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支持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邮储银行广西贺州市分行:加大对科创企业金融供给力度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03 14:56
邮储银行广西贺州市分行支持科创企业举措 - 2021年以来累计为52家科创企业投放信贷资金16.71亿元 [1] - 构建专项服务机制、创新金融产品体系、深化政银企协同 [1] - 成立科技金融领导小组及专项工作组,设置服务专员,常态化开展"入园惠企"专项活动 [1] 金融产品创新与服务案例 - 推出"科创贷""科创e贷"等专属产品,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设备抵押等多样化担保方式 [2] - 为贺州市五全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房地产抵押+科创贷信用"组合授信方案,给予3000万元授信支持 [1] - 为贺州宝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匹配信用担保的"科创贷"产品,提供300万元授信额度 [2] 重点支持企业类型与成效 - 重点服务专精特新、高新技术及科技型企业 [2] - 解决科创企业"轻资产、重技术"导致的融资难题 [1] - 通过"线上+线下"模式提升融资覆盖率,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2] 未来发展规划 - 聚焦科创企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能升级需求 [2] - 持续完善专项服务机制、强化产品创新供给、深化协同合作 [2]
成功发行全国农商银行首单科技创新债券
金融时报· 2025-07-03 11:14
5月份,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提出 多项举措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青岛农商银行积极响应,第一 时间启动了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工作。本期科技创新债券所募集资金将结合该行服务实体经济、布局科 创领域的战略,聚焦青岛市重点发展的"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专项用于支持科创企业发展,进一步加 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金融资源配置力度,推动金融与科技产业良性循环,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近年来,青岛农商银行锚定"全牌布局、全面赋能"的发展方向,以业务牌照体系为核心切入点,在"金 融市场全牌照"基础上构建专业化服务矩阵与赋能模式,持续强化服务区域经济的实力。作为山东省唯 一具备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做市商资格、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资质的地方法人银行,青岛农商银行 还同时拥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商牌照及普通类衍生产品业务资格,可以充分运用多元化金融 工具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让金融血脉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此次科技创新债券的成功发行, 将进一步增强青岛农商银行对科技型企业的长期金融活水供给力,不仅为青岛都市圈科创企业技术攻关 与成果转化提 ...
第14届广州金交会启幕 此前累计促成近6万亿元产融对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8:48
金交会概况 - 第14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以"金融聚力扩内需 驱动产业新格局"为主题,展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创新成果,涵盖8大主题展区,312家金融机构参与,展馆面积达2万平方米 [1] - 现场集中授牌5大金融新平台,包括广州金融强市建设智库联盟、数字人民币"广信预"平台、广州市湾区国际重组中心,并签约51个产融对接项目,总金额超710亿元 [1] - 金交会累计促成产融对接规模达5.8万亿元,吸引114万人次参观,本届通过"硬实力+软服务"形式展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成果 [5] 金融机构动态 光大银行 - 光大云缴费累计接入18000项缴费服务,覆盖880余家合作机构(含数字人民币APP、微信等),2024年服务人次达34亿 [2] - 推出"一站式社保服务",实现社保卡线上申领、密码修改等功能,配备便携式制卡设备使换卡流程缩短至5分钟内 [2] 兴业银行 - 兴业银行广州分行园区金融余额突破1000亿元(截至2024年5月),与益云供应链合作落地2.7亿元"园区贷"支持智慧物流基地建设 [3] - 上线园区生态服务平台,通过数字化赋能助力企业实现运营标准化和管理智能化 [3] 平安银行 - 以"赋能百行千业"为主题展示服务实体经济成果,设置"五篇大文章""养老+健康"等特色板块,结合数据可视化和场景互动形式 [4] 产业合作与创新 - 广州益云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主导白云区湾区供应链总部开发,计划建设智慧物流产业孵化基地,获兴业银行2.7亿元融资支持 [3] - 广州市发布《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工作白皮书》和"全国颠覆性技术创业之星榜单",展示金融科技融合方案 [1]
第14届广州金交会今日开幕
证券时报网· 2025-06-26 17:29
展会概况 - 第14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以"金融聚力扩内需 驱动产业新格局"为主题 展馆面积2万平方米 312家金融机构参与 设置8大主题展区 [1] - 展会为期三天 集中展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创新成果 同时提供数字人民币消费 黄金珠宝优惠等便民服务 [1] - 广州市市长孙志洋出席启动仪式 现场5大金融新平台授牌 51个产融对接项目签约金额超710亿元 [1] 平台与项目 - 广州金融强市建设智库联盟成立 为金融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1] - 数字人民币"广信预"平台上线 通过技术手段保障消费预约安全 [1] - 广州市湾区国际重组中心启动 重点服务跨境资产优化配置需求 [1] - 《广州市打造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工作白皮书》发布 展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地方实践方案 [1] 活动与特色 - 展会期间举办20余场活动 包括"数智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主旨会议 广东省金融服务"百千万工程"推进会等 [2] - 全国20家金融博物馆联合打造沉浸式展区 中国钱币学会专家现场讲解西汉货币历史 [2] - 数字人民币消费区推出"1分钱购饮料""5折景区门票"等优惠 黄金珠宝区提供"买套装送纪念钞""非遗打金体验"等促销活动 [2] - 金融文化展区设置限定套色印章免费盖活动 通过互动形式普及金融知识 [2] 展会成效 - 金交会连续举办13届 历史累计促成产融对接金额超5.8万亿元 吸引参观人次达114万 [3] - 本届展会通过"硬实力展示+软服务落地"模式 既呈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成果 又以消费优惠形式让市民共享发展红利 [3] 行业趋势 - 展会突出"AI+金融"主题 专家解读技术创新对金融生活的改变 [2] - 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覆盖地铁出行 景区消费等民生领域 提供8折优惠等实质性补贴 [2] -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成为重点方向 广东省专项推进会聚焦"百千万工程"金融支持方案 [2]
会议之后,牛市即将开启?
