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感器
icon
搜索文档
【环球热评局——链博系列之五】中国以全链条创新锻造数字科技“韧性之锚”
环球网· 2025-07-18 08:29
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亮点 - 1688平台成为中小企业供应链转型的核心工具,为江苏纺织品、潮州陶瓷等产业带提供实时供需匹配 [1] - 阿里巴巴、浪潮、联想等科技企业通过技术突破、产业链协同和全球化布局推动"研产供销服"全链条创新 [3] - 中国供应链正从技术突围转向生态重构,以全链条创新重塑全球竞争优势 [1] 技术创新与突破 - 浪潮集团全栈云计算能力已服务全球120余国,为金融、政务领域提供数据安全基础 [3] - 阿里巴巴通义大模型以DeepSeek R1三分之一的参数量实现性能超越 [3] - 1688平台串联200万工厂形成"数字供应链共同体",将小家电新品研发周期从18周缩短至12周 [3] - 希磁科技车规级电流传感器精度达0.1%,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30%份额,光伏领域份额超50% [3] - 武汉尚赛光电的高折纳米压印胶为国产28纳米芯片提供工艺突破 [3] 产业链协同与生态建设 - 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18家核心供应商全部聚集在武汉光谷50公里半径内 [4] - 联想合肥"灯塔工厂"形成4小时配套圈,为中小企业提供从打样到报关的全流程服务 [4] - 本末科技轮足机器人已出口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 施耐德无锡工厂通过能效管理系统带动270家供应商减碳,苏州合金厂年减排达8000吨 [4] - 苹果供应链中欣旺达的磁悬浮电池生产线和创新集团的100%再生铝技术展现智能制造与绿色标准 [4] 全球化布局与市场拓展 - TCL"区域工业中心+卫星工厂"模式在波兰、墨西哥等地复制,本土化交付周期缩短至72小时 [5] - TCL海外营收从590亿元增长到1253亿元,年均增长17.6% [5] - 九号公司通过深圳研发+越南组装双枢纽实现北美市场占有率逆势增长 [5] - 中基惠通智能关务系统打通168国清关链路 [5] - 长虹集团智慧家居系统进入非洲百万家庭 [5] 供应链发展模式 - 中国企业供应链进化呈现三重逻辑:技术攻坚核心环节、强化集群协作、深化全球融合 [5] - 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全链条创新,构建包含制度保障、载体支撑、服务协同的创新生态 [5]
小荷“才”露峥嵘角|来长沙 创未来
长沙晚报· 2025-07-18 07:28
这座城,深谙岁月之重。青砖深巷间,贾谊故居的烛火曾彻夜长明;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击水中流的豪言犹 在回响。枕着三千年文明长河,每一块青砖黛瓦都镌刻着"惟楚有材"的传奇。 这座城,更焕青春之姿。年轻的面孔朝气蓬勃,湘江边青年人才驿站的客房里,青年学子拆开"星荷礼包":手 绘长沙美食地图、地铁卡、创业指南。14天免费栖居期,足够让梦想破土而出。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颖 岳冠文 凌晴 刘攀 星河鹭起,画图难足。七月的长沙,小荷绽放,生机勃发,自有一种向上的倔强。 昔日一批批负笈前来的年轻人,以"小荷"青年人才为代表的青春群体,如新荷破水,亭亭崭露锋芒。 荷风引才,视野宏阔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 "将长沙打造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两年前的2023互联网岳麓峰会上,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提出这一目标构 想。时隔一年的2024年互联网岳麓峰会,向全国乃至全球大学生敞开怀抱,发出"来湖南创新创业"的热情邀 约。 年轻人是长沙的现在,更是长沙的未来。数据显示,这座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城市,14至35岁青年占比超30%, 青春是她最鲜明的标签。这里既有"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图景,更回荡着青春力量驱动创新的时代 ...
