5%" "我们目前还坚持'2%+20%'的模式。"华澳资本合伙人欧光耀开门见山。但他也坦言,身边 大部分新设政府引导基金的管理费已经压到1.5%。 中美创投创始合伙人胡浪涛观察到,部分政府引导基金管理费已降至1.5%,个别地区甚至出 现1%的超低费率。 从受访投资人士的反馈来看,管理费比例下调已成趋势。 私募基金管理人(GP)的主要收入来自管理费和业绩报酬。"2+20"是常见的收费模式,主 要是借鉴美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其中的"2"指基金管理人按基金规模,每年收取2%的管理 费,用于支付基金运营和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20"代表基金管理人提取基金收益的 20%作为业绩报酬。 事实上,不仅管理费固定比例在"卷",计费方式也在变化。 欧光耀回忆,过去基金常按认缴规模收费,而现在"按实缴规模计算"已成为行业主流。更极 端的情况是"按项目扣款"模式 ——GP需在项 ...
银行资金争夺战持续打响,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迎多维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7-16 18:25
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的银行理财市场动态 - 国有大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普遍跌破1%,二、三、五年期利率处于1%至1.3%区间,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仍维持在1.43%,形成明显利差空间 [1] - 银行通过提升产品收益率、优化流动性管理、扩大单户持仓上限等方式增强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吸引力,以应对存款流失并适应低利率环境 [1] -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作为低风险活期理财工具,成为银行留住客户的关键抓手,同时通过拓宽销售渠道和灵活配置底层资产强化竞争力 [1]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收益提升策略 - 广发银行通过下架原有3只A类货币基金产品并新增3只B类货币基金产品,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并降低费用成本,从而提升"智能金"整体收益水平 [2] - 多家理财公司密集开展阶段性费率优惠,涉及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托管费等,主流理财产品管理费率已降至0.05%至0.15%区间,显著低于往年同期 [5] - 部分理财公司试水浮动管理费率,将费率水平与产品业绩挂钩,例如招银理财推出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为0%至40%的浮动管理费率理财产品,固定管理费率为0.25% [6] 销售渠道与产品设计创新 - 头部理财子公司加大对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展力度,覆盖范围从股份制银行扩大至城商行和农商行,例如招银理财"招赢日日金"系列产品新增多家代销机构 [7] - 银行及理财子公司推进单户持仓上限调整,例如招银理财将"招赢日日金97号"单一投资者持有上限从100万元调整为1亿元,以满足大额闲置资金理财需求并通过规模优势获取优质底层资产 [8] - 浮动管理费机制成为理财公司差异化竞争方式,但产品设计与风控复杂性较高,对投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7] 行业趋势与未来挑战 -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多维度升级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并为市场注入活力,但受底层资产收益下降影响,未来需更精细化设计以提升竞争力 [8] - 银行理财需从"规模驱动"转向"价值驱动",通过优化底层资产配置和差异化服务提升客户黏性 [5][8]
浮动费率机制促使银行理财 从“躺赚”到“拼收益”
金融时报· 2025-07-16 09:41
浮动管理费率理财产品推出 - 招银理财推出首款浮动管理费率理财产品"招智睿远平衡(安盈优选)68期",产品10分钟内售罄[1] - 产品采用分档计提模式,管理费率与业绩挂钩,固定管理费率为0.25%/年,低于同系列产品0.4%-0.6%的常规费率[2] - 费率分三档:年化收益率≤1.5%时仅收0.25%/年;1.5%-4%时总费率≤0.4%/年;>4%时总费率≤0.5%/年[2] - 浮动费率机制强化"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为理财市场注入新活力[1] 行业费率变化趋势 - 多家理财公司开展"降费揽客",主流产品管理费率降至0.05%-0.15%区间[4] - 中银理财某产品费率从0.3%/年降至0.05%/年,交银理财某产品从0.2%/年降至0.05%/年[4] - 部分产品费率低至0.01%/年,1万元投资年管理费仅1元[4] - 2025年一季度行业管理费率同比下降8%,固收类降7.82%,混合类降11.65%[4] 浮动费率模式影响 - 浮动费率促使理财公司从规模扩张转向关注产品业绩表现[6] - 该模式尤其适合含权类理财产品,未来类似产品可能增多[6] - 倒逼理财公司提升投研实力和风控水平,推动行业向"重质量"转型[6] - 需建立专业股票/衍生品研究团队和科学投资决策体系[7] 行业转型方向 - 简单降费难以持续支撑产品竞争力,需从"规模驱动"转向"价值驱动"[4] - 理财公司需加速提升投研能力,增强主动管理能力[7] - 需科学设定业绩比较基准、费率计提门槛等核心条款[7] - 浮动费率是深化净值化转型的重要探索,蕴含行业生态重塑逻辑[3]
这个省出台新规:管理费按实际投资金额计提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11 17:44
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更新 - 宁夏新规将基金管理费计费基础从认缴规模调整为实际投资金额 每年合计不超过基金实际投资金额的2% 按实际投资时间计算 管理费可按季度预提并按绩效考核结果确认 [1] - 行业惯例GP年度管理费为认缴规模2% 新规反映对GP要求提升 需通过投出有价值项目盈利而非依赖管理费 [1] - 国务院办公厅1月文件明确政府投资基金应以实缴出资或实际投资金额为计费基础 管理费标准整体下降趋势明显 [2] 管理费支付机制争议 - 部分地区要求管理费从基金收益或利息中支付 原则上禁止本金列支 未产生收益时可预支但需后期补回 引发GP对短期逐利行为的担忧 [2] - GP认为管理费应市场化定价 若需"倒贴"可能扭曲投资行为 强调LP与GP互信关系及行业规范化进程 [3][4] - 浙江等地新规未硬性规定管理费 显示政策灵活性 未来各地可能差异化跟进 [4] 容错机制创新 - 宁夏详细列出容错适用情形 包括改革创新探索性失误 政策变动导致损失 重大项目不可抗力过失等 实操性显著增强 [5][6] - 2024年国务院"创投17条"提出优化政府基金考核 健全生命周期评价 国资创投基金存续期最长延至15年 [7][8] - 多地提高亏损容忍度 湖北 四川 深圳 广州等地允许单项目100%亏损 推动国资成为耐心资本 [11][12] 行业发展趋势 - 一级市场需发展耐心资本与大胆资本 政府基金需通过容错机制"松绑"以提升投资效率 [13][14] - 国资容亏机制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敞开 信号明确鼓励长期资本支持创新 [11][14] - 母基金研究中心启动2025专项榜单评选 推动行业优秀机构发展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