大胡子说房· 2025-06-21 13:22
以下文章来源于大胡子财研社 ,作者湾区区长 大胡子财研社 . 真人实地调研,专注楼市研究10余年!大胡子教买房为您带来一手消息,助您预判楼市风向,实现资产稳步增长! 前两天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央妈以及证J会下相继发布了有关资本市场的几条大招: 首先是央妈放出了八项重磅金融政策: 具体每一条看起来比较复杂,但是简单总结其实就是开放金融。 第一个开放点是 RMB的国际化 新八条中提到要建立数字RMB国际运营中心,而且也已经和30多个国家签了双边本币互换的协议。 第二个开放点就是 离岸市场 。 你像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发展自贸离岸债,这些都是针对离岸资金的政C。 我们要扩大我们的金融影响力,针对海外市场的离岸市场是必须要发展起来的,因为我们要考虑到外部有大量的离岸 RMB。 这些RMB如果能回流到国内市场,对我们的资本市场以及社会面的资金流都是有好处的,所以接下来肯定要做一些调整 来承接这一部分资金。 前段时间,香港那边的稳定币法案出台,就是承接离岸市场资金的一个手段。 但是光有香港还不够,国内的金融中心上海多少也得分一杯羹, 所以预计这次央妈提出的新八条,具体落地都会放在上 海。 第三个开放点就是 外H ...
江苏首笔柜台渠道大额科创债交易业务成功落地
江南时报· 2025-06-11 09:19
科技创新债券交易业务 - 兴业银行南京分行携手江苏镇江农村商业银行通过柜台渠道成功交易国家开发银行2025年第一期贴现科技创新债券2亿元 系江苏首笔大额柜台渠道科技创新债券交易业务 [1] - 该业务为科技型企业开辟新融资渠道 标志着科技创新债券柜台交易业务在江苏成功落地 [1] - 业务有效拓宽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交易品种范围 对推动柜台业务发展 提高债券流动性和市场活跃度起到先行先试作用 [1] 政策背景与市场动态 -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 明确提出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机制 [1] - 5月9日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上线运行 为科创债券流通搭建专属平台 [1] - 科技创新债券推出是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 投小 投长期 投硬科技 [1] 金融机构战略实施 - 兴业银行南京分行积极响应总行部署 将科技创新债券第一时间流转至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渠道 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债券选择 [1] - 公司通过搭建金融机构协同交易平台 完善科技创新债券融资支持机制 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协同发展 [2] - 未来将继续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推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 实现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协同发展 [2]
合肥下好科创先手棋
经济日报· 2025-06-11 06:12
城市排名与产业表现 - 合肥在《2025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中位列第11名,较2024年上升4位,评估指标包括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新经济竞争力和未来可塑性维度 [1] - 合肥聚集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量子科技企业,空天信息产业已形成全产业链,拥有120余家企业 [1] - 2024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7万辆,同比增长84%,产业链产值达2600亿元,同比增长710亿元,出口量攀升3.2倍 [1] 科技创新政策与布局 - 合肥确立"科技即产业"理念,颁布《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建立市委科创委统筹推进机制,形成"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格局 [2] - 合肥打造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超导核聚变中心等"七大平台",组建科技成果转化专班,设立直投型种子基金,构建"大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2] - 合肥已建设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近300家,其中国家级65家,并培育高能级孵化器后备梯队 [2] 金融支持体系 - 合肥构建"股、贷、债、保、担"联动的金融支持体系,实施"共同成长计划",探索科创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和科技保险补贴 [3] - 合肥联合头部投资机构设立近千亿元产业基金群,建立省市区联动的基金招商机制,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体系 [3] - 金融支持体系以耐心资本陪伴企业全生命周期,驱动产业持续升级 [3]
多种金融工具协同发力支持科技创新
证券日报· 2025-06-09 01:19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情况 - 自《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发布以来截至6月7日,全市场共发行222只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合计达4054.83亿元 [1] -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路径愈发清晰,相关部门持续释放加大支持力度的信号 [1] 科技贷款投放情况 - 2025年一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7.18万家,获贷率为49.6%,比去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 [2] - 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为3.33万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7.1个百分点 [2] - 