私募“草根领袖”陈宇发声:30年超级牛市起点在即,横盘市场里也有“躺赚”机会
华尔街见闻· 2025-07-17 18:10
市场趋势展望 - A股市场处于长期调整阶段后半段或震荡向上初期,关键技术突破可能催生大牛市[2][11] - 当前时点与1973-74年美国股市及芒格投资案例相似,标普500跌幅48%而芒格回撤超50%,但1975年迅速反弹[3][11] - 日本股市经历A型走势后跌幅达82%,但后期波动趋稳并出现反弹,A股可能复制1999年"519行情"路径[15][16] 结构性投资机会 - 日本衰退期三大牛股方向:高端制造业与科技出海(丰田、基恩士)、新消费崛起(优衣库母公司迅销)、医疗与生物科技(武田制药)[4][21] - 中国未来十年三大核心方向:新消费(极致性价比、IP情绪价值、女性消费升级)、智能制造、生命健康[7][42] - 老龄化推动医疗需求,中国每年新增2500万退休人群,卫生总费用年增近1万亿元,商业医疗险将打开市场空间[36][37][38] 行业案例与标杆 - 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通过高性价比战略实现股价上百倍增长,万代南梦宫依托IP运营股价上涨5倍[24][25] - 武田制药1996-2000年上涨7倍,映射A股创新药企发展节奏,2020年起中国创新药BD金额累计近500亿美元[5][28][39] - 中国医药产业形成"中美商业闭环",华人科学家回国创业开发新药并反向输出美国市场[40] 科技与产业升级 - AI领域若算力突破将催生千倍回报企业,中国在"1到100"落地环节具备制造链、工程师红利等优势[7][33][34] - 智能化重构工业与社会结构,中国在光伏、电动车等领域的成功路径可能复制至人形机器人、大模型领域[32][34] - 60后、70后3亿人口红利从购房、购车转向医疗消费,推动行业确定性增长[36][37] 消费与文化趋势 - 新消费呈现极致性价比(优衣库)、IP情绪价值(万代南梦宫)、女性消费升级(资生堂)三大方向[24][25][26] - 年轻群体青睐情绪价值消费,中产阶级崛起推动性价比模式,60后、70后开始购买本土奢侈品[43][44] - 当前股市机会堪比20年前房地产,新一代创业者具备国际化视野与产业基础,有望创造新奇迹[45][46][47]
万通智控(300643) - 2025年7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6 15:1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型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1] - 参与单位包括中信证券、鹏华基金等多家机构 [1] - 活动时间为2025年7月16日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张健儿、董事会秘书李滨、证券事务代表王宇骏 [1]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较上年增长45% - 65%,传感器及数字信息控制设备业务对净利润增长贡献最大 [1] 具身智能研发进展 - 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的“浙江大学 - 万通智控具身智能感知联合研发中心”,预计未来1 - 2个月内出具2个主要项目、4个备选项目的报告,目前尚无产品落地 [2] 合作原因 - 浙江大学有研发成果需市场化体现商业价值,其控制学院团队技术可应用于具身智能和智能驾驶等领域;公司是知名车厂一级供应商,有传感器研发等经验和国际化生产水平,能将科研成果产品化、市场化 [2] 产品竞争优势 乘用车TPMS传感器 - 收入主要来源于售后替换市场,后装市场产品“一对多”,技术含量更高,毛利率和现金流更好 [2] - 已覆盖全球市场95%以上的车型,有产品竞争优势和品牌知名度 [2] 商用车NLP传感器 - 技术优势:自主研发技术可降低功耗,使传感器小型化、轻量化,便于安装和维护,降低成本,有自主知识产权保护 [2] - 渠道优势:与国外知名车队服务商深度绑定,服务国外知名车队,打开前装市场 [2]
纽交所公司高管和厦大教授带队,半年走完研发到量产!「模量科技」获德宁资本千万天使轮投资!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15 15:29
机器人大讲堂获悉, 机器人触觉及柔性传感器领域初创企业 「模量科技」近日 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本 轮 融资由 德宁资本投资 , 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市场推广以及团队建设。 据机器人大讲堂了解, 模量科技 ( 全称:深圳市模量科技有限公司 ) 成立于 2024年底,是一家 专注于 多模态多维力触觉传感技术及触觉模型研发与应用 的科技公司。其核心业务围绕自主研发的柔性微纳传感、 三维力传感知、温压一体多模态传感技术及触觉 AI 模型展开,提供从传感器材料、硬件、软件、算法到完整 系统的全链条触觉感知解决方案。 在核心团队方面 , 模量科技创始人官华曾任职纽交所智能穿戴上市公司,在供应链芯片、传感器及智能硬件 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战略合作与投资经验,深谙硬件产品、消费电子及 3C 制造业产业链资源与成果转化;联 合创始人周建林为工科硕士,熟悉 高分子材料、电子墨水、消费电子、机械设备 等多领域,曾于 3D 打印知 名企业担任副总裁,主导 产品导入、业务拓展、市场营销,内部管理 等工作,服务超 2000 家知名客户, 创下数亿元销售业绩;另一位联合创始人高立波为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厦门大学副教授及博导,拥有十年以上 ...
上海又一半导体巨头将“倒下”?
是说芯语· 2025-07-15 09:43
今天,坊间传闻 号称中国第一MEMS陀螺仪半导体企业 深迪半导体 进入重组! 以汽车领域为例,深迪半导体的六轴IMU系列产品,宛如智能汽车的"隐形导航员"。它能与 GNSS导航系统默契配合,在GNSS接收器更新的间隙,精准插入车辆位置估算,将定位信息 输出频率与精度提升至全新高度,为车辆安全、精准行驶保驾护航。而展望未来,其新一代六 轴IMU产品凭借高精度六轴惯性传感数据,极有可能成为先进自动驾驶系统的核心支撑,完美 契合汽车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大势。 2019年其研发的新一代六轴IMU荣获" 中国芯 "优秀技术创新产品称号,这颗 国内首家研发商用陀 螺仪系列惯性传感器号称 '中国第一动芯',国内知名大媒体都报道过。 从市占率看出, 深迪半导体的产品主要占据在中低端市场,很难冲击高端市场,所以毛利率偏低,很 难经得起市场低迷的冲击。深迪半导体创始 邹波曾表示:" 作为中国人,我希望祖国足够强大;对于从 事MEMS陀螺仪芯片研发的人来说,我希望中国能站在这个领域的巅峰! "但是,理想归理想,现实是 残酷的,一个公司不能总靠情怀销售产品,客户需要的是过硬优秀的产品,这也给国内其他创业提成警 醒--一定要开发出有竞 ...
新股速递| 歌尔微,聚焦智能传感器,果链依赖未愈,弃A转港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7-14 11:59
公司概况 - 歌尔微电子成立于2017年10月,是歌尔股份旗下专注MEMS器件及微系统模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母公司歌尔股份为A股上市公司(市值790亿元)[1] - 公司获青岛微电子、中信建投、中金资本等机构投资,2025年1月20日递表港交所,保荐机构包括中金、中信建投、招银国际、UBS[1] - 赴港上市目的为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芯片领域)和拓展市场份额[1] 产品与市场地位 - 产品矩阵分为传感器(24年前三季度营收占比77%)、SiP(17.9%)、传感交互模块(4.8%)三大类[3][4] - 传感器领域:全球第四大供应商,声学传感器市占率29.4%(全球第一),覆盖全球前九大手机厂商,累计出货超40亿颗[3] - SiP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耳机等设备,传感交互模块全球市占1.6%(中国第一)[3][4] - 开发智能传感交互平台UniSense,覆盖材料研发至系统设计全产业链环节[4] 客户结构 - 全球113家直销客户,包括苹果(24年前三季度贡献营收61.8%)、歌尔股份(7.8%)、荣耀、小米、Meta、微软等[2][7] - 汽车领域客户包括蔚来ET9、法雷奥,智能触控面板已上车[7]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2年31.2亿元(-6.78%)、23年30.0亿元(-3.85%)、24年前三季度32.7亿元(+52.17%)[9][10] - 毛利率:22年18.5%、23年17.2%、24年前三季度19.4%,低于瑞声科技(22.1%)和敏芯股份(24.2%)[10][11] - 经调整净利润:22年3.8亿元、23年2.5亿元、24年前三季度2.8亿元,净利率持续下滑[11] - 经营现金流:22年6.9亿元、23年6.0亿元、24年前三季度-0.26亿元,账上现金20.5亿元[12] 研发与运营 - 研发人员746名(占比26%),持有1800项专利(704项发明专利),研发投入24年前三季度2.239亿元(+20.8%)[13] - 存货周转天数从22年116天降至24年前三季度69.6天,反映消费电子需求复苏[14][15] 风险因素 - 供应商集中:CR5供应商占比71.9%,芯片主要依赖英飞凌(采购占比55.7%)[16][17] - 客户集中:苹果收入占比61.8%,CR5客户占比79.9%[20] - 关联交易:母公司歌尔股份为第二大客户,应收款中关联方金额扩大至24年前三季度1.06亿元[22] - 消费电子周期: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降12%,24年增7%但25Q1增速放缓至0.2%[29] - 产能利用:潍坊、荣成、越南厂利用率超83%,青岛厂仅48.6%(因SiP研发占用产能)[28]
招商局创投领投!柔性传感技术新锐力量「赛感科技」完成Pre-A轮融资!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12 11:28
融资信息 - 赛感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由招商局创投领投 琥珀资本及博杰股份跟投 资金将用于核心技术投入 产品研发迭代及市场化应用探索 [1] - 招商局创投今年在机器人领域已投资首形科技 千寻智能 逐际动力等企业 此次投资强化其在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 [1] 公司背景 - 赛感科技成立于2023年 专注于柔性传感技术 核心业务为高性能柔性智能传感器及机器人电子皮肤的研发 生产与销售 [1] - 技术源自南方科技大学超柔性电子学实验室 研发团队由20余位博士和博士后组成 [2] - 创始人郭传飞为南科大教授 长期研究电子皮肤与柔性电子技术 CEO熊赓超曾任海尔智慧家庭创新中心总经理 具备产业化经验 [2] 产品与技术 - 核心产品包括赛感纳米界面离电型电容技术 触觉传感器 采集器 数据分析软件 提供人形机器人触觉解决方案 [4] - 柔性智能传感器采用可弯曲拉伸材料 具备压力 温度 应变感知能力 具有轻薄化 高弹性特性 [5] - 电子皮肤为柔性传感器集成系统 可模拟人类皮肤的触觉 温度感知及交互功能 [5] 应用领域 - 产品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消费电子 汽车电子 医疗健康等领域 智能传感市场规模呈爆发增长 [4] 历史融资 - 天使轮获力合科创 君盛投资等机构支持 [5]