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比超过60%,是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2] - 金融机构未来将扩大科技贷款投放,精准投向科技型企业 [2] 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 - A股市场"科技叙事"逻辑清晰,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产品、工具和服务体系持续健全 [3] - 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量接近2700家,市值占比超过四成 [3] - 2024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超过九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企业 [3] - 2024年科创债共发行539只,发行规模0.61万亿元,同比增长64%,资金主要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 [3] - 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活跃,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和占比持续提升 [3] 资本市场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推进科创板、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改革,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4] - 优化差异化安排,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 [4] - 支持上市公司收购有助于强链补链、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优质未盈利资产 [4] 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 - 保险公司推出科技保险,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精准、全面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5] - 险资发挥"耐心资本"特质和长期资金优势,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稳定、持续的资金支持 [5] - 未来更多保险支持科技创新的举措将落地见效 [5]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整体趋势 -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多种金融工具协同发力 [5] - 金融资源加速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5]
一张积分表“贷”动两千亿
金融时报· 2025-06-03 11:19
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大、成果转换周期长,初期往往面临较大资金压力。为解决科技企业"钱从哪里来"的 问题,江苏设置科技企业评分体系,通过为科技企业精准画像,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向科技创新领域, 解决银行"看不准、不敢贷"的问题,有效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 南京智达自动化集团(以下简称"智达自动化")是一家从事节能环保设备研发制造和服务的企业,其产 品广泛应用在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为相关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排放检测和除尘清灰,以帮助这些 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实现降本增效。眼下,智达自动化正在研发新一代工业除尘设备,能将清灰效率从 60%提高到90%。该集团董事长魏乙说:"目前,国内90%的钢铁厂均为我们的客户。鉴于该产品市场需 求旺盛,我们计划加速推进相关工作。当前,我们的技术难题已成功攻克,因此亟需加快产品投入与市 场应用步伐,以优先抢占市场份额。" 一方面新产品要上市,另一方面自主开发的新一代智慧环保管理平台也同步上线,都需要大量资金投 入。按原有的贷款政策,智达自动化能获取的额度无法满足研发投入需求,缺口较大。但不久前,交通 银行主动上门对接,为他们"送来"500万元贷款,且只用2天就完成了审批。交通银行南京江宁 ...
市场积极响应债市“科技板”,近百家机构发行超2500亿元科创债
搜狐财经· 2025-05-22 20:57
债市"科技板"阶段性成绩 - 债市"科技板"推出两周后已有近100家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超过2500亿元 [1] - 交易所市场发行3331亿元银行间市场发行21644亿元两周内科技创新债券总发行量达24975亿元 [4] - 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密集落地华泰证券中银证券中信证券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 [4] 政策支持与制度设计 - 科技创新债定义为由科创领域企业发行或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科创发展的公司债券 [2] - 央行证监会联合公告提出创新信用评级体系和完善风险分散分担机制等政策 [3] - 债市"科技板"支持三类主体发行科创债: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2] - 政策允许灵活分期发行简化信披要求减免手续费重点支持股权投资机构解决其发债期限短融资成本高问题 [3] 市场参与主体特征 - 银行是科创债发行绝对主力AAA评级发行人占比80%以上央国企占比95%以上 [5] - 25家股权投资机构参与注册发行预计规模约200亿元包括君联资本启明创投等 [3] - 科技型企业发行主体以高等级央国企和头部民企为主未来将鼓励更多成长期民营科技企业发债 [5] 市场影响与扩容效应 - 引入金融机构发行科创金融债改变此前仅非金融企业参与的局面 [5] - 参考绿色债券市场经验科创金融债有望成为第一大品种类似绿色金融债32%的占比 [5] - 债市"科技板"增强贷债股资金联动性推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长周期投资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