南科大教授创立,柔性智能传感器公司获数千万融资,已在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等行业应用|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7-11 07:59
公司融资与背景 - 赛感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由招商局创投领投 琥珀资本及博杰股份跟投 资金将用于核心技术投入 产品研发迭代及市场化应用探索 [4] - 公司成立于2023年 专注柔性传感技术 聚焦高性能柔性智能传感器及机器人电子皮肤研发 技术源自南方科技大学超柔性电子学实验室 [4] - 创始人郭传飞为南科院长聘教授 国家杰青获得者 研究领域包括电子皮肤 柔性电子技术 申请专利40余件 CEO熊赗超具有海尔集团产业化经验 团队含20余位博士 [5] 技术优势与产品特性 - 采用纳米界面离电型电容技术 通过电子导体与离子导体接触面积变化实现传感 灵敏度与量程兼得 单点传感器量程0-2000kPa 检测限低至1Pa(10mg) [7] - 选用非吸湿性离子凝胶材料 结合微结构仿生设计 在0.1mm超薄基底构建双电层电容结构 解决湿度干扰 温度串扰等痛点 [9] - 实现材料 结构 器件工艺 制备方法到数据分析全链路自主可控 改善传统传感器弊端 达成超灵敏与宽量程统一 [10] 市场应用与商业化 - 产品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消费电子 汽车电子 医疗健康等领域 已进入安踏等头部客户供应链 [10] - 在家庭服务机器人场景可实现衣物材质识别 力度精准调节 在零售场景支持人机交互力度反馈与安全制动 [9] - 全球首条离电型柔性触觉传感器量产线已于2024年拉通 进入批量出货阶段 [3][10] 行业前景与市场规模 - 2022年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15.34亿美元 2024年增至26.7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32.2亿美元 2029年突破50亿美元 [7] - 电子皮肤技术模拟人类皮肤触觉与温度感知 近年成为智能传感领域焦点 呈现爆发式增长 [5] - 投资方认为技术具有显著壁垒 通过标准化与定制化结合 已形成从技术验证到规模应用的闭环 [13]
最高3500万,怀柔科学城给科学仪器企业的政策我都看眼馋了!
仪器信息网· 2025-07-10 16:19
政策概述 - 北京怀柔科学城发布20条新政支持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发展,单个项目最高支持金额达3500万元 [2] - 政策旨在构建高端科学仪器装备产业集聚区,完善成果转化体系并健全产业生态 [4] 适用对象和重点领域 - 支持对象包括怀柔科学城内注册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怀柔区、密云区相关主体可参照执行 [6] - 重点支持高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的研发、生产、孵化、转化、应用及运维等活动 [6] 支持内容及标准 关键技术研发 - 企业开展前沿技术研发可获最高30%、500万元的资金补贴,高校院所合作研发并转化成果可获一次性300万元支持 [8] - 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先进工艺技术开发可获最高30%、500万元补贴 [8] - 使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进行测试验证的企业可获不超过合同金额30%、50万元的补贴 [9] 成果转化 - 技术经理人促成转化可获最高100万元支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可获最高3500万元分阶段资金支持 [10] - 硬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中心建设可获最高1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补贴及每年500万元运营补贴 [10] - 行业协会制定标准或举办国际产业活动可获最高300万元补贴 [11] 企业集聚和发展 - 创新创业团队转化技术产品可获最高100万元支持,获奖团队转化成果可获150万元一次性补贴 [12] - 知名企业在科学城设立总部或生产基地可获最高500万元补贴,供应链平台运营每年可获100万元支持 [12] - 企业协同发展或为设施平台提供服务可获最高100万元补贴 [13] 企业做大做强 - 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可获单次最高20万元支持,并购项目可获3年贴息,年度贴息不超过300万元 [14][15] - 专精特新企业产品市占率超60%可获20万元支持,数字化技术应用可获10万元补贴 [16][17] 应用场景拓展 - 创新主体对国产仪器测试评价可获最高50万元支持,首次实现自主化产品应用可获100万元补贴 [15][16] - 专利"先使用后付费"试点中企业可获许可费用50%、不超过50万元的支持 [16] 申请流程与监管 - 申报需按"从优、从高、不重复"原则提交材料,审核通过后公示并拨付资金 [18][19] - 资金使用接受监督,违规企业将被纳入失信管理并公示 [20] 政策有效期 - 政策